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国神游-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义气,不惜己身,赶来援助毁诺城,不幸被挣脱牢笼的文大人杀死。你又为何要把罪名安在我头上?”

    那人怒上加怒,正欲反唇相讥。刘独峰缓缓举起一只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又道:“姑娘想要刘某怎么做?”

    苏夜微笑道:“刘大人身在六扇门,江湖上的口碑却不坏。三绝神捕之名,比之四大名捕也差不了多少。说实话,我这几日来一直担心一件事。”

    刘独峰淡淡道:“愿闻其详。”

    苏夜道:“我怕你找来成大爷,逼着他对毁诺城喊话,要铁二爷出城投降。再像威胁我那样,告诉他们不如何如何,神侯府便会如何如何,诸葛神侯又会如何如何。我尤其想知道,官府中人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她口气很认真,说的却很有趣。刘独峰险些笑出声,又将笑意吞回,板着脸道:“当真是好主意,但据我所知,无情正出外公干,行踪不定,我亦不知他人在何方。”

    他外表高贵毅重,不怒自威,却很重视情义,包括朋友之间与主仆之间。李二、廖六被人拖走后,他日日替他们担心,只因经验丰富才按兵不动,料想苏夜必有话说。如今他终于等到这一刻,自然不肯浪费时间,与她东拉西扯。

    他不待苏夜说话,主动将谈话继续下去,“刘某懂的什么叫江湖义气,也懂什么叫国家法度。在刘某心中,国家法度还在义气之前。你想要我网开一面,放走钦犯,不如趁早打消主意。”

    苏夜笑道:“不,你不懂,你所谓的国家法度,只对下,不对上。说明白一点,你只敢对付你招惹的起的人。蔡京、童贯、朱勔等人逢君之恶,卖官鬻爵,排挤忠良大臣,又多年收买江湖人物,进行暗杀、偷盗、陷害之举,搜刮钱财田产,对付朝野两处的正派势力。所谓巨寇大盗,从来不在江湖中,只在朝堂上。”

    她言下不留情面,目光却甚柔和,“你对他们视若无睹,有时还曲意逢迎。傅宗书将你的好友下狱,你什么都做不了,只好不甘不愿地按照他的指示行事,千里迢迢追捕我们。”

    “你若忠君,就该像诸葛神侯那样,不留情面地犯言直谏,苦口婆心劝皇帝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夺回燕云十六州。可你看到神侯这么做之后,竟被天子厌弃,愈发亲近蔡京,疏远清流,于是你怕了,采取不闻不问之姿态,唯恐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她说着说着,忽然之间又是一笑,“我知道,刘大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费心打听连云寨的名声,戚少商的为人,想要独力判断这是否欲加之罪。可是打听过后呢?你还是要乖乖来这儿,出力帮忙攻陷毁诺城。”

    刘独峰眉峰挑起,似要发怒,却又忍了下来,缓缓道:“你说够了没有?”

    苏夜笑道:“好吧,刘大人不耐烦了,我能不能说最后一句话?”

    刘独峰拿她实在没有办法,笑不得也恼不得,想拒绝,又不能不听,冷冷道:“难道谁点了你的哑穴吗?”

    苏夜态度依然从容自若,理了理袖口,平静道:“我说过,此事取决于你。我不指望你放我们离开,但你可以用情报换你的心腹爱将。你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告诉我,只要我满意,就把他们放回来。回京之后,我帮你救那几位无辜入狱的大人。”

    太阳一落山,便到了入夜时分,暮色四合,月影自层云后现身,只等夕阳消失,便将皎洁月色遍洒大地。

    刘独峰双目映着晚霞,蓦地锐如刀锋。他仰头长笑一声,笑声冷而犀利,沉声道:“苏姑娘,你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你既无势力,又无官职,不过区区一个民女,拿什么从天牢中救人?你能指挥朱雀阴兵,是因为五湖龙王,能指挥金风细雨楼,是因为苏梦枕。”

    苏夜悠然道:“所以呢?”

    刘独峰道:“所以,他们两人一翻脸,你就什么都不是。刘某在京中自有耳目,早就知道,你眼下只是金风细雨楼的医堂供奉。莫非你想告诉我,苏梦枕对你言听计从,你要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即便息红泪过来,说话也比你更算数。”

    他一直风度颇佳,涵养极好,此刻终于露出严厉明断的另一面,句句诛心,对她极为不客气。苏夜却没恼羞成怒,想了想道:“说来也奇怪,师兄对我确实言听计从,我自己都想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拒绝我。”

    刘独峰皱眉道:“你还要顾左右而言他?”

    苏夜道:“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在连云寨一事上,我的确可以代表双方说话。我能不能从天牢中救人,是我说了算,不是你。如果你非要见大娘,见雷大侠,我就叫他们来,但你会发觉,你绕来绕去仍是同一条路。”

    刘独峰与她见过两面,却因眼光老练毒辣,已看出她的为人。他再清楚不过了,苏夜这种人若要下地狱,一定在死前把能拖的人一起拖下去,包括黄金麟,包括李二和廖六,也包括他刘独峰。很多人都因她年轻而轻视她,嘲笑她的说话,但他不会真这么做。

    有一刹那,他居然很同情苏梦枕,觉得他与这个师妹日日相处,一定过的很不痛快。

    他端坐在滑竿上,目光严厉至极,随即道:“也罢,不怕告诉你,我与黄金麟、顾惜朝生分,他们也不乐意和我共事。他们在暗中筹划什么,我并不知晓内情,毕竟他们才是傅丞相心腹,我不是。”

    他扫一眼远处的毁诺城,又道:“你要情报,我可以给你情报,因为我心中存疑已久。我这次出门办案,并非只为了傅宗书的胁迫,也暗领皇命,从旁监视戚少商的一举一动。我想我不必解释,你就能看出此事疑点。戚少商只是江湖草莽,究竟如何上动天听,惊动了九重宫阙内的天子?”

第一百零八章() 
苏夜右手陡然松开,垂了下去,无意间曝露出她极为惊讶的内心。她神情不再悠闲,只有讶异,急急追问道:“此话当真?”

    暮色越深,她气质就越飘渺神秘,站在林木之间,美的不像活生生的人。但她一露出震惊表情,顿时又回到了凡尘烟火之中,竟让四仆不约而同在心底松了口气。

    刘独峰微微颔首,答道:“我岂会用此事骗你?就算没有你搅局,我成功缉拿戚少商,也得先问清楚前因后果。你们也好,我们也好,都不该平白无故送死。”

    苏夜眼睛如两泓秋水,晶莹清澈,仔细看时又觉得看不到底。刘独峰的双眼冷而利,却带着隐藏极深的一丝疲惫。如果旁人捕捉到这丝疲惫,才会惊觉他终究老了。

    话匣子一打开,就难以合上。苏夜正觉难以置信,又听刘独峰缓声道:“你说我世故圆滑,就算你说对了吧,至少我还肯为戚少商费心。你若记得这件事,勿要为难我的人。”

    苏夜道:“你放心,我本来就不想为难你的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怪区区戚少商,可以惊动多个州府县城,布下天罗地网,非拿到他不可。”

    刘独峰笑了笑,笑容中却毫无欢愉之意,只道:“傅宗书手中并无兵权,想要调兵遣将,只能预先请旨。圣上一直知道他在做什么,同意由他全权处理。但他不知道,我此后又被召入宫中,领了天子密令。否则……至今我还被蒙在鼓里,对内情一无所知。”

    苏夜很想在原地踱步,排解纷扰思绪,想到敌人就在面前,又强行忍住。她待刘独峰说完,便接口问道:“不错,是我太蠢了,其实一看他调动的兵马将官,我就该知道这事非同小可。那……戚少商本人知道么?”

    刘独峰道:“他大概只以为傅宗书是幕后主使,不会多想。”

    苏夜轻声一叹,问道:“你可知道,你说出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刘独峰淡然道:“至多不过我看错了人,还能怎么样?与其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不如寻求一个中庸的解决办法。苏梦枕与五湖龙王都信任你,你总该有几分过人之处。”

    苏夜笑道:“好哇,谁是玉,谁是石?你们几位大人各有各的打算,能马到成功才叫奇怪。”

    那个较年轻的锦衣汉再度忍不住,叫道:“你啰嗦什么,大人已将机密坦诚相告,你还不快回去把戚少商带来。到时城毁人亡,可别怪我们不曾尽心。”

    刘独峰自囿身份,不肯出言叫她放回手下。那四位却不管这么多,话里话外,不断提醒她记着他们尽过心力,不可伤害李二、廖六两人。

    苏夜听惯了这样的话,怎会听不出来,闻言微微一笑,道:“我这人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我了解诸位的难处,能通融处自会通融。我也不指望你们替我卧底,反水那位全身披挂金甲的黄大人,不指望你们袖手旁观,事后被人上本弹劾,只求在危急关头,放城中女子一条生路,就足感盛情了。”

    刘独峰静静凝视着她,忽道:“有没有任何办法能让你离开毁诺城?”

    苏夜笑道:“我不知道,也许你可以请我师兄再写封信,骂我一顿,试试效果如何。”

    刘独峰终于失笑,下意识摆一摆手,平静地道:“请回去吧,将我的话原封不动转告戚少商。刘某随时候教。”

    苏夜离开前,特意问及黄金麟、顾惜朝等人的现况。据说顾惜朝毒伤缠绵难愈,一日比一日衰弱,脾气也一日比一日阴郁暴躁。莫说旁人,连他最信任的“连云三乱”也不敢亲近他。黄金麟中毒最浅,情绪也最稳定,之前尚有兔死狐悲之情,如今见兔子迟迟不死,正在拖自己后腿,简直恨不得亲口把它咬死。

    刘独峰心中存有深深忧虑,正因黄金麟绕开了他,每日与京中傅府联络,不知商议何事,准备采取何种举措。料想傅宗书再倚重文张,也不会因顾念他的性命,就此束手无策。

    苏夜听完,不喜反忧,只得强行按捺忧虑之心,一件件处理麻烦。其实今日一见,已经发生了再好不过的喜事。与此相比,任何坏消息都有缓冲余地。

    她再没想到,和刘独峰见了第二次面,居然获得如此令人震惊的情报,十有□□牵连了皇室隐秘,十有□□不是好事。赵佶君臣平时好的蜜里调油,此时有变故发生,爱卿们自然要倾巢出动,为君分忧了。

    她满心疑惑,又觉得隐隐兴奋,急匆匆地返回毁诺城,不及与旁人交待,再次独自来到戚少商居处,一见他面,立刻将问题抛到他面前。她先转述刘独峰的疑问,又道:“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才惹出这么大动静。看你这表情,你应该已经想起了是什么事吧?”

    戚少商认识她不久,却第一次见她如此急切,连连追问他人。但他自己也极其震惊,一边难掩惊讶,一边恍然大悟,苦笑道:“刘独峰不说,只怕我到死也不明白。”

    苏夜冷冷道:“他们正是要你这么想,如果你发觉事情不对,要将天子**遍传天下,岂不是弄巧成拙?”

    戚少商总算恢复了一点连云寨主的英豪之气,瞟她一眼,摇头道:“他们已经弄巧成拙了。连云寨未破时,我只把那件事当作野史传闻,一笑置之,从未真正相信,更没想拿它达成任何目的。”

    苏夜奇道:“你莫非是说,你从旁人口中听闻这事,并非自行目击或者打探而来?”

    戚少商道:“不错,所以我才始终不信。人家说的话只是人家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不见得真实可信。但皇帝这么急着拿我,可见事出有因,反令我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苏夜道:“究竟是什么事?”

    她回来之后,夕阳已完全沉下地平线,为满天星光取代。城中四处燃着火把、风灯、蜡烛,将每个房间、每条长廊照的雪亮。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能平安无事见到清晨曙光,就证明他们又安全度过了一天。

    戚少商盯着桌上烛火,沉吟着,思索着,迟迟未曾回答她。苏夜微觉不耐,催促道:“事已至此,你为何犹豫不决?难道你想独吞那秘密,不让别人分得好处?”

    戚少商哭笑不得,瞟了她第二眼,又想恼怒,又怒不起来,沉声道:“苏姑娘,你今日才劝我,凡事不要总往坏处想,为何又要说出这种话?我怎会是那种人,又得着了什么好处?”

    苏夜笑道:“算我失言吧,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肯干脆利落地说出来?”

    戚少商唇边重新泛出苦笑,郑重道:“之前我不说,是因为我从没往这方面想。现在……现在我怎能害了你们?我知道这事,落得个断臂重伤,兄弟凋零殆尽的结局。别人知情,也必定得到和我一样的下场。你真的愿意惹祸上身,永远活在官府的缉捕下?”

    苏夜看了他半天,忽然道:“那你以为我现在在做什么?我已经被官府缉捕,已经惹祸上身。城破之时,难道敌人会因为我来自金风细雨楼,就装作没看到我?”

    戚少商在苦笑,她却在冷笑。她顿了一顿,又道:“就算我不知道,人家也会觉得我知道,照样要灭我的口。唯有真正了解了那个把柄,才能使敌人投鼠忌器。我不仅要自己听你说内情,还要把大娘、卷兄、铁二爷都叫来,大家一起弄明白怎么回事。”

    戚少商深吸一口气,皱眉道:“你真以为皇帝会投鼠忌器?”

    苏夜道:“他花这么大力气追杀你,证明那件事对他有价值,或者说,他自己以为有价值。他不但要杀了你,还要你以为一切都是傅宗书作祟,与他绝无关系。你手握如此宝物,却不知如何使用,当真愚蠢至极。”

    戚少商于几个弹指间,被她多次看扁,不由心中微微有气。事实上,他并非真的这么蠢笨木讷,只因事出突然,不及反应,还在想连累不连累的问题。苏夜一揭破利害关系,他就明白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不再坚持。

    他道:“好,你去请大娘和卷哥,铁兄……铁兄便算了。他虽脱下官服,到底还是六扇门和神侯府的人,心里尚存忠君之道,不要让他为难。”

    苏夜深深看他一眼,转身走出房门,去请他说的这两个人。此时华灯初上,夜色方浓,城中人正在吃晚饭。息红泪始终一无所知,见苏夜来叫人,急忙随她过去,直至见了戚少商的面,才知道并非是她所想的坏事。

    她与雷卷频频对视,均不知他们在捣什么鬼。戚少商也无心铺垫前言,等二人双双落座,便简单地交待几句,随即道:“这事的确与当今天子有关。我手中握有他得位不正的证据,难怪令他如坐针毡,想要除我而后快。”

第一百零九章() 
息、雷两人听说有件秘密,匆忙赶来,还以为戚少商本人要交待**,不想一开口就提到了皇帝。他们一听之下,顿时一愣,反应根本没比苏夜强上多少。雷卷愣怔过后,当即冷冷道:“我真不知道该不该留下,该不该听这件事。”

    皇帝若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通常与立储继位有关。宋哲宗赵煦急病身亡,英年早逝,身后未有留下皇储,只好从诸兄弟中寻找合适人选。当年共有两位候选宗王,其一是哲宗同母弟,蔡王赵似,第二位便是当今“道君皇帝”赵佶,未来的宋徽宗。

    宰相章惇支持赵似,向太后却支持赵佶,最终赵佶登基为帝。

    苏夜前往北宋之后的副本世界时,随时能找到两宋史书,对此事并不陌生。据说,向太后因赵似与哲宗两人均为妃嫔朱氏所生,担心赵似继位后,朱氏势大,自己被迫退居深宫,便说“均是神宗子,何必如此”,做主选择赵佶,埋下北宋覆灭的祸根。

    然而,此世并非真正历史中的大宋王朝,出现了她从没听过的诸葛神侯、方应看、傅宗书、米苍穹、龙八太爷、朱厉月等人。那么其他事情的前因后果,未必与史书记载相同。

    苏夜心中尚且五味杂陈,生于斯、长于斯的江湖人物心情可想而知。幸好雷卷并非俗人,只冷冷抱怨了一句,仍稳坐在椅子上,等候戚少商的后续。

    事情本身没有多么复杂,甚至可以说十分老套,但对宗室之外的人来说,总蒙着一层平民百姓难以窥视的神秘感。

    这个世界里,宋哲宗同样因病身亡,却事先留下遗诏,指定赵似为太子,继承大宝。但是他死后,太子太傅离奇暴毙,朝中动乱不止。向太后临朝听政不到半年,也莫名其妙地死去。

    诸般异常均与赵佶有关,他勾结朝中大臣和江湖人物,逼杀宗室骨肉,多次想置赵似于死地。太子太保楚相玉保着赵似逃往女真部,准备借兵夺回帝位,却被蔡、傅两人派人截杀,功亏一篑。

    正因如此,蔡党与皇帝有着无法摆脱的利害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蔡京两次罢相,两次东山再起,并非只因他懂得奉承君王。

    楚相玉手中握有太后手谕和太子血书,足以证明赵佶得位不正,靠迫害兄弟登基,又暗害向太后。可惜赵似已经过世,赵佶帝位十分稳固,纵有把柄在手,也难成大事。

    他流落山林,率领江湖豪杰对抗金国,成为名噪一时的“绝灭王”,后被官府俘获,投入沧州大牢,又从牢中逃出,逃进连云寨。戚少商将他藏在寨中,因他是抗金领袖,威望甚高,一力护他平安,也因而得知天子秘事,拿到了被楚相玉一分为二的血书。

    然而事有不巧,楚相玉最终死于四大名捕之手。铁手与戚少商在此案中相识,彼此十分欣赏,事后并未没追究连云寨的责任。戚少商返回连云寨,继续扶危济困,直至今日,方知自己已经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傅宗书背后是蔡京,蔡京背后是赵佶,所以刘独峰才要问个清楚,不愿到死还满头雾水。

    戚少商叙述的简单明白,却又很详实,听完之后,其余三人心下已无疑问。他并未出示证据,他们却已信了,相信这才是傅宗书大费周章,非要抓到戚少商不可的原因。

    雷卷神色凝重,久久不曾说话,显然正在琢磨事情轻重。息红泪苦笑道:“你为何不早说?”

    戚少商无奈道:“因为我没想到。”

    苏夜长吁一口气,缓缓道:“我早就和人说过,当今这位皇帝脑袋有点不清不楚,辨不清孰轻孰重,果然没有看错他。”

    戚少商一愣,问道:“怎么讲?”

    苏夜道:“赵佶登基多年,得位正不正,已无太大关系。唐太宗杀兄屠弟,逼父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