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国神游-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远离贡船下沉时的漩涡,又没有远到让她难以企及。

    “有个称心的下属,工作压力马上减少一半啊。”苏夜收紧斗笠,不为人知地嘟囔道。

    她当空跃下,再次顺手一拂。水面散落的木板被袖风催动,平平滑出,正好移动到她脚下。这块木板大小有限,仅能够一个人坐在上面。可她踩上它的时候,已经和它浑然一体,借水力急速滑向下游,平稳至极。

    夏侯清正拿着铁桨,在小船中等候,见她乘风冒雨而至,轻松一跃上船,便将铁桨递给了她,赞叹道:“湖主好武功。”

    苏夜笑道:“过奖!”

    铁桨再度入水,带出两道飞溅的浪花。这只小船更加轻便,速度也更胜一筹。贡船上的人还在试图拦截,不断射来箭矢,都被她随手拨开。转瞬之间,小船已经去的远了。

    十二连环坞将总舵设于太湖,为长江水道枢纽之一,靠近江南繁华之地。此地偏向西南,离太湖距离尚远。苏夜不愿冒险回太湖,便选取可靠的分舵为集合地点。她想先清点此行收获,再将赃物分开,从水陆两路运回去,以免被官府查个正着。

    她没费什么力气,便追上了先行退走的主力帮众,与他们共赴红叶渡。

    所有人、所有船成功回到分舵时,天还没有亮。其实更深露重,原应酣甜入梦,但参与此事的人无比兴奋,又有着触犯朝廷颜面的快感,竟没一人想去休息。

    苏夜也怕夜长梦多,不及处理其他事情,先令帮众统计死伤情况,还有贡品数量和种类,进行详细记录,自己则带着几位重要的下属,一批批查看。

    她连看几箱,都是些衣料金银,江南特产之类,并无值得注意的东西,却听巫山帮帮主梅石坚咦了一声,叫道:“湖主,这里有一个剑匣!”

    苏夜微微一惊,心想难道这么巧,连忙走到他身边,只见那是一个雕花木制剑匣,扁而狭长。剑匣开启之后,露出一柄四尺来长的长剑。

    剑鞘并无花哨之处,但隐约浮现一层青气,可见不凡,其上用金丝镶嵌着两个字——“倚天”。

第三章()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

    苏夜双眸如月下寒潭,深沉冷冽。她死死盯着这把剑,盯着“倚天”二字,盯了许久,才伸手拿起了它。长剑甫入手,她便感到刺骨锋寒。剑鞘根本无法掩盖它的锋利,只会让它犹抱琵琶半遮面,更美丽,更诱人。

    不知道为什么,她身边的人也都哑口无声,傻乎乎地看着它。

    苏夜握住剑柄,将剑锋轻轻抽出鞘外,只觉寒气扑面而来,令人毛发森立。剑锋犹如一泓秋水,清澈明净,不带半点瑕疵。她一看就知道,这正是那把绝世的倚天剑。

    她自恃心志坚定,淡泊名利,从不为外物引诱而动心。可是,一旦她确认此剑真是倚天,又想起围绕它蔓延的血雨腥风,顿时心潮澎湃,竟有些难以自持。

    她只把剑拔出一半,又插回鞘中,傲然环视一圈,淡然说道:“相信你们也看出来了,这把剑锋利绝伦,是难得的宝物。”

    直到那泓秋水隐于鞘内,她这群丢人现眼的属下才恢复了说话能力。梅石坚傻子一样问:“您老人家可知道它的来历?”

    苏夜不愿在手下面前说谎,向他点了点头,“自然知道,其实你们看这剑鞘上的字,就该明白它是什么。可惜它几经波折,落进了官府手中,不被庸人重视,竟和一堆绫罗绸缎放在一起,被装船送往大都。”

    自古以来,名剑宝刀就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宝贝。大部分江湖人终其一生,武功也难以达到顶峰。若他们得到一把神兵,那实力可能会陡增两倍、三倍,甚至十倍。

    倚天剑锋利到无剑可挡,本身就会引发多数人的贪欲。何况,世间还流传着倚天屠龙的传说,更会引发贪念,为使人争夺宝物而送了性命。

    苏夜腰间悬着她常用的宝刀,同样是一柄神兵利器,论锋利也不会输给倚天剑。她并不真正贪图这件宝物,只是追慕它的风采,产生悠然神往的感觉。

    她掌握十二连环坞,说一不二,一身修为直追武当张三丰,自然高傲自许,并不担心惹来麻烦,直接说出了倚天之名。

    此时,她身边共有六人,全是十二连环坞中的重要人物,出去便是一方霸主。他们凝视着着她手中的宝剑,神色各异,似乎忘了同伴还在身边。苏夜再清楚不过,他们绝对不会当真这么平静,只因她积威甚重,武功太高,才及时遏制了他们的贪欲。

    这些人中,有的听过倚天屠龙的传说,有的没有,可就算没有,也不代表他们不想要这柄剑。

    她这么想着的时候,便听梅石坚毫不犹豫地说:“既然如此,这柄宝剑理应归湖主所有。俗话说的话,宝剑配英雄,难道还有比湖主更合适的主人吗?”

    苏夜颇为意外地看他一眼,淡然一笑,说:“你们都知道,我向来用刀不用剑。不过,无论将此剑奖赏给谁,都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所以梅坞主说的不错。就把它暂时放在我这里,让我为它找个合适的主人好了。”

    夏侯清忽然问道:“湖主也不知道原主是谁吗?”

    若说对倚天剑和屠龙刀的了解,还没有人能够胜过苏夜。但她不愿意在这里长篇大论,便笑而不答,绕开话题道:“继续看吧,也许还有第二把宝剑呢。”

    她一击成功,拦下朝廷贡船,将船上财物尽归自己所有,难免稍稍有了得意之情。然而,倚天剑到手后,她便忘了自己还需要得意一阵子,专心思考此剑的问题。

    她将倚天剑带在身边,带到红叶渡的分舵水寨,从不离身。她坐在最上等的客房中时,仍然在琢磨这件事。

    事实上,她在三个月前,已经意外得悉屠龙刀的下落。听说那把宝刀被当朝重臣所得,挂在书房里,成为镇宅之宝。

    要说她没动心,当然是骗人的。不过她喜欢的是屠龙刀本身,而非刀中藏宝。她本已做好计划,想在时机合适时,前往大都,刺杀那位重臣,夺取他书房中的刀。但世事就是这么离奇,屠龙刀影踪不见,倚天剑反而先落到了她手中。

    红叶渡地如其名,风景清幽雅致,每到金秋时节,红叶便落满渡口,带来满江灿烂。苏夜伫立小窗前,看了看窗外景致,忽地抬手,从衣服里面拽出了一枚玉佩。

    这枚玉佩雪白温润,雕满神秘花纹,不像寻常饰物。她将玉佩握在手中,贯入内劲,同时下意识闭上了双眼。

    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整个房间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一条无比宽敞,无比古老,又具有无比威严感的甬道。甬道两边的石壁上,排列着一扇扇古色古香的青铜门。

    有些门旁边,被她用笔标注上了名字,因为她已知道该世界是什么,但更多的门没有。它们材质完全相同,只有花纹不同。花纹风格和玉佩上的一模一样。她想,花纹越复杂,就代表门中世界难度越高。

    甬道里,堆满了金银珠宝,兵器暗器,还有些乱七八糟,难以归类的杂物。由于甬道空旷宽广,堆了这么多东西,也不显拥挤,完全可以当仓库使用。她小心绕开它们,来到其中一扇门前面,出神地打量着它。

    门上花纹已然消失,被字迹代替,表示她正在这个世界当中。那些字的内容非常简单:“江湖路线,与朝廷对立,完成度:百分之五十。期限倒计时:一百五十三天。期限到来时,将直接进行结算,若完成度不足一半,进入者立即死亡。”

    苏夜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已经一半了啊。”

    完成度达到一半,就代表她免除了死亡的风险,可以自由奔放地行事。然而,每个世界都有名为“轮回点”的奖励。完成度越高,获得的轮回点也越高。因此,除非她有更重要的目的,否则都会沿着自己选择的路线,一条路走到黑。

    她思索了一会儿,又向甬道末端走去。哪里有一扇雄伟壮丽的青铜巨门,花纹繁复典雅,显然正是这个地方的终点,也可以叫“旅程尽头”,或者“最终目的”之类。

    她实力每达到新的高度,就会被强迫进入一个新世界。从那个世界中出来后,她如同一个练到了规定等级的游戏玩家,得以随意选择新等级才开启的副本,在里面升级打怪,直到她的实力再次提升。

    凭良心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她正是依靠着它,才有了如今的武功和地位。想来,到她够资格进入青铜巨门时,就是这个游戏结束的时候了。

    苏夜没去研究那扇被她私下称呼为“仙门”的巨门。她走到巨门前方,停在门前石台旁边,伸手轻轻按在台子上。

    石台表面平滑如镜,一接触她的手掌,便幻化出无数文字和数据。苏夜查阅了其中几项,仔细看了看它们的兑换条件,才满意地拍了拍它,让它回到什么都不显示的状态。

    台面显示的内容虽多,却只有典籍和药物两种,且只能用轮回点购买,价格不甚亲民。苏夜一向具有生意头脑,也能管住自己的手。她可是传说中,在双十一那天都不会冲动消费的女子。迄今为止,她坚拒了各种稀奇神功的诱惑,就买了一本先天功,独自修炼到现在。

    她始终认为,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因为她可以在各个世界中取得武功秘籍。至于其他轮回点,她都花在了药物上,同样效果喜人。

    然后,她站在那里,静静思考了一会儿,理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又把倚天剑放在武器堆里,才在心中默念道:“让我出去吧。”

    只一眨眼,她就又站在了那间舒适的卧室中,仿佛从未离开。从现在开始,除非有人杀了她,发现她身上的奥秘,否则倚天剑便等同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再也无人可以找到。

    还有一百五十余天,她就得离开这个世界,回到被她称为“主位面”的现实世界中。那里,她拥有比现在更庞大的势力,更狠毒的敌人,以及名为“历史车轮”的未来命运。她必须小心行事,才能与未来对抗。

    她不仅得为主位面的属下负责,也要对这里的人负责。离开之前,她必须要为他们安排最为合适的未来,以免他们毁在朝廷的围剿中。

    还好,她心里已经再恰当不过的人选,所以并不着急。

    在倚天剑到手的第二天,苏夜入定一个时辰,然后爬了起来,开始安排分批运走贡物的问题。然而,她刚刚布置完毕,让手下人依言分装货物,便见夏侯清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份拜帖。

    “出了什么事吗?”她问道。

    夏侯清脸上似有怒意,将拜帖递给她,肃容道:“今天早上,太湖那边传来消息,说三天前,有一位少年高手上门叫阵,约战本帮龙头。韩兄弟亲自出面接待,表明龙头不在太湖,请他改日再来。他便写了这封战帖,要韩兄弟送过来,说……说如果湖主不出面,就每隔十天,挑掉本帮一个分舵,直到湖主同意赴约为止。”

    苏夜愣了愣,不怒反笑,摇摇头道:“幸亏这种中二……我是说,这种年轻人凤毛麟角。不然的话,我倒也算了,武当张真人恐怕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光应付想要成名的挑战者,就够他烦心的了。”

    她一边说,一边仔细看着那张拜帖。

    帖上字迹龙飞凤舞,潇洒不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又十分好看。此人措辞还算客气,其实就是张普通的战帖而已。苏夜未读之时,已决定前去赴约,所以不太在意对方语气如何。但她看到末尾署名时,蓦地脸色微变。

    那个名字是“明教杨逍”。

第四章() 
夏侯清见她神色不虞,猜想她正为“明教”二字心烦,皱眉道:“这小子当真好大口气。明教中人在西域横行,还嫌不够威风吗,居然跑到中原撒野?韩兄弟遍查帮中资料,也没见过杨逍这名字。不知他是真正的高手,还是一心想出名的无名小卒。”

    苏夜微微一笑,将战帖折好,塞进怀里,才柔声道:“帖子上没写约战地点,想必他一直在太湖附近逗留,等候我的消息。若十天过去,我还不肯给他答复,他就去挑十二连环坞的分舵?”

    夏侯清道:“是。”

    他本以为,苏夜位高权重,必然瞧不起这等轻狂之辈,此时听她语气中没有怒意,只有笑意,心里还颇为奇怪。

    其实按照江湖规矩,无论挑战者是什么人,十二连环坞都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会被旁人嘲笑。倘若帮主不愿出手,就要安排得力下属,出面打发了对方,顺带抬高自己身份。但苏夜秀丽绝伦的面容上,始终梨涡浅现,哪像不愿出手的模样。

    她沉吟片刻,笑道:“好,那么叫这个姓杨的来找我。我在红叶渡等他。”

    夏侯清愣了愣,皱眉问道:“湖主,莫非你知道这人的来历?”

    苏夜对他十分信任,又没必要为杨逍隐瞒身份,见堂上只剩他们两人,便说:“此人年纪尚轻,但武功极高,博览众家之长,足以胜过正教中的成名高手。如果我没弄错,他前些日子刚刚约战了峨眉派孤鸿子。孤鸿子向峨眉掌门借倚天剑应战,结果输给了他。”

    她态度闲闲,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夏侯清却大吃一惊,讶然道:“那柄宝剑是峨眉掌门的佩剑?”

    苏夜颔首道:“不错。”

    峨眉派名列正教六大门派之中,每代掌门都是出了家的女子,门中清规森严,严禁弟子随便行走江湖。就算同为六大门派的人,也摸不清峨眉武功的家数背景。更没有人知道,倚天屠龙的传说与峨眉有关。

    数月之前,峨眉掌门风陵师太逝世,将掌门之位传给了一位法号为“灭绝”的女弟子。因灭绝师太年仅二十来岁,很多江湖中人都不以为然。此时,夏侯清听说杨逍招惹孤鸿子,削了峨眉派的面子,心里竟然毫无惊讶之情。他所惊讶的,仅仅是倚天剑的归宿而已。

    他外貌粗豪,但心思极为细致,转眼便发现一个矛盾,问道:“既然这姓杨的小子赢了,倚天剑又怎会落在官府手中?”

    苏夜笑道:“杨逍孤高自许,桀骜不驯,行事与常人迥异。孤鸿子自恃宝剑锋利,必能取胜,他就偏偏不要这柄宝剑。他得胜后,将倚天剑弃之于地,嘲笑它是破铜烂铁,然后扬长而去。孤鸿子身受沉重内伤,又被他一激,没能回到峨眉山,就在途中活活气病身亡。”

    她只用短短几句话,便将杨逍的性格勾勒出来,让对他有了个大致印象。夏侯清也不问她的消息来源,只默默思索,半晌方道:“孤鸿子号称峨眉派第一高手,心胸竟如此狭小。输就输了,大可以回山练几年武功,再去光明顶找回场子。难道这杨逍一见倚天剑便如获至宝,当场抢走,他才不生气吗?”

    苏夜淡然道:“别问我,我也不明白。这大概就叫高手的气节吧。”

    夏侯清不愧是她选中的副帮主,将杨逍忘到了脑后,紧追一句,“倚天剑既然是峨眉掌门之物,湖主打算怎么做?若被峨眉派的人得知此事,只怕会对本帮不利。”

    苏夜道:“我还没想好,所以先放在身边。你们不必关心这事,由我一人定夺。就算灭绝师太亲自下山来要,难道我会怕她吗?”

    正值初春时节,气候尚未回暖,风中带着冰冷的水意,和冬天不差什么。但江南春早,连绵春雨过后,枝头便绽出了嫩绿的新芽,想必不用多久,又会碧湖荷叶翻卷,江畔柳丝拂面了。

    苏夜并无伤春悲秋的心思,全心关注官军动向,打探他们如何搜查失盗贡品。她本就没打算返回太湖总舵,只等风平浪静,官府搜索力度减小,就从红叶渡动身北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忽然杀出一只杨逍,也无法影响她的计划。

    如果一个人惊才绝艳,英雄年少,难免有些别的毛病,比如说,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虚荣心,总想挑战已经成名的前辈。尤其明教与正教结怨多年,始终被称为“魔教”,更给了杨逍前来中原找事的理由。

    而且杨逍绝非善男信女,从来不懂什么叫“留有余地”,反倒心狠手辣,什么坏事都做过。他性格如此,击败正教高手后,得到的满足感只怕比常人更高。

    苏夜当然不怕他,感慨之余,并未把他放在心上。明教中,除非教主阳顶天亲至,否则都还不够资格让她如临大敌。这时的杨逍也就二十来岁,欺负欺负普通高手还行,想打她的主意,未免过于自信。

    即使如此,她也必须承认,被这么一个高手盯着帮中分舵,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她希望能将事情一次解决,尽量不留后患。

    太湖位于长江下游,离红叶渡自然不太远。对江湖高手来说,最多只需几天,就能赶到这里。她不知道杨逍何时现身,一边处理帮中事务,为远行做准备,一边吩咐分舵舵主,要他们无论何时何地,一听来人自称杨逍,便把他带来见她。

    这一天,她恰好闲暇无事,便来到分舵中的僻静树林,负手站在小溪旁,静静看着溪中清澈的流水,心中什么都不想。

    在这种时候,她觉得自己远离了尘世喧嚣,无比孤独,却又无比宁静,仿佛进入了神妙空灵的状态,连近在咫尺的水寨也变的很遥远了。

    这对心境修养很有好处,所以她平时再忙,也会尽量找出空闲时间,享受只有一个人的时光。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忽地无声叹息了一下,只听背后有人吟道:“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便缓缓转身。

    她对面站着一个年少的白衣书生,形容俊雅,神情孤傲,在她转身时,眼中精光冷电般一闪。他身上未携兵器,但呼吸绵长,行路几近无声,显然武功极高。

    苏夜见到他这身打扮,才想起杨逍爱穿文士衣袍,到老还做书生装束,不禁微微一笑,淡然道:“你放着大门不走,偷偷潜入十二连环坞分舵,胆子倒是不小。”

    十二连环坞彗星般崛起,三年以来雄踞江南,大小帮派莫敢违逆,在中原名声响亮。但是,古代信息流通不畅,连带帮众在内,很少有人见过苏夜本人,就算见过,也未必知道她是水道龙头。

    杨逍固然聪明,可此时乍然相逢,根本想不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