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西游之我是牛魔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黛眉轻皱,道:“取经之事,乃是无上功德,难道阁下认为此举有何不当之处?”她心里也觉得奇怪,这西行取经之事乃是天数,三界之内但凡是有些修为的人尽皆知晓,这邓坤就算再不爽也只能烂在肚子里,怎么就有这个胆子明摆着出来反对?难道他不怕圣人亲自前来,以天为名将他坏去?一想到有着天道作后盾,观音也毫不慌乱,当下打定了主意,只要邓坤敢对取经之事稍稍说个不字,就给他点颜色看看。

    邓坤笑道:“非也,非也!菩萨误会了。”转向太宗道:“启禀陛下,菩萨之言一点不差,那西方的真经三藏是极好的,纵然西去要经历千山万水,无数苦难,也是值得。这事还请陛下尽快选一位高僧前去求取,好教天下念佛之人能得佛门真谛,诚为莫大的善举。”

    闻得此言,观音又是好生奇怪,心想这牛魔王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狗皮膏药,难道他千里迢迢跑来,也是要劝太宗派人去取经么?正在狐疑处,又听邓坤话锋一转,续道:“只不过只求不予,不是我泱泱大国的作派。日后人家说起来,说陛下在西方得了东西,却丝毫没有好处留与西方,有失中华上国的脸面,说出去也不好听。”!~!

    ..

第一百三十七章:亲善大使,名头足够压死你

    这中国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一个德性,心里以中华上国之君自居,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泽被四夷,这种心态并不是后来的所谓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并从中得到莫大的快感,落实到行动处,那就是对外族人特别厚待,常常外族人进贡一点不上道的小玩意,天朝的皇帝就加倍的赏赐回去,从来没有说只拿不给的。虽然这个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有助于维持和平,但也引来了不少浑水摸鱼打明旗号来占便宜的——大家都知道天朝皇帝乐善好施,做一百的人情还礼两百,要是肯再卑躬屈膝说几句好话,所得的赏赐还极有可能计以倍数的翻番,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事儿谁不动心?

    那些个天朝皇帝究竟怎么想的,现在已然无从考究,但是自汉唐以来,各朝皇帝都乐此不疲,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一概如此,唯一的不同是明君对外族人好的同时对自家臣民也不差,昏君则是只对外族人好,把自家臣民看作刍狗而已。

    太宗自然称得上是明君,但是也跳不出这个怪圈,虽说西方是佛地,他拜佛求经之心也不可谓不诚,但心下终究觉得那西方是蛮夷之地,充其量,也就是个甚是开化的蛮夷之地罢了。这上邦大国的思维在他脑里根深蒂固,哪里是一时半会改得了的?自来只有别人向大唐求学,此刻要他千里迢迢派人去求取真经,即使不能说是不情不愿,毕竟潜意识就觉着有些不爽,只不过自己都没发觉而已,现下一听邓坤的话,即时深以为然,颐首道:“上仙说得极是,只求不予,非君子所为,果然不甚妥当。不知上仙何以教朕?”

    邓坤笑道:“这也容易。我天朝上国岂无真经妙典?只需陛下则其精华,派人带去西方,一则可与西方**互作印证,不致于白拿了他的真经;二来也可教化其民,使其得以仰望陛下恩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太宗闻言大喜,连声道:“说得是,说得是!”即请邓坤细说其意。

    邓坤也是早有预备,不慌不。忙道:“在下虽然是山野妖身,也闻得孔圣人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拿去换西方的大乘真经,也是绰绰有余。在下请陛下收集四书五经真义,另择一人送往西方,让彼处也晓得仁义忠孝礼信,岂不也是一场功德?”

    此话说了出来,不但太宗眉飞色。舞,不住口道:“大善!大善!深合朕意!”连一种文臣老夫子都是鼓舞雀跃。这礼教是他们的命根子,现在有机会拿出去国外讲学,大长儒学威风,怎不叫这一群孔圣人的徒子徒孙欢喜无限?当下跪拜道:“上仙之言字字珠玑,望陛下采纳。”

    这邓坤和太宗一问一答,听得。旁边的观音脸色越发难看。她做梦也想不到,好好的一场拜佛求经,被邓大官人几句话变成了学术交流。但是此时情景,也断不容她说什么,不说那太宗已经鼓掌称善,单看那些儒生老夫子们的兴奋劲儿,要是她敢说个不字,估计会大大引发天下读书人的反感。天下儒门学子何止千万?而且有不少身居高位,手掌权柄,要是引得他们不快,暗中给你制造点麻烦,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到时候就算取得真经回来,佛教在大唐境内的传道也会变得举步维艰。是以观音就算心里再不痛快,此时也不敢表lou出来半分,只是暗地里咬牙切齿把邓坤骂了个千遍万遍。

    太宗见到群臣反应,当即对观音笑道:“菩萨,上仙之。言甚当。朕即着人准备儒家经典真义,派人带去西方,敬献我佛如来,以换取三藏真经如何?”

    如何?观音还能如何?难道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儒家经典是糟粕,不堪传至西方不成?只准别人来取经,不准别人来传经,这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啊!观音迟疑了半晌,还是没有胆量挑战儒门的地位,只好合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也诚为一大盛举。陛下传经使者到达西方之日,我佛如来定然扫榻以迎,以礼相待。”脸上仍然带着出尘拖俗的微笑,只不过细细看去,那笑容怎么看怎么都有些许别扭。

    太宗点头笑道:“如此甚好!”转身向书记官道:“传朕。旨意,着即刻收集儒学书籍,待朕选出传经人来,带往西方拜佛。”那书记官也是孔子门生,兴高采烈,跪地应了,一溜小跑屁颠屁颠的去了,后面一众儒生闻言都是喜动颜色,个个挺胸凸肚,仿似顿时长高了三寸。

    观音见此,眼角。不易觉察的抽搐了一下,复又展颜笑道:“不知陛下将选那一位大儒赴西传经?贫僧也好回西禀告佛祖,到时也好迎接。”

    太宗听说,便把眼光往后面众儒望去,却见目光所及之处,个个又焉了下去。这也难怪,称得上大儒的,年岁已经有那么一大把,那西天路上艰险无比,无数山水拦路,又有毒魔、恶怪、猛禽、凶兽不计其数,那老胳膊老腿的怎堪去得?要说选一个年轻力壮的,却又学问未到家,德行不足以服众,何况就算再年轻,也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走完那漫漫西行长路恐怕还是力有不逮。太宗又自沉吟。

    这时邓坤笑道:“陛下,这罗马……长安不是一日建成的。此去不过是传个经典,让那方臣民晓得儒家仁义之道而已,何须大儒亲自前往?在下纵然是一介妖仙,也深受孔圣人的仁义之道熏陶。不如就由在下走一遭如何?”

    太宗又是一喜,邓坤手段高强,数次救他于为难中,这西天路上困难重重,别个也轻易去不得,非得像是邓坤这般有神通的才行,正要答允,旁边观音终于忍不住脸色大变,拖口而出道:“不可!”

    太宗诧异的望向观音,观音刚才也是情急之下,未及细想,张口就叫了出来,此时见太宗望来,饶是得道多年,心境修为坚实,也是微lou尴尬,一时想不出可以宣之于口的理由,讪讪支吾了半天,方才道:“阁下是妖身……不是儒门子弟,怎可传儒门经典?”

    邓坤哈哈大笑:“菩萨此言差矣!岂不闻孔圣人云有教无类乎?在下虽然是妖,但得蒙孔圣人之言,懂得仁义为何物,晓得忠孝是甚事。怎的就传不得?”

    那些个儒生本来听邓坤这个妖仙自告奋勇请缨去传经,也隐隐觉得不妥,但这读书人好听吹捧的本性也是天下闻名,一听邓坤的话,心里俱想道:“对啊!想那西方蛮夷之地,那须我等学富五车之人亲自前往?虽然这上仙是妖精出身,可是深佩我儒家学说,也就是同道中人。孔孟之道连妖精都能感化折服,更能使之去外邦宣扬,岂不是更显了得?”

    其时妖族在人界声名着实不错,众儒心中虽然仍然对这些“鳞甲羽毛”之类隐隐有些鄙夷,但绝对不是深恶痛绝,见“邓大仙”肯帮他们儒家当跑腿,反而觉得倍儿有面子,当下纷纷道:“是极,是极。由上仙去传经,甚是妥当。”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后来,倒好像非邓大官人去一趟不可的样子。太宗见状也是欢喜,当即道:“如此,便请上仙辛苦一遭,将儒门经书带去,代朕赠予佛祖。”想了一想,又道:“上仙此去,不可无一官半职在身,算上之前的功劳,朕欲封上仙为国师,不知可见爱否?”

    邓坤微微一笑,这国师的头衔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但有了这一个名头,佛教要想动他,不免要掂量掂量—— 要是敢明着对大唐国师下手,等于是打太宗的脸,以后还想在大唐境内传道?连忙鞠身道:“谨遵陛下之命,谢过陛下厚爱。”

    太宗见他答允,不禁大喜,忙伸手扶住,道:“国师不是凡尘之人,无须拘泥于世俗之礼。既然如此,那传经一事,便请国师多多费心了。”

    观音看在眼里,脸都绿了,叫苦道:“此事当真不好办了!”只是此时毫无办法,咬牙半天,合掌道:“既然如此,贫僧便在西方雷音宝刹静候国师大驾光临。”

    本来是选取经人的盛会,反先选出个传经人,那取经之事反而一时被放在了后头,观音的郁闷可想而知,这事儿想想都觉得窝囊,只好来个眼不见为净,转向太宗道:“陛下,传经之事已定,那取经人还望尽早选出,也好早一日取得真经归来,佑得亡者超拖,生者平安。”

    太宗点头道:“大善,朕即选高僧前去。”

    观音点点头,又望了一眼邓坤,只觉得这人的面目五官无比可憎,再也不想多看一眼,便向太宗行了一礼,道声:“贫僧去也。”与木吒腾云而去。太宗与各人焚香礼拜相送不提。

    邓坤看着观音离去,几乎按捺不住要笑出声来。他此番出来,可谓大获全胜,喧宾夺主抢了佛教风头不说,更当上了名正言顺传经大使,以后做事更能放开手脚,要不是太宗在旁边,邓大官人还要装13装到底,真想仰天“哈、哈、哈”大笑三声。!~!

    ..

第一百三十八章:唐长老,一路好走哇

    虽然这次出来,基本算是完成了任务,但观音完全是憋着一肚子气回转西方的,这事情想想都觉得恶心,佛教花费了偌大心力,完全是帮邓坤做了嫁衣裳,这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情尽管偶尔做做也无妨,关键是现在连树都被人砍了去,真是佛都有火了。观音自出世以来,不曾吃过这等哑巴亏,心下切齿痛恨道:“竖子!此仇不报,我誓不坐莲台。”

    这壁厢观音暗中生恨,那壁厢邓坤却是意气风发。这位新任的大唐国师,钦命的传经使者,正笑嘻嘻的立在太宗旁边,看着一群大儒来往奔走,呼唤自家随从回府搬取各自收藏的儒家经典 —— 这邓大仙是去西方传达孔孟之道,教化其民的,俺们身为圣人子弟,有幸躬逢其盛,岂可不出一份力哉?只需带去西方的儒学书籍中有自家一本,自己便算得上是儒家的功臣,百年之后地下见了孔夫子孟夫子,也是有所交代,千秋万世后谈起,子孙脸上也大有光彩。这等好事,怎可落于人后?

    不说邓坤志得意满、群儒鸡飞狗跳,太宗身侧闪出魏徵,拜奏道:“陛下适才也答允了观音菩萨,要择一取经人前去求取三藏真经。此事倒也须得早行才是。”

    太宗说道:“爱卿所言不错。”当即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话音刚落,旁边闪过玄奘法师,近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国运绵长。”

    太宗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然是忠贤之人”想了一想,又道:“不过法师既然是代朕取经,倒也不可白身前去,是为不敬。唔……邓大仙已任国师,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授予大唐圣僧之名。法师意下如何?”

    玄奘顿首谢恩。太宗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这些事情也与原著一般,不必。细表,邓坤一语不发,只是旁观,待他二人拜毕,方才笑道:“陛下,此时天色已晚,诸般物事又未齐备,不如先行回宫,着人准备通关文牒,寒暑衣物,侍者脚力等。明日一早,送圣僧西去。”

    太宗甚喜,说道:“国师说得是。”又问道:“国师明日可与。圣僧一同上路否?”

    邓坤早就计较定了,当下摇头道:“在下有些神通,晓。得云来云去。便不与圣僧一同去了,各自上路便罢。”

    太宗也知道邓坤是个有手段的,能腾云驾雾,不。像玄奘那般要一步一步行去,却又问道:“此去十万八千里路,不知国师何时得返?可须有人随行?”

    邓坤哈哈大笑。道:“哪里需要什么随从,我一人足矣!区区十万八千里路,于在下眼里不过如同庭闱之间,若要前去,一日即可来回。”

    太宗疑道:“国师虽然法力无边,但彼间终究途程遥远,哪得如此快者?”

    邓坤笑道:“这算什么。我有两个兄弟,更会走路,一个是天产石猴,打个筋斗,便可去十万八千里,西天一蹴即就;另一个是大鹏鸟化形为人,本是凤凰玄鸟圣母之子,振翅便是九万里,若是扇了两下翼呵,还须得走回头路呢!与他们两个相较,在下算是极慢的了!”

    太宗与群臣听说,殷羡不止。邓坤却问玄奘道:“圣僧此去,又何时可以归来?”

    玄奘面lou惭色,合掌道:“阿弥陀佛,贫僧凡夫俗子,比不得国师有腾云之法,只好遇山过山,遇河过河,山川跋涉,慢慢行去。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贫僧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到其时,想来国师早已功果完备了。”

    邓坤心里暗笑道:“你也未免想得太简单,纵然我不来阻碍你,没有个十来个年头,你也休想回转。嘿嘿,到时你回来时,我定教你大吃一惊!”装模作样的考虑了一会,道:“既然如此,我等你便了。反正我随时都可去得,待你到灵山之日,我必亦至。这传经取经,同在一日,流传开去,也是一段佳话。”

    太宗笑道:“甚好,甚好!也不急在一时,国师既有大能,便等等御弟圣僧也无妨。”即命回銮,待次日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玄奘径回洪福寺中打点安歇,邓坤随了太宗回宫,歇息一晚不提。次早,邓坤早早醒来,推开门,望见门外已有两名侍女在外候着,一见邓坤,即跪下道:“国师醒了?陛下已在正殿等候。”

    邓坤随着侍女前往正殿,太宗设朝,聚集文武,见邓坤至,降阶相迎,道:“国师昨夜睡得安乐否。”邓坤行礼道:“谢过陛下垂询,在下一切安好。”

    太宗点头笑道:“闻得国师要去西方传孔孟之道,天下儒生无不拍手称快。昨夜搅扰一晚,已然选出要托国师送往灵山献佛的儒学经典真义,便在那处了。”说着用手往旁边一指。

    望着那如同小山一般的书籍,邓坤登时吓了一跳。原来众人踊跃,一夜之间就献了无数书籍来,其中引起了不少口舌之争,说道我这本论语真解才是圣人之道,你那本其实是谬误之言云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有不少大儒吵得面红耳赤,动起手来,斯文扫地。闹到最后,还是叫邓坤一并带去最好,因此这书籍堆积如山。太宗见了邓坤哭笑不得的神色,也觉不好意思,忙道:“国师若是觉得太多,不妨从中择其优者带去即可。”

    “你倒是说得轻巧!择优而取?我就算每本看个大概,恐怕都要十年工夫,到时候唐僧都快回来了。何况看旁边那些老儒生们虎视眈眈的表情,要是我说不带他那一本去,恐怕他要冲上来和我拼命!”邓坤当下微笑道:“不必,反正都是圣人之言,统统带去,也是应当。”施一个缩山之法,将那堆书籍收到法囊当中。众人见了,均各啧啧称奇。

    太宗不住赞叹,又说道:“朕备下了通关文牒,已用了通行宝印。只等国师与圣僧到来。这时有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太宗大喜,随即宣玄奘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有银鬃马一匹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各位看官,那紫金钵盂乃是过去佛燃灯佛祖之物,你道如何到了太宗手里?原来唐僧西行,事关佛教大兴气数,佛教自然倾全力相助其成,是以三世佛祖都有宝物送上,燃灯送上了紫金钵盂;药师王佛送上了九环锡杖;如来佛祖更是出手不凡,送上了锦斓袈裟,这锦斓袈裟的妙用,以后再表。那紫金钵盂却是燃灯寻机落在东土,暗中使其辗转到得太宗手里,再转送唐僧。这紫金钵盂是先天灵物,虽然在唐僧这个毫无法力之人的手里,也绝不仅仅是化斋所用的寻常碗瓢而已,更有逢凶化吉,制化解难之效。唐僧捧在手里,顿觉灵台清明,诸般忧虑惊怖一扫而空,不禁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当下便要上路。

    太宗便令排驾,与多官同送邓坤与唐僧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太宗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先敬邓坤,说道:“望国师此去,好生宣扬儒家真义,勿负朕望。”

    邓坤肃容,接过酒爵,一饮而尽,道:“陛下放心,定然不负所托。”

    太宗含笑点头,又斟满酒杯,递与玄奘。玄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太宗摇头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唐僧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手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唐僧不解其意,太宗正色道:“御弟,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