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之钢铁雄心-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山本五十六没有想到的是,海军方面不但拥有能够自行攻击目标的鱼雷,而且还有预警机在天空进行着侦查任务。所以山本五十六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出预警机的眼睛,只不过在消息传回到陈绍宽那里的时候,在选择目标这个问题上陈绍宽多少还是犹豫了一下。

虽说大洋舰队的四艘航母都是当世综合性能最强的,如果分要列个世界前五的话,至少前四都应该归大洋舰队所有,而且再过半年的时间,从第一到第十都给是大洋舰队的。

只不过现在大洋舰队内毕竟只有四艘航母,而且在多次战斗当中还损耗了不少的舰载机,虽然这些损耗,被凌波号自身携带的备用机弥补了一些,但是损耗毕竟是损耗,因此现有的力量只能够选择一个目标…

如果分散行动的话,不但很难给目标带来致命打击,而且还过带来多的伤亡。

“该选哪一个呢…”

最后陈绍宽决定,先将已经受创的那支舰队消灭,然后在去消灭山本五十六的残存舰队。

反正有预警机在天上跟着,完全没必要担心山本五十六会跑掉。

这么想的时候,陈绍宽并没有料到许多事…

————————————————————

在陈绍宽的命令下,补充好弹药和燃料的舰载机群很快再次从甲板起飞,朝着的目标飞去。

这次的目标主要是那些受创严重,严重影响到船只航速的船只。

这些船只多为驱逐舰或巡洋舰,因此通常都有着较为完备的防空武器,不过在百余架舰轰的面前,这些船只的那点防空装备根本就不够看。

只不过由于这些舰只的数量较大,再加上经受过一次空袭后,船上的士兵应变能力多少也要强了一些,因此在空袭的过程中到也没有出现第一次时的那种慌乱。

再加上自导鱼雷虽然能够自行跟踪目标,但是鱼雷毕竟不是导弹,没有导弹那么长的航程。在航程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目标自身的航速较高,而且恰好避过鱼雷的话,那么当航程消耗光的时候,这些鱼雷也只能无奈自爆了。

到最后消灭那些原本受创的船只,舰队的舰轰居然整整出动了两次才成功。

而等到陈绍宽将目标转向残存的剩下三艘航母及其他船只的时候,却遇到了另一层阻碍…

虽然山本五十六希望那些受创的船只能够完全的吸引住敌人的注意力,但是毕竟也有没有吸引住的可能。毕竟对任何人来说,三艘航母的吸引力都要比一群已经距离沉掉没多远的船只要强的多。

因此在开始向最近的港口驶去后,山本五十六联系到了陆航的飞行部队,要求他们为残存的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虽然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关系一向恶劣,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联合舰队全军覆没,陆航也只能出动飞行部队提供支持。

等到大洋舰队的飞行部队彻底解决掉目标,将目标转向山本五十六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居然硬是在陆航的掩护下,将残存的舰队开进了最近的一处港口。

在这个过程中山本五十六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最为紧要的航母却是一艘都没有损失掉,甚至就连受创的翔鹤号居然也被山本五十六带回了港口。

而面对已经躲回港口的联合舰队残余主力,陈绍宽却是毫无办法。

因为舰队装备的自导鱼雷,并不像日本在珍珠港时改装的鱼雷一样,能够在浅水区域使用,真要是非要往港口里扔的话,估计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触底爆炸…

而如果只使用航弹的话,暂且不提港口密集的防空火力,航弹毕竟无法给大型船只带来致命一击…

“该死”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绍宽狠狠的砸了一下台面。

虽然消灭联合舰队近半主力这样的战果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在有消灭联合舰队全部只舰只的情况下却只取得了这样的成果,这不能不让陈绍宽恼火。

————————————————————

菲律宾海战虽然只持续了不长的时间,但是结果却是震惊了全世界。

在付出了极为轻微的代价的情况下,就重创了联合舰队,无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难得的大胜。

而在联合舰队遭到重创的情况下,显然菲律宾什么的,也只能是任由中国蹂躏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让世人,无论是日本还是英美惊恐的是。

在联合舰队遭到重创后,南下的大门已经为中国敞开,在这种情况下不止是南洋,甚至就连澳大利亚也很有可能会被…

早前英美的估计是,就算中日发生海战,而中方能够获胜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小。毕竟零战的性能美国和英国已经领教过了,而且就算航母本身的性能不如中国,但是日本毕竟有着六艘航母,而中国只有四艘。

可是现在…

大危机啊…

另一方面…

————————————————————

就在菲律宾海上获得全胜,对菲律宾的攻势也加大的时候,印度方面的战斗也获得了突破。

在博多河被围的万余部队,最后只有两三千在援军的接应下突围成功。而随后国防军就对河对岸的日军展开了极为猛烈的报复行动。

先是大规模的轰炸,接着就是直接用燃烧弹洗地。

如果不是考虑到国际影响什么的,甚至可能化学武器也被用上来了。

不过就算这样河对岸的日军依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然而日军依然在山下奉文的指挥下坚守着河岸。

面对山下奉文的防御,何柱国也没有什么较好的办法。

毕竟这么一条大河横在那里,无论对谁都是一条阻碍。

而很明显,对攻防的阻碍要大一些。

不过随后没多久,何柱国的一个参谋就给何柱国想出了一个办法。

“要不然的话,用两栖坦克”

看着在那里苦思应该如何突破的何柱国,一名参谋想了想后开口道。

最早的时候何柱国曾经考虑过用空降兵。

只不过空降兵这种东西,就好象是乘上了地狱特快的兵种一样,稍不留意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而眼下日军还牢牢的站着博多河,所以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何柱国也不愿意将空降兵投入战场。

毕竟空降兵什么的,有的时候真的是…

两次大战期间,各国军队创了一系列作战模式,空降作战就是其中之一。得益于大型运输机及性能可靠降落伞的成功研制,使突破一战的静止作战模式有了可能。理论上飞机和滑翔机可突然越过敌军防线,将伞兵和滑翔机载步兵空投或空运至敌后,以攻占敌指挥部并切断敌补给线,削弱敌重装部队,并最终歼灭之。热衷于空降作战的美军理论家将降落伞与步兵的结合视为创举。

20年代,苏联军事理论家在独立研究后也得出了相似结论。苏军认为,在进攻作战中空降兵应当夺取敌深远纵深目标并坚守,直到装甲和骑兵部队到来,这种苏联式的闪击理论在苏联红军1935年“大纵深作战条令”中得到体现,条令指出:“在正面部队突破的同时,伞兵应当空降至敌深远后方以完成对敌人的彻底击溃。”

德国斯图登特将军的观点与苏军理论家略有差异,他认为,空降兵的作用并不在于参与大规模地面包围战,而应作为独立兵种瘫痪和摧毁敌军作战能力。德军空降兵应同时攻占多个小区域,并以此为前出阵地向前攻击,最终会合成较大的单一作战区域。形象的说,就像在白纸上洒上许多墨滴,墨滴逐渐湮开汇成一块大的墨渍。

然而令许多军事思想家懊恼的是,二战绝大部分空降作战要么是付出惨重代价后的胜利,要么是充满血腥的失败,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战例。

空降作战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难以及时准确的收集敌纵深空降场的相关情报。二战中不计其数的空降兵因为情报错误而命丧黄泉。德军进攻克里特岛前夕,情报部门负责人卡纳里斯上将担保该岛盟军守军数量极少,实际上迎接德国空降兵的是4万装备精良的英联邦部队,德军伤亡总数达6650人。

英国情报部门虽然借助航空照相、荷兰地下抵抗组织及密码破译小组的帮助,也未在1944年9月发现德军部署于荷兰埃因霍温和阿纳姆的2个装甲师,导致英军第1空降师几乎全军覆没。

最惨的是1943年,苏联情报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德国第19装甲师向第涅伯河方向的运动,导致3个不幸的伞兵旅被直接空投到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前进道路上,结果一半的空降兵阵亡,剩下的逃入乌克兰的森林中。

因此对于动用空降兵什么的,何柱国考虑了良久后还是否决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参谋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两栖战车,对于这种装备何柱国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曾经亲眼见过这种装备,对这种能够在陆地行驶,同时还能在水面上行驶的装备何柱国还是很有兴趣的。

只不过早前由于何柱国地处位置不需要这种装备,所以他的部队没有这种装备,他本人也没有亲身指挥过。

“两栖战车的话,时间来得及吗…”

对印度这个到处都是河流的国家,用两栖战车明显要合适许多,所以何柱国多少也有一些心动,然后何柱国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时间什么的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参谋却只是笑着道。

“空军方面不是装备了很多大型运输机吗?战车那种东西又不像坦克那么重,一架运输机完全能够搭载多辆战车,如果现在就开始的话,相信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运到…”说着参谋又补充了一句。“而且用这个的话,也能有效的减少部队的伤亡…”

最后还是这句话,打动了何柱国。

“好”

想了想后,何柱国咬着牙点头道。

没多久,何柱国向北京方面发了封电报,希望北京方面能够通过空运,运送一定数量的两栖战车,帮助部队顺利攻下博多河。

北京方面虽然对何柱国这么久都没有拿下加尔各答有些失望,但是考虑后还是答应了何柱国的请求。

由于这时中国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大型运输机,而且这些运输机也都曾经考虑过运载车辆等方面的需求,完全可以搭载重量较轻的装甲车等装备,因此没多久何柱国所需的两栖战车连同驾驶人员便被运到了印度。

在让驾驶员稍微适应了一下印度的气候后,何柱国指挥部队再次对博多河岸的敌军发起攻势。

由于完全没有料到战场上会出现两栖装甲车,山下奉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在强大的空中支援下,国防军很快就渡过了博多河。

没有了博多河这道天险,山下奉文根本不可能抵挡国防军的机械化部队,因此最后山下奉文只能退回加尔各答。

而在经过了月余的激战后,最终加尔各答还是落入了国社政府的手中,新的由中国支持的印度政府也在加尔各答成立。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却传了过来。

俄国方面的…

《1908之钢铁雄心》

第四百九十章 索要索马里

菲律宾海战的结果出乎了世人的意料,同时也让陈绍宽和自导鱼雷得以扬名,尤其是‘声自导鱼雷’,在菲律宾海战后几乎世人都开始关注这种新式鱼雷。

另一方面,英美等国也开始担心中国会不会趁此机会,一举夺下被日本占领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为此,英美甚至还派出了外交使节同国社政府进行交涉,而对着英美的外交使节,顾维钧等外交官也是拍着胸膛做着保证,只可惜…

虽然国社政府已经做出了他们想要的保证,可是英美等国依然心怀疑虑,毕竟从国社政府在印度进行的战略上看,国社政府对领土的野心依然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何柱国在得到了应有的支持后,也顺利的攻下了印度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

为了攻下加尔各答前的博多河,何柱国在筹备攻势的同时,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从最近的几处军事基地,通过空运的方式运来了数百辆两栖战车及驾驶员。

而等到一个星期后,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在空军轰炸机的支援下,数百辆两栖战车伴随着十余万部队,对博多河对岸的日军展开了全面进攻。

面对国防军的攻势,日军溃退的很快,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想到国防军居然会在印度动用两栖战车。

由于没有考虑过国防军会在河面上使用装甲部队,因此河岸工事当中反坦克装备的数量很少,所以当数百辆两栖战车驶过博多河的时候,就如同数百辆坦克一起发起攻势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在加上空军猛烈的轰炸,虽然日军依然在坚持,但最后也只能溃退了。

在日军溃退的同时,空军也在不断的用轰炸机对溃退的日军进行追杀,因此等到日军退回加尔各答的时候,能够使用的日军部队已经不多了,多的是被打乱建制的部队。

尤其是由于空军在轰炸的过程中,过多使用凝固汽油弹的原因,没死的人大多都受到了严重的烧伤,而山下奉文手中显然没有那么多治疗烧伤的药品,再加上印度本身炎热的气候…

等到何柱国指挥部队抵达加尔各答城下的时候,日军已经大半丧失了战斗力,因此何柱国的攻城作战相当顺利。

因此攻城顺利的关系,所以加尔各答这座印度第一大城市并没有受损严重,至少不像其他一些城市几乎被国防军给打成了废墟。

也因此,等到国防军占下加尔各答的时候,没多久的时间一个由国社政府扶持的傀儡政府就已经正式在加尔各答成立。

对于这个情况,英国人自然是做出了自己的抗议。

只不过在印度已经只能维持三分之一存在感的英国人,这个时候说话的底气显然不是很足…

而对于几乎已经快被日本占下半个印度的英国严光也是丝毫不予理会。因为这个时候,严光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对严光来说,原本此时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候。

因为不止是陈绍宽在菲律宾海战当中大获全胜,彻底重创了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而且何柱国也在印度攻下了加尔各答,使得中国真正有了能够影响整个印度的影响力。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从东欧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俄国败了…”

————————————————————

“俄国败了?”

就在严光还在和自己那一大群的秘书,躲在自己的老巢里庆祝的时候听着这个突然传过来的消息,严光吃惊的抬起了头。

“没错…”

岳昌认真的点了点头,看他的样子,显然在得到这个情报的时候他自己也很吃惊。

“这样…”

挥了挥手,示意那些个秘书暂且退下后,严光整理了一下衣服端坐在那里。

“情况到底怎么样?”

“很不好,或许是前段时间朱可夫的胜利刺激到了斯大林,所以在反攻前斯大林将朱可夫换了下来,然后换上了一个自己的亲信。结果由于轻敌,再加上部队素质水平较低的关系,最终在反攻的时候,俄国人的一整个方面军居然都被德国人给围了起来,最后虽然有部分部队成功突围,但是俄国人的伤亡巨大,而且现在德国人好像准备重新对莫斯科…”

“不可能”

听到不久前才刚刚赶到的蔡锷这么说,严光断然的开口道。

“前段时间不是有情报说,德国人的物资损耗巨大,已经无力再次坚持了吗?”

“的确是这样没错…”

蔡锷摇了摇头,有些苦涩的道。

“问题是在战前我们曾经卖了不少资源给德国人,本来由于战争过程中我们一直对德国输出资源的关系,这批资源德国人一直都没有动用,而是作为战略储备存在的,现在德国人显然是动用了这笔资源…”

这个蔡锷到是弄错了,这笔资源其实不是做战略储备用的,而是专门为“海狮计划”准备的。只不过后来“海狮计划”没有继续执行,而另一边在德国的战斗也有中国的直接支持,所以这批资源也就扔在法国那边没有动用。

等到中国中断了对德国的物资供应后,德国到是混乱了一段时间。

不过等到反应过来后,德国便开始将这些资源调往东欧前线,只不过由于东欧那边的资源暂时还撑得住,还有罗马尼亚的油田支持,因此到也不是很急,调集这些资源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等到莫斯科战役失败,德国部队开始溃退后,德国人才开始着急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这批物资的动员速度才开始加快。

这也不奇怪,德国的整体动员不也是在战争快要失败的时候才开始的吗?

偏巧这个时候,由于反攻作战顺利斯大林开始猜忌起了作战胜利,并因此有些功高震主了的朱可夫。于是便在将德军赶出莫斯科,并且开始准备下一阶段作战的时候,将朱可夫换了下来,换上了另外一名自己信得过的将领。

斯大林本人搞政治绝对是高手,可是如果论军事指挥的话,恐怕还不如希特勒那个曾经参与过一战的老兵。

不过斯大林也不是没有准备,所以他替换的是一个虽然不如朱可夫但是至少也还算不错的将领。

然而斯大林显然忘了,临阵换将,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

突然换了一个的指挥官,多少会让俄军出现一些混乱,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至少在斯大林看来是如此的,毕竟俄军的反攻一直都很顺利,在这种情况斯大林自然也就将目光转向了内部斗争。

要知道,不久前由于大清洗和被德国人打进了莫斯科的关系,对他本人的批评声可是络绎不绝,他本人的位置也因此而有些不稳,现在最重要的,显然是应该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朱可夫自然就受到了他的猜忌。

然而就是斯大林不本人不怎么在意,并且认为用不了多久就会平伏的骚乱,却被对面的德国人抓住了机会。

如果说对面是别人的话或许这点骚乱对整个局势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在他们面前的确是曼斯坦因,整个二战时期最伟大的将帅之一。

偏巧这个时候,从法国动员过来的物资也已经被送到。

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抓住了这么一丝机会,曼斯坦因成功的将对面的俄国方面军撕割开来,并包围了其中的大部分俄军。

最后这些俄军虽然拼死突围,但是最终还是有大部分被曼斯坦因给歼灭掉了。

而在歼灭了这些俄军后,曼斯坦因也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再次将目标转向了莫斯科。

今时不同往日,曼因斯坦手中已经有了充足的补给,现在也不再是寒冷的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