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08之钢铁雄心-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5式坦克的履带下,数米宽的壕沟根本毫无作用。至于那些被土耳其人视为王牌的德造马克沁机枪?虽然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国人7。92mm的mg08式马克沁机枪曾经大开杀戒,弄得英国人只是在第一夭就伤亡了近六万人。

不过7。92mm口径的马克沁在对付人类是自然是无可匹敌,可是在对付坦克这种钢铁猛兽的时候,却显得很是力不从心。

这点从英国人的马克1型坦克坦克在索姆河战场上的骄人战绩就可以看得出,而且英国人使用的马克1型坦克还只是最初级的那种,仅仅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坏了三十多辆。

对付这样的坦克,像mg08式马克沁机枪这样的陆战之王都毫无办法,对付15式坦克就更办法了。毕竟15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足足够50mm的厚度,这个厚度哪怕是一般的小口径火炮也同样是毫无办法…当三百多辆15式坦克,一个个的跨过壕沟,而他们手中马克沁机枪射出的子弹,却全部都被这些钢铁猛兽的装甲给弹开时,土耳其人的士气已经完全崩塌了。

虽然在事后土耳其和德国军官也曾经尝试过挽救战局,只是很可惜的是,面对三百余辆钢铁猛兽,他们却是无论如何也挽救不了的。

何况在这些钢铁猛兽的身后,还跟着至少三万多的步兵?

事后在这些坦克的带领下,尾随的步兵不断突破土耳其人组织的防御圈,最后终于取得了一项骄人的战绩——————用仅有不到4万人的兵力,击溃了近二十万人,并且俘获了其中的十万人…这样的战绩,在将坦克部队投入到战场上前,说实话蒋百里也未曾想到过。当初会将坦克部队投入到埃尔祖鲁姆战场,仅仅只是因为这些坦克运输不便,而且在将张绍曾派往巴格达后,埃尔祖鲁姆一线也的确需要很多兵力而已。

事实上,蒋百里完全没有想过将坦克投入到战场上后,最终的结果居然会是这么个样子…而在获得了如此的战绩后,蒋百里也曾想过让冯难更进一步,毕竟此时恩维尔的手中已经只剩下不到十万人的兵力,就算算上后备部队也只剩下不到二十万人,以冯难的那些坦克,再加上五万余的兵力,未必不能再次击溃这些土耳其人。

只要击溃了他们,那么通往土耳其腹地的大门就等于是对蒋百里敞开了,而且土耳其人也会元气大伤,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对远征军造成足够的威胁…只可惜,上述的想法虽然不错,但是却不够现实。

所以,当蒋百里发了份电报给冯难,希望他能继续向土耳其腹地进军的时候,冯难本人的回答是相当令人遗憾的。

“没办法了…”

只有四个字,道尽了全部的无奈。

在埃尔祖鲁姆一线击溃了恩维尔的两个军团近二十万兵力后,为了突破土耳其人后续组成的防线,冯难再次带领自己的坦克部队打头阵,在土耳其人的身上撕开了无数道口子。

这也间接的为,剩下的远征军俘虏近十万土耳其士兵创造了条件。

事实上,在埃尔祖鲁姆战役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辆坦克就俘虏了近一个营兵力的事情。这可不是一般的战果,要知道当初在索姆河战役,英国人的坦克也仅仅只俘虏了300多人外加占领一座村庄而已…埃尔祖鲁姆的失败,使得土耳其全军丧胆,后来近十万人被俘更是让土耳其人只能亡命逃窜。而也就是在追击的过程中,冯难手下的那些坦克,一个个的开始罢工了…不过这也没什么让人奇怪的,毕竟15式坦克在设计之初的最大行程就是80公里,越野的时候更是仅仅只有35公里而已。虽然事先大家就已经为他们备足了燃料,但是因为发动机的不可靠性,所以最后在蒋百里的命令发下来的时候,冯难手下的那些坦克顶多也只剩下二十多辆还可以用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坦克就彻底的无用了,只不过在经过大修前,想让他们上战场恐怕是件很难的事情了…“唉…”

得知此事的蒋百里也是一声长叹,不过在经过了这次的事情后,蒋百里也已经完全不反对坦克部队的组件了。因为从各方面的数据上来看,目前国防军装备的15式坦克都要比英国人的马克1型坦克更先进,也更加合理。

当然,价格上也更加的那个啥…不管怎么说,在发现了坦克身上的巨大潜力后,蒋百里已经无法在对坦克部队进行任何的反对了。

不止是蒋百里,在国内的蔡锷等人也开始关注起坦克这种兵器,其他的一些原本反对组建坦克部队,理由无非是一个师能建五个师的军政官员,也全部都站到了另外一边,推翻了自己先前的意见…除此之外,因为这次在埃尔祖鲁姆的战绩实在是泰国骄人,所以当战果汇报给国内时,国内的气氛也再次变得热烈了起来。

看着报纸上那些冷冽的15式坦克,几乎每个百姓都激动了起来。

理所当然,不少的外国人也将眼睛盯了过来。

毕竟哪怕是从报纸上有限的照片来看,远征军装备的坦克都要比英国人的坦克更加先进。

而在这个时候,坦克这种东西在列强的眼中还是英国人独家拥有的,其他人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拥有,然后…“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弄的?”

抱着这种疑问,不少的奸细间谍都潜入到了高加索地区。而在北京,也有不少的外国使节接着各种酒会的名目,开始探听关于坦克的消息,毕竟对外国人们而言,坦克的事情实在不是一件小事。

也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原本应该赢得世人瞩目的,由张绍曾主导的攻下巴格达的一战也就变得默默无闻了,至少在有埃尔祖鲁姆一战的报纸上,张绍曾的巴格达从来只能当第二,第一永远都是冯难的那些坦克…“实在是气人啊…”

站在巴格达的废墟上,看着城墙外正在一排排站着队的土耳其战俘,张绍曾这么对一旁的副官道。

虽说现在正是战争时期,不过一般的通讯手段是无法阻断的,而在张绍曾这里,隔上几夭的话多少也能收到那么几分报纸。

在拿下了巴格达后,张绍曾可是很注意自己的评价的,因此特意让自己的部下多搜集一些报纸过来,哪怕上面的是俄文、德文这样自己根本看不懂的文字也没关系,毕竟上面还有照片吗,就算没有照片也可以找翻译过来翻译一下。

只是让张绍曾伤心的是,那些看不懂的也就不提了,凡是带有照片的,这些报纸的头条无一例外都是由冯难的坦克部队占据的。而他张绍曾,永远都是次一位的…也正是张绍曾正在伤心的时候,一旁听到张绍曾话的副官却开口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好生气的,毕竟冯指挥的坦克更吸引眼球一些,而且说实在的,我们的这场仗也的确是太轻松了一些…”

本来还有些愤愤不平的张绍曾听到副官这么说,也平静了下来。

因为副官说的没错,暂且不提坦克部队本身,以及他们的战绩究竟吸引不吸引他人的眼球,这次他们攻下巴格达也的确是太轻松了一些,轻松到,轻松到就好象是土耳其人让给他们的一样。

不过也不奇怪,因为本来土耳其人是想死守的,尤其是哈利勒本人,更是准备在巴格达多支持一段时间,一直到埃尔祖鲁姆那里的战局分出胜负为止。

因为当初恩维尔的计划是,动用两个军团的兵力,趁着蒋百里分兵的机会猛攻埃尔祖鲁姆,准备死拼一下,以免坐以待毙。

在哈利勒看来,虽然远征军的战斗力不俗,尤其是装备了大量的机枪,但是远征军在分兵不少南下后,在亚美尼亚的兵力也只有十多万而已,这其中还有不少要分散驻守各地,最终能拿得出来的兵力绝对要远逊于恩维尔。在这种情况下,恩维尔并不是没有获胜的机会和把握…即便无法获胜,至少在哈利勒看来,恩维尔的近二十万兵力也是能够全身而退的。

只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恩维尔居然被击溃了,虽然因为通讯的关系,巴格达方面还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恩维尔的两个军团被击溃,大量官兵被俘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个消息的传播,也让正在被英国和远征军夹攻的巴格达守军士气崩溃。当然,对刚刚拿下库特的英国人来说这些到是没什么,可是对抵达了巴格达城下的远征军而言…一群已经士气崩溃了的对手,显然是很好对付的…于是三下五除二的,张绍曾很快就攻下了巴格达,哪怕在作战的过程中土耳其第六军团的指挥官哈利勒曾经亲身督战,并且最后死于流弹之下——————土耳其人士气崩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哈利勒的身死…也因此,这一战对张绍曾来说的确是太简单了一些…“真是的,如果当初是我指挥那些坦克就好了…”

就站在巴格达的残骸废墟上,张绍曾如此抱怨道。

——————————就在张绍曾抱怨的时候,各国的外交人员已经在北京齐聚一堂。

当然,打出来的幌子还是开宴会的,不过实际上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外交人员却是在谈论着出现在土耳其战场上的新兵器,坦克…当然,在这么一个隆重的外交场合中,参与的国家还是不少的,只不过中国现在毕竟已经是协约国的国家了。所以虽然在中国国内目前也有一些比较隐蔽的德国外交官在,可实际上这场宴会里的主要成员除了协约国的成员外,就只有中立国的,至于同盟国什么的…如果真有同盟国的外交人员在,说不定开办宴会的英国人就敢把他抓起来。

“已经这么久了,朱尔典先生怎么还没出来…”

“不知道啊…”

在英国大使馆的大厅内,各国的使节已经到了一段时间了,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英国大使朱尔典却一直没有出现。

主人没有出来,宴会肯定是不可能开始的。所以在大厅上,各国使节也只能是一手端着酒杯,一边和身边的人谈论着关于坦克的事情。

“英国人的坦克应该是1915年开始研发的,到去年9月的时候才投入实战,时隔不过两年的时间…”

品了一口红酒后,法国大使慢悠悠的道。

“没错…”

俄国大使也点了点头。

“不过最关键的是,前不久中国人突然冒出来的坦克,无论怎么看都要比英国人的那些坦克要先进许多…”说到这里的时候,俄国大使顿了顿道。“这一点,我国在亚美尼亚的一些军官和情报人员都可以证实,中国人装备的坦克绝不是英国人的那些坦克可以比拟的…”

“那就奇怪了…”意大利人如此道。“中国人怎么可能会拥有比英国人更先进的坦克呢?要知道坦克可是英国人发明的。哪怕英国人刚刚开始这个项目,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跟进了,那中国人也不可能先进这么多吧…”

意大利人这么说的时候,在场的人也都点了点头。

这些列强的使节是绝不相信中国也独自琢磨着造出了坦克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白种人特有的自傲,这些白人会这么想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中国的新政府是在1914年的二次革命以及北伐战争结束后成立的,而在那之前的中国工业基础很差。虽然已经能够比较大规模的生产一些先进武器,但是像坦克、军舰一类的武器却…而等到北伐结束,全国统一后,中国也是用了一段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工业实力。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根本没可能发展出坦克来。这就是列国使节研究后得出的结果…然后…“那么,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想想办法怎么将中国人的嘴巴撬开喽…”

这么说的时候,法国人依然是一副很绅士的样子,不过他的话却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

到目前为止,其实坦克的登场次数真的很有限,相当的有限,但是每一次登场都是极为吸引人眼球的。譬如说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的初次登场,以及前不久埃尔祖鲁姆战役中,单战击溃近二十万敌军,并且俘获了其中近十万人的骄人战绩——————虽然在幕后,还有三万余的步兵紧跟其后…而除开这个理由外,另一个理由就是,现在欧洲战场的形式实在是太残酷了,尤其是战壕战的出现,更是让这场战争的血腥程度提高了几层。

到目前为止,对付战壕战最有效的方式还仅限于重炮轰击。虽然目前各国也都开始想办法应付战壕战,但是其实成效都不是很大。而这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英国人的坦克了。

只不过对于坦克的技术,英国人藏的很秘密,根本不愿意跟自己的盟友分享。至于俄法等国?说实在的最初级的坦克其实并不是很难,尤其是在技术上,俄法都能研究,而且他们现在也确实是在研究“坦克”。只不过,想要自己独自研究出一款坦克出来,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而且就算他们研究出来了,恐怕也无法和英国人的马克坦克有什么区别…而在这个时候,在看看中国人的15式坦克,就什么都看的出来了…所以…“一定要想尽办法撬开中国人的嘴巴呢…”

——————————俄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还在想办法,撬开中国人的嘴巴掏出关于坦克的秘密。然而在宴会大厅的角落中,日本大使日置益却是极为隐秘的站在角落里,面上虽然隐藏的很好,但是却依然能看到许多的愤恨和嫉妒…自从山东战役失败后,日本的地位已经是大不如前了,在许多的外交舞台上也多次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无视和轻视。事实上,如果不是目前日本依然维持着一支极为庞大的舰队的话,恐怕这次的宴会根本就不会邀请日置益来。

而哪怕是在这个时候,俄国人和法国人也都将日置益排斥在了圈子之外…不过…对此日置益却是毫不在意,因为和很多时候都摸不着头脑的俄法等国不同。在中国经营多年,有着如黑龙会等诸多情报组织的日本,在情报方面还是很有一手的,所以压根不需要俄法的帮忙,更不需要向他们分享情报…所以…“汪君,一切就全都拜托你了…”

这么说的时候,日置益脸上的那点愤恨和嫉妒已经全部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只有一脸的微笑。

而在他的对面,受邀前来的汪精卫虽然脸上难看,但也只能点头道。

“请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尽力的…”

这么说的时候,汪精卫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若是没有留下那么多的把柄…”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三百四十六章 16式轻型坦克

汪精卫,这个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的…

就目前而言,在政府内部国社党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不过也正因为这个绝对优势,所以国社党并没有对其他小的党派赶尽杀绝。也是这个原因,所以国民党出身的汪精卫才能在新政府内任职。

当然,因为国民党出身的关系汪精卫的职位并不是很高,仅仅只是在铁道部,在詹天佑的手下担任一个有些权势的官职而已。

提到汪精卫从政的事情,其实严光也是知道的。说实在的,当严光得知汪精卫在自己的手下任职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不要查查他,或者是干脆直接干掉他算了。

只不过就在严光准备叫内务部的人,随便趁着哪天天黑,将汪精卫还有他那个很胖很胖的妻子一起装进麻袋里,然后扔到长江里去的时候,严光已经按在电话上的手却又收了回来…

因为他突然想到,汪精卫会变成汉奸是2、30年后,日本大举入侵中国时的事情。此时的汪精卫因为那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在世人眼中毅然是个正人君子、热血青年。

同样,现在的中国和历史上的中国也完全不一样,既不是军阀混战的混乱时局,飞速增长的国力也让中国在整体国力上开始稳压日本。

根据严光自己的理解,通常一个会出汉奸,而且是大批量出现汉奸的国家,都是自身实力比较弱,或者是饱受欺凌的那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汉奸,如果换成是一个强国的话,会出现汉奸的情况可是很少见的。就是在纳粹德国时期,有那么多想暗杀希特勒的人,也仅仅只是针对他本人还有纳粹法西斯,却从没想过要出卖自己的国家。

因此考虑到现在中国的国力已经完全不逊于日本,汪精卫会像后世一样变成汉奸出卖中国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于是严光也就放过了他——————在严光看来,除非是天生的贱人不然不会有几个人在自己的祖国依然强大的情况下,去投靠另一个不是很强的国家,当然,被人收买的那就另算了。

不管怎么说,因为那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现在的汪精卫也算是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这么一个人物要是突然死了,无论是用其他方式的栽赃还是让他不明不白的死去,都会引出不小的乱子来…

现在可不比宋教仁的那次,虽说宋教仁的名头在这个时代绝对要强过汪精卫百倍,可那次上有袁世凯,下有孙中山,就算严光派人将他给暗杀了,可最后世人也只会怀疑道袁世凯或者是孙中山的头上,绝对不会怀疑当时依然盘踞西南的严光身上。

可是对汪精卫…

至少据严光所知,目前在政府内部也没什么对汪精卫不满的人,就算有些仇怨,似乎也没到非要出人命的地步,至于政治暗杀什么的——————虽然汪精卫也有那么点权势,可似乎还没那个资格…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严光才会下令的…

“不过,这个汪精卫似乎回来的早了点吧?”

在历史上,汪精卫在民国政府成立后似乎是去了法国留学。等到他归国并且从政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都已经打完了。

不过现在,一战还在进行当中,他怎么就回来了呢…

其实想解答严光的疑问很简单,在历史上,汪精卫的确是在一战结束很长时间后才从法国回来的。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历史,因为严光的关系,如今的国民党在国内极度式微,在国社党独占江山的情况下,国民党也只能和其他党派分享一些残羹剩饭…

然而作为曾经的第一大党和第二大势力,国民党绝不会甘于如此。

只是因为二次革命战败,孙中山和黄兴等人都无法回国内主持大局的关系,所以在日本东京的国民党才会选择了一批比较有知名度的人士,让他们回国主持大局。这其中,汪精卫因为曾经的少年壮志也被选进了里面,并且因为国民党的努力而在铁道部担任了一个较有权势的职位。

不过这也和汪精卫个人的能力有关,如果不是他的确有能力,而铁道部也的确缺人的话,詹天佑是绝对不会将他招纳的…

当然,若仅仅只是如此的话,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