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休会的时候,约翰才有时间去找加文聊一聊。这一会,他正在军校食堂的小餐厅里和其他几名503旅的军官一起用餐。

    “你好,加文。”约翰端着餐盘,走到了过去:“没想到你也来参会啊。”

    “你好,约翰!”加文连忙起身跟约翰打了招呼,然后他又把自己身边的几位同僚介绍给了约翰:“这是我们503旅总空降训练官威利斯中校。这是501营的作训参谋辛克上尉。他是我们旅的王牌跳伞员,下午会有一个关于伞兵训练的主题发言。”

    “你好,威利斯中校。你好,辛克上尉。”约翰热情地跟他们打了招呼,尤其是跟那个叫辛克的上尉。他可是一眼就认出来,这家伙就是二战期间著名的101空降师506团团长辛克上校。《兄弟连》热播后,这位早已去世的三星中将也被热心网友们扒了出来,在各大军事论坛里经常能见到他的照片。

    当约翰好奇地打量着辛克的时候,加文已经开始向威利斯等人介绍起他来:“这位是参谋部作战计划处的处长助理,范德比尔特上校。”

    因为约翰穿了一身没有军衔的学员制服,威利斯和辛克都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的青年军官竟然是名上校,连忙起身敬礼:“你好,长官!很荣幸见到你!”

    “都坐,都坐。”约翰回礼后招呼大家重新落座:“我现在就是一名学员,今天你们是客人,我是被麦克奈尔院长派来给你们做服务的。”

    他的话让威利斯和辛克都放松了不少,再加上加文在其中穿针引线,很快他们就熟络了起来。约翰以前在飞行俱乐部的时候,也跳过几次伞,再加上最近对空降作战的问题一直很伤心。他们的话题,很快就转到了最近503旅正在进行的首轮实跳训练上。

    “缩短投放时间这个思路是没错的。”约翰首先肯定了加文的意见:“伞兵投放速度越快,着陆的散落面积就越小,越有利于迅速集结兵力,形成战斗力。但是现阶段,专门为空降部队生产一款改进型运输机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我记得C…47后机身左侧的大舱门是足够两人并行通过的吧。”

    “可是两人同时出舱的话,在风力影响下很容易在空中出现碰撞事故啊。”加文也不是没有想过双人同时出舱的问题。

    的确,就算是后世军用运输机为了运载大型车辆、装备,普遍采用了尾部后仓门设计。但是伞兵在跳伞时,一般也还是采取依次出舱的方式,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不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后世的中国空降兵有一个土办法——双编队交替出舱。也就是将伞兵排成左右两个队列,相互交替依次出舱。这种出舱方式会比单队列顺序出舱快很多,训练有素的空降兵部队,可以将两名伞兵的出舱间隔时间缩小到0。8秒左右。而两名伞兵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0。8秒已经足够将两人的空间距离拉开到10米以上,不存在空中相撞的危险。

    约翰把这个“小窍门”告诉了加文等人,威利斯中校对此很感兴趣,但是长期与基层伞兵打交道的加文和辛克则面有难色。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对团队合作默契度要求非常高,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后世中国伞兵部队也是通过大量严格训练才练出了这一手“绝活”。

    那还是以组织纪律严明,团队合作默契而著称的中国伞兵,换成这帮标榜个性,崇尚自由的美国大兵,能不能练得成还真不好说。说不定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呢。

    “要不,回去先找一个连队试一试,看看效果再说?”加文对约翰的建议有些疑虑,但又不想驳了他的面子,就向威利斯中校建议道。

    目前,美国空降兵一切都还在摸索中,并没有成型的训练方法。这种“小事”,威利斯作为这支试验部队的总训练官直接就可以拍板。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对辛克上尉说道:“我看干脆从你们501营挑一个连吧。你觉得哪个连合适?”

    “C连吧,琼斯(上尉,后担任过独立第503伞兵团团长)的那个连是全营训练成绩最好的。”辛克略以沉吟,就做出了决定。如果连C连也掌握不了这种新方法的话,那其他连更没辙,只能另想办法了。

第二十五章 滑翔机生意() 
下午开会之前,威廉…李将军在麦克奈尔校长的陪同下找到了正在做会议准备的约翰。显然,威利斯中校已经向威廉…李将军汇报了关于尝试进行双编队交替出舱训练的设想,这位“美国空降兵之父”对约翰的“奇思妙想”很感兴趣。

    趁着下午会议开始前的二十几分钟,威廉…李找到了约翰,想听听这个颇有想法的年轻人对空降作战还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原本,威廉…李还只是把约翰当做一个头脑灵活的后辈,不过当他知道约翰还是休斯飞机公司的老板后,态度立刻发生了变化,邀其会议结束后前去详谈。

    对于威廉…李为什么会主动邀请自己去他那,约翰是能猜出大概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加文他们还提起过,威廉…李将军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军用滑翔机而头疼。约翰估计威廉…李十有八九是想请休斯飞机公司为其设计生产一款军用滑翔机。

    在1940年,伞降作战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战果,但它的诸多不足之处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来。首先,伞兵很容易因大风干扰而零星散布在一片很大的区域里,在空投后很难迅速集结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其次,投入到敌人后方进行作战的伞兵,平时除了要进行军事训练外还要进行大量的伞降训练,对于运输机和精英兵员的需求很高。伞兵比普通步兵训练时间要长得多,而且补充不易。

    第三,在敌后进行突击作战的部队,在攻占守军重要据点时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火炮和装甲车辆等装备,而目前伞降大型武器装备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这时候,使用滑翔机就是各国空降部队的最佳选择了。荷枪实弹的作战小队搭乘滑翔机奔赴战场,在降落后可迅速全体投入战斗。而且他们平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伞降训练,火炮和车辆也能作为滑翔机的载荷运往战场。

    另外,滑翔机不需要发动机和复杂的操控系统,由运输机拖拽起飞,在目标附近脱钩后自行滑翔抵达目的地,稍加训练的士兵就能够操纵它进行着陆。而且它的着陆滑跑距离极短,不需要像样的跑道,有块略微平坦点的地面就能降落。

    同时,滑翔机成本低廉,只有一个木质机身和几个简陋的仪表,可以作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不用考虑回收问题。

    目前,德国、苏联的空降部队里都有成建制的军用滑翔机部队,并在空降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在去年攻打比利时埃本…埃美尔要塞的时候,就使用了42架DFS 230滑翔机将493名特战队员送入了要塞内部,成功夺取了要塞控制权。

    在这一成功战例的启发下,英国人最近也在大力研制军用滑翔机。约翰在伦敦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们正在研制一种翼展长达27米,可以装载32名步兵或者3。2吨的作战装备的巨型滑翔机。

    受这些先行者的影响,威廉…李在打造美国第一只空降部队的时候,自然也不会忽视滑翔机的作用。当初,威廉…李在制定“空中步兵”计划的时候,他设想的503旅包含有一个伞降步兵团,一个滑翔机步兵团,一个伞降工兵营、一个滑翔机野战炮兵营和一个滑翔机防空炮兵营,以及医疗连、通信连、维护连、军需连、后勤连,共计5000多人。

    现在,全旅只有一个伞降步兵团到位,勉强算是步入了训练正轨,其他都还没影呢。(二战初期,美军空降师的编制为2个伞降步兵团、1个滑翔机步兵团,1个炮兵营及其他附属部队,共8500人,后期每个师又增加了1个伞兵团或滑翔机团,炮兵也加强为炮兵团,人数上升到近13000人。)

    威廉…李最近一直在为组建滑翔机步兵团的事忙活。可是目前美军压根就没有专门的军用滑翔机,民用滑翔机又都尺寸太小,不符合空降作战需要。偏偏近来大部分的飞机制造商都忙于抢夺英国人和陆军航空队的巨额订单,看不上这种不值钱的“木头玩具”。

    听加文说,威廉…李为这个问题已经着急上火很久了。今天约翰这个“飞机制造业大亨”自己主动送上了门,威廉…李自然免不了要打他的主意。

    对于滑翔机这种东西,约翰倒也不陌生。他还在上中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飞行驾驶的就是一架滑翔机。上辈子,他在德州拉伯克机场转机的时候,还参观过设在旧航站楼里的二战滑翔机博物馆(二战期间,这里曾是军用机场,美军80%的滑翔机驾驶员都是在这里受训的),对美军使用滑翔机作战的历史有所了解。

    历史上,美军空降部队装备的军用滑翔机主要有两种。初期的CG…4A能够搭载2名机组人员和13名步兵或者1辆吉普车(榴弹炮)加7名士兵。后期由于CG…4A速度太慢(时速只有200千米/小时左右)、防护力薄弱(机身连手枪弹都打得透),在诺曼底登陆中表现不佳,美军又推出了XCG…16大型军用滑翔机。

    该飞机的翼面积达到了105。9平方米,展弦比为7:4,能够装载42名步兵或者4。8吨货物。即使装载了一门备弹充足的105毫米榴弹炮与十几名炮兵也能以354千米/小时的速度滑翔。

    只可惜等XCG…16大量装备部队的时候,人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整套对抗军用滑翔机的方法。比如德军在西线平原地区大量设置的“隆美尔芦笋”(一种直径20厘米左右,高度在3到4米之间的木头杆子。杆子顶端放有爆炸物或者直接用铁丝相连),就有效地阻碍了滑翔机的大规模着陆行动。

    说实话,军用滑翔机这单生意并不算小,历史上光CG…4A滑翔机就生产了近14000架,做好了赚头还是不错的。约翰之所以之前没打这门生意的主意,主要是因为以休斯飞机公司的生产能力,要完成目前H…1、D…2、P…51的订单已经很紧张了。况且军用滑翔机这种东西,历史寿命并不太长,没几年就会被逐渐淘汰。在这种项目上投入大量精力,有点得不偿失。

    不过如果威廉…李主动求上门的话,他倒也不介意买对方一个面子,在这桩生意中掺上一手。反正最近为了扩大产能,休斯飞机公司出手并购了几家小型飞机制造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倒是有些富余。大不了安排他们动手设计一款军用滑翔机,以后再找代工卖授权呗。

    倒是关于空降部队的其他装备,约翰有不少“新想法”想和威廉…李好好交流交流。

第二十六章 推销直升机() 
下午的会议结束后,约翰就跟随威廉…李将军去了报告厅隔壁的休息室,陪同他们的还有威利斯中校和加文上尉。

    “不知道范德比尔特上校是否对军用滑翔机感兴趣?”威廉…李作了大半辈子职业军人,说话办事显然离“好商人”的标准相去甚远。在简短的寒暄之后,他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了。

    “兴趣当然是有的,就是不知道将军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滑翔机?”约翰最怕跟威廉…李这种人谈生意,太直来直去,一点余地都不给他留。

    “翼展20米,机长12米,高3米,翼面积40平方米,空中1吨以下,最大起飞载重3吨,最大滑翔速度在220公里/小时以上,除了搭载2名机组人员外,还要能适应13名步兵、1辆吉普车加7名步兵、1门75榴弹炮加1个炮兵小组三种载荷搭配。”

    替威廉…李做出回答的是威利斯中校,作为空降总训练官,他非常清楚503旅需要什么样的滑翔机。约翰话音刚落,他就报出了一长串设计参数和要求。

    约翰点了点头,从这些数据上看,威廉…李他们在寻找的是一款与德国DFS 230轻型突击滑翔机性能差不多的飞行器。研发这种飞机对于休斯飞机公司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轻型滑翔机啊,右野基地那边开始招标了吗?”约翰继续问道。

    “上周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几家小公司应标。我们现在急需80架滑翔机,越快越好。”威廉…李有些急切地说道。

    80架也就刚够一个滑翔机步兵团训练使用的,约翰顿时知道为什么没人应标了。开什么玩笑,哪家飞机公司会为了不到十万美元的订单,设计开发一款新飞机?威廉…李说的小公司,估计是那种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吧。

    威廉…李也知道约翰嫌少,连忙说道:“你也知道,80架只是个开始。目前503旅只是一支试验性质的部队,将来肯定会扩编的。军用滑翔机又是一次性消耗品,需求量不会小的。”

    不用威廉…李给他画饼,约翰也知道这单生意将来大概会有多少“钱途”。但是,约翰今天并不想跟威廉…李他们谈这个,因为跟他们谈根本就没用。

    虽然“空中步兵计划”被划归了陆军部步兵局,503旅的编制也归属了陆军。但是他们使用的飞行器还是陆军航空队的。也就是说,美国空降部队本身并没有飞机,无论是C…47运输机还是CG…4军用滑翔机都是隶属于陆军航空队的,只是被指派来配合他们作战罢了。

    所以就算约翰今天跟威廉…李谈妥了也没用,因为采购的事根本就不归他管。说白了,如果美国军方想要订购军用滑翔机的话,负责进行招标、验收、采购的也应该是陆军航空队的右野基地,威廉…李说了压根就不算。他这么着急忙慌地找约翰,纯属皇帝不急太监急。

    “好吧,我会给休斯打电话,问问他对此有没有兴趣。”约翰没有把话说死,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加文本来还想帮着上司继续劝说几句,但是被约翰打断了:“请恕我直言,将军。在我看来,滑翔机并不一定适合我们的空降部队。”

    “为什么这么说?”威廉…李的表情一下子严肃了起来。一旁的威利斯和加文都有些紧张地坐直了身子,看来这个老头子在503旅还是很有威信的。

    但是,在罗斯福、丘吉尔面前,约翰都能侃侃而谈,自然不可能被一个准将的“虎威”吓住。他微微一笑,开始跟威廉…李摆事实,讲道理了。

    “滑翔机这种东西,速度慢、操控性差,防护力低,根本没有办法突破地面密集防空火力的拦截。我想这一点,三位应该都很清楚吧。”约翰一上来就把滑翔机批了个一无是处,威廉…李他们虽然有心反驳,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

    “没错,滑翔机是有部署灵活、行动突然的优点,但这只适合局部小规模战斗。比如德国人攻克埃本…埃美尔要塞的战斗。”约翰继续说道:“当时他们总共也就动用了40架滑翔机,空降了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袭击的突然性,才是决定那次空降作战成败的关键。”

    “但是对于我们的空降部队来说,这种小规模突袭作战并不是主要作战任务。空中步兵计划一开始就是奔着大规模空降作战去的,对不对?”约翰自信地说道:“我虽然不知道陆军部是怎么打算的,但试验部队就是旅一级的,将来空降部队的规模肯定不会少于一个师,甚至还可能会有空降军。这么大规模的空降部队,在实施空降的时候,怎么确保行动的突然性?”

    “而且,那时可不比1940年,空降战术才刚刚出现,大家都没什么防范意识。将来,反空降作战的方法也必然会不断补充完善。到时候,我们还在空降过程中大规模使用滑翔机的话,必定是会遭受重大损失的。”约翰这可不是在危言耸听,历史上滑翔机在二战大规模空降作战中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

    在1943年7月的西西里岛战役中,英军一个旅乘坐144架军用滑翔机前往攻占彭德格朗大桥。结果有69架滑翔机落入海中,605名机降兵丧生大海,49架降落地距目标超过10公里范围内,只有26架降落到了预定地点。

    而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500多架军用滑翔机损毁情况更为惨重。当时很多运输机飞行员在密集地面防空炮火的压力下,不等飞到指定位置就提前脱钩,使得滑翔机没有足够的航程来深入敌后。即使勉强飞到了目的地,但是糟糕的着陆状态也对机内人员和武器装备造成巨大伤害。

    “可是,除了滑翔机,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啊。伞降后形成战斗力要比机降慢得多,而且缺少了必要的车辆和重武器,空降部队的作战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加文仗着和约翰较为“熟悉”,出口反驳道。

    “错了,我就知道有一种飞行器,比滑翔机更适合空降部队。”约翰又开始买起了关子。

    威廉…李和威利斯他们立刻两眼放光,急切地追问道:“什么飞行器?比滑翔机好在哪里?”

    约翰得意地笑了笑,故作神秘地小声说道:“不知道你们听说过直升飞机没有?”

第二十七章 与威廉…李的交易() 
没错,约翰打一开始就没有看上军用滑翔机这门注定长久不了的生意。就算借着二战的东风,能小赚一笔那又如何。以休斯飞机公司现在的规模和发展态势,战后的布局才是他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比之下,直升机这种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得多的新型飞行器,才是约翰觊觎的目标。况且历史上,直升机业务本来就是休斯飞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1955年,休斯飞机公司就正式组建了直升机分部,推出了XH…17“空中起重机”。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休斯飞机公司都是美国军用直升机的重要供货商,大名鼎鼎的AH…64(长弓阿帕奇)就是“休斯出品”。

    不过现在才是1940年,直升飞机还是很前沿的“黑科技”。前沿到什么程度呢,别说威廉…李他们了,就连很多陆军航空队的人都没听说过,更别提对它的特性有多少了解了。为此,约翰费了不少口舌给威廉…李他们先上了堂科普课。

    “你们小时候都玩过中国陀螺(竹蜻蜓)吧?”约翰在纸上连写带画地说道:“直升机的原理跟中国陀螺差不多。叶片连在由发动机带动的旋翼轴上,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这样上下表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