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洲完成基金会的交接工作。反正再有一年多,欧洲就要爆发战争了。到时候清单上的其它产业估计都保不住,自己也用不着在它们身上多花心思,只要把穆勒家族的船运公司和联邦快递牢牢绑在一起就行。甚至约翰已经开始琢磨,等到1941年的时候,是不是干脆趁机吃下斯温堡汽船公司。相信那时美国政府一定支持,毕竟战争期间这么一只重要的海运力量,还是落在自己国家人手中的好。而且有军方替他出来做恶人,约翰也可以减少一点道德上的压力。虽然,约翰并不认为这种“强取豪夺”他人家业的事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等约翰回到弗雷德里克为自己一家安排的客房时,小艾拉已经睡着了,阿黛尔正靠在床头一边看书一边等他。约翰取出藏在行李箱里的白雪公主裙,悄悄塞进小艾拉床头挂着的大圣诞袜里,又将香奈儿香水放到妻子手中。

    “圣诞快乐,亲爱的!”

    “圣诞快乐!”阿黛尔接过礼物,高兴地搂住约翰的脖子,吻了他一下。“这是你的,亲爱的。”说完,她从枕头下面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是一只宝玑怀表。

    “真漂亮!”约翰一边把玩着怀表,一边问阿黛尔,“明天想去海上看日落么,哈罗德说能帮忙弄到条帆船。”

    “好啊,这里的日落真是太美了,真可惜我没把画具带来。”阿黛尔突然想起了什么,“晚上散步的时候,我们遇到隔壁的海明威夫人了,艾拉很喜欢她家的六趾猫。她邀请我们明天去喝下午茶。”

    约翰知道,阿黛尔说得是帕琳·费孚,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这会儿,海明威应该正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在西班牙内战前线,后来他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反法西斯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约翰的前世,隔壁的房子作为海明威的故居已经被改造成了博物馆,他还曾经专门去参观过。里面住了一大群猫,据说都是艾拉喜欢的那只六趾猫的后代。这只猫是一个船长送个海明威的礼物,因为它有六根脚趾。被认为是吉祥之物,能够带来好运,海明威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雪球。

    有意思的是,这个喵星人的后代最后成为了这所房子的主人。海明威在遗嘱中,曾对这些猫做了安排:“猫是这所庭院的主人,它们可以享有这里的一切。”但是2003年,美国农业部以这些猫是故居的展品为由,要求把猫关入笼中,否则将实施罚款处罚,每只猫每天罚款200美元。为此,故居管理者跟美国农业部打了整整四年的官司。直到2007年,keywest市政委员会修改了当地的相关规定,明确给予这些猫以合法居住者的身份。

    “好的,需要准备什么礼物么?毕竟是圣诞节。’约翰前世就很新欢海明威家里的猫,他去参观的时候给这些猫拍了不少照片。虽然它们都是一副“铲屎官,不要打扰朕晒太阳”的表情,但现在有机会见见那群傲娇喵星人的祖先也不错。

    “我会准备好的,你快起洗洗吧,明天早上还要去教堂呢。”阿黛尔打着哈欠催促道。

    简单的洗漱过后,两个人上了床。一天的舟车劳顿确实够辛苦的,阿黛尔偎依在约翰怀里,很快就睡着了。看着胸前妻子安详的睡容,嗅着她带有淡淡幽香的吐息,约翰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不错的想法。自己这段时间陪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了,要不明年去欧洲接管基金会的时候,顺便把他们母女俩一起带上,就当全家人出国旅行了。第三届世界杯好像就是明年6月在法国举行的,可以趁机带阿黛尔回她的法国老家看看。欧洲很快就要爆发战争了,错过这次机会,再想去欧洲旅行可是要等到很多年以后了。

    就这么决定了!约翰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心里有点小兴奋。找个什么机会把这个惊喜告诉他呢?他在脑海中设计着各种浪漫的场景,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1937年平安夜,当约翰在西礁岛别墅的大床上第一次构思自己一家的欧洲旅行计划时,他根本想不到会有什么在大西洋彼岸等着他。

第二十章 来自中国的消息() 
圣诞节的清晨,因为要去附近的教堂参加天明弥撒,约翰一家起的很早。小艾拉抱着从圣诞袜里掏出的白雪公主裙高兴地在爸爸妈妈的床上又蹦又跳,连连催促阿黛尔帮她换上。得亏这里是温暖的佛罗里达,要是在底特律,约翰可不敢让她穿这一身出门。穿上这件裙子后,小艾拉一整天都在努力地扮演着白雪公主的角色。不得不说,小家伙跟这件裙子真的很配,连行为举止也开始变得端庄优雅起来,那架势活像个真正的公主。

    等到他们从海明威家做客回来的时候,家族成员们都已陆续赶到了。当年光老科尼利尔斯就有13个子女,几代传承下来,范德比尔特如今已是个庞大的家族。虽然因为当初的遗产纠纷官司,有几支族人与约翰他们这一系早已不再来往,但这会来参加聚会的也有将近200来人,让宽敞的别墅宴会厅陡然显得拥挤起来。因为很多五代范德比尔特的岁数都比约翰大,对于自己早早地升格成爷爷辈这件事,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倒是小艾拉对自己突然多出这么多侄子侄女感到很新奇,一本正经地装出一副长辈派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年一度的家族聚会,是家族成员们交流感情,拉近距离,提升家族凝聚力的好机会。近十几年来,约翰这一支出现了人才断档,后继无力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约翰今年异军突起后,家族支持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家族高层也开始对旁支成员越来越重视。

    对此,约翰是鼎力支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么。不信你看看杜邦家族,50个大杜邦,200多个小杜邦遍布各行各业,遇事一拥而上,连洛克菲勒家族都不敢招惹他们。财大气粗的摩根家族也只能捏着鼻子,老老实实地跟他们分享通用汽车的控制权。反过来再看看看当年东海岸富豪圈的领头羊,号称“纽约地主”、“美国第一贵族”的阿斯特家族。因为财富权力过于集中,当年富力强的家族掌门人雅各布跟着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大西洋底后,20多年了这个家族都没能再站起来,只能靠吃纽约曼哈顿的地租过日子。

    整个晚上,约翰都在威廉和哈罗德的带领下,跟众多家族成员们拉拢感情。以前约翰在家族里算不上核心人物,跟其他家族成员的交流并不多。因为他是典型的年龄小辈分高,和他打起交道来无论是对方还是约翰自己都多多少少有些尴尬。现在他也算是一只脚迈进家族决策层的大门了,自然不用再过多顾虑这方面问题。家族成员们也乐于在这个“新贵”面前混个脸熟,没一会他就收到了一大堆名片,顺带还替联邦快递公司拉来了不少单生意。这些家族成员虽然都不是啥大富豪,但绝大多数还是有些产业的。知道约翰是搞物流运输的,给个顺水人情再正常不过了,反正那些货交给谁运不是运呢。

    聚会结束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去各自找乐子去了。约翰原本想和几个新“朋友”一起去那家著名的“邋遢乔”酒吧喝一杯,不过哈罗德牌瘾犯了,非拉着他去二楼的游戏室打桥牌。

    “这叫自摸,我胡了!”刚进游戏室,约翰就听到了一句带有TJ口音的中国话。定睛一看,眼前的一幕差点让他乐出声来。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彪形大汉正在教一帮美国佬打中国麻将。这个大胡子约翰认识,是他姑妈家的孩子,比他大6岁,大家都叫他雷利。雷利以前在美国陆军第十五步兵团服役,驻扎地点就在中国TJ的美租界。退役后,雷利在中国做起了军火生意,是个小有名气的洋买办,张学良、冯玉祥都曾是他的客户。

    “雷利,好久不见。今年怎么舍得丢下你的中国小情人回美国了?”约翰知道雷利在中国曾经和一个教会学校的女学生好上了,要不是两家人都坚决反对,前年他差点就跟那个中国姑娘结婚了。

    “别提了,中国和RB打起来了。他们一家搬到西安去了。”

    “现在那边什么情况?“

    “德国政府出面调停了,这些年他们和蒋的关系不错。但是RB态度很强硬,估计还得打上一阵子。现在国会要求我们保持中立,不光是我,十五团明年也要撤回来了。”雷利这两年在中国赚了不少钱,显然对放弃那边的生意有些不甘心。

    约翰看见牌桌上有人起身,便顺势坐了下来开始动手洗牌。前世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也没少陪家里长辈打牌。“什么打法?”约翰一边码牌一边问。

    “国士无双(十三幺的前身),太复杂的我也不会。”雷利来了精神。

    “你刚才说龙旗军团也要撤回来了?”美国陆军第十五步兵团从1912年就开始常驻中国TJ,因为团队徽章和团旗上有蓝底黄龙图案,被戏称为龙旗军团。这个团在中国驻扎了25年,美国军界很多大人物都出自这个团。其中包括一个五星上将(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四个四星上将(二战期间先后两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和魏德迈,以及朝鲜战争时期的前后两任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和李奇微。其中沃克是在战场上车祸身亡后被追授的上将,李奇微是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后升的上将),以及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西点军校校长康纳等一大票将军。在军界,他们被称作可恶的“中国帮”。

    “我回国前在汉口见到了醋性子乔(史迪威的绰号),他说现在RB人气焰很嚣张,美国想要在中日之间保持中立越来越困难。第十五团实际上已经无法履行保卫北平至TJ之间铁路线的职责了,国会考虑让他们明年初就撤回来。”

    接着,雷利开始跟约翰讲述起自己这几年在北平和TJ的见闻,特别是那场今年7月7日发生在北平郊外的战斗。“那些中国小伙子都很勇敢,士气也很高,就是武器装备太糟糕了。有些步枪还是一战期间的俄国货,枪膛都快磨平了。人数虽然不少,但是没有重武器,只有少量的机枪,子弹也不多。一般都是先扔手榴弹,然后就冲上去肉搏。”雷利感慨着灌下一杯龙舌兰酒,“真是一群棒小伙子,可惜了。我本来可以卖给他们几门步兵炮的,但是上面不允许,国会要求我们保持该死的中立!”

    这天晚上,约翰一直陪着雷利打了两个八圈。但不是因为他想过麻将瘾,而是想多从雷利口中听到点关于中国的消息。从他穿越过来的第一天起,他就一直惦记着那片远方的土地。他知道“故乡”正在经受历史上最悲惨的磨难,家乡父老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地呻吟。但是,约翰却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深深地无力感一直在折磨着他的内心。

    现在雷利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许他能够通过这条线,跟中国建立某种联系。陈纳德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昆明帮宋美龄组建航校了吧,飞虎队是哪一年成立的来着?1941年?还是1942年?晚上躺在床上,约翰的大脑异常兴奋。他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利用在加州航空工业的那笔投资,促使“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早一步成立。也许想搞到大批P…38,P…40这种美国陆军航空队列装的制式战斗机不太容易,但休斯飞机公司不是还有一款H1战斗机没有被军方采用么。后世经常有人说RB三菱重工的零式战斗机是盗用了休斯H1飞机的设计,这款飞机怎么说比现在中国空军老掉牙的P…35强吧。

    虽然赞助飞机比直接捐钱麻烦的多,但约翰可不敢相信国民政府那帮人。1934轰动一时的南昌机场大火传说不就是有高层贪污了民间募集来的购机捐款,买了一堆飞不了的破烂,然后放火来掩盖罪行么。约翰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说什么也不能便宜了那帮蠹虫。

第二十一章 来自白宫的邀请() 
关于筹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主意让约翰兴奋的整晚都没怎么睡着,以至于白天陪着阿黛尔和艾拉去海边游玩的时候脑袋一直昏沉沉的。不过沐浴着佛罗里达冬季温暖的阳光,享受着阵阵海风送来大海的气息,谁会不打瞌睡呢。他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在树荫下的躺椅上美美地睡了个午觉,要不是哈罗德过来找他们,差点就错过了出海的帆船。

    这是一艘加勒比海常见的小渔船,船上收拾得很干净。船主老卡洛斯在西礁岛渔民中很有威望,老弗雷德里克和海明威都喜欢乘他的船出海垂钓。今天,哈罗德一家和约翰一家约好了一起去海钓,顺边欣赏一下“落日之乡”的黄昏美景。约翰以前经常在伊利湖和东北部沿海钓鱼,这片南部热带水域他还从没挑战过。老卡洛斯对这片水域了如指掌,在他的指点下很快就有鱼上钩了。先是约翰钓上一条半英尺长的海鲈鱼,接着他们每个人都陆续有了收获。鲷鱼、鲑鱼、金枪鱼、飞鱼,连艾拉都用他的小鱼竿钓上来一只乌贼和一条小梭子鱼,西礁岛可真是垂钓者的天堂啊。

    晚餐是在船上解决的,老卡洛斯的手艺意外得好,大家都吃得很满意。约翰一直很好奇,这个威猛硬气的船老大到底是不是《老人与海》故事的原型。不要以为海明威的小说里的那个硬汉形象是虚构出来的,真实的西礁岛(KeyWest)渔民比小说里还硬气。1982年,因为美国边境巡逻局在桥上设卡盘查偷渡客,造成小岛和大陆的唯一交通要道拥堵长达17英里。在与佛罗里达州政府交涉无果后,岛上的居民一怒之下就宣布西礁岛独立,成立了一个海螺共和国,还向美国宣了战,虽然这个游戏性质的战争状态只持续了一分钟。

    幸福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短暂。结束了一天的游玩,约翰他们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准备明天一早就赶回底特律。但是晚上9点多,威廉堂兄突然把他叫到了自己的房间,非常正式地。询问他对当下“罗斯福萧条”的看法。约翰先是被威廉严肃的态度弄得一愣,然后又被“罗斯福萧条”这个词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然他知道今年夏天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很不好,纽约股市在持续下跌,10月19日甚至出现了抛售潮差点导致崩盘。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工业生产调整指数也在一路走低,从121点一直跌到86点。约翰知道这是因为罗斯福总统今年推行的新财政平衡政策,停止了花钱大战的必然结果。而且很快欧洲爆发的战争就能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现在的经济状态,所以他一直都没对此太过担心,更没有将其跟“经济萧条”这么恐怖词联系在一起。没错,就是恐怖,每个经历过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美国人,都很清楚萧条这个词的恐怖含义。

    由于受到了前世记忆的影响,对于罗斯福总统和罗斯福新政,约翰潜意识里是尊敬和支持的。所以他对时下政坛对罗斯福新财政平衡政策的批评并不太认同。但是约翰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这辈子他是个范德比尔特,他自己是共和党人,他爸爸是共和党人,他爷爷是共和党人,他爷爷的爸爸还是共和党人,而罗斯福却是个民主党总统。倒不是说约翰就不能改投民主党了,罗斯福总统本人的家族成员也多是共和党人,他叔叔西奥多·罗斯福还是位共和党总统呢。关键是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干预政策天生是站在范德比尔特家族这样的自由派大资本家对立面上的。在政治上,罗斯福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敌人。不过现在,约翰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一时不明白威廉到底想问的是什么。

    看到约翰的反应这么迟钝,威廉索性把话挑明了:“杰克逊(罗斯福政府的司法部副部长)他们在到处发表演说,把这次的经济衰退归咎于垄断大企业和我们这些所谓的60个家族身上。他们说是我们这些人在背后推高物价,然后当商品再也无法高价卖出的时候,就减缓生产,解雇工人,以免自己的利润被过度削减。”

    约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威廉哪里是在问自己什么经济问题。这分明又是一次民主党对共和党,新政派对自由派的政治斗争。不过威廉干嘛要问他这个?约翰心里有些犯嘀咕,当初他在HSD给威廉做助理的时候,表现得很一般。约翰觉得威廉应该知道自己在政治方面没什么天赋。不过既然威廉都提示的这么明白了,约翰当然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这关我们什么事,难道不是他罗斯福的新财政平衡政策造成的么。之前新政一个劲地往市场里投钱,把物价推得那么高,今年一下子又搞什么财政平衡,不花钱了哪来的购买力。商品积压卖不出去能不萧条么。”

    看到约翰终于“开窍”了,威廉满意的点点头,开始语重心长的提点自己当年的哪个小助理;“约翰,你现在跟以前不同了,HSD那套你可以不喜欢,但你是躲不开它的。反正迟早是要面对的,你现在开始就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才行啊。”

    “HSD风高浪急,我现在还是个小虾米,下场很容易,被一股大浪直接拍死在沙滩上更容易啊。”约翰其实也知道,以联邦快递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他会入局的,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美国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权利最终还是掌握在他们这群人手里。摩根、梅隆、杜邦家族都有人担任过政府部长,福特和洛克菲勒家族还出过总统和副总统,就连沃森家族的小汤姆后来也担任过美国驻苏联大使什么的。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时,内阁班子里除了劳工部长是工会领袖出身外,其他人全部都是大企业家,媒体戏称之为“八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管子工的内阁”。不过尽管避不开,约翰还是希望这一天来的越晚越好。反正威廉、哈罗德他们都还年富力强,背靠大树好乘凉么。

    “谁要你现在下场,我要你从现在开始多关心一下HSD的情况。“威廉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你这个脑袋平时看着挺聪明,怎么一到这方面就不灵了呢。”

    “明年三月,白宫那有个招待晚宴,到时候你代表家族出席一下。”威廉指了指桌上的一封请柬,终于说出了叫约翰过来的真实目的。

    “白宫?什么性质的晚宴。”约翰突然有点紧张,白宫招待晚宴,有点太高大上了吧。

    “谁知道呢。如果到时候罗斯福的新财政平衡政策还没有崩盘的话,那就是个安抚大会,他需要平复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