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雷利是亲戚的事又不是啥秘密,就算别人不清楚,胡佛能不知道吗?更何况雷利到现在都还兼着联邦快递公司安保主管的职务。约翰根本没有必要亲自出面,去“证明”自己和雷利的关系。

    这种事情,光听雷利的一面之词是肯定不行的,约翰决定当面找胡佛谈谈。

    电话里,胡佛的态度还不错,约他晚上去一家叫“鹤俱乐部”的夜店见面,说要请他品尝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鸡尾酒。

    约翰虽然并不怎么喜欢这种场合(鹤这个词带有一点性暗示),但他还是很愉快的答应了。前世,他看过不少关于胡佛的纪录片和电影,里面都有提到这家胡佛最喜爱的夜店。

    据说,胡佛经常和他的副手托尔森一起出入这家俱乐部,和俱乐部老板谢尔曼及其女友、百老汇明星艾索尔·摩曼关系密切。尼克松还是副总统的时候,也经常和妻子帕特一起参加他们的聚会。

    胡佛约他到那里去见面,至少表明目前他对自己还没有明显的恶意。

    下班后,约翰一个人驱车前往了鹤俱乐部,在一个包间里等了一会后,胡佛和一个高大英俊的中年男士走了进来。

    “约翰,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胡佛松了松了领带,坐了下来,“这是我的最好的搭档,托尔森。”

    前世,约翰听说过不少关于胡佛和托尔森是一对同性恋人的传闻。莱昂纳多的电影《胡佛》里就有这方面的情节。说起来,胡佛与克莱德…托尔森这位和他相伴了四十年的FBI二号人物之间,关系确实有些可疑。

    首先,这两人都打了一辈子光棍,除了晚上不住在一起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一起。他们一起工作、一起度假,每天都在华盛顿“五月花宾馆”共进午餐,有时候还穿相同的服饰。胡佛死后,甚至把大部分房产都留给了托尔森。

    在联邦调查局内部,探员们都戏称他们为“埃德娜和托尔森大妈”。他俩甚至经常成双成对得出席FBI内部人士的家庭聚会,并联名在生日礼物或者感谢信上署名。

    就连华盛顿政坛似乎也默认了他们的关系。当人们邀请胡佛出席重要社交活动的时候,托尔森肯定也会同时接到邀请。

    不过,约翰对此并没有任何想法。1940年这会儿,美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可不像后世那么高。胡佛本人还亲自参与过迫害同性恋的“莱文德运动”。在那场运动中,数以百计的同性恋男女“因为安全风险”问题被联邦政府解雇。

    如果胡佛真要对他不利的话,这一点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但是现在嘛,约翰认为自己还没有必要因此触怒对方。胡佛这个人小心眼可是出了名的。当初,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就因为不接他的电话,终身都被FBI监视和窃听。在双方没有重大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约翰也不想无端招惹胡佛这样极度危险的人物。

    约翰十分友好地与托尔森握了手,并用溢美之词对胡佛推荐的鸡尾酒和这家俱乐部的装潢格调大加赞赏。约翰的识趣让胡佛非常满意,他甚至邀请约翰下个月来这里参加FBI高层的一次家庭聚会。

    “真可惜,到时候阿黛尔夫人恐怕没办法参加了。”胡佛一边漫不经心地品着鸡尾酒一边说:“克莱德,记得提醒我,10月份的时候给约翰的孩子准备一份礼物。”

    听到这,约翰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阿黛尔怀孕的事虽说不是啥秘密,但胡佛能这么准确地知道孩子出生的大概时间,自己肯定是已经进了FBI的秘密档案库了。他明白,胡佛这是在“警告”自己,他什么都知道,不要在他面前耍花招。

    “谢谢你的关心,埃德加。”约翰抿了一口鸡尾酒,平复了一下情绪。胡佛的秘密档案库,这可是让多少美国大人物夜不能寐的大杀器啊。

    历史上,在胡佛去世前,联邦调查局一共搜集了833份参议员秘密档案,722份众议员秘密档案,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政界人士的“黑材料”。胡佛能在FBI局长宝座上屹立48年不到,哪怕得罪了7任总统也稳如泰山,靠的就是这个法宝。

    虽然约翰自信胡佛目前还没有抓到他什么把柄(否则他就不会这么和颜悦色地请自己来品鸡尾酒了),但这种被人调查监视的感觉并不好受。

    思索片刻后,约翰决定先服个软,搞清楚胡佛针对他的原因再说。

    “埃德加,我今天来,是为我表兄雷利道歉的。他在远东待的时间太久,自由散漫惯了,做事有些不合规矩,我会警告他的,请你不要在意。”

    “怎么会呢,我的兄弟。”胡佛笑着用肥厚的手掌拍了拍约翰的肩膀:“你是个懂得敬畏规则的人,尊主和高级督导都很看好你,我也一样。

    “不过。”胡佛话锋一转:“你回去要提醒你那个表兄,不要跟比尔那个头脑简单的家伙走得太近,这对他不好。”

    原来如此,雷利这家伙果然没跟他说实话。听胡佛的意思,雷利最近肯定跟多诺万一起搞过什么小动作。

    这个混蛋,尽给我惹事。约翰在心里咬牙切齿地想到。现在,多诺万领导的战略情报局(目前还叫新闻协调办公室)正和胡佛的联邦调查局争夺美国情报领域的领导权呢。这种级别的较量,是你雷利可以掺和的吗?

    之前多诺万想邀请约翰去给他做副手,约翰都没敢答应。你雷利有什么资格趟这摊浑水,真是不知死活。约翰都有些后悔当初让雷利与多诺万接触了。

    他很清楚,雷利在胡佛眼里算哪根葱啊。FBI之所以翻当年援华志愿航空队的旧账,压根就不是冲着雷利去的。胡佛这是在警告自己,在他与多诺万的斗争中屁股不要做坐歪了。

    “你放心,埃德加。我会约束他的。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了。”约翰“诚恳”地为胡佛端了一杯鸡尾酒,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就好。”胡佛爽快地接过了那杯鸡尾酒,“算起来,约翰,你入会已经满三年了吧,是时候晋升导师(Master…Mason,共济会正式成员)了。当年我的晋级仪式还是你父亲主持的呢,不知道我是否能有这个荣幸,成为你晋级仪式的主持人?”

    “这是我的荣幸,守门人(Tyler)先生。”约翰起身,用共济会礼节向胡佛表示了感谢。看来这章算是暂时揭过去了,不过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可真不好受啊。他得想个法子,反制一下胡佛才行。

第六十六章 约翰的反制计划() 
从“鹤俱乐部”出来,约翰的心情相当不好。无缘无故被人敲打半天,实在是太憋屈了。

    一回到家,约翰就打电话把雷利臭骂了一顿。然后,就气哼哼地把自己锁在了书房里,琢磨怎们从胡佛那里找回主动权来。一直被动挨打,这可不是他的风格。

    一直以来,约翰都对胡佛保持着足够的尊重和礼让,但他这只是不想惹麻烦,并不是真的怕了对方。

    “这个该死的gay!别说我一直没帮多诺万跟你作对过,就算我真的站到了多诺万这边,又怎么着。我又没把柄在你手里,真以为我好欺负啊。”约翰一边在心里发泄着怨气,一边想着怎么对付胡佛。

    现在才1940年,联邦调查局才刚刚成立5年,胡佛的权势还远没有达到顶峰。约翰要是这会儿就怂了,接下来几十年还活不活了。

    说实话,约翰之所以有勇气敢跟胡佛叫板,最大的依仗就是因为现在才是1940年。胡佛还没能来得及在美国民众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终极秘密保守者”的形象。

    在约翰看来,胡佛将来之所以能够成为比总统还有权势的政坛大佬,关键并不在于那些所谓的“秘密档案”,而是他处理这些“秘密档案”的方式。知道该怎样保守和利用那些秘密,这才是胡佛成功的真正原因。

    胡佛从来不会向外人透露任何“秘密档案”的具体内容,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胡佛所保守的这些秘密都没有走漏任何一个字。事实上,这些文件被保存得相当机密,即使是FBI自己都不敢肯定它们是否真的存在。

    胡佛只会在必要的时候,让当事人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秘密。对那些有把柄落到他手上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无声的恐吓,只要这些消息还没有被公众知道就绝对有效。

    但是,胡佛并不满足于只控制那些有把柄落到自己手上的人。接下来的,他利用这些“秘密”玩一场成功的心理学游戏。胡佛通过各种手段让外界相信自己掌握了很多秘密,但又从不让人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秘密。

    这样一来,他的威慑力就大多了。甚至连总统也不敢解雇他,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而当媒体和公众都普遍相信胡佛掌握着很多不可告人的政治秘密之后,哪怕没有对手的黑材料,他也可以编造一些出来,反正民众已经认准了胡佛这块金字招牌了。

    有意思的是,历史上那些真正被胡佛抓住了把柄的人,反而通常会选择与其合作,得以平安无事。而那些因为没有把柄落到胡佛手上的人,而敢于和他对着干的人,往往会被他放出来的谣言弄得身败名裂。

    当初,为二战胜利立下了赫赫功勋的多诺万想做美国情报界老大。胡佛就制造了一份假文件,造谣说多诺万要把美国变成警察国家,把战略情报局打造成美国的盖世太保。

    结果,多诺万再怎么辩解民众也不相信。他和他的十几万下属甚至都还没来得及领取“二战胜利纪念章”,战略情报局就被解散了。最后,多诺万这个两次世界大战的英雄,只捞到了一个驻泰国大使的职务。

    貌似历史上,胡佛的这招,只在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身上失手过一次。当时,他打电话给马丁…路德…金,威胁对方如果不宣布放弃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话,就把对方婚外情的电话录音公布给媒体。

    结果马丁…路德…金没有理睬他,胡佛也真的把这些录音寄给了多家媒体。但是这一次,媒体都一致拒绝发表录音带里的内容。他们认为个人感情问题并不足以抹杀马丁…路德…金为民权事业作出的贡献。反倒是胡佛使用窃听私人电话的手段来敲诈对方的行径令人作呕。

    约翰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魅力能和马丁…路德…金相比。在他和胡佛之间,媒体和公众估计还是相信胡佛的比较多。

    所以,他要赶在胡佛把自己打造成美国“终极秘密保守人”之前,找到一个能反制对方的办法来。

    其实,最根本、最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让联邦调查局在战时获得“可以对他们认为的可疑人士进行监视和窃听”的权利。这项特权,是胡佛未来所有权势的基石。

    但是,赋予胡佛这项权利的正是罗斯福本人。起初,罗斯福只是想利用胡佛来稳定国内的社会秩序,清除不稳定因素。但是后来,他也开始利用胡佛窃听来的情报,对付一些政敌。

    这一点,大大助长了胡佛的气焰。到了二战后期,胡佛已经嚣张到连白宫都不放过了。因为第一夫人埃莉诺与一些民权人士有来往,胡佛甚至连她的电话都窃听了。罗斯福对此大为恼怒,曾经动念头要拿下胡佛,结果还没动手自己就先一命呜呼了。

    约翰觉得,也许推动立法,对执法机构的监视窃听行为作出限制是个好主意。至少这样一来胡佛就不可能像后世这样明目张胆了。

    但转念一想,这么做并不保险,可能太高估政治人物的道德操守了。后世美国在这方面可是有严格法律限制的,小布什不是还弄出了个“棱镜门”吗。

    倒是另外一种办法,虽然格局不高,但更为直接有效一点。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胡佛能抓别人的把柄,别人就不能抓胡佛的把柄吗。

    说实话,胡佛作为美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后世网上关于他的各种“黑材料”还真有不少。最致命的,就是胡佛有同性恋和异装癖倾向。

    历史上,美国黑手党对这一点的利用就相当成功。1957年,黑手党梅耶·兰斯基派人偷拍到了胡佛参加一个“同性恋派对”的影像。这些材料使得联邦调查局在之后数十年来都没有对黑手党采取过实质性的清剿行动。

    美国老牌黑手党头目卡迈因·隆巴多齐就曾说过:“埃德加·胡佛掌握在我们的手心中。我们没有必要害怕他。”

    想想真有意思,胡佛掌握了无数的政坛丑闻,成了总统与议员眼中的危险人物。而他自己丑闻又被别人抓在了手里。堂堂联邦调查局局长,在黑手党那里却只是个同性恋而已。

    不过,怎么才能胡佛的这些“黑材料”搞到手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六十七章 危险的使命() 
晚上躺在床上,约翰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寓言故事里那只想往猫脖子上挂铃铛的耗子。

    想要以后不受胡佛威胁,就得先抓住胡佛的把柄。可是怎么抓,谁去抓是个大难题。

    首先,约翰自己肯定是不可能去干这种的。其次,雷利也不行。这小子自作主张,已经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

    就算这次约翰已经在胡佛面前帮他圆了过去,但接下来这段时间,FBI肯定也会把他盯得死死的。况且他已经跟多诺万搅在一起了,让他去,难免会把事情搞大。约翰还不想牵扯到多诺万和胡佛的斗法中去。

    说起来,梅尔文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他是FBI王牌特工出身,本人业务能力一流,又熟悉FBI内幕,和胡佛还有私人恩怨,肯定乐于干这事。

    但是,他现在是联邦快递公司的行政主管,胡佛也知道他在为自己工作。一旦行动失败,太容易暴露自己了。

    其他的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不够保险。约翰可不想这边把任务布置下去,那边就被人给卖了。

    想来想去,约翰想到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也许,他可以让“黑鼠”去试试。虽然,约翰都一直都没怎么跟他们打交道,但听说能力还不错。

    所谓“黑鼠”,其实是当初家族创始人老科尼利尔斯在东海岸跑船的时候,组建的一个商业情报机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老科尼利尔斯最早是以一艘叫“黑鼠”号的小型蒸汽船起的家。

    当年,这个情报组织和现在已经演变成家族安保卫队的“火枪队”一起,为老科尼利尔斯横扫东海岸各码头,成为美国第一大船东立下过汗马功劳。

    老科尼利尔斯将产业重心转向铁路业后,“黑鼠”和“火枪队”也跟着上了岸,把触角伸到了美国内陆的各大城市。威廉爷爷在世的时候,“黑鼠”的情报网甚至一度曾经扩展到了拉美和欧洲。

    但是后来,随着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日益衰落,“黑鼠”这个情报机构也逐渐烟消云散了。其中大部分的力量早已洗白,演变成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现在控制的几家报纸和杂志。

    如今,“黑鼠”只在纽约州这个家族根据地还保留了一小部分力量,打着侦探社的旗号做一些商业间谍和情报贩子的勾当,据说在“业内”口碑还不错。

    目前,这个小情报组织的幕后负责人,是掌管家族金融和传媒产业的大堂哥——科尼利尔斯三世。

    约翰也是在进入家族决策层之后,才知道家族还有这么一个地下情报组织,对它的情况了解不多。“黑鼠”到底有没有传说的那么神,能不能胜任这项“危险”的工作,约翰自己心里也没底。

    在找科尼利尔斯三世之前,他决定先征求一下威廉的意见。毕竟,政治上的事,威廉还是最有发言权的。他想要利用家族的力量对付胡佛,还得威廉点头才行。

    最近,威廉倒是大部分时间在华盛顿。他已经受邀加入了威尔斯的竞选团队,投入到这场胜算不大的总统选举之中了。

    虽然罗德岛州是美国名字最长(全称是罗得岛与普罗维登斯庄园州),面积最小(3140平方公里)的州,威廉这个州长实在没多大干头,权势还不如当初他在联邦参议院当议员的时候大。但是威尔斯这次明显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威廉给他做竞选幕僚,其实也就是尽一尽党内义务而已。

    因为约翰目前是军人身份,不方便出现在威尔斯的竞选总部。电话里,威廉提出第二天晚上来约翰家里细谈,顺便还可以看看阿黛尔和“孩子们”。

    自打阿黛尔怀孕后,家族就对她肚子里的孩子异常关注。毕竟对于范德比尔特这样的大家族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家族传承更重要的事了。所以,约翰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第二天晚上,一直到十点多钟,阿黛尔都准备去睡觉了,威廉才姗姗来迟。看得出,他的脸色相当不好,一副非常疲倦的样子。

    “竞选委员会那边出什么事了吗?”约翰关心地问道。

    威廉摆了摆手:“跟竞选委员会没关系。约翰,我今天来是有件事要问问你的意见。”

    约翰顿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威廉能有什么事,还搞得这么郑重其事的?

    “最近,你可能需要去一趟伦敦。”威廉一张口,就把约翰和正在一旁为他们准备饮料的阿黛尔都吓了一跳。

    “伦敦!那不是很危险?”阿黛尔激动地抓住了约翰的胳膊,好像一松手他就会立刻消失一样,“报纸上说白金汉宫的围墙都被德国人炸塌了。”

    约翰倒是很平静,自打穿上了这身军装,他就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去伦敦做什么?”约翰一边拍了拍妻子的手,让她不要太激动,一边问道。

    “国会里有些人对于目前援助英国的计划有些疑义,提出要派一个考察团去实地看一看,评估一下英国能否真的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愿和实力。”

    “唐宁街那边已经同意了,还给了一个邀请名单。”威廉继续说道,“白宫在这基础上又拟定了一个30多人的考察团名单,正在国会进行讨论,里面有你的名字。阿瑟(阿瑟·范登堡,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昨晚专门把我找过去谈了这个事。”

    “这么说,最后的名单还没有定下来,是吧。能不能把约翰的名字从名单里拿掉。”阿黛尔着急地问道。

    “阿黛尔,你先冷静一下。”阿黛尔现在已经怀孕八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