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私,范登堡和威廉是几十年的好友和政治伙伴,两人的配合一直非常有默契。约翰也与他的侄子,霍伊特·范登堡私交甚密。

    按理说,范德比尔特家族应该尽全力来支持范登堡参加竞选的。可问题恰恰出在范登堡本人身上。

    范登堡虽然资历最老,党内地位最高,但斗志并不旺盛。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次参选甚至有些不情不愿。

    近几年由于共和党在历次选举中接连失利,党内要求更换新鲜血液的呼声很高。一批“老面孔”接连在换届中败选,倒是一批出身基层的年轻党员在1938年的中期选举中战绩不俗。

    所以,作为党内的元老,范登堡不愿意在这次胜算不高的选举中消耗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气和威望,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第一个被范德比尔特家淘汰出了资助名单。

    剩下的两个候选人,塔夫脱和杜威都是新人。塔夫脱前年刚刚成为联邦参议员,步入全国政坛。而杜威,到现在和还在纽约州当他的检察长。相比较而言,范德比尔特家族对塔夫脱更为熟悉一点。

    这位参议员是美国著名政治家族——塔夫脱家族的成员。他的爷爷阿方索·塔夫脱在格兰特总统任期内担任过陆军部长和司法部长。他的父亲威廉·塔夫脱是美国第27任总统和第10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尤其是老塔夫脱这位美国历史上最胖的总统(上任时体重332磅),卸任后留下的可不只是华盛顿那3000株日本樱花树,和著名的“金元外交”政策,还有一张庞大的家族关系网。

    小塔夫脱自从参政后就一直顺风顺水,在连任了多年俄亥俄州参议员后又顺利进入了国会。即使是在约翰穿越前,塔夫脱家族仍然活跃在美国政坛。小塔夫脱的儿子也是一名资深联邦参议员,他的孙子则是俄亥俄州的州长。

    范德比尔特家跟塔夫脱家族是几辈子的交情了,就连约翰在辛辛那提分公司的时候,也跟小塔夫脱的弟弟(辛辛那提市市长)打过不少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始终站在大资本家一边,坚定维护自由资本主义传统,主张政府节约开支,平衡预算和减少权力集中的塔夫脱是“自己人”。

    而且罗伯特·塔夫脱跟他那个因为太胖容易打瞌睡的“糊涂老爹”(塔夫脱总统有嗜睡病,会见外国元首的时候都能打瞌睡,总给人一种头脑笨拙的印象)不同,他是个精力充沛、头脑睿智、善于从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中抓住主干的政治家。这几年,他在参议院异常活跃,为约翰他们这些大家族抵制罗斯福新政、打压工会运动出了不少力。

    约翰还知道,就是他在1947年成功推动了《塔夫脱·哈特莱法》的颁布,赋予了资方组织反工会行动的权利,将他们这些资本家从《瓦格纳法案》的压迫中解救了出来。

    所以,在会议上,哈罗德和科尼利尔斯都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塔夫脱的支持。

    但是,威廉和约翰却不大看好他。如果是在其它时期,支持小塔夫脱倒也未尝不可。但是1940年的总统大选有些特殊。人们在选举总统的时候更关注他的对外政策,而不是国内经济政策。

    偏偏塔夫脱是个坚定的孤立主义者(不仅反对美国参战,战后还反对美国建立北约组织),而范德比尔特家族更偏向于主战派这一边。所以,约翰和威廉都主张支持比塔夫脱更年轻的杜威。

    与塔夫脱相比,杜威的政治经验更为浅薄。这个年仅38岁的纽约州检察官是个靠打黑和反腐起家的政治“黑马”。通过对纽约黑帮、和腐败毒瘤坦慕尼协会的铁腕打击,短短几年间他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小助理,爬到了全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目前,杜威在底层选民中具有很高的声誉,他那标志性的牙刷胡子一度在纽约州非常流行。根据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显示,有33%的共和党人把杜威视为总统候选人的第一选择,大幅领先于其他潜在的参选者。

    “杜威虽然不是罗斯福那个老狐狸的对手,但是他还年轻,很有潜力,值得进行长线投资。”政治讲究的就是走一步看三步。在威廉看来,家族可以将杜威作为进行长期培养的扶持对象。

    “我觉得反正这次胜算不大,倒不如让杜威这个年轻人出来亮亮相,积攒点经验。毕竟输给罗斯福对他来说并不算丢人,要是能跟对方你来我往几个回合,那就赚大了。”

    约翰的想法和威廉比较接近。虽然,他本人并不喜欢杜威这个铁面无私的“反黑英雄”。但他认为共和党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白宫的那个宝座,而是尽快培养出新一代的扛鼎人物。杜威有很好的群中基础,好好培养一下,有助于扭转“大佬党”形象。

    而哈罗德则认为杜威过于冷酷无情的铁面形象对选举很不利。毕竟民众对这种人一般都会选择敬而远之。缺乏亲和力和不懂得如何妥协,将是杜威的致命伤。

    在这塔夫脱和杜威之间,范德比尔特家的决策层分成了两派,争执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第四十七章 民主党的二五仔() 
眼看着威廉、约翰与哈罗德、科尼利尔斯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在和稀泥的艾尔弗雷德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哈罗德以家族的名义给塔夫脱的竞选基金会捐款,而约翰则以联邦快递公司的名义为杜威站台。

    “这不合适吧,范德比尔特家一向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的。”约翰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这么搞很容易让外人误会自己跟家族意见不合,要闹分裂。

    虽然约翰这两年混得不错,但他身上最大的光环还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给的。在他的事业没有超越老科尼利尔斯,拥有彻底摆脱这个身份标签束缚的资格之前,贸然发出和家族主流不同的声音,是不是太高调了。很容易给其他家族的大佬留下桀骜不驯的坏印象。

    “我觉得没什么,党内初选而已,两头下注的又不只是我们一家。”哈罗德说的是大实话,范德比尔特家族之前的“团结”主要是因为能撑得住场面的人太少,单拎哪个出来力量都有些不足,几个大佬才不得不拧成一根绳。

    像杜邦这样开枝散叶分支上百的家族,哪次党内初选的时候不是多头下注。只要正式竞选阶段不给共和党的参选人拖后腿,其他党内同仁也说不出什么来。

    “那就这样吧。塔夫脱和咱们家也是几辈子的交情了,罗伯特第一次参选,不支持一下也不好。”威廉也认可了艾尔弗雷德的提议:“约翰,你和杜威都是年轻人,调查坦慕尼协会的时候还合作过,你出面支持一下他最合适。”

    得,这就三比一了。虽然科尼利尔斯没说话,但看得出来他也是赞成的,约翰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反正是党内初选而已,意思个一两万美元也就差不多了。

    会后,约翰让沃尔特给杜威的竞选基金会捐了笔款子,又带着阿黛尔公开出席了一次杜威的竞选集会,就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

    反正在他的印象中,范登堡、塔夫脱和杜威这三个人都没当过美国总统,支持谁区别都不大。

    结果等六月中旬,费城大会的结果出来,约翰和其他范德比尔特家族大佬都大跌眼镜。除了范登堡早早出局他们事先有预料外,塔夫脱和杜威这两个新人最后居然斗了个两败俱伤,让一个民主党“二五仔”渔翁得利了。

    约翰听说,当天的大会一直进行了6轮投票(按照规定,必须有一名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支持才能胜出),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最后分出胜负。最终获得胜利的竟然是刚刚从民主党转投共和党,之前民调支持率仅为4%的温德尔…威尔基。

    要知道,选前杜威的支持率可是高达67%的,这种情况下威尔基都能翻盘,简直太罕见了。有些媒体都开始把威尔基的胜利称作“费城奇迹”了。

    约翰不由对这个民主党的“二五仔”产生了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上演这出惊天大逆转呢。

    其实,威尔基是个从政经验比塔夫脱和杜威还要少的“新人”。几年前,他还是南方电力公司董事长,后来因为起诉田纳西河谷管理局一事才逐渐步入政坛。

    在此之前,威尔基不仅是个坚定的民主党人,还是个罗斯福的铁杆支持者。但是因为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统筹田纳西河流域的规划、开发和维护,并为落后农村地区供应便宜电力。

    这项新政措施严重损害了威尔基这些私立电力公司老板的利益。威尔基愤然带领19家电力公司联合起诉了田纳西河谷管理局,在全美引起了轰动。此案一直到1939年方由最高法院一锤定音,确认了河谷管理局的合法性,并判决私营电力公司无权抱怨政府参与市场竞争。

    威尔基虽然最后败了诉,但他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干和力挺企业的姿态却赢得商界和媒体的支持。打那以后,威尔基就认为罗斯福带领下的民主党已经偏离了传统的政治路线,变得越来越反商业。最终决定脱离民主党,以黑马的姿态加入共和党选战。

    最初,因为威尔基的从政经验接近为零,其竞选班子也颇为业余,被人戏称为“乡村俱乐部”。他“外来户”的身份也让许多老共和党人颇为嫌弃,像范德比尔特这样的老牌共和党家族甚至都不曾将他放入考虑的名单之中。

    如果共和党代表大会是5月25号而不是6月25号举行的话,威尔基是铁定败选。但是随着希特勒的装甲大军横扫欧洲,法国宣布投降,英国缩回岛上挨炸弹。他本来与主流民意格格不入的国际主义外交政策帮了他大忙。

    这个时候,尽管大部分民众仍然反对美国参战,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对英国的援助。人们也都认为,此时美国需要一个具有外交智慧的总统,而这恰恰是杜威和塔夫脱的软肋。

    杜威过于年轻而且缺乏外交经验,他的“不干涉”政策有点两头不太好。而塔夫脱又信奉孤立主义,两人均不能满足战争时期人们对总统的要求,只有是一贯主张抵抗希特勒,援助英国的威尔基符合他们的期望。

    杜威原本希望在第一轮投票中拿下超过400票,一举奠定胜局的,结果只拿到了380票。之后的几轮投票中,威尔基表现非常活跃,不断攻击杜威的外交软肋。现场的代表们开始高呼“我们要威尔基”,场外的声援电报也如潮水般涌入,数量达到了惊人的百万封之多。

    在这个紧要关头,杜威从政经验不足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迟迟没有拿出有效的反制办法。只能眼看着威尔基的得票从105票、171票、259票……一路涨到655票,最终被威尔基翻盘成功。

    约翰有些纳闷,这么一个牛人,他前世怎么会从来没听说过呢?仔细回忆了半天之后,他终于想起来威尔基是谁了。

    这位温德尔…威尔基不就是那个建议宋美龄访问美国,向美国朝野宣扬中国军民抗日决心的罗斯福特使吗。约翰前世在一些关于1942年宋美龄访美的历史资料里见过他,据说他和蒋夫人还传过绯闻。

    现在约翰明白共和党输在哪了。候选人威尔基自己就持国际主义立场,在对外政策上跟罗斯福差别不大。单单比拼国内政策,毫无政治经验的威尔基又哪里是当了八年总统的罗斯福的对手。

    从某种角度上说,希特勒真是个竞选好帮手啊。前一阵子刚把丘吉尔送入了唐宁街10号,现在罗斯福又要沾他的光了。

第四十八章 拯救约翰牛() 
早上7:30,约翰准时离开家去军火大楼上班。与以前不同的是,在与阿黛尔和小艾拉亲吻告别后,他又向悬挂在车库门口的一面美国国旗和一面法国国旗敬了个军礼。

    阿黛尔自从去法国大使馆参加了那次侨民聚会后,就在自家车库的大门两侧插上了这两面旗帜。如今,每天出门前向这两面旗帜敬礼已经成了约翰必做的一件事。

    虽然此举对欧洲的战局毫无弊益,法国人还是在节节溃败,但约翰家却成为了社区里的热门话题。每天都有一些法国侨民慕名登门拜访,他们家俨然成了华盛顿法国裔的聚会场所之一。

    阿黛尔的很多同胞都想通过她在陆军参谋部担任“要职”的老公那里,获得更多欧洲战况的最新消息。为此,阿黛尔还专门雇佣了一名制作茶点的厨娘。

    自从援助英国武器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约翰手里的工作量就在以几何倍数剧增。他手下的工作团队已经从马丁、钱德勒、米勒和帕卡琳娜这寥寥三四人增长到了20多人。

    每天克劳福德都会把他从各处搜刮到的武器数据汇总给他,由他来根据物资储藏地点的交通情况、距离远近拟定运输计划。约翰把下属分成了三组,采用了一种类似并行多机处理的模块化分工模式。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也只好尽可能运用统筹学知识来提高工作效率了。

    “早上好,长官!”刚到办公室,笑容满面的帕卡琳娜就给他端来了咖啡。

    这是什么情况?约翰被吓了一跳。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要一个人负责整个部门的材料收集、打印、分发,每天都要加班的深夜。这个小美女的火气可不是一般的大,好多天没给过约翰笑脸了。

    一直到帕卡琳娜绕着他转了两圈,约翰才发现对方是在向自己“炫耀”她肩膀上的新军衔。

    一周前,约翰看到帕卡琳娜每天在打字机前工作十多个小时,累得脸上的婴儿肥都消失了,就悄悄帮她打了一份晋升报告。看来陆军妇女辅助队那边是已经批下来了,这个小美女已经晋升上士了。

    “祝贺你,帕卡琳娜上士!最近辛苦了,这是你应得的。”约翰挺喜欢这个性格爽朗又很能干的下属,为她的顺利晋升由衷地感到高兴。

    “谢谢你,长官!”帕卡琳娜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笑成了一对月牙,“还有一个好消息,伊迪丝队长(中尉,是作战计划处所有妇女辅助队成员的长官)说会给我们增派两个新文员过来,今天就能到岗。”

    原来帕卡琳娜不但晋升了军衔,手下还多了两个兵,成了“小领导”了,难怪她这么开心。

    约翰看着她兴奋样子有些好笑,故意板起脸来“教训”了她一下:“帕卡琳娜上士,升职了就更应该以身作则,认真工作,给下属做好表率。去,帮我把那份达拉斯航校备份机的材料拿过来。”

    “是,长官!”帕卡琳娜当然不会被他吓住,调皮的吐了吐舌头,敬了礼后转身跑出去了。

    “真是的,军龄比我还长,怎么跟个中学生似的。”约翰嘟囔着坐到了办公桌前,投入了今天的工作。

    最近德国空军接连轰炸了威尔士、苏格兰和西南英格兰,关于德国伞兵部队即将在岛上实施空降的传言甚嚣尘上。英国人急需大量战斗机来保卫自己的领空。

    负责飞机生产的内阁大臣比弗布鲁克男爵(他与温斯顿·丘吉尔、约翰·西蒙子爵三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均是英国内阁成员)已经向全英国妇女们发出号召:“请把你们家里的铝交给我们,我们将把你的水壶和平底锅变成喷火式、飓风式、布伦海姆式和威灵顿式。”

    比弗布鲁克男爵的呼吁获得了英国家庭主妇们的热烈拥护,她们涌到妇女志愿服务所建立的仓库,上缴自己家里的烹饪器具。《泰晤士报》报道了一位80多岁的老妇人走了一英里半去捐献一只炖锅的事迹,这个老太太对记者表示:“它非常好使,但我很高兴能把它献给国家。”

    呼吁才发出几天,英国人就收集到了数百吨的铝制品。除了水壶和平底锅,还有网球拍、香烟盒、点心匣,甚至还有一条假腿和一辆铝制车身的订制跑车。它们的主人希望能把他们拥有的这些东西变成战斗机和轰炸机。有些地方收到的捐赠实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用压路机把这些器具压平以腾出仓库空间。

    但是,这些英国主妇的爱国热情,并不能立刻解决皇家空军的难题。目前英国作战飞机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弗里曼爵士几乎一天一封电报,催促美方尽快交付“援助”的飞机。

    上周,罗斯福总统宏伟的“50000架作战飞机”计划已经获得了议会的通过。但计划毕竟是计划,以目前美国航空工业的实力看,年底前能够完成15000架就算谢天谢地了。

    根据罗斯福与丘吉尔达成的协议,皇家空军可以获得新生产出来的飞机中的40%。不过即使是反映速度最快的休斯飞机公司,也要等到9月才能交付第一批“野马”战斗机。

    在此之前,克劳福德只能带着下属去各个陆军航空队基地捡破烂,看看能不能从备份机中挤出一批来,帮英国佬应对眼下的困局。

    在约翰的军事物资运输名录里,作战飞机被排到了最高优先级。马歇尔参谋长已经采纳了约翰的建议,同意借鉴当初援助芬兰人的方式,由美方直接将这批飞机开到纽芬兰,交给等待在那里的皇家空军飞行员。

    昨天上午,他刚给英国人送去了第一批2个中队共32架霍克…75战斗机(P…36战斗机的出口型号)。晚上,克劳福德又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在达拉斯航校找到了12架F2A水牛式舰载战斗机,并抢在海军前面把它们搞到了手。

    “长官,萨默维尔中校来了。”帕卡琳娜拿着约翰要的那份材料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英国皇家空军中校。

    萨默维尔中校是英国军方派来进行物资接收事务的。昨天早上,他亲自去了奥古斯塔航管中心,为第一批援助飞机送行。

    “早上好,中校。路上都还顺利吧。”约翰起身与这位参加过一战的老飞行员打了招呼。

    “还不错,道丁将军(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很高兴能这么快得到补充。”萨默维尔中校心情很不错,“照这个速度,下个月我们就能把敦刻尔克的损失补回来了。”

    约翰可没有他这么乐观,希特勒现在还对让英国投降抱有幻想。等到“鹰日”的时候,这点飞机估计都不够皇家空军一天消耗的。

第四十九章 晋升在望?() 
1940年的6月,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最风云变幻的月份之一了。当这个月进入到最后一天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