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伦道夫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推开书房的门,父亲丘吉尔正在巨大的写字台前修改一份讲话稿。作为英国战时内阁的海军大臣,明天,丘吉尔要去下议院就德国新型磁性水雷对海上交通线的影响接受质询。

    看到儿子回来了,丘吉尔放下了手中的笔:“怎么样,雷德斯戴尔男爵夫人的身体好点没?”

    “已经有好转了,医生说还需在再观察几天。”伦道夫是代表丘吉尔去雷德斯戴尔男爵家,看望生病的表婶的。大雪天来回奔波近百公里,这个可不是一件好差事。而且如今他们和德斯戴尔男爵家的关系还颇有些尴尬。

    不久前,德斯戴尔男爵的女儿,著名的米特福德六姐妹中的老四尤妮蒂,用她父亲的手枪对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这个希特勒的疯狂崇拜者因为英德之间的战争而感到绝望,选择用自杀来逃避这个“悲惨的现实”。

    虽然尤妮蒂最后被抢救了过来,但大脑严重受创,留下了终身残疾,以后一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也击垮了雷德斯戴尔男爵夫人的身体。上了年纪的老男爵夫人因此一病不起,差点就一命呜呼。

    作为雷德斯戴尔男爵的表亲,丘吉尔原本应该亲自前去探望的。但是身为英国政坛对德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丘吉尔担心自己贸然登门会进一步刺激到雷德斯戴尔男爵夫人,只能让自己的儿子去代为探望。

    “我今天见到尤妮蒂了。”伦道夫叹了口气:“多么漂亮的一个姑娘,现在毁了容不说,还成了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傻子,真是太可怜了。”

    伦道夫以前并不喜欢尤妮蒂这个表妹,之前她和她的姐姐、姐夫(英国法西斯联盟领导人莫斯利夫妇)一起没少给丘吉尔找麻烦。但是看到她现在的惨状,伦道夫又动了恻隐之心。

    “这就是战争,伦道夫。不要让私人感情影响到你的判断。记住,在把敌人彻底击倒前,你没有资格去怜悯任何人。”丘吉尔掏出了雪茄:“这个道理我在南非跟布尔人作战的时候就懂了,也希望你能早点明白。”

    “好的,父亲。”伦道夫起身,为丘吉尔点燃了雪茄。

    “说说吧,伦敦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丘吉尔一边抽着雪茄,一边问道:“市民们还在抱怨灯火管制和火车晚点吗?”

    伦道夫作为丘吉尔的助理,帮助父亲了解民众对政府战时政策的反应也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今天路况不好,我着急回来只在星鱼咖啡馆坐了不到一个小时。大家讨论得最多的还是糟糕的天气和征兵计划。哈哈阁下之前散布的关于被疏散儿童的谣言已经没有人再提了。”

    “哈哈阁下”是德国为了打击英国士气而专门制作的一档英语广播节目。不久前他们在节目中传播了一些关于英国被疏散儿童生活状况的假新闻,引起了英国社会的恐慌。

    自从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物力陆续将大批儿童从城市疏散到“安全区”。结果哈哈阁下的谣言一出,734,883名没有父母陪伴的儿童中就有316,192名被陆续接回了家中。而有母亲陪同的233,381名两岁以下儿童返回城市的比例更是高达90%。最后留在“安全区”主要是在学儿童,大约只有50,000人左右。

    为此,英国内阁极为恼火,已经动议邀请BBC的创办者和第一执行官约翰·里思出任新一任情报大臣。希望他能够有效遏制“哈哈阁下”的攻击,提振英国民众的士气。

    “关于这次征兵民众有什么反应?”丘吉尔继续问道。

    “反应很平淡,战争都已经爆发4个多月了,大家早就料到会有这天的。人们现在讨论得更多的是去什么部队服役,绝大部分人都想去皇家海军。”每个英国人都以强大的皇家海军为荣,伦道夫自己也曾在海军服过役,对这一点非常能够理解。

    “对了,我下午还遇到一件事,有人抱怨市场上买不到鳕鱼肝油丸了,似乎是因为灯火管制造成了这种药品的脱销。”

    自从灯火管制开始后,虽然已经强制要求驾车者把保险杠涂白,自行车安装后灯,马路沿和树干也被涂白,但四个月里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还是超过了2000,比之前同期高了1700。

    如何在漆黑的路上保证人身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有医生建议在食谱中增加足够的维生素A摄入,以提升人体的夜间视力,所以鳕鱼肝油丸一下子成了抢手货。

    战争时期总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丘吉尔这种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老人早已见怪不怪了。他从中看出的,是德国开展破交战后,英国本土物资供应的窘迫现状。

    “该死的德国水雷。”丘吉尔知道英国很快就不得不开始实行物资配给制度了。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英国皇家海军必须拿出对付德国新型磁性水雷的办法来。

    “伦道夫,去美国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明天,伦道夫将以海军部助理秘书的身份去美国参与一桩军购谈判。为了给商船提供护航保护,英国打算从美国购买一批退役驱逐舰。

    “都准备好了,埃克斯茅斯号驱逐舰会一路护送我们到加拿大海域,你就放心吧。”自信满满的伦道夫还不知道,他的这次美国之行将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

第二十五章 冰冷的大西洋() 
元旦当晚再次降下的大雪,使伦道夫的美国之行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12英尺厚的降雪堵塞了肯特郡的主要道路,气温降到了零下20至25华氏度(…12摄氏度)。在福克斯通一小时内就下了超过1英尺的雪,一些小村庄被整个埋在了厚厚的积雪下面,只漏出了烟囱和屋顶。屋里的人将彻底与世隔绝,除非他们能自己挖出来,否则就只能在家里待上一两个星期等待大雪融化。

    丘吉尔居住的查特维尔庄园当然不至于被大雪掩埋,但伦道夫要想及时赶到南安普敦码头已经是痴人说梦了。好在遭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他一个,英国境内的大部分交通都瘫痪了。

    虽然所有这些与天气有关的消息都会被出版和审查局封锁掉,直到15天后才可以在媒体上公开。但伦道夫和丘吉尔并不需要通过这些公开的信息渠道就能知道,这场大雪给英国的交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根据军方气象部门的报告,英国境内绝大部分河流和海岸线都被冻结了。泰晤士河在特丁顿与森伯里之间被冻结了8英里,冰层还在向亨伯尔河及默尔西河蔓延。大运河从伦敦到伯明翰的河段全部冻结,西岸铁路去苏格兰的路线也被大雪截断,就连福克斯通港和南安普敦港也因码头结满了冰而被迫停航。

    总之一句话,英国本土的水路交通基本瘫痪了,公路和铁路也好不到哪去。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沿冻结的河道滑冰才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幸运的是,受到这场超强冷空气影响的并不只有英国,整个欧洲都在冰雪中瑟瑟发抖。德国和匈牙利境内的多瑙河也大部分被冻结,1200多艘船被冻在了冰里。

    瑞士的气温降到了1920年以来的最低点,波尔图和布拉格下了4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就连一向温暖的西班牙南部地区也出现了1800年以来的首次降雪。

    在更北边的挪威和瑞典边界,水银都被冻在了温度计里。波罗的海的岛屿间,船只只能靠破冰船开路才能前进。德国人在赫里戈兰湾附近布下的水雷被浮冰引爆,一艘德国船在冰岛附近撞上冰山沉没。

    苏芬战争前线的温度甚至降到了华氏零下100度(…38摄氏度),将近1000名苏联红军士兵因暴露在外而被冻死。很多年以后,这个寒冷的冬天都牢牢地被欧洲人记在了心里,成为战争年代最冰冷严酷的记忆之一。

    直到3天后,伦道夫才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虽然在海洋竞速时代,高速邮轮往来于大西洋两岸只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但是这次前往美洲的HX…44编队里有大量的低速商船(去加拿大运送补给物资的),再加上为了躲避德国潜艇和水雷,他们还要向北绕行,整个旅程大概需要20多天。

    好在伦道夫提前有了准备,在行李箱里放了一本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漫长的旅途中,他可以用研究这位美国海军发展战略奠基人的著作来打发时间。

    头两天的旅程很平静,伦道夫除了每日早晚在甲板上散散步,和船长聊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船舱里看书。作为一个在海军巡洋舰上服役过的“老水手”,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在海面上漂泊的日子。

    很快,HX…44编队就进入了爱尔兰西北800海里的危险区域。这里是德国潜艇和大洋突击舰最常出没的地方。不过现在,伦道夫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却来自海面的浮冰。

    由于天气原因,北大西洋靠近北极圈的航线已经布满了浮冰,时不时还有移动冰山出没。不久前,已经有多艘船只在这一带撞上冰山而沉没了。编队指挥官,韦维尔海军中校安排“埃克斯茅斯”号驱逐舰在前方探路,小心翼翼地引领着整个编队穿越浮冰区。

    但是事故还是发生了。一天深夜,伦道夫正在熟睡中,突然“当—当—当”一阵急促的钟声响彻全舰。被惊醒的伦道夫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是防止撞击警报!

    伦道夫刚要起身,就在一阵剧烈的摇晃中又跌回了床上。紧接着就听到一阵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后,然后整个船舱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伦道夫摸索着穿上救生衣,踉踉跄跄地跑向了舰桥。

    谢天谢地,他所在的“拾穗人”号问题不大,只是与其他船只发生了轻微的剐蹭,损管人员很快就控制住了局势。

    可是位于他们左侧不远处的“燃烧海狸”号货船,情况就不大秒了。这艘隶属于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老式货船先是左舷撞上了一座冰山,然后又与躲闪不及的“羚羊”号补给舰撞到了一起,现在正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倾斜下沉。

    整个救援行动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下午。“燃烧海狸”号早在天刚亮的时候就沉入了海底,韦维尔海军中校把时间都花在了抢救“羚羊”号上。没办法,谁让这艘补给舰是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呢,韦维尔海军中校可不想因为轻易抛弃它而接受调查委员会的质询。

    最终,“羚羊”号终于修复好了它受损的动力设施,但是航速也因此下降到了14节以下,这大大拖累了整个编队的行进速度。

    很快。韦维尔中校坚持要让“羚羊”号和编队一起行动的决定就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因为抢修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海面上停留了太久的HX…44编队被顺着洋流南下的浮冰层困住了。“埃克斯茅斯”号驱逐舰试图为编队探出一条航道,但是效果不佳,接连又有三艘货轮因浮冰撞击而受损。

    这个时候,韦维尔中校再后悔已经晚了,整个HX…44编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只要有一艘德国潜艇发现他们,就能够像打靶一样轻松地把他们全部送入海底。

    好在最后,上帝并没有抛弃这帮英国佬。率先发现HX…44编队的不是德国潜艇而是一支过路的丹麦商船队。好心的丹麦人还用自己的破冰船帮他们开出了一条航道。

    这支丹麦商船队隶属于马士基航运公司,率领船队的正是被自己的父亲派往美国,整合公司在美业务的小马士基(马士基·穆勒)。

第二十六章 统计管制处问世() 
对于伦道夫和小马士基的这次“偶遇”,远在华盛顿的约翰是一无所知的。

    元旦那天,他带着阿黛尔和小艾拉去了芬兰驻美国大使馆。在那里,他和一批帮助芬兰抵御苏联侵略的“美国友人”一起接受了授勋。

    约翰这次获得的是一枚一级骑士白玫瑰勋章。白玫瑰勋章在芬兰的勋章等级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自由十字勋章。虽然一级骑士白玫瑰勋章不如大白玫瑰勋章或者佩剑白玫瑰勋章来的珍贵,但对于一个外国军人来说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

    约翰本人对这次授勋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阿黛尔和小艾拉却都对此感到非常兴奋。

    艾拉小公主对自己的爸爸是一名英勇、高尚又富有浪漫气质的白玫瑰骑士感到很得意(不知道她是怎么脑补出来的)。在约翰把这枚勋章“献给”给了她后,她就十分大度地原谅了爸爸这个月13号将会缺席自己五岁生日派对的“严重错误”。

    至于阿黛尔嘛,第二天早上起来,约翰酸疼的老腰就是她对丈夫褒奖的最好证据。

    新年伊始,约翰的工作就变得异常忙碌。他之前交上去的关于后勤管理改革的建议终于有了一点回音。最先采纳了约翰建议的不是陆军参谋部,而是阿诺德将军领导的陆军航空兵司令部。

    马歇尔现在对陆军参谋部的人事布局还没有完成,约翰的建议书还被锁在他的文件柜里。但是阿诺德将军已经再也无法忍受手下十几个幕僚部门,各自为政的混乱情况了。

    阿诺德亲自找到马歇尔,要求对陆军航空兵司令部现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阿诺德把一张让人看了就头晕的组织结构图扔在了马歇尔的办工桌上:“乔治,你看看。这哪里像是陆军航空队的组织结构图,简直就是一盘意大利面。”

    “前天训练处给我提交了一份报告,计划今年每个季度训练1。2万名飞行员。”阿诺德接着抱怨道:“我问他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结果训练处告诉我这完全是他们自己设想出来的。跟军械处的飞机采购计划和作战处的部队扩充计划完全没有一点关系。”

    “十几个部门,全都关起门来自己编自己的计划,杜撰出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数据,全都对不上,连不起来!”阿诺德越说越激动:“我有时候不得不跟四个不同的部门要相同的资料,然后挑出最接近的两组数字,就当作正确答案了。”

    “这简直太可笑了,乔治。我们费了那么多心思去搜集敌人的情报,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情况,我是指真实、准确的情况,不是那些拍脑袋杜撰出来的垃圾数据,又了解多少呢?”

    马歇尔非常理解阿诺德,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陆军航空队,陆军自己也有。他只是碍于尚未完全掌控陆军领导层的局面,才不得不暂时把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既然阿诺德自己主动提出来了,他就顺水推舟,同意让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先行一步,率先进行改革。

    “你打算怎么做,亨利?”马歇尔问道。

    “范德比尔特家的那个小子之前不是有过一个建议吗,全面资产透明化。我打算成立一个独立的统计部门,先把家底摸清楚再说。”

    等阿诺德从马歇尔参谋长的办公室出来后,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就诞生了一个全新的部门——统计管理控制处。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外人也弄不清楚这个部门到底是干什么的。

    当这个新部门在各航空队基地公告栏贴出布告,征聘统计管制人员的时候,甚至引来了阵阵嘲笑。有人说:“天知道统计管制官是干什么的?在福利社里数瓶盖吗?”

    谁也不会想到,当二战结束时,这个当初只有十几个专家学者和具有企业管理经验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小部门,会成为美国空军的大脑。

    统计管制处的3000名优秀军官(全部在哈佛商学院接受过专业培训)和1。5万名后勤人员,将在遍布全球的66个站点,通过世界上最大的中央控制计算机设备和独立的电传系统,组织、管理和推动着美国空军在全球的每一个行动。

    阿诺德最初的设想,是让约翰来担任这个新部门的处长,但是马歇尔没有同意。对他来说,约翰是一张非常重要的牌,必须抓在自己手里,不能轻易交给外人,哪怕亲近如阿诺德也不行。

    明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暗的了。阿诺德转过身又去找了布尔少将,说是要借用约翰几个月,帮助他完成统计管制处的筹建工作。这一次,阿诺德得逞了。约翰就这么被从宪法大街的军火大楼卖到了华盛顿广场的弹药大厦。

    在这笔交易中,唯一的倒霉蛋就是毫不知情的约翰本人。他等于把活干了,还没拿到应有的报酬。如果他出任了陆航司令部统计管制处处长的话,至少也能再晋升一级,把银树叶换成老鹰(上校军衔)。

    可怜的约翰,成了“免费劳动力”还以为终于有“伯乐”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在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屁颠屁颠地忙得不亦乐乎。他甚至还主动给已经回联邦快递公司上班了的麦克纳马拉打电话,要他推荐几个学弟到统计管制处来。

    约翰的干劲这么十足,还有另外一个刺激因素。最近卖给芬兰人的那批H…1战斗机给他和休斯飞机公司好好长了一把脸。

    当初那批H…1在抵达芬兰后,就被分配给了瑞典志愿航空队。这支航空队有大约900名机组和地勤人员,成员全部来自瑞典空军。

    在H…1战斗机到来之前,这些人脱下军装以平民身份加入了芬兰空军的飞行精英,因为没有飞机只能在地面上干看着。

    如今飞机一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大显身手了。其中有一个战斗机飞行员在空独自巡逻时,一口气击落了7架伊柳申轰炸机编队中的6架。

    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就在元旦当日,两架H…1战斗机冒险穿越了苏联的防空网,出现在了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上空。这两架飞机没有攻击任何目标,只是撒下了一百万页传单,让当地的内务部为了清缴这些传单忙活了好几天。

    但这已经足以让斯大林再一次颜面扫地了。几天后,这个消息就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不仅这两名飞行员成了英雄,H…1战斗机也在世界人民面前露了脸,知名度猛增了一大截。

    想到即将蜂拥而来的国际订单,约翰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工作起来自然也更加卖力。

第二十七章 最后的平静() 
在1941年的头两个月里,欧洲的战事暂时平静了下来,至少表面上如此。

    在北边,基辅军区的铁木辛哥大将从伏罗希洛夫元帅和梅列茨科夫大将手里接过了前线的指挥权,开始着手调整苏军部署,积蓄第二轮进攻的能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