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翰对任务本身倒也没什么疑虑,反正不过是去做个传话的信使而已。他所担心的是海军方面会不会对此有所不满。毕竟,这是在海上,两国首脑又是在军舰上举行会议,他一个陆军军官跑到人家的主场来风头,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你是代表白宫去的,他们能有什么意见。”霍普金斯提醒约翰,“你现在是白宫幕僚团队的一员,在外代表的是白宫,是罗斯福总统而不仅仅是陆军,明白吗。”

    接着,他又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交代到:“你这边先做好准备。一会儿等总统到了,他会最后再确认一遍议程。然后你就和哈利法克斯子爵(英国驻美国大使)一起去见丘吉尔首相。”

    “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就在这时,一名指日军官快速走进了舰桥指挥室,向大家通报了“塔斯卡卢萨号”即将抵达的消息。

    约翰和众人起身,来到了窗前。清晨5点来钟,天色刚刚蒙蒙亮。一阵阵疾风驱散了晨雾,海面上翻滚的波涛摇晃着上万吨的“奥古斯塔”号。

    舰桥下方的甲板上,一群身穿海军制服的水手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约翰看见刚才还在舰桥听取金上将指使的舰长,此时也出现在甲板上,他正在指挥是水手们安装特特质的长跳板和扶手。显然这是特意为行动不便的罗斯福总统安排的。

    大约过了五分钟,“塔斯卡卢萨号”的黑色身影从远方的薄雾中显现了出来,并缓缓停靠在了“奥古斯塔”号的旁边。约翰注意到,这艘巡洋舰在航行过程中一直没有点光,下锚后也没有点亮锚灯,这在和平时期是非常罕见,也是严重地违反规定的。

    没有奏军乐,也没有鸣礼炮,随着水手长一声尖锐的哨响,“奥古斯塔号”全舰人员都穿着雪白制服,开始在主炮塔下长长的前甲板上集合。又过了一会儿,罗斯福总统坐着轮椅,由小詹姆斯推着出现在了甲板上。

    罗斯福今天特意穿了一身与海军制服颜色相近的白色衣服,嘴里还叼了一支烟嘴,总统派头十足。趁着总统对“奥古斯塔号”官兵进行检阅的功夫,约翰和霍普金斯离开了舰桥,准备前往金上将为总统准备的舱室。

    临走前,约翰忍不住又眺望了一下远方。早晨的太阳已经升起,给北大西洋阴沉灰色的天空添上了一缕亮丽的金红色。此时此刻,约翰心潮澎湃,他知道一个将会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捎给丘吉尔的三句话() 
“早上好,哈里!还有你,约翰!”一见到霍普金斯和约翰,罗斯福就高兴地跟他们打着招呼。虽然透过夹鼻眼镜,罗斯福眼底的黑眼圈依然清晰可见,但显然总统先生今天的兴致很高。

    “哈哈,约翰,你的那些小花招很有效。昨晚,我们在鳌鱼湾和那帮记者玩得非常愉快。”罗斯福一边愉快地嗅着从圆形舷窗里吹进来的海风,一边吩咐小詹姆斯道,“杰米,去把广播打开,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在标榜新闻自由的美国,尤其是在媒体尚未被资本力量完全控制的40年代美国,新闻记者“无冕之王”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在这些被公众赋予了某种监督权力的记者面前,即便是总统本人,一不留神也会被弄得狼狈不堪。

    罗斯福也算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比较善于处理媒体关系的了。但这些年,他还是没少因为那些唱反调的新闻媒体而大伤脑筋。现在,有机会戏耍一下那些烦人的记者,罗斯福就像是恶作剧得逞了的调皮孩子一样兴奋。

    小詹姆斯将罗斯福从轮椅上挪到了一把圈椅里,然后又拧开了一台摆放在办公桌一角的袖珍收音机,将频率调整到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早间新闻节目。

    广播里,一个男播音员在播报了几条有关国会延长兵役法辩论、美联储调息、以及苏德战势的消息后,终于用兴奋的语气向听众透露:“罗斯福总统现在在什么地方已经不再是秘密了!”接着,他又装腔作势地说,“罗斯福正乘着“波多马克号”游艇在鳘鱼湾度假,昨天晚上八点钟,有的新闻记者看见他在游艇的后甲板上钓到了一条大约1英尺半的北梭鱼。”

    听到这,罗斯福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汤姆(罗斯福的替身)干得不坏,不过如果换了我的话,肯定能钓上一条更大的。”

    “我想,等过一阵,我们向外面发布会议公报的时候,那些媒体的反映一定会更有意思。”难得总统这么有兴致,约翰当然也不能让他扫兴,连忙凑趣地跟了一句。说实话,他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小计划居然歪打正着,这么对罗斯福的胃口。

    “没错。史蒂夫(史蒂夫…厄尔利,白宫新闻秘书)那边很快就要有好戏上演了。”霍普金斯也笑得颇为开心。媒体记者对他这个白宫“影子总统”的攻击可比对罗斯福厉害多了。

    前段时间,连他老家苏城(依阿华州西北部城市)的报纸都对他访苏的“成果”进行了严厉地批评。这一度让霍普金斯感到非常伤心,因为他人生的第一份薪水就是给那家报纸当报童赚的。

    玩笑过后,大家就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与丘吉尔首相的“初次”会面上。与媒体记者的那点小小“恩怨”在罗斯福他们那里,不过是一点点生活调味料而已。没有人会把这太放在心上。

    “会议议程和社交活动安排就按我们之前和赫尔国务卿最后敲定的来,不再做修改了。”就会议准备情况和霍普金斯低语了几句后,罗斯福最后拍了板。

    说完,他又扭头问站在一旁的约翰,“约翰,一会儿是你和哈利法克斯子爵一起去见丘吉尔首相吧?”

    “是的,总统先生。”约翰连忙立正回到道。

    “很好,除了正式的会议安排,你再帮我向首相先生带两句话。”罗斯福说道:“第一件事,我想在今晚的欢迎宴会后请他们留下来喝杯茶,请他非正式的谈一谈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总体看法。你可以对他直说,我不希望搞得太正式,双方参加的人控制在20个人以内。”

    “好的。总统先生。”约翰又追问了一句,“如果首相先生询问我方会有那些人参加这次非正式交流,我该如何回复呢?”

    “你可以告诉他,我、威尔斯(副国务卿)、斯塔克、马歇尔、金、阿诺德、霍普金斯和哈里曼(罗斯福派驻英国主持执行《租借法案》的特别代表)都会参加。”

    “明白。”约翰在心里默念了一边名单,全都是白宫、国务院、陆军、海军、航空兵的核心人物。看来这场“餐后茶会”级别不低,其结果很可能会对接下来会议的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一件事,你帮我转告丘吉尔。明天早上我去威尔士亲王号做弥撒,祷告文想用《约书亚记》第一章。”

    《约书亚记》第一章?约翰回忆了一下。幸亏他还保留着这具身体本身的记忆力,否则还这真不知道罗斯福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您指的的是:你平生的日子必无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比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你当刚强壮胆……”

    没等约翰把这段经文开头背完,罗斯福就打断了他,“没错,就是这段,从这一直到:但愿我们能才能从仇恨、痛苦和各种复仇精神中保全下来。”

    约翰这回明白了,罗斯福这是要先给英国人吃个定心丸。让他们相信美国最终必定会成为他们的坚定盟友。这样他们才能在谈判中对一些“小分歧”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可怜的丘吉尔,约翰在心里为他默哀了一秒钟。带着大英帝国全体国民的期望(丘吉尔出发前,不仅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还要通报所有自治领的总理们),冒着生命危险辛辛苦苦跑来参加这次会议。哪成想会议还没开始,他的那些主要诉求就已经在罗斯福这里被判了死刑。

    约翰对自己的这一判断非常有信心。因为如果罗斯福打算答应英国人那些诉求的话,他就完全没有必要再玩这种小手段。到时候协议一签,英美两国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哪里还用得着虚情假意地谈什么“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从罗斯福那里接受了任务,约翰就起身准备告辞。一会儿,他可是要代表美国总统去拜会英国的首相,怎么也得先刮个胡子,换身干净点的制服吧。

    没想到刚出门,霍普金斯就追了出来。“约翰,我还有件事忘了跟你说。”说完,他就跟约翰耳语了两句。

    “还有这事?”约翰听了又吃惊又好笑。原来丘吉尔也有拍马屁拍到马脚上的时候。

    “这件事你最好找个机会,跟丘吉尔首相提一提,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霍普金斯又叮嘱道。

    “知道了。”约翰无语地接下了这个颇有些“尴尬”的任务。要是伦道夫这次也能来参会就好了,这种事交给他去解决再合适不过了。只不过,现在伦道夫应该还在北非吃沙子吧,也不知道哈里曼跟他媳妇勾搭上没有。

第一百五十章 “圣狐”哈利法克斯() 
在被一片灰色薄雾笼罩的阿金夏湾海面,约翰穿着特意在将军街一家著名成衣店定制的陆军礼服,登上了专属于金上将的快艇。

    在美国,普通士兵和军官一般都是拿购置服装的津贴在军人服务社购买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的军服。但像约翰这样的高级军官,往往更喜欢那些以制作军服著称的小型成衣店。

    这些店通常从业多年并拥有极高声誉,完全不用担心从他们那购买的制服会违背《陆军条例》第700—84号《个人服装的发放与销售》及《技术手册》第10—227号的规定。而且这些量体载衣、单独制作的军服,质量会好得多,更能体现高级军官的军人仪表和荣誉感。

    当然了,这种军服的价格也比军方统一采购的要高得多。一般的校级军官还真不一定消费的起。比如约翰身上的这套,就花了他差不多65美元。另外,为了能够赶上这次会议,他好多掏了8美元的赶制费用。

    不过,这点钱对于约翰来说完全不叫事。他的消费观念,一向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至少在他自己看来,现在身上的这套“天价”军礼服还是物有所值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胸口的工资条(资历章)实在是太单薄了一点。

    此刻,约翰正在快艇的座舱里,好奇地观察着前方一千码开外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这艘画着蛇皮一样彩色圈斑伪装的战列舰,是大约15分钟前抵达的,同行的还有5艘英国和加拿大驱逐舰。

    作为现场最大的军舰,不久前刚刚经过大洋风暴打击“威尔士亲王号”和金上将的漂亮旗舰比起来,简直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那些船身和上层建筑物焊着的粗钢板补片(这是被“俾斯麦号”主炮击中后贴的橡皮膏药)在提醒约翰,从“奥古斯塔号”到“威尔士亲王号”不仅意味着从美国到了英国,同时也是从和平到了战争。

    约翰正盯着“威尔士亲王号”出神,快艇的尾部突然被一股海浪高高抬起,让他差点失去平衡。

    “非常抱歉,子爵阁下,我刚才不是有意的。”稳住身子后,约翰连忙向身边的哈利法克斯子爵致歉。刚才,为了保持平衡,他下意识地抓住了这位英国驻美国大使空荡荡的左袖管。

    “没关系,上校。我想你应该很少坐船出海吧,这种情况很正常,你完全不用在意。”患有先天性左臂萎缩,一出生就没有左手的哈利法克斯子爵(本名爱德华…伍德,1934年继承其父的爵位,成为第三代哈利法克斯子爵,1944年改封哈利法克斯伯爵),非常大度地原谅了约翰的失礼。

    “坐这样的小艇出海还是第一次。”约翰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句。他也没想到,自己与哈利法克斯第一次见面,就出了这么大一个丑。要知道,这位可不是什么普通外交官,而是曾经与丘吉尔分庭抗礼的英国保守党大佬。

    从政30余年,历任下议院议员、殖民地事务部次官、教育大臣、农业大臣、印度总督、陆军大臣、掌玺大臣、枢密院长和外交大臣的哈利法克斯子爵,在英国政坛的影响力一度位于丘吉尔之上。

    张伯伦辞职后,他曾被视作首相职位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张伯伦(当时仍是保守党党魁)和国王乔治六世都支持他担任此职。但最后,他拒绝这项提名。一是因为丘吉尔已经抢先争取到了工党的支持,二是因为作为张伯伦绥靖航船的“大副”,哈利法克斯认为自己不适于管理一个成功的战时内阁。

    虽然与首相宝座失之交臂,并很快自请“发配”美国。但哈利法克斯仍然是国内和国际舞台上一名颇具分量的英国政治家。因为政治手腕高超(老奸巨猾),又极度酷爱猎狐运动(别看哈利法克斯天生没有左手,但却是一名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人送外号“圣狐哈利法克斯”。

    “多经历几次就好了。我第一次出海的时候,差点以为自己会死在海上。”哈利法克斯似乎从约翰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那是1907年,在印度洋上。当时我父亲就断定我这一辈子都当不了水手。”

    “但在英国这艘大船上,您可是最好的水手,子爵阁下。”约翰借机恭维了一下哈利法克斯。在他前世的记忆力,这位在驻美国大使的位置上一直干到了1946年,并且之后还将在政坛活跃很久。特别是等美国参战后,哈利法克斯的作用将变得非常重要,在伦敦和华盛顿说话都很有分量。以后,自己用得着对方的地方还有很多。

    哈利法克斯显然对约翰的小马屁很受用。到美国后,他的处境一直很艰难,饱受孤立主义者的攻击。前不久,他在底特律出席活动的时候,还被抗议者投掷过鸡蛋。难得有个素不相识的美国人对他如此推崇,让哈利法克斯心情大好,“不用叫我子爵阁下,叫我伍德就可以了,上校。”

    “好的,伍德先生。再次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约翰…范德比尔特,你可以叫我约翰。”约翰从善如流地接受了哈利法克斯的提议。

    “范德比尔特。你和马尔伯勒公爵夫人是什么关系?”哈利法克斯问道。

    “孔苏埃洛夫人是我的堂姐。”约翰一边回答,一边感慨孔苏埃洛堂姐的魅力。她和马尔伯勒公爵都离婚这么多年了,英国上流社会仍然将其视为真正的“公爵夫人”。

    “我和公爵夫人是老朋友,和范德比尔特校长也是多年的老交情了(从1933年起,哈利法克斯就是牛津大学的董事和名誉校长)。”说到这,哈利法克斯突然眼前一亮,“我想起来了,你就是帮助实施客童计划的那个约翰,莫吉(英国驻纽约总领事)曾多次跟我提起过你。”

    说着,哈利法克斯就向约翰伸出了右手,“非常感谢你为孩子们做的一切。”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约翰连忙握住了哈利法克斯的手。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少许付出,就让他获得了一柄打开英国大门的钥匙。艾尔弗雷德说的没错,果然慈善才是永不会失败的投资。

第一百五十一章 “健忘”的丘吉尔() 
中国有句老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从这个角度来说,约翰和哈利法克斯还真得缘分不浅。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居然意外地聊得来。从“奥古斯塔号”到“威尔士亲王号”不过短短几分钟的航程,约翰就和哈利法克斯建立起了初步的交情。虽然只不过是点头之交,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在登上“威尔士亲王号”之前,哈利法克斯还好心地指点了一下这个初次执行外交任务的美国“年轻人”。建议他在去拜会丘吉尔之前,可以先去见一见怀南特大使。

    哈利法克斯的本意,是让约翰去给自己找一个“保姆”。一会儿和丘吉尔见面时,有个外交老手在一旁帮衬,万一出点什么小纰漏,也可以弥补一二。

    对于哈利法克斯的这个建议,约翰自然会从善如流,欣然接受。倒不是为了在见丘吉尔时,有怀南特大使在边上可以帮他“壮胆”,他和丘吉尔又不是第一见面了。而是因为这个建议,却恰好能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临走前,霍普金斯特意交代他提醒丘吉尔的那件事,完全可以交给怀南特去做。相信这位驻英国大使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信息传递渠道。

    登上“威尔士亲王号”,约翰一行首先受到了船长里奇上校的热情迎接。

    “您好,哈利法克斯子爵、范德比尔特上校!”里奇上校行了一个手掌向外的英式军礼,“首相阁下已经收到了消息,正在房舱等你们。我的军需官会带你们去见他。”

    “好久不见,里奇船长。”哈利法克斯显然认识里奇,“我现在就去见首相。这位范德比尔特上校有事要先去见怀南特大使,麻烦你派个人领他过去。”

    “好的,哈利法克斯子爵。上校,请跟我来。”简短的寒暄过后,里奇就将约翰交给了一个留着帅气的棕色大胡子的值日军官。约翰跟着他,穿过甲板上,走过一条条昏暗的走廊,来到了怀南特大使的寝舱。

    “你好,范德比尔特上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和一般的驻外使节不同(美国驻发达国家大使的职位,一般都是总统用来酬谢“赞助商”,也就是那些在竞选中出钱出力较多的所谓社会贤达的),怀南特是在外交系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职业外交官。约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他这种主动上门求教的谦虚态度,立刻让怀南特对他有了一丝好感。

    “没问题,上校。”怀南特爽快地答应了约翰的请求,“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所在。”

    “那真是太好了。”说着,约翰就把公文包里,霍普金斯拟定的议程安排递给了怀南特,“这是最后的议程安排,您看一会儿我和丘吉尔首相见面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怀南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眼睛,“你就按计划来好了,没必要紧张。对了,霍普金斯身体怎么样了?他离开英国那会儿情况可不太妙,我和首相先生都担心他能不能顺利会国。”

    “现在已经好多了。不知道首相先生状态怎么样,听说你们这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