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和他私交甚笃的布莱德利还在师长的位置上,暂时出不了什么问题。等明年6月,布莱德利被马歇尔调到28师去给爱德华…马丁擦屁股后,约翰的日子可就不会像现在那么舒坦了。

    要知道,将来接替布莱德利的李奇微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约翰要不拿出点真才实料来,将来是很难混出头的。

    如果82师一直是普通步兵师的话,约翰这次还真可能要完。他肚子里的那点货,在李奇微这种老行伍眼中简直不值一提。好在约翰心里清楚,82师将来是会被改编成空降部队。这也是他当初敢拒绝马歇尔提议的底气之。约翰知道在空降作战领域,李奇微和他一样是“菜鸟”,甚至于他可能还有一点优势。

    反正现在美军也没人真正参加过空降作战,一切都还在试验摸索阶段。他大可以利用前世网上看来的那些“经验之谈”,把自己先塑造成一个“空降理论专家”。

    算算日子,貌似82师距离改编应该也没多长时间了。历史上,“全美”师是在1942年8月,也就是布莱德利离开两个月后,被改编为美国第一个空降师的。这辈子,根据本宁堡伞兵学校和伞兵试验部队(503旅)组建的时间推算,应该只会提前不会推迟。

    所以,约翰现在得抓紧时间,打响自己在空降作战领域的名气了。当初,加文之所以能从一个上尉扶摇直上,几年间变成美军最年轻的少将,靠的不就是他写的那本《空降部队的战术与技术》(Tactics…and…Technique…of…Air…Borne…Troops)吗?

    据约翰所知,加文去年底就已经开始动笔编写这本书了。上次在利文沃思堡军校见面的时候,他还曾拜托约翰帮他搜集有关德国及苏联空降部队的资料呢。

    约翰现在让米勒给他送过去的,除了他从利文沃思堡军校资料馆里查到的信息,还掺杂了不少私货。里面既有后来伞兵训练常用的方法技巧,也有“专家”针对二战空降战例总结出来的“金玉良言”。甚至在最后,约翰还大胆地对空降作战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做了预测。

    相信在收到了约翰贡献的宝贵资料和建议后,加文应该不会不同意把他的名字放入作者栏的。他的要求也不高,能够成为美国第一本空降军事理论著作的第二作者,捞一顶“战术专家”的帽子戴戴就可以了。

    有了这顶帽子,约翰将来就有在空降部队立足的资本了。别看在美军里,陆军空降部队只有一个第18空降军,好像挺势单力薄的。实际上,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空降部队出身的军官在陆军内部都极为强势。

    仅五六十年代,就有四个出自第18空降军的军官(李奇微、泰勒、兰尼兹尔、威斯特摩兰)坐上了陆军参谋长的宝座。而第18空降军也在这些身居高位的老长官的照顾下一再加强,最后连第二装甲骑兵团、第三机械化步兵师、第十山地师这样的陆军王牌部队都直接划入了该军编制。

    约翰相信,自己只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在美国空降部队初创阶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来光仅一个“空降派开派元老”的身份,就足以让他受用不尽,三十年内都不用担心军界影响力消散的问题。

第七十五章 “豪门”出行() 
“妈妈,妈妈。你快一点,我们要迟到了!”兴奋的小艾拉拎着她的粉色小旅行包,兴冲冲地对阿黛尔喊道。今天,是她们启程前往路易斯安纳的日子,小家伙一大早起来就很亢奋。

    “安静,艾拉。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现在不是小孩子了,别动不动就大喊大叫的。”阿黛尔正在跟留下来看房子的园丁老麦克交代事情,被打断后很不悦地批评了小艾拉:“那些礼仪课程都白上了吗?范德比尔特家的女孩子这么不淑女,会被笑话的。”

    “好的,尊贵的范德比尔特夫人。”虽然被妈妈骂了,但小艾拉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还开玩笑地对妈妈行了一个古典屈膝礼,然后又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最近,小艾拉没有再去幼儿园,家庭教师的课程也都停了。而阿黛尔自己又因为忙于搬家和处理公司、基金会的事务,再加上小艾瑞克刚刚脱离母体免疫的保护,闹了几次小病,所以根本就顾不上女儿。结果,这段时间基本无人管束的小艾拉就有点玩疯了,大有从文雅的小小姐变成“野丫头”的趋势。

    从小就在教会学校接受严格礼仪训练的阿黛尔,对女儿最近发生的这种变化非常头疼。更让阿黛尔感到头疼的是,他们要搬去的亚历山大市是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城市,根本就没有适合女儿的幼儿园。

    在与约翰通电话的时候,阿黛尔也跟丈夫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约翰对此并不太在意。在他看来,艾拉还小呢,喜欢玩闹是天性,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了亚历山大后,给她物色个好一点的家庭教师就行了。反正小家伙翻过年就7岁了,可以去上小学了,这半年有没有幼儿园上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阿黛尔显然比约翰考虑得要多得多。在她心中,家庭才是始终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可以往后放。既然丈夫太忙,没有精力关注女儿的教育问题,那她就更要把这份责任担起来。把女儿培养成大家闺秀,才是她为人妻、为人母最应该做得事。她已经下定了决心,搬到亚历山大后,就把精力全都放到照顾丈夫和两个孩子身上,尽量不再参与公司和基金会的事了。

    最后叮嘱了老麦克几句后,阿黛尔就带着两个孩子,以及管家、仆人、保姆、司机、保镖和苏珊奶奶一共十余人直奔华盛顿联合火车站了。小艾瑞克还太小坐不了飞机,他们这次只能乘坐火车前往亚历山大。为了让她们的旅途舒服一点,约翰这次还特意动用了家族专用豪华旅行车厢。

    而这也是小艾拉一大早就这么兴奋的原因。身为范德比尔特家的孩子,无论男女,从小都是听着家族先辈开创铁路王国的传奇故事长大的。小艾拉早就想要亲自体验一下,乘坐这节代表着家族地位和荣耀的专用车厢旅行是一种什么感觉了。

    在华盛顿联合火车站,一节镶有珐琅质徽章的豪华车厢已经挂上了前往路易斯安纳的列车。一条红毯直接从贵宾候车室门口铺到了车厢入口处,不少旅客都聚集在站台上对这节车厢指指点点。

    “这是什么车厢啊,这么漂亮。你看上面的那些铜饰擦得多亮。”

    “什么铜饰,真没见识,那是金的好不好。”

    “金的?我的上帝,那得多少金子啊。光那个把手就得十来公斤吧。”

    “怎么可能是纯金的,那不早被人偷走了,只是外面镀了一层金而已。”

    “那也够奢侈的,这是什么人的车厢啊?”

    大家议论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认出了车厢上的徽章:“捧着锚和齿轮的天使,这是老科尼利尔斯先生的标志。这节车厢应该是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专用车厢,我以前在纽约中央车站见过几次。”

    “原来是他们家啊,难怪呢。”虽然范德比尔特家族已经退出了美国顶级豪门的行列,但在普通美国民众心中,范德比尔特这个名字始终是铁路的代名词。

    “这么说,今天是有范德比尔特家的大人物要出行啦?啧啧,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不是说他们家已经没落了吗?前几年报上还说有个叫什么范德比尔特的破产了呢。”

    “那是旁支,好不好。这种豪门再没落,拔根毫毛也比我们腰都粗。”

    “瞎说什么呀。人家哪里没落了,那是转型了好不好。你们没听说吗,最近几年很火的那个联邦快递公司就是他们家的产业。那生意做得……”

    “真的,假的。我可听说联邦快递公司的福利特别好,他们还给员工买保险呢。”

    当阿黛尔他们抵达联合车站的时候,聚在车厢前围观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车站不得不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将他们赶到红毯两边。

    其实也不怪旅客们好奇。随着汽车的普及和民用航空业的兴起,范德比尔特家族的这节专用旅行车厢已经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了。就算是威廉、哈罗德等人需要乘坐火车出行,他们一般也会选择预定车上的豪华包厢。

    毕竟,家族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铁路霸主了,使用专用车厢不仅麻烦(需要提前调度,尤其是在使用其他铁路公司线路的时候),而且也过于高调了一点。

    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些特定的重要场合,家族成员们才会动用这节车厢。跟约翰结婚这么多年,阿黛尔也就只有在蜜月旅行的时候搭乘过一次。至于小艾拉,更是只在照片里见过这节车厢。

    等车站工作人员维持好秩序后,小艾拉就一马当先,迈着优雅的步伐,露着矜持的微笑,在众人的注视下昂首挺胸地走过红毯,登上了列车。那架势活像一个骄傲的小公主。

    跟在艾拉身后的阿黛尔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由得送了一口气。看来女儿还算可以挽救,至少在公众场合表现得还算得体,没有丢范德比尔特家的脸。

    这会儿阿黛尔还不知道,她们一家登车的镜头,已经被一个碰巧在车站候车的记者拍下来了。不过就算她知道,也不会太在意。前段时间,在参加各项慈善活动的时候,阿黛尔没少被媒体拍照和采访,甚至一度成为了华盛顿本地媒体上的常客。

    阿黛尔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组照片日后会给她带来一个“阿尔瓦第二”的名号,并由其引发了一大堆的麻烦,让她和约翰吃尽了苦头。

第七十六章 从照片里消失的女人() 
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专用旅行车厢非常宽敞,共有2个带独立卫生间的主卧室、6间客人房、4间佣人房、2间警卫室(首尾各一个)、1间秘书室(装有电报系统),此外还有餐厅、厨房、茶室、会客室、会议室、办公室和游戏室,长度甚至比普通旅客车厢还要长一些。

    上车后,阿黛尔就抱着小艾瑞克直奔车厢主卧室而去。刚才在来的路上,小家伙一泡尿把自己给浇醒了,哭闹了好一会儿。阿黛尔得赶紧帮他把尿布给换了。

    玛丽和苏珊奶奶则将忙着指挥众人重新布置车厢。没错,就是重新布置。虽说原先旅行车厢里的布置并不比高级酒店差,但显然并不能完全满足阿黛尔一行的全部需要。

    别看他们一行只有十来个人,在火车上也只待不到两天的时间。但他们这次随身带的东西还真不少,从小艾瑞克的摇篮到给小艾拉做果汁用的榨汁机,甚至还有阿黛尔用惯了的茶具和那支从不离身的的深红色越南花瓶。

    等阿黛尔把小艾瑞克哄睡着出来,玛丽他们还在忙活着。阿黛尔突然发现小艾拉不见了,连忙四处寻找。推开会客室的门,眼前的一幕差点没让阿黛尔憋过气去。艾拉居然穿着鞋子爬到了会客室的沙发背上,正努力地把一个相框从墙上取下来。

    “艾拉,你给我下来!”阿黛尔这次真的生气了,“哪有女孩子像你这样的!”

    “妈妈。你看这个人是不是爸爸小时候?”小艾拉就跟没有发现妈妈生气了一样,指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一个五六岁男孩说道。

    “应该是吧,你看他身后站着的不是你乔治爷爷吗?”阿黛尔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张全家福照片了,他们家里也有一张。记得丈夫曾经对她说过,这张全家福是1909年三伯威廉…萨基姆…范德比尔特60岁生日那天拍摄的,当时他才5岁。

    不过阿黛尔很快就发现,这张照片和家里的那张有点不一样。在丈夫的身后,“公公”乔治的右侧,还站着一个非常美丽的年轻女士,而家里的那张全家福里却没有这个人。

    “那爷爷边上的那个女人是谁?她可真漂亮,我以前怎么从没在照片上见过啊。”小艾拉指着那个女人继续好奇的问道。

    “我也没见过,可能是家里某个亲戚吧。”阿黛尔说的是实话,照片上的那个女人她确实从来没见过。不过,她隐隐有种感觉,这个被从全家福里抹去(那个年代也是有给照片修图)的女人很可能就是自己从未谋面的“婆婆”。

    嫁入范德比尔特家这些年,阿黛尔也陆陆续续听说过一些关于自己“婆婆”的传闻。不过由于约翰一直都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讳莫如深,阿黛尔也就很自觉地从不主动打听。这还是阿黛尔还是第一次见到“婆婆”本人的照片。

    从照片上看,年轻时的“婆婆”还真是个充满“媚力”的女人,跟最近几年很火的好莱坞艳星海蒂…拉玛(全球首位在电影中全裸出镜的女影星,同时也是一名女发明家,她在1941年发明了扩频通信技术——CDMA的前身)有些神似。

    虽然照片里称得上年轻貌美的贵妇人和大小姐足有七八位,但这个女人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无论谁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在第一眼就注意到她。就连阿黛尔也不得不承认,仅论容貌的话,她所认识到人中,也就只有孔苏埃洛堂姐能与其相比了。

    只是与孔苏埃洛这位热心慈善的一代名媛不同,自己的这个“婆婆”在返回法国后,就成了欧洲社交界艳名远播的“交际花”。她不仅先后结了四五次婚,还长期与很多权贵子弟保持着地下情人的关系。

    真是可惜了。阿黛尔在心中暗自感慨。如此受造物主宠爱的女人,灵魂怎么会堕落到这种地步。在从小接受教会教育的阿黛尔看来,这个道德败坏并让自己丈夫蒙羞的女人,死后注定是要下地狱的。

    “妈妈?妈妈!”当阿黛尔盯着照片愣神的时候,小艾拉已经跳下了沙发,拉着她的衣角说道:“我渴了。我想喝果汁。”

    “哦,好,我们去找玛丽吧,让她给你弄点果汁喝。”回过神来的阿黛尔连忙拉着女儿的手离开了这个房间。她可不想让小艾拉跟这个沉迷于物欲的堕落女人产生任何联系,哪怕那只不过是一张略有些发黄的老照片。

    当阿黛尔她们前往路易斯安娜的时候,约翰和米勒则在玛丽的指挥下忙着收拾他位于亚历山大市的新家。

    本来按照82师的训练计划,全师在完成25英里负重行军训练后,是有两天假期的。部分表现优秀的士兵,还可以获准离开克莱博军营,到亚历山大市里去逛逛。约翰也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把新家的事料理完。

    结果,约翰和布莱德利他们低估了新兵们对第一次休假的兴奋程度。放假的前一天晚上,军营福利社就发生了一起大规模酒后斗殴事件,宪兵队一口气关了60多个人的禁闭,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事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此类恶性事件,布莱德利连夜召集师部主要军官开会,临时决定取消了全师军官的休假。由于505团马丁上校在事发前就已请假离开了军营,约翰临危受命前往505团坐镇,确保该团平稳过这两天假期。

    所以,一直到阿黛尔一行抵达亚历山大市的前一天,约翰才勉强挤出时间赶回市里,去为迎接妻子和孩子们的到来做准备。

    问题是,自打一出生,约翰就是在一大堆管家、保姆、佣人的伺候下长大的。收拾房间这种事他从来都只动嘴不动手。结婚后,这些又一直都是阿黛尔在料理,他更成了甩手掌柜,甚至连嘴都很少动了。

    现在,约翰充其量也就是能做到生活自理而已。再怎么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时候也是独立生活过一段时间的。而且以前几乎每年都要去野营、狩猎,洗衣做饭这类的小事还难不倒他。否则当初在利文沃思堡军校培训的时候他就得完。

    但是,突然让他和米勒两个人在一天时间里把上下四层半(包括地下室和阁楼)共32个房间和前后两个院子都收拾好,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着满是灰尘的房间、摆放凌乱的家具、以及大大小小上百个没有开封的行李箱子,约翰和米勒都意识到大事不妙了。

第七十七章 阿黛尔驾到() 
正当约翰和米勒一筹莫展,压根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的时候,门铃突然响了。约翰打开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穿了一身宽松运动服的玛丽大姐,顿时喜出望外。

    “上午好,玛丽!”约翰热情地拥抱着这位大救星。“你能来可真是太好了!”

    “上午好,约翰!还有你,米勒中尉。”玛丽大姐走进屋:“奥马尔说阿黛尔他们明天就要到了,让我过来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你们收拾到哪了?”

    “还没怎么开始呢,玛丽。”约翰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事情实在太多了,我都不知道应该先干哪一件。”

    “我就知道,让你们男人来收拾屋子根本就不靠谱。”玛丽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我已经让布里奇到石匠街那边雇临时帮佣去了,一会儿就能到。”

    约翰一拍脑门,他真是傻到家了。自己干不完,难道不会雇几个人来干活吗?得亏玛丽提前帮他想到了,否则今天非抓瞎不可。

    “谢谢你,玛丽。要不是有你,我连去哪里雇人都不知道。”说完,约翰又回头命令米勒:“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倒杯水来。”

    米勒傻傻地看着约翰,他很想告诉自己的上司,家里压根就没有水。不光是水,连可以用来盛水的器皿都没有,这些东西都还在不知道哪个箱子里封着呢。

    “不用麻烦了,等阿黛尔来了再让她请我喝茶好了。我可听说你从英国带回来不少好茶。”玛丽看见米勒踌躇的样子,就猜出了大概,连忙为他解了围。

    “没问题。我这还有些丘吉尔首相夫人亲手配的红茶,味道相当不错。回头我让阿黛尔送两罐给你。”约翰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命令有问题,连忙把话题圆了回来。

    不一会儿,布里奇就领着五个扎着头巾、系着围裙、带着袖套,拿着各种清洁工具的中年大妈抵达了约翰的新家。

    “玛丽,石匠街那边我只找到这么多帮佣,怕你着急就先过来了。如果不够,我一会再去红河对岸的市场看看。”布里奇说道。

    “辛苦了,布里奇。五个人再加上我们四个应该差不多够了。”玛丽点了点头,又吩咐他道:“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路大分校门口有家汉堡店,你一会儿去订9份套餐,再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