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的真相-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贷款,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其它的措施。因为银行可能会冻结他们在银行中的存款,这些贷款者可能会提前将自己在银行中的存款取出,以便逃避银行追讨剩余的贷款。毕竟,经济危机中,很多人收入大量减少,甚至失业。他们不得不为今后的生活打算,尽量储备一些现金,来度过未来的可能的艰难岁月。”

“这些人虽然只是少数,虽然只是一部分中的一部分,可因为有着庞大的基数,所以数目仍旧会不少。这也就意味着,会有不少的家庭会将银行中的存款取出,最终导致银行的储蓄总量下降。不仅如此,这样的抵押贷款通常会有担保人。贷款人或许会和他们沟通一下,然后,他们也从银行中将自己的存款取出,避免银行将他们账户中的存款冻结。毕竟,贷款人都没有打算还贷款,他们更没有道理来这样做。更何况,现在更重要的是,渡过现在的艰难岁月,其它的,就交给银行吧。”

“这样,最后的结果是,一部分人为了逃避银行追讨剩余贷款,将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出。银行会因此而流失大量的储蓄资金,而这些储蓄资金在经济危机中,很可能就是那些对银行至关重要的仅存的能够调动的流动资本中的一部分。这时候,充足的流动资本对银行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流动资本的缺乏,会大大的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

“事实上,对于某些银行来说,还可能会面对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假如流言悄然散播,说,某些银行在经济危机中遭遇重大经济损失,可能会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这或者只是一种猜测,或者是对未来的一种消极预期。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经济危机中已经有了太多的消极情形发生,为了消除自己的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他们中的一些会从银行中取出自己的存款,或者更有可能的,将自己的存款从一些中小银行转移到一些大型的自己放心的银行中去。”

“这对于那些中小银行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他们的储蓄总量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大幅度的减少。或者就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某些中小银行因为现金流的缺乏,而难以支付银行的正常存取业务,也就是说,存款人到银行中提取存款,银行因为缺少现金,暂时无法办理业务。银行当然会给出种种的解释,来安抚这些存款人。可是,不论怎样,一旦这样的情况发生,这无疑会加大存款人的担忧和疑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存款人开始到银行提取现金,或将存款转入其它的‘放心’银行。这对于某些银行来说,很可能是灾难性的,流动资本本就难以为继的银行,更加难以应付现在的情况。于是,情况愈演愈烈。银行中更加缺少现金,有更多的人来取钱。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挤兑的产生。一旦如此,银行离关门停业就不远了。”

“消息风传,某某银行的某些支行已经关门停业了,银行也有可能会破产。先不论银行的状况是否有如此糟糕,也不论百姓的担忧到底有没有道理,但结果是人们的担忧和疑虑更深了,有更多的人到一些银行中去取钱,更多的人取不到钱。如果情况没有及时得到控制,一旦引起百姓的恐慌情绪,那么,许多没有足够实力,不能够给人们足够信心的银行,将很难摆脱被挤兑的命运。一旦如此,情况就严重了。”

第19章 利率

“更何况,即使事情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对于某些中小银行来说,情况也十分的严峻。它们的投资可不仅仅是按揭购房贷款,它们还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各种各样的投资。事实上,按揭住房贷款与其他贷款相比,还应该是一种比较有保证的贷款方式。对于银行来说,这样的贷款风险更小一些,毕竟它有双重的抵押和担保人的保证。在这样的投资中,它们一般能够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毕竟,这样的贷款个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至少个人是不能破产的。”

“在其他的投资中,银行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投资损失。经济危机爆发,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这对于给这些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来说,是个糟糕的消息,它们很可能会因此而承受一定的投资损失。而且,相应的赔偿也需在企业清盘之后才能够拿到,这需要等一定的时间,并且,这并不容易做到。毕竟,就像之前说到的那样,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市场规模不断缩小,危机的影响仍在不断的扩展和加深,短时间内,可能并不是收购那些破产倒闭企业,相关固定资产的最好时机。”

“对于没有破产的企业来说,它们大多正遭遇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利润被大大的压缩。它们中很多企业的情况并不太妙,它们随时可能因为某一笔交易的成败而破产倒闭。它们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而银行贷款就是他们获得流动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它们要争取银行贷款。”

“银行也正陷入两难的境地。首先,一些贷款企业因经济危机而破产倒闭,银行可能会因此而遭受巨额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企业的清盘需要一定的时间,银行并不能马上收回相应的流动资本,而且,这很可能导致银行收回流动资本的速度放缓。现在的关键是,银行非常缺少流动资本,难以维持日常的运营。原本准备的大量流动资金,已经因为储户的提现而所剩不多。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资金注入,银行的正常运营将难以维系,那样,情况就会更加糟糕。”

“这些暂且不提。大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这也使得银行十分为难。有些企业原本就欠银行的大笔贷款没有还清,现在它们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如果这些企业破产,那么,很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可是,如果向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一旦这些企业最终仍旧破产,那么银行将很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况且,银行现在本身的流动资本并不充足。最终,银行在保证自身能够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可能会向某些被评估运营状况比较良好,并且已经拥有这家银行较多贷款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

“从这也可以看出,企业选择有实力的银行进行贷款,其实也很重要。因为在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银行更可能拥有余力,来向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而如果企业已经拥有这家银行的一定的贷款,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同等条件下,更可能会向它们发放一定的贷款。”

“恩,”张哲点头,说:“经济危机会有一个全方位的作用。对于银行来说,它的各种贷款大多都有可能遭受一定的损失,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银行所掌控的财富,一部分受损,无法收回;一部分财富被固化,短时间内难以收回,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流动资本回收速度;一部分是保持正常的外放贷款部分,银行可以通过它们以一定的速度回收流动资本;还有就是银行没有外放的流动资本,这个也占一个很大的比例。”

“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银行的储蓄总量大幅减少。大量储户从银行中提现,银行的流动资本将快速减少,很快就难以为继。不要说在这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即使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也难以承受储户的挤兑。一旦情势恶化,对于银行,特别是某些经营和投资策略有误,又缺少点运气的银行来说,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情况发展到足够严重的地步,某些银行破产,也不是不可能的,即使国家或其它的银行此时并不希望它破产。”

“恩,”凯威儿点头,“确实有可能。虽然这只是在一种极端假设条件下的极端情况,但并不是说这样的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要知道,事情的发生、发展常常本身就有许多的特殊条件。更何况,还有许多外部因素我们没有去考虑,还有许多其它不确定因素我们没有考虑进去,或者是没有考虑到。不是说嘛,一切皆有可能。”

“呵呵,”凯威儿这样一说,倒将张哲和仝铁海都逗乐了。

沉默了片刻,凯威儿才接着说道:“那么,咱们下面就讨论一下,面对这样的情形,银行会有哪些应对的措施。”见张哲两人点头,凯威儿翻看了一下笔记,想了想,才接着说道:“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银行最先做出的举措很可能是逐步调整存贷款利率,以便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通常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使银行吸收更多的储蓄资金。第二,希望通过提高贷款成本,来减少市场中的投资和投机行为。这通常用于预防或抑制经济过热。因为经济过热之后的危机,可能会给银行带来巨额的损失。对于银行来说,稳定的市场,更有可能顺利的获得足够的利润。可现实中,增加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在经济泡沫的形成阶段,市场中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不一定会被有效的抑制。”

“这是因为这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市场虽可能有一定的隐患,但人们的投资常常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在经济泡沫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前,这个时期反倒是市场增长较快,且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这时,人们的投资行为会比较大胆,常常不会因为单纯的贷款利率上涨,而太多的影响到自己的投资或投机行为。更何况,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也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它必须考虑到大量原有贷款者的承受能力。”

“而银行调低存贷款利率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存款利率的降低有利于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增加。第二,希望通过降低贷款成本,来增加市场中的投资或投机行为。这通常是用于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毕竟,银行向市场中投入大量的贷款,只有帮助那些因经济低迷,而陷入困境的企业走出困境,银行才更有可能获得利润,减少损失。市场能够持续良性、平稳的发展,对于银行来说非常重要。”

“相应的,在经济危机的最初阶段,也就是危机影响还在不断发生和扩展的时候,存贷款利率的降低,对人们投资和投机行为的增多,不一定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时人们的投资更容易受到损失,人们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对未来的预期很不好。人们的投资行为会变得谨慎,很难因为单纯的利率调整而影响到自己的投资或投机行为。”

“而且,银行也并不能随意的降低存贷款利率。尽管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降低,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利于人们投资和投机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减小原有的贷款单位和个人的还贷压力,有利于维系现有市场的稳定,这些还是基本符合整个经济社会和客户的利益的。可是,如果银行的贷款利率降低,也会增大银行储蓄总量减少的风险。更严重的是,经济危机之后,很可能会有市场投机行为的增多,引发经济社会的严重通货膨胀。银行利率的降低,有可能会促进这种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高通胀率会严重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对于银行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高通胀率会大大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也会直接或间接的相对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再考虑到,经济危机中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都会大大减少。这样,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和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贷能力仍旧会大大的减弱。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想要达到的目的将很难实现,企业和个人的还贷能力仍旧没有太多的增强。而且,由于人们生活成本的提高和市场投机行为的增多,还有可能会大幅度的减少银行的储蓄总量。”

“经济社会中的货币,以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为基准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单位和个人储存的现金。这些现金被单位和个人保存,既不存入银行,也经常不用它们进行消费或投资。第二,是市场中流存的货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到的货币,经常用它们进行投资和消费行为,它们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保证。它们有时也会被存入银行中,但很快又会被取出,用于新的投资和消费之中。第三,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所掌控的货币。以银行为例,就是经常存入银行,较少发生存取变化的货币,即储蓄或存款。”

“银行掌握的储蓄越多,通常就能进行越多的投资,一般也会有越多的流动资本用于日常的运营。正常情况下,也越有利于银行增加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我们可以认为,在一段时间内,银行所掌握的货币总量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经济危机发生之后,银行的储蓄总量很可能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以及银行面对这种变化的具体举措和策略,将对未来银行所要面对的局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0章 银行的举措

“在经济危机爆发初期,”顿了顿,凯威儿接着说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市场规模不断缩小。这时,市场中生产、销售、投资、消费等等市场行为都大幅度的减少,再加上商品价格的下跌,就会最终导致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大量减少。这些从市场中抽离的货币,一部分被单位和个人以现金的形式保存,一部分则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

“也就是说,在经济危机的爆发初期,大量的货币从市场中流入银行,银行的储蓄总量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增多。银行到底会怎样做呢?这很重要。大量的贷款企业因经济危机而陷入困境,它们向银行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更多的贷款。银行的储蓄总量增加很多,流动资本一时很充裕。考虑到那些企业破产,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银行决定向他们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

“当然,银行肯定也是有风险意识的,它们会尽量多的准备流动资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是,要知道,只要银行这时向外大量放贷,肯定是一个败笔。放贷越多,银行之后会越被动。我们考虑一种较好的情况,银行没有降低存贷款利率。这时,经济危机爆发一段时间后,经济社会中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高通胀率导致市场中投机行为大量增多,物价也就是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样就会导致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多。而相应的,银行储蓄总量会因此而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减少。因为,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主要与市场中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有关,呈一种正相关的相关关系。这时候,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一些农产品,以及其它易于操纵的生活必需品。”

“不管怎样,这时候银行中的储蓄总量会大幅度的减少,这可能会让银行很被动。因为之前银行储蓄总量增多的时候,银行又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尽管银行也会有意识的增加存款准备金,以便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但现在,银行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增多的储蓄,现在已经随着市场发生变化而消失了。对于银行来说,这相当于在自身储蓄总量并没有增多的情况下,又向那些贷款企业发放了大量的贷款。这无疑会大幅度的削减银行的流动资本,大大降低银行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因此,经济危机爆发之后,银行一定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贷款额度。即使在自身储蓄总量在危机初期增多的情况下,也不能轻易向市场投放更多的贷款。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从市场中尽可能的抽取资金,这样,不仅可以尽可能的增加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尽快恢复。”

“其实,”凯威儿揉了揉额头,明显有些累,“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特别是在泡沫逐渐形成的时期,这时,市场中的货币流动量是不断增加的。对于银行来说,可能会有储蓄总量大量减少的风险,可现实中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在经济的繁荣时期,社会财富的累积很快,虽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不断增多,整个经济社会增加的货币总量却更多,这样就使得银行储蓄总量有可能是不减反增的。”

“不论怎样,经济危机中,银行并不能随意的降低存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对利率的调整必须要谨慎。最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保持稳定,或者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展和加深的情况下,随意的对市场实施刺激或干预,很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不明智的。通常要在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逐渐出现转变的情况下,再用适当的方式来帮助经济发展逐渐恢复正常,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所以,银行应对危机的第一个举措会有很高的风险,大幅调整存贷款利率的举措,也并不可行。”

“唉,”凯威儿叹了口气,明显有些累。想了想,接着说道:“其实,利率的确定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阶段,人们投资更容易获得高回报,这就使得贷款人能够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而高贷款利率又有利于银行吸收更多的储蓄,增加自己可运作的资本。另外,这对于抑制经济过热也有一定的作用。”

“而在经济发展陷入低谷的阶段,按理说,银行存贷款利率应当调整到较低的位置,才更符合银行的利益。因为,经济发展陷入低谷的时候,人们的投资常常回报率会比较低,这使得贷款企业和个人难以承受较高的贷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会大幅度的降低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可现实是,低贷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投机行为发生,引发经济社会出现高通胀率,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本。最终,仍旧会大大降低那些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相反,如果在经济发展陷入低谷的阶段,银行仍旧保持较高的存贷款利率,虽然贷款人的还贷能力会大幅下降,但很可能也不会比低利率情况下更糟。更何况,高利率可以大幅度减少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发生,从而抑制和减弱市场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也可以很好的降低大量存款人集中提现的可能性,或增强这方面的抗风险能力。而且,高利率情况下市场恢复稳定很可能会用更少的时间,能够更快的走向正规。这主要得益于市场没有受到更多的干扰,人们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以及人们期望经济尽快恢复正常,以便能够从市场中获得更多利润的渴望。”

“恩,”张哲点头,“确实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