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苏俄内战真的是一个实验武器和开发武器的好地方,武器设计和制造出来,想要看效果就可以直接拿到战场去用,到时候中招的反正是斯拉夫人。
“是的,是的,我们完全欢迎贵方的提议。”高尔察克看上去无比的高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创造合作的空间。”,他顿了顿,用着不是外交辞令的口语说道:“总理先生,我们真的应该加强合作,我们也愿意与德意志进行更深的合作,那是对我们都有好处的事情。”
第191章 :抱团取暖()
德意志与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合作确实会对双方产生好处。不过,那要看是合作到什么程度,目前得到好处比较大的明显是俄罗斯民主联邦,德意志的好处还停留在“存款期”的阶段,而似乎俄罗斯民主联邦“这间银行”总算比避免了倒闭的风险?
俄罗斯民主联邦稳定下来,各个列强就好像是闻到了屎味的野狗一样扑上来,正在获得大量好处的是列强,反而是德意志需要稍微往边上站。
情势比人强,德意志没办法拒绝,俄罗斯民主联邦只要不敢与列强将关系搞得僵硬也无法反抗,以至于两个希望加深合作的国家,在外交关系上面倒是亲密,但实际合作上却是显得磕磕绊绊。
事情的转机很快就要到来了,各个列强近期国内情势越来越糟糕,导致各个列强不得不将精力全力集中在国内,对于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干涉不免也就会降低。
其实不单单是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外交格局在改变,德意志的外交格局也在发生良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列强真的没有太多的精力,列强经济上面开始出现的恶化也使他们难以在军事上投入更多。
任何国家行动都是需要花到钱,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对外行动的经费肯定是要变得拮据,估计也只有那些不管国内经济的政府,才会在经济恶劣的基础上还在国外大手大脚洒钱。
很明显,列强对于国内安抚的重视力度很高,他们也就不得不缩减一些外部的开支。
“是的,各国已经有撤回干涉军的意愿。”高尔察克看上去有些忧虑:“不但是这样,他们对于我们的军火支持也会下降。”
对了,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绝大部分就是向国外购买,毕竟沙皇俄国的精华区都是在欧洲部分,偏偏那些精华部分都是被苏俄给掌控着。西伯利亚地区是有一些工业,但因为沙皇俄国时期就不重视,西伯利亚的工业相当薄弱,大型的兵工厂甚至压根就没有。
“他们倒是非常希望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军工企业,但是需要的是黄金或外汇。”曼纳海姆的全名应该是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他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竟然没有去芬兰,是待在了俄罗斯民主联邦。他蹙眉说:“甚至愿意拆掉本国的生产线卖给我们,但是……很明显价格很夸张,同时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军队体系。”
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外汇是有,但是非常少。高尔察克手里是有黄金,可是他拿出的黄金已经够多的了,哪怕是成为了俄罗斯民主联邦的总统,他也该为自己多想一想。
因为前期需要用到的资金太多,俄罗斯民主联邦一直都是大手大脚的花钱,光是黄金就向各国输出不低于五百吨,近期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疲软,一再声称已经没有可能再拿出黄金。
俄罗斯民主联邦倒是愿意用资源来与各国交易,但是主要列强要么时候有自己的殖民地,要么是觉得麻烦,英国、法国、美国对俄罗斯民主联邦用资源交易的选项可谓是兴致缺缺。
对俄罗斯民主联邦用资源交易有兴趣的国家也是有,包括日本和德意志,和一些非主流的列强,比如意大利。但是其中愿望最强的该是日本和德意志。
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是有朝鲜半岛作为殖民地,可是几乎什么资源都需要从国外进行贸易,他们又一直在加强军备,需要用到的资源多到夸张的地步。
德意志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是有机会就会向国外购买资源,面对英国那种几乎是敲竹杠的资源贸易都能吃下,别谈有廉价资源的时候又该是什么模样了。
意大利则纯粹就是一个搅屎棍一般的存在,他们是简单地为了恶心苏俄,才会向俄罗斯民主联邦表达交易的意向。
话说回来,苏俄到底是怎么招惹意大利了?意大利的那个首相,就是那个法西斯党徒竟然无比反感苏俄,近期动不动在发表演讲上总是需要谩骂几句苏俄。简直就是有一种身为“反~共”急先锋的架势,令人十分的侧目。
俄罗斯民主联邦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十分不错,双方在某些合作上的力度也相当高。根据德意志情报机构得到的情报,俄罗斯民主联邦在矿产资源的交易额度上,超过35%全是被日本以比较廉价的价格吃下。另外在木头的贸易上日本吃下了俄罗斯民主联邦75%的额度。
日本这么做引起的效应就是,本来对日本就有敌意的美国,让美国对日本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双方只在粮食贸易上还算处于正常的阶段,其余什么都不正常了。
“没办法,日本离我们近,他们也有着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高尔察克一脸的无奈:“日本已经不止是一个单纯的生丝出产国了,他们工业上的革新和发展,已经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是依靠向列强贩售生丝起家。短短的数年过去了,日本却已经可以向国外贩售工业产品,大多是一些民用的小东西,但真的开始像一个工业国了。
“我们贩售资源给日本,采取的是军火贸易。我们提供资源,他们提供军火。”曼纳海姆直言不讳地说:“但是他们提供的军火简直糟糕,特别是在子弹上面!”
现在俄罗斯民主联邦可是有接近一百六十万的军队,对于军火的需求简直就是到了异常饥渴的程度。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关系,无论是英国、法国、美国……,还是什么其它国家,贩售给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价格肯定是低不了,就真的是离得比较近的日本可以在价格上处于一个俄罗斯民主联邦更容易接受的额度。
“日本在劝导我们保持与他们军工体系一样的标准。”高尔察克很明显感到了荒谬:“一个刚从农业转到工业不足五十年的国家,竟然要让我们的体系向他们靠拢?”,他晃着脑袋,哭笑不得地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们的士兵和日本的士兵,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阿道夫。希特勒一本正经地说:“体格和身高上面,那是无法追赶的差距。”
很多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他们在脑海里面出现了一个画面,一头是猫熊,另外一个就像是癞子,没有比这个画面感更好笑了的。
“的确!”高尔察克也在笑,但是相对要矜持一些,他说:“我们已经拒绝了日本荒谬的要求。”,他看向了李奇,说:“经过研究,我们倒是认为可以从德意志进口武器生产线。”
李奇并没有如同高尔察克等人想象中立刻答应,像是经过严谨的思考,才说:“是的,我们的情况比较接近。但是……英法的态度需要考虑。”
不是矫情,李奇真的是要考虑英国和法国的态度,甚至连美国的态度都要考虑进去。德意志当然是渴望贩售生产线给俄罗斯民主联邦,并且是无比的渴望,甚至都想让两国的武器体系走到一起,那是比一纸盟书更加靠谱的结盟态度,但……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啊!
“我们试探过英国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上很松动。”高尔察克不像是在开玩笑:“美国和法国先前的反对意见比较明确,但是……近来很明显,他们的精力不在这边。”
很明显的信号了,高尔察克是在表态,回应德意志一直以来某种程度结盟上的试探。
阿道夫。希特勒下意识想要说话,但他忍住了,是看向了李奇。
赫尔曼。戈林等人亦是神情变得无比严肃,他们也都是眼巴巴地看着能够拿主意的李奇,恨不得李奇赶紧答应下来。
“会有一些难度。”李奇对高尔察克说:“我们在海洋运输上存在比较大的缺陷,绕不开那些列强。”
简直就是要急死人了啊!像是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都恨不得要赤胳膊上阵,但在这种场合显然再着急也该忍着。
“可以从小的事情上面先做起。”李奇思考了一下,说道:“就从轻武器的配线开始吧。总统先生认为呢?”
现在德意志用的是毛瑟系列,俄罗斯民主联邦虽说主流是莫辛—纳甘1891步枪,但实际上非常的复杂,应该说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队什么款式的步枪都有。
数年过去,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都是依靠进口,除非他们是单独向一个国家订购军火,否则根本不可能让军队的武器形成单一的制式化。问题是,俄罗斯民主联邦在前期似乎什么国家都应该讨好,注定无法单独向某个国家下军火订单。结果是,俄罗斯民主联邦的一百六十万军队,几乎哪个国家的武器都有。
“是的,那么以1929年为期,到1929年与1930年的交替日,我们应该共同研究出一款适合双方使用的步枪?”高尔察克还真的是一个懂行的啊?他说:“研究可以在德国或是俄国这边。我们认为还是在德国合适,毕竟他们并没有限制贵方研究步枪,不是吗?”
说的是《凡尔赛和约》对德意志的枷锁,还真的就没有关于步枪上面的限制。
双方高级别的会谈很快就结束了,会由一些专项的负责人继续进行磋商,但是没有特别情况的话,接下来高层就只会是酒会、酒会、再酒会。
“真没有想到提出武器体系靠拢的会是俄罗斯民主联邦。”阿道夫。希特勒似乎是带着某种唏嘘:“知道会走到一起,就是没有想到会那么快。”
那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俄罗斯民主联邦在欧洲大路上选择盟友,法国离他们太远。法国也在全国陷入“被动防御综合征”上面,哪怕是殖民体系也是那样,几乎没有一点主动性的主张。
波兰?俄罗斯民主联邦才不会与波兰走到一块,毕竟再怎么说波兰都是从沙皇俄国分裂出去,哪怕是再艰难的时刻俄罗斯民主联邦都没有承认波兰独立的合法,双方又怎么可能会走到一块。
那么在俄罗斯民主联邦看起来,同样不爽波兰的德意志就是一个潜在的盟友,更加不用提德意志是英国准备扶持起来对苏俄的“第二道防线”。
“有了共同研制轻武器的开头,接下来的事情会简单许多。”李奇脸上带着笑容:“就是在装甲兵器和航空上面,因为俄罗斯民主联邦天然上需要获得列强支持,恐怕会存在麻烦。”
俄罗斯民主联邦目前国土上还驻扎着相当多的国家,国家的内政也是受到列强的严重干涉,俄罗斯民主联邦想要自主和独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只要英国肯放松,那就有机会。”赫尔曼。戈林相对轻松地说:“至少英国现在不会阻止我们与俄国共同研发飞机,他们甚至希望我们与俄国共同研制,等于是在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我们在干什么。”
事实就是那样,英国的情报系无处不在,可以说英国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情报组织。俄罗斯民主联邦的情况太复杂了,到了几乎每个地方都被掺沙子的地步,难以做到什么保密。再有,俄罗斯民主联邦的政府也并不团结,想要出卖情报换取支持或资金的人简直就是一大把。
“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双方找个第三国,然后调派科研人员,共同进行投资。”赫尔曼。戈林理所当然地说:“这是目前可以做的方向。”
没人提在德意志国内搞什么科研,德意志国内的情况比俄罗斯民主联邦只是好上一点点,但也是充斥着各国的情报人员。很多时候明明就知道哪个是间谍或者特工,但偏偏就没有办法驱逐或者逮捕。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到突破《凡尔赛和约》,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没关系,情况会有转变。”李奇说道:“并且很快就会到来了!”
第192章 :难兄难弟()
李奇为什么非得要在1928年的年初出访俄罗斯民主联邦?那是因为世界经济危机马上就要显示出威力了,有一些事情需要与高尔察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俄罗斯民主联邦想要建设基础工业,没有比去美国进行“扫底”做业更加合适的方法,那个时候他们可以用廉价的价格,大批量地从美国购买到平日里哪怕是想买都需要花费大价钱的机械。
在另外一个时空版本,趁着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那里大肆购买机械的是苏联,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倒霉,只有苏联哪怕是绑紧裤腰带都在购进机械,为自己的基础工业建设添砖加瓦。虽说苏联因为这样的举动国内出现了大量饿死人的情况,可是他们也借着当时的机会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当然重视工业的发展。”
“那是我们两国的机遇。”
冰天雪地的天气,身在屋内围着厚厚的外套,坐在火炉子旁边,说不得有多么惬意,但真的是谈话的好空间。
屋内也就只有李奇和高尔察克,两人已经谈了有一阵子。
李奇当然没有明明白白说什么经济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只是借口国内的经济专家发觉到有经济危机爆发的趋势。然后德意志需要避免什么,也许可以在危机中做到一些什么,一句都没有提要去浑水摸鱼的事情。
高尔察克对于李奇提到的经济危机当然也做过研究,他不是什么经济专家,俄罗斯民主联邦内部倒是有一些经济专家,可是研究过后的结论比较矛盾,一些专家坚持认为经济繁荣,另一些专家则是同意德意志的猜测。
世界的经济看着确实很繁荣,甚至有些繁荣过头了,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国家内部,生产力暴涨,什么产品都像是可以无限生产那般,只有少部分的人才发觉生产力暴涨隐藏的危机。毕竟,有产品总是要能卖得出去吧,问题是市场总会有饱和度,价格战到一定的程度,没有利润就该是囤积了。
“李奇先生没有想要在其中进行什么操作吗?”高尔察克显然是有人给提了什么建议,他说:“我的一些经济参谋认为,既然有经济危机的趋势,不止是能够在购买机械上便利。”
发达国家都有股市交易机制,明知道会爆发经济危机,不去浑水摸鱼简直就是浪费,显然高尔察克是很意动,他必需要试探李奇,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合作的地方。
“总统先生认为应该……操作?”李奇似乎是有些惊奇:“他们会察觉到,可能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举动,缓过劲来可是会进行报复。”
高尔察克莞尔:“这个自然是清楚的。”
列强嘛,需要讲道理的时候自然是讲道理,可是不想讲道理的时候道理是个什么玩意?从来只有列强来定道理,弱者就等着遵从道理好了。
的确,真的要搞什么,只能是偷偷摸摸的来,而像是俄罗斯民主联邦那种满身都像是筛子的环境,高尔察克有什么事根本就无法保密。
“安娜想要去中欧游玩。”高尔察克笑了笑:“她会带上一大笔钱,看看能不能购买到什么,又或者是投资一些增益的东西。总理先生有什么好建议吗?”
李奇懂了,高尔察克根本就不相信他会什么都不做,然后想要搭一班顺风车。他必需要知道那个安娜所谓的“一大笔钱”是多少。
“两百万英镑。”高尔察克比较矜持地说:“那已经是我能够拿出来,最大的一笔外汇现金了。”
英镑在国际市场一直在贬值,可依然还是世界货币,就是已经无法再换取到黄金。
其实,高尔察克应该准备的是美元,但从准备英镑能够看得出来,他下意识地觉得哪怕是能捞好处,应该也是从世界霸主英国身上。
那是一种比较根深蒂固的思维,大多数人的思维里英国依然还是世界的老大,要是出现什么问题也该是从英国身上爆发。只有一些能够清楚分析世界格局的人,才会正视现实,目前在经济领域上是美国独强。
李奇觉得这样也好,私人友谊总是需要有一些利益牵绊,高尔察克很明显不是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要参与进来,要不也不是由情人安娜来参与,摆出的态度也是拿出钱任由李奇来操作。
高尔察克见李奇同意下来很是高兴,像一个真正的老毛子那样,一高兴就是猛灌伏特加。
“我们两个国家都无法真正地做到什么保密。”李奇才不乐意去灌伏特加,那玩意太呛人,他仅在必要的时候会喝一点。他说:“总统先生应该知道,我们派了一批专家到日本?”
“是的,是的,应该知道的国家,几乎全知道。”高尔察克说道:“但是……日本那边,能够有什么值得合作的地方?”
“列强在日本的情报收集比较困难。”李奇整了整围巾,拿着钳棍翻了翻炉子里面的木炭,才说道:“至少在那里,研究什么可以一定程度上得到保密。”
“的确,人种的差异比较明显,情报收集只能依靠收买。”高尔察克一脸的恍然:“日本正处于上升期,他们的民族主义正在觉醒,想要进行收买并不容易。”
“我们正在参与日本的海军大建。”李奇试探道:“美国对此是抵制态度?”
“总理先生不觉得这样的谈话方式完全不需要单独两个人在场吗?”高尔察克说了句让李奇比较尴尬的话,又说道:“是的,美国也在建议俄罗斯民主联邦应该有自己的舰队。他们愿意提供低息贷款来帮助俄罗斯民主联邦建设自己的海军,甚至愿意提供一些技术上的支持。”
李奇却知道高尔察克还有没说的,比如美国很乐意以比较低的价格卖一些即将淘汰的军舰给俄罗斯民主联邦,然后又愿意在美国那边为俄罗斯民主联邦建造新的战舰。
美国对日本的提防越来越明显,对于李奇来说却是一件好事,那样会逼迫日本投入更多的资源用在海军建设上面。
“我们的将军认为,是应该有一支成规模的海军。”高尔察克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