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战在第三帝国-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政治正确?按照伟大导师的意思,苏维埃想要存在千年,那么就需要选择多数的那一方,只有获得多数人的支持,苏维埃才能够有生存的土壤。毫无疑问,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多?不管时代是怎么变迁,穷人永远比富人多,并且穷人是会比富人多得多!

    苏俄目前的环境空前恶劣,他们是处在一个无比艰难的环境之中。伟大导师为了改变恶劣的环境,他重申了一点,会解除沙皇俄国与各国签订的条约,然后有条件承认一些沙皇俄国时期的条约。

    解除沙皇俄国签订的一些条约?伟大导师是说给北洋政府听来着!比如:、、、,还包括了北洋政府自己签订的等等不平等的条约。

    如果伟大导师真的愿意放弃从满清和北洋政府攫取的土地和利益,北洋政府可以不费一枪一单就收回至少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等于是在原有的113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288万平方公里。

    1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不是北洋政府自己在地图上“开疆”,是被国际联盟认可的实际领土。不过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那就是领土那么大,真正接受北洋政府领导的区域却是存在水份。

    北洋政府参加了欧战,成为战胜国之一。这一次他们在巴黎和会拿到的可就不是一个古老的钟,是像真正的战胜国那样,取得了国际地位。

    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他们为了让北洋政府派兵参战可是做出了许多的承诺。

    战争结束之后,法国履行了之前的承诺,放弃了在华的租界,并逐年将从华获得的赔款给予归还,让北洋政府很是在民间刷了一番声望。

    法国履行承诺,一些国家也履行承诺,其余战败了的国家自然是失去了权益,但英国佬食言了。

    对!没错!英国佬承诺归还租借等等的事情只是在战前做了一些,战争结束之后非但没有履行之前的承诺,反而有对之前归还权益反悔的意思,连带属于英联邦的一些国家也根本没有想要履行承诺,闹得北洋政府既是气愤又是无奈。

    还好的是,法国等一些国家履行了承诺,北洋政府总算还是有一些收获。为了报答法国的信守承诺,北洋政府参与了苏俄内战的干涉,最初是先派军到海参崴,为数不多的军舰也派了两条。

    北洋政府派遣干涉军到苏俄,最为紧张的莫过于苏维埃政府和日本。要说苏维埃政府紧张那是自然的,毕竟北洋政府离苏俄很近,有北洋政府的支持,白卫军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有回旋余地。日本对北洋政府干涉苏俄内战紧张个什么劲?无非就是怕北洋政府获得更多西方国家的好感,害怕北洋政府与法国越走越近,最终成为盟友。

    事实上因为北洋军在欧战中表现不俗,法国还真的有拉拢北洋政府成为盟友的趋势。不但是法国,美国与北洋政府也是越走越近,三方从军事到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由不得对华有天大野心的日本不紧张。

    因为在巴黎和会上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北洋政府在民间的声望有所增加,虽然没有能够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但也真的是废除了一些,北洋政府面临的情况可是要好了许多,至少一些“炮党”要攻击北洋政府的时候,一些言论少了事实作为依据。

    伟大导师的苏维埃政府要解除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那是在伟大导师上台之后就已经提过的事情,但伟大导师那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赖账,毕竟沙俄可是欠了不少国际外债,要是苏维埃承认之前沙俄留下的各种和约,伟大导师领导的政府很明显是根本就还不起。

    既然是为了赖账,那么伟大导师将话放出去,有些需要执行的是立刻执行,比如拒不承认沙俄与法国的债务,然后绝不承认沙俄与英国签订的一些条款。可以放缓执行的是,拒绝承认芬兰的独立,拒绝接受波兰的独立,甚至不承认奥斯曼土耳其对君士坦丁堡的控制,包括废除一系列沙皇与华的条款等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话放出去了,但要不要做看心情,他们的理解是,有需要的才会做,没有需要的就当是放空炮好了。他们也真的是有恃无恐,毕竟该反对苏维埃的已经在反对,甚至是都派兵干涉苏俄内战,苏维埃已经没有更多能够失去了的,有什么好担忧的?

    与上台后就立刻赖账的苏维埃政权一比,北洋政府愿意接受满清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可是显得可爱和讲理多了,因此英国虽然不想履行承诺,可英国佬总算不是那么蛮横了一次,是带着讲道理的态度来,英国佬的态度就是拖,一直一直的拖,等于是互相给个面子不扯破脸皮。

    如果不考虑到无法实际进行领导的尴尬问题,北洋政府也算是做到了“保卫祖宗财产”和“争取主权完整”两个方面,比一些居住在日本,幸福地花着日本政府资助的金钱,爽快地玩着日本小姑娘等等一些事情的“炮党”可谓是高尚了非常多。

    北洋政府知道小日本对华的野心,他们正在努力地想要构建自己的防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阵地还是什么,是一种人心上的防线,但得说一句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一些拿日本人钱不断滋事的乱党一直都在骂,不管北洋政府做什么,从派兵参与欧战到收回租界,逮到什么骂什么。让那些“炮党”拿出有效的治国方案吧,“炮党”愣了一下之后继续骂,好像除了骂人其它什么事情都是次要的。

    段祺瑞最近又增添了新的烦恼,那就是欧洲那个战败了的德意志,他们派人到北平进行商议,说是希望可以获得北洋政府的许可,前来进行投资之类的事情。

    德意志战败了哦,北洋政府还插了一脚,遭受到近乎百年耻辱的华人对任何外国人都有一种几乎是本能的警惕心。北洋政府是站到了协约国一方对德意志参战,那么打赢德意志也就有了他们的份。现在,魏玛政府到北平要商议投资?北洋政府听说德国佬现在自己穷得连政府官员的工资都付不起,那么德国佬又能投资啥玩意?

    “不是自由军团的指挥官,是魏玛政府。”曹锟今年已经60岁,看上去颇为苍老,但是有着军人的气质,他盯着段祺瑞,说道:“暂时没有具体说投资什么,大概会是一些工业什么的。”

    要说起来,欧洲那边因为李奇插了一脚有出现一些变化,可是变化最大的却是远东。比如说现在应该是北洋政府不断内讧,这个派系打那个派系,然后乱成一锅粥,自行削弱实力后给“炮党”有了崛起的机会。偏偏现在北洋政府是有内部矛盾,但根本就没有付之武力,各个派系表现出了足够的冷静。

    本来应该下台的段祺瑞还在继续当着他的总统,从1917年到1922年也着实是为国家干了一些实事,特别是收回了关税,还从一些国家拿回了租界,导致其声望也是颇高。

    段祺瑞可是有去过柏林军校进修的人,对德意志老实说是有些好感,但是很多时候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无法改变太多。

    “根据传回来的情报,魏玛政府与美国走得比较近,对英国和法国是抵抗的姿态。”吴佩孚在一堆老头里面倒是显得年轻一些,他今年是48岁。他在伸手摸自己的光头,用着迷惑的语气说:“我们有刺探魏玛政府派过来的使节,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他们所想的合作方式是,由我们出人、出钱、出地,他们出技术和顾问。按照西方的说法,就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我们进行一些合作。”

    现在的中华大地是个什么情况?大概就是满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时候搞了一些工业建设,满清倒塌之后再也没有新的工业建设。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炮党”上台,甚至“炮党”做得更加变本加厉,根本就没有搞什么工业建设,凡事就讲“采买”两字,所谓“买办政府”的由来就是出自这里。

    “技术入股?”段祺瑞也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思考了一下,说:“这件事情看起来挺怪异,但总得来说对我们好处大于弊处。我们似乎什么都有,就是缺乏技术。只是,要摸清楚他们到底是什么意图,要是牵扯到国际情势的角逐,咱们就不要参与了。”

    德意志参与到在华投资并不是出于谁的干涉,那是德意志政府从1920年到1934年一直在进行的事情,并且一年比一年投资高,包括但不限制于建设民用工厂、军工厂等等的设施,还不断派遣军事顾问参与到在华的军队建设。

    要说谁在近现代帮助华夏的工业起初最多,肯定是德意志而不是其它什么国家。当然,德国佬的投资自然是需要得到回报,但大多数时候不是金钱,而是矿产资源。

    “德国那边的事情可以慢慢来,苏俄那边的事情比较急迫。”段祺瑞肯定是想要拿回被沙俄吞了的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好办。他说:“前几次刺探协约各国的态度,只有法国和美国表现出有限的支持,英国和日本则是提出警告。”

    吴佩孚立刻就是一脸的恼怒:“倭奴实在欺人太甚,之前在青岛的问题上蛮横无理了一次,在租界归还上也是屡次作梗,现在又来干涉与他们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小日本在袁世凯没死的时候提出了著名的,后面虽说有些不了了之,但日本对华野心是真的暴露了出来。

    “”曹锟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现在有些琢磨过来了,其实其它事情才是真的次要,只有国家变得强大才是头等大事。想要国家强大,工业不得不发展,因此早点与德意志达成商定,只要他们不过份,我们就干了。”

第145章:魏玛的布局 下() 
北洋政府现在的理念还是比较简单,没有苏维埃解放全人类的高尚理想,亦是没有英、法、美等国家捍卫自由世界的高尚情操,北洋政府所想要的就是将国内乱七八糟的情势稳定下来。,

    自袁大头称帝又退位到归西,华夏地区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极度的动荡不安当中,其中以南方的情势最为不稳。北洋政府真正能够说了算的地区并不是太多,只有华北和华中,另外的地方除了有“炮党”之外,原本属于满清政府任命的官员大多是不买北洋政府的账。

    不但是外部,北洋政府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分了各种各样的派系,像是皖系、直系、奉系、晋系,更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派系简直就是多如牛毛。

    有了这么多的派系,那些派系都还有自己的实际控制区,段祺瑞想要治理国家,每个政策都是充满了扯皮和妥协才能发布,发布出去之后还不一定会被接受和执行,令他屡次直呼:“谁爱当这个破总统谁来,格老子不干了!”

    事情是到了北洋政府参与世界大战才有改观,总算是证实了华夏民族在面对外部的时候,虽然依然有一小撮的人会捣乱,可是能够争取到最大程度的内部团结。

    要说在面对民族大义身上,甭看北洋有那么多的派系,可是遭遇关乎民族大义的时候真的是能够互相妥协。感谢英法等被德军揍得找不着北的国家,他们支撑不住的情况下对北洋政府开出了归还主权的价码,让北洋的一帮老头子总算是不得不坐下来商谈,然后这个派系凑个一两万,那个派系凑个三五万,凑出了数十万的军队前往欧洲大陆参战。

    北洋军的各个派系派军前往欧洲当然不是整装齐备,是只穿一身的军装,到了地头让协约国分发武器,甚至是军装和其它家伙私也是配上,要不以北洋的财力还真玩不起数十万军队的火拼,特别是从本土维持在欧洲大陆的军队后勤补给。

    打赢了一次世界大战,收回了一些主权,另外在参战部队回归的时候,那些部队可是带着在欧洲参战的武器回来。武器是从步枪到大炮全有,连带子弹、炮弹啥的也没少,甚至远比想象中多得多,多到北洋各个派系可以各自武装个十几数十万,在中华大地上演高烈度的火拼。

    估计那些协约国也是抱着让北洋个派系火拼的想法,才耗费巨资运了那么多的军火,所以说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幸亏是到了欧洲见过市面的军官和士兵真心是不想窝里斗,下层的厌恶内战让想打的高层无计可施,要不还真说不好会不会打。

    军队不想打,已经了解到什么是国战的派系头头们,除了极为少数的一些人,要不也都没有想要开战的意思,几乎是要操碎了心的段祺瑞总算是松了口气。

    有了稍微平稳的局势,北洋政府又屡次了解到小日本对华的野心,他们是真的想要干一些实事,可是哪怕是对华表现得最友善的法国都没有想要帮助发展工业的心思,美国佬的要价则是太过夸张,不想搭理的小日本怪异地一直凑,着实是令一些将心思转向实业兴邦的北洋老头子们尴尬的同时又觉得颓废。

    “德国自己内部在混乱,只有那个叫巴伐利亚的州还算稳定。”孙传芳是几个前往欧洲参战的北洋将校之一,他对德意志似乎有做过一些了解,说道:“正是因为德国内部混乱,几个协约国大肆在德国拆走生产机械,他们才会寻求在国外发展吧?”

    吴光新亦是有到欧洲参战的将校之一,他还是段祺瑞的妻弟,赞同完孙传芳的话,接过话题说:“德国不止是来咱们这边,他们在南美洲也在做相同的事情。我这几天打听了一下,说是阿根廷和智利都接受了德国的提议?”

    早在第二帝国时期,德意志与南美洲的几个国家交情就显得不错,那也是美国警惕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美国可是一再警告,说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南北皆是),然而他们自己却是移民来的(噗),连世界霸主英国都没有将手伸到美洲,偏偏德国佬屡劝不止,那可真的就别怪美国了。

    魏玛政府是在寻找出路,国内发展已经收到诸多的限制,他们想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向外输出工业,帮助一些国家建设基础工业,换取金钱或是资源。

    这一次美国佬对魏玛政府再一次将手伸到南美洲表现的反应很平淡,那是因为美国佬现在需要获得魏玛政府的友谊,比起掌握德国的货币发行权,魏玛政府现在干什么事情在美国看来都是属于小事。

    魏玛政府在阿根廷和智利那边也是一种技术输出的做法,事实上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想太多,只是想要赚钱,然而(德三战败,想想那些逃亡者选择哪)

    “产业不一样,魏玛想要获得的股份也不一样。”曹锟现在管的就是工业这一块,他说:“根据他们专家的说法,一切的工业基础都是在电力上面。我们想要发展工业首先就是要解决电力的问题。”

    段祺瑞在点头,他问出了关键:“那么他们有什么章程?”

    “电力建设上面,他们提供专家,由我们向美国那边购买机器。他们想在各种电力公司里面至少占四成的股份。”曹锟摇了摇头,说:“我已经拒绝他们。电力配套和建设在欧美国家并不稀奇,他们太狮子大开口了。”

    说电力是一切工业基础当然是没有错误,现代化生产离不开电力,要是没有足够的发电量,发展工业其实就是一个玩笑话。欧美国家电力建设已经发展了很久,从煤发电到水力发电,甚至是石油发电都有发展,恰恰是有足够的电力,那些国家才能保证工业发展。

    “一成,最多一成。”段祺瑞蹙眉说道:“设备要我们从美国买,他们打的算盘是增进与美国的友谊,拿我们的钱讨好美国人。”

    这一点不止段祺瑞看出来,稍微了解国际情势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在魏玛政府与美国走得很近,魏玛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向美国贷款,美国与英国正在争夺德国的货币掌控权,因为魏玛政府倒向了美国,英国人显得极为恼火。

    北洋政府对英国现在正处于厌恶时期,主要是英国人出尔反尔,显得极为不当人子。目前北洋政府与魏玛政府都是选择交好美国,不过相比起魏玛政府的别无选择,北洋政府至少还有一个法国能够选择一下。

    “那就让德国的那些专家列出个清单,看看美国和法国谁的报价低。”段祺瑞已经听到在山西建设大规模电力设施合适的答案,他没见有多开心,反而是颇为恼怒地说:“瞧瞧,德国人竟然知道山西是一个产煤的大地区,咱们还有什么是那些欧美国家不知道的?”

    其实那可是有点冤枉魏玛政府了,魏玛政府派过来的专家那么说,是因为巴伐利亚的那个州长,然后他们又有实地地考察了一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满清对洋大人卑躬屈膝,中华大地还真是大部分地区都被欧美国家探查了一个遍,甚至是小日本早从甲午战争结束后亦是无时无刻不在勘探中华大地的地形,小日本了解中华大地到了什么程度呢?估计是哪些地方有什么资源,比中华大地的政府都要了解。

    段祺瑞问曹锟:“电力配套需要几年?”

    “建设发电设施,然后是拉线网,德国专家需要取决我们想要将工业设施安排在哪个地方,才能给出确切的时间。”曹锟点着头:“很明显,德国人没有敷衍咱们的意思。”

    段祺瑞和其他人也是在点头,德国佬那样说是在表现诚意,事实上有了发电设施,还真的是要妥善选择工业发展地,不止是电力拉网,还需要考虑到交通的因素,甚至是要考虑到国防因素。

    魏玛政府给北洋政府罗列的发展名单不少,电力不过是一个基础,一连串的清单下来,不说是让北洋政府发展成为工业强国,但是基础工业肯定是能建设起来。

    “他们在某些方面其实还挺实在,讲什么逐年发展计划,从易到难,根据实际财政每年做到什么指标。”曹锟满意的就是这点,他略略有些嫌弃地讲:“不像是法国人和美国人,他们给我们花了一个大大的饼子,告诉我们那张饼子有多好吃,可是我们根本就无法一次性付出买下整张饼的钱。”

    关税已经被收回,满清支付的赔款也在逐年地返还,北洋政府的财政是近些年最好的一次。协约各国无偿赠送了北洋各个派系巨量的军火,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火拼,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军火的需要。

    事实上北洋的各个老头子已经取得共识,那些钱都会被用在国家建设上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