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100架,其余的份额会给予‘哥达’轰炸机”
J。P1型就是容克斯研制的那一款世界上第一种全金属无支架、无张线的单翼张臂式飞机J。1型的战斗机。它是在1915年12月12日被研制出来,但并没有大规模的被采购,原因是这玩意……贵!
“那么,这是作为让我同意你们主张的贿赂吗?”胡戈。容克斯见欧贝。李奇和威廉。凯特尔一起变了脸色,突然“呵呵呵”一阵笑,说道:“那么,我同意了,有钱赚为什么不同意?”,又是一阵笑,有那么一会,差不多是欧贝。李奇和威廉。凯特尔快忍不住的时候,突然问:“我同意又有什么用?那些固执的将军们会同意吗?”
得说一句实话,与胡戈。容克斯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一点愉快的感觉都不会产生,至少欧贝。李奇和威廉。凯特尔只感觉一阵阵的气闷。
欧贝。李奇万分的奇怪胡戈。容克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他和威廉。凯特尔从德绍离开,回柏林的路上两人都是有点精神恍惚的模样。
回到柏林,另外一个胡戈……就是施珮勒知道两人回来立刻就来找,他看到欧贝。李奇和威廉。凯特尔都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不由开口问发生了什么事。
“真是见鬼!”威廉。凯特尔一脸不知道该是气愤还是无奈:“请允许我实话实话,他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神经病!”
胡戈。施珮勒愕然,转为看向欧贝。李奇。
“我部分同意凯特尔上尉的话。”欧贝。李奇苦笑简短地介绍了一下经过,然后说:“我们继续进行自己的计划。陆军那边的资金方面可以由我来游说那些将军,查证战绩和损失数据就交给两位?”
胡戈。施珮勒和威廉。凯特尔是信心十分不足地对视一眼,仿佛是应付一般地应了几句。
对于新成立的空军部门来说,无疑一个不靠谱的第一总监是十分打击人的事情,欧贝。李奇清楚胡戈。施珮勒和威廉。凯特尔已经从一开始的雄心壮志,直接下滑到了怀疑在空军部门任职的意义。
欧贝。李奇没有任职之前就与西线的多名将军沟通,取得了几个集团军司令的认可,然后又得到了威廉皇储的支持,就是为了来空军部门大干一场的。本来那将成为整个空军部门的一剂强心剂。不过,既然胡戈。容克斯这么不给力,那就不能怪欧贝。李奇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那么点始料未及了,没有等欧贝。李奇开始将计划进行运作,胡戈。容克斯的辞职竟然被同意。这个消息直接让空军部门编制的一群人,包括胡戈。施珮勒和威廉。凯特尔这两名总监,觉得自己的前途更加黯淡无光。
没等他们沮丧够呢,皇帝办公室直接下达了行政公文,通知会一名元帅被任命为空军部长,第一总监也会有一名将军前来接任,让欧贝。李奇想要奋斗一把直接成为空军部门头头的打算也落了空……
第八十一章:被敲响的丧钟()
是的,空军被重视了,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不再是作为陆军编制下的一个部门。
第一任空军部长……也被称呼为总长,人选是鲁普雷希特。玛利亚。柳特波德。斐迪南。通常名字越长,那么身世就会越显赫,而这位名字这么长的人毫无疑问是一个大人物,他就是曾经第6集团军的司令,现任的巴伐利亚王~储。
这位仁兄已经是元帅,德皇用一个足够烂的理由强调身为元帅不应该再待在前线,失去了第6集团军司令的职位。然后,他回到了巴伐利亚,本来应该是平淡而无闻地享受小日子直至德意志战败,不但是德皇失去了权位,德意志各个王国也该被迫失去权位。
现在,名字很长的老兄突然又活跃了,他就任了空军总长,并成为欧贝。李奇的直接大老板。
接任空军部第一总监的将军更是欧贝。李奇的熟人,也是贵人。没错,那人竟然会是汉斯。冯。塞克特!
欧贝。李奇的这位老大哥会被调回柏林有着一段小故事,汉斯。冯。塞克特一直都是在东线服役,并担任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与奥匈帝**队的沟通事务。
作为盟友,德意志第二帝国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其实并非那么好,特别是在一些战事的部署上存在分歧……或者更直接点就是大矛盾。
汉斯。冯。塞克特之所以被“丢”到新成立的空军部,那是因为他与奥匈那边的军队将领在一些事情上出现了矛盾,并且是无法调解的矛盾。这一下可就尴尬了,因为他本身就是为了调解矛盾才会在东线任职,结果非但没有良好地履行职责,反而自己赤胳膊上阵,为了缓解矛盾德皇只能是进行必要的换人。
欧贝。李奇想要成为德意志空军的创始人,计划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就破产,着实是让他失望了一下下。不过,空军部有元帅作为总长对于全部在空军部任职的人来讲,那却是一件好得不能再好的事情。
最直接的体现是什么?是胡戈。施珮勒和威廉。凯特尔这两位总监从萎缩的状态,像是吃了什么兴奋剂似得重新“活”过来。然后,空军部不再是“委身”于陆军部大楼的某个角落,他们勃兰登堡的主道有了自己的办公楼。
除了有独立的办公楼之外,原本小猫两三只的空军部也开始在像一个独立部门那样,应该到位的文职人员不断前来报道,必应的办公器材和家具也终于是不用再用陆军部的陈旧货色。
目前世界上对飞机这种新生兵器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是在战争中慢慢学会怎么去了解它并应用它,所以是什么?作为空军的总长,巴伐利亚那位名字很长的王~储是门外汉;因为政治因素被“丢”到空军部的第一总监汉斯。冯。塞克特也是一名门外汉;胡戈。施珮勒和威廉。凯特尔稍微好一些,他们懂得基础的飞机常识,但要说有多了解绝对是骗人。
“那么你确定应该是这样子的?”今年已经48岁的巴伐利亚王~储看去并不显老,精神头不错的同时热爱军事事业,尤其是因为成了空军总长好像遇到了新的玩具。他看上去兴致勃勃:“没错,你之前的一些设想和安排已经在发挥作用。”
名字很长的王~储说的是,欧贝。李奇对各个飞机工厂进行了订单调整,他拿出福克式在战场的战绩和战损,艰难地说服了一大帮利益即得者,增加了对福克式E…III和D…VII的订单,两款战斗机的交出的答卷也是十二分的华丽。
对了,为了回报订单的增加,安东尼。赫尔曼。杰拉德。福克总算是不傻,他以捐献的名义赠送了50架E…III和20架D…VII给空军部。
福克式D…VII其实是应该到了1917年末才大批量产,它的出现是为了对抗法国的“纽波特28。C1型”,改变德意志在空战中的弱势。
欧贝。李奇在下订单之前就已经查实,不是福克还没有设计出D…VII,是因为得不到重视,甚至是受到打压,结果没有让这一款战斗机进入到德意志空军的服役序列。
历史进程已经到了1917年2月,法国政府退到南方之后,德军攻了一次没有达成预想目标暂时停止了攻势,转为开始扫荡法国北部和西北部,是在1916年12月28日攻下了瑟堡。
作为一个新的年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除了对协约国新构筑的“波尔多防线”依然没有把握能够突破,一直在蓄积攻势的必要力量之外,大多是呈现看上去比较有利的趋势。
首先最为有利的就是沙皇俄国正在内乱,看上去似乎乱子不是一般的小。身在前线的灰色牲口,他们一再拒绝了军官进攻的命令,为此还发生了不小的内讧。然后,沙皇俄国本土因为生活物资匮乏也爆发了一连串的起义。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就是那个神经病威廉二世,他知道沙皇俄国出现乱子之后很是开怀大笑,发表了著名的“丧钟演讲”。他却是不知道为沙皇敲响的丧钟,也会成为属于他这个德皇和众多国王的最后音符。
美国这个“新大陆”的国家正在忙着征兵,然后是派出海军参与到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封锁。不过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海洋上目前也就是只有一些德军的潜艇在活动,德军的水面舰只早就成了停在港口的“存在舰队”。
按照参谋本部的推论,美国最快也要到1917年底才有可能将部队运输到不列颠,那么在这之前德军应该做的是攻取法国在不列颠方向的陆地,然后构建一条足够长的海岸防线。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在海岸线上构筑一条由要塞重炮防御的战线,那么便可做到高枕无忧的状态。
顺着这一条思路,德军开始了一面聚集兵力准备发动波多尔战役,另一面则是承受着必要的伤亡代价,正在不断地向法国西北部方向推进。
空军作为一个新的独立部门,因为总长和第一总监是门外汉,欧贝。李奇成了空军部挑大梁的存在。他为了配合陆军,是来来回回地在柏林和前线两边跑,不但是实地地了解战况进展,也是需要与前线的将军们沟通,更是为了和那一帮军衔刚刚转到空军兵种军衔的同僚们更好的协商。
其实一切都能用远距离的电报来解决,不过谁让那位名字很长的空军总长认为电报不安全,理由是德意志能够截获协约国的电报并破译,那么协约国也必然能截获德意志的电报并破译。这样一来只有辛苦看上去还很年轻的欧贝。李奇了。
…………
党国的弟兄们,裸奔求推荐票了啊啊啊!
第八十二章:逼近的征兆()
感谢夜丶凄凉yca、恍晃的鱼、讲历史的骷髅、袁黑幕的打赏!也感谢每一位投推荐票的弟兄,那么……再来点推荐票呗?
…………………………
太萧条了……
李奇是坐在汽车上看着排成长龙等待领取食物配给的柏林市民。
那些排队的人大多数是老幼和妇女,他们手里大多会提着一些篮子,实际上篮子几乎是用不到,他们只能根据家里的人口数量领取一定数量的黑面包,奶油、蔬菜、肉类却是想都别想。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法兰西抢劫了大量的机械和资金,但是两样东西并无法直接变成实物。目前仍然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商贸往来的国家,也是没有被海洋封锁的贸易国,没有任何一个是以农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工业上的一些矿产可以购买到,但是食物的紧缺依然无法解决。
沙皇俄国要完蛋了,那不止是因为沙俄的灰色牲口不断在前线遭遇失败,还因为国内的生活物资匮乏到一种程度。
沙皇俄国比德意志第二帝国更早进入到配给政策,不过沙俄的食物匮乏并非是因为被封锁,是因为沙俄的大量农业劳动力成了灰色牲口,又或者是被集中在军工产业,导致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另外,沙俄在国内食物紧缺的前提下仍然在使用农业产品与外国换取军火,以维持他们在几条战线的军械物资补给线。
“已经差不多完全停战了。”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现在已经是参谋本部的一名上尉参谋,算得上是得到提拔。他说:“一群‘社马党人’正在不断地进行活动,他们很快就将会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是啊,我们与罗曼诺夫王朝的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李奇眼睛没有离开那些排着长队的人们,换了个话题:“那么参谋本部的构思是什么?”
参谋本部的一名上尉参谋充其量就是一名跑腿的小角色,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哪里知道那么多呢?他摇着头,用着不太确定的语气说:“大多比较乐观,认为我们将会取得对东线的全面胜利,并攫取足够的利益。”
李奇点了点头,他从汉斯。冯。塞克特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说是一些社马党人已经开始与德意志这边接触,商谈罗曼诺夫王朝倒台后俄国与德意志的一些协定,其中就包括一些条约。
德皇正在为沙皇俄国的混乱开心不已,几乎所有德意志的高层都在等待罗曼诺夫王朝轰然倒塌,然后扑上去进行撕咬。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对那些社马党人是一种比较轻视的态度,拟定了一份只能用苛刻来形容的条约。
其实德意志向社马党人提出的条件看似苛刻,但已经有人早就答应,那位答应的人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不熟悉?那么说一个名字肯定就知道了,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列宁。
列宁没有回俄国之前就已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府达成一系列协议,其中就包括了一份粗拟的《布列斯特合约》。这份合约一旦事先,那么欧洲肯定会变得异常有趣。
德意志第二帝国向那些逐渐将要掌权的社马党人提出了什么要求呢?简单点的说,就是不仅使俄国新政府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社马党人理所当然觉得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要求太过苛刻了,他们会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放弃幻想,转投协约国的那一批人。不过协约国的那一批人绝对不是什么好鸟就是了,差不多是等待被推上绞架的时候,社马党人会生出“世界上怎么没有后悔药”的想法,可以再来一次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同意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条件。
目前被德皇寄予厚望的那位俄奸……也就是伟大的列宁,他在俄国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力量。他踏上俄国土地的时候,社马党人在骂他是卖国贼,是德国派来的奸细。社会上的民众也并不支持列宁,简而言之就是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是少数派中的少数,并且没有自己的武装。
就是这么一个少数中的少数派,一片谩骂之中依然坚挺,他们属于打不死的小强,顽固地宣扬着自己的理念。
德皇或许是对列宁有那么点寄予厚望,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德皇将列宁送回俄国其实是出于一种“让他回去当一个搅屎棍也不错”的考量。
前方排队的人开始在鼓噪了,因为没有等到大多数人领到配给,店内的货物竟然已经没了!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见李奇一直在看,又发现那边鼓噪起来,突然用着忧心忡忡的表情说:“我从那一幕上看到了一些报纸形容俄国崩溃的影子。”
“我们寻找不到农业产品的出口国……”李奇知道的消息不少,他摇着头:“我们自己的农业产品出现巨大的缺口,可……还要支援奥匈帝国。”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也在晃着脑袋,只要是一个德意志人,现在提到奥匈帝国都是会摇头,那个二元制的国家用外强中干来形容还算是赞美。
奥匈帝国庞大,但是她的庞大根本没有任何强大的作用,军队在战场上表现差劲无比,国内的矛盾在战争时期一点也没有减小的迹象。奥匈工业是集中在北部地区,其它地区的农业其实还行,但诡异的混乱爆发在奥地利和匈牙利之外的地区,结果是本来具有农业的优势也在丧失。
李奇发动了车辆,他还需要前往柏林郊外的一处机场,在那里查看容克斯最新研发的一款轰炸机。
柏林作为德意志的首都,于建筑物上处处能够看到历史的痕迹。这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看上去却没有因为战争看似进行得顺利变成欢快的海洋,行走于路上的人大多数是急匆匆的模样,注意看的话还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忧愁。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今天是假期,李奇是在路上看到他,见没有什么事,邀请一块过去。
汽车很快驶到了勃兰登堡门附近,两人看着越来越近的巨大建筑,目光看着顶端的胜利女神。他们像是约好了一般地收回目光对视了一眼,可能都是想到今天在街头看到的一幕幕,都能莫名地从对方的眼眸里看到了一种忧虑。
第八十三章:起步的事业()
容克斯研制的轰炸机被命名为ju…16,只有一个代号而没有真正的名字。
那是一架体积庞大有四个发动机的家伙,时速可达230公里/每小时,升限7500米,可载弹3,800公斤。它运用了容克斯的新理念,既是尽量使用蒙皮和铝制的合金来减轻飞机重量。
“载弹3,800公斤吗?”李奇对这个数据感到很惊讶,他说:“我没有记错的话,哥达四发轰炸机最大载弹量只有2000公斤?”
胡戈,容克斯一点矜持都没有,他说:“不一样,我们使用了多项新技术,是一家拥有众多新理念、充满活力的公司!”
“新技术、新理念,不是等于拥有众多的缺陷和不稳定性吗?”李奇不给胡戈。容克斯说话的机会,说:“那么一切眼见为实吧!”
站在旁边的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看得差点笑起来,他觉得两人太有趣了,怎么说都是曾经的上下级关系,可李奇好像非常不待见胡戈。容克斯?
那是因为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不知道胡戈。容克斯在作为空军部第一总监的时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任职态度,反正旧有的空军部就没有一个对胡戈。容克斯有什么好印象。
这一次胡戈。容克斯之所以亲自从德绍跑过来柏林,那是因为他知道必须要扭转空军部几名总监……特别是李奇对他的不良印象。
胡戈。容克斯带头研究轰炸机,是因为在李奇的主导下,德军轰炸机的订单数量一直在平稳的上升,许多飞机生产公司都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因此陆陆续续开始了对轰炸机的研制。
那台代号ju…16的大家伙很快就在跑到动了起来,过了一小会平稳地脱离地面,它因为是四个发动机,马力可谓是十足,才能够载得动3,800公斤。
这一次试验中,试飞的ju…16可是真的载重3,800公斤的玩意,李奇才会对它只是加速了300米左右立即升空感到惊讶。
“一样是四发发动机,我们公司可以载动3,800公斤,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研制的轰炸机却只能载动2,000公斤。”胡戈。容克斯看着李奇,说:“然而因为有内部订单的因素,那款比我们落后的轰炸机还没有还是定型生产,只是留在图纸层面就已经有200架的订单。”
这是国家统治阶层参与军工产业的一个通病,该现象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显得更加严重,那是李奇厌恶但却无法改变的现象之一。
“你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