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农门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黑暗中响起了窦氏的声音。

    窸窸窣窣中,段秋萍听她似乎是翻了个身,她有些做贼心虚,也不知道她与香芹的对话,窦氏听到了哪里。

    “娘,你醒了?”与方才嚣张跋扈的气焰不同,段秋萍此刻温顺的就跟只小羊羔一样。

    只听窦氏长叹一声,继而托着长音说了一句,“家门不幸啊——”

    香芹从窦氏的叹息中听到的又是无奈又是心痛,她的心情何尝与窦氏不同?

    段秋萍脸臊的滚烫,一时间她的身体就像置身在在冰与火交融之中,一半是热一半是冷,似乎又像是极小的爪子在撕裂她的皮肤。

    香芹重钻回被窝,竟觉得被窝里头跟外面一样的冷。

    段秋萍似乎还没有放弃,“香芹,我跟你妗子说好了,找个时间你跟那个人去见见吧,说不定一去你就喜欢上了……”

    “这事儿就打住吧,你要再提,我就告诉姥爷去。”

    段秋萍瑟缩了一下,看来是畏惧了。

    她躺回床上,自我安慰的想了又想,她好像没理由害怕吧。这本来就是好事一桩,香芹要嫁的人又不是穷人家,她过门之后,不仅是吃香喝辣,娘家还能跟着沾光……

    段秋萍越想就越觉得道理站在她这边,心情也愉快了不少,决定明天把这事儿正大光明的跟大家提出来。

第30章 风险() 
昨晚段秋萍那么一闹,香芹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还是段文来叫,她才起床。

    匆匆吃了早饭,香芹就跟段文一块儿赶集去了。

    段武骑着三轮车在村口等着他们,见香芹跟着段文一起来的,不由小小惊讶了一下,“香芹起这么早啊,我家祥子咋叫都叫不起来!”

    谁说段勇源跟段祥不一样呢,段文还不是一样没把段勇源给叫起来。

    香芹原本想打个哈欠来着,一听段武这样说,她哪儿还好意思呀,只好忍住了。

    “二姥爷,你到集上去买啥?”香芹并不是好奇,只是寒暄着随便一问。

    “这再过段时间就是元旦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出来赶集,趁着有时间,给秋荷备点儿作业本,等她回来用。”说起小女儿,段武笑的有些合不拢嘴。

    香芹多少听过一些,据说段秋荷学习特别好,在没上学之前就背了不少唐诗宋词,认识了不少汉字。

    段武望女成凤便舍近求远,把段秋荷弄到了县里的重点小学,那也是全省的重点学校。因为学校跟家离得路比较远,段秋荷只有放长假的时候才能回家来。

    涵洞过去后,再直直的越过十字路口,通往刘家村的大马路上就是集市的地点。

    在商品流通不发达的乡僻之地,每隔八天、十天或者其他的周期,就会有人聚集到乡僻交通行走比较发达的地方做买卖,这种活动往往会从早到晚持续一天。小贩们会在马路两边摆起小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看的人眼花缭乱。

    来赶集的女孩大约都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扮,穿着漂亮的衣裳,发上也戴着好看的头花。

    相较之下,香芹一身的寒酸。她穿的衣裳颜色并不是那么鲜艳,肘子上也打了几个跟她身上棉袄的玄色十分不相衬的补丁。

    那黑中带蓝的棉袄,还是段文穿剩下的,最后被窦氏改小了一些,拿给了香芹做衣裳。

    段文总觉得心里有愧,对不住香芹。像香芹这样年龄的女娃娃,正是在乎自己打扮的年华,可事实上她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段文在卖衣服的摊子跟前停了下来,脚步一转,对身后正走马观花的香芹说:“香芹,给你买一件衣裳吧。”

    “买啥衣裳呀。”香芹又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马上就要开张做生意,可现如今一分钱还没赚来,她哪敢奢望别的啊,只盼着是生意兴隆、万事大吉。“姥爷,去那边看看。”

    段文跟她到了卖瓶瓶罐罐的摊子上,其实打老远香芹就瞅见这个摊子了。

    看到摊子上的白瓷碗,段文猛然醒悟过来,“就是,得买碗!”

    摊子上的白瓷碗除了大小,模样都差不多,而且大小分三等——小号、中号、大号。

    香芹蹲下来仔细观察,小号的白碗外头很常见。那天她跟段勇源吃热豆腐的时候,那老板娘就是拿这种小号的碗跟他们盛的热豆腐。中号的白碗,几乎就跟家里用来吃饭的碗差不多大小。至于大号的,只比中号的碗打上了一点点,看上去还没有一圈来的大。

    香芹跟段文一人拿起一只碗,她拿的的中号的,段文拿的是小号的。

    碗都是新的,就是碗的表面上尤其是碗底比较脏,都有一层灰。不过这并不碍事,用水一洗就干净了。

    “二位随便看看。”卖家是一位跟段文年纪差不多的老大爷,他笑眯眯的坐在摊子里面,也没有刻意的招揽客人的打算。

    “这碗咋卖?”段文晃了一下手里的小碗。

    对面的老大爷伸出手来,比手间逐一的说出三种碗的价钱,“五毛,七毛,一块。”

    “香芹,你看咱们买几个?”段文拿不定主意。

    “先买十个吧。”香芹说。

    段文心里一盘算,一个小碗五毛钱,十个也就才五块,再跟卖家讲讲价,估计还能把价钱压下来。

    他一撇眼,见香芹放下中号的碗又拿起了大号的碗,心里有些惊疑,“要买大的么?”

    “嗯,买大的。”香芹斩钉截铁。

    一个大碗一块钱……

    段文感到肉痛,又不是多富裕,现在花钱就跟从身上割肉一样难受。

    何况按照外头不成文的标准,无论是正规饭馆,还是小吃摊,几乎统一用的都是小号的碗。大概是无商不奸,但这也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因为周围有外人在,段文不好把话说开,就小心翼翼的提醒香芹,“我看人家用的都是这种小碗。”

    香芹放下碗,拍了拍手,对那老大爷轻轻一笑,“大爷,我先跟我姥爷商量一下,停会儿再过来。”

    “今天啥时候过来都行,我这摊子就在这摆着。”老大爷为人挺和气,和气生财也不失为一种做生意的态度。

    段文跟香芹往一边去了,到了人少的地方,段文忍不住了,“一碗热豆腐才几个钱儿,那一个大碗都快顶俩小碗了!这不是咱们卖一碗等于人家卖两碗么!”想想都不划算!

    他心里不甘,香芹咋会不知道,可开张做生意,又不是一下子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的,不用点儿手段往哪儿去招揽客人?

    “姥爷,咱们才开始做生意,人家吃不吃咱们的豆腐还是一回事儿呢。”

    “酒香不怕巷子深!”铁杵还能磨成针,段文就不信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会卖不出去。

    香芹不愠不恼,“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咱们一开始不立个好口碑,将来咋做好生意?这附近卖热豆腐的又不止咱们一家,这万一别人吃不惯咱们做的热豆腐咋办?”

    段文想了想,觉得香芹说的不无道理。他也认识到了一点,凡事他想的都太乐观,没有考虑到风险。

    “……不管钱来的多还是少,出门做生意,确实是要做个长远的打算。”段文反省过了,他的目光太短浅,差一点儿就钻钱眼儿里出不来了。

    “就是了——”香芹笑弯了眼,好在姥爷是个好说话的人,这万一他老人家是个守财奴,估计这卖热豆腐的生意都做不起来。“还有就是,我看人家热豆腐也有五毛钱卖的,也是小碗装的,就是豆腐给的少了一点儿。咱们碗买的大些,一碗起码能装两块钱的热豆腐吧,真要有人吃两块钱的,咱们也方便给人家装不是。”

    段文有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拍着脑门,心里直喊自己是老糊涂了,这一大碗的热豆腐也不一定就只卖一块钱不是。

第31章 赶集() 
商量好之后,香芹跟段文又回到那老大爷的卖碗摊子前。

    那老大爷始终笑眯眯的,对他们的折返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

    “老大爷,您家的这碗能不能算我们便宜点儿?”香芹也想货比三家,可放眼望去整个集市上卖碗地就这老大爷一家。她见那老大爷似乎在犹豫,趁这机会又扫了一眼他摊子上陈列的别样东西。在碗的后头还摆了两个有烧水壶一样大小的金属黄碗,旁边有勺子跟筷子。“老大爷,我们拿十个大碗,再拿十双筷子,一个勺子,那俩铁碗我们也要了,您看这价钱能不能给我们算便宜点儿。”

    段文正动手一一将香芹说要的东西摞到了一起,并附和着香芹,说笑似的跟老大爷讨价还价,“便宜点儿吧,你这是运气好碰上我们爷俩儿了,不然你坐这儿一天也卖不出去这么多东西。”

    老大爷跟段文一块儿笑起来,眼角的笑纹就像小鱼儿的尾巴一样可爱。

    他给数了十双筷子,又抓起一八勺子,“白碗就算你们八毛钱一个,那一对儿黄碗给五块钱你们就拿走吧,筷子十双四块钱,勺子就送你们了,一共十七块钱。”

    段文交了钱,跟香芹一人抱了一摞走了。

    两人走到十字路口,也没找见段武。

    段武这么大个人,居然骑着三轮车跑丢了。

    因为事先约好了一块儿回去,段文想段武不可能一个人先回去了,估计是走哪儿错过了。

    段文将东西往地上一放,给香芹交代了一声,“香芹,你先在这儿看着东西,我看看你二姥爷弄啥去了。”

    “那您去吧。”香芹也把东西放在跟前,看段文的身影很快淹没在集市的人群中,她再也难掩疲惫,一屁股坐在了路口的石头上。

    昨儿忙了大半天,一晚上也没睡好觉,刚才又绕了一大圈子路,香芹感觉有些吃不消。

    香芹一个没注意,就听“嘭”的一声响,似乎有什么东西打到了脸颊上,被打到的地方顿时火辣辣的烧疼起来。

    她低眼一看,地上被弹落了一颗黄色的塑料子弹。

    一个三四岁大的小男孩,手里端着玩具枪,笑嘻嘻的对着香芹的脑袋又是连续的“嘭嘭”几枪。

    香芹忙抬起手臂护着脸,子弹打在她袖子上,向四处弹落而去。

    大约是子弹打完了,那小男孩才住了手,站在香芹跟前哈哈大笑起来,依旧用枪口对着香芹,还奶声奶气的骂了一句,“野种!”

    也不知道谁家的调皮孩子,估计是从大人嘴里学来了一套,专门针对香芹来了。

    香芹努力克制自己,心想着她要是这孩子的娘,不打他屁股才怪!

    她放开手,张牙舞爪的对那男孩“呜哇”一声学做鬼叫,吓得那孩子拔腿跑走了。

    看那男孩仓皇间又跌跌撞撞的背影,香芹忍不住弯起了嘴角,感觉脸上被子弹打到的地方也没那么疼了。

    “呵呵……”

    身后传来了一阵轻笑声,香芹回头一瞧,竟是刘医生。

    刘医生似乎是刚起床,带着一脸惺忪,头发也有些乱蓬蓬的。

    这离诊所不远,应该是集市摆的地方本身就离诊所不远。

    “刘医生……”香芹正要打招呼,发现刘医生并没有在看她,而且他的脸色明显有变化。

    刘医生脸上的笑容在渐渐淡去——

    香芹回头循着刘医生的视线看去,刚才那个拿枪打她的小男孩跟他妈妈在一起,母子俩似乎在说些什么。因为距离有些远,不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只见男孩的母亲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其中还带些鼓励的意思,然后她的目光向香芹投来,明显是在幸灾乐祸。

    “你认识他们?”刘医生的表情有些阴森。

    “好像是一个村儿的。”香芹始终保持着微笑,这世上啥样的人都有,她又不是没见过比这对母子更难缠的。

    “走,我带你找他们说理去!”比起受害的香芹,刘医生显得更加生气。

    “不用了——”香芹的视线依旧在那对母子身上,笑容的背后似乎藏着锋利冷硬的尖刀,叫人看了忍不住毛骨悚然。“我坚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刘医生觉得莫名其妙,他总觉得从香芹口中的这番话里听出了一种恶毒的味道。

    香芹的笑眼,就像极地里的两个太阳,只是看着温暖,实际上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温度。

    刘医生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从香芹身上收回视线,随她一起观望那对母子。

    那小男孩受到了母亲的鼓励,便得意忘形起来,重新给枪里装满了子弹,见着人就往人身上打一枪。

    小男孩出格的行为引起了公愤,很多被子弹打到的人都指着男孩的鼻子发泄不满。

    这时候男孩已经哭着躲他娘身边了,而他娘正忙着应付那些人,挨着个儿给他们低头弯腰道歉呢!

    简直就是应了香芹说过的话一样,那对母子这么快就遭到了报应啊!

    刘医生看香芹脸上被子弹打到的地方有些红肿,“到我那儿,给你的脸上点儿药吧。”

    香芹轻轻触摸了一下疼肿的地方,“不碍事。”

    刘医生故作无奈的叹了一声,“想做个好人也没那么容易啊……”

    香芹忍俊不禁,“你这好人给人施恩的时候可是要收费的。”

    正说着,段文跟段武过来了。

    刘医生往他们推来的三轮车上一瞅,“两位大爷,来赶集啊……”

    香芹也看了,三轮车里有一摞作业本,还有几把塑料袋跟几匹桃红色的花布。

    段文见着刘医生,笑的有些尴尬。

    他从兜里摸出一包烟跟一盒火柴,走到刘医生跟前就要给他递烟。

    刘医生连忙摆手推辞,“大爷,我不抽烟!”

    段文这才把东西收回去,微微低着头,似乎有话难以启齿,“那天的事儿……刘医生,真对不住你了。”

    刘医生抓了抓头,有些局促,“啥事儿啊,您看我这记性不好,都忘了。”

    段文会心笑了笑,“那刘医生你忙,我们就先回去了。”

    趁他们说话的时候,香芹已经将地上的两摞碗搬到了三轮车里。

    她看到车里的白色塑料袋,忍不住开心起来,“姥爷,这塑料袋您买的吧,我都差点儿忘了。”

    “别说你忘了,我也差点儿没想起来,”说着,段文看了段武一眼,对他满怀感激,“要不是看你二姥爷买,我也想不起来。”

    段武家卖豆芽,不仅豆芽卖的快,塑料袋用的也快,赶集的时候在摊子上看着了,问了价钱也挺便宜,就跟段文一人买了几把塑料袋。

第32章 赶集回来() 
从集上回来,段武将三轮车留在了南院,抱着一沓作业本跟几把塑料袋就回去了。

    这辆三轮车不是小院儿的,也不是南院的,是段武家的。南院借用的比较频繁,段武索性就把三轮车留给他们了。

    段文和香芹回来的时候,段勇源刚起床没多久。

    正洗脸的时候,他无意间看见香芹脸上有一片比蚊子叮的包还大的红肿,心里有些纳闷,这都入冬了,哪还来的有蚊子啊……

    “香芹,你脸咋了?”段勇源关心起来。

    香芹反射性轻触了一下脸颊,“没事儿,被一个调皮孩子拿玩具枪打了一下。”

    “咋恁孬的娃娃!”段勇源愤慨了一声。

    段文把那几匹花布从三轮车里抱了出来,给香芹知会了一下,“香芹,我先回小院儿一趟,停会儿再过来。”

    “哎!”香芹应了一声。

    她到井边压了一桶水,把买来的碗筷丢水桶里一一清洗了干净。

    香芹看中的这一对大黄碗,正好用来装辣椒汁跟香椿汁这两种调料。

    她看着先前集上那位和气的老大爷送给他们的小勺子,觉得有点儿可惜了。

    香芹原本是想有一个勺子能盛调料,这个勺子不能太大还不能太小。可她手里的勺子,跟平时用来挖米饭吃的勺子没啥两样,这勺子不仅把儿短,还太小,一丢进调料碗里就沉下去找不着了。

    香芹蹲井边洗东西,竟然发起呆了——

    段勇源见她半天没动弹,也不知道她一个人琢磨啥呢,就好奇的凑过去瞧了一瞧。

    “香芹,弄啥呢?”见香芹一手拿着勺子,一手握着一支筷子,段勇源有些摸不清楚状况。

    香芹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这勺子太短了,放到碗里盛调料的话,一下子就沉下去了,你看——”

    说着,香芹给段勇源演示了一下。她把勺子丢进大黄碗里,勺子立在碗里头的边上,那勺子的把儿连碗的沿儿都够不着,而且很快勺子就哧溜溜的滑倒了,栽在了碗底。

    段勇源恍然大悟似的“喔”了一声,“用勺子盛调料啊,这勺子确实太小了。”

    “所以我就想——”香芹把勺子从碗里面拾出来,跟另一只手里的筷子比划到一块儿,“把勺子跟筷子绑到一块儿……”

    “给我,我来弄。”

    段勇源要来了勺子跟筷子,又从堂屋里拿来了一团白线。这种适合缝被子的白线比较粗,但是比毛线细,还很结实,不容易断。

    勺子是塑料做的,把儿比较平,大概有一个大拇指头那样宽。段勇源把一支筷子往勺子把儿上比划了一下,发觉筷子太细,即便跟勺子绑上,用不了多久估计就脱落了。

    他干脆用了一双筷子,将筷子并拢之后,差不多能跟勺子的把儿一样宽。

    段勇源将筷子的一头跟勺子把儿绑在了一起,这种手工艺活儿还难不倒他。

    为了绑结实,他在筷子跟勺子的连接处和筷子的另一头,分别多缠了几圈白线。

    需要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也都齐全了。

    洗了碗筷之后,香芹又洗了差不多有十斤的黄豆。

    要把黄豆磨成豆浆,就要用到石磨。

    昨天石磨用来碾过辣椒面,这时候石磨上还残留了一些辣椒,于是香芹又把石磨清洗了干净。

    待会儿煮豆浆做豆腐还得用到厨房,南院就灶台上一口大锅,到了中午,估计薛丹凤跟段勇源都做不成饭了。

    香芹把桶里的最后一点儿水淋到了石磨上,然后搁下空桶,到堂屋门口,对坐屋里面忙着把调料倒大黄碗里的段勇源说:

    “勇子哥,中午饭让小院儿做好给你们送过来吧。”

    “为啥喔?”不是段勇源不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