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烦心的事还真不少,其中有一件事令赵抗最为上心,那就是随着魔军规模的不断壮大,赵抗与魔门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显现。魔门中的理想派(认为只要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新国度能够建立,魔门本身解体甚至灭亡也没关系)与赵抗达成了妥协,赵抗利用魔门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他会在自己的领地放开所有思想的传播以作为回报。不过赵抗决不会允许魔门组织的壮大,这将会动摇他的统治基础,而这一点则是那些现实派(认为魔门一统天下是最重要的,而对建立新社会则不那么热衷)所不能容忍的。在他们看来,赵抗身为魔君,就应该以魔门的利益为重,怎么可以限制魔门的发展呢?
赵抗深知魔门中人大多狭隘偏激,如果任由他们大肆发展势力,一定会将天下搞得一团糟的。于是以赵抗和魔门的理想派为一方,魔门的现实派为另一方,两派的矛盾开始变得不可调和。赵抗自然不会坐视隐患不断扩大,他很快便通过优先派现实派高手去执行危险任务来削弱他们的实力,结果这一路上现实派的实力损失了接近三成,而好处却全被赵抗得了。甚至连当地的民众也因为要么加入赵抗的军队,要么南下逃难,而无法为魔门补充新血。于是现实派很快作出了自己的回应,他们牢牢地控制住了自己手中的一万多精兵,不再听从赵抗的命令,所以赵抗现在手中的实力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强大。
由于长期深入敌人腹地确实危险,而随军的物资又实在太多,赵抗再次挥师南下,准备渡过淮河进行修整。可没想到,就在他们准备上船时,数千金军游骑却不期而至。赵抗下令工兵继续装货,而孙磐则执行他的命令,率领近卫团的部分勇士逆袭金军。这支金军也没想到眼前这支看上去乱糟糟的庞大队伍之中,竟然暗藏着如此精兵,结果他们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被孙磐轻松击退。由于这支金军全是骑兵,撤退速度很快,尽管孙磐他们已经尽量加快了速度,仍然只杀死了一千多人,其他的全溜掉了。
第九十三章 大混战(一)
就在气呼呼的孙磐准备继续搬运工作的时候,赵抗却传令已经上船的官兵立刻下船,并要工兵以最快的速度背水下寨,同时全军做好大战的准备。面对大家的质询,赵抗沉着地答道,“数千人的全骑兵队伍突然出现,你们不觉得很可疑吗?我想兀术的主力很快就要到了,如果那时我们刚渡过去一半,留在这边的人马岂不要全军覆没?我们如今的实力已然不弱,与其冒险渡河,还不如留下来和他们拼死一战!”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纷纷忙碌起来,他们都知道下面要面临的战斗,绝非此前任何一次可以比拟,军中的气氛不由压抑了很多。利用这点时间,赵抗将绝大部分非必需物资都转移到了淮河南岸,在那里新开的四海钱庄分店会派人接收。
起兵以来,缴获的大量毒药一直没派上用场,现在赵抗命令将所有的武器锋刃和箭头都涂上剧毒,因为这一战很可能是不死不休的一仗。赵抗也不失时机地对官兵们讲话,以鼓舞士气,“这里的每个人手上都沾满了女真人的鲜血(明明是他害的。。。。。。),投降也是死路一条,在骑兵面前,逃跑也只是奢望。为了活下去,我们只有战斗!这次我们将要面对的恐怕是金国最强的军队,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此仗获胜,不但可以为家人报仇雪恨,更将获得从未有过的荣耀!”
第二天中午刚过,赵抗便感觉到了大地的颤抖,这时斥候来报,说远处发现大批金军,数量难以估计。好在赵抗已经预先有了安排,军中倒是没有出现慌乱的气氛,不过当后续的斥候报告说金军的数量恐怕不下十万,而统率他们的正是金国第一名将兀术时,所有听到的将领都是倒抽一口凉气。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只有四人打败过兀术率领的十万金军,其中刘锜只是逼退,而吴玠的胜利也有颇大水分,因为兀术还能换目标再次攻击,而吴玠甚至一度丧失斗志,要不是被刘子羽以身殉关的决心所感动,他只怕就要先胜后败了。岳飞的战绩最为实在,但也只是重挫金军,并且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从兀术只是修整数日就能再次发动攻势来看,在一连串的战斗中,岳家军并没有打垮兀术的主力。至于韩世忠的胜利,那是靠着战船上压倒性的优势,而且还是被兀术用计成功脱困。
由此可见,兀术即使是那四次战败,也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而能做到不大败这一点,已经不愧为当世名将,更不要说他战胜的次数更是多如牛毛了,年方十六的赵抗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可能是他外公的对手。何况魔军虽然已经很强,但成军时间还是太短了点,要说他们能够胜过金军之中最精锐的部分,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这一仗看来不是一般地难打啊!再加上魔军现在是孤军作战,金军却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这正是最利于兀术发挥的态势,赵抗现在也颇为头痛!
不过赵抗也有他的优势,外公对自己虽然谈不上多么关心,但在抚养和教育上还算尽心,而他兵法的基础就是兀术为他打下的。所以,赵抗对兀术用兵的习惯了若指掌,而兀术连魔军的主帅是谁都不知道,在知己知彼这点上就吃了大亏,这正是赵抗可以好好利用的地方。
不久,更详细的情报也到手了,除了主帅是兀术以外,金军此次可以说是名将云集,像撒离喝以及金军中的第一汉将韩常也都在军中,阵容空前强大。兀术年老成精,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分兵下寨、互为犄角,先保不败。
这下赵抗真的开始头痛了,拖的时间越长,金军的兵力优势就越大,这还怎么打啊?赵抗召集将领商议了一阵,决定采用夜袭的方式,打破目前的僵局,可是夜袭金军的哪一部分,大家却争执不下。
“撒离喝是个脓包,整天哭哭啼啼的,就打他好了。”,一位出身“吴家军”的营长说道。的确,撒离喝有“啼哭郎君”的绰号,几乎每次战败后都会掩面哭泣,而且他又是吴璘的手下败将,所以“吴家军”的将士不免有些轻视于他。
“不对。”,赵抗在金国生活了十余年,对金军的主要将领相当了解,当即摇头道,“撒离喝身经百战,多次出生入死,怎么可能是一个胆小畏死之辈?他常常哭泣,只是因为见到部下伤亡过大而于心不忍罢了。撒离喝爱兵如子,防范必定严密,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得不偿失的啊!”
“那么大人的意思是。。。。。。攻打兀术的中军?那样不是更危险吗?”,郑南臣蹙眉道。
“韩常你们怎么忘记了?”,赵抗展颜笑道。
“韩常勇冠三军,不好对付,何况我们就算打败了他率领的三万汉军,对于局势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这不是增加无谓的伤亡吗?”,大家纷纷出言劝阻。
赵抗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对韩常很了解,虽然他是难得的猛将,但是有勇无谋,治军不严。对夜袭的防范估计不会很严密,更何况我对此还有进一步的计划,并不是纯粹的夜袭。孙磐、郑南臣、孙大鹏、张莫林、李天佑。。。。。。”,赵抗报出几十个营长的名字之后,向他们分别布置了各自的任务。
“大人不是一直教导属下说,连环计因为环节太多,一点被破就全部失效,尽量不要用吗?”,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后,单独留下的郑南臣求教道。
“凡事无绝对,你想想看,就算这个连环计失败,我们会受到多大的损失?大吗?而敌人识破的可能有多大?一旦成功,我们又能得到多大的好处?这些都想通,你就能明白哪些计策可以用,哪些计策不该用了。”,赵抗维持着一贯的微笑。
“就算失败,损失也就几千人,这里面的一些计策从未有人用过,被识破的可能很小。如果成功,金军就算不会全线崩溃,恐怕也不得不固守待援了。。。。。。这就是用计的原则吗?”,郑南臣怀着心事离开了帅帐,“原来一直冒险带那么多火yao随军,就是为了今天啊!”
赵抗的判断没有错,韩常此刻正在帐内饮酒呢,虽然兀术军纪甚言,严禁开战期间饮酒,但也要看是对什么人。韩常是兀术倚重的猛将,所以兀术对他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将军不好了!敌军杀进来了!”,一个小校惊惶地冲进了韩常的营帐,而此时外面的喊杀声也很快大了起来。韩常一惊,喝下去的烈酒全都化作汗水出了,急叫道,“全军警戒,妄动者斩!”
第九十四章 大混战(二)
客观地说,韩常毕竟经验丰富,下达的命令非常正确。可是此时寨中的哨兵几乎都被郑南臣率领的“夜视”分队给端掉了,金营之中已经一片昏暗,韩常的命令只能防止金兵之间误伤,却无法抵御魔军“夜视”集群的狙杀。在郑南臣的安排下,“夜视”分队以三人为一小组,忽而集中强袭,忽而各自为战,一旦遭遇顽强抵抗则立即遁入黑暗之中。
金军官兵只觉得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却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恐慌的情绪再次蔓延开来。而所有试图点起火把的金兵立即被那些同时具备“精准”称号的特种兵当场射死,这更是令金兵个个心惊胆战。不知道是哪个家伙大喊了一声之后冲了出去,其他的金兵纷纷效仿,如今的营寨在他们眼中无疑已经化成了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韩常所部很快就变得一片混乱,即使是韩常和他的亲兵当场格杀了多名乱兵也无法挽回。
看到金军开始大量逃亡之后,郑南臣笑了,“看来第一波攻击很顺利啊,下面就看他们的了。”,说着便拿出号角吹了起来。由于金军大多已经无心抵抗,郑南臣这一暴露目标的行为并未给他制造什么麻烦。
“太好了,终于轮到我们出场了,兄弟们,跟我上,杀啊!”,听到约定好的号角声之后,孙磐立刻喜上眉梢,随着他的一声怒吼,周围立刻一片透亮。原来孙磐带来了八百多名“巨力”勇士,他们早就带好了火石与火把,就等着这一刻呢。
“巨力”勇士个个力大无穷,本就能够以一当十,何况金军现在一片恐慌,根本无心战斗,很快便被他们的气势所迫,纷纷抱头鼠窜。但就在他们杀人如割草的时候,本打算随军暂退的韩常却发现了胜机,只要击败眼前的这支军队,将士气恢复,那便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韩常现在还能控制的军队只剩下区区三百亲兵,但是这支劲旅在韩常的率领下曾经多次力挽狂澜,战斗力可见一斑。本来“巨力”分队的战力并不弱于他们,但是孙磐他们只顾着追杀金军逃兵,阵势已乱,被韩常率军一冲,立时就有数十名战士伤亡。而韩常他们都是骑兵,又一起作战十余年,相互之间极有默契,在他们反复的短促突击下,“巨力”营的勇士不断倒下。而孙磐统领这批部下的时间还太短,又全都是步兵,他很快便判断出,这样打下去必败无疑,看来赵抗对韩常的能力还是有些低估了。
“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韩常,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孙磐想通这点后,毫不犹豫地向已经手杀十余人的韩常发出了挑战,“韩常老贼,可敢与我一战!”
“你既要找死,那本将军就成全你!”,韩常怒极反笑,他的勇猛世人皆知,眼前的这个无名下将居然敢向自己挑战,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少废话,受死吧你!”,孙磐骑着这次夜袭的赵军中唯一的战马,将手中两根狼牙棒舞动如风,向着韩常疾冲过来。只听见一声巨响,两人已经兵刃相交。
“这厮果然名不虚传!”,孙磐本来打算以左手的狼牙棒架住韩常的铁矛,再以右手的那根将其击杀。谁知韩常力大无穷,手中的铁矛足有碗口粗细,孙磐竟然没能完全架开,但总算向上了一点,最后只是划破了肩膀上的一点皮肤,饶是如此,孙磐也惊出了一声冷汗,不敢再托大,拿出了十成十的功夫与敌周旋起来。
孙磐很惊讶,而韩常却比他更吃惊,他与天下最有名的那几个猛将都曾经较量过,即使闻名天下的岳家军猛将杨再兴和岳云,都不能用单手就架开他的铁矛,眼前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两人又交手了数合,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孙磐是吃亏在骑马的时间太短,骑术只能说是一般,在马上还不能完全发挥出他硬碰硬天下第一的实力。但是孙磐仗着护体神功,一向不着盔甲,负重上比韩常轻了很多,所以动作的灵活性上却又有着很大的优势。好在这时“巨力”分队的士兵们开始适应了韩常亲兵的冲击,自发地结成了小的战阵,局势渐渐转危为安,孙磐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应付眼前的对决,不过他还是拖不起的,就算兀术那边援军不能赶到,只要溃兵意识到他们不过才几百人,大家就都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韩常虽然面色镇定,心中却是惊疑不定,“他的招式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孙磐现在所用的,乃是赵抗传给他的“旋风槌法”,而这“旋风槌法”却是由当初岳云自创的锤法衍化而来。韩常身为兀术手下的第一猛将,与岳云曾多次交手,今天看到孙磐使出,他自然会觉得眼熟了,要不是两人的身材相貌都有很大差别,韩常恐怕还以为岳云没死呢(虽然的确是没死。。。。。。)。
“难道这批敌军与岳家军有什么关联?”,韩常揣测道。不过当年他就不惧岳云,后来他又发现了岳云锤法的唯一弱点,就更不怕了。岳云的锤法看似威猛无俦,其实却是一种借力打力的功夫,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拿着一对近百斤的铁锤还血战大半天呢?敌人的兵器每次与岳云的铁锤相交时,岳云便可以从中借力,对付不如自己的,直接秒杀,对付实力相当的,拼耐力,他也一定能赢,这便是当初岳云所向披靡的真正奥秘。不过韩常也是难得的猛将,在与岳云多次交手都没占到便宜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这锤法中的问题。
岳云的双锤舞动起来之后,就如同两团死亡的旋风,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当两团旋风重叠时,中间会出现一个很小的空隙,只要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刺入,对方要么被当场刺死,要么就必须弃锤保命。而战场上丢弃兵器的话,和自杀没多大区别,所以韩常的这一招不可谓不毒。而他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还借用了岳飞的名言,给这一招起名为“直捣黄龙”。
不过要出现这样的机会只有耐心等待,再加上之前一味狂攻只是在帮对方省力,韩常立即改攻为守,继续和孙磐僵持着。孙磐心中开始有些焦急起来,因为见到主将韩常还在,有些已经溃散的金兵居然又杀了回来,而自己这边虽然渐渐反过来压制住了韩常的亲兵,但是本来就只有八百多人的他们,人数已经越来越少了。
第九十五章 大混战(三)
“妈的,最多不过一只胳膊,老子和你拼了!”,孙磐把心一横,故意露出了一个小破绽。
韩常虽然有些意外,但就算对方耍诈也不怕,他的铁矛长度可比孙磐的狼牙棒长多了,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只见韩常眼中精光一闪,双臂猛然发力,一式“直捣黄龙”猛刺孙磐右肋。这一招凝聚了韩常全部的力量和精神,根本是无可阻挡,即使孙磐那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体”也是一样,只听见一声轰鸣似的巨响,那柄碗口粗细的铁矛已经直透孙磐的右肋而出!
可此时的韩常不但没有现出欣喜之色,反而是一脸愕然,因为他一矛刺出的时候,孙磐不但不闪不避,反而迎了上来。直到孙磐的身体就像滑脱的肉串一样沿着长矛飞向韩常时,他才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可是已经太晚了!
孙磐运起金刚劲,牢牢钳制住刺入体内的长矛使其无法拔出,这样一来便逼得韩常不得不以空手迎战。而韩常大招刚出,正是无力之时,如何挡得住似乎已经完全忘记疼痛的孙磐?何况若只论空手的攻防实力,天下原本就无人是孙磐的对手,至少现在还是这样。只见孙磐纵声狂吼,无坚不摧的左勾拳狠狠击在韩常的护心镜上,当即将其打得粉碎,而韩常立刻鲜血狂喷,显然已经受了重伤。而孙磐却似乎陷入了疯狂,醋钵儿大小的左拳如雨点般落在已经滑下马背的韩常身上。等到孙磐站起身来的时候,韩常的身体已经破碎得看不出曾经是一个人了。。。。。。
“喝!”,当孙磐仿佛毫无痛感地用右手拔出贯穿身体的铁矛,将其扔在地上时,无论在金兵还是本方战士的眼中,他都已经化身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魔鬼。孙磐手杀大敌,虽然身上剧痛难忍,但却难抑心中豪气,厉声喝道,“韩常已死,可还有敢来与我一战的!”。
见到孙磐如此神威,即使是韩常的亲兵们都丧失了斗志,来不及逃跑的全部投降。结果孙磐他们八百多人取得了即使赵抗也没有预料到的战果,他们光俘虏就抓了上万人,平均一个人抓了超过十个俘虏,这个记录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再没人能够打破。
不过抓到这么多俘虏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万把人就会成为一颗炸弹,到那时光靠孙磐手下这几百人是不可能镇压得住的。带回去的话万一在内部闹起来,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可是若留在这里,且不说他们会不会萌生歹意,只要天一亮,兀术的重骑兵一冲,这些刚投降的士兵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这时孙磐想起了赵抗的“投名状”制度,可很快又摇了摇头,“不行,那个方法是针对胡人的,这些家伙可都是汉兵啊,若他们能毫不留情地诛杀同胞,就更不能信任了。”
“营长,我们下面怎么办?”,一个排长忐忑不安地问道,看来发现这个问题的还不止孙磐一人。
“他娘的,既然已经赚够本了,干脆就玩把更大的吧!”,孙磐一拍大腿,传令道,“命令所有人都用白布(撕下衣服就可以了,古代的染料很贵,大部分人都只能穿得起白色的衣服)包头,随我杀入金军主营,活捉金兀术!”
孙磐并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相反,他现在清醒得很。韩常部被击溃后,溃兵一定会逃向兀术的主营,毕竟他们虽是汉军,但大多是原辽国境内的汉人,对金国还是比较忠诚的,并不会像强征来的“签军”那样一遇挫败就纷纷开小差。兀术治军再怎么严谨,大营一下子涌入了上万败兵,肯定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混乱,如果他尾随溃兵之后杀入金营,一定可以杀金军一个措手不及。而这样一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