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苏映雪本能的想到李牧,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也只有李牧了吧?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初步推测有可能是李牧在背后向哈佛实施影响的时候,苏映雪心情格外矛盾。
矛盾的原因是她实在没办法确定李牧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是单纯的为了自己好,还是更希望自己留在美国
苏映雪内心冰雪聪慧,而过于聪明的人也通常会过于敏感,再加上原本她与李牧之间的差距就大到无法企及,这就让她更容易多想,她怕李牧正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巨大差距,所以才试图疏远自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李牧这么做,应该是希望自己继续待在哈佛,继续远离他的生活。
但是,苏映雪也不敢排除李牧单纯是为自己好,因为李牧知道自己对学业有很高的追求,也一直把哈佛大学视为将来最大的梦想,而现在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梦想,毕竟哈佛在美国经营着李牧的3321,他们对李牧几乎是有求必应。
就在苏映雪不知道自己该倾向于哪一个判断的时候,李牧给她打了个电话。
李牧与苏映雪通话的频率并不算高,差不多一周一个电话,有时候会在yy上用文字聊几句,但一般都不会聊得太久。
不光是和苏映雪沟通不够多,从开始筹备老兵不死基金会,到飞虎队电影上马,再到应对非典,以及最近的收购苹果计划,李牧的私人时间几乎已经被侵占殆尽。
再加上父母最近一直在燕京,李牧每天结束工作回到家里,睡觉前的时间差不多都用来陪伴他们,所以他就更没有什么私人空间了。
接到李牧的电话,苏映雪还以为李牧要跟自己说学业的事情,但没料到李牧在询问了她近况之后,忽然问了她一句“你的交换周期快结束了吧过几天是不是该回国了”
苏映雪在电话那头微微一怔,她也不知道李牧是故意装糊涂,还是压根不知道这件事,于是她犹豫片刻,回答道“交换周期马上就结束了,哈佛给我们安排的返程时间是一个星期以后。”
李牧笑着说“正好,我后天凌晨就要飞美国,在你回国之前还能赶得及去哈佛看你。”
苏映雪惊讶的问“你后天要来美国忙工作吗”
“对。”李牧说“我要先去硅谷一趟,不过时间不会太久,大概在硅谷待两天,然后就飞波士顿。”
苏映雪不禁问他“你来波士顿不是专门来看我的吧”
李牧笑道“主要当然是去看你的,顺便看看马克扎克伯格那个哈佛小子。”
苏映雪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意,笑着说“马克搞了个face,最近在大学校园里还挺火的,是你投资的吧”
李牧嗯了一声,说“看这小子挺有意思的,就投了他一点天使资金,让他自己瞎折腾去吧。”
说罢,李牧又道“对了,等你回来,人大估计也放暑假了,你有没有跟人大这边沟通过流程是回校报道,还是回国后就直接放假”
苏映雪说“人大给我们派了带队老师,老师的意思是,我们回去之后先到学校报道,走个文件程序,然后我们就可以放暑假了。”
李牧又问“那不用再考试了吧”
“不用了。”苏映雪道“这个学期的学分按满分计。”
说到这里,苏映雪的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李牧一直在问自己回校之后的问题,看起来不像是知道自己有机会留在哈佛的事情,难道这件事跟自己猜想的有出入或许李牧根本不是暗中帮自己撬动哈佛的人
可是,除了李牧,还会有谁呢就算某些人有这个能力,可以确认的是自己跟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任何关系,对方为什么要为自己做这样的事情
苏映雪的心智比一般的同龄人更成熟一些,考虑问题也更客观,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这半年来在哈佛的表现真的能让自己被哈佛这样破格对待
电话这边的李牧并不知道苏映雪的疑惑,他听苏映雪说回国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返校处理,便对她说“要不这样吧,你就别跟他们一起回国了,我去哈佛找你,然后接上你到洛杉矶和纽约转转,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回国吧,人大那边我帮你打招呼。”
苏映雪很想答应,自从李牧离开学校去创业,她几乎就没有过长时间与李牧相处的机会,更何况自己来美国半年了,中间虽然与李牧见过面,但也十分仓促,独处时间少得可怜。
但是一想到李牧来美国肯定是有很多正事要忙,苏映雪便又有些迟疑,她问李牧“我跟着你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李牧说“当然不会,而且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帮我思考一下工作上的事情,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苏映雪知道李牧是在跟自己开玩笑,轻笑一声,说“只要你不嫌我笨就行。”
李牧笑道“那我可就当你是答应了,在哈佛等我,学校那边我去沟通。”
“好的,我在哈佛等你。”
挂了电话,苏映雪重新开始思考哈佛破格给自己大开绿灯的事情,从自己跟李牧的通话中,她基本上可以判定李牧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这件事也排除了李牧暗中帮忙的可能性,原本苏映雪还以为这个人一定是李牧,她只是搞不清李牧这么做的动机,但是现在却觉得,这件事可能是任何人,唯独不可能是李牧。
这太让人摸不清头脑了。
不过这倒是让苏映雪松了一口气,这件事起码不可能是李牧为了疏远自己而刻意操作的,这就够了,至于到底是谁,恐怕对方如果不想让自己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的。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自己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份offe呢
留在哈佛,读本、读研,一步到位的实现自己在学业上最大的梦想,这确实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而且,苏映雪心里很清楚,如果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母、亲人,他们绝对是100的支持,甚至会强烈反对自己拒绝这个offe,可是李牧呢他会是什么态度呢
苏映雪被这些问题搞得头大,思前想后,想到了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等李牧来哈佛,自己把这件事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吧,如果他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留下,那自己绝不会迟疑和留恋,而且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直接当它没发生过;如果李牧支持自己留下,那无论他是为了自己好,还是为了疏远自己,自己都会选择留下,若他是为自己好,自己不能让他失望;若他想疏远自己,自己也不能让他感到多余的困扰。
李牧忽然就要启程去美国,让李爸李妈有些措手不及,但联想到李牧因为非典的原因自我要求不得在非典解除风险前离开燕京,以及最近跟他们聊起许多工作上的事情,都会把美国挂在嘴上的细节,他们也就能理解儿子的紧迫心情。
儿子要去美国,燕京的疫情也已经解除,全国大部分发现疫情的地区都相继宣布消除了非典疫情,李爸李妈一合计,便决定返回海州,毕竟他们夫妻二人在海州还有自己的事业,之前是为了儿子来燕京陪伴,现在也该回去忙自己的正事了。
李牧不愿爸妈再长途驱车赶回海州,便让牧野科技的司机队派两名司机先帮父母把车开回南苏,在金陵机场等候,自己包机先把父母送回金陵,然后再飞往美国。
李爸李妈不想给李牧添麻烦,但架不住李牧态度坚决,于是只能答应。
随后,一家三口开始各做准备。
李牧自己悄悄为即将到来的美国之行列了个清单,这次去美国,他的任务有巩固业务,增强合作方关系,增强政府关系、收购苹果、布局未来。
目前,牧野科技和淘宝网在国内的发展都非常顺畅,放眼整个华夏互联网行业也没有任何能够威胁到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对手,所以李牧已经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转移到了美国。
对牧野科技来说,想成为世界顶级的互联网企业,甚至是霸主级的互联网企业,一定要吞下整个西方市场并且把它放在嘴里嚼烂、咬碎、一点不剩的吞进肚子,而整个西方,严格说起来都是uncesa的儿子,一切以他马首是瞻,所以想啃下西方,首先要啃下美国。
牧野科技目前在美国的根基还远不够牢固,李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牧野科技在美国的根基越扎越深,深到将来无人可以撼动。
至于增强合作方关系,不只是牧野科技在美国现有的业务合作方,还要为将来做好准备,与有可能合作的企业加强关系,例如谷歌、甲骨文、思科。
除此之外,李牧对美国还有更大的企图,他渴望提前锁定移动互联网这块庞大的蛋糕,光吞下苹果还不够,他还需要提前为自己囤积更多的便利条件,做好战略布局,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环节,就是未来的移动硬件,这其中,处理器是重中之重。
李牧没妄想过要杀入计算机处理器市场,不仅因为这行门槛太高,更因为它早就成了国家博弈的关键领域之一,像te这样的企业,跟洛克希德马丁一样,有再多的钱美国政府也不会允许海外企业收购或者拿到核心技术。
就连苹果这种牛逼的技术型公司,在桌面级处理器上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甚至后来干脆把as的架构从oec彻底转向te的x86,如果不是李牧半路杀出来,用不了两年,苹果as就将全面倒向x86和te的怀抱。
但是,相比之下,移动处理器在当下的受重视程度,比桌面级处理器要差得远。
上辈子苹果虽然在桌面级处理器上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建树,但是在移动处理器上倒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历史上的几年之后,苹果以很小的代价,收购了几家在a架构上有一定基础的公司,吸纳了大量相关人才,然后基于a架构,研发出了苹果自己的a系列移动处理器,并且在移动处理器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给ihone和iad以及ios系统了极大的支撑,如果没有a系列处理器,苹果的未来也不会那么的顺风顺水。
所以,李牧这次去美国,除了收购苹果,还要提前帮苹果打好移动处理器的根基,或许未来牧野科技自己因为瓦森纳协定,拿不到先进的光刻机,搞不定自己的移动处理器生产,但是不要紧,只要手里有了移动处理器的研发团队,到时候有台积电这样的代工企业,生产完全不用发愁。
现在借着收购苹果的节奏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发力,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再赴美利坚()
在前往美国的前一天,李牧专门确认了几项工作的进度。
古北水镇已经与华青旅达成了合作协议,燕京市政府在燕京银行为古北水镇项目做担保,古北水镇的资金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秘云县委全力支持,所有审批文件大开绿灯,甚至为了加速古北水镇项目正常上马,正在修建的京承高速燕京到秘云段都被要求加快工期,务必在古北水镇建成并正式营业之前通车,为此市政府以及交通部门共同承担加快工期而产生的近亿元成本。
同时,影视基地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航测公司已经开始对京津冀的大平原进行航测制图,等李牧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航测图肯定能做好,到时候就可以拿着航测图先科学圈地,然后再去找地方政府谈合作了。
由牧野映象和湘南卫视共同打造的户外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马上就要开拍了,节目在秘云选择的拍摄场地已经基本上改造完毕,很快就可以开始节目录制环节,李牧答应了要在这档节目里做一集嘉宾,不过这肯定也要等自己从美国回来之后才能够兑现。
至于牧野科技和淘宝网,李牧完全不需要操心,牧野科技就像是一艘在太空中飞速航行的宇宙飞船,在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它的前行完全没有阻力,如果不是自己主动减速的话,它前行的速度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淘宝网,非典之后,它已经成为一头互联网+仓储+物流的巨兽了,政府对淘宝网在非典时期所做的努力非常认可,不但给了一系列的公开称赞与奖励,还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大量的实际扶持,例如税收、用地、运输、各项资质的审批以及各种政策补贴,这一系列的扶持不但帮助淘宝网减轻了许多负担,还给淘宝网提供了更强的前行动力。
……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外加一次中途降落补充燃油,李牧和他的收购苹果事业部核心成员终于再一次踏上了美国,上一次来美国只是李牧在美国的初登场,这一次来美国,李牧已经是一个影响力十足的重量级人物了。
从李牧乘坐的包机在华夏起飞的那一刻,美国媒体尤其是硅谷媒体就开始大肆报道李牧即将赴美的消息,全美的互联网企业和资本家都在揣摩李牧这次到美国到底有什么战略意图,他是来扩张,还是来找资金,亦或者来筹备IPO?
此时此刻,李牧几乎吸引了全美的目光与关注。
从YY的风靡开始,到《天堂小镇》、《植物大战僵尸online》,再到现在的YYtunes,李牧已经深深的渗入了美国人的互联网生活,并为他们的互联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革新。
至今,YYtunes上线已经十多天了。
短短十多天的工夫,YYtunes如史无前例的暴风雨一般,席卷了整个西方,尤其是美国。
从来没有一款音乐软件,能给人们带来如此不可思议的使用体验,在YYtunes上,音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它变成了连接全球音乐爱好者的纽带。
现在的YYtunes,就像是智能手机时代那个横空出世的Instagram,YYtunes是基于音乐的社交,Instagram则是基于图片的社交。
十多天的时间,YYtunes就交上了一份让美国互联网同行万分震惊的答卷:据三方调查公司出具的调查分析结果,目前全美使用互联网听音乐或者下载音乐的用户里,有超过90%的用户在使用YYtunes。
也就是说,YYtunes一上线,就形成了几乎绝对的垄断。
除此之外,YYtunes的快速风靡,还让YYtunes上的榜单成为了整个音乐圈含金量最高的风向标。
现如今没有什么榜单比汇聚了几亿用户的YYtunes更加有公信力,而且更加有流量拉动作用,一首歌,或者一张专辑上榜之后,会从榜单上获取极大量的流量,而流量又极大的转化成了单曲以及专辑的付费下载,一下子让所有的当红歌手都开始关注起了这个榜单,并且把登上YYtunes的榜单,视作了新的奋斗目标。
李牧来到牧野科技硅谷分公司新总部的时候,林清雅已经被一群唱片公司的负责人叨扰了一上午了,用她的话说,真的是不胜其烦。
见到李牧,林清雅第一件事是向他诉苦,她无奈的说:“李总,最近全美所有的唱片公司都死盯着YYtunes,所有的当红歌手也都一样,这些公司天天过来要跟我们谈深度合作、还求着我们帮助他们的歌手提升榜单排行,我真是烦都要烦死了。”
李牧笑道:“可以招一个专门负责音乐事务的总监,或者成立一个音乐事业部,这种事情你没必要亲力亲为。”
林清雅说:“音乐事业刚起步,为了确保这些版权方跟我们密切合作,所有登门的版权方代表我都是亲自接待的,毕竟您对YYtunes这么重视,我更不能掉以轻心。”
说着,林清雅故作神秘的低声道:“最近我正在跟这些版权方谈独家合作,iTunes的活跃用户数骤减,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了,所以我正在私底下推进独家授权,让这些版权方把所有的音乐线上版权都独家授权给我们,如果顺利的话,本月就能签第一份独家授权协议。”
李牧惊讶片刻,笑着说:“你这是要给苹果来一招釜底抽薪啊。”
苹果iTunes的核心服务就是音乐的在线试听和付费下载,但是眼下的美国可不是当年的华夏,当年的华夏哪怕一个小小的个人站长,也敢公然在网络上盗版全世界的音乐,但是在美国,就算是个人下载盗版都犯罪,更没有企业会干这样的事情,所以如果iTunes没了版权授权,那基本上等于是没了货物的超市,前途更加惨淡。
林清雅微微一笑,说:“釜底抽薪之后,您才好一锅端走嘛,不然会烫到手的。”
李牧哈哈一笑,打量着她的新办公室,说:“这栋楼地段不错,带我参观参观?”
林清雅笑着点点头,说:“那我一边带您参观一边跟您介绍吧。”
李牧带着李紫薇,跟着林清雅参观了牧野科技硅谷分公司新租下来的一整栋写字楼。
林清雅介绍,这栋楼地上四层地下两层,总体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办公面积300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四千人办公,并且能提供超过两千个车位。
租这么大的一栋新办公楼,是牧野科技高层的决议,随着公司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李牧需要把美国分公司建设成牧野科技在华夏之外的最大总部,能容纳四千人的办公楼还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完成IPO,牧野科技在美国的工作人员加起来恐怕要过万。
而且即便是在硅谷腹地,这里也一点都不显的拥挤,建筑密度低,绿化面积大,楼层普遍高度也并不高,几乎每一栋鞋子楼都是一个小型园区,内部纵深足够大,与其他写字楼的间距也非常远,内部环境十分静谧。
相比之下,中关村那种大量钢筋混凝土建筑疯狂堆积在一起的密集感,时刻都伴随着一种嘈杂、急促与高压的感觉。
两者的差距,就好像高档富人别墅区和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的差距,甚至比这还要大。
不过李牧心里清楚,这种事情羡慕不来,美国的土地资源比国内要丰富的多,整个美国的国土面积与华夏相差不多,但美国差不多一半以上是平原,但华夏的平面面积只占到12%,平原面积只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而美国人口三亿,还不到华夏的四分之一,这么算下来,美国的人均平原面积是华夏的十六倍。
目前,牧野科技美国分公司的所有员工加在一起差不多一千人左右,这栋楼的空置率还比较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