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就看见那光团里面,哗得一下子,无数黄褐色的果子就如飞流直下的瀑布般,一刻不停地喷涌出来,像冰雹一样在石河的河水中激荡起成片的水花,把河面砸得恍如开锅一样,在蓝天的背景上看着是那么的匪夷所思,那么充满了震撼力。
“臣等谢太祖高皇帝恩赐!”
然后山海关十几万军民齐声高喊。
这一幕把那些南方来的水兵惊得一片尖叫,他们可不像山海关的军民一样早有心理准备,这些第一次真实感受到神迹的士兵们,一个个趴在地上颤抖着,就仿佛那道黄褐色的瀑布是一条腾空的神龙般。而刘孔昭和王铎也同样被惊呆了,这超自然的一幕完全颠覆他们的想象,不过很快山海关军民的喊声,就让他们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两人吓得赶紧趴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高喊着恭迎太祖高皇帝。
当然,太祖高皇帝肯定是没出现的。
只有像个xie教教主一样,张开双臂仰首问天的皇帝陛下,闭着眼睛一动不动高踞山海关的城墙上,背对已经略微斜垂的艳阳,仿佛带着满身的神圣光辉,在那里扮演着与神灵沟通者的角色。
这是小倩送来的土豆种。
现在只有土豆种,另外还有大豆种得过些日子她恢复元气才能送来,至于其他种子……
那个还在努力中。
那个真得努力,在他原本所在的时空,哪还有可以直接留种的玉米,水稻,都早就被杂交种给淹没了,甚至还得留神小心是不是转基因的,想找到可以留种的得去那些闭塞的山沟沟,而且得是相当闭塞的,但这样就得花足够时间了,小麦倒是绝大多数都可以留种,但问题是现在这时候早不是种麦子的季节,也就只有土豆还行,而且这时候种土豆也并不算晚。
至于扔石河里……
那个要是直接扔地上估计都可以做土豆泥了。
就这样在五万江南官兵,还有山海关十几万军民的跪拜中,太祖高皇帝赐下的仙种落了五分钟,然后那光团蓦然消失了。
“快,捞仙种!”
还没等皇上收了神通呢,王永吉就颤抖着高喊道。
然后山海关内外十几万军民撇下还在神降状态的皇帝,轰得一下子全冲向了石河,就在同时随着刘孔昭等人的命令,城外跪着的五万江南水军,也同样发疯一样冲向石河。这些狂热的军民就像山洪爆发般,瞬间就淹没了石河的河面,一个个不顾一切地在手中捞着,还有干脆一头扎进河水中去捞那仙种的,很快就有人兴奋地尖叫着举起了一个个土豆。河水的缓冲很好的保护了这些原本挺脆弱的东西,基本上很少有摔烂的,最多也就是有些破皮的,但好在这对于当种子没什么妨碍,反正还得切芽块。只是落点处的石河水流非常湍急,所以绝大多数土豆都被冲向下游开阔的浅滩,这也是计划中的,否则就这点河水深度那土豆山早就堆起来了,不过这并不要紧,这里有超过二十万人捞这东西呢,只要它们不冲进大海基本上都难逃罗网。
实际上很多老百姓真得都扛着抄网呢!
“陛下,此物,此物好像是地豆啊!”
王永吉手拿土豆愕然说道。
实际上土豆这时候在达官显贵之间算不上太稀奇,尤其是专供皇室的菜户就专门种植,而且主要就是京北一带,他作为蓟辽总督当然不可能没见过没吃过,说不定还没少吃呢。
“是呀,但咱们的地豆有这么大吗?”
杨丰说道。
“没有,也就是鸡蛋大小!”
王永吉看着手中比成年人拳头还大的土豆,很肯定地说道。
“那就对了,仙种当然不一样!”
杨丰说道:“传旨下去,此乃太祖赐物,谁捞到就是谁的,趁着现在天时正好,都自己找地方先种下去,朕这里有种植方法,你让各级官员都传抄一下,然后所有人都去指导农户种植。不过也别都指望这个,这东西是仙种,能不能适应人间的土质还难说,再说这数量也不多,所以其他东西该种也得种,过些天太祖还会赐一些其他种子。总之接下来各级官员任务很简单,就是在山海关与宁远之间带着农户们垦荒种田,朕要一个月后这片土地上遍布庄稼,告诉他们,这段时间朕会亲自巡视各地盯着的,谁要是敢懈怠小心朕砍他们脑袋。”
“臣尊旨!”
老王赶紧说道。
这时候王铎和刘孔昭也一人拿着俩土豆走过来。
“你们,也都让那些捞到仙种的士兵带回,带到各地试着种植,种植方法也都抄几份,不过据太祖所说,此物适宜寒地,在江南可能不太适宜,当然,也不是不能种植,但肯定不能当主粮,也就是当个菜类。以后太祖再赐下其他种子,朕再让人给你们送一些去,可能也有些好的稻种之类,总之这个看太祖赏赐了,朕也不敢保证究竟有什么,毕竟太祖也得向诸神求得。”
杨丰说道。
“臣尊旨!”
王铎两人忙说道。
此时他俩看杨丰的目光里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
这种事情亲眼见到,和传说中听闻终究是不一样的。
“倒是还有一样东西,此物虽然没多少养料,吃了最多也就是维持着饿不死,但好处是几乎不会绝产,除非那真正的大灾之年都能保证有所收成,这个也需要在各地推广一下,你们听说没听说过番薯?”
杨丰说道。
“启奏陛下,臣倒是吃过,据传是南洋那边过来的,福建广东一带颇多种植,那味道倒也满香甜的,也的确如陛下所说,山岭薄地都可生长。”
刘孔昭说道。
“对,就是此物,就说是朕的旨意,让户部出资,去福建广东一带大量收购,然后各省所有府县每户皆赐种,这件事王公你来负责。你是老臣,名满天下,你也知道下面人办事的习惯,这是太祖旨意安民的善举,别到最后让那些胥吏们给搞成扰民之举,朕赐你尚方宝剑,有谁在此事上搞事坏了太祖的初衷,可先斩后奏!”
杨丰说道。
“老臣尊旨。”
王铎说道。
这就可以了,以行政手段先把地瓜强制性推广下去,反正这时候朝廷能控制的,也无非就是东南半壁,到湖广就已经属于交战区了,要不然左良玉也不可能那么嚣张,他是江浙侧翼的屏障。而长江以北恐怕也撑不了多久,那道淮河既挡不住李自成也挡不住多尔衮,南京朝廷真正能保证控制的也就是闽浙南直隶两广黔滇湖广东部和南部,而地瓜这时候在福建广东已经是大规模种植的,本来就在向这一带扩散中,他只是人为加速扩散速度而已。
但不能指望这个强国。
吃地瓜能吃出个身强体壮那就是笑话了,吃出胃酸过多还差不多,这东西就是饿不死而已,真正的主力还得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土豆这些东西,他可不想再造一个地瓜盛世。
(感谢书友种马、后宫,sbtxy,骆驼*搭恩骑士,风靡m都市,葬秦的打赏)
第四十三章 御儿干殿下()
“臣郑芝龙叩见陛下!”
一个矮墩墩的壮实黑汉子跪倒在杨丰面前大声说道。
这就是郑芝龙。
他是在刘孔昭等人到达后第十天赶到的,除了他所部一万福建水师官兵和近百艘大小不等的战船外,还有至少八万奉诏而来的疍民,另外还有这些疍民驾驶的那无数破烂海船,就像一片浮动的垃圾般遮蔽了老龙头附近海面,连同还没走的刘孔昭带来的那些战船,那场面看上去相当壮观,恍如一片海上城市。
“这是你儿子?”
杨丰看着他面前一个年轻人说道。
“回圣上,正是犬子!”
郑芝龙说道。
“南京国子监生员郑森叩见陛下。”
还不是郑成功的郑成功叩拜道。
“都起来吧,唉,也不知朕的儿子现在如何,想来他们在那闯逆手中也难幸免了,郑芝龙,把你这个儿子给朕当儿子如何?”
杨丰说道。
“咳,臣,臣谢陛下恩典。”
郑芝龙被噎了一下才说道。
“郑森,你可愿意!”
杨丰说道。
“生员谢陛下隆恩。”
郑森和他爹偷偷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趴在那里激动地说。
“那就叫父皇吧!”
杨丰满意地说。
“儿臣叩见父皇!”
郑森用颤抖的声音说。
“传旨,赐郑芝龙爵南安伯,以南安伯子郑森为朕之义子,赐姓朱,赐名成功,随侍左右!”
杨丰说道。
“臣谢主隆恩!”
郑芝龙有点恍恍惚惚地说。
这的确有点太突然了,哪怕经历惯了海上风浪的他,也难免有点脑子里晕晕乎乎,他接到杨丰圣旨,就知道皇上要重用自己了,却没想到居然重用到如此的地步,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收为义子。要知道这是皇上的义子啊,虽然不可能列入宗正,但那恩宠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就等于直接向天下宣布,他郑家是皇上最看重的。而留他儿子随侍左右,虽然也有留作人质的意思,但却也在明确告诉他,不仅仅是他,郑家第二代,甚至郑家第三代的富贵都是保证了的。
更别说还有一个伯爵了。
这皇上到底想干什么?
他此时无比茫然。
“南安伯,听说你和倭国及南洋诸国之间生意颇为频繁?”
杨丰说道。
“回陛下,臣的确和他们有些生意上的往来。”
郑芝龙小心翼翼地说。
这种事情没必要瞒着,他是大明头号海商,呃,也可以说海盗,这是大明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很好,朕跟你合伙做生意!”
杨丰说道。
“你看这个是否值钱?”
他把一面小商品市场上的塑料框小镜子扔给郑芝龙说道。
“价值连城!”
后者倒吸一口冷气说道。
“你见过这东西?”
杨丰说道。
“回父皇,此物泰西之人有能够造出来的,红毛国商人有带来出售,价格高得惊人,这样一小片几至万金,儿臣家中也只有比这还小的一片,但远不如这个清楚,两者可以说有天壤之别,此物儿臣斗胆估价,一万两银子是最低价。”
郑成功说道。
杨丰一伸手,王承恩赶紧捧过一个装满同样镜子小木匣,然后送到郑芝龙面前。
后者捧着小匣子的手都哆嗦了。
“把这些卖出去,四六分,朕六你四,朕不会派人监督,但你也别让朕失望,另外,国内不准你卖,你只负责向国外卖,还有一点,卖的银两你想办法去倭国给朕全都换成铜钱,换得越多越好。”
杨丰说道。
“臣尊旨。”
郑芝龙忙说道。
“另外还有,你们家对台湾比较熟悉吧?”
杨丰问道。
“回陛下,是的!”
郑芝龙说道。
“很好,这里是台湾地图,这个地方有硫磺,你安排人去开采,这些矿还是四六分,朕六你四,这里打仗的事不需要你,你回去办这些事情就行。”
杨丰拿出一副手绘台湾地图指着北端某点说道。
“父皇,此时台湾已经被红毛人窃据了。”
郑成功说道。
“那就夺回来,你带来的兵马再带回去就行,如果不够准你从其他地方调兵,传旨,以南安伯总督东南沿海军务,节制福建广东两省水师,赐尚方宝剑,专办收复台湾。”
杨丰说道。
他现在也没办法,国内硫磺矿本来就不多,现在基本上都在李自成控制区了,他大量制造火药总不能没有硫磺吧?台湾大屯山的硫磺矿必须得开采,这种事情不交给郑芝龙交给谁?有荷兰人赶走就是,反正就那么点殖民者而已,这时候荷兰还没真到如日中天时候呢,实际上他们和西班牙的du立战争还没打完,严格意义上说这时候还没荷兰,那只是一群西班牙国王的乱臣贼子。
“臣尊旨!”
郑芝龙深吸一口气说道。
他就知道一下子这么多恩宠砸下来,肯定是要有事的,但算起来自己仍旧是大赚,官爵财可以说一样不缺,至于去把台湾的荷兰人赶走虽然得打仗,可也的确值得打一仗。现在火器已经成了打仗的主流,而大明的乱世混战已经可以说没有悬念了,火药无疑是最重要的,而造火药没硫磺是不行的,只要有这样一座硫磺矿,那可以说就是守着一座金山了。而且顶着办皇差的旗号,尚方宝剑在手,内有自己儿子随侍圣驾,无论江南豪族还是那些地方官员,也都没有能力抢夺,甚至自己在福建台湾可以说横着走了。
“北京之变,让朕明白了很多事情,朕以前的确错了,朕错把一些狼心狗肺的东西当心腹,但却把为朕流血的人当草芥,你们都可以放心,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有了。你好好做事,别辜负朕的重托,只要你对朕忠心,以后时机成熟了,朕就仿效那红毛人也成立一个咱们大明的东印度公司,让你和当年的郑和一样再现咱大明千帆西进的盛况!”
杨丰淡淡的说。
“臣当为陛下肝脑涂地!”
郑芝龙颤抖着说。
这就是他的梦想啊。
“陛下,都准备好了!”
就在这时候,陈副将走进来行礼说道。
“嗯,成功,你会骑马吗?”
杨丰问他干儿子。
“回父皇,儿臣自幼便会!”
郑成功说道。
“王承恩,给他一套盔甲再找一匹战马,跟朕出去打个猎,南安伯,你立刻去码头,把那些疍民给朕安置好,觉华岛和中右所一带是给他们留的,内阁次辅黎玉田就在宁远,你带这些疍民去找他,他会和你一起负责安排他们在陆上建房居住,那里也有港口码头,还有,下次从江南给朕采购一批布匹,这些人穿得破破烂烂像个什么样子!”
杨丰紧接着说道。
那些疍民很多实际上都是被半哄半抓来的,郑芝龙的舰队更多是负责押送他们,福建的士绅巴不得把他们赶走,而且江南的士绅也都愿意让这些贱民北上跟着皇上牵制李自成,所以在这件事上都很热心,据说之后还得有一些会北上。但他们说的都是闽南话,和这里几乎就是两个国度,首要的是让他们先居住下来,然后适应这里的环境,他们都是渔民,这辽东湾可是顶级渔场,这些疍民生计没什么问题,但至少得让他们在这里度过一个冬天,语言环境都适应了才行,否则光一个辽东的严寒就能整死他们。
此事交给郑芝龙了,他走了他儿子负责,别以为杨皇上认这个干儿子就纯粹恶趣味。
紧接着他随陈副将走出去。
他此时住的地方,是山海关的总兵衙门,此时在这座官衙门前的街道上,一支全副武装的骑兵已经在等着他,包括梁诚和那些锦衣卫也带着他的两匹战马等待,红黑双马和之前一样,一个带他的双挝,一个带着他的巨型弓箭。至于他的废钢战斧就不能带着了,那东西别说是骑马作战了,就是往马背上一放,都能把一匹顶级战马压死,估计除了大象马没什么马能驮起全副武装的皇帝陛下,但要是在马上冲锋陷阵的话恐怕大象马也得废。所以皇上的坐骑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他的战斗力,而这个问题也没法解决,他全副武装后重量达到半吨,这已经超出了马这种动物能理解的范畴。
“陛下,是否着甲?”
梁诚问道。
“不必了,半甲就行,这战马估计也撑不住朕的全甲。”
杨丰说道。
他倒是说了句实在话,就他全甲的重量那也是超过两百斤的,再加上那对一百多斤的铁挝,换英纯血还凑合,小哈萨克马哪还能跑起来?
锦衣卫立刻上前,给他把那件自制的不锈钢胸甲套上,还有头盔和护膝护肘之类,尽管棉甲和锁子甲都没穿,但当他跨上那匹黑马时候,后者依然被压得发出沉重鼻息。
“真是废物!”
杨皇上无语地摘下一把铁挝,旁边他干儿子赶紧伸手接住。
然后郑成功好悬没趴地上,旁边一名同样准备随行的将领赶紧伸出手帮忙。
“张将军,你也随行啊!”
郑成功一边和他把铁挝抬到一匹备用的马上,一边笑着对原本历史上自己爱恨纠缠的老伙计说道。
第四十四章 这皇上的画风不对呀()
“朕欲以行在诸军整编合为禁军,以平西伯为禁军大都督,分设水陆两军,张名振是朕选定的水师右总兵。”
杨丰说道。
说话间他另一支铁挝也递了给郑成功。
他下一步就是整编各军,然后合编为禁军,他手下的这些乱七八糟军队系统混乱,不整编肯定不行的,之前是没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在他计划中保留一支两万人的水师就行,剩下的都撵回去省得浪费粮食。这支水军由两个总兵指挥,理论上这个职位应该有黄蜚一个,但老黄忠心可以,打仗嘛,他真得实在不是很放心,所以干脆把这一次也在迎驾军中的张名振提拔起来。
实际上不光张名振,好几个抗清名将都在这一次迎驾的大军之中。
这支大军是史可法以兵部命令从闽浙及南直隶各地征调,都是各地驻军拼凑起来,而原本东南抗清的主力也都是这些人。
比如这支大军的水军指挥官是苏松镇总兵王之仁,他随鲁王抗清兵败后,把自己全家锁一艘战船上凿沉,然后自己打着全套仪仗乘坐最后一艘战船去见洪承畴,舒舒服服地破口大骂一顿之后被洪承畴杀了的。还有因为内部斗争被张名振杀了的黄斌卿,他是现在的舟山参将,而这支迎驾军的步兵将领也有不少知名的,比如说战死扬州的刘肇基,比如后期在湖南抗清的堵胤锡,前者是率军的总兵,后者是按规矩配备的文官监军。
这也算是人才济济。
而现在,他们都在这支骑兵队伍里。
他们要陪皇上打猎。
去……
“去北京打猎!”
杨丰手中马鞭一指说道。
一帮人全傻了。
“父,父皇,那北京还在闯逆手中吧?”
郑成功战战兢兢地说。
“怎么,害怕了?”
杨丰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