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看到黄巾军中又来了一员年轻将领,穿得还是亲兵的衣甲,心中不以为意,继续拍马杀向典韦。
战将交锋,对于体力的消耗极为严重。
典韦见陈旭射箭救了自己一命,他趁机喘了几口气,顿时感觉身上又恢复了一些力气。
赵云远远看到官兵阵营一将出战,他此时距离吕布很近,那员将领冲入阵中却离典韦较近。
于是赵云大声喊道:“国辅兄,那员将领交给你来处理,先让我来会会九原吕布。”
吕布闻言,心中冷笑不已。他没想到黄巾军中,冲出一个如此年轻的小将,居然还敢口出狂言。
典韦的勇武虽然得到他的认可,但是却不代表他认可了黄巾军中所有的将领。
赵云话音一落,典韦就勒住了战马,迎向那员官兵将领。吕布亦是不去追赶典韦,反而拍马迎向赵云。
那员官兵将领看到典韦向他杀来,心中一颤,就已经有了怯意。
能够和吕布厮杀这么久的人,绝对不是他这种角色能够相比拟的。但是他已经拍马出阵,若是这个时候回到阵中,恐怕会惹人笑话。
他现在只希望自家主将,能够早点杀掉那员黄巾小将,而后再次前来与典韦厮杀。
况且典韦厮杀这么久,体力必定消耗严重,只要自己小心一点,应该能够撑下几个回合。
想到这里,官兵将领大吼一声杀向典韦。
典韦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用尽全身力气,一招将那员官兵将领斩于马下。而后他目视官兵阵营,官兵诸将尽皆骇然,无人再敢出战。
他骑马停留在原地,并没有立刻加入吕布与赵云的战场,反而用手轻轻抚摸着战马脖子上的鬃毛,慢慢调整自己的呼吸。
赵云虽然年轻,但是他的勇武典韦却是知道。纵然赵云比不上吕布,也能与他交战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典韦就可以趁机先回复一下体力。
战场之上将领的交战,并非像演义中写的那样,能够随便大战几百回合。
交战僵持不下的两个将领,他们的实力都差不多,两人交战必定会消耗掉大量的力气。
哪怕战将体力悠久,也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
想要分出胜负,一方面是要等待对方有所失误,另一方面却是看哪个人的体力更加悠长。
典韦本来就在武艺上差了吕布一筹,能够将吕布逼得狼狈不堪,也是因为他悍不畏死,每次都是以命换命的打法。
一百多个回合下来,他的力气也有些不济。
吕布挺起方天画戟,直接杀向赵云。
在他看来,面对这个年轻的黄巾军将领,他只需要一个回合,就能够将此人刺于马下。
对于吕布来讲,杀死这样的人,根本没有丝毫的快感。只有杀死像典韦这样的猛士,他才能够感到兴奋。
所以,他只想早点结束这个年轻小将的性命,而后再去与典韦交战。
“叮!”
吕布刺出去的方天画戟,居然被眼前这个黄巾小将挡了过来。
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画戟上有很大一部分力气,都被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将卸掉了。
两马交错而过,吕布的战马跑了一阵,他勒马说道:“好武艺,告诉我你的名字。”
赵云轻踢马腹,再次迎向吕布,大声说道:“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来得好!”
吕布暴喝一声,再次纵马杀向赵云。
两人你来我往,没过多久就已经交战了五十多个回合。
官兵们这次心中真的感觉惊骇无比,黄巾军中有一人能与自家主将打得不分胜负,就已经非常令人惊讶了。
但是现在,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黄巾小将,却也能与自家主将交战如此之久。
“没想到黄巾军中,既然有这么多的猛将!”
官兵们的心中,都犯起了嘀咕,脸上也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他们之所以以两千兵卒,就敢攻击黄巾军,就是仗着吕布的勇猛。若是有吕布斩将夺旗,他们随后厮杀,不见得就会怕了这么多的黄巾军。
但是现在,官兵不但兵力占据了绝对的劣势,就连被众人寄予厚望的主将,都快自身难保。
如此一来,官兵又怎能不心生畏惧?
虽然吕布现在占据了一些上风,但是众人心中都很清楚,若是典韦、赵云夹攻吕布,哪怕自家主将再如何勇猛,亦是双拳难敌四手。
更何况,传闻中的黄巾首领陈旭,亦是有着万夫莫当之勇。若是黄巾军果真一起向前厮杀,官兵只有败退的下场。
“叮!”
再次与吕布交锋,赵云的双手有了一丝颤抖。虽说赵云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现在他毕竟还年轻,离身体的巅峰状态还非常之远。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将们一身的战斗力却是相差甚远。可以说,巅峰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不见得会输给吕布。
但是吕布成名的时候,他正值巅峰的年龄。那个时候的三国顶级武将,大多年龄尚幼,这才使得吕布成名。
直到后期在徐州的时候,拥有赤兔马的吕布,对于醉酒的张飞,仍然忌惮他的勇武,不敢过分逼迫。
那个时候的吕布,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张飞,却已将快达到了自身的巅峰。
由此可见,武将的年龄,对于自身的勇武仍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真正的历史上,赵云由于成名较晚,一直没有机会与吕布交战。但是在这个时空,却弥补了这个遗憾。
在后世,有很多人希望看到吕布与赵云交战的结果。
真正看到这场交战以后,陈旭才在心中叹息道:“吕布巅峰的时候,赵云尚显稚嫩;赵云巅峰的时候,吕布已经垂垂老矣。”
“若是想要真正观看,巅峰时期的吕布对决赵云,却是绝无可能。”
两人再次交锋了一个回合,赵云在心中叹息道:“怪不得师傅说世界很大,武学永无止境,让我要保持一颗谦卑、上进之心了。”
“我本来以为,自己的武艺已经非常惊世骇俗了。但是下山没过多久,就先后碰到了典国辅与吕奉先这样的猛将。”
“若是主公与陈虎稍加磨练,招数上能够再精湛一些,必定也将是两员沙场猛将。”
“如此看来,我武学的道路,并不孤单啊!”
赵云的眼睛越来越亮,虽然手上有些发麻,但是战意却是越来越浓。
吕布遥望赵云稍显稚嫩的脸庞,亦是在心中感叹道:“天下豪杰何其多!看来以前是我太自大了。”
这个时候,程昱来到陈旭面前,说道:“主公,如今已经快过了午时,将士们全都饥肠辘辘。”
“还请主公下令国辅与子龙合力,早些斩杀敌将,击破官兵,好让士卒们埋锅造饭。”
程昱是一个文士,自然不会讲什么武者的尊严。而且他也知道,对面的敌将并非一人之敌。
陈旭闻言,看着在太阳底下满头大汗的黄巾士卒,也不再犹豫,高声喊道:“国辅兄,休要再讲什么道义,早日击败敌将!”
待在一旁休息的典韦,闻言不再迟疑,挥舞着手中的大戟,拍马直取吕布。
他虽然敬佩吕布的勇武,但现在却是处于战场之上,为了胜负,可以不择手段。
赵云看到典韦前来相助,心中亦是松了一口气。
两人战到现今这个地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吕布的对手。
“杀!”
典韦加入战场,使得吕布心中一凛,高喝一声再次冲入战场。
三人在战场上你来我往,吕布感到自己越来越手忙脚乱。
典韦、赵云这两个顶级的战将,不但有着高超的武艺,还有着过人的眼光。
以前两人作战,吕布还能够在战马交错而过的期间回气。但是现在,他刚与赵云交过手,那边的典韦便拍马过来。
无法回气的吕布,感觉自己的体力呈几何倍的消耗。没过多久,他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吕布望了一眼官兵的阵地,在心中暗暗想到。
“铛!”
再次与典韦的武器碰撞了一下之后,吕布居然避开了赵云,直接跑向官兵的阵营之中。
一直关注着战局的陈旭,见状立刻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大声喝道:“杀!”
160。第160章 中平三年
数万黄巾军,在陈旭的命令下,呼啸着杀向官兵。
官兵看到自家主将败退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退意。所以黄巾军还没有全部杀过来,官兵已经开始溃败。
面对赵云、典韦的联手进攻,吕布再也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他顾不上收拢士卒,只能骑着战马拼命逃窜。
黄巾军追杀二十余里,斩杀官兵一千余人,吕布只带领了几百士卒凄凄惨惨的逃跑。
战事过后,程昱来到陈旭面前,摇头说道:“却不想并州有这样一员虎将,可惜未能将其抓住,让他留在主公帐下效力。”
陈旭笑了一下,说道:“自古以来,臣择君,君亦择臣。吕布虽然勇猛,却没有与其才能相匹配的品德。如此人物,要之何用?”
众人听到陈旭所言,全都惊愕不已。
这个时候的吕布还未出名,并没有什么恶名。众人想不明白,自家主公为何好似对此人有些偏见。
由于历史的影响,陈旭对于吕布没有什么好感。
吕布被丁原提拔于微末之间,丁原待其甚厚。后来吕布为了一匹宝马,以及高官厚禄,居然杀掉丁原,投奔董卓。
若他只是撇弃丁原,只身投奔董卓的话,众人虽然会说他不讲情义,却也不会厌恶他。
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时跟着董卓,要远比跟着丁原有前途。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吕布不该杀掉一直待他很好的丁原。
不仅如此,他投奔董卓以后,董卓待他亦是甚厚,甚至与他结为父子,用来笼络吕布。
但是吕布与董卓婢女私通在前,杀死自己义父在后。如此行事,又与禽兽何异?
所谓的王允使用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与吕布之事,正史之中根本没有提到。就连貂蝉此人,亦是虚构的人物。
仅仅为了自己的私欲,屡屡杀死待他甚厚的上官,吕布品德之差,可见一斑。
陈旭虽然喜欢收拢天下名将,但他只是欣赏那些才华出众,并且品德高尚之人。
对于吕布,陈旭虽然敬佩他的勇武,却也知道,此人绝非久居人下之辈、
若是妄想能够将他收服,弄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没有理会惊愕的众人,陈旭带着众人开始往山寨之中赶去。
却说吕布带着几百官兵丢盔弃甲,拼命往晋阳逃去,忽然听到前方人喊马嘶,旌旗蔽日,众人皆是大惊失色。
有些官兵将官大声喊道:“莫非此处有黄巾军的伏兵?”
吕布的束发金冠早就被典韦打掉,他虽然披头散发,衣甲破烂,身上亦是充满了英雄气概。
他凝神静气,突然看到远处的旗帜上写着‘丁’字,心中有些复杂。
却说晋阳城中,吕布带兵走了以后,丁原始终觉得有些不放心,而后就催促附近郡县的兵卒,迅速赶来集合。
他带领将近一万人马,看着狼狈不堪的吕布,心中五味陈杂。
待了解到了详细战况以后,丁原心中亦是震惊不已。
吕布的勇猛他何尝不知?他没有想到,黄巾军中居然有两员猛将,能够与吕布不分胜负。
“贼人势成矣!”
丁原叹息一声,并没有责备吕布,也没有提起军令状之事。他只是安慰吕布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日后领兵,奉先当以此为戒。”
而后,他就派遣斥候侦查黄巾军动向。待陈旭等人全部进入山中,他才带兵慢慢来到雁门郡。
中平二年,西羌战事仍旧持续着。
进入泰山郡的褚燕与张牛角招拢流民,声势越发浩大。两人率兵攻打泰山郡首府奉高的时候,张牛角中箭身亡。
在张牛角临死之前,褚燕认张牛角为义父,并且改名为张燕。待张牛角死了以后,张燕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整个泰山贼的首领。
张燕啸聚几十万之众,攻破了奉告,斩杀泰山郡的太守为张牛角报仇。一时间,整个大汉震动不已。
朝廷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西羌战事之上,完全没有余力平定泰山之乱。
最后有人向汉灵帝建议,对泰山贼进行招安,汉灵帝允之。
当天使到达泰山的大寨之后,宣读了朝廷的旨意,并拜张燕为平难中郎将。
张燕虽然在名义上投降汉室,却怕被朝廷秋后算账,不愿意解散泰山军,仍旧盘踞在泰山一带。
汉室无奈,只得任命张燕统领兖州诸山谷事务,负责征讨其他山头的山贼流寇。
这个儿戏一般的招安,再次于整个帝国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之后朝廷不断派出天使,招安各个山头的山贼流寇。一时间,整个大汉的贼寇全都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官员。
当陈旭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惊愕不已。他没有想到,历史的惯性居然会如此之大。
在他看来,黄巾军占据泰山以后,历史上的黑山军统领褚燕,就不再会攻打廮陶,张牛角也不会再战死,褚燕也不会改名为张燕。
但是历史居然如此相似,哪怕是在这个时空,褚燕仍旧改名张燕,仍旧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历史,真的就这么难以改变么?”
陈旭默默想到,心中居然有了一丝惶恐。若是历史不容改变,他所努力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不,至少我斩杀了皇甫嵩,把程昱、田丰、赵云、典韦收归帐下。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被我改变了!”
陈旭握紧拳头,在心中呐喊。
这场招安的风波,却并没有席卷到戌夫山上。黄巾军与其它贼寇的区别,这个时候也体现了出来。
黄巾军是打着推翻汉室的旗号起事,而那些被招安的山贼流寇,却是普通打家劫舍之辈。
哪怕山贼流寇犯下再大的恶行,朝廷都可以赦免。唯独像黄巾军这样举起造反之人,现在的朝廷却不会主动招安。
不仅是陈旭,就连其他一些被官兵击溃,流窜在各地的黄巾军,也没有得到朝廷的招安。
即使外界再如何风起云涌,黄巾军的大寨之中仍是非常的祥和、安定。
但是外界,仍旧是贪官污吏横行,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现在已经是中平三年,一年以来,陈旭不停招收流民,扩建山寨。
不仅如此,很多戌夫山附近县城过不下去的百姓,也纷纷拖家带口前来投奔黄巾军。
特别是雁门郡,那几个曾经被黄巾军攻破的城池,更是有大群的百姓前来投奔。
直到现在,黄巾军的大寨已经扩展到了十个,治下百姓也已经超过三十万。
雁门郡内的五台山,常山国中的牛饮山,以及北方的衡山,都已经被黄巾军占领。
十个大寨每寨派遣一位渠帅的话,也需要十人。这个时候,陈旭才感觉手下人才奇缺。
陈静、陈青、王延、李郭、杨凤、白饶、刘辟、龚都,都已经被陈旭派了出去,执掌一寨事务。
由于生活安定了下来,陈静、陈青也已经成亲。当初被陈静秘密安排到武阳,藏在东武阳陈氏那里的陈家村族人,也都被接了过来。
不仅是这些黄巾军的将领,有很多尚未成婚的黄巾军士卒,陈旭也都安排着他们早日成亲。
士卒们对于自家主公如此细微的关怀,更是感恩戴德。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出身贫寒,能不能娶上媳妇还是个问题。
但是现在黄巾军的大寨,只要是立下功劳的黄巾士卒,陈旭都会竭尽全力让他们成家。
现在并不需要如同后世那样,要进行计划生育。熟知历史的陈旭,深知经过近百年战乱的华夏,人口会下降到怎样的一个地步。
也许现在的黄巾士卒多制造一个小孩,就会为这个民族多保留一丝元气。
展开手中的书信,看着陈宫给他的问候,陈旭心中闪过一丝喜意。
陈宫是他的族叔,若是陈旭日后果真有所成就,很容易就能将他招募过来。
历史上的陈宫由于曹操杀边让的事情,引吕布进兖州。之后一心一意辅佐吕布,却不得重用,落得个身死白门楼的下场。
后来有人如此评价陈宫:“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就是这样一个顶级谋士,却不得其主,满腹才华毫无施展之处。
这一世,陈旭既然是陈宫的远房侄子,他绝不愿意看着陈宫,再像历史上那样活着。所以陈旭一直跟陈宫保留着书信往来。
“可惜叔父从来不肯给我黄巾军一点建议,每次通信只是跟我聊一些琐事。”
“不过好在他还肯回信,却不像桥公那样,直到现在都不肯回一封书信。”
想到这里,陈旭心中感到一丝黯然。
一年以来,他曾经给桥瑁、桥宇写过几封书信。但是这些书信一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一丝回应。
当年若非桥宇收留,若非桥玄悉心教导,也就没有今日的陈旭。对于桥氏的恩情,陈旭从来未曾忘记。
但他现在毕竟有着反贼的身份,桥瑁父子不给他回信,倒也说得过去。
直到现在,陈旭仍然无法忘记桥宇的宽厚待人,无法忘记面对山贼,这个翩翩少年既然敢拿起弓箭,接连射杀几人。
“往日倾心相交,今时却已经形同陌路啊。”
收起陈宫的书信,陈旭心中暗暗感叹着。
161。第161章 斩赤龙
又是一个六月,天气依然如此炎热。好在戌夫山海拔不低,这才显得有些凉爽。
“大郎,外面这么热,你怎么还站在太阳底下呢?”
‘大郎’这个称呼,早已在田丰统一对陈旭的称谓以后,就已经销声匿迹。
但是自从陈旭派人将陈家村的族人,全部接到山寨之中以后,这个显得有些亲昵的喊声,再次出现在了陈旭的耳朵里。
然而随着陈旭在山寨之中的声望越来越重,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