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廮陶城,当卢植带着数百亲兵,星夜兼程赶到这里,看到破败的郡守府后,不由暗自垂泪。
皇甫嵩当时在此地,留下了两万大汉精锐步卒。
但是由于主帅与诸多将官的离开,再加上众人得知皇甫嵩战死的消息以后,再加上恼怒朝廷不发军饷,就有很多人开始骚扰城中百姓。
巨鹿郡的太守以及一干官吏,在黄巾军破城的那日,就被屠戮一空。
朝廷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任命新的巨鹿郡太守。是以,没有官吏约束的官兵,军纪越发败坏。
他们擅闯百姓家中,抢夺财物,掳掠妇女。使得廮陶城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很多百姓不堪其辱,拖家带口逃出了廮陶城。
更有百姓做歌曰:“军非军,贼非贼,官吏脑袋墙上悬。黄巾起,官兵败,却把小民来欺凌。”
卢植刚一进城,就看到了很多在街头哭号的百姓。他了解到了详细的情况以后,心中更是郁郁不安。
如今新年将至,天寒地冻,但是官兵们不但没有军饷,就连新的棉袄都未曾得到。
再加上主将战死,无人约束,他们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有错么?
卢植是当世大儒,他胸中怀着济世救国、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到大汉如今变成如此模样,想到好友皇甫嵩之死,他心中更是悲怆不已。
但是,朝廷既然派他前来平叛,他就要担起这个责任。
调整了一下心绪,他对着自己的亲兵说道:“你等拿着我的军令,前去将军中君侯以上的将官全部召集起来。”
没过多久,不少脸色颓废,甚至一些满口酒气军中将官,全都来到了卢植这里。
卢植环顾众人,厉声说道:“尔等身为官兵,却行如盗匪,纵容下属,肆意欺凌廮陶城百姓,尔等可知罪?”
听闻卢植的话,这些将官脸上还有些不服气。
卢植忽然大声说道:“左右何在,将这些人全部拖出去斩了!”
将官闻言,这才大惊失色。他们看到卢植那些如狼似虎的亲兵,果真向他们扑来,顿时急忙跪在地上,大声求饶。
这个时候,卢植帐下一人突然说道:“将军,这些人虽然该杀,但是如今黄巾贼猖獗,正是用人之际。若是未出战之前,就先斩杀帐下大将,恐对军心不利。还请将军三思!”
“不如先让这些人暂领原职,戴罪立功。他们感念将军不杀之恩,必定会以死相报。”
那些被按在地上的将官,急忙应和着说道:“还请将军饶我等不死,他日在战场之上,必定奋勇杀敌,好戴罪立功。”
卢植思量了一阵,这才说道:“既然如此,就先留得尔等性命,若有再犯,定斩不饶。”
众将官闻言,急忙点头应道:“绝对不敢再犯!”
卢植还要说些什么,忽然听到有人来报,说是刘备带着五百兵卒前来投奔。
卢植闻言大喜。
刘备是他的弟子。前番征讨黄巾军的时候,他就知道刘备帐下的两员虎将,都有万夫莫当之勇。
这次征讨黄巾,有刘备三兄弟相助,必定能够马到功成。
140。第140章 程昱心思
真正的历史上,刘备并不像演义中那里,四处征讨黄巾,立下赫赫战功。
他只是带着关、张两人,在涿县帮助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才立下了一些功劳。
后来刘备听说卢植在广宗与张角交战,考虑到自己曾经师从卢植,就带领麾下义军前来投奔。但是没过多久,卢植就被朝廷撤职查办。
董卓接替卢植成为官兵主帅以后,瞧不起刘备职位低微,所以刘备就与关、张离开军营,回到家乡涿县。
由于皇甫嵩战死,朝廷复起卢植,使得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刘备在乡中听说卢植再次掌兵,就再次领兵前来投奔。
这个时候的刘备,只有二十三岁,并非像演义中所言的二十八岁。
刘备年少轻狂,他不甚乐读书,却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其人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附近的豪杰争相依附到他的帐下。
后来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到刘备就觉得他并非常人,乃多与之金财。刘备这才有财物聚拢义军起兵讨伐黄巾。
刘备少年得志,再加上麾下有关羽、张飞为爪牙,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心中更是有些志得意满。
历史上的刘备因为讨伐黄巾有功,就被封为安喜尉。
当时督邮以公事到县,查举有哪些人冒领讨伐黄巾的功劳。刘备想要拜见督邮,督邮却瞧不起他出身贫寒,再加上刘备没有给督邮贿赂,他就不见刘备。
年少轻狂的刘备当即大怒,以为督邮会诬赖他的功劳。
刘备寻思,既然不能保留官位,索性就弃官而走。
所以他直接闯入屋中将督邮抓了起来,责杖二百。而后刘备解绶系在督邮的脖子上,弃官亡命。
但是演义中为了突出刘备宽宏的性格,就故意把鞭打督邮之事安放在了张飞身上。
这个时候的刘备,怀着满腔建功立业的热情,渴望恢复祖上荣光。所以听到朝廷再次启用卢植,就带着关羽、张飞前来投奔。
卢植本来不太喜欢刘备这个学生,因为他觉得刘备本来家中就非常贫困,却仍旧奢侈无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并且不愿读书。
但是卢植却对刘备帐下的关羽、张飞却是印象十分深刻。这两人虽然刚刚及冠,却有万夫莫当之勇,卢植甚喜之。
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况且他初到廮陶,在官兵中间尚且没有威望,手下并可用之人。所以听闻刘备三人前来投奔之时,才非常欣喜。
不说刘备投奔卢植,陈旭率众归太行山。
却说黄巾军信使一路乔装打扮,快马加鞭,小心翼翼避过官兵。
来到泰山黄巾军大本营以后,他正寻觅间,忽然一声炮响,一彪人马出现,就将他围了起来。
信使见状大惊失色,待看清领头之人乃是李郭之后,才脸色稍缓。他口中说道:“长其兄,莫非认不得某乎?”
李郭定眼望去,才发现此人是一位陈家村子弟,他一直跟随着陈旭南征北战。
但是李郭与陈静相交莫逆,却也对陈家村子弟非常熟悉,他连忙让众人收了武器,对着来人说道:“看你一身服饰,还以为是官兵细作嘞。”
话毕,李郭就带着此人前去泰山老巢,却叮嘱众人严密巡视,谨防官兵细作。
泰山黄巾军大寨,如今已经初具规模,完全如同一个简陋的城池一般。
大寨之中,陈静、典韦、王延、陈虎、陈青、李郭,还有一些黄巾军将领,全都齐聚一堂,他们都在商讨着这封信上的内容。
程昱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寨中,陈静等人知道陈旭非常看重此人,所以待他甚厚。
只要程昱不逃跑,他就可以在寨中随意行动。这场议事,程昱亦是不请自到,跪坐一旁,细细听着众人的商讨。
陈静瞟了一眼程昱,却也不赶他走,就将信中的内容告知众人。
“兄长认为,泰山虽然宽广,却非王霸之地。黄巾军若是想要发展,北方的太行山脉与泰山相比,不知强过几何。”
“况且那里地理偏僻,我军纵然弄出天大阵仗,朝中亦不会重视。所以兄长要我等弃掉泰山本寨,寻找良机北上。”
陈静话音刚落,整个议事厅就变得无比嘈杂。
他们原本就把此地当作黄巾军的老巢,为了构建此地,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却不想陈旭一纸书信,就要放弃此地,众人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况且,寨中男女老幼相加起来,何止十万?若是全部北上,却并不是件容易之事。
程昱呆立一旁,骤然听闻这件事情,脸上也是一惊,他在心中暗暗想到:“陈文昭为何会如此行事?”
陈虎性急,替程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大兄为何朝令夕改?我等花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若是就此撇弃泰山本寨,前番努力岂非全部落空?”
陈静亦是皱眉不语,他望着书信的最后一行字,有些发呆。
而后,他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之下,将书信交给程昱,说道:“兄长信中所言,我等若有疑惑,可将书信与先生一观,先生必定能够为我等解惑。”
原来,陈旭写信之前,怕书信半路被官兵截获,就没有详细写出为何要弃了泰山老巢,反而选择北方荒凉的太行山中。
程昱虽然没有明确投奔陈旭,但是这段时间,与陈静等人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好。
再加上王延聪慧过人,时常向他请教学问。程昱也爱王延之悟性,延但有求问,昱并不推迟。
程昱接过书信,细细观看着。
陈旭提起转移太行山的话,只有寥寥数语:夫太行中段,地理偏僻,乃三州交汇之地。若以八百里太行山而养民,虽百万之众亦能活命也。
程昱看到这里,在心中细细思量着,而后拿着书信的手一抖,脸色一变。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了太行山脉巨大的战略位置,若是陈旭果真带众人藏于山中,哪怕天下未乱,他也可以趁机发展势力。
如此一来,不出数年,当陈旭率兵出太行山的时候,这将是一股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力量。
陈静将书信交给程昱的时候,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看到程昱脸色大变,众人都不知晓原因,脸上带着疑惑的神色。
良久,程昱颓然叹曰:“陈文昭既然有良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若盘踞泰山,可为一时之雄,确无异于自捆手脚。”
“北上太行山,才是真正的游鱼入大海,飞鸟上九霄。”
“尔等若想成事,只需依信中行事,不必多疑!”
话毕,程昱将书信交还给陈静,叹息几声,走出了议事厅。
程昱虽然没有投靠陈旭,但是他的才能众人皆知。
议事厅中的诸多将官,看到程昱如此说话,心中虽然疑虑,却也无人说话。
王延素来信服程昱,再加上他也隐隐觉得,太行山远比泰山要强。
于是乎,王延拔剑在手,斩断身旁案几,厉声说道:“渠帅既有命令,我等岂敢不从?但有违令者,犹如此案!”
在山寨的这段时间,王延东奔西走,为黄巾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众人心中的威望亦是非常之重。
再加上陈旭早就将王延的职位提升成为渠帅,他既然如此说话,众人自然不敢违背。
陈静、陈虎等人亦是说道:“兄长既然有令,吾等必不推辞!”
却说程昱离开议事厅以后,独自来到山顶之上,俯瞰天下,心中久久难以平定。
他当初在东阿的时候,听到陈旭的东阿对,就觉得此人并非常人。所以被黄巾军掳掠至此,心中也并无怨言,反而细细观察陈旭帐下诸将。
似典韦、陈虎等人,勇冠三军,乃沙场之猛将;如王延、陈静、陈青、李郭之流,虽非大才,却各有特色,假以时日,必能镇守一方。
现如今,陈旭更是成为了张角的女婿,在身份上就是整个黄巾军的最高统帅。
更让程昱震惊的是,冀州战场之上,陈旭居然能够在绝对的劣势之下,正面击败三千官兵精锐骑兵,斩杀皇甫嵩。
如此战绩,真是骇人听闻!
现在的陈旭,地位已经有了,声望也已经有了。若是给他机会,再得一智谋之士辅佐,他势必会如同鲲鹏振翅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
若逢天下大变,作书上奏朝廷,以求招安。待挣得一官半职,洗清反贼的称号以后,再伺机而起,则天下局势会变得怎样,谁都无法预料。
当初他听闻陈旭斩杀皇甫嵩以后,心中就有些振奋。他还曾在心中思量着,若是陈旭果真能够成事,他就算投到陈旭麾下又如何?
程昱现年四十有三,恐有一身才华,却蹉跎了岁月。他也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能够择一明主,一展胸中所学。
可是,当他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就知道陈旭身后,必定有智谋之士辅佐。
若是果真如此,他程昱就算投到陈旭帐下,又能不能得到重用?
一时间,程昱心中久久难安。
141。第141章 军营骚乱
廮陶城,卢植刚刚到达不久,天使就催促着他赶紧前去剿灭陈旭。
这段时间,黄巾军在常山国攻城略地,郡国官吏望风而逃。使得郡国之中的豪强大户,甚至世家大族,全都人心惶惶。
众人合力向郡中官吏施压,官吏无奈,只得每日飞马快报朝廷。
卢植率领两万官兵疾行数日,往正定赶来。
褚燕见官兵来袭,不敢抵挡,想要往西撤入太行山。
后来看见陈旭也带着大队人马往西撤去,褚燕考虑到一山不容二虎,思量半晌,终于决定北上,以躲避卢植兵锋。
官兵一路奔袭来到正定,发现贼人全部撤离,就有人对卢植说:“将军,现在冀州只剩下陈旭、褚燕两拨人马。”
“陈旭帐下有三千骑兵,他们能够击败皇甫将军,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况且,陈贼携大胜皇甫将军之声威,短短时间之内,就再次招募了数万亡命之徒。以贼军之骁勇,加上陈贼之狡诈,我等只以两万官兵击之,恐难攻克。”
“相反,褚燕虽然啸聚万余人马,但是前番有三千人投奔陈贼,使得褚燕实力大降。若是我等举全军之力,攻打褚燕,必定能够大破贼军。”
“所以末将认为,我军应当先灭褚燕,再徐图陈贼,方为上策。”
说话之人,正是被皇甫嵩留在廮陶城的主将。
皇甫嵩的能力,这员将官早就佩服不已。但是哪怕以皇甫嵩之谋略,再加上三千官兵骑卒之精锐,仍是大败于黄巾军。
于是乎,这员将官心中,不由自主地就对陈旭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
再加上现在陈旭啸聚数万之众,一路攻城略地,势如劈竹,这就使得这员将领更加心怯,所以才会如此说话。
卢植闻言,只是不语。他环顾众人,发现有很多将官,都是一脸认同的表情,心中不由一沉。
未战心先怯,这可是兵家之大忌啊!
看来黄巾军大破皇甫嵩之事,不仅振奋了那些反贼的士气,更是让官兵心中感到了畏惧。
众人的心思,卢植如何不知?柿子还挑软的捏,更何况是行军打仗?
若是这次官兵的统帅换成其他之人,恐怕会毫不犹豫地同意这员将官的提议。
从黄巾军的路线上来看,陈旭是准备带着众人躲入偏僻的太行山中。
待官兵击破褚燕,立下战功以后,就可以上书朝廷,说黄巾贼惧怕官兵兵锋,不战而逃。这样一来,就白白的捡了一个功劳。
但是,卢植会接受这个提议么?
军中将官全都看着沉默不语的卢植,不知道他会如何决策。
这个时候,年轻的刘备终于从自己老师的脸上,看出了他的决定。于是乎,刘备从末位上前,昂然而立。
他向卢植作了一揖,而后说道:“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卢植见刘备起身,当即心中一喜。
他正发愁如何否定刚才那个将官的提议,率兵讨伐陈旭。这个时候刘备上前,无疑会给他一个台阶。
卢植虽然不太喜欢刘备这个弟子,但是对于他的才能还是欣赏不已。刘备的魅力就在于,他能审时度事,看穿人心。
这个时候他既然出声,就绝对不会附和那些将官。非常之人,总是有非常之举动。
想到这里,卢植连忙说道:“此乃军议,玄德有话但说无妨。”
刘备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谓众人言:“夫褚燕者,于朝廷来讲,乃疥癣之痒,纵然兵力再多十倍,亦难成气候。”
“反观陈旭,年龄虽然刚刚及冠,却师从桥公,通晓兵法,武艺超群。此等人物成为反贼,若不早早诛杀,日后必成大汉心腹之患。”
“前番贼人虽胜皇甫将军,自身实力又岂能毫发无损?三千精锐黄巾骑兵,实力又能保留几何?”
“贼人之后虽然再次啸聚数万之众,却是多有山贼、流寇、百姓,更兼一些老弱妇孺。如此一来,贼兵必定良莠不齐,行军速度亦是大大降低。”
“短时间之内,贼兵又岂能令行禁止,号令如一?”
“若我等此时率众倍道而行,星夜兼程奔袭贼兵,定可一战而定。”
“若是畏惧贼人之威,使其逃入山中。哪怕再起百万精兵,亦是难以将其剿灭矣。”
刘备话毕,卢植抚掌赞道:“玄德所言甚是,击疥癣之痒,而纵心腹大患,此智者所不为也。”
“况且义真乃吾挚友,前番既被贼兵杀害,更砍其头颅悬挂桅杆之上。此等大仇,某岂能不报?”
说到这里,一向温文尔雅的卢植,也有些怒发冲冠。
他拔剑在手,厉声说道:“尔等为皇甫将军部下,义真往常也待尔等不薄。”
“主帅战死,尔等不禁不思报仇雪恨,反而畏敌如虎。如此行为,岂是大丈夫所为?”
众人被卢植说得满脸通红,纷纷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吾等愿尽起三军,斩杀贼寇,为皇甫将军报仇。”
而后,官兵既然不理会北上的褚燕,反而倾尽全力追赶陈旭等人。
滋水发源于太行山脉的牛饮山,自西北流向东南,汇入滹沱河之中。
陈旭率领众人渡过滋水,而后沿着河岸往上游赶去。由于招收的流民众多,行军速度自然不会很快。
如今正值寒冬,天短夜长。每逢夜晚,天气更加寒冷。
这段时日,陈旭攻破了数个县城,打破的豪强邬堡更是不计其数。黄巾军得到粮草辎重,亦是非常之多。
如此一来,更是严重拖累了行军速度。
当陈旭得知卢植领兵北上的消息以后,心中自然有了一丝焦虑。
自那以后,陈旭就再也没有率兵攻打过县城,反而带着三千骑兵与白饶汇合,并且不断催促众人加快行军。
“踏踏踏!”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斥候来到陈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