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两人毫不犹豫地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黄巾小帅杨凤(白饶)见过渠帅!”
陈旭上前,一手拉住一人,将他们扶了起来,大笑着说道:“能得两位小帅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而后,陈旭亲自挽着两人的胳膊,带他们进了城中,却让吴凌为他们带来的三千人马安排营寨。
一路上陈旭温言细语,好生抚慰两人,却绝口不提他们逃离下曲阳之事。
两人见状,心中更是感动不已。
常山,真定,赵家村。
这里本来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村落,但是今天却来了五百精锐的黄巾军骑兵。
村落中的男人,都悄悄拿出武器,警惕地看着这些黄巾军骑兵。
虽然黄巾军大败皇甫嵩,名震天下;虽然这些百姓,知道自己村落的这些人,不是黄巾军的对手;虽然黄巾军仁义的名声传遍真定。
但是,当这些骑兵进入赵家村的时候,村民们仍然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壮之士。这里地处北方,民风彪悍,他们虽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却是仍然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武器。
只要这些黄巾军敢在赵家村胡作非为,哪怕他们豁出了性命,也会拼死一搏。
“下马!”黄巾军小帅大喝一声,五百黄巾骑兵整齐地跃下战马。
经过战争的洗礼,这些曾经稚嫩无比的黄巾骑兵,已经变成了当之无愧的精锐。
小帅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各位乡亲,我等并无恶意,只是为了向你们打听一个人。”
136。第136章 赵云兄妹
赵家村的村民们,听说黄巾军并不是前来抢劫的,这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若是有可能,他们也不愿意与这些如狼似虎的黄巾军交战。
一个老者排众而出,来到黄巾小帅的身旁,低眉顺眼地问道:“不知道军爷想打听何人?”
小帅看到老者向他行礼,连忙伸手扶住了老者,口上说道:“太公年龄如此之大,我等又岂敢受太公之礼?”
“我等出发之前,渠帅再三交代,要尊敬长者,不能惊扰了附近百姓,不然某回去之后定然会被军法处置。”
老者见这个黄巾小帅如此说话,心中更是有些安定,对于黄巾军的渠帅,也莫名产生了一些好感。
“将军爱民之心,我等敬佩不已。不知将军想要打听哪个?若是小老儿知晓,定然会竭力告知。”
小帅闻言大喜,连忙说道:“我家渠帅听闻常山真定有一少年,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他师从枪神童渊,有万夫莫当之勇。”
“我家渠帅乃世间豪杰,喜好结交天下英雄。他听闻此人名声以后,时常想要与此人相见。奈何真定有好几个赵家村,渠帅并不知晓赵子龙所在何处,所以才派遣我等四处询问。”
童渊本来是评书三国中的人物,历史并未记载此人。陈旭以为三国时期并没有这人,但是他来到真定以后,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时代真有其人。
童渊枪法过人,人称蓬莱枪神散人,有半仙的称呼。十年前,他收了一个入室弟子,就是常山赵云。而后赵云便每日呆在山中,在童渊身旁学习枪法。
老者听说,眼前的黄巾小帅过来是为了寻找赵云,顿时脸色一变。
待此人说是黄巾渠帅听闻赵云的名声,特意派人前来寻访之时,老者心中既是忧虑,又是喜悦。
他不曾想,村中赵云的名声,既然已经传到了黄巾军渠帅的耳朵之中。
其实,这个时候的赵云,尚在山中学艺,世人并不知晓他的勇猛。他现在虽然有些名声,但他所谓的名声,也不过是仰仗童渊的威名罢了。
若非陈旭来自后世,知道赵云的厉害,也不可能派人四处打听他的下落。
中国古代,乃至陈旭所生活的后世,农村之中,大多都是同姓居多。
而村中之人,也往往像濮阳的陈家村一样,都是沾亲带故,是同一宗族之人。
赵云在赵家村的地位,正如陈旭在陈家村的地位一样。
一旦一个村落之中出现了了不得的人物,村民们都会以此人为荣。
老者固然因为赵云声名远扬而高兴,却也对此感到忧虑。
说到底,眼前的这些人仍旧带着反贼的称谓。赵家村的生活比起那些流民不知强了多少,并没有达到被逼造反的地步。
所以,当老者听闻赵云被黄巾军渠帅赏识以后,心中就有些忐忑不安。
要知道,赵云可是赵家村的希望。
古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对于这些村落的百姓来讲,亦是如此。只要村中有一人能够混出名堂,整个村落的人都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
在他们眼中,赵云师从蓬莱枪神散人童渊,前途不可限量。若是黄巾渠帅真要强拉赵云入伙,岂不坏了他的前程?
想到这里,老者脸上阴晴不定。赵家村其余众人闻言,亦是脸色大变。
赵家村的村民之中,有一男一女呆在一旁,男的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女子只有十五六岁。
他们听到来人想要寻找赵云,脸上都闪过一丝慌乱。
被人看重是好事,但是被反贼看重,这可就不是件美妙的事情了。
这员黄巾小帅,能够被陈旭派遣出来,显然是个精细无比的人物。他看到老者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次找对了地方。
小帅一把拉住老者的手,急声问道:“赵子龙可是就在这个村落?”
老者脸上挣扎不已。
若是据实说来,他唯恐这些人非要拉赵云入伙,坏了他的前程。不说的话,这些人只要在附近打听一下,就知道自己在说谎了。
毕竟,赵云的名声虽然不大,但是在十里八乡之间,还是很多人知道的。
若是说谎惹怒了这些黄巾军,恐怕整个赵家村都不会好过。
似乎看出了老者的心思,旁边那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排众而出。
他来到黄巾小帅面前,说道:“阿云正是小人舍弟,他十岁就上山跟随蓬莱枪神散人学武,每年只会回来一次,现在并不在家中。”
“况且舍弟年幼,直到如今仍是文不成、武不就,真的不敢担当将军谬赞。”
小帅得到肯定的答复,知道赵云果真出身这个村落,不由大喜过望。
他连忙说道:“我家渠帅慧眼识英才,他看中的人,又岂会没有真才实学?”
“既然赵子龙不在村中,不知阁下可愿与我前去县城之中,拜访我家渠帅?”
小帅知道自家渠帅求贤若渴,只要是人才,不管对方愿不愿意投奔黄巾军,都要先抓起来再说。
这一次,他们带领五百精锐骑兵,就是打定的这个主意。小帅想起自己临走前,渠帅对他的叮嘱,心中还有些不服气。
陈旭曾经说过:“赵云此人,有万夫莫当之勇。纵然你带领五百精锐骑兵,他若是一意突围,尔等也休想拦住他。”
“但我知晓,此人重情重义。你等找到他之后,只要把他的家人带回真定,就不怕此人不会自投罗网。”
陈旭一再叮嘱他,莫要与赵云动手,只需瞅准时机,偷偷带走赵云的家人便可。
“你们不能带走我的兄长!”
小帅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站了出来,她一把拉住赵云的兄长,脆生生的说到。
“哦?不曾想赵云还有一个妹妹。”
小帅看到这个女子站了出来,眼睛一亮,温和的说道:“姑娘不如与我等一同前往真定县城,可好?”
却不想,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的性子却是有些倔强。
少女眉毛一挑,开口说道:“别人都说黄巾军渠帅爱护百姓,对于穷苦人家更是秋毫不犯。却不想那陈旭,也不过是个浪得虚名之辈。”
“我与兄长都是良善家的百姓,你们无缘无故却想要把我们掳走,与那些山贼流寇又有什么区别?”
听到少女的话,黄巾小帅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的确,自家渠帅什么都好。就是见到人才之后,每次都是强行掳走,这一点却有些山贼作风。
“不对,不能说是山贼作风,应该说是求贤若渴。”
小帅对于少女的话,并没有心生怪罪。但是她直呼陈旭的名字,并且说陈旭是个浪得虚名之辈,却是惹恼了那些黄巾军士卒。
这段时间,他们早已认定自家渠帅是黄天之子,有鬼神莫测之威能。他们对于陈旭的崇拜,也已经达到了盲目的地步。
如今,他们听不得有任何人说陈旭的坏话。
所以,黄巾军中就有一个脾气火爆的士卒发怒,以枪指着少女,大声说道:“我家渠帅乃世之豪杰,就连皇甫嵩这样的汉室名将,仍旧难挡我家渠帅之兵锋。”
“你这小小女娃,什么都不懂,却在这里口出狂言。”
“若非渠帅不让我等滥杀无辜,就凭你刚才侮辱我家渠帅的话,某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让你血溅五步!”
这个士卒身材高大,脸上有一个很长的刀疤,在战场上亦是勇猛无比。从参加黄巾军以来,死在他手上官兵就有二十多个,是个不择不扣的军中劲卒。
他一发怒开口说话,身上的杀起就开始凝聚。
少女被此人的杀气吓得有些脸色发白,但是她毫不畏惧,仍然紧紧抓住自家兄长的衣袖,倔强地瞪着那个黄巾士卒。
“咳咳咳咳!”男子咳嗽了几声,看到眼下的情形,满脸歉意地说到,“舍妹无礼,口出妄言,还请将军勿要见怪。”
那个黄巾小帅,看到自己的手下居然如此吓唬一个女孩,不由心中不喜。
他脸色一板,恶狠狠地瞪了说话的那人一眼。那人见状,脖子一缩,讪讪地笑了两声,不敢再说话。
小帅上前一步,对着少女歉意的说到:“属下粗鄙,不知道哩,还请姑娘勿怪。”
而后,他又看着眼前的男子,大声说道:“渠帅已经下了军令,我等若是不能顺利完成,回去之后,必定会遭受军法处置,还请见谅。”
话毕,他手握剑柄,不再说话。
男子看了看杀气腾腾的五百黄巾士卒,又看了看身后的赵家村众人。
他知道,若是自己不答应眼前之人的话,恐怕会连累本族的族人,就开口说道:“我与你们一同前去真定便可,但是舍妹年幼,不如就将她留在赵家村可好?”
小帅依旧说道:“阁下放心,只要你们跟随我等前往真定县城,贤兄妹两人必定不会受到一丝委屈”
而后,小帅目视男子,不再言语。
男子心中苦笑不已,他知道,眼前此人这是委婉地拒绝了自己。
看了自己妹妹一眼,他在心中暗暗想到:“希望前去真定县城,真的不会有事。”
就在此时,赵家村的一些少年拿着武器,来到前面,大声说道:“贼人休要得寸进尺!”
黄巾士卒闻言,也都拿着武器,杀气腾腾地看着那些少年。
一时间,赵家村的局势变得非常紧张。
137。第137章 主公何志
赵云兄长是个沉稳之人。他深知,赵家村的少年们,虽然学过一些粗浅的武艺。
但是与这些如狼似虎的黄巾军交战,哪怕人数是它们的两倍,也绝无胜利的道理。
况且,现在黄巾军足足有五百骑兵,赵家村的精壮男人也只有两百余人,若与其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黄巾军的身后,更是站着那个能够斩杀皇甫嵩,威震天下的黄巾军渠帅。哪怕他的胞弟赵云在此,纵然仗着他的勇武,能够杀散这些黄巾军,也绝对不敢动手。
招来黄巾军渠帅的怒火,并非一件小事。而且人家并无恶意,只是太过欣赏自家胞弟罢了。
“咳咳。”男子咳了两声,对着身后的少年们叱道,“这位将军又无恶意,尔等休得无礼。”
他转头对着黄巾小帅说道:“既然将军盛情相邀,赵风若是再推辞不就,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将军还请稍等片刻,待我回屋收拾一下衣物,便与舍妹一同前往真定。”
小帅闻言大喜,自然满口应诺。
真定县衙之内,陈旭大摆筵席,为杨凤、白饶接风洗尘,
两人与陈旭交谈之间,更觉渠帅温和过人,胸有大志。他们对视一眼,都觉得自己这次的选择没有错误。
忽然,杨凤离开席位,跪在地上说道:“当初在下曲阳之时,末将居然舍弃城池,抛弃城中兄弟独自逃生,每每想到此处,便是追悔莫及。”
“今日渠帅既为大贤良师女婿,当统领天下黄巾军。我等当日畏战而逃,致使下曲阳城破,数十万军民殉城,还请渠帅责罚。”
话毕,杨凤以额叩地,不再言语。
白饶见状,亦是跪在地上,以额叩地,口呼‘死罪’。
田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陈旭眼睛一眯,而后大笑起来。
他也离开席位,将两人扶了起来,说道:“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类乎?”
“当日下曲阳被围,黄巾军孤城难守,若是执意守城,又与寻死何异?”
“若某当日在城中,亦会撤出,留得有用之身,图谋东山再起。两位兄弟又何罪之有?”
“况且,正因为尔等往日离开下曲阳,我黄巾军今日才能再添一支劲旅。如此一来,尔等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杨凤、白饶闻言,心中大喜过望。当初逃离下曲阳之事,他们每每想起,便会心中难安。
今日投奔陈旭,他们更怕陈旭因此轻视两人,是以心中一直郁郁不安。今日他们将话挑明说了出来,看到陈旭并未怪罪,心中的这块大石头,这才落了下来。
两人被陈旭扶起来,自然是千恩万谢,表明誓死效忠之意。
几人交谈正欢,其乐融融,陈旭突然微笑着说道:“他日我黄巾军成就大事,还要指望两位将军,届时让你们独守城池,料想两位必定不会再次弃城而了。”
杨凤、白饶闻言,心中一凛。他们知道,这是渠帅在敲打自己两人。
陈旭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若是能堪大用,他日必定不会亏待。独领一军,驻守城池都不在话下。但是希望你们到时候不要像以前那样,敌人来了以后,就会弃城而逃。
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以后却不能再犯。无论如何,撇下袍泽,弃城而走,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用人之道,陈旭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是已经初露锋芒。
对于自己的下属,不能只是厚待,有时候必要的敲打,还是非常需要的。
杨凤、白饶再次跪在地上,齐声说道:“若得渠帅厚爱,让我等独守城池,哪怕战死,亦绝不弃城而逃。”
陈旭哈哈大笑,拉着两人的手臂说道:“若我黄巾将领都有两位的这般忠诚,何愁大事不成?”
田丰坐在旁边,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露出了笑容。一代雄主,已经在他的见证下,开始崭露头角。
宴席过后,为了让杨凤白饶心中踏实,陈旭除了从他们带来的三千人中,抽掉了六百善于骑马的精锐之士,补充了与皇甫嵩交战的损失以后。
其余人马,仍是分成两部,交由杨凤、白饶统帅。但是他们两部人马,却分布在不同的营寨。
这段时间,虽然前来投奔陈旭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陈旭认为,他帐下的黄巾军骑兵,都要以真正的黄巾军为主。
至于那些招拢来的流民,甚至是山贼、流寇,陈旭都准备先把他们编为预备队。等这些人有一定的战斗力,通晓纪律了以后,再编为正规军。
其余的老弱病残,以后不会成为军人,只能成为他治下的百姓。
陈旭相信,兵贵精,而不贵多。
再说现在的陈旭,并没有稳固的地盘,纵然他想多招募兵卒,却也养不起。除非他想像历史上的褚燕那样,啸聚百万之众,但是战斗力却是低得可怜。
而这些,却不是陈旭所希望看到的。
陈旭安排好杨凤、白饶以后,就带着几十个亲兵在县中四处视察。
“轰隆隆!”
五百骑黄巾军进入城中,他们虽然刻意放慢了战马的速度,但是仍然在城中扬起了很大的灰尘。
陈旭遥遥看着这些黄巾军在城中纵马,不由脸色一沉。
一般来讲,城中之人众多,若非非紧急情况,不能再城中骑马。况且这还不是一人纵马,而是五百兵卒。若是误伤了城中百姓,却是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陈旭脸色一沉,就疾步向骑兵的那个方向赶去。
隔着老远,陈旭就气沉丹田,高声喝道:“谁让你们在城中纵马的?”
那五百黄巾骑兵,骤然听到陈旭的声音,都吓了一跳。他们追随陈旭南征北战,对于自家渠帅的声音熟悉无比。
这个时候,那个小帅才记得,貌似渠帅颁布过军令:除了巡视城池的队伍,若非情况紧急,其余骑兵不得在城中纵马。
想到这里,小帅心中一凛,连忙招呼众人停下。
而后他滚鞍下马,来到陈旭身旁,跪在地上说道:“属下该死,居然忘了渠帅的军令,还请将军责罚。”
“哼!”陈旭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这么多人在城中纵马飞驰,若是冲撞了城中百姓,却该如何是好?”
小帅只是跪在地上,磕头请罪。
这个时候,陈旭才想起眼前此人,就是他派出去寻访赵云踪迹之人。
想到这里,陈旭心中一喜,急忙问道:“莫非你已经寻到了常山赵子龙的?”
小帅抬头说道:“渠帅,末将并未寻来赵子龙,但是却把他的兄妹带了过来。”
陈旭抬头望去,只见黄巾军骑兵队伍之中,果真有穿着麻衣的一男一女。他们此时也从马背上下来,局促不安地站在一旁。
虽然没找来赵云,陈旭心中有些失望,但是能把他的兄妹带到军中,就不怕赵云不会过来。
想到这里,陈旭脸上露出了笑容。
而后,他又板着脸对小帅说道:“姑且念你寻来这两人有功,饶你一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回到军营之中,自领二十军杖。”
话毕,陈旭也不理睬这员小帅,直接朝着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