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东吴士卒倒下,将会有更多的士卒站起来,他们为了保护周瑜,都悍不畏死的扑了上来。

    这些人虽然不能,给甘宁造成多大的杀伤力,却也严重阻碍了甘宁前进的步伐。

    虽然距离周瑜,仅仅剩下了几步路程,可是这几步的距离,却躺下了许多具尸体,鲜血都将甲板染成了红色。

    “甘宁受死!”

    “休伤大都督!”

    这些东吴士卒,以自己的生命,终于为周瑜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那些靠近周瑜的东吴战船,都已经杀了过来,许多东吴水军士卒,已经登上了周瑜的战船。

    甘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何不了解眼下局势。

    若是他现在就跳水逃走,还会有一线生机,可是甘宁并不确定周瑜的生死,哪里肯就此离开?

    “若是能被东吴水军包围,我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甘宁眼中凶光一闪而过,拼着受了几次攻击,也不管不顾杀向了周瑜,想要在其余东吴士卒过来之前,彻底将周瑜击毙。

    “噗嗤!”

    一杆长枪扎在了甘宁肩膀上,甘宁却是恍若未闻,大鹏展翅一般扑向了倒在地上的周瑜。

    “保护大都督!”

    几个围拢在周瑜身旁的东吴士卒,构建成了一堵人墙,将周瑜严密保护了起来。

    甘宁眼中凶光闪烁,也不废话直接杀了过去。

    此事的甘宁,为了争抢时间,身上已经收了几处伤,饶是如此他仍旧勇不可挡。

    那些保护在周瑜前面的东吴士卒,用自己的生命,在为周瑜争取时间。

    东风越刮越大,整个战船之上鲜血气息弥漫,甘宁终于再次来到了周瑜身旁。

    “死吧。”

    眼中散发着凶光,甘宁毫不犹豫,挥舞起了自己手中的屠刀。

    “噗嗤!”

    就在此时,一道箭矢飞奔而来,射中了甘宁的右臂,甘宁那柄本来准备斩向周瑜的大刀,也掉落在了甲板上面。

    “陈武在此,贼将休想伤害大都督!”

    一个雄壮的身影出现,只见陈武手持大弓,从另外一艘站船上跳了过来。

    与此同时,许多新登船的东吴士卒,也趁着这个时候,杀到了甘宁身旁。

    甘宁拼着受了几处创伤,正是为了争取时间绝杀周瑜,因为甘宁知道,再这么继续拖下去,他能够杀掉周瑜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

    然而,由于太过投入,由于击杀周瑜就在眼前,他却是忘了躲避箭矢。

    鲜血,顺着甘宁的右臂缓缓流下,滴落在甲板上面,发出了一阵阵响声。

    只不过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响声,却被东吴水军士卒的怒吼淹没。

    甘宁的心,也变得冰冷了起来。

    “杀!”

    那些紧紧跟在甘宁身后的东吴士卒,终于追了上来,他们看到甘宁受伤,手中武器也掉落在地,一时间士气大振。

    “死!”

    甘宁没管那些将要落在身上的武器,一个滑步扑了上去,照着周瑜的脑袋就踩了下去。

    纵然战死,他也要将周瑜绝杀,这就是甘宁在战死之前,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咔嚓!”

    然而,间不容发之际,终于有东吴士卒上前,拖着昏迷的周瑜离开原地,甘宁右脚只能踩在甲板上面。

    “噗嗤!”

    几种武器刺进了甘宁的身体里面,却不能阻拦甘宁的疯狂。

    “啊啊啊,死吧。”

    甘宁宛若丧失了理智一般,拼尽全力追了上去,拖着伤体想要将周瑜格杀。

    为此,他忘却了生死间的大恐惧。

    “甘宁受死!”

    一道雄壮的身影,却挡在了甘宁前面,此人正是陈武,他手中长矛直接横扫而去。

    “砰!”

    为了抢时间击杀周瑜,甘宁去前面基本都是以伤换取时间,如今身体状态极端糟糕。

    陈武一矛扫来,直接将甘宁扫飞,摔落在地上大口咳血。

    “杀!”

    旁边的东吴士卒,纷纷呐喊着杀了过去,准备将甘宁击杀于此。

第950章 全军覆没

    家中的一场风波,终于在陈父低声下气的道歉中平息。

    两汉时期,虽说因儒家思想的缘故,女子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但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人们对女性的态度还是十分宽容的。

    特别是在贫穷的普通家庭,《汉书·食货志》记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可见汉代女性也是那个时代的主要劳动力。

    因此,陈父向陈母道歉,倒也并非无稽之谈。

    见到陈父局促不安的样子,想到他平时对自己的好,陈母心中不由一软,再加上她素来贤惠,丈夫既然如此唯唯诺诺,她也不会过分抓住不放。

    站直身体,陈母正色说道:“君乃一家之主,妾妄自干涉君之决定,自是妾之过错,然田地乃家族生存之根本,如何能够轻易卖去?”

    陈父看到陈母的脸色,就知道她原谅了自己,心中松了一口气,点头哈腰地说道:“小君所言极是,日后我定然绝口不提卖田之事。”

    作为一个男人,在家中这种表现,陈旭虽然在心中暗暗鄙视,但这人毕竟是疼爱他的叔父,他的鄙视也不敢在脸上显露出来。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已经解决,陈旭顿时感觉饥饿难耐,脸色亦是更加苍白。

    陈母细心,看到面如金纸的陈旭,连忙让陈旭先到床上休息,而后吩咐陈虎去杀鸡。

    陈旭却不知道,为了给他看病,陈虎家将报晓的公鸡已经卖掉,只剩下一只老母鸡。如今老母鸡被杀掉,陈虎家中除了几亩田地,真的是一贫如洗了。

    听到要杀鸡,陈旭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但是融合了这个身体的记忆,让他知道一只老母鸡,对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的重要性,当下连声阻止。

    “一只鸡而已,大郎莫要阻拦,养好你的身体要紧,等你以后出息了,给叔父买几百只老母鸡就行了。”

    陈父此时彻底放下心来,板着一张脸,显得颇为严肃,开始在陈旭面前装大方,显摆长辈威严。

    但他的话又让人啼笑皆非,好像在他眼中,买上几百只鸡就算有出息了一般。

    “噗嗤。”

    陈母忍俊不禁,白了陈父一眼,当即出去帮忙杀鸡。

    等待的时间如此漫长,这具身体躺在床上一个月,这些天每天只能以流食度日,醒来放松以后,顿时感觉饥肠辘辘。

    杀好鸡,陈虎便被陈母赶出了厨房,让他进来陪着陈父、陈旭闲聊,只剩陈母一人在厨房张罗做饭。

    陈母认为,‘君子应当远庖厨’,她虽说是一介农妇,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出息,所以不愿陈虎在厨房帮忙做饭。

    虽说在普通家庭之中没有那么多讲究,但还是有很多家庭不愿让自家男子做饭,特别是对自己子孙期待较高的家庭,他们都想自己的子孙有所成就,不想因为做饭的事,让家中男子不‘君子’。

    其实,‘君子远庖厨’指的是一种不愿杀生的心态,讲究君子当仁义,需要远离宰杀鸡鸭的厨房。

    但是普通百姓家哪里懂那么多?在他们眼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要成为君子,就不能到厨房做饭。至于让陈虎杀鸡已经相当于‘庖厨’之事,陈母却浑然不知。

    不多时,一锅炖好的鸡便端了上来,汉代的饮食相对于周时虽说大有改进,但是对于普通家庭而言,饭菜的制作方法仍然十分简单。

    陈旭跪坐在案几前,感觉颇不习惯,前世的他就对古时的跪坐礼仪感到十分惊讶,但是入乡随俗,再加上这具身体的本能,跪坐倒并不是太难接受。

    鸡是用水煮的,加了少许盐,一大碗热腾腾的粟米,吃在口中也显得颇为粗糙。

    陈旭看着陈父、陈母、陈虎三人,都是只顾吃碗中的粟米,对于案几上的鸡肉却不闻不问。只有陈虎偶尔偷偷看几眼案上的鸡肉,然后吞了吞口水。

    这个莽汉的一些小动作,自然逃不过陈旭的眼睛,他不禁为陈虎的可爱感到好笑。

    放下手中的碗筷,陈旭正色说道:“四人同案,案上有肉,只我一人食之,如何能够下咽?若叔父、叔母、阿虎不吃,旭绝不动箸。”

    当下,陈旭昂然跪坐于案前,不再言语。

    原来的陈旭义气深重,但凡有人相求于他,只要力所能及,陈旭绝对会竭力相助。

    更兼他为人至孝,前些天他母亲过世,陈旭就因悲伤过度而昏迷过去,这才让后世的陈旭鸠占鹊巢。

    因此,陈旭在乡间的名声极好,很多人愿意与他交往。

    融合了这具身体的记忆,后世的陈旭仿佛在这个时代又经历了十八年,不管是言语还是心性上,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眼看陈旭跪坐不动,陈母忙出言劝到:“大郎,你大病初愈,这只鸡本来就是给你补身体的,我们无灾无病,如何能吃?”

    陈父亦是相劝,只有陈虎眼巴巴地看着案上的鸡肉。

    陈旭也不答话,只是跪坐不语。

    见劝说无效,陈母叹息一声,说道:“哎,大郎脾气你们也知道,我们不吃,他绝不会独食,大家还是一起吃吧。”

    家中的女主人都发话了,陈虎自然不会客气,笑嘻嘻地夹了一块鸡肉,放到陈父碗里,然后又给陈母夹了一块。

    见到这一幕,陈旭并不惊讶,陈虎虽然贪吃,有时过年,甚至会厚着脸皮去抢小朋友的东西,但是却十分孝顺。

    ……

    吃过饭后,休息了一会,陈旭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心中惊异不已。躺在床上一个月,只吃一顿饭就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简直不可思议。

    而后陈旭带着陈虎去了县城里面,他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赚钱的工作,好给家中改善生活。

    从这具身体的记忆中得知,陈旭一家受到陈父太多的恩惠,这种恩惠直叫陈旭无以为报,他现在只想挣点钱改善一下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

    濮阳位居兖州,乃东郡首府,这里有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也有衣不蔽体的平民百姓,路上车马川流不息,显现出一番病态的繁荣。

    士族子弟头戴高冠,腰悬佩剑,行走之间,龙行虎步。

    偶尔还能看到个别头戴纶巾,手拿羽扇的名士,过往之人都会尊敬的看着他们。

    羽扇纶巾,并非是诸葛亮的专利。东汉时期,但凡名士,很多人都是这种打扮,这也代表着一种潮流。

    突然之间,一位面色威严、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出现,路人们纷纷让道,脸色崇敬地看着这人。

    陈旭从记忆中得知,这人正是东郡太守桥瑁,他为人正直、体恤百姓,再加上出身不凡,因此深得东郡百姓、士人爱戴。

    然而,桥瑁虽是东郡太守,却处处被人掣肘。

    濮阳张家,乃是十常侍之一张恭的亲戚,势力极大,素来为祸乡里。

    就连很多郡中官吏都投在张氏门下,每次张氏做出违法之事,就有官吏帮他们打掩护。

    桥瑁虽然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这就使得他东郡太守的官职,有些名不副实。

    上流人物之间的争斗,对于现在的陈旭而言,还是太过遥远,现在的他只想找份工作。

    然而,东汉末年流民极多,大户人家招拢佃户、蓄养家奴更是司空见惯,大多都不缺少人,更兼家奴忠心可靠,一般也不会对外招募人手。

    陈旭与陈虎在市集上转了半天,除了少数几个商铺招募账房先生,并未找到其他工作。

    但是作为后世大学生的陈旭,却不认识汉代的字,想要当账房先生,却是不成。

    眼见天色渐晚,陈旭只好带着陈虎出城,朝家中赶去。

    至于赚钱之事,只能以后再说。

    陈旭从来没有一刻,拥有如此强烈学习的愿望。他深知,在这个乱世,若不能识文习字,武艺再高,也只能做一个冲锋陷阵的莽夫

    “阿虎,我想读书习字,不知可有方法?”

    现在是光和五年,陈旭虽说对汉代的年号不太熟悉,但是作为一个后世经常玩三国游戏的宅男,也知道光和五年离乱世不远,汉末黄巾起义、群雄割据、豪杰并起的时代即将来临。

    他虽然有远超这个时代几千年的知识,但是这世的陈旭只是一介布衣,甚至不认识几个大字。

    在这个士族、豪强势力极大的时代,以他的背景,想要揭竿而起、割据一方,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旭只希望能够寻到一位明主,在其帐下混个一官半职,好让陈氏一族在乱世中得到庇护。

    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陈虎面露难色。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想要读书习字,真如镜花水月一般,很不真实。

    “大兄,我们家中没有书籍,也请不起先生,想要读书习字真的非常困难。”

    陈旭闻言不由叹了一口气,这个时代的书籍非常珍贵,只有一些大家族才有藏书。

    普通百姓读不了书无法做官,士族、豪强却人才辈出,长久下来,强、弱两个阶级的对比愈加明显。

    陈旭拍了拍陈虎的肩膀,突然豪气的说道:“无妨,大兄我以后如果有出息了,一定收集很多书籍,让咱家的每个孩子都能读书习字。”

第951章 交换俘虏

    从床上起来,陈旭看着家中一贫如洗的茅屋,狠狠掐了自己一下,感觉到手上传来的痛楚,他才知道这并非做梦,不想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光合5年。

    他现在身处濮阳城附近的一个小村落,由于东郡太守桥瑁,为人正直、体恤百姓,陈家村虽然不太富裕,倒也可以勉强糊口。

    陈家村之人,自称是大汉开国丞相陈平的后人,至于到底如何,却无从考究。

    然而东郡东武阳的名士陈宫,的确与陈家村有那么一点点的关系,据说曾经还来过陈家村,论起辈分,还是陈旭叔父。

    陈家村早已败落,收成不好的话,生存就比较艰难了,若是遇上大病,无异于雪上加霜,眼前陈旭就是一例。

    拍了拍脑袋,陈旭苦笑了一声,走到门外。

    看着水缸里面那个浓眉大眼、满头长发的倒影,陈旭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庞。

    总体来说,这具身体的确不错,年仅18岁,身高已经有一米七八,对于古人而言,这样的身高已经非常罕见了。

    由于年龄不大,胡须还没有长出来,陈旭方方正正的脸庞,虽然不是非常英俊,却也十分耐看。

    特别是那双明亮而有神的大眼睛,连陈旭自己都有些陶醉在里面了。

    不得不说,这个拥有后世游戏宅男灵魂的人,神经还真不是一般的粗。

    “大兄,你可算醒了,阿翁都快担心死了。”

    正在陈旭对着水中的倒影发呆时,一个惊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陈旭转身,只见一位身长一米八的少年大步跨来,粗犷的脸上满是激动。

    看着眼前的少年,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记忆,陈旭涩声说道;“阿虎?”

    长时间躺在床上没有说话,使得陈旭的声音有些沙哑。

    见到陈旭问话,陈虎忙不迭的点了点脑袋。

    陈旭努力搜寻着脑海中的记忆,想起眼前少年就是他这个身体的堂弟,也姓陈,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山中虎啸之声不绝于耳,因此取名为虎。

    和陈旭一样,陈虎少有勇力。

    往常本村与邻村争水源时,双方大打出手,陈虎父亲被打伤,当时年仅十六岁的陈旭、陈虎带着村中少年,将邻村的男人尽数打翻在地,从此二人闻名乡里。

    就连兼任里魁的老村长,对于二人也十分看重。

    相比于陈旭的冷静、讲理,陈虎则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莽夫。他脾气爆烈,性格冲动,动不动就要出手打人,所以乡人大都对他非常畏惧。

    当年要不是邻村的王延委曲求全,低声下气向陈虎赔罪,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与陈家村争水源,陈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打伤他父亲的那些人。

    陈虎的造型也比较雷人,高大的身材,加上满脸的横肉,以及袒露在外面黝黑的胸毛,一下子就让陈旭想起前世电视中,李逵刮光胡须的模样。

    强行忍住想笑的冲动,陈旭有些嫉妒地看看了陈虎的胸前,那些充满男人味的胸毛。

    考虑到这个时代,自己的身体亦是非常强壮,陈旭心中这才平衡了许多。

    其实早在三天以前,陈旭就已经鸠占鹊巢,来到这个时代。然而这具身体那庞大的记忆,却让他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才初步融合。

    因此这些天,他虽然一直昏迷不醒,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却是全部了然于胸。

    这具身体的陈旭,是一个大孝子,他母亲前些时间过世,之后他就整日痛哭。气急攻心之下,居然昏迷了过去,一直昏迷了一个月,这才使得后世的陈旭三天前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

    陈旭父亲三年之前就因病去世,之后一直受到陈虎家很多恩惠。

    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他的叔父散尽家财、遍访医工,仍然没有救醒陈旭。

    村中亦有很多人出手相助,然而各家都不富裕,能拿出来的财物亦是不多,根本无法支撑昂贵的医药费。

    眼见陈旭已经昏迷了一个月,陈叔心急如焚,就想要卖掉家中田地,好给陈旭治病。

    陈旭叔母虽然疼爱陈旭,但是却坚决反对卖田。

    她说,给大郎看病已经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若再把田地卖出,以后只能成为大户人家的佃户。

    因为卖田地的事,陈父与陈母已经吵过几次架。

    陈旭的灵魂虽然已经换了一个,但是这具身体留给他的本能,对于田地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再加上所得的记忆,更是让他知道了田地对黔首的重要。

    听到叔父为了救他要卖掉田地,陈旭非常感动,他灵魂虽然换了一个,然而这具身体对于陈父,却有着非常浓烈的孺慕之情。

    感动之余,陈旭又有些惊慌,这毕竟不是他以前所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百姓若没有了田地,以后连生存都有很大困难。

    失去田地的百姓,运气好点的可以成为佃户,收成好的时候亦可勉强糊口;假如遇到天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