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昱此事抬头,盯着陈旭离去的背影,轻声说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51。第51章 欲擒故纵

    汉代的官员,可能有些人没有真才实学,但是那些名士,绝非浪得虚名之辈。

    将陈旭弄得头昏脑涨的县中琐事,在程昱手上,全都被轻轻松松地解决掉。

    因为程昱的存在,刚刚经过战乱,而有些惶惶不安的县中百姓,也都平静下来。

    那些想趁着县中大乱,四处打劫的流氓地痞,也在陈旭的屠刀之下,开始销声匿迹。

    陈旭站到城墙之上,看着缓缓退去,却仍旧保持队形的黄巾军,不由出声赞叹:“王君阁真大才也!”

    濮阳援兵来到东阿已经三天,这几天,王延每次都是试探的进攻,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强攻。

    吸取了上次白马城破的教训,陈旭一开始就让信使传谕各个县城,让他们谨守县城,休得出战。

    陈旭相信,有自己带来的三千濮阳兵,东阿县城将坚如磐石。等到黄巾军粮绝之时,就可以一举将其击溃。

    黄巾军既然退去,陈旭就不会继续待在城墙上。

    这几日,他每当闲暇之时,就会向程昱请教学问。郡中传闻程昱为人不好相处,但是陈旭与其相交,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陈旭但有所问,程昱绝不藏私,总是尽力回答。

    他之所以显得比较刻板、不近人情,跟他平生所学有些关系。他崇尚法家,为人一丝不苟,所以显得生性刚戾,日后在曹操帐下也有酷吏之称,使得外人对他又恨又怕。

    奈何汉代以来,儒家独大,再加上当时律法崩溃,程昱所学不得施展,这就使得他的性格变得有些阴霾。

    陈旭与程昱相交,有时候也会浑身上下冷汗淋漓。

    他发现程昱胆大包天,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县中但凡有人触犯律法,他丝毫不讲情面,全都依照律法行事,有时甚至比律法惩处得更加严厉。

    程昱的这种性格,在历史上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年曹操缺粮,帐下谋士无计可施,程昱挺身而出,为曹操筹集到很多肉干,使得曹军渡过了危机。

    这些肉干之中,有一大半都是以人肉制作,可见其为人之狠厉。为了此事,他名声受损,一生不入三公之列。

    曹操曾与袁绍交战,拥兵十万进攻鄄城。当时程昱率七百兵马守着鄄城,曹操知道鄄城危急,命人告诉程昱,欲加二千兵马前往鄄城助守,程昱不肯接受。

    袁绍至鄄城,见程昱只带七百人守城,心中疑虑,不敢攻城,随后退去,鄄城由此才得保全。由此观之,可见程昱是何等胆大包天!

    陈旭来到县衙之内,看到程昱颇为清闲,不由心生羡慕。程昱绝非仅仅是一县之才,区区县中琐事,他片刻了之间就能解决,所以每日处理完公务之后,就在县衙读书。

    陈旭向程昱施了一礼,说道:“我每日忙于军中事务,不得休息,却不想先生每日如此惬意,真是羡煞旁人。”

    程昱将手上的竹书放下,问道:“文昭,你可知县中粮草尚可支撑几日?”

    陈旭闻言一愣,猛地拍了拍额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前番为了尽快支援东阿,他就抛弃辎重,带了几天干粮,轻装上阵。

    来到东阿,一直忙着军中事务。有程昱这个大才在此,后勤什么的陈旭一直没有操过心,所以对于县中存粮也并无过问。

    直到程昱问起,他才暗道失策。归根到底,他只是一个少年,纵然跟桥玄学过兵法,但是实战不多,又怎么会面面俱到?

    “先生,可是县中粮食不足?”陈旭急忙问道。

    他本来想把黄巾军拖垮,若是官兵比黄巾军更快断粮,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程昱起身,脸上看不出表情,缓缓说道:“县中遭前县丞劫掠、焚烧,早已无粮,如今官兵所吃粮草,皆是我等击败县丞所缴获的粮草。”

    “这些粮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县丞从东阿大户家中劫掠来的。前番为了守城,就将这些粮草全部征调,东阿大户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多言。”

    “如今县中将近四千人马,人吃马嚼,粮草早已所剩无几。”

    陈旭背着手在县衙里来回走动,心中有些烦躁。官兵兵马不够,若是分兵从濮阳运输粮草,难保王延不会半路劫粮。

    况且,濮阳粮草也并不多,很多都是濮阳大户所赠。若是为了防守濮阳,他们纵然不愿,也会出粮,但是为了救援东阿,这些人才不会继续当冤大头。

    这时,他才知道这几日,王延为何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了,他是在等待东阿城内乱啊。

    看到气定神闲的程昱,陈旭心中一动,连忙问道:“不知先生可有计策,解决眼前困境?”

    程昱微微一笑,反问一句:“如今状况,哪些人最不希望东阿城破?”

    陈旭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是桥东郡与东阿豪强、富户。”

    桥瑁是东郡太守,若是治下县城被黄巾军攻破,日后定会遭受朝廷责罚。

    前番县丞反叛,东阿豪强、富户全都损失惨重,这也是为何程昱提出夺回东阿县城之时,县中大姓薛房等人,立即出言赞成。所以,这也人定然不愿看到县城再次被黄巾军攻破。

    陈旭闻弦而知雅意,当即问道:“先生之意,可是要向县中富户借粮?”

    程昱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然也。”

    皱了皱眉头,陈旭说道:“县中富户家中,前番已经被县丞劫掠,纵然愿意支援我等粮草,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程昱闻言,哈哈大笑:“文昭切莫小看东阿大户,他们每家都有秘密仓库,王度所劫掠的粮草、钱财,只不过是这些大户的九牛一毛罢了。”

    陈旭闻言,觉得不可思议。‘九牛一毛’,固然是程昱夸大的说法,但是也可以看出,那些粮草在这些豪强、富户眼中,并不算得上什么。

    要知道,东阿这几日消耗的粮草,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果真只算得上是这些人的一小部分财富,那么这些大户人家家中的钱财、粮食之多,简直不敢想象!

    看着陈旭的表现,程昱摇了摇头。陈旭虽然聪慧,但毕竟出身低微,不知道这些豪强、大户,到底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大户可以说是‘仓漫溢,粮烂底’,百姓却是‘腹空空,死路边’。

    程昱没有过分拿捏,将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透露给陈旭。

    陈旭闻言,怒气勃发,一拳砸烂县衙办公案几,骂道:“大汉正是有这些蛆虫,百姓才会揭竿而起。”

    对于陈旭的话,程昱没有丝毫评论,只是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盯着陈旭不再言语。

    感受到程昱的目光,陈旭才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连忙向程昱作揖道歉。

    既然知道这些人家中,有那么多粮食,陈旭自然要想办法,让他们提供军中粮草,就向程昱问道:“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可以使东阿大户献上粮草?”

    ……

    当天晚上,陈旭下令,让士卒们拆除营寨、多备干粮,随时准备撤军。而且让人通知县中大户,告知他们,若是有人愿意与大军一齐撤出东阿,必定会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东阿大户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全都大惊失色,纷纷聚集到县衙之中,求见陈旭,询问为何退兵。

    陈旭见东阿大户都已到齐,脸色沉重地说道:“某亦想保东阿不失,奈何濮阳早已缺粮,无法运输粮草过来,如今军中已经缺粮。更兼我麾下士卒多是义军,没有军饷,长时间守城而无收获,士气低落。”

    “若是我等不撤回濮阳,不出数日,必定不战自溃啊。”

    听到陈旭的话,就有一个当地豪强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将军临阵退兵,丢掉东阿,难道不怕太守大人责罚?”

    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蠢人,知道陈旭是想逼迫他们,供给大军的粮草、军饷。如此,他们又怎么会坐以待毙?

    陈旭冷笑一声,说道:“某前来东阿之前,太守大人就给了我临阵机变之权。军中无粮,兵无战心,如不撤兵,却是奈何?”

    话毕,陈旭也不理会众人,就要让陈静晓谕三军,撤退回濮阳。

52。第52章 暗斗

    东阿豪强大户,见陈旭不像是在开玩笑,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虽然有秘密仓库,存放着很多钱财、粮食,若是黄巾军真的占领东阿,仔细搜索,也很有可能会被搜查出来。

    虽然对于自家钱粮的藏身之地很有信心,他们却不敢去赌,若是果真被黄巾军找到,这些家族几代的积累,可能就要毁于一旦了。

    所以,一听到陈旭真要带兵离开东阿,他们连忙出声阻拦。

    可能有人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带上家族中的财物、粮食,跟官兵一起回到濮阳?

    首先,这些大家族每家拥有的钱粮,都不是个小数目。

    汉代的钱财大多都是五铢钱,布匹。若是用车来拉,价值一百万钱的财物都要用好多大车来装。

    若是东阿所有大家族,都把财物运到濮阳,哪怕陈旭有三千濮阳兵马,也不能照看得过来。

    其次,财不外露的道理这些人都懂。平日将财物藏在家中尚且无事,若是果真都搬出来,恐怕就会遭人觊觎。因此,他们不能,也不敢这么做。

    很多人都惧怕豪强的势力,但陈旭是濮阳义军首领,并不是本县官吏;这次的敌人,也不是后世的诸侯。

    若是本县官吏,绝对不会得罪这些县中豪强、富户,不然以后定会遭受报复,丢官罢爵都是最轻的惩罚。

    豪强、大族有多大能量,想想后世的孙权江东集团,就可见一斑。

    被称为一代雄主的孙权,仍旧摆脱不了被江东士族掣肘的局面,处处要看这些人脸色行事。

    而被称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也是因为得罪这些人,才会落得一个被刺死的下场。

    若敌人是诸侯,这些本县大户待城破之日,只需改换旗帜便可,诸侯不但不会开罪他们,反而会百般拉拢。

    偏偏,他们现在的敌人是黄巾军。黄巾军大多都是农民、流民出身,本就仇视这些豪强富户,若是城破,这些人不逃走的话,难保不会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所以说,程昱给陈旭献上的这条计策,不可谓不狠。这是一条阳谋,纵然东阿豪强大户,明明知道陈旭想趁火打劫,也不得不出这笔钱粮。

    毕竟,陈旭没有明目张胆的找这些人索要钱粮。他们之后纵然交上钱粮,也会露出一副心甘情愿的表情。

    东阿大姓薛房,一把拦住陈旭,说道:“将军若是军中无粮,我等各家商议一下,筹些粮草,定可保军中粮草不断。”

    陈旭故意面露难色,说道:“军中将士并无军饷,恐怕毫无战心!”

    他的意思很明显,不仅要粮,还要钱。

    东阿一位大户家主闻言,怒气勃发,大声说道:“汝乃一介义军首领,无官无职,休要得寸进尺!”

    陈旭睥睨了那人一眼,脸色变冷,说道:“如此,全军出城,返回濮阳。”

    话毕,陈旭不再答话,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薛房等人大骇,生怕陈旭果真离开,一把拉住他,大声说道:“将军且慢,一切好商量!”

    经过薛房百般劝阻,陈旭才假装不情愿地留下。而后他去巡视县城,安抚军心。

    本来先是下令准备弃城回到濮阳,现在又说不回去,如此就有些朝令夕改的样子,难免军中士卒不会心生抱怨。

    好在陈旭在军中威望甚重,再加上他宣布了要给士卒们发军饷之事,士卒们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士气大振,欢呼不已。

    东阿的豪强、大户聚在一起,脸上都有不忿之色。陈旭如此明目张胆的索要钱粮,激怒了很多人。

    方才顶撞陈旭的那个大户家主,一脚踹翻屋中的案几,大声骂道:“黄口小儿,欺人太甚!”

    又有一个脸色阴霾的人,冷笑几声,说道:“此人竟敢如此行事,真是不知死活。”

    一时间,怒骂陈旭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县中呼风唤雨,就连县令都不敢得罪他们,却不想今日在一个刚刚及冠的小儿身上吃瘪,如何不怒?

    薛房待众人心绪平复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如今还要指望此人防守东阿,先莫要得罪他,等到黄巾军退去,再与他计较不迟。”

    “现今还是先将钱粮筹齐,待日后,他就会后悔今日的所作所为!”

    薛房虽然比起其他人来说,在县中名声比较好。但他毕竟是一方豪强,再加上陈旭索要的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心中难免有些愤怒。

    次日,堆积如山的粮草与钱财送到军营之中,第一次领到军饷的士卒们,非常高兴。看到自家主将,宁愿得罪豪强,也要为自己这些人争取利益,他们全都高声喊道:“愿为将军效死!”

    见士卒们士气高涨,陈旭非常客气地将东阿的豪强、大户送走,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总价值超过两千万的钱粮,虽然对于一支军队而言,并不算得上什么,却是让这些东阿的豪强、富户有些伤筋动骨。

    毕竟,他们家中的钱财,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祖祖辈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再说,他们只是一些县城的小地主,根本无法与濮阳这种郡城的首府相提并论。

    若非兖州富裕,人口众多,这些人绝对无法凑齐这批物资。有了这些钱粮,足够陈旭将王延的黄巾军彻底击溃!

    军营之中喜气洋洋,只有陈静一脸阴沉。

    这一日,黄巾军又是试探进攻了一次,而后退兵。陈旭如往常一样,先去县衙与程昱交谈了一番,而后回到自己的住所。

    他却没看到,在他离开以后,程昱意味深长的看着他。一直古板的脸上,居然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放下了手上的兵书,陈旭揉了揉额头,感觉有些疲倦,想要去休息。就在此时,陈静走了进来……

    由于军中事务繁忙,陈旭、陈静都身居要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两人每天都见面,但是私下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见到陈静过来,陈旭心中有些疑惑,出声询问:“阿静,今日来此,却是所为何事?”

    陈静看着面露倦色的兄长,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说道:“大兄,各地豪强、大户串通一气,守望相助,大兄为何得罪东阿大户?”

    前番陈宫的忠告,陈静已经知道,所以才把陈虎派回陈家村,万一以后被十常侍陷害,也可谋条退路。如今陈旭却如此行为。得罪了东阿豪强,岂非自寻死路?

    须知,各地豪强虽然彼此交情不深,有的甚至有些间隙,但是若有人敢勒索豪强、大户,他们也会不会坐视不理。毕竟,今日其他人被人勒索,难保明日自己不会被人勒索。

    就连权势滔天的十常侍,在有了士族这个大敌以后,也不敢随意得罪这些豪强。豪强在朝廷之中的势力可能有些弱,但是对于地方的掌控,却要远远高于朝廷官员。

    若是哪个官吏,不跟本地豪强打好关系,莫说能不能有所作为,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恐怕也难得保全。

    “莫不是有人向大兄进谗言,故意坑害大兄?”陈静想到这里,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陈旭起身,走到门口,看着灿烂的星空,半晌之后才说道:“阿静,我等出身如何?”

    愣了一下,陈静不知道陈旭是什么意思,只得如实答道:“陈家村虽然祖上辉煌过,却是早已没落,我等如今只能算得上是普通农户。”

    “是啊,农户。”陈旭呵呵一笑,继续说道,“我虽然有些名声,终究是出生太低,况且得罪了十常侍,又岂会有好下场?”

    陈宫虽然曾经给陈旭出谋划策,但是在濮阳城内,他拜访那些豪强、大族之时,那些人虽然表面上非常热情,但是陈旭仍然从很多人的眼睛深处,看到了不屑。

    想要依靠豪强的势力,帮忙对抗张恭,无异于痴人说梦。待黄巾之乱平定以后,陈旭在这些人眼中,就再也毫无用处,他们又怎么会为着陈旭而去得罪十常侍?

    而且,就算十常侍不以私通黄巾的罪名陷害陈旭,也会有其他的借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为此,陈旭对于自身的前途,一直非常迷茫。直到与程昱进行‘东阿对’之后,他才恍然大悟,一个疯狂的想法,让他怦然心动。

53。第53章 王延中箭

    陈静离开以后,脸色仍旧非常迷茫,他为自家兄长疯狂的想法而感到迷茫。这条路,是否能走通?

    “大兄乃我兄长,不管他做什么决定,我必定拼死追随!”陈静不再去考虑其他事情,握紧拳头,在心中暗暗想到。

    东阿城外,黄巾军中军大帐,王延听着下面斥候的汇报,脸色越来越严肃。

    挥了挥手,报信的斥候退了下去,王延揉了揉眉头,感觉疲倦不堪。他起身,在大帐之中来回走动着。

    看到空旷的中军大帐,王延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落寞。

    他杀掉几个黄巾军将领以后,其他人都以为,他是因为贪恋权势才向袍泽动手,又陆陆续续地走了好多将领。现在的他,有些孤家寡人的样子。

    若不是他百般挽留,如今的黄巾军,可能早就散了。

    “我真的是贪恋权势么?不是,绝对不是!若黄巾将领之中,有一人能值得我效忠,我绝不会如此做!”王延以手捧面,在心中呐喊。

    他素有大志,希望能够出相入将,但是由于出身的缘故,不可能出仕,呆在乡中,一直郁郁寡欢。

    好不容易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他召集族中子弟投奔黄巾,本以为黄巾军能够成就大事;却不想,他遍观黄巾诸将,都是空有热血,却无智谋之辈。

    卜己在时,由于他待黄巾士卒甚好,在军中威望很高,王延还认为自己有可以辅佐他成就大事。却不想。他在偷袭东武阳的时候,居然中计战死。

    “卜帅,黄巾军的未来,应当在哪里?”越想心中越是烦闷,王延不由出声大呼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