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大殿之内,三位医工信誓旦旦的说董贵妃身有隐疾,不能怀孕。但是回到后院的刘协,却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那三位医工都是李儒带来的人,他们如此说话,很有可能是受到李儒的吩咐。

    而且李儒临走之前,居然让人将董贵妃的尸体也一并带走,这更加令人怀疑。

    刘协派人寻找那些,曾经为董贵妃诊断的御医,却听说他们因为勾结董贵妃、蒙蔽天子,已经被满门抄斩。

    不仅如此,刘协想要派人寻找大殿之中,那三位替董贵妃诊断的医工,却是根本没有办法寻到他们。

    如此种种加在一起,更加令人觉得有些怀疑。

    伏皇后一边为刘协按摩,一边轻声说道:“陛下,前几天臣妾也见过董贵妃,她不时也会干呕,这完全是怀孕的征兆。”

    “更何况,董贵妃如何敢在怀孕这方面欺骗陛下?若是时间到了,他的肚子没有起来,甚至后来不能为陛下剩下龙种,这岂非欺君之罪?”

    “想那大殿之中的三个医工,必定被李儒收买,以假话欺瞒陛下。”

    “李儒这个乱臣贼子,没让陛下确认就杀掉董贵妃,还将她的尸体带走,必定是做贼心虚。”

    伏皇后与董贵妃的关系并不算好,特别是董贵妃怀孕以后,更是如此。

    然而,眼睁睁的看着董贵妃,被李儒毫不留情的杀死,伏皇后不由感到一阵心寒。

    她自忖,今天李儒可以杀贵妃,说不定明日就会杀掉她这个皇后。因此,伏皇后感到了极大的危机感,这才在刘协面前为董贵妃鸣不平。

    看了伏皇后一眼,刘协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拳头,在心中暗暗想到:“我本以为陈旭是一位忠臣,却不想他与董卓,李傕、郭汜,乃是一丘之貉。”

    “甚至于,陈旭比那几人更难对付。”

    想到这里,刘协微微叹了一口气,开始为大汉的未来而担忧。

392。第392章 建安元年

    兴平二年,一整年都是全国干旱、饥荒遍地,再加上文昭对于朝中的清洗,更是使得朝中百官人人自危。

    现在的陈氏集团,由于实力的扩充,粮草也显得越发紧张。虽然关中以及并州,都有水车灌溉田地,粮食仍旧严重减产。

    不仅是陈旭的治下,袁绍、曹操、袁术治下亦是如此。

    文昭迎回天子,定都蒲坂以后,曹操率先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天子大悦,封曹操为车骑将军,地位仅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

    并且还加封曹操为青州牧,代领徐州牧的职位。可以说,文昭对于曹操乃是投之以桃报,报之以李。

    他迎回天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诸侯不承认天子的身份,那么文昭以前的所有谋划,无疑就没有了作用。

    曹操能够派遣使者前来蒲坂,向天子进贡。不仅向天下所有人,表明了自己乃是大汉忠臣;而且还得到了天子的册封,为曹操盘踞青、徐两州正了名。

    而文昭,却用只用了一些虚衔,就确定了自己乃是大汉正统的地位。因为曹操既然认刘协为天子,那么被文昭把持的献帝,自然会成为他手中一颗非常有用的棋子。

    如此一来,日后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向曹操下达诏书,让他听候差遣。

    曹操向天子进贡,得到好处以后,袁绍手下的谋士纷纷劝谏袁绍,让他也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心高气傲的袁绍,却因为陈旭领了大将军的职位,而心中恼怒,却是不愿承认陈旭的地位。

    然而,现在的袁绍相比历史上的势力,要差上很多。

    无论是陈旭,还是曹操,他们都占据了两州之地;而袁绍的弟弟袁术,更是占据兖州、豫州,以及扬州长江以西的土地。

    反观袁绍,就连幽州都没有彻底平定,只占据了冀州,以及大半个幽州。

    如今他与袁术之间,没有了兖州曹操作为缓冲,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可以说,现在袁绍的处境,并不算好。

    因此,被麾下谋士轮流劝说以后,袁绍这才咬牙派遣使者,前去蒲坂拜见天子。

    见到袁绍的使者以后,文昭自然是大喜过望,而后毫不犹豫的封袁绍为骠骑将军、冀州牧的职位。

    有两大诸侯作为榜样,西凉马腾、韩遂,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亦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文昭自然不会吝啬官职,对于诸侯自然是大肆封赏一番。直到此时,文昭才真正算得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正如以往的李傕、郭汜那样,虽然他们拥有天子,却与诸侯交通断绝,互不来往,天子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现在的陈旭,只要日后操作得当,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招牌。

    而这两年来,刚刚及冠的孙策,也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袁术军中缺粮,于是他向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陆康不与,术大怒,就要起兵攻打陆康。

    孙策曾经拜访过陆康,但是陆康轻慢孙策,不愿亲自面见他,就让自己的主簿接之。因为这个缘故,策尝衔恨于心。

    袁术知道孙策对陆康心怀怨恨,他也知道孙策的勇武,于是就对孙策说:“前番吾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之地,庐江必为卿之所有也。”

    孙策大喜过望,遂点齐兵马攻打庐江,大获全胜。

    依照袁术的许诺,会将九江交给孙策。但是袁术反复无常,再次起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孙策因此对于袁术心怀怨恨。

    刘繇乃是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扬州旧治寿春,但是寿春却被袁术占据。刘繇无奈,只得渡江前往曲阿。

    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尚在丹杨,孙策从兄孙贲又为丹杨都尉。刘瑶到达江东以后,就要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吴景、孙贲无奈,只得退舍历阳。

    孙策听闻自己舅父、族弟被人刘瑶欺凌,顿时勃然大怒,他向袁术讨回了自己父亲的旧部以后,请求带兵前往江东。

    袁术知道因为庐江郡之事,孙策对自己心怀怨恨。在加上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

    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自己的数百门客东进,并且得周瑜相助。孙策率兵攻打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樊能、张英战败。

    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随后,孙策在周瑜、程普和黄盖等人的支持下,出兵攻打刘瑶。结果刘瑶败走,而后接受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投靠刘表。

    孙策用计俘虏了太史慈以后,麾下再添一员大将。并且再次率兵攻打江东其余郡县,击败严白虎,生擒王朗。

    自此,刚刚及冠的孙策威震江东。

    不得不说,历史具有非常强大的惯性。持续两年的干旱,已经使得大汉满目疮痍。

    兴平三年春正月癸酉,天子与百官商议,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从此以后,公元一九六年,也就成为了建安元年。

    而建安元年,已经是大汉持续第三年干旱了。

    这一年,文昭境内缺粮越发严重,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官吏,全都被严格控制粮食。

    好在文昭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袁绍、曹操没有进贡粮食。但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以及刚刚平定江东的孙策,却给朝廷进贡了不少粮食。

    文昭也因为孙策的进贡,而封孙策为丹阳太守、折冲校尉。

    孙策背着袁术向朝廷上贡,袁术知道以后,两人关系越发恶劣。然而名义之上,孙策仍旧还是袁术的下属。

    正是因为诸侯的进贡,以及文昭在并州、关中的施政,才勉强维持治下没有人饿死。

    却说袁术其人,时常心怀反意。当初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天子,袁术却认为大汉天子乃是一个黄口孺子,才好掌控,换成了刘虞,难保大汉不会再次复兴。

    因此,袁术就在立刘虞为帝的事情上,开始与袁绍意见相左。

    现在袁术坐拥兖州、豫州,还有扬州长江以西九江、庐江两郡,甚至就连江东四郡,名义上亦是归袁术所有。

    这三个州,可不是北方偏僻荒凉的地方,乃是富庶、繁荣,人口稠密,钱粮丰盛之地。

    于是乎,袁术心中就有了其他的思想。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

    这一日,袁术召集心腹官吏,对他们说道:“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皆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袁术大逆不道的话,心思各异。

    有些人虽然不说话,却也希望袁术能够称帝。毕竟,袁术称帝以后,他们的地位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而那些有远见的人氏,却是知道,若袁术此事称帝,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碍于袁术的暴躁以及刚愎自用,却是谁也不敢再说什么。

    袁术见众人全都沉默不语,以为他们此举乃是默认,顿时大喜过望,就想要商议称帝的具体事宜。

    却不想,主簿阎象厉声说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

    “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明公若想此时称帝,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袁术被阎象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是非常恼怒。他‘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却说徐州被曹操攻破,关羽、张飞护着刘备进入袁术境内。因为袁术与公孙瓒乃是盟友,因此袁术非常大度的接纳了三人。

    然而,袁术此人疑心颇重,他虽然接纳了刘备,但是对于刘备并不放心,只是给他了一个闲置。

    这几年来,刘备每日蹉跎岁月,有好几次都想要离开袁术,却不知道该去投奔哪个。

    如今刘备的老上司公孙瓒兵败,陶谦也已经身死。曹操、袁绍乃是公孙瓒的敌人,自然也容纳不下刘备。

    他有心前去投奔刘表,但是现在刘备的名声,比历史上的同时期要低上许多。在加上他汉室宗亲的的身份,还没有被确认。

    因此,现在的刘备可以说得上是一文不名。若是贸然投奔刘表,不见得会被接纳。无奈之下,刘备只得每日待在寿春,虚度光阴。

    关羽、张飞因为地位低下,没有资格进入大殿议事。但是刘备却待在殿中,他听见袁术想要称帝之后,顿时骇然失色。

    当天晚上,他就带着关羽、张飞,偷偷离开寿春,前往司隶投奔陈旭。

393。第393章 刘备告密

    蒲坂城,当文昭得知刘备三兄弟,前来投奔他的消息以后,顿时呆愣当场,有些不知所措。

    而后,文昭当即惊喜的喊道:“快请,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请!”

    不论是前世对于这三人的仰慕,还是出于一种别样的心理,文昭都非常敬重这三人。

    无论如何,刘备能够白手起家,漂泊半生打下蜀国诺大的基业,都是令人敬佩不已。

    纵然知道刘备并非久居人下之辈,文昭仍旧对他们三兄弟,有着别样的亲切感。

    帐下诸将,看到文昭如此表现,都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因为现在的刘备,根本没有什么名气,不值得陈旭这个大将军如此看重。

    文昭却没有理会众人异样的眼光,急忙出门前去迎接。

    大将军府外,刘备看着眼前气势恢宏的建筑,以及门口如狼似虎的甲士,眼神有些迷离。

    关羽、张飞站在他的身后,如同铁塔一般,有些警惕的注视着四周。

    经过十来年的宦海沉浮,当年三个意气风发的小年轻,现在已经变得成熟了很多,关羽脸上的胡子,也开始慢慢蓄养了起来。

    张飞脸色有些复杂,他低声对刘备说道:“兄长,我等曾经与大将军为敌,他会重用我们么?”

    刘备怔了一下,才想起当初他们在卢植帐下的时候,曾经与陈旭交过一次手。那一次,若非张飞胯下的大黑马,张飞已经被陈旭一枪戳死。

    摇了摇头,刘备正色道:“大将军求贤若渴,胸怀宽广,又怎会因为往日的一点仇怨,就记恨在心?”

    “况且,此次吾等前来蒲坂,倒也并非一定要投奔大将军。只不过是为了将袁公路的不臣之心,告知大将军罢了。”

    “若是大将军不能相容,吾等再投他处即可。”

    关羽、张飞两人闻言,也都沉默不语。

    忽然之间,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三人视之,发现有一大群人从大将军府中走出。为首一人,正是陈旭。

    虽然是多年没有相见,但是刘备三人仍旧记得当初在战场上,陈旭的风姿以及豪迈。

    如今看着明显成熟很多的文昭,他们都有些吃惊。三人现在毫无名望,但是陈旭身为名扬天下的大将军,居然亲自出门前来迎接他们。

    这不由使得刘备三人,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刘备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行礼:“不才刘备,见过大将军!”

    文昭大笑两声,跨步来到刘备面前,扶着他的手臂说道:“当初与玄德兄一见,虽然身处敌对双方,吾亦为玄德兄之风采所折服。”

    “今日玄德兄前来蒲坂,当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而后,他将目光放在了关羽、张飞身上,点头赞道:“两位身躯威武雄壮,气度不凡,一看就是骁勇过人之辈。”

    “当初与益德在战场之上相遇,若非吾使诈,必定不敌益德。”

    张飞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为人倒也并不倨傲,他急忙作揖道:“那次若非大将军手下留情,吾早已命丧黄泉矣!”

    文昭大笑两声,说道:“诸位今日来投,旭深感蓬荜生辉啊。三位远道而来,吾这就让人置办宴席,给三位接风洗尘。”

    陈旭的热情,使得刘备三人心中都有些感动。他们洗漱完毕之后,文昭的宴席已经准备妥当。

    文昭麾下的武将,大多都是战功赫赫,心高气傲之辈。他们看到自家主公,对待刘备三人如此热情,心中都有些不快。

    骄傲如同一头孔雀一般的吕布,更是如此。然而碍于文昭面皮,他们却是都不好发作。

    宴席开了以后,众人推杯换盏,没过多久就把所有的酒全部喝完。文昭麾下的那些武将,正想要灌倒刘备三人,看到没有酒了以后,都有些无奈。

    张飞是个大酒鬼,前些时日寄居在袁术帐下,生活也不尽如意。再加上全国干旱、饥荒,因此酒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方才勾起了肚子的酒虫,却发现宴席中所有的酒都已经被喝光,当即不满的说道:“大将军招贤纳士,果真名不虚传。然而今日也未免太过小气,酒也不让俺喝个痛快。”

    刘备脸色一变,急忙斥责道:“益德休要放肆!”

    张飞听见刘备的话,这才察觉自己失言,当即跪坐在案几旁,呐呐不语。

    他如此说话,倒也并非真的对文昭不满,只不过长时间没能喝酒喝得尽兴,这才有些嘴馋罢了。

    文昭看着四周空空如也的酒坛,顿时苦笑一声,说道:“如今干旱四起,饥荒遍地,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有多余粮食用来酿酒?”

    “吾早已下了禁酒令,好省些粮食分发给百姓。哪怕宴席中的这些美酒,也都是以往没有喝完的陈酒。如今恐怕连国库之中,也没有多余的美酒了。”

    “益德既然是个好酒之人,就与玄德兄、云长一直待在蒲坂吧。只要干旱过去,收成好了以后,吾定会令人多多酿制美酒,用以补偿今日之怠慢。”

    刘备、关羽听见文昭的话,顿时肃然起敬,齐声说道:“大将军宅心仁厚,爱护百姓,真乃国之栋梁。”

    刘备其人,无论如何,不能否认他的仁厚。纵然这个所谓的仁厚,有可能他假装出来的,然而能够假装一辈子如此,也不得不令人敬佩。

    因此,听闻陈旭颁布禁酒令,省些粮食分发给百姓以后,刘备顿时出声赞叹。

    关羽与张飞不同,他出身贫寒,对于普通百姓以及士卒,都是关爱有加。但是对于那些士族,却是没有丝毫好感。

    陈旭的出身和关羽有些相似,再加上当初与张飞对阵之时,文昭没有趁人之危,在张飞战马倒地之后取张飞的性命。

    因此,关羽对于文昭,一直有些好感。

    再加上文昭年少成名,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打拼出了如今偌大的家业。不管是文昭的为人,还是他的能力,都值得关羽敬佩。

    张飞黝黑的脸庞,也因为文昭的一番话,而有些泛红。

    他起身向文昭作揖行礼道:“吾不了解详情,口出妄言,还请大将军勿怪。”

    “哈哈哈!”

    文昭大笑两声,摆了摆手,说道:“吾尝闻益德乃是豪爽过人之辈,为何今日观之,却如此婆婆妈妈?”

    “酒席之上,就该放得开一些,哪有这么多的虚礼?”

    一场酒席下来,宾主皆欢。末了,刘备忽然长跪而起,对着文昭作揖说道:“大将军明鉴,备此次前来蒲坂,是有重要军情需要禀报给天子。”

    文昭坐直了身体,说道:“玄德兄有何军情,单说无妨,吾必定会将话带给天子。”

    听见陈旭的话,刘备眼中闪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失望之色。只是他掩饰的非常好,根本没有人看到。

    如今的刘备,蹉跎了十几年的岁月,却是一事无成,在诸侯之间也没有丝毫名气。

    就连他引以为傲的汉室宗亲身份,也没有得到认可。这次刘备前来蒲坂,未尝没有想要面见天子,好为自己正名的想法。

    但是文昭却根本没有,让他面见天子的意思。如此一来,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的头衔,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心中有些黯然,但是刘备脸上仍是笑容可掬,他对文昭说道:“吾前往救援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