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冲锋,停止就等于死亡。砸翻轲比能战马的赵云,已经与他交错而过,根本没有机会再次斩杀轲比能。

    一边前进,一边厮杀的赵云,不愿放掉那个鲜卑将领,对着身后的士卒高声呐喊着:“杀掉那人!”

    轲比能的骑兵,看到自家首领落马,都发了疯一样的要去救援。

    但是赵云身后,赵煌、汤陈已经带着并州军的士卒,杀了过来。猛烈的碰撞过后,汤陈仗着自身的勇武,斩杀了五人。

    一直不显山露水的赵煌,却是率先刺死了,被战马压倒在地的轲比能。而后他更是展现出高超的骑术,在奔跑的过程中,飞快砍掉了轲比能的脑袋。

    当轲比能的脑袋,被赵煌挑到半空中的时候。刚才还气势汹汹的鲜卑骑兵,顿时显得有些骚动起来。

    另外一方,典韦带着江武、呼厨泉,一路横推过去。那些冲在最前面的鲜卑部落首领,顿时纷纷落马。

    两军交战,只有心中无畏,才能够无敌。

    赵云、典韦等人的表现,更是使得他们身后的并州军士卒,士气高涨。两万骑兵,每人奋勇争先,拼死杀敌。

    反观鲜卑人那边,不少部落首领被杀,使得这些零散不堪的鲜卑骑兵,变得群龙无首。

    若是轲比能没死,凭借他在鲜卑人中的威望,还能够勉强维持这支队不散。但是在双方碰撞的一瞬间,他的脑袋就被汉军挑在了半空。

    激烈的碰撞,使得战场如同一个绞肉机一般,血肉四处横飞。

    鲜卑骑兵,白天攻打并州军的营寨,没有时间休息。晚上再被赵云等人追杀了一宿,早已肝胆俱裂,疲惫不堪。

    再加上轲比能与鲜卑部落首领的战死,这就使得刚刚鼓起勇气的鲜卑骑兵,开始崩溃。

    战场交锋,一旦气势泄去,人数再多,都将成为待宰的羔羊。一场骑兵之间的决战,彻底变成了追逐战。

    清早的晨曦,洒下点点金光。天边的朝霞,也被阳光染成了红色。

    并州军的士卒们,骑着高头大马,踏着美丽的朝霞,追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鲜卑骑兵,砍下了他们的脑袋。

    鲜血与红彤彤的朝霞,好似孪生姐妹一般,全都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美态。

    从昨晚开始,并州军已经连续追击、作战了好几个时辰。哪怕是江武、赵煌、汤陈几人,也都喘着粗气,疲惫不堪。

    他们跨下的战马,体力明显变得不济起来,速度也是越来越慢。

    赵煌为人谨慎,他来到赵云身旁,对赵云说道:“将军,儿郎们奔袭作战一夜,早已变得人困马乏。我们现在是否下令,暂时停止追击,原地休息?”

    赵云的脸上,也有了一丝倦意。

    然而,他一抖手中的长枪,高声喝道:“我们人困马乏,那些鲜卑人更是如此。如今好不容易迎来了这样的战机,若不趁此良机,扩大战果,又岂能对得上先生的谋划?”

    到了这个时候,赵云对于程昱的偏见,也开始消除。可以说,若是没有程昱,就不会有他们的这场胜利。

    以两万骑兵击破十几万鲜卑骑兵,并且斩首将近四万,这是多么辉煌的战绩啊!

    赵云气沉丹田,高声怒吼道:“昔日骠骑将军霍去病,正是在狼居胥山,一战消灭七万匈奴,这才在山上祭拜天地,立碑留名。”

    “我们的这场胜利,丝毫不比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功绩差。值此当留名青史的功勋之时,诸军可感疲惫?”

    霍去病的传说,一直在北方流传。哪怕是那一万匈奴骑兵,对于霍去病亦是敬如天神。

    现在听赵云之言,他们这场辉煌的胜利,丝毫不比当初的霍去病差。这些并州士卒闻言,如何不欢欣鼓舞?

    他们扬起了手中的武器,高声怒吼道:“杀!杀!杀!”

    朝霞为伴,晨风为友。

    赵云率领帐下的骑兵,奔袭追击将近百里。直到有些战马开始口吐白沫,他才下令停止追击。

    这一战,并州骑兵伤亡过半,却是斩杀鲜卑人五万余级。缴获战马三万余匹,获得鲜卑部落首领的首级,超过二十人。

    除此之外,鲜卑人丢落了无数的粮草辎重,也都被并州军所缴获。

    从此以后,鲜卑人听闻并州军的名声,避之如蛇蝎。赵云、典韦之名,更是能止鲜卑小儿之夜啼。

    狼居胥山上,旌旗飞扬。

    赵云望着那些一个个,曾经熟悉的面孔,永远倒在了地上。他的心中,宛如刀割了一般。

    昨晚的奔袭追击,再加上以前交战之中斩杀的鲜卑人。这战事下来,鲜卑人死伤超过六万。

    但是在程昱这样的谋划之下,并州军的伤亡仍旧非常之大。

    这段时间,但凡有鲜卑人强攻营寨,都是由两万步卒前去阻拦。时至今日,两万精锐步卒,伤亡已经超过了八千。

    而赵云帐下的两万骑兵,只剩余不到一万。其中活下来的匈奴骑兵,就已经超过了六千。

    一战下来,辉煌无比的战绩,却是伴随着无可承受的损失。可以说,陈旭一手建立起来的并州骑兵,在这场战争之中,基本都被打光。

    赵云有些伤感的说到:“山高路远,他们的尸体根本无法带回并州。难道要让这些战死的勇士,埋骨他乡么?”

    程昱却是说道:“这次前所未有的胜利,足够他们名留青史。曾经,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此击败匈奴。”

    “今日,我汉家的儿郎,再次于此大败鲜卑。我等应该上表朝廷,重新册封这座荒山。而后将战死士卒们的名字,全部刻在石碑上面。”

    “至于他们的尸体,就被大火烧成粉末,常伴于这座石碑吧!”

    说到这里,程昱有些激动,也有些唏嘘。

    对于程昱的提议,赵云觉得非常有理,就没有拒绝。

    随后,赵云让人在这里建筑祭坛、雕刻石碑,祭拜天地。而后,将参加这场战役所有人的姓名,全部刻在了上面。

    至于那些鲜卑人的头颅,却是全部被筑成京观,堆积在石碑前面,形成了一座小山。

249。第249章 汇合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陈旭接到狼居胥山的战报以后,久久不语。

    以两万步卒,挡住十几万鲜卑骑兵的进攻。而后又以两万骑兵,连夜奔袭,斩首无数。这样的战报,听起来完全就好像神话一般。

    一时间,就连陈旭都不由赞叹道:“这是一场,根本无法复制的胜利!”

    在陈旭所熟知的三国历史中,恐怕也只有逍遥津之战,张辽大破十万吴军的这场战事,才能与狼居胥山上,这场大胜相提并论。

    对比起双方的实力,历史上的孙权,带领十万大军围困合肥,而魏国当时只有七千兵马。

    在兵力的对比上,好像赵云在狼居胥山的兵力还多一些。但是论起战斗力,十几万鲜卑骑兵,却是要远远超过十万吴军。

    吴军久居江南,擅长水战,对于陆地作战,又如何能够与如狼似虎的鲜卑骑兵,相提并论?

    这么算来,赵云麾下虽然有四万大军,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不见得比当时的魏军差上多少。

    除此之外,两场战役的经过,却是非常相似。赵云、张辽都是被敌方大军围困,都是趁着敌方撤退之时,衔尾追击,以少胜多,大破敌军。

    两场战事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赵云这次的斩获,却是要远远超过,历史上张辽的逍遥津之战,所斩杀的吴军。

    收回了思绪,陈旭细细看着陈静,给他发过来的另外一封密报。

    密报中写道:我知大兄为人正直,听闻先生以人肉充当军粮之事,心中必定大怒。然先生之本意,乃是为我并州之存亡。

    先生不惜背负骂名,亦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事来。先生之忠心,兄长必定心中有数。

    此次哪怕所有人,都对先生心怀怨恨,先生亦是尽心竭力的谋划。正是这样,才有如此大捷。使我并州军之声威,名扬塞外。

    乱世已至,大兄既然任人唯才,又岂能追究先生之过失?弟之所言,或有偏颇,其中利害关系,还请兄长自己决断。

    看完了陈静的密信,陈旭久久不语,而后把信扔到了火盆之中。

    他抬头放着西方,低声呢喃着:“知我者,阿静是也。”

    随后,陈旭带着缴获的战利品,与赵云他们相约合兵一处,往西方赶去。

    除此之外,陈旭一边让人将捷报发给晋阳,一边要求陈宫调遣白波军、泰山军、青州军这五万人马,出塞接应。

    战事已毕,胡人胆寒,正是并州收获丰盛战果的时候。

    这五万新建的兵马,虽然远远比不上,陈旭一手组建的并州军精锐,却也可以充充门面。

    毕竟,这场战事,虽然并州大胜。但是他们本身,却是损失惨重。若是幸存的鲜卑人心有不甘,出兵偷袭,则并州军危矣。

    如果五万并州兵马出塞,与陈旭、赵云等人汇合。那么鲜卑人,必定惧怕并州军之声威,不敢妄动。

    调遣这些人出塞,陈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让他们前来搬运战利品。

    自从得知,狼居胥山之危被解除以后。陈旭虽然仍旧带兵,袭击鲜卑人的部落,却也不会胡乱屠戮。

    就如同那次在弹汗山中一样,陈旭抢走了鲜卑部落中,年轻美貌的女子。并且杀掉那些青壮的男子,以及高过车轮的孩童。

    至于剩余的老人与小孩,陈旭却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若是有部落愿意收留他们,就会给那个部落带来沉重的负担。

    若是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只能被冻死,或者是饿死。

    有那么一瞬间,陈旭也感觉有些不忍。但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现在的并州,根本没有能力,去慢慢同化这些鲜卑俘虏。

    只有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才能够让几十年内,鲜卑都不敢、也没有能力,再次侵犯并州。

    如此一来,并州就会有着一个稳固的后方。

    与上次在弹汗山,有些不一样的是:这一次,陈旭并没有杀死,那些数不清的牛羊。反而让鲜卑的女子,帮忙赶着牛羊马匹,在草原上行走。

    并州军所过之处,那些提前得到消息的鲜卑部落,都开始往北迁徙。而并州军忙着会师,再加上战利品太多,也没有精力分散兵力前去追击。

    管亥紧紧跟在陈旭身后,遗憾的说道:“只能等到并州接应的大军到来,我们才能继续追击那些部落了!”

    今天的塞外,风和日丽。放眼望去,草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全是牛羊。

    这一日,陈旭终于和赵云等人会师。他们只需在此地驻留几天,并州的五万大军,也会到来。

    当陈旭看着折损过半的并州军以后,唏嘘不已。但是这次并州所取得的战果,以及缴获的庞大物资,却是能够补充并州的损失。

    与诸将都见过面以后,陈旭就下令安营扎寨。

    是夜,程昱悄悄来到陈旭的帐篷里面,向他请罪。

    望着明显瘦了很多的程昱,陈旭感到心中有点发堵。他拉起了程昱,说道:“军师为了引诱鲜卑人,好拖住他们的主力。”

    “这才放出了,用鲜卑人肉制作军粮的假消息,先生又何罪之有?”

    程昱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以额叩地,拜谢不已。

    第二日,整个营寨的并州士卒,都是得到了陈旭的解释:我与仲德先生合谋,先以人肉之事,引起鲜卑人的愤怒,使他们将大军汇聚于狼居胥山下。

    只有这样,我才能率军,势如劈竹的攻破一个个鲜卑部落。

    鲜卑部落被袭,胡人必定军心大乱,慌忙撤退。那时,狼居胥山中的士卒,再出兵追击,必能大破鲜卑。

    至始至终,以人肉为军粮之事,都是用于引诱鲜卑人的虚构之言。日后若有人胆敢以此中伤程先生,立斩不饶!

    对于陈旭的解释,有多少人相信,程昱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陈旭对他的态度。

    陈旭如此尽心竭力的维护他,不由使他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塞外的二月,依旧严寒。

    数之不尽的牛羊,给陈旭带来了很多烦恼。现在的青草尚未长出来,凭借陈旭帐下的人手,根本不可能搜集到足够的干草,用来喂养它们。

    陈旭召来了程昱,向他问计。

    程昱说道:“主公,我等这次出兵塞外的初衷是什么?”

    陈旭答道:“粮草、财物。”

    程昱洒然一笑,道:“如今我等面前,乃是取之不尽的粮草、肉食,主公还在忧虑什么呢?”

    陈旭先是一愣,而后心中大喜。

    对啊,活着的牛羊要吃草、喝水,会成为并州军沉重的负担。若是把它们全部杀掉,制作成腌肉,不但不会再消耗草料,也会更加便于运输。

    想了一下,陈旭说道:“羊可以都杀掉,但是那些牛,最好都带回并州。”

    “现在并州人口激增,开垦了荒地无数,各个郡县的官吏,一直都在反映耕牛不足的事情。如今既然抢到这么多的牛,自当带回去当做耕牛。”

    程昱回答道:“主公所言不错。然而,草原上的牛群,大多数都是肉牛与奶牛,它们根本无法当作耕牛。”

    “至于羊群,愚以为,也不能完全杀掉。”

    “并州地广人稀,很多地方虽然不适合耕种,却能够放牧。主公可以留下一些强壮的公羊,以及优质母羊,带回并州,发展畜牧。”

    “而且这次出兵塞外,匈奴部落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主公不可不赏赐。他们也都是以放牧为主,若是能够得到主公赏赐的牛羊,必定心怀感激。”

    陈旭闻言,暗暗点头。对于乱七八糟事务的处理,程昱远远要比他强。

    到了最后,陈旭直接把这些事情,全部扔给了程昱。他自己却是跑到军营之中,与诸将联络感情。

    陈旭刚来到军营之中,就发现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围在了一起。

    管亥扯着他的大嗓门,绘生绘色的讲着,陷阵营辉煌的战绩:“一千五百陷阵营,对决八千鲜卑骑兵,只是重伤六人,轻伤七十四人,无人死亡。”

    “俺从来都没曾想过,一支军队,居然会强悍到这种地步!”

    管亥的表达能力不算好,却也让诸将听得热血沸腾。只有呼厨泉一脸的不相信,认为管亥是在胡吹大气。

    他梗着脖子说道:“陷阵营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些步兵,又怎么能与俺们并州,精锐的骑兵相比?”

    管亥看到呼厨泉这个蛮子,居然敢质疑他的话,顿时勃然大怒。

    他指着呼厨泉说道:“俺为人耿直,向来不说假话。你这厮胆敢质疑俺的话,可敢与俺到校场上比试一番?”

    呼厨泉乃是匈奴人,本来就是个好勇斗狠的人。并州军中虽然猛将如云,令他忌惮不已,但是眼前的这个傻大个,他却是毫不畏惧。

    呼厨泉往地上吐了一口吐沫,恶狠狠地说道:“咱们匈奴的勇士,从来不会畏惧别人的挑战。”

    话毕,他就要和管亥上校场比试一番。

    “咳咳!”

    忽然,一阵干咳之声传来。诸将转头望去,才发现是陈旭过来了,于是急忙上前行礼。

    陈旭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礼。”

    他看着管亥与呼厨泉,对他们说道:“几天以后,咱们又要前去劫掠鲜卑部落,你们还是趁机好好休息一番吧。”

    两人听到陈旭的话,不敢反驳,诺诺称是。

250。第250章 抢功

    长安城,董卓被叫出了温柔乡。

    他看着并州发来的文书,低声呢喃着:“我本来以为,招安陈旭,是为凉州找来了一头看家之犬。”

    “却没想到,这不是一头忠实的猎犬,却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啊!”

    不管是陈旭迅速平定并州,还是迁徙了几百万的人口入境。以及不久之前,大破鲜卑之事,都使得董卓心中感到难安。

    他脸色阴沉的看着李儒,说道:“当初你说招安陈旭,可以为凉州带来很大的利益。但是如今,本公没有看到什么利益,只看到了一个强邻的崛起。”

    “若是等他腾出手来,率大军攻打司隶、凉州,孤当如何面对?”

    董卓的脸上怒气勃发,他将手中的文书,狠狠砸在了李儒的脸上。

    这段时间,董卓虽然一直沉迷在温柔乡之中,没有处理政务。但是长期把持朝政,所培养出来的那种气势,却也让人心中感到畏惧。

    感受到了董卓的愤怒,李儒心中一寒。这个时候的董卓,已经不是李儒以往,所熟悉的那个主公了。

    权利和**,消磨掉了董卓所有的雄心壮志。现在留下的,只有狂妄自大,以及残暴不仁。

    想到这里,李儒心中不禁感到深深的失望。似董卓这样的倒行逆施,他日必定不得善终。

    李儒不是没有想过,要弃董卓而去。但是董卓能够有今日的成就,与李儒在背后出谋划策,分不开关系。

    更何况,诸侯讨董的时候。董卓为了断掉他们,重新册立少帝刘辩的心思,就派遣李儒,强行鸠杀了少帝刘辩。

    李儒既然做下如此大事,天下虽大,但是除了董卓这里,却是没有他丝毫的容身之地。想到这里,李儒不禁在心中暗暗叹息。

    “看来回去之后,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谋划一番了!”

    李儒只是稍微分了一下神,就看到董卓一脸杀意的望着他,当即心中一惊。

    现在的董卓,喜怒无常。若是有人惹得他不快,无论是谁,恐怕都难逃董卓的毒手。

    李儒实在太了解董卓了,他知道,在愤怒的董卓面前,可以为自己争辩,却是不能顶撞。若是将董卓哄得高兴,暴怒的董卓,立刻就会转怒为喜。

    面对董卓的质问,一定不能露出怯色。不然的话,董卓就会认为此人无能,很有可能会将其斩杀。

    深吸了一口气,李儒说道:“主公所言,未尝没有道理。”

    “然,时至今日,陈文昭并没有对主公露出敌意。相反,正是因为陈文昭斩杀刘岱,才使得兖州一直动荡不安。”

    “并州军虽勇,却也比不上西凉铁骑。以主公之虎威,更兼凉州军之骁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