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火烧新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共戮,玉石俱焚!”曹操要下辣手了。
  官儿接过令箭转身才预备走,旁边有个人大惊失色。哪一个?徐庶。徐庶一直站在旁边,刚才听到曹仁禀明曹操,说这一次从新野县被火烧了败回来。徐庶心里有话:诸葛亮啊,你这个人学问尽管高,用兵是好手,不过有个地方你没有想到。在博望坡得胜之际,你应该挥戈西指,夺取荆襄,以充立足之本。荆襄你不要,你要弄个新野县烧了玩玩,你都以为烧了好玩,这一回烧得好,把老贼烧动了气,起五十四万大军要兵发樊城,你嘛无所谓啊,抬脚可以走,但新、樊两县的百姓苦啦!这件事不好,我要出来下子,要帮帮刘备的忙,代新、樊两县百姓解下子围。不过,我有数啊,最近我说话曹操走心里头有点不大相信我。自问呢,他也吃了我不少的苦了。照这一说,就不出去?不出去不行。出去了,说话又怕曹操不相信。徐庶猛然一想:有了,好在曹操他平生有个沽名钓誉的脾气,我最好在他这方面安根。
  徐庶想定了,见官儿刚预备走,一声喊:“不可!”官儿止步了。曹操一声“哼”:“谁敢挡老夫的军令?”说着,他顺着声音,再朝这边一望,哦!心里在提醒自己:曹操你要留神啊!徐庶又出来了,他不得好交易照顾我,都是把苦把我吃的,要对他留神了。什么道理?奸官难逃猾吏手,他把你们的脾气都摸透了。
  徐庶行奔案边,一躬到地:“丞相!”曹操把足面子,捋着颏下胡须:“元直先生少礼,老夫答礼了。你先生施礼为何?”“丞相,徐庶有一句话要请问丞相,这个官降民不降,官如何?”“官无可如何?”“民降官不降呢?”“官也难拗民。安邦以得民心为贵。”“丞相,你这一次领兵南下,荆襄九郡四十二州现在准备不要了?”“元直先生,此话怎讲?”“丞相,刚才你说的嘛,官降民不降,官无可如何?民降官不降,官也难拗民,安邦以得民心为贵。”“嗯。”“丞相,你刚才下令,起五十四万大军兵发樊城,困得刘备君臣水泄不通,这个应当,因为刘备君臣跟丞相作对啊,两把火烧了丞相二十多万人马,丞相应当要去。但有一件,丞相你有一句话,困得他们水泄不通,打破城池,军民共戮,玉石俱焚。你荆襄九郡可是不要了?”“此话怎讲?”“丞相,你如其是这样子,有一天丞相大队到了荆襄,百姓就不肯开城了,丞相就不能进城了。你想,两湖的百姓就会说:当朝的宰相到处殃民、害民,新、樊两县的百姓他都不能容身,把他们全部杀了。如果拿城门打开,把丞相迎进来,我们还能活吗?到那时,丞相即使拿到降书降表,刘琮也可以推托:百姓不肯降,我没得办法啊!”“喔唷!”“丞相,你为复新、樊之仇而把个荆襄失掉了,这叫因小失大。丞相只顾舒一时气,把新、樊两县百姓办掉,两湖也干干净净。”
  “喔唷!”曹操听了,再把徐庶望望,心内有话:哎,这一次坏鬼怎么肯帮我大忙?要不是他这一说,我五十四万大军开到樊城,打破城池,把新、樊两县军民共戮,荆襄两湖也就干干净净了。唉,人心都是肉做的啊,我吃了坏鬼不少的苦了,他大概不忍心再拿苦把我吃了,所以出来点我这个穴眼。“元直先生,照你先生办法,该当如何?”徐庶心里有话:哎,你要问我,事情就有了三分数了。“丞相,在徐庶看来,最好先礼后兵。”“噢!先礼后兵?”“哎,先礼后兵。丞相,顶好着一个不为刘备君臣所疑而又能言善辩之人,赶奔樊城,会刘备、诸葛亮,劝他们归降丞相。”“哎,大耳贼刘备与老夫势不两立,他焉肯归降老夫?”“丞相,明知他不肯归降丞相,但也要派人前去。待等刘备回个‘不’字,丞相再兵发樊城,困他个水泄不通,待等打破城池,军民共戮,玉石俱焚,到那时,这个罪名就归于刘备身上了。即使两湖百姓得到这个信息,心里也要想到,你刘备如其肯降,当朝宰相决不会如此。就因为你不肯降,当朝宰相才兴师问罪,才把两县的百姓办掉了,可是罪名就在刘备身上了?丞相,这就叫先礼后兵。”“唔,哈哈哈哈!”曹操高兴地把鼻子一抹,“通!先礼后兵的章程很好,叫我着个能言善辩之人……”曹操朝班中望,望某人某人某人能言善辩,学问都不错。要刘备不见疑的,啊咦喂,没得。他们在我面前为官,刘备怎能不见疑呢?唔,只有徐庶。他能言善辩,这张嘴我有数,虽不能把死的说活了,却能把活的说死了;而且学问也不寻常,我顶好叫他去樊城劝刘备君臣归降。曹操再想想:哎,不能玩。现在刘备面前有个军师诸葛亮,他两把火烧掉了我二十多万,若是再添一个军师徐庶,两个军师合起手来,那一来老夫的骨头还不得回故土呢!不能让他去。他这一去,就不回头了。曹操再想想,不让他去,这个先礼后兵的章程太好了,没得人去啊!曹操将公案一拍:有了,还是让他去。我自有办法让他回来。
  曹操捋着胡须:“哈哈哈哈,元直先生。承蒙先生为老夫想此先礼后兵的章程,着一能言善辩,而又为刘备不见疑者前往樊城,老想夫之再三,唯有你元直先生最能言善辩,腹中渊博,刘备君臣又不会见疑,就请你先生吃趟辛苦,赶奔樊城,劝刘备君臣归降。待等先生回来,老夫即起表章入都,奏明圣上,然后叫两员偏将,三百名刀斧手,带着人夫,到贵府颍州令堂太夫人坟前,为令堂太夫人竖一座节孝高坊,以报答你先生这趟辛苦。哈哈哈哈,元直先生尊意若何?”
  徐庶听听:啊咦喂!啧啧啧,这个老贼他怎么敢叫我赶奔樊城,就不怕我到了樊城不回来了?噢,他有话了,着人为我母亲竖一座节孝坊。竖高坊带着人夫就行了,为什么事要派三百名刀斧手?就是告诉我徐庶,你如其从樊城回来,我叫人夫为你母亲竖节孝高坊;你如其不回来,我即着三百名刀斧手去掘坟戮尸。
  徐庶多聪明啊,把曹操望望:好的,好的,你生怕我到樊城一去不返,因此暗示我。其实呢,曹操啊,我到樊城去,你哪怕这个时候给我嗑三个头,叫我去了不要回来,我还是要回来的。因为我在刘备面前没得用了,我能想到的章程,诸葛亮三天前就想好了,我在他面前一点用处没得,在你面前倒可以帮帮刘备的忙,不时弄个花盆子把你顶顶,弄个左靴子把你穿穿,把你牵到没狗的地方,弄热刀子把苦给你吃吃。哎,我到樊城,当真去劝刘备归降吗?我是到樊城送信把刘备,叫刘备带着新、樊两县百姓,赶快远去,免遭涂炭。哎,我要先跟你曹操把话说好了,咬定了,免得你回来怨恨:“丞相,你叫徐庶赶奔樊城,劝刘备君臣归降,可以。不过,徐庶想想,恐怕是有命到樊城去,无命从樊城回。”“元直先生,此话怎讲?”“丞相,你这个分明是效当先‘郦生说齐’的故事。”他说个典故把曹操听。这个郦生叫郦食其,他的名字很怪,不能照字面念“食其”,要念成“艺基”。郦食其是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乡人。当先刘邦要起兵伐齐,郦生就跟刘邦说:我啊,讨差到齐王那边去一下子,劝齐王归降主公,不必动干戈。因为郦生与齐王有旧,刘邦就答应了。郦生赶奔齐国,见了齐王。跟齐王一说,齐王肯降了,撤销戒备森严的防御,写好降书降表,着人送给刘邦。谁知韩信这人心地狭窄,他想,凭我这个大帅,拥兵数十万,齐国到今日还没有能够攻下来。郦生不过是个念书人,就凭一张嘴跑去说了一番,居然能下齐国七十余城?韩信假装不知,起兵三十万攻打齐国。待到兵临城下,齐王就跟郦生说了:你不作兴啊,我跟你有交情,听了你的话,才写了降书降表,撤了戒备,现在韩信怎么反而领兵来攻打我了?这定是你与韩信串通好了来加害于我。郦生说:不,请你不要见疑,也许我来了,我们大帅还不晓得,你放心,我写封信,着人送到他的军中,叫他退兵。谁知信写好了,着人送到韩信军中,韩信根本不睬。郦生就跟齐王说:这样吧,你把我绑了跪在城头,让我喊大帅前来答话,让我当面劝他退兵。他如其不退兵,随你把我怎样办罪。齐王就把郦生绑在城头,并叫人在城头上设了鼎镬,就是油锅。让郦生跪在城头喊韩信前来答话。郦生苦喊了半日,韩信闭营不睬。齐王就把郦生叉下油锅烹了。
  今天徐庶就把当初韩信做的这桩恶事说了把曹操听:你是不是想做韩信,把我徐庶当郦生?叫我到樊城去麻痹刘备,我这块前脚走,你后脚大队到了,刘备没得办法对你曹操,必然要把徐庶拿了办掉。
  曹操老奸巨滑:“哈哈哈哈,元直先生何出此言?你先生学问又何止郦生,老夫焉敢比韩信。先生只管放心,此去樊城,劝刘备君臣归降,你一日不归,我在此停军十二时辰,一月不回,我在此停军三十昼夜。发兵不发兵,都等你先生回来定夺。”“噢,丞相,那就是了。”徐庶狠了,心想我就是煞③你这句话。“既然如此,我徐庶不惧万死,立即赶奔樊城。”曹操点头。随即叫官儿把令箭拿来:“元直先生,这一枝令箭,由你调用随差。我在此恭候佳音。”徐庶把令箭接过来就走了。

二、徐庶报信
徐庶接过令箭,先到自己帐中略微收拾一下,他就来调兵了。徐庶想:我不能不带兵,如其不带,曹操要不除疑,带多了,路上走不快。结果,他调了五百名马队,就此上路了。
  在路趱赶,不止一天。因为是马队,所以走得比较快。今天已到樊城地界。徐庶马背上凝神望望,樊城是在他手上取下来的,他比较熟悉。今天看到城外遍野苍黄,全是草披子。哪里来的?新野百姓的栖身之所。新野的百姓迁到樊城,城里住满了,城外也住满了,就连霍①城根一带的草棚子都住满了。但还有人没处住,怎么办哪?樊城的百姓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就在沿护城河边搭起一排排草棚,让新野的百姓居住。徐庶想:我到樊城,我这手下的五百名马队最好一个都不能带进城。我来是送信把刘备君臣,叫他们带着百姓赶快逃走的,如果把手下人都带进城,有个耳目不便。但如果不带,又怕传到曹操耳朵里,使老贼生疑。怎么办?一想,有了。顶好来吓唬他们一下。徐元直忽然把马勒定:“众兵丁听着:现在已经到了樊城地面。在刘备家里头,有红黑白三副脸,你们可晓得?”听到刘备家里头红黑白三副脸,曹兵个个都打了个寒噤:“哎,大先生,我们晓得呢,就是关、张、赵!”“哎,这三副脸中最难玩的,是黑脸张飞。”“哎,是的,我们也晓得啊!丞相前的兵将代张飞起了个别名,叫个卷地皮。他看见人就要杀,要杀就要杀光。”“哎,这个人太厉害,而且不大讲道理。我在他们面前做过军师,望见过的。他抓住敌人的小军,不是活撕两半,就是一截两段。”“啊咦喂,大先生,我们跟你老人家来是不错,不过到了这个地方,要请你老人家成全下子,你老人家进城办公务,我们就不跟你老人家进城了。”“为什么事不跟我进城呢?”“大先生,我们是曹兵啊!万一碰到黑脸张飞不讲道理,我们就没得命了。大先生,请你老人家成全。”“唉!你们应该跟我进城才好。”“不,大先生,请你老人家成全吧。我们不能无缘无故拿命拼啊!”“你们既然怕黑脸张飞,我就成全你们,只好我一个人进城了。不过,你们的营盘不能扎在大路上,最好拣个僻静的地方。”“那是自然。”
  徐庶就带领着这一起兵丁,远离大路,拣个僻静的山洼洼里把帐篷撑了起来。待等营帐扎好,徐庶又关照道:“张飞这个人脾气我晓得,没得事就要到城外打猎。你们千万不要出营东张西望,被张飞看见了,抓了去,再喊我来救,恐怕就来不及了。”“大先生,你老人家放心吧,我们蹲在帐篷里头,死都不出来。”“好,这样我就放心了。”徐元直做得像哪,下了马,把马匹给小军照应。一路步行直奔樊城。
  徐庶走着走着,到了护城河边,这里当中是一条路,两边都是草棚子。徐庶走着,就听到草棚子里说话:“某人啊,你家几个啊?”“我家四个,还剩三个了。”“哪一个呢?”“那个是我父亲,可怜他抱病在身,跟着一起走的,就在城圈子这个地方被人一挤,一口气忑②了,就没缓过来。”“唉!我家五口,也只剩四口了。”“那一个呢?”“那个是我最小的,就在过护城河的时候,我的家小没抱紧,被人一挤,一滑,小孩掉下河了。”“唉!追根寻源,就因为这个国贼曹操要到新野县来,他不来,我们在新野县安居乐业多好啊!就因为他要到了,刘皇叔他老人家仁义过天,舍不得我们百姓,把我们一起带到樊城。”“这个曹贼怎么不死的啊!他死了,把寿过了给我们刘皇叔,恭喜我们刘皇叔长生不老,我们百姓不是永远沾光吗?”
  徐庶听听,唉!这话从哪里说起?曹操待天子坏,但待你们百姓真不坏,他没有叫你们把房子让下来给诸葛亮烧。刘备待天子好,但待你们百姓真不好,他没得本钱跟曹操斗,叫你们把房子让出来给他放火。你们倒过头来反说刘备好。难怪了,因为刘备平素声名好,这时候就沾光了。
  徐庶走着走着,猛然听到远处有人吆喝:“卖曹操啊!卖曹操啊!”徐庶被蒙住了,怎么有卖曹操的?待走到卖曹操的人面前一望,徐庶想想,唉!你曹操坏事做狠了,人家恨你,处处咒骂你。卖曹操究竟卖的什么呢?其实就是卖点心的。因为老百姓恨透了曹操,点心店的老板就迎合老百姓这种心理,原来该派做成圆的,就做成方的,还偏要改改样,把它捏个人的样子,就把它叫个“曹操”。其实都没有见过曹操,但在人的心里好象这个人形就是曹操。于是油锅里炸的曹操,蒸笼里蒸的曹操,烧饼炉里炕的曹操。而且“曹操”还不止一种:有椒盐的、揉糖的、豆沙的、干菜的、纯肉的等等。另外,因为分量有大有小,还要分个头。如果卖到中午,大“曹操”卖了剩下来,生意人会做生意哪,哎,八文钱一个的大“曹操”就被他卖出九文来。怎么卖出九文呢?他把“曹操”剁成八块。曹操这颗头贵些,二文一个。小孩子要个两文钱的,都爱拣面人头买。买家去把“曹操”望望:曹操啊,你坏啊!看我一口把你吃了!于是吃“曹操”,屙“曹操”,可是老百姓把曹操咒骂就咒骂死了?徐庶望望,付之一笑。这就叫:好人乐得行好事,坏人枉自做冤家。
  徐庶走到樊城跟前,见城门大开,吊桥平垂。徐庶生气了:啊!诸葛亮,你太目空一切了。这一次如其不是我讨差到樊城来,而是曹操起大队发兵樊城,你毫无准备,岂不被曹军一拥而入?你们君臣不是束手待擒?嗯,等见了面定要教训教训你。徐庶就站在吊桥头,隔着护城河喊了:“呔,城上的人听着!”
  城头的小军,趴伏在垛口一望:“啊咦喂,那一边可是徐大先生?”“正是徐庶,敢烦你们通禀一声皇叔与军师,就说我徐庶特来求见。”“徐大先生,你老人家不要客气了,城门没关,吊桥没扯,就请进城。”“哎,不,我是走宛城来的,有个嫌疑不便。”“噢,照这一说,你老人家稍等片刻啊!”城头上这个兵丁下了城,哒、哒、哒、哒,前去禀报刘备、诸葛亮。
  徐庶就在吊桥前走来踱去。这时有一群百姓从城里走了出来,有人看见徐庶:“啊咦喂,这不是徐军师吗?”“哎!尔等还提什么军师。”不提军师也就罢了,提到军师,徐庶难受。就因为我出来做军师,母亲被曹操弄了出去,送了命。“你们还认得我?”“哎,徐大先生,我们都是新野的百姓,何能认不得你老人家?”“噢,既然是新野的百姓啊,我问你们,你们在什么日期到的樊城?”“大先生,我们在某一天到的这个地方。”“现在曹操的大队离你们樊城很近啊,最多只有十几天的路程。”“徐大先生,我们晓得,曹操的大队就扎在宛城。嗨,现在一天不晓得有多少探马来禀报啊!”“嗯,既然曹操的大队离樊城邻近,你们的城门为什么不关?吊桥为何不扯?”“哎,徐大先生,你老人家不要提关城、扯桥啦,提到关城、扯桥,我们就苦死了。”“此话怎讲?”“大先生,告诉你老人家,我们一到樊城,诸葛军师就下令,把四城门关闭,吊桥高扯。”徐庶点点头:“对的。”“刘皇叔他老人家仁义过天,为这个关城、扯桥的事,整整哭了三天。他老人家都为我们着想啊!城门不关,城里城外好通商,象我们这些没得钱的人,可以进城找亲友借几个钱做小买卖,养家糊口了。城门一关,城里城外就不通风啦。再说,如其曹操大队到了,我们城外的人就该派死,城里的人就该派活吗?所以他老人家哭了。不能关城,不能扯桥。”徐庶点点头:好啊,我说诸葛亮这个人他不会如此麻木,原来是刘备不肯关城、扯桥。
  城头上这个兵丁奔到刘备的衙门。刘备今天正把军师请到衙门叙话。刘备说:“军师,备自从到了樊城,这一向时天天都有探马来报,说曹操的大队驻扎宛城,恐怕早晚要兵发樊城啊!比起新野,樊城格外嫌孤,难挡大敌,请军师想个章程才好。”诸葛亮不开口。刘备连问数遍,先生皆不答话。什么道理?诸葛亮有诸葛亮的想法。你主人现在心里着急,叫我想办法,朝哪块有办法想呢?就在这时,城头上这个兵丁到了:“禀皇叔。现有徐大先生求见。”“哪一个徐大先生?可是元直先生到了樊城?”“正是。”“噢,你看他带多少人来?”“一个人,步行,连马都没得。”“哈哈哈哈……”刘备心里有话:徐元直一定是溜得来的。尽管曹操待他不错,富贵有了,但想想还是我孤穷的刘备好,又到我面前来了。“噢,人在哪里?”“在城外,隔着护城河喊,说要求见一面。”“哎,城门没有关,吊桥没有扯,你叫他进城就是了。”“我是这样说的,他说不行,因为他是宛城来的,有个嫌疑不便。”“噢噢噢。”刘备望望侍立在旁的赵云,“照这样说,赵将军,元直先生与将军情意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