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口站着一对老人,焦急地张望着。焦氏看见了快走了几步奔到了两老的面前。急急地说到:“爹,娘这大冷的天你们怎么出来了”,赵父紧随其后,岳父岳母肯定等急了。

    玲玲的外婆、外公也五十多了,两人一共孕育了三儿两女,都已经各自婚嫁。焦氏是最小的女儿,未出嫁是有哥哥姐姐疼爱非常得宠。

    “爹,娘,我说妹妹、妹夫一会儿就到,还不相信。这不?你心爱的小闺女来了吧!”声音爽朗,人未到声先至。这是玲玲的大姨,嫁到了对面山上的西坡村。姨夫是家里的大哥,继承的家产相对多些,责任同样不小。玲玲的大姨一身淡红色的襦裙,头上插着一支细小的银钗,看来生活过的不错。

    “姐”焦氏叫到。

    “来了就好,再不来呀,咱爹娘该叫你姐夫去接了”大姨快言快语。“这是玲玲吧!长这么大了。你两个表哥在那边,去找他们玩吧!”

    “知道了,大姨,我们过去了。”说完赵玲玲拉着大哥、小哥过去找表哥玩了。大姐瑶瑶已经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跟着母亲到厨房帮忙去了。

    赵父扶着玲玲的外公了到堂屋,姨夫已经在里面坐着。农家无闲时,只有正月可以不用赶时间。男人们这个时间是最悠闲地,地里没活,家里没事,有事也得过来正月。

    今天窜亲戚的,只有大姨夫和赵父两人,所以外公家也很随意,一家人没那么讲究。

    话说厨房这边才是亲亲热热、热热闹闹,母女三人聊着家常,你摘菜来,我炒菜配合的相当默契。

    “妹子,子轩的事儿有把握吗”?大姨有些担忧的问道。

    焦氏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子轩的师傅让去试试,说子轩的水准可以了。不过孩子他爹不让问,什么说给填加压力。我也是不是太懂,要我说啊。考不中也没什么,别向我们似得做睁眼瞎就行。”

    老太太听着两个女儿各自的打算,也不插嘴。只是那嘴角微微的扬起泄露了她的好心情。

    “得,你能这么想就成。我家那两个,也没指望有多大出息。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幸福。”大姨说着又利落的乘出了一盘菜。“去,叫孩子回来吧!这就准备开饭”。

    农家的正月,就属肉是最受欢迎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饭菜那是说不出的暖意。

    由于赵玲玲家比较远,要翻两座山才能到。吃完饭稍作停留就告别往回返。

第十二章 苏绣() 
过不了多长时间,大哥赵子轩就要去县里考试了,家里去没多少银两。穿来的这三年,赵玲玲也打着不想当文盲的幌子学习过一段时间。平时也会把大哥拿回家的书装模作样的都看过。可书的品种实在有限,跟本不可能让赵玲玲打着书里有的理由做什么出格的事儿。

    “玲玲,从明天开始,跟娘学刺绣。”刺绣,赵玲玲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尤其是苏绣那是在现代最让自己感到自豪的技艺。

    前世的她非常羡慕那些电视剧里的古典美人那气质……,赵玲玲甚至为了学习苏绣,跑到苏州去拜师学艺。她在呆了三年,最后跟着一位苏绣的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虽然也没培养出古典美人的气质,苏绣却学得出神入化。

    虽然现在她手里没有上好的针线布匹,但她手艺精湛,不说自己最拿手的苏绣,就是那半吊子水平的湘绣和蜀绣,在这个异时空也能大放光彩。

    大哥赵子轩考试的时间恰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好在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因此,这几天她借着跟娘亲学习刺绣的机会,先把针法熟悉了一遍。

    “真好看,像真的一样!玲玲这是你绣的?真是太漂亮了,你看,这猫毛跟真的似的,看起来毛绒绒的。”大姐瑶瑶一脸的惊讶。

    “嗯,我绣的。怎么样?可爱吧!”赵玲玲故作得意的说道。边说便拿起来让大姐赵瑶瑶看个明白。“大姐这可是双面的嗷,你看是不是两面都一样?”

    “玲玲你怎么做到的?这种绣法我从来没见过呢。”瑶瑶拿着玲玲在灰色布上用黑线、白线绣好的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猫来回仔细看着,面脸的惊奇。

    “妹妹,教教大姐吧!”大姐瑶瑶发现玲玲绣出来的那只小猫儿,针法细密,就连小猫身上的毛发都能看清楚,如果换上彩线绣在荷包上,一定能多卖几个钱。

    “大姐我就是想着小猫儿的,先画下来,然后绣的?”赵玲玲装作一脸懵懂的说道。“啊?”瑶瑶这才反映了过来,是啊,玲玲还是个小孩子呀,怎么能说道清呢!

    “这样吧,玲玲再给大姐绣一遍吧!”大姐转眼就想到了注意。

    “好的”。赵玲玲一脸兴奋的说道,一个八岁女童的该有的表现,被赵玲玲拿捏的恰到好处。心里却在说:大姐,对不起,只好以这样的方式交你了。

    赵瑶瑶用了三天把这个小猫儿的绣法摸了透,焦氏更是因常年靠绣活为生,学得非常快,更甚至还自创了几套针法。

    趁着赶集,焦氏把这几天母女三人用苏绣绣的荷包拿到镇上的绣庄去卖,等到下午她回来的时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焦氏和瑶瑶用赵玲玲教的针法绣出来的荷包,竟然卖了八文钱一个。

    绣庄老板娘不但让她多领了待绣的荷包和绣线,还让她领了两块裁剪好待绣的一尺见方的白布,还说要是绣的好,价钱一定低不了。

第十三章 甜甜圈() 
自从小哥去镇上上学以来,就再也没人陪赵玲玲了,闲下来的赵玲玲就开始琢磨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改善口味了。前世赵玲玲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没少在家照着网上的菜谱做试验。

    第一次知道甜甜圈,是在《七色花》这篇童话故事中:“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爸爸两个,妈妈两个,一个粉红色的给小弟弟,两个带糖的给自己。”那时小小的玲玲很好奇,故事中的珍妮去买的甜甜圈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呢?一定很好吃吧!后来,玲玲不仅学会了甜甜圈,还学会了很多很多好吃的甜点,可甜甜圈依然在玲玲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玲玲依然觉得它是专属于童话故事的超人气梦幻小甜点!

    现在的条件有限,赵玲玲只好就地取材,拿发好的面团、鸡蛋还有白糖拌匀,揉好撒上碱面儿醒一会儿,然后在揉好的面团中间用手指戳出一个洞,慢慢的团成一个圈儿。再用油炸,炸好后撒了少许的糖。(没办法啊!这东西太精贵了。)玲玲还给自己另外放出几个没撒糖的,没办。

    咯吱一声,大伯娘推门走了进来。“玲玲,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呢?大伯娘瞅瞅。”声音高亢嘹亮。

    “大伯娘。”赵玲玲看到张氏进门就笑着叫道。“给大伯娘尝尝。”赵玲玲就把笸箩递了过去,继续她的油炸大业。

    张氏还有些不好意思,经不住赵玲玲再三劝说才抓起笸箩里的一个甜甜圈吃起来。

    “玲玲,你这个叫什么是咋弄的,甜甜的比镇上杂货铺卖的点心都好吃。”张氏说道。

    “真的吗?比镇上卖的点心还好吗?”赵玲玲心里高兴道。那是不是就可以拿到镇上去卖呢?这样就可以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了。赵玲玲心里得意的歪歪。

    “玲玲?玲玲?想什么呢?大伯母叫了半天都没反应。”

    “——嗯?大伯母你叫我啊!”赵玲玲双墨玉般纯净的眸子划过几丝迷茫之色。

    “你这孩子,可不是叫你呢,这还有旁人吗?”这小侄女真有意思,好想逗逗她,大伯母不曾发觉,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对赵玲玲有了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宠爱。

    赵玲玲小脸微红: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好不好,难道身体便小了思想也随着变小了不成?赵玲玲微微一愣,反映了过来。“大伯母,你说这个可以卖出去是不是,大伯母帮玲玲卖好不好?”某玲无耻的撒娇卖萌道。

    这下该轮到张氏愣住了,这是我八岁的小侄女吗?也太精了,这么小就知道往家划拉了!

    “大伯母,好不好嘛?”直到赵玲玲撒娇的声音传到张氏的耳边,她才反应了过来。

    “好,好,玲玲呀,大伯母一人买过来你去叫你娘过来和大伯母一起卖好不好呀?”张氏哄着小侄女。“知道了,大伯母。我马上去找我娘,大伯母真好。”临走前,赵玲玲也不忘给张氏发一张好人卡。赵玲玲又不是真的八岁小女娃,当然知道这是大伯母哄着自己去找焦氏来商量呢?当即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第十四章 发家第一步() 
“娘,娘……”远远的看到焦氏,赵玲玲就喊开了。焦氏扭过头看到小女儿玲玲小脸红扑扑的正往自己这儿跑来。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笑颜。

    “玲玲,是不是馋糖了呀!”随即扭过身子挖了一块给了玲玲。

    “娘,不是啦,玲玲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娘说的,”心里却在腹议:我又不是真正的八岁小女童怎么会馋糖吗?再说了,赵玲玲前世最不耐烦的就是糖了。听自己前世的姥姥说,赵玲玲在不足百日的时候病了吃药的时候,都是只吃药把糖吐了的。有点扯远了,转到正题上来。

    “是吗?玲玲找娘有什么正事啊!”焦氏好脾气的问道。

    “不是玲玲啦,是大伯母找娘的。大伯娘说玲玲自己做的甜甜圈是可以卖的,所以让我来找娘了。”焦氏还是满脸地疑惑,赵玲玲知道现在年龄不能说的太清楚。就连拉带拽地把焦母拉回了家。瑶瑶也听到玲玲说的什么甜甜圈,非常好奇。也跟着回来了。

    “弟妹,你来了。”刚到门口大伯母张氏就从屋里走了出来高兴地和焦氏打招呼。“大嫂,到底是什么事情啊?玲玲也没和我说清楚,只说是什么甜甜圈?”母亲焦氏一见到张氏就说开了。“玲玲没说吗?你真是养了个好女儿这么小就会为家里打算了。”张氏还在不停的夸着赵玲玲就被焦母打断了。“大嫂,快别夸她了,再夸就成了一朵花儿了,先说说甜甜圈的事儿吧!”

    “我可爱的小侄女本来就是人见人爱的小花朵啊!这甜甜圈就是玲玲小花朵做的呀,连镇上点心铺里都没有的东西呢!这不我就叫玲玲去找你商量一下怎么卖这个东西吗?”张氏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经过给说清了。

    “真的?可以卖银子?”焦母还处在震惊当中没反应过来,话音儿都有点颤了。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骗你不成?”张氏快人快语道。

    “怎么卖呀?”焦母终于问道了正题上。“这好办,你们先做些样品,我让他大伯拿到镇上帮你到酒楼和点心铺打听打听,肯定能买出去的。”

    “好的,谢谢大嫂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两家就一起卖。”焦氏虽然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想让马儿跑,就得喂好草’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不是还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嘛!

    听到焦氏如此明白事理,张氏的心情就更好了,不然,谁会对别人家的事情那么上心啊。“那我现在就回去就给他大伯捎信儿,让他回来一趟!”张氏的话语愉悦了许多。张氏做事干净利落,说完就准备起身回去。

    送走了张氏,焦母和瑶瑶二人才细细地问了玲玲甜甜圈的做法并试着做了几次直到做到花型好看方才罢手,欢欢喜喜的出门预备正月十五用的糖点去了。

第十五章 田掌柜的到来() 
大伯接到信儿后,从镇上匆匆忙忙赶着回了家一趟并拿走了焦母和瑶瑶现做的甜甜圈。

    正月十三中午一家人准备好十五的用品,姐妹俩就在厨房正有说有笑的玩闹,焦母依次的给他们盛过饭过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这才坐下,不过众人还没有开始吃就听到了院外的叫喊声。

    “二弟,在家吗?”大伯那特有的大嗓门儿就传了过来。

    “大哥,在呢?”赵父刚走门口就看到两个男子站在院门外聊着天,其中一位就是在在镇上的大伯,另一位根据他的记忆来看不是这个村里的,那么大哥领陌生人来自己家做什么?赵父兀自揣摩着。

    这时一道有些温润磁性的声音传了过来:“这就是做甜甜圈的主家吗?”

    “是的,田掌柜他是我二弟。”大伯为人比赵父活络赶紧回答道,并殷勤的为二人介绍:“二弟,这是镇上最有名一品点心房的田掌柜。”

    “田掌柜,你好,快屋里坐。我们正准备吃五饭,你们还没有吃吧,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一定用午饭吧!”随后又问:“田掌柜是来干什么的?”

    “是这样的,我们找你是因甜甜圈的事与你商谈。”田掌柜看这家人都是老实正直的农家人,也不拐弯儿磨角就直接说了出来。

    玲玲在屋里听到声音就按耐不住了,急急慌慌的走了出来。田掌柜听到门开的声音后转过头来就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穿了件月白的裙,长发垂肩,玉簪轻挽,衣裙随行动微动,宛如淡梅初绽,未见奢华却见恬静,一点也看不出来是个农家姑娘。

    “哦,那进来吧,我们正准备吃晚饭,你们还没有吃吧,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一定用晚餐吧!”赵父看着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田掌柜开口邀请道。

    田掌柜看着眼前赵父的行为举止不卑不亢,就连这农家姑娘如千金小姐般温柔大方、举止得体,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好感。

    “好啊,荣幸之至!”田掌柜很给面子的回答道。跟在田掌柜身后的赵大伯却有点按捺不住了期期艾艾的说到:“田掌柜,咱们还是先说说这点心的事吧!”

    田掌柜想想就答应了下来,本来这就是来的目的嘛,怎么可能不谈呢!“好,那就明天往镇上的铺子送二十斤看看然后再确定以后送的数量。你们看?”

    听田掌柜这么有诚意大伯和赵父俩人相视一笑就准备答应下来。田掌柜却接着说了一句莫名的话:“咱们东家除了这个点心铺,在县城里和其他镇上,还有些酒楼、茶楼、杂货铺,炒货、干货铺子。”

    大伯和赵父二人都有点愣住了,赵玲玲却听明白了:在茶楼和酒楼里,可以用甜甜圈做一道甜点,杂货铺、和点心铺里,有其他点心卖,自然也可以卖甜甜圈。那么这么大的销量,又不是久放之物?

    那就是来谈方子的!赵玲玲激动了,前世作为合格吃货的她,可不止会这一种点心,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赵玲玲可是学了不少菜谱和中西式点心的做法呢!那是不是说那些都是可以赚钱的!赵玲玲的得意了。

第十六章 生意谈成() 
“田掌柜生意兴隆,那么田掌柜是来?”赵玲玲看大伯和赵父二人还在那儿愣着,就急忙插嘴道。

    好有趣的小姑娘,刚进门时的印象还在,现在又这么机灵。田掌柜的兴趣就更深了。赵父经玲玲这么一打岔却反过味儿来了。田掌柜的是想要做法吗?赵父是这么想的,这法子是玲玲琢磨出来的,玲玲虽小但刚才的反应来看,显得很有主意,还是和孩子商量一下为好。

    “我们东家的意思是我们买下配方,你们看”?田掌柜缓缓地答道。

    “我们需要商量一下。”赵父回答。

    “好。我就在这儿等着。”田掌柜也不急。待田掌柜说完,一家人连同大伯就出来了。“玲玲,这是你琢磨出来的,你看?”赵父很是尊重赵玲玲的问道。赵玲玲就笑了,父母对自己的这么尊重,真的令人高兴。回答道:“玲玲听爹的。”“好,那咱就卖”赵父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不住。

    赵家一家人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才返回到屋内。田掌柜坐在那里,看清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桩生意做成了,最后以八十两的价格成交。待田掌柜走后,赵父给了大伯五两,开始大伯还推脱不要,但经不住赵父的一再劝说就拿上了。怎么说有了这五两银子今年就不用愁了,自己挣的可以存起来给儿子说媳妇儿的时候用。但说了以后有什么还找他保准办的漂漂亮亮的。何况人家里边还有一个读书人咧。

    那头大伯刚走,赵玲玲一家人就高兴起来了,赵父是高兴儿子考试的钱有着落了还有剩余。瑶瑶是高兴父母不用那么发愁了,(你看,多么孝顺的女儿呀!)玲玲想对来说就平静多了,只是迈出那么一小步而已。兴奋过后,待大家平静下来以后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这剩下的钱该怎么办?

    经过赵父大致估算了一下,大儿子考试需要二十两,再出去小儿子一年的束脩五两银子,还剩五十两。别小看这五十两,这可是农村人家五六年的积蓄。

    “我们把这银子分成两份,用三十两来买地剩下来放起来怎么样?”焦母首先变态,声音中还带着颤音儿。不难看出焦氏还没从八十两的巨额钱财中平静下来。

    “不,留五两给玲玲,这次完全是我们玲玲的功劳。剩下的都买成土地。他娘、瑶瑶你们觉得怎么样?”在赵父的心中土地就是农家人生存的保障,地越多他心才会越踏实。

    瑶瑶心里也觉得赵父多买地是正确的,不过瑶瑶还觉得留下点银子应对突发状况也是有必要的。在任何时代女人骨子里那颗求安稳的心是不会变的:“爹,娘我觉的应该留下五两就行了,剩下的都买成土地才好。”瑶瑶综合了父母双方的意见并结合现在家里的情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说完还和玲玲悄悄打了个眼色。

    玲玲还在感叹自己手里没钱不方便时,没想到赵父蹦出这么一句激动人心的话时,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赵父太开明了,在古代还能碰见这么给力的父母赵玲玲在心里悄悄地谢过了老天。有了银子玲玲就会方便许多。

    最后,赵父经过思考觉的大女儿瑶瑶比自己夫妻两考虑的周到多了,决定采用瑶瑶的建议。

第十七章 买地() 
确定下这钱该如何用后,赵父当天晚上就提着下午自家做的甜甜圈去了里正家。

    “刘大婶,里正在家吗?”刚到里正家门口赵父正好看见里正的老婆刘氏赶紧到招呼。

    “大兄弟,找你大哥有啥事啊!在屋咧,快进来吧。”说话声音不似平常妇女的大嗓门儿,刘氏是鲜少外地嫁来的媳妇儿,据说还是举人家的小姐。所以刘氏看起来永远是体体面面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穿深蓝长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农村人为了方便做活大都是长裤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