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明月-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是临海大长公主不喜守约娶新忘旧,做了这个局便要教训你;也有说崔氏嫉很世子对你旧情难忘,故意指使人陷害你;最奇怪的却是竟也有人说大长公主不过是贪恋钱财,成心便是要坏了守约和你的姻缘,又翻出了许多旧账来,听着那些旧事竟是说得大致不错,我想了半日也却不知到底是谁说出去的。”

琉璃低头想了想,笑道,“我知道是谁”



第131章宫中巨变厌胜真相

院子里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带着股声嘶力竭的味道,琉璃突然有些心烦意乱,丢下笔走出房门,在院子里转了两圈,抬头看了看这满院的绿荫,想吩咐小婢女们拿竹竿把知了粘下来,突然又觉得自己有点可笑:

平日里,她其实并不算爱出门,在家窝个十来天也不算什么,但这装病不能出门,滋味却似乎有些两样——说起来,她和那位同样装病躲在本家的崔氏倒是同病相怜。也许她还应该感谢这位为了洗清自己而暗自散播出事情真相?虽然夹杂在若干种流言的版本里,这真相听起来似乎不过是更耸人听闻些的一种流言……正怅然间,只听阿燕在身后叫了声“娘子”。

阿燕似乎是刚从外面进来,气喘还有些未定,看见琉璃回身,上前一步笑道,“娘子上回吩咐给阿郎多做几双足衣,针线上问这次要用什么料子和图样。”

琉璃想了想道,“自然还是用最细软的白纻,不用别的花样,袜口和侧面各绣一道青色的卷草纹,袜带也用同色青线。”此时赴宴上朝都要脱履,因此无论男女对袜子都极为讲究,略有些钱财的人家都是冬日着锦袜,夏日着罗袜,富贵者更有染之以五彩,饰之以纹绣的。琉璃却嫌丝绸又滑又不吸汗,一律只用细麻织就的纻布和葛布,每次穿之前再细细的捣一次,裴行俭试穿了几次便喜欢上了,直道更舒适,让琉璃又惆怅的怀念了很久棉布。

阿燕答应了一声,转身便往外走,刚到门口,却和一个飞跑过来的小婢女差点撞了个满怀。

琉璃和阿燕都认得这小婢女是屏门处当值的,异口同声问道,“可是有贵客上门?”

小婢女忙不迭的点头,“是一位武氏夫人。”

武夫人?明日便是皇后的寿宴了,她这时辰跑过来做什么?难不成是来“探病”的?琉璃又是惊诧又是纳闷,转头对阿燕道,“你快去请她进来。”

琉璃回身加了件红纱披帛,便带着阿霓在院门外等候,没多久,只见武夫人一阵春风般快步走了过来,绯色的长裙飘飘曳曳,脸上的笑容更是明媚无比。待走到琉璃跟前,还不等琉璃开口,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便知道你是装病今日特特来告诉你,如今你再不用装,明日也不会有那劳什子的寿宴,你爱去哪里散心都好。”

琉璃忙问,“究竟出了何事?皇后为何不开寿宴了?”

武夫人笑得眼睛眯成了月牙儿,“出了大事魏国……那柳氏居然在宫中行厌胜之事,昨日被抓了个正着,圣上大怒,已削了她的封号,将她赶出宫去,永不许再入宫廷一步皇后也已被禁足,对外只说身子突然有些不好,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寿宴?”

琉璃不由一呆,魏国夫人的厌胜事件这就发作出来了么?可是……她脱口问道,“昭仪的身子如今可是大好了?”

武夫人惊诧的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你倒真是有心的,蒋御医不到六月便赶回来了,调理了几剂药,昭仪的身子这几日大有好转,连圣上的头风都没再犯。”她拉着琉璃走到一边,才附耳低声道,“其实药竟是其次,蒋御医查了这半年来的饮食单子,道是有几样原是产后体虚之人不合多吃的,便是圣上的头风也不合多吃那些,否则吃再多的药也不顶用。昭仪没让宫人声张,只先把那几样悄悄的停了,果然这半个月来她与圣上身子便好了许多,如今看来,她这病体缠绵,十有八九便是那边在捣鬼”

竟又是饮食上做了手脚?不知为什么,琉璃脑中第一个浮现的竟是武则天生公主那一夜,那一个个装满桂圆鸡子汤的食盒……聪敏缜密如武则天,怎么可能两次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这一次,却是她挖好了坑,等着皇后往里跳了。难怪她一“病”便是半年,难怪她会轻易将六尚局的权柄交出去,难怪她会把蒋御医调开,如今局已布成,这些牌却还是隐而不发,到节骨眼上样样便都是王皇后意图谋害皇帝的铁证琉璃越想越觉得又是钦佩,又有些隐隐生寒,却听武顺娘奇道,“这等大快人心之事,你发哪门子呆?”

琉璃忙扬起一张笑脸,“琉璃胆小,想到居然能有人能这般大胆,着实有些后怕。”

武夫人点头道,“正是,原先大伙儿还以为那柳氏不过是急昏了头,什么百药合成的面脂,千金不易的澡豆,稀奇古怪的羹汤,日日奉进,大约是指望着那些物什让皇后变成个绝代美人?如今竟然连厌胜之事也做了出来,真真是丧心病狂”

琉璃点头不语,她很早以前就觉得,魏国夫人大概是武则天的战友,看来当真如此,这边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她居然如此配合的将这么大一个把柄送上了门去。

武顺娘原是第一次来这边府内,一面兴致勃勃的四处转了一圈,一面便跟琉璃细细的说着这两日的事情:柳氏如何慌张狼狈的被赶出了太极宫,皇后如何一言不发把自己关在了屋里,连她身边那柳女官都突然发疯大哭……末了便用帕子擦了擦汗,“你这堂舍院子好是好,却冰盆都没有设一个,也太热了些,不如你跟我去许学士府上散散,听说他府上新修了一座新样式的凉亭,极是凉爽不过。”

琉璃知道武夫人最是怕热,偏偏自己这座宅子四月才搬进来,哪里来得及储冰?眼见日头渐高,倒是真不好留她,此时却也不大想跟着她去见那位钟夫人,只能道,“钟夫人不似你我这般清闲,咱们这样冒昧前去,会不会太打扰?”

武夫人笑道,“你便是爱多想,凭她再忙,今日总是有时间招待咱们的”

也是,宫中刚刚发生如此巨变,但凡是官宦女眷只怕想请武夫人来做客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嫌她们打扰?琉璃一时无语,武顺娘也不容琉璃多想,拉了她便往外走。

琉璃只好跟她一道出门上了马车,一路便到了永嘉坊的许学士府,果然一声通传进去,没过一盏茶功夫,便有一群管事娘子涌了出来,众星捧月般将两个送到上房院门口,那钟夫人竟是穿着青衫紫裙、满头珠翠的亲自带人迎出了院子,一见武夫人便笑得满脸放光,“这是哪阵香风竟将顺娘送了过来?”又打量她,“今**的气色怎么这般好?”

武夫人笑道,“哪里是气色好,不过是热的,听说学士用西域的法子修了一个凉亭,我是个贪凉的,便不管不顾的拉了大娘过来看个新鲜。”

钟夫人满面笑容的道,“原来是这个,看来我家学士捣鼓了半年修出这亭子,倒是修对了,日后还要挂块匾额‘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才是。”

琉璃听了正有些肉麻,钟夫人又反手握住了她的手,“大娘更是稀客,说来你成亲之后,咱们还没见过,果然做了新妇子,品格更是不同,只是我这府里简陋,你莫见笑才是。”

琉璃适才这一路过来,只觉得这府中亭台精美或许还不及离此不远的河东公府,但花木珍奇却是半分也不逊色,忙道,“哪里,府上花木丰美,竟是琉璃在长安不曾见过的。”

钟夫人呵呵一笑,“大娘谬赞了。”又回头对武夫人笑道,“顺娘既然怕热,咱们不如就去那凉亭上说话。”说着一手携了武顺娘,一手携了琉璃便往外走。

一行人走了足足有一盏茶功夫,右手边渐次露出了一座极大的假山,略转过几步,便见到了山脚下的那处凉亭,也不知亭子是怎么造的,亭盖上有水瀑从最高处涌出,顺着亭盖从三面有如珠帘般落下,加上山上一条小小的飞瀑在亭子侧面直流而下,亭下又有一泓碧水蜿蜒而出,整个亭子看起来便像修在水晶宫中一般。待走到里面,当真是再无半点暑热烟尘之气,兼之流水淙淙、落珠叮咚,又如在时刻演奏一曲令人心悦神爽的水中曲。莫说琉璃看得发呆,连武夫人都是啧啧称奇。

武夫人原本贪凉,也不在亭内早已铺设好的碧色牙席上落座,四下细细的看了一遍,才叹道,“何等能工巧匠,才能修出这般夺了造化的亭台出来。”

钟夫人笑道,“听闻是西州那边过来工匠,那边夏日酷热,这才想出这种借水生凉的法子。顺娘若是欢喜,让我家学士令他们去府上照样修一座便是。”

武夫人忙问,“这却要花上多少钱帛?”

钟夫人忙摆手道,“不过是照样修一座出来,难道还要你出钱帛不成?”

武夫人摇了摇头,“我虽然不大晓事,却也知道这般巧夺天工的凉亭,没有几百万钱是修不下来的,哪能让夫人如此破费。”说着,脸上多少有了些遗憾之色。母亲杨氏虽然有些家底,也绝不可能拿出几百万钱修这样一座凉亭。

钟夫人忙道,“你跟我还客气甚么?便算我孝敬老夫人成不成?哪来破费不破费之说。”

武夫人笑着转了话题,“这亭内的碧玉牙席怎么看着也比别处细致许多?”

钟夫人只得不提凉亭之事,顺着武夫人的话往下说了几句,终于忍不住还是问道,“听说皇后身子不爽,明日的寿宴也不做了?”

武夫人扬眉一笑,“不过是原先的魏国夫人犯了宫中的禁忌,被令永不得入宫半步而已。皇后自然便病了。”

钟夫人自然也听说了此事,立刻睁大了眼睛,“她的国夫人当真被圣上削了?”

武夫人笑着点了点头,钟夫人不由长出了一口气,笑道,“这倒是好事,也免得我等再被她拿眼角扫来扫去,不然我每次见了她,都觉得自己的发髻定然是梳歪了。”

她这样一说,连琉璃都忍俊不禁,武夫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钟夫人一面吩咐婢女上了几杯酪浆,一面转头看向武夫人,低声笑道,“顺娘,我怎么听说那柳氏夫人是行了那见不得人的阴私之事?”

武夫人笑道,“夫人消息果然灵通。”说着略放低了些声音,“原是那边的小宫女去咸池殿告发的,圣上遣人去时,果真在一间内室的墙上发现了圣上的图像,竟是如有妖术般画得活灵活现,这也罢了,那画像前竟还端端正正供了一支刚开的白莲”



第132章不可改变沉默底线

琉璃低着头,双手紧紧的捧着手里的秘色瓷荷叶盏,似乎只要略松一点,这杯盏就会落到地上,砸个粉碎。她听到身后的阿霓低低的惊呼了一声,却被水声掩盖住了。

钟夫人的声音满是惊愕,“柳氏是狂悖了么?这种厌胜之事也敢在宫中做出来?”

武夫人叹道,“可不是,那柳氏还狡辩说,她是见皇后半年多来不曾见过圣上一面,思念几欲成疾,才让宫里的胡人画师画了一幅这样的画像,不过是用来解慰皇后相思之苦,那白莲也不过是她今日出门时见池中之花开得分外清美,采来顺手放在画像之下的,这些事情全是她处事不周所致,与皇后并无半分干系。”

钟夫人忙问,“那圣上怎么说。”

武夫人声音里带着笑意,“圣上懒得听她狡辩,便直接让人把她轰出了宫去,说是永世不许再踏入一步。”

琉璃慢慢抬起头来,端起杯盏喝了一口酪浆,那冰凉的味道几乎是直接流入了她的脑海里:自己真是太迟钝了,在芙蓉宴上她就应该想到的以杨十六娘的身份,能来芙蓉宴,自然是借了长孙湘或小柳氏的光——长孙湘那般目下无尘,似乎根本没理会过杨十六娘,那么便只剩下了那位看着颇为玲珑的小柳氏。十六娘一个人留下与自己周旋示好,自然也是小柳氏的意思,而那位小柳氏,那位长孙家族未来的主母,不就是魏国夫人的外甥女、王皇后嫡亲的表妹么?

还有十六娘送给自己的澡豆,想来也是魏国夫人为皇后千方百计求到秘方之一吧?自己怎么就没多想想,这般闻所未闻的珍奇之物,哪里是她一个不得夫君宠爱的庶媳随手便能拿出来送人的?

原来把自己当成妖孽的不是杨十六娘,而是因为女儿的彻底失宠而急疯了的魏国夫人原来自己的随口戏语,竟然造就了这桩留名青史的宫廷迷案……

虽说来昨日皇帝并不曾拿到铁证,但他要的原本就不是证据,而是一个由头有了这个由头,情势才会急转直下,武昭仪才能顺势登上皇后的宝座。

只是在万年宫的那个雨夜里曾经流过脑海的那个问题,此刻蓦地再次浮现在琉璃的心头:如果没有自己,这些事情还会不会发生,会不会变成另外一番模样?难道自己并不是这些故事的看客,而根本就是其中的演员,是那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的龙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无论她怎么做,或许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将来他的被贬,日后他与武则天的对立多半也将不可避免……

无数念头乱纷纷的涌上琉璃的脑海,让她几乎有些难以呼吸,直到武夫人突然推了她一下,“你在发什么愣?”她才猛的醒过神来,怔怔的看着武夫人。

武夫人笑道,“我和钟夫人正在商议,后日恰好便是伏日,这亭子如此凉爽,不如将阿华、十六娘几个也请过来乐一乐,你却想到哪里去了?”

琉璃听到“十六娘”三个字,心里又是一紧,面上笑了笑,“适才只是听你一说,不由想起以前被魏国……被那柳氏逼得几乎无处容身的事情,有些感慨罢了。”

武夫人顿时也感慨起来,“正是,那时她何等霸道,我不过是烦你给昭仪做了几件衣裳,她竟那般不依不饶的逼迫于你,如今她已不过是个罪妇,这长安城里不知多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却看她还能拿那种眼光看谁?”

琉璃笑了笑没有做声,魏国夫人倒台于她而言自然是喜讯,甚至可以说是让她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只是这喜讯的由来,却实在有些让人心烦意乱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阿霓,只见阿霓一脸的兴奋难抑,看见琉璃回头看她,眼睛闪亮的一笑,目光又投向武夫人,满脸都写着,“娘子你放心,我待会儿就告诉夫人”

在阿霓眼里,自己大概是为武昭仪立下了一桩天大的功劳吧?琉璃默默的转回头,有些哭笑不得。

只见钟夫人转头打发了婢女去赵国公府和中书舍人王德俭的府上下帖子请杨十六娘与华夫人,又让人上了一份极精致的午膳,传了家中养的一部乐伎在亭外吹笛弹琴。三个人在悠扬的乐声和清越的水声中吃罢,婢女却回报道,华夫人接了帖子一口便应下,但杨十六娘不巧病倒了,不能出门。

这原是琉璃意料中事,武夫人却是吃了一惊,忙叫了那婢女过来细问了几句。

那婢女脸上流露出了几分为难的神色,“婢子并未见到杨夫人,连院门都不曾进去,倒是一位年轻的娘子过来问了奴婢半日,听说是夫人您正在我们府上,不知为何还冷下了脸,直接打发奴婢走了。”

武夫人忍不住皱起眉头看向钟夫人,钟夫人也是脸色凝重。这朝中官宦人家女眷交往自然有派系之别,但通常也会留下些余地,此前许敬宗去劝说长孙太尉支持立昭仪为后,太尉虽然当时与他直接翻了脸,但此后杨十六娘却还是一直与这边有走动,想来是太尉不想把事情做绝。如今皇后牵入厌胜事件,眼见就不得翻身了,太尉怎么反而变得如此强硬起来?难道真是铁了心要保皇后、太子?以太尉的身份和如今的权势,他若如此执意反对,昭仪若想坐上后位,岂不是还有些艰难?

武夫人与钟夫人都越想心中越是忧虑,唯有琉璃对此心知肚明,暗自叹了口气:杨十六娘只怕处境不妙,如今这个哑巴亏,魏国夫人是吃定了,她们怀疑和愤怒,首先便会倾泻在杨十六娘身上……

钟夫人沉默半响,打起精神笑道,“十六娘这一病却是不巧得很了,后日若只有咱们三人,再添上一个阿华,似乎还有些冷清,不如把苏将军府的于夫人、崔大夫府上的卢夫人都请来,大家也好热闹热闹?”

武夫人自然满口道好,钟夫人重新命人去下了帖子,因知道武夫人多日不曾出宫,又把这长安城这些日子以来的大事小情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琉璃听得一句郑家冷娘八月间便要嫁给上官学士的嫡长子庭芝,心头突然有个模糊的印象一掠而过,正在努力回想,却听钟夫人又说道,“说到冷娘,她家姊姊宛娘如今真是忙得可怜,那河东公府便像中了邪,先是临海大长公主卧床不起,接着那位前荆王妃便说自己身子不爽,搬到她的次兄闻喜公府养病了。世子夫人崔氏原是说回家侍疾的,转天自己便病倒了,竟就此住在了本家,没过两日,连三儿媳卢九娘也病了起来。到如今,宛娘那般一个闷嘴葫芦般的小娘子,竟是要打理起整个府里的事务,真不知她如何应付得过来……”

这些事情,琉璃有的知道,有的却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由听得有些出神,钟夫人却转头看着她笑道,“大娘可知大长公主如今可好些没有?说来她这一病来得有些蹊跷,便是我这般不爱出门的也听到了好几种说辞。”

琉璃回过神来,向钟夫人微笑道,“夫人有所不知,琉璃这些日子也是在家中养着病,若不是武夫人来得快,只怕还要病上一些日子,这既然病了,总要病得像样一些。因此倒是不好遣人去打扰大长公主。夫人说的这些,琉璃都不曾听说,更莫说那些夫人不知道的了。”

钟夫人自然是故意送了个话头来,若是在今日之前,碰上这种机会,她也必然会抓住。虽然说晚辈不可直言长辈是非,但拐弯抹角的暗示一下哪种流言版本比较接近真相,大约还是不会有风险的。她原想着,只有在这个圈子里一点点的剥掉大长公主的那层面纱,她才好走下一步棋。只是如今看来,虽然最后落子之处不会变,这过程却不得不变动一二了……

钟夫人见琉璃如此说法,微微一笑,不着痕迹的转了话题。

武夫人大约是在宫中憋的久了,这一坐一谈,竟是直到日头西斜才心满意足的告辞而去,一上马车,阿霓便笑嘻嘻的凑到她耳边低声嘀咕了起来。武夫人先是惊讶的睁大了眼睛,随即便笑得花枝乱颤的,话都说不出来,半晌才指着琉璃笑道,“怪道母亲跟我说你是个有运道的,真真再想不到还有这一出。”说着眉头又皱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