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狮吼龙腾-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二天,唐永康就代表玉龙公司去签合约了。所有的手续都很快办好了。从文件看,玉龙公司已经是一家完全合法的公司了。可是有一点唐永康看不懂,公司的注册资金700万美金,注册地址是桂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1号。可是唐永康开了这么久的出租都不知道桂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哪里,可是当时的情况他又不好讲什么。结果就把这个问题带回来了。回来以后,他把这个情况和李玉龙他们讲了,大家才感觉有问题了。就在他们考虑该怎么办的时候,李金斗市长来了。
李市长带来了红线图和蓝图。大家一看红线图,桂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好大。经过市长的介绍,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有3000多亩。在看蓝图,这里的设施齐全,规划合理,该有的都有了。大家都感觉这个地方真的很好。
就在李玉龙他们兴奋的谈论着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时候,唐永康说话了:
“李市长,我不明白,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哪?我在桂林呆了这么久了,可是我一直都没有听说这么一个地方。”
听了这话,大家都看着李市长。这下把李市长的脸都看红了,原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他跑北京以后才立项的,这会还是子无须有的东西。他干咳了一声:
“嗯。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么,现在还在规划,不过国家已经同意立项了,你们公司是第一个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现在你们已经通过了银行验资,也有了办事机构,我们希望贵公司能够尽快可以进入。”看着几个人非常不友善的眼神。李市长赶快补充:
“我们已经决定给予第一个进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单位最优惠的政策,你们可以免交10年的土地使用费。另外我们在地方税务方面会给予3年的免税的待遇。还有就是我们会免费的搞三通一平……”李市长还想说什么,张斌接口说:
“本来三通一平就是你们的事么。”
这下,李市长的脸真的红了。
“还有,我们领导班子决定,只要你们的资金到位而且有实体,我们可以按每亩3万元给你们1500亩的工业用地。这可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的价格。”
大家听了市长的话都想讲什么,可是给张斌拦住了(事后,张斌告诉大家,3万块一亩当真是非常便宜的)。
张斌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态度,盯着市长说:
“那么我们一言为定!”
于是,市里和玉龙公司签订了1500亩土地使用合同以及10年免费的协议。这样,玉龙公司有了自己的地盘。
“可是,我们现在要生产,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何小明问李市长。
签下了合同,李市长放心了:
“你们不是要搞软件么?我们桂林有6家无线电厂,你们可以随便收购一家进行生产。不过,你们必须把单位职工的问题一起解决。”原来,他早就打好了主意,在这里等着他们哪!
这下,李玉龙他们才明白,原来这些政客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过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唐永康代表公司签了字。
张斌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就算玉龙软件马上上市,得到回报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但是现在这个月靠700万美金是绝对不够的。于是他实话实说的告诉了李市长。还让李玉龙拿了一套玉龙软件(已经没有了人工智能)给市长(当然是单机板永远保用的)。
听了玉龙公司的困难,李市长答应会和银行联系,尽量解决问题。
…………
…………
后来证明,当时张斌给市长的那个玉龙软件在玉龙公司起步阶段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正文 第十三章 创业之路之路难行—

李市长走了以后,几个人谈了一下,总结了这一段时间来的情况。大家发现,因为不了解情况,很多事情都被别人牵着走。就像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根本就没有的东西,可是按合同,玉龙公司已经被套进去了。现在是干也要干,不干也要干了。那么我们就把它干好来!
有了这件事垫底,大家已经想好了,不能给别人牵着走。
于是,经过讨论,李玉龙决定了目前情况下的应对办法。这就是利用机会,抓住桂林市急于打开突破口的心理,壮大自己,争取主动。
张斌的老子是搞房地产的,对房地产多少有一些了解,他建议,先让桂林市政府给玉龙公司的1500亩土地搞三通一平,然后围起来,里面就算是茅草房,也必须搭建起来。但是,现在先不要对这个地方投资。因为他们现在的资金有限,如果投资了这里,那么玉龙公司就会被掏空。现在。他们必须利用有限的钱来搞生产,只要新的软件投放市场,那么想干什么就容易了。
玉龙现在用来对付CIH的软件已经不太挣钱了,毕竟已经有了其他软件了。在线恢复BIOS的技术别人还没有,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直接重写。这样,如果没有新的利润点,玉龙公司是很难运作的。
可是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张斌让把1500亩土地先圈下来。
“当时你应该提醒我的,这样我就会少买一点地。这样我们不是有资金了么?”李玉龙不解的问。
“嘿嘿!”张斌很龌龊的笑了。
张斌本来就又小又瘦,再这么一笑,大家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肯定是谁要倒霉了。
“你们想过没有,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差价是多少?”张斌开始买关子了。
“废话!起码是5倍以上!”何小明很看不得张斌的这个样子。
李玉龙听出了一点什么。他制止了何小明的挑衅。让张斌接着说。
“是这样,你们想,桂林市政府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是多少没有?我估计不会太多。现在它搞这个开发区就必须动用它很大一部分的地方财政,这就包括拆迁、三通一平等。还有就是片区的规划建设,这些都是钱。它要回笼这些钱就必须靠我们这些公司给。那么……嘿嘿!”
“那么我们就拖它几年,这样它就必须给我们改变土地用途,因为我们是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地主。这样,我们只需要动用一小部分的土地就可以把我们的钱赚回来。”李玉龙反应不是一般的快,张斌一点一个头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大家一听都明白了,这样干的话,桂林市政府还真的只有帮玉龙公司打工了。
这下,大家都放心了,接着就是讨论应该收购哪个无线电厂了。
这会,在路上的李金斗市长的眼皮一跳。这一跳,把他刚才算计别人的喜悦都跳没了。他拍了拍心口:希望不是什么坏事,我可没想害你们。我也没办法。
他哪知道,这才是他头痛的开始。
李玉龙为大家分了一下工。唐永康人头比较熟,先摸一下几家电子厂的情况。何小明负责情况汇总还有和市府打交道。张斌负责一下购买土地和圈地的事还有就是和银行打交道。至于他自己,负责把玉龙软件完善,还有就是学校的问题。

正文 第十三章 创业之路之路难行-2

过了两天,李玉龙已经把软件完善的工作完成了。
张斌那里也把购买土地的钱打了一部份给政府,他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全部打过去,本来应该打4500万人民币的,他只打了500万。他的理由很充分:按照合同,我们接收的土地应该是已经搞好三通一平的,现在你还没有给我搞好,我当然可以不全部给你钱了。后来证明张斌的这个小心眼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于银行方面到是简单,第一,银行不当地主,但是你必须要有相当的不动产当抵押。第二,你必须要有经过论证确实可靠的项目。那么你要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唐永康和何小明那边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经过调查,桂林市的6家无线电厂都是亏损企业,各厂的情况都不同,但是都已经宣布破产。一厂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老厂,现有职工加上退休的工人有500多,管理人员有70多人。二厂全部有600多人,管理人员100多。三厂最大,有1500人,管理人员400多。四厂比较小,总共只要300多人,管理人员40多人。五厂和六厂差不多,都是400多人。
这样,几个人决定大家碰一下头,把现阶段的工作总结一下,决定下一步的干法。
晚上,在玉龙公司的新居,几个人开始讨论。李玉龙告诉大家玉龙软件已经可以使用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关于这个方面,大家都是有信心的。
然后就是张斌那,他告诉了大家他的想法:我们先不要给桂林市那么多钱,这样,万一我们要用的话还可以周转。毕竟我们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现在这样,我们可以把桂林市政府拖下水,它必须把我们扶植起来,不然它就拿不到钱。万一我们需要银行贷款的话,它还不敢不给我们土地使用证让我们来贷款,因为按照合同,现在的这份土地已经是我们公司的了。
就这点大家对张斌的一致评价就是:龌龊!不过张斌到感觉满好的。用他的话说:你们还想不出那么龌龊的办法来!
然后就是唐永康和何小明那里,他们把几个厂的情况说了一下,然后建议:不如我们买无线电四厂,毕竟它人少,可以少花一点钱。
李玉龙想了想说:
“刚才听张斌说的,我到是受到了启发。我们现在没有多少钱,必须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我们还要学会用别人的钱办事,最好是能够既得利益还得钱。”
听李玉龙讲这番话,大家都一愣一愣的。在大家的印象里,李玉龙一直是没有什么心眼的,要是昨天有人告诉他们李玉龙想算计别人,打死他们都没有人相信。可是今天他们亲耳听到李玉龙讲出这样的话,都感觉到震惊。
何小明第一个反应过了:
“老大,我胆小,你不要吓我。你还是把你的计划告诉我们吧。”
李玉龙笑了笑:
“我想,我们不如买无线电三厂!”
“不是吧?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唐永康、何小明和张斌三人。
“我们可以这样…………”
无线电三厂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以后,这也成了不少地方办理这一类关、停、并、转的企业的手段之一。
原来,李玉龙在地图上看了一下无线电三厂的位置,它就在桂林的漓江边,环境很好。破产以后几乎没有人管了。现在全厂就靠一些出租门面的钱和政府的补贴过日子。有本事的人都出去自己干了。
李玉龙考虑的是,先把工厂买下来,因为按照市里的讲法,只要能够安置好工人,那么这个厂几乎是白送的,关键是怎么安排这些人。李玉龙想,这个厂都有30年历史了,换句话说,他的工人几乎都是将近50岁的人了。因为玉龙公司也要生产,买下来以后,可以给所有的工人都买商业保险,这样,就把危机转嫁给了保险公司。因为受政策的限制,保险公司还必须接受。然后对于一些技术上有一技之长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就组建一家新的公司,把他们全部安排到那里去,这家公司主要为玉龙公司搞配套,也可以接一些外加工的事。不愿干的可以走。至于那些管理人员,除了必要的,全部让他们下到基层。要是不愿干……嘿嘿!那可不是我不给你工作!
大家听李玉龙这样一说,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何小明半开玩笑的说:
“老大,你以后不会这样对我们吧?”(就是从这天开始,李玉龙坐实了老大这个名字)
张斌想了想:“可是,就算这样也是一大笔钱,我们目前还拿不出这笔钱来。”
大家听了张斌的话,又眼巴巴的看着李玉龙,看他还有什么办法。
李玉龙接着说:“你们别急,办法还有很多。第一,我们可以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地作为抵押,然后利用我们玉龙软件的项目跟银行贷款,这样,我想基本上就够了。要是不行,我们还可以想办法逼市里帮我们改变土地用途。实在不想,我们还可以再把无线电三厂卖掉。”
“要是能买掉早就卖了,还等你。”张斌咕噜着。
“那就要看怎么卖了。你把它连人带厂一起卖肯定不行,但是,你可以把它分开来,只卖厂不卖人。”
唐永康也听出了味道:“哪该怎么卖,卖了我们用什么?”
“谁说要全部卖的,全部卖了就不值钱了。我们要把它分开卖。”
这下大家就更听不懂了。
李玉龙解释说:“你们看,无线电三厂的位置多好,就在江边,这里交通便利,又比较安静。如果我们把它分成200到400平方米一块的话………”
“我们可以卖给别人盖别墅!这样的话,我们不但可以挣到钱,还可以得到工厂和设备!”张斌对于钱又天生的敏锐。李玉龙讲到这里,他已经完全明白了。不由得抢着把话说了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唐永康和何小明才恍然大悟。
…………
…………
后来,唐永康有一句这样的话:你不要想着蒙李总。想蒙他,到时候他把你卖了你还得帮他数钱!这话就是唐永康总结了这天晚上的事得出来的结论。

正文 第十四章 软件插曲

李玉龙他们考虑好了运作方法,由张斌起草了一份文件。基本内容就是玉龙公司决定收购无线电三厂,经过一番文字上的修饰,交给唐永康。由唐永康负责联系李市长,把他们决定购买无线电三厂的消息告诉了李市长。
其实就算他们不找李市长,李市长也要找他们了。这都是那天何小明送给市长的那个玉龙软件的功劳。
原来那天市长拿了软件回去以后,当然他想看一看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就想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可是他一要开始安装,软件就提醒他,这个软件将改变他的操作系统。这下,他就不敢装了。因为他的一早就开始搞无纸化办公了,计算机里有很多的文件,他可不想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冒险安装一个新的系统。可是办公室里其他的人因为受他的影响,基本上也都是进行无纸化办公的。这下他想在自己这边看这个软件就不行了。后来他想到了市委书记的计算机。书记是从野战军转业的,平时不太用计算机(也不会用),所有,他办公室的计算机基本上是一个摆设。于是李市长就来到书记的办公室对书记说:
“姜书记,那天从李玉龙那里拿回来了一个他们搞的软件,咱们一起看一看?”
“得了吧,我又不懂。还是你看吧。”
李市长可不想告诉姜书记为什么要到他这里来看,就说:
“怎么能这么说,您是书记,要说计算机可能不如我,但是理论水平就不是我可以比的了。咱们还是一起看一看。”
姜书记听了这话心里挺受用的。于是也就不反对了:“行,咱们一起看一看。”
这样,李市长打开了姜书记桌上的计算机,将玉龙软件放了进去。软件很小,只有70M,安装的非常快,。一会功夫就安装好了。李市长一看才发现,别看这个软件很小,可是他的功能比windows要强大多了几乎集合了世面上可以看见的所有软件的功能,还有很强的人机对话能力关键是,它还可以按照你的要求进行自编程。一边的姜书记一开始是看着李市长玩,没有多久他就发现这个软件很好用,想什么直接告诉它就是了。这下,姜书记开始有兴趣了。他从市长手里接过鼠标开始操作,结果发现这个软件还可以利用阅读或键盘输入的方式打好字,通过麦克风让计算机听懂你的口音和习惯,这样就可以实现语音输入了。看到这个功能,书记喜欢了。如果可以这样,他就不用一边口授一边叫人记录了。他马上让秘书去帮他买了一个麦克风回来,上机一试。速度完全可以达到平时讲话的水平,而且还可以纠正文法错误。这下,可把书记高兴坏了。
李市长没有想到这个软件还有这么强大的功能。再看看,这个软件连C模式都不需要,直接都在操作系统里面体现了。这下,李市长震惊了。还有这样的系统?
他随便和书记扯了几句,拿了盘就走。可是当他回到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计算机只显示了一句话:这个软件已经不能再安装在其他的计算机上了。李金斗觉得奇怪了,他又把软件拿到姜书记的计算机上,软件一点没有问题。这下我们这位博士市长搞不懂了。于是他索性把书记的硬盘拆了过来。结果一试,还是那句话。他又让秘书去买了一个新的硬盘装到了书记的计算机上,软件又可以用了。这下他明白了,这个软件是不可多机使用的。
书记看着李市长在他的计算机上搞来搞去,开始不放心了。他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会用的软件,这下他可不想给别人。
…………
…………
于是,本来给李市长的软件被书记给拿去了。
李市长很关心姜书记用这个软件的情况,几天以后,他发现书记对这个软件的其它功能也可以使用了。书记也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了,每天还可以到因特网上去看一看。这下对李市长来说何止是震惊。他几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一个计算机盲,利用了一个软件,几天时间就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了,这只能说是奇迹。
市府的人也听说了这个事,大家大多和李市长一样感到吃惊。吃惊之余,开始有人问市长要软件了,这可搞得市长有苦难言。本来就是么,连他都没有用上。不过下面人来要的话,市长一句话就打发了。可是不知怎么的,连省委书记知道了也开口要。这就逼着他只好向李玉龙开口了。
…………
…………
唐永康他们一找市长,市长就马上见了他们。说完关于收购的事,市长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是,这个事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还需要经过办公会讨论。不过市长给他们交了底,这事应该没有问题。他当时就给书记打了电话,书记在电话里也表示没有什么问题。市长问了一下秘书日程安排,把会议定在了后天。这样这个事基本上就可以了,临走李市长对唐永康提出了想要几套软件的事,还特别强调是省委书记要的。唐永康也搞不明白状况,于是答应回去以后和李玉龙说一下。
就这样,唐永康回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唐永康想到大家有时候需要交流起来不太方便。就在路上买了4部西门子手机。
这样,玉龙公司的领导们都开始步入了电讯时代。
…………

正文 第十五章 第一份订单

唐永康回去把市里面的态度和大家讲了。又把新买的手机拿了出来。大家都挺兴奋的,毕竟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还在用BB机,于是都忙着试电话。接着唐永康又提了书记要几个玉龙软件的事。还告诉大家是省委书记要的。这下,大家可开心了,这就证明玉龙软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了。既然是省委书记要,那么肯定是要给的,可是该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