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两个还要参加战训和政工的部门例会,你们两个记得晚上去特勤中队报道哦!”刘龙生和宋玉澜说完便各自离开了。
防火部的工作例会是在二楼会议室里面进行,因为防火工作比较重要,所以参加会议都是各消防大队的大队长和防火参谋。
进去之后,向小北和孟醒很是识趣地找了一个最靠边的位置坐下。
“你们两个过来!”王守信很随便地对孟醒和向小北招了招手。
“到!”向小北和孟醒两个人可不敢随便答话,笔直地站起身来,大声喊道。
“这两位是我们防火处新来的小同志,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院校高材生,这位是孟醒,在监督指导科工作,这位是向小北,在火调科工作。”王守信十分热情地向大家介绍道,这也算是政工宣布向小北火调参谋的身份了。
监督指导科和火调科都是平级科室,但是权力范围却是大不相同。
监督指导科的职能是负责指导各消防大队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指导也可以理解为领导,或者是监察和考核,消防大队的防火工作想要开展好,就必须与监督指导科建立起某种密切的联系。
而火调科的职能就比较简单了,它仅仅是根据各方面的需要,负责对火灾事故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和现场勘查,除了公安局、保险公司和火灾受害人,就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大队长看向孟醒和向小北的眼神明显有些不一样。
甚至有两位同是武警学院毕业的大队长,还和孟醒聊起了母校里面老师,把向小北凉在了一边。
不过向小北并没有表示什么,对几位大队长微笑示意了一下,便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本章完)
第72章 老牌搭档()
会议开了一上午,结束之后,防火处长王守信亲自把向小北送到了火调科。
火调科除了办公室大点,还有一间单独的档案室和实验室之外,根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唯一的特点,就是火调科目前只有向小北一个人。
两张空空的桌子,一张是原科长王德宪的,另一张是工程师何军辉的。
不过现在这两个人一位被调去了政务大厅,一位已经正式办完了退休手续。
“小伙子,恭喜你啊!其实,分配你去政务大厅,还有做培训课件这两件事情,都是对你的考察和测试。”王守信看着向小北,笑眯眯地说道。
“谢谢处长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向小北正色回答道。
“现在火调科的情况并不好,特别是老何上周退休后,工作基本上于处于停滞状态。支队长和政委本来让我去做王德宪的工作,让他回来继续挑起这个担子,可惜这小子已经打了转业报告,并且批复马上就要下来了!”王守信的语气有些惋惜。
“对不起……”向小北当然知识,这两个人的离开,都与自己脱不了干系,根本原因就是去年棉纺厂火灾的事情。
“这和你也没什么关系,记住,我们是军人,眼里只有责任和使命。特别是我们做火灾调查的,为的就是不让假象蒙蔽了眼睛,不让真相掩藏在废墟之下。”王守信一语双关地说道。
“是,处长!我一定会尽全力做好工作,绝对不让您失望!”向小北用坚定的语气说道,然后打了一个立正,又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现在火调科就只有你一个人,工作上暂时受我的直接领导。在公开选调进行之前,会有一位新任科长到来,到时候你可不要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一定要配合好他的工作。”王守信正色说道,他是怕向小北自视过高,影响到新任科长的工作。
“处长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完成好工作任务,摆正自己的位置,绝对不会发生越俎代庖的事情。”向小北当然明白王守信担心什么,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行了,就和你说这么多吧!记住,遇事一定要勤请示,多汇报,处理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千万不要自我主张,擅自决定,我可不想你再步了王德宪和老何的后尘。”王守信用警告的语气说道。
“处长放心,虽然我不敢保证能比王科长他们做得好,但是我肯定会做到尽心工作,尽力而为。如果我做不到这样,到时候任凭您处置。”向小北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语气深沉地说道。
“小伙子,慢慢适应吧!这里有历年来全市发生的各种火灾记录,还有多年整理的火灾事故信息,有时间的话,你应该好好看看。”王守信拍了拍向小北的肩膀,然后便转身离开了火调科的办公室。
王守信走后,向小北看着空旷的办公室,两张空荡荡的办公室,还有一屋子的档案柜,突然间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接下来,他并没有急着去看那些档案,而是先清理了一下办公室的卫生。
看这两张办公桌上的灰尘,这里应该至少一星期没有清理了。
打扫干净之后,向小北这才打开档案柜,抽出了一本档案登记薄,对照一下之后,打开了第一个档案档。
看柜子里档案盒上的标签,这些档案资料应该是从2000年开始建立的。
向小北抽出2000年的档案盒,打开之后,发现里面的内容都是手写的,因为时间久远,纸张已经有些泛黄。
第一起火灾是一所民房的普通火灾,发生在春节期间,火灾结论是小孩玩火所至。
根据记录,三个熊孩子在草垛里面点蜡烛,结果引燃了柴草,三个孩子全部丧生火海。其中最大的十岁,最小的才六岁。
第二个案子是一起春耕烧荒引起的山林火灾,失控的大火烧毁山林一百多亩,当事人因失火罪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
第三个案子是吸烟引发的火灾事故,一位仓库里打更的工人睡前吸烟,烟头引燃了仓库,导致这名打更工人死亡。
……………………
2000年的第一个档案盒里面一共记录地二十多起火灾事故调查信息,案卷调查人一档,都清楚地写着王信守与何军辉的名字。
看来,王守信处长与何军辉高工,这两个人还是老牌搭档呢。
想到这里,向小北的脑子里突然猛然间跳出了一种好奇,2006年8月那场棉纺厂火灾的记录,会是什么样的呢?
向小北犹豫了一下,然后走到门口,轻轻地将门反锁上。
然后找到了装着2006年档案的柜子,如同做贼一般,小心翼翼地翻到了写着六月份的档案盒。
就在他将要打开档案盒的时候,门锁突然猛地晃动一下。
紧接着,“咚咚咚……”,响亮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大侦探!锁门干什么!快开门!”门外传来了孟公子的声音。
“来了来了!”向小北一边把档案盒塞回去,一边应声说道。
打开门,孟公子穿着青绿色的体能训练短裤和T恤,正站在门外。
“快点快点,这都几点了,我们得去特勤报道了!我把你衣服也带来了,赶紧换上!”孟醒往办公室了瞄了两下,然后把向小北的作训服丢给了他。
向小北这才想起来驻队干部锻炼的事情,换好衣服后,匆匆地锁上办公室的门,跟着孟醒一起去了特勤中队。
(本章完)
第73章 开胃小菜()
特勤中队和支队机关在一个院子里,向小北和孟醒跑到特勤中队楼下的时候,正好听见特勤中队的楼里传来了开饭的哨声。
战士们一个个快步跑到楼下,迅速列队整齐。
向小北和孟醒自觉地站在了队伍末端。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班长陆铭威整队之后,大步跑到队尾,自动看齐之后,用微笑眼神和向小北打了一下招呼。
接着刘龙生走到了队列前面。
“讲一下!”
队列全体人员由稍息的姿势马上换成了立正的姿势。
“请稍息!”
大家又稍息站好。
“从今天起,我们特勤中队又来了两位新战友,向小北参谋和孟醒参谋,大家欢迎!”刘龙生带着鼓起了掌,然后对向小北和孟醒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来自己身边。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两个将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和我们一样都是生死兄弟,希望大家能够团结相处,互帮互助。下面,请向小北参谋和孟醒参谋给大家讲两句。”刘龙生说完,把向小北和孟醒让到了身前。
向小北和孟醒相视了一眼,孟醒又把向小北推到了前面。
“谢谢大家!那我就代表就说两句吧。”向小北也没扭捏,然后清了清嗓子。
“我两个都防火处工作,很高兴能来到特勤中队驻队锻炼。首先,我们两个应该向各位战斗在生死一线的战友们,致以我们军人最崇高的敬意!”
向小北说道,和孟醒一起敬了一个军礼,战士们则以掌声回应。
“对于各位来讲,我们既没有经历过实战训练,也没有超强的身体素质,更没有见识过大灾大难的场面,只能算是一名新兵,希望各位战友在工作、学习和训练中,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让我们两个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兵!”
向小北说完,战士们再一次暴发了热烈的掌声。
其实,战士们之间的情谊最简单,也最直接。这种情谊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是经历过生死磨难的,无比的坚固,无比的纯真。这里面不需要掺杂太多的东西,没有适可而止,只有尽己所能。
向小北和孟醒回到队列之中,可是队伍行动的目标不是食堂,而是楼后面的训练场。
“大飞,咱们这是要干什么去?”孟醒走在队伍后面,有些奇怪地对高鹏飞问道。
“加餐啊!”高鹏飞回答道。
“去训练场吃饭?难道是野餐?”孟醒有点懵了。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加餐只是个叫法,我们是强化训练!”以前孟醒总骂高鹏飞是个吃货,这回他终于有机会找回面子来了。
“我靠!小北,我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孟醒本来还有点兴奋的心情,瞬间就蔫了。
到了器械训练场,刘龙生宣布了今天加餐的内容。
二十个单杠引体向上和二十个双杠杠端臂屈伸。
高鹏飞告诉他们两个,这两项训练内容只能算是开胃小菜,估计是刘队长怕你们两个受不了,减轻了训练量。
孟醒咧了咧嘴,一脸苦相地转到了队列的最后面。
干部和班长带头,这是特勤中队的一贯作风。
刘龙生第一个上了单杠,与此同时,高鹏飞也上了旁边的双杠。
两个人如同上了发条一般,把身体绷得笔直,仅仅依靠臂部力量进行拉伸和支撑。
“嗖嗖嗖……”不到30秒的时间,两人分别做了四十个。
而后两人交换器械,同样的速度,又分别做了四十个。
“我靠,大飞,这就是你说的开胃菜,你能不能告诉我,咱们特勤中队的正餐是什么!”孟醒叫住了从身边走过的高鹏飞,一脸不可置信地问道。
高鹏飞拍了拍孟醒的肩膀,叹了口气,语气悠然地对他们两个说道:“孟公子,向神探,我和刘队长只能帮你们到这了,剩下的十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啊?”向小北和孟醒这才想起来,要求是每个分别做20个,而刘龙生和高鹏飞做了40个,多出来的应该是替他们做的。
其实,这是特勤中队的传统,如果战友训练任务没有完成,其它战友可以帮助完成,但是作为惩罚,任务量必须要加倍。
接下来上杠的是一班长陆铭威和二班长宋阳。每项二十个的任务量,对于他们这两个身经百战的班长来讲,真的是小菜一碟,很快便完成了。
就这样,三十二个人很快就轮完了。
最后,终于轮到向小北和孟醒上场了。
(本章完)
第74章 六米拉梯()
这一顿开胃小菜,让向小北和孟醒吃得终生难忘。
单杠引体向上和双杠杠端臂屈伸,这是部队里两个最基础的体能训练项目。
可能有人认为这真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这两个缺乏锻炼的大学生来讲,这个难度绝对不亚于一道学霸级的数学题。
之前刘龙生和高鹏飞每人都替他们完成了10个,但是初来乍到,怎么都得要点脸面,树个威信什么的。
所以他们两个咬着牙关,虽然动作不标准,甚至不算合格,但还是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力气,完成了20个任务量。
这个成绩,虽然没让大家刮目相看,但终究还是没人敢小瞧他们。
待到他们两个的加餐训练完成,陆铭威再次整队。
一道嘹亮的军歌之后,队伍终于向食堂开进。
大家围着餐桌座好好,随着一声“开饭”的号令,大家才拿起碗筷开动。
等到向小北拿起筷子,抬起手臂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臂又肿有胀,并且像是绑了沙袋一下,十分沉重。
最要命的是,拿筷子的手还在一直不停的颤抖,根本就没法夹菜。
向小北不想被大家发现自己的糗态,所以干脆就捧着饭碗,卖力地往嘴里扒拉米饭。
偷偷地看了看旁边桌的孟醒,发现他和自己一样,同样动作,同样眼神,正在看向自己。
四目相对,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尴尬,赶紧转过头继续卖力地扒拉米饭。
“小刘!去给向参谋和孟参谋拿两个勺子过来!”这一幕恰好被陆铭威看到了,于是对管理食堂的战士小刘命令道。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向小北和孟醒异口同声地拒绝道。
“呵呵,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正常的脱力反应。咱们特勤中队的每个战士,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另一张桌上的刘龙生,一边夹菜,一边笑着对他们两个说道。
“向参谋,你们两个已经不错了,想当初我刚吃加餐的时候,头两天可是连饭碗都端不起来呢!”送勺子过来的小刘跟着附和道。
听到大家都这么说,向小北和孟醒也不那么扭捏了,接过勺子终于把饭吃完了。
晚饭过后,大家休息到了六点半,新一轮的训练就又开始了。
训练分为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两种。
体能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以锻炼体力和爆发力为主旨的训练。
目的是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因为消防灭火和救援都是极其危险的工作,有了强健的体魄,可以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技能训练则要复杂一些,包括了业务训练,器材训练和操法训练三项内容。
业务训练是一些基础的训练,比如爬梯子,接水带,跑楼梯,扛假人,过地笼,打绳结等等十几项内容,都是体现单兵素质的项目。
器材训练则包括各种器材装备的操作使用。这可不是会用就行,而是要求熟练度、精细度和技巧性的。比如灯笼上切钢丝,液压钳夹乒乓球,扩张器开瓶盖等等。当然,前提是你还得穿着各种厚重的防护服。
操法训练则是团队项目,不仅讲求动作专业,还要相互配合,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好给定任务。比如出水操法,进攻操法,供水操法,还有一些特种器材操法,作起来必须要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并且要确定成功。
今天晚上的训练是爬梯子。就是把梯子架在训练塔的窗户下面,然后往上爬,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训练项目。
消防队的梯子有很多种,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三种。
一种是拉梯,分为六米,九米,十五米三种,因为结构稳固,载重负重高,所以通常用来进行登高灭火救援。
一种是钩梯,三米长,因为轻巧灵便,顶端的金属倒勾可以勾住房檐窗台等地方进行,所以一般用来快速登高攀爬。
还有一种是单杠梯。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成一根棍子,有的顶端还带有钩子,即可以用来攀爬,又可以用来勾住一些高处的东西。
今天训练爬的是六米拉梯,也就是从梯子爬到二楼翻进去即可。
训练场上,通常第一个上场的都是此项训练的业务尖子,动作标准漂亮,意思让大家都要以此为标准,战士们称之为“打样”。
“原地攀爬,大家排好队,陆班长,你先来给大家打样吧!”刘龙生拎着一块秒表,对陆铭威说道。
陆铭威戴着头盔,扎着消防腰带,走到梯子下面,左手抬起,把手指轻轻地搭在第六节梯橧上,左脚在地,右脚踏在底橧上。上身正直,弓步向前。
“报告!准备完毕!”陆铭威声音响亮的喊道。
“预备……开始!”刘龙生发令的同时,按下了秒表。
随着刘龙生的一声令下,陆铭威的身体如同一道蓄势的利箭,顺着梯子射了上去,又如一只轻臂猿猴,片刻之间就跃进了二楼。
“一秒五六!”刘龙生喊道。
“两秒钟!这可是要了我的亲命了!”战士小刘咧嘴倒吸了一口凉气,苦着脸小声地嘟囔道。
向小北问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打样并不只是做样子,只要你的成绩和它相差半秒以内,就可以停止训练休息了,不然的话就要训练两个课时,也就是九十分钟。
(本章完)
第75章 初次训练()
陆铭威“打样”之后,余下的战士,包括刘龙生和高鹏飞,一个接着一个地从梯子爬了上去。
因为业务技能训练多少有些安全隐患,万一受伤就没法交待了。所以这次训练刘龙生并没有让向小北和孟醒参与,而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观摩。
向小北发现,除了几个新兵,这些战士爬得十分轻松,就如同做着一个简单的游戏一般,只要抓着梯橧换几把手,踩着梯橧不停地跺脚,便会飞快地升到了二楼。
不过也有个别,比如那几个新兵就不是那么顺利了,虽然速度很快,但却经常的踩空,小腿胫骨磕在硬梆梆的竹质梯橧上,看着向小北都觉得肉疼。
十五分钟后,第一轮时间测试,有一半还多的战士都达到了标准,到一边休息去了。
又是十五分钟,第二轮时间测试,这次只剩下了七个入伍不满一年的列兵。
从本质意义来讲,特勤中队的这种训练强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