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萌娘军嫂-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没想到,因为她的大方和倾囊相授把大表嫂感动坏了。

    其实,昨天听自己男人吃食可以换钱的时候,她就动心了,可是那是姑子的秘方,她也只能压下心里的想法。

    不过,今天姑子却主动教她做这能卖钱的糕点,怎么能不让她感动,于是她也真诚的道:“晚,我都听你表哥了,你做的这糕点是能卖钱的,你把这秘方告诉我,放心,我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不过,你也长点心,别谁都告诉。”

    苏晚一听这话,不由得心里一暖,现在还不是后世,很多东西都是口口相传,甚至有些秘方是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媳的,大表嫂告诉她这些,是真的关心她。

    不过,马上想到一件事,现在舅舅家这么困难,这想了好几天都没想到要怎么不露痕迹的帮一把,现在不尤眼前一亮。

    “大表嫂,我知道啦,你是我的亲人,我当然不吝啬了,不过,你也听大表哥了吧,来的路上,我把给侄子带的零食给卖了,你,我们一起做这个出去卖好不好?这样也能赚些钱。”

    大表嫂也两眼放光,她不是个迂腐的人,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还管他什么丢人不丢人的,于是赶紧道:“我看行,不过要怎么卖呢?”

    现在这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大城市还好,投机倒把,商贩有人敢做,可乡下却会被人指责的,也更加的严,县城应该还好吧,主要是现在的制度已经放宽,但是放宽到哪一步,苏晚并不知道。

    “大表嫂,这个我也不太懂,要不中午的时候,我们去问下大表哥吧,他主意多,肯定有好办法。”

    于是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做好后,两个的吃的很开心,大表嫂赞不绝口。

    给老爷子和大表哥送午饭的时候,和大表哥了,大表哥沉思了一会儿道:“你们的想法,到是不错,我想想怎么办。”

    之后又问了一些成本,苏晚则一一的明了,大表哥想了一会儿后道:“这样,你给我包几个油酥饼,我去见个朋友。”

    苏晚一看,这是有戏,马上又道:“大表哥,我们的成本是一个油酥饼5分钱,但是我们对外的供货价则是一毛五分钱,至于他们卖多少钱,我们不管,要货需要交一半定金。就这样。”(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跟风

    大表嫂是个实在人,听完后,忐忑的对苏晚道:“这可是两倍的利,是不是有点高了?”

    苏晚则笑着对她:“不高,你忘了,我当时还卖两毛五一个呢,没事的,大表哥,你可以建议下零售价,但是,我们不管,但要给一定的粮票。 ”

    就这样,二表哥又被叫起来照顾老爷子,大表哥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不过带回了好消息,他去找的那个人是个和供销社有关系的,尝完了油酥饼后,直好,而且第一次就定了个,先试探下市场,要是好的话,以后定的还会多,大表哥把拿回来的钱和粮票都给了苏晚。

    大家都很开心,舅舅有点迟疑,可舅妈很开心,后来大家商量都不要出去,悄悄的闷声大财,舅舅看大家这么高兴,就把想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好吧,个油酥饼5块钱,这样存利润就能有块钱,一天块钱,一个月就是3块,大表嫂高兴的都快疯了。

    于是很快就忙乎了起来,先把家里的面全部上,备着,明天好用,等供销社开了门,大表哥他们就去买面,油和白糖去了。

    做这个油酥饼最重要的就是油酥的比例和火候,但是,有苏晚的指点,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做的很快,大家分工明确,一个时全部搞定。

    这一天,大家都焦急的等着结果,不知道会不会卖出去,这关乎着以后的收入,大表嫂摇身一变成为了一话唠,问了苏晚一天能不能大卖。

    到了下午,大表哥就跑的满头大汗的回来了,喘着粗气道:“快,快点,再做3个,等着要呢。”

    于是,三个人一起抓紧的忙了起来。

    原来,油酥饼一送过去就被一个有钱的大婶看上了,她正好要去走亲戚,就买了三十个送礼,别人一看,卖相这么好,金黄金黄的,一看油就放的十足,味道还那么香,都没忍住,有买来自己尝的,有买来给孩子吃的,没一会儿就卖光了。

    虽现在普遍贫穷,但是城里的人都有工资,一般一家子都有工作,吃点零食根本没那么大的压力,再,供销社基数多大呀,现在可没别的商店,仅此一家。

    一顿忙活之后,大表哥带着油酥饼出门了。

    虽然很累,但是苏晚她们两个人都很高兴,妞妞很乖,有吃的后自己玩,轩更是个懂事的,知道大家都忙着赚钱,他还主动的过来烧火,别看人不大,干的活可认真仔细了。

    晚上回来跟大家一,都笑的合不拢嘴,日子总算有盼头了,晚上大表哥拿回了钱,还带回来了第二天的订单,要了整整5个。

    大家一起数完钱后,到了分赃的时候。

    今天一共卖了4个,存利润就是4块钱,大表嫂却给了苏晚2块钱,意思是对半分。

    苏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功劳,力她出的不是最多,货也不是她卖的,觉得不合适,主动要求只收三分之一,还建议,三个人平分,每个人三分之一,大家都有功劳。

    这可把大表嫂感动坏了,按理,她只是负责干活的,从来没想过,她可以分到钱,虽然,最后她也会保管钱,可是,苏晚却让一大家子人,都承认了她的贡献,在婆家终于能抬起头来,挺直腰了。

    一直以来,因为没有工作,大表嫂她心里很是自卑,如今,她是家里贡献最大的人之一,让她怎么不感动,不感谢苏晚。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当初不顾家里人反对,哪怕什么都不要,也一定要嫁给宋文毅,真是在正确不过的了。

    她很幸运,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就在家做家务照顾爷爷,一日三餐,没有工作,家里也没人嫌弃她,婆婆宽容,姑懂事,丈夫体贴,她再幸福不过了。

    现在有一儿一女,唯一的心结就是,一直都没工作,所以,照顾这个家就更尽心尽力,心做人,一直想为家里做贡献,现在圆满了,她感动的抱着苏晚哭。

    大家也都理解她,舅妈心疼她,很早就和她过,让她当自己家,不用那么拘束,认真,可多了也没用,她还是那样兢兢业业,心翼翼。

    宋文毅也劝过,但是见她那么坚持,也就随她了,她过的踏实就好。

    如今,真是皆大欢喜,这一切都是表妹带来的。

    就这样,生活进入了正轨,老爷子那恢复的挺好,医生可以出院了,不过还是要去做针灸按摩恢复训练,得两头跑,医生给拿了一副拐杖,老爷子拄着拐杖能自己走,每天苏晚都会去接送。

    然后,苏晚又建议,可以多走几个供销社看看,这样也能多卖一些,于是,大表哥和二表哥就更忙,县城的都跑遍了,每天的订单已经多至2个了。

    苏晚和大表嫂两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了,后来家里一致决定让舅妈也来帮忙,同时又去订做了一口平底锅。

    日子就这样忙碌的过着,一天大表哥面色凝重的回来,对着苏晚:“今天,我看见市场上有和我们卖一样油酥饼的了”。

    对此苏晚早有心理准备,就问道:“那你尝过了吗?味道怎么样?售价几何?”

    大表哥道:“卖相没我们的好,味道也没有我们家的清脆香甜,还非常硬,吃着口感也不好,价格比我们的便宜。”

    苏晚知道,要是不清楚操作流程,做出的油酥饼废料不,还不好吃,根本就是死个丁的(东北话,味道不好的意思)。

    对于这件事,苏晚和大表哥建议开个家庭会议。

    这一天傍晚,老宋家的气氛很凝重,全家人从大到都参加了。

    大表哥率先道了今天的情况,大表嫂和舅妈都表现的很紧张。

    二表哥则表现的很气愤,苏晚看着大家后道:“做生意,这种事出现很正常,开这个家庭会议,主要是想问下大家的想法,现在,我们的订单越来越多了,可是人员却是有限的,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舅妈想了会儿道:“晚儿的对,最近确实人有点不够用了,一天的量还大,累点到好,就怕做不完可怎么办,要不让妤儿也过来帮忙。”(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宋记食品

    对于这个提议,大表嫂也是比较赞同的。而大表哥则沉思了一会儿道:“从现在的定量来看,人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而且,我们现在接的订单都是县城里的,如果业务在扩展下去,即使妹过来帮忙,人员也是不够的。”

    苏晚赞赏的看了大表哥一眼,道:“大表哥分析的挺对的,我们做的这个油酥饼并不是特别难,有心人,多研究几次,也能捉摸出来,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市场扩充起来,把钱赚了再。”

    顿了一下后继续道:“所以,我们要抓紧度,现在的人员不够就招些工人过来把,要可靠的,而且,心思纯正的。我们把持着技术点,把油酥还有比例都调制好,注意保密,其他的体力活就让她们干。”

    大家都觉得好,苏晚又继续道:“大表哥,你这一两天,在去跑下工商弄个营业执照,我们开个食品厂,反正咱家院子大,左边的那个大仓房收拾出来,就当食品加工间,留一间房子给大嫂她们用,这样保密措施也能做好。”

    大表哥表示答应了,其他人也觉得可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都开食品厂了呀,自己要当老板了,日子过的越来越有奔劲。

    这时候舅舅话了“晚,之前老大的那个仿制我们油酥饼的事情怎么办呢?我们也阻止不了他们做,可要是一直这样的话,我们卖的不就少了。”

    苏晚看着舅舅道:“嗯,这件事我们是不能阻止的,只能是他们自己放弃,不过,我到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转过头看着大表哥道:“大表哥,一会儿我花个图样,你拿着去印刷厂,印些包装袋,上面打上我们家的名字,就叫宋记食品。”

    看大家都认真的听,苏晚又继续道:“以后我们家出品的东西都用这样的包装袋,好看又卫生,既然已经有跟风的了,那我们就做的更好,做高端。好坏立马分辨出来了。而且,我们的价格在往上涨一涨。”

    舅妈马上就道:“晚儿啊,这人家的东西比咱们还便宜,在涨价,这还能卖出去了吗?”

    苏晚笑着对她道:“舅妈,你就放心吧,不这样怎么能显出我们的东西好呢,等我们的包装袋到了后,那档次马上就提升上来了,能吃得起油酥饼的人都是不差钱的,市场上就我们家有,所以,这叫奇货可居。”

    舅妈还是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投机倒把。

    但是其他人听明白了,不过这不影响大家的热情,大表嫂和舅妈现在就开始商议人员,大表姐则在计划着怎么收拾仓房,大表哥在想怎么办工商,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

    这时候二表哥沉不住气了,焦急的道:“表妹,表妹,你看大家都有分工,而且你什么事都让大哥去干,那我干什么呀?”

    苏晚笑着道:“二表哥,你的任务可艰巨了,这几天你就往乡镇跑跑,看能不能接一些订单,我和大表嫂还要在研究点别的糕点,不然产品太单一了。”

    就这样,日子步入了正轨,没几天大表哥托关系就把工商办下来了,二表哥也不甘落后,已经接了两三个订单了。

    舅舅请假这两天在家里帮着弄仓房,大表姐已经正式辞职了。

    那边大表嫂和舅妈已经物色了好几个合适的人,苏晚也看过了,都是忠厚老实的,而且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也都是些没有工作的妇女,认真干活,话也少。

    对于每天两块钱的工资非常的满意,当然,给这么高的工资也不是白拿的。

    外面像这样的临时工一个月三十块,那都是多的,这付出了一倍的价格就是让她们少话多干活,而且还有保密协议的。

    还真像苏晚想的那样,有了好看,高档的包装,即使涨价了,卖的还比以前好了,所以要走亲戚送礼的选。

    当然,这有了高端市场也不能放过低端市场,苏晚建议,把三天后没卖完的油酥饼全部都按照先前的价格卖出去,这样省着浪费,油酥饼现在最多保存七天,等到天凉了就好了。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苏晚则在研究做一些其他的零食来扩充种类。

    在这没有烤箱的时代,弄个啥还真不太容易,苏晚研究了好几天,终于让她做出了一样味道不错的饼干,用料也简单,白面,鸡蛋,和白砂糖。

    又让人去打造了一些可爱动物型的磨具,之后宋记饼干问世了。

    这很受朋友的追捧,都是按个卖的,五分钱一块,即使这样,利润也很丰厚了,一半的利润,每天能卖出不少。

    还有就是按袋卖的,都是包装好了的,送礼也是选。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个月过去了,姥爷的脚已康复训练做的不错,每天离开拐杖,苏晚都扶着他走一段,平时,不忙的时候就听老爷子讲古,现在恢复的很不错,只是年纪大了特别喜欢吃甜食,苏晚都控制着不让多吃,牙口本来就不好了,还对身体不好。

    从和老爷子聊天中得知,当年之所以来这边,是因为老宋家出了一名军官。

    具体原因他老人家也不知道,那个军官是他哥哥,现事情不对就联系了这边的战友把他们送过来了。

    二表哥宋文辉其实是姥爷哥哥家最的孙子,过来没几年就闹出文化大革命,她们每天提心吊胆的过,哥哥把他们送出来肯定是生了什么事情,护不住他们了,也不知道哥哥现在怎么样了,那一家子怎么样了,他人在哪里,过的好不好,还在不在了,没个消息,一想起自己的大哥,老爷子很伤心,潸然泪下。

    苏晚则安慰老爷子,还,自家男人是部队的,到时候让他帮忙打听,这才把老爷子哄好。

    苏晚也就是安慰他老人家一下了,这么敏感的事一般都不容易打听,文革都结束好几年了,还没个消息,人八成是不在了,要是人还在,不管过的啥样,也早来信儿了。

    (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商议

    闲暇时候,苏晚就会想起韩冬晨,也不知道他回来没有,现在怎么样了。

    韩冬晨这时候正在高高的月亮下潜伏,希望这回能抓到个大个的,好回去交差,也不知道那丫头在家干啥呢,有没有想自己。

    山里的夜晚很凉,头上和脸上都是露珠,阵阵夜风吹过,山上的杂草随着山风摇摆,可他一动不动的趴在那,一瞬不瞬的盯着前方。

    韩冬晨傍边跟着好几个战士,也和他一样潜伏着。

    “这帮龟儿子,他妈的什么时候了,还不出现。”其中的一个战士声道。

    “是啊,这都他妈的在这潜伏一天一夜了,腿都木了,这帮孙子要落在老子手里一定让他好看。”

    “就是,这群孙子磨磨唧唧的,跟他们老鼠似得到处躲,到处串,这出来都快俩月了,这他么回去后,都不知道我家丫丫还认不认识我。”

    “俺想俺媳妇了,这才结婚三天,俺就出任务了。”一个憨实又有点害羞的伙子道。

    “哟,你这子想媳妇儿啦!”完大家偷偷的声的笑。

    忽然听见拿着望远镜观察的韩冬晨冷冷的道:“大家注意,全员准备备战。”

    听到后,战士们马上回到了全面警惕的状态。

    苏晚这几天也没闲着,这盛夏是最热的时候,大家都开始熬绿豆汤避暑,苏晚就有了心思,买回来不少绿豆研制绿豆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做出的绿豆糕比市场上卖的好多了,不像市场上那么粗糙,做的很细腻,馅做的也好吃。

    就这样,宋记食品靠着这三样吃食在嘉县站稳了脚跟,整个嘉县的供销社,无论城乡都跟宋记有合作。

    苏晚对于食品安全抓的非常严格,所以参与生产的人,都严格检查卫生问题,并且每人都给配套白色的工作服,帽子,手套。

    一进食品生产间,看着干净又整洁。

    苏晚已经没有那么忙了,有空的时候还把她带来的手稿完善一下,这不马上就快要写完了,之后再稍作修改,就可以邮寄出去了。

    苏晚来这也快两个多月了,这边也平稳了,这些东西大表嫂都教会了,已经步入正轨,苏晚也要回部队了。

    当大家得知苏晚要回去的时候都万分的不舍,可是,也知道嫁出去的女儿,哪有总待在娘家的道理。

    于是当天晚上当着大家的面要把钱结算一下,酥饼每天几乎都要上4个,饼干别看,利润还真不少,每天能销量大概5个,五分利,这就5块呢,还有绿豆糕的钱,去了成本和人工,这两个多月下来一共盈利四万多,将近五万块了,这也太多了吧,大家眼睛都亮了。

    最后要按照先前的三分之一分给苏晚,那就是三万块,但是,被苏晚拒绝了,还有二表哥,舅妈和妹的加入人,这些都要算进去,最后全家人表示,他们是后加入的,让他们三个分一份,这也就分成四份,给了苏晚一万二千五百块钱,其他人也分了钱,二表哥和大表姐一个人分了四千一百六十七块钱,乐的嘴都合不上,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要是按照上班一个月三十块,这得干多少年,大家都唏嘘不已。

    后来又道,即使苏晚回去了,她这份钱以后每个月都会给她邮寄,这个提议则被苏晚言辞拒绝了,直她也不缺钱,以后要是用的话在管家里要。

    可是大表哥他们不同意,最后协商的结果是,苏晚留十分之一的股份,每个月都会给她汇去。

    第二天,苏晚带着特产(宋记食品),还有存折上新收入的一万多块钱,和家人依依惜别之后,踏上了回城的列车。

    回城的卧铺票是大表哥托人办的,列车行驶至一半的时候,对面卧铺那上来了两个年轻人。

    一个穿着十分讲究,黑色的中山装穿的整整齐齐的,黑皮鞋擦的锃亮,短头,修理的非常利落,长的眉清目秀的。

    另一个梳着三七分,军绿色裤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