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可以没有皇后,但是却不可以没有太子,没有国之储君。无论是为了政治需要还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太子必须要早立。当年强秦之所以速亡,就是因为没有早立太子,从而给了赵高机会。
强大而集权的大秦帝国,终于是分离崩析,归根结底还是在这个太子的身上。早立太子也会减少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太子就是一个目标,他是帝国的下一任皇帝。
群臣自然是有所靠拢,这样一来其他皇子势力远远小于太子,就算是想要造反也没有相应的实力。这便是李承训的设想,虽然自己现在连媳妇都没有,此刻考虑这些有点早了。
其实不然。
万事都应该解决与其源头,这件事情也是如此。眸子里精光闪烁,虽然李承训的年纪不大,但是他浑身上下缭绕的威势却没有谁敢小觑。
“臣百里挑一,房玄龄。岑文本,许敬宗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李承训思考的时候,百里挑一等人联袂到了,“嗯!”点了点头,李承训朝着身后挥手让绿衣给其他人奉了茶,然后指着旁边空的地方道:“先随便坐吧,等老师与克明药师来了以后再说。”
“臣等遵旨!”
李承训的话就是圣旨。百里挑一等人不得不从。纷纷散开落了座,端着茶杯等候着裴矩等人的到来。对于此时此刻的等待,百里挑一等人并没有什么不满,这全因为裴矩是李承训的老师,相当于帝师,而杜如晦是最早跟随李承训的人。
身份都有所不同,他们都在猜测着李承训的意图,但是却没有交头接耳。他们知道今时不比往日,如今李承训不是楚霸王而是大唐帝国的皇帝,独一无二。
皇帝就应该有皇帝的权威与派头,这就导致百里挑一等人在李承训面前不敢太过的随意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他们都听说过,对于里面的意思,都已经是非常的熟知了。
“卑职裴矩,杜如晦,李靖,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在百里挑一等人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太极宫门口传来了阵阵脚步声。脚步声强健有力,沉稳不凡,一听就是军中建儿才会有的。
“老师,克明,药师都坐吧!这里没有外人,都不必多礼!”李承训眸子里闪烁出一抹笑容,看着裴矩等人笑道。
听到李承训的话,裴矩等人连忙回礼道:“卑职遵旨!”等到众人纷纷落座,李承训嘴角一动道:“既然大家都到来了,朕也就明说了!”李承训的目光从在座的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一字一顿道:“如今大唐皇权已经安稳的过渡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已经成了大唐朝廷的毒瘤,不除不行的地步。”
“今日朕召集诸位爱卿前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处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些势力。”李承训虽然没有说清楚,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非常的明显了。那便是世家大族必须要彻底的清算。
李承训的话里,意思十分的强烈,一时之间他们都没有开口。关系到这般重要的国事,他们自然是希望想清楚在开口,将一切危险降到最低。
“陛下,五姓七望虽然行为恶劣,但是其根深蒂固,传承千年,他们对于这个社会的影响力太大了,此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
就在众人都思考的时候,房玄龄突然间开口道。只是房玄龄的话让众人都是大惊,他们没有想到房玄龄在李承训意思如此明显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无异于找死。
“玄龄,说说你的见解?”李承训明白房玄龄说的其实没有错,这个时候的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实力彻底的达到了巅峰,因为他们斗败了大隋。
得到李承训的肯定,房玄龄越发的自信了。抬起头盯着李承训道:“回禀陛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势力大多在北方,在座的诸位里面有的甚至于没有切身体会过五姓七望的强大与恐怖。”
“臣在北方日久,自然是接触了不少世家大族,这也让臣对于他们的势力感到触目惊心。如果陛下一定要动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只怕是整个大唐都会因之而动荡。”房玄龄并没有说假话,虽然此时此刻的李承训兵强马壮。
但是在软实力上,李承训还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绝对强大的硬势力有时候并不能填补这个缺漏,房玄龄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最后看着李承训道:“陛下,臣在意见还是在等等,等到我大唐学校学子毕业,在五年之后,世家大族将会在无生存的地方。”
五年!
这是一个漫长的日子,李承训在这五年里还有太多太多的规划,他等不起。拖得久一点,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对于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加的大。
摇了摇头,房玄龄的话十分的有道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对策,但是这并不是最好的,至少对于李承训来说不是最好的。李承训眸子里闪烁着精芒,对着房玄龄道:“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形成千年,一直都是吸食国家百姓髓血而活,无视国眼里只有自己的家族。”
“五胡乱华之际,就有不少世家大族倒戈相向,帮助异族人对付我大汉族人,若不是冉闵英雄一世,率领其麾下乞活军发布杀胡令,才为我大汉争取到了一线生机。如若不然,只怕我泱泱大汉,此时此刻都已经亡族灭种了。”
李承训的眸光闪烁,犀利如刀在每一个的脸上划过。顿了顿道:“如今我大唐周边局势复杂,突厥,高句丽虎视眈眈,十有**就会南犯中原,这个时候留着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存在于北方,本来就是一种祸患,必须要解决。”
“陛下,房大人所言自有其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实力经过几百年的积蓄,到了如今已经到了最强盛的时候。特别是五姓七望与隋大帝杨广的斗争中获胜,更是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裴矩待李承训说完之后,便是朝着李承训说道。
他并没有表达何种观点,只是平淡的说出了实情。世家大族这是一颗毒瘤,谁都清楚,但是想要解决掉却并不简单。试想一下,隋帝杨广何等英雄盖世,英明神武甲于当世,这样的人他最后都输了。
富有四海的庞大帝国,沉没了。这便是前车之鉴,裴矩并不想李承训再一次重复杨广的道路。裴矩不是不想解决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实力,只是裴矩倾向于稳妥解决。
最好是没有闹出纷乱。(未完待续。)
第369章 打压()
裴矩的话就是一个分水岭,将再坐的众人分化成了两道。对于关于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对策,李承训麾下的文武分成了两个阵营。
唯一不同的便是,裴矩与房玄龄已经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杜如晦等人还没有而已,听到裴矩的话,李承训眸子一凝重,裴矩不同于他人,他的话李承训必须的认真对待。
眸子里闪烁着猜测,李承训看着裴矩,试探道:“老师的意思是放任自流,先不要对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人动手?”
李承训猜不透裴矩的想法,按理来说裴矩应该比别人更加深刻的明白,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带来的灾难,他一定会支持自己的。但是就目前而言,裴矩的态度出乎了李承训的意料。
这一刻,屋内的目光全部是聚集在了裴矩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说裴矩这一刻的一句话,就十有**决定了这件事情的走向。
听到李承训的问话,察觉到如此数量的目光投射到自己的身上。裴矩老神自在的直了直身子,抬起头看着李承训道:“陛下,五姓七望世家大族是帝国的毒瘤,必须要去除,臣的意思是这个过程必须要把握好尺度,不然大隋帝国就是榜样。”
由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匪浅,裴矩说起话来也就直来直去没有丝毫的掩饰。听到裴矩的话,李承训便是释然了,只要裴矩不反对就好。至于自己会不会隋炀帝,李承训心里也没有多大把握。
千年的传承,到底有多强大李承训也并不清楚。当初自己虽然灭点了清河崔氏,那不过是占据了出其不意罢了。利用强大的军队,直接以暴力的手段摧毁了清河崔氏。
李承训心里清楚。一旦清河崔氏准备完毕,胜负就已经成明摆的了,根本就不需要多说。感受着李承训眸子里的炙热,裴矩摇了摇头看着李承训道:“臣觉得当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与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主事人一谈,分化瓦解他们。”
与李承训的想法相比,裴矩的主意更加偏向柔和。裴矩心里清楚。只有这样的手段才能慢慢分化瓦解五姓七望世家大族。但是五姓七望与世家大族里面并不缺才智之士。
这便是两个人之上的差距,并不算太大的鸿沟。但是却也导致了两个人处理同一件事时,做出的决定是不同的。
“嗯!”
点了点头,李承训并没有做太多的评论。而是转头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杜如晦与李靖等人。他相信,心里有一种直觉杜如晦与李靖的选择与众不同。
察觉到李承训投过来的目光,杜如晦脸色一顿,抬起头看着众人一眼,开始说道:“启禀陛下。卑职的意见与裴公不同,卑职认为,眼下我们应该对于五姓七望世家大族的予以打压。”
“嗯,具体呢!”
杜如晦的意见与李承训有着共同之处,于情于理李承训都应该支持杜如晦。所以李承训朝着杜如晦问了道。这一刻,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如晦的身上,压力山大。
好在跟随李承训崛起的这几年里,杜如晦见识了太多的世面,这般的压力能耐他何。杜如晦抬起头看着李承训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刚刚统一。一切都在快速的稳定,在复苏。一切都处于新生的时代,当趁着这个机会下重手,彻底的解决掉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颗毒瘤。”
杜如晦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大乱之后方可大治。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在想要解决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这些事情,无疑就要麻烦很多。
“嗯!”
李承训点了点头,以示认可。杜如晦与他的想法相差不远,这个时候李承训为了完成心里的想法,自然只有大力的支持杜如晦了。沉默了片刻。李承训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划过,顿了一下道:“克明,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
裴矩刚才说出了解决的办法,李承训虽然不太愿意。却也认为裴矩的解决方法不错。如果杜如晦不能给他提供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那么李承训就只能选择裴矩的办法了。
因为李承训自己也没有思考清楚,该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在李承训的心里这件事只不过是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还没有彻底的清晰。
杜如晦从李承训的话里便是听出来了,只要自己给出解决方案,李承训就会认可自己的方法。多少年来一切共事的默契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杜如晦脑洞大开,思考着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陛下,臣的意见是下令五姓七望整族搬迁与南方,彻底的清除北方的隐患。而且南方乃是陛下掌控力最强的地方,到时候如何整治五姓七望世家大族还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杜如晦的话令人深思,在场众人都不仅为杜如晦这个绝妙的主意,拍案叫绝。他们都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大才,聪明才智自是不凡,他们没有傻傻的问出五姓七望不搬迁该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五姓七望了,李承训原本就要的只是一个大开杀戒的理由或者说借口而已。一旦五姓七望的人拒绝搬迁,必然会引来李承训的雷霆之怒。
到时候只怕整个河北大地有将会被鲜血染红,无数尸首与鲜血,铸就李承训赫赫无上的威名。
“嘶!”
杜如晦的话让很多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听到这一番话,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人头滚滚落地的场景。对于李承训来说,杀人对于他没有丝毫的压力,相反的这反而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诸位爱卿觉得克明所言如何?”李承训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嘴角一动问道。显然李承训这是认定了要在此时此刻借这个机会整治五姓七望与世家大族,文武百官纷纷朝着李承训道:“臣等赞同杜总参谋长的意见,请陛下圣裁!”
李承训的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显然对于百官的表现很是满意。作为一名上位者,他可以容忍底下的文武百官拉帮结派,但是绝对不能容忍他们忤逆自己的意志。
看下一脸恭敬的众人,李承训在心里得意道:“这就对嘛,你们可以斗,可以拉帮结派,但是朕的意志也就是你们的意志,绝对不允许有人例外。”在心里得意一番之后,李承训看着底下的众人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意见,朕就宣布由党卫军五个军的力量监管五姓七望的搬迁,朕到时候会授予他们临机专断之权专门处理此事。”
“遵旨!”
这一时刻,大唐帝国终于就做出了决定,对于五姓七望这样的存在,存在着对李承训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太原王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等等,对于今日的朝会内容不约而同的知晓了。他们都知道如今楚霸王李承训安稳的结过了大唐的权柄,也真是时候腾出双手来解决自己等人。
太原王氏大院。
这一刻,王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稍有不慎,一个选择错误传承几百年的家族就会葬送,烟消云散。
王选脸色凝重,眸子里闪烁着精光,看着王氏几脉的话事人,沉默了半响,神色难看的看着在座的几个人道:“刚才接到消息,陛下想要收拾我们了。根据传来的消息,陛下采纳了杜如晦的建议,下令我们五姓七望立即搬离原族地,前往帝洲,诸位都是我王氏一族的高层,大家说说该怎么办吧!”
“族长,太原乃是我族根基之地,祖业兴盛之所,千万不可轻离!”王选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开口说道,显然这些人对于祖地看的十分的重要。这里是他们的根基所在地,是传承的根本,老祖宗所留,哪怕是死也要守在这里。
通过刚才的观察,王选便是发现持有这种观点的族人只怕是占有很大一部分。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王选知道想要说服这些人太难了。但是为了家族的繁衍与传承,不给李承训一个大开杀戒的理由,自己又必须要劝这些人离开。
“嗯!”
王选先是点了点头,看着在座的族人,神色一变道:“太原之地自先祖开始,我们王氏家族已经在这里生存了近千年,我们与太原早已经融为了一体。但是如今陛下下达圣旨,责令五姓七望即可前往帝洲,我们必须得离开。”
不等其他人接口,王选继续说道:“凭借我们王氏一族的力量对抗如今的大唐无疑是浮萍撼树,纯粹就是送死罢了。”目光森冷的看着一群还在叽叽歪歪的族人,冷声道:“对于如今的陛下,尔等还不了解吗?”
“他只是给了我们一个选择,也给了他一个大开杀戒的理由。”王选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族人,仿佛在看着一群死人:“五万党卫军跟随我们五姓七望的人搬迁,你们谁还要留在太原,本座毫无意见。”
(未完待续。)
第370章 天下择后()
五姓七望最终还是没有反抗李承训的命令,五万党卫军手提屠刀,严阵以待,眸子里闪烁的血色告诉五姓七望的人们。对于杀戮他们是多么的渴望。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反对是无效的。浩浩荡荡的迁涉大军,朝着南方而去,那里是李承训的地盘,五姓七望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没有了为非作恶的机会。
李承训身后跟着杜如晦,两个人站在太极宫前,遥望着万里河山,心中的感受只有各自清楚。当年自己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要不是阴差阳错的说服了杜如晦,也许李承训这辈子都不可能站立在太极宫上。
李承训心里一直都有一个问题,一个疑惑。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李承训并没有朝着杜如晦询问,到了今天,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李承训的眸子里精芒闪烁了一下道:“克明,朕有件事情一直装在心里疑惑而不得解,今日克明可否为朕解惑?”
听到李承训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杜如晦眉头一挑。他仔细思索了一下,却也没有想到李承训想要问的是什么事情,转过头认真的看着李承训道:“陛下但有所惑,请明言,卑职言无不尽!”
不管李承训想要问候什么,作为属下的杜如晦都必须认真的回答。眸子看着杜如晦,李承训笑了笑,再一次抬起头看着蓝天白云,笑问道:“克明,当初你我在青楼相遇,出于什么的考虑,你当初答应帮朕?”
这是李承训一直以来都疑惑不解的问题,当初自己在这个长安连个屁都不算。太子李建成的庶子,连一个高官家的长子的地位都没有。
若不是当初阴差阳错的遇到杜如晦,其后遇到了李靖,李承训知道这辈子他都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哪怕李承训足够逆天,也不过是在铁血的玄武门下逃的一线生机。
哪有今日君临大唐的机遇,李承训虽然远看着云卷云舒。心里牵挂的却还是杜如晦的回答。听到李承训的话语,杜如晦明显一愣,随机嘴角流露出了一抹微笑。
当初要不是自己阴差阳错,鬼使神差之下答应了当时还什么一贫如洗的李承训。也许今生这本子他都做不到此时此刻的位高权重。
杜如晦心里清楚,裴矩已经老了,纵观天下,能够接替裴矩位置的人只有一个,那便是他自己。参谋本部总参谋长。绝对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却不是李承训,这辈子他都只能看看罢了。
脑海里闪烁过这些记忆,杜如晦眸子里闪过一抹感动,对着李承训道:“那时候臣掐指一算,顿时发现陛下原来是真龙天子,当时臣吃惊不已。大惊之下利用后天八卦之文王叩问,得知陛下乃是天命之君……”
“停!”
听到杜如晦这般喋喋不休的说辞,李承训一愣神之下,连忙就打断了。李承训也没有想到。杜如晦也有如此闹的时候。
等到杜如晦停下来之后,瞪了杜如晦一眼道:“克明,朕想听实话!”李承训看着杜如晦一字一顿的说道,这是李承训心里最不能释然的一件事情了。杜如晦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