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一次撤退,李承训等人便是一直等了七天七夜。火借风势,风借火势,有了引火之物的开启,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燃烧场,映红了半边天,释放着惊人的热量。
这是一场灾难,由李承训亲手制定的灾难。这一场无情的大火,整个濮部将会十不存九了。因为云南之地自古多树,堆积了千年的树叶,席卷整个云南的森林。
这一把火,必将整个濮部烧的一干二净。不仅濮部被灭,鸡犬不留,哪怕就是被李承训自己接受,也不过是一片狼藉之地。根本就没有对争霸产生好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李承训心知肚明。
但是他还是做了,义无反顾的做了。甚至于李承训还清楚,云南接触着缅甸之地,多林木,这一场大火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儒家士子对于自己的攻打也是有了一个新的课题。
但是那又如何!
对于这些异族人,李承训没有一点的同情心。因为这些人都是畜生,没有办法教化。他们听不懂什么仁义礼智信,有的只是野蛮与杀戮。所以灭了他们,李承训只会感到一丝快感。
灭其国,杀其族,绝其根!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这些对大汉民族犯下滔天大罪的民族的待遇,只要李承训还活在这个世上,他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带给汉族苦难的异族。
李承训与李靖站在帅帐之外,大火映红了李承训的眼瞳。静静的看了半天之后,李承训才转头对着李靖道:“药师,你是不是觉得这一次本王有些过于狠毒了?”
“王爷,孩子妇孺无辜啊!”
回答了,但是这个人却不是李靖。极其熟悉自己麾下众人的李承训知道。李靖的回答不会这样的简单直白,他一定会引经据典,让自己知道他有他的道理。
此时此刻,在这里敢随意开口。还能够如此的直白的人,只有尉迟敬德了。李承训连头都没有回,他就知道李靖的脸色与心里想要的答案。眸子死死的盯着红透半边天的大火,仿佛在看一场最经典的大片。
“敬德,汉高祖刘邦曾经说过一句话。本王深以为然!”李承训转头看了一眼神色平静自若的李靖,最后看着尉迟敬德道:“敬德知道是什么吗?”
李承训的反问让尉迟敬德一愣,李靖眸子里精光一闪。尉迟敬德一愣以后,随之摇头道:“报告王爷,卑职不知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等李承训询问点名,李靖便是沉声回答道。因为这句话太过于出名了,道尽了各民族之间的本质。
“嗯!”
李承训目光如炬,看着越发不可收拾的大火一字一顿的道:“对于民族来说,没有老人小孩妇女壮年的分别。他们之间只有本族与外族之分。敬德,妇女是一个民族繁衍最根本的条件。如果今时今日,本王放过濮部的妇孺,那么你想过没有,十年后,这些小孩子就会长大,成为青壮!”
“有了庞大妇女集团,这个民族就会在短时间内快速繁衍。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个民族就会恢复鼎盛状态!”李承训的眸子里闪烁着杀机。看着李靖与杜如晦两个人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我们的大后方有一个对于我们有仇恨的民族,这将会使我们如芒在背!”
李承训的话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却犹如刀子直戳人心。听到李承训的这一番言论。李靖与尉迟敬德沉默了。他们都清楚,这一番话虽然与圣贤书,与他们之前所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甚至于相违背。
但是李承训的话是正确的,这一点不容置疑。这么简单的判断能力,尉迟敬德与李靖还是有的。不然的话他们也就不会成为名留青史的将领。军神了。
“王爷,虽然这样做确实能够一举解决掉后花园的稳定问题,但是如此举动,灭族之论。必然会使得王爷的名声遗臭万年,遭受到儒家士子的大肆攻伐。”李靖沉默了片刻对着李承训道。他知道这件事情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对于主张仁爱的儒家,遭受儒家统治无数年的大汉民族却未必买账。
李靖的这番话是必然的,李承训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幕。在历史上自己成为了一个弑杀者,刽子手。这一把火,会是自己留下的罪证,任凭自己干了多少好事也无法抹除。
“药师,这些本王都清楚。但是这些事情终归是要人做的,既然如此本王做了便是!”李承训的心里一道道念头闪过,最后决心越发坚定,对着李靖道。
这一番话彻底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既然这件事要人做,而且环境,时间点都到了。那么自己做了便是,不就是一点名声而已,又能如何。
自己死后,谁管它洪水滔天!
对于历史名声的看重,李承训没有那种情节。对于后世来看,他清楚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对于这种虚名看的很轻,李承训看重的只有实利。
名声再好,也不能当饭吃。当初在东汉末年,刘皇叔仁义之名满天下,却偏安成都。曹孟德背负汉贼之名,宦官之后却也一路扶摇直上,雄踞北方,虎视天下。
所以说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实力才是一切最根本的道理,名声能值几毛钱。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恢复大汉民族至高无上的地位。李承训并不介意杀人,双手沾满血腥,那又如何!
大火熊熊,如欲烧天。
李承训与李靖相互沉默着,这一刻李靖的内心是煎熬的。有些信仰半生的东西,一朝被触动,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是十分要命的。所以这一刻他沉默着,想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反思。
西海郡。
郡守府的书房内,乞活军帅蒙辰,党卫军第一军军长裴矩相对而坐。书房内没有一个多余之人,其外十丈之内就连一个苍蝇都没有。
整个郡守府,重兵把守!
“蒙帅,对于当今天下大势你怎么看?”两个人相互沉默着,直到一刻钟之后,裴矩才捋了捋山羊胡对着蒙辰开口道。作为这一刻的西海郡的两位大佬,一举一动都对于这西北的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今天下局势已经与当初预料的有所改变,十万乞活,五万党卫军已经没有了奇兵的作用。那么此时此刻依然无动于衷,就没有了那个必要。
“裴公,如今天下局势已经大变。乞活军与党卫军第一军已经失去了作为奇兵威慑长安的作用,如今放着两军不用却是不该!”蒙辰是一名军人,受到其家族的影响,其军人作风十分的浓郁。
在裴矩问话之后,蒙辰便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有丝毫的迟疑,军人就是这样,心直口快。那些弯弯绕是留给政客们磨嘴皮子的,裴矩听到蒙辰的话,点了点头。
对于蒙辰的话,他也是十分的认可。对于蒙辰的军事才能有所了解的裴矩抿了一口茶之后,抬起头看着蒙辰道:“蒙帅,老朽也是如此认为,不知蒙帅可有具体策略?”
“如今王爷雄踞南方,太子李建成持有河北与幽州,可谓是坐拥幽燕之地,势力庞大。与此同时秦王李世民祭拜孔庙收拢儒家之心,拉拢山东士族,势力迅速增加。这些人都已经有了与王爷为敌的潜质,在下认为当下我方应该扩军,以党卫军镇守后方,乞活军扩军至二十万!”
“兵分四路,第一路以裴公为帅,引兵五万直插金昌郡,第二路以呼延莛为将,引兵三万兵伐张掖,第三路以在下从弟蒙坚为将引兵三万攻打酒泉,最后一路也就是第四路,在下亲率九万兵马突袭武威,一举拿下大凉,一战而定!”
蒙辰的眸子里闪烁着莹莹光辉,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滋润了一下喉咙道:“裴公,谋定而动,以最快之速度一战而定大凉,灭掉李轨之后,迅速收拢降军,整编军队最后兵出巴蜀!”
“嗯!”
裴矩可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战略大师,通过蒙辰的话,在裴矩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一张恢宏的蓝图。裴矩目光闪烁了几下,看着郡守府内的军事地图良久之后道:“蒙帅是打算打通西北与南方的通道?”
“裴公明鉴!”
聪明人说话就是容易,裴矩一眼便是看出了蒙辰的目的。蒙辰少有的恭维了一句裴矩之后道:“裴公,王爷如果想要统一天下,巴蜀之地不可不取。一旦取得巴蜀之地将这一片连成一片,到时候天下大半尽落入霸王手中也!”
两个人都没有说的是,他们都知道南方之地不利于骑兵的发展,只要占据巴蜀之地,就可以打通雍梁的通道,进图中原!(未完待续。)
第248章 乞活军动()
打通雍梁的通道,这便是蒙辰与裴矩的选择。经过一番统一交流之后,裴矩便是着手起草了扩军命令,与此同时裴矩派出使者前往吐谷浑。
安定后方,进而大动干戈!
作为一名有着十足经验的智者,裴矩自然是非常的明白西海四郡的安全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在与才蒙辰商议之后,便是决定了与才吐谷浑结盟。
他要解决掉后方的不确定因素,才能保证灭凉行动的安稳。这是一场大手笔的举动,蒙辰与裴矩的惊天谋划。
由于对四郡之地的绝对统治,征兵速度极其之迅速。特别是乞活军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名的作用下,愿意当兵的人多如牛毛。
一声令下,短短几日之内乞活军便是达到了扩编的数量。在蒙辰整军的时候,裴矩也是没有闲着。他亲自与慕容顺谈判,歃血为盟建立了盟友关系。
这些东西弄完之后已经是到了一个月之后,西海郡,郡守府内,乞活军的高层与裴矩等都一一在列。蒙辰与裴矩彼此对视一眼,看了看在座的众人后道:“天下大乱,我乞活军沉默的太久了,昨日本帅与裴公相商,出兵大凉!”
蒙辰眸子里流露出浓厚的杀伐气,目光如炬的看着众军官道:“这一战,对于我们乞活军极其的重要,绝对不容有失。故而本帅与裴公将亲自领兵出征,”语气冰冷,随后顿了顿之后看着众人严肃的道:“下面,本帅宣布一下作战命令!”
“啪!”
在座的众军官应声而起,一个跨立的姿势站着。眸子闪烁出精芒,蒙辰命人摆出军事地图开始了统一的作战安排。
“蒙坚何在?”
“卑职在,请大帅吩咐!”
蒙辰目光如炬,闪烁出无尽火花。看着年轻气盛的从弟,语气深沉的道:“明日由你率领三万乞活军,从西海郡出发直插酒泉。”
“卑职得令!”
“呼延莛何在?”
听到蒙辰的命令和意思。呼延莛心里一喜。蛰伏了这么三年之久,呼延莛内心深处的战血在这一声中复苏。呼延莛的朝着前方踏出,朝着蒙辰行了一个军礼之后道:“报告大帅,卑职在!”
目光如刀。犀利的不成模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凝重的看着呼延莛道:“由你率领乞活军三万,立刻出发,兵发张掖争取一战而定!”
“是,卑职遵命!”
听到蒙辰的话让呼延莛一阵兴奋。对于草原的天狼神,突厥的战神,呼延莛极其的热衷于战争。在这三年的蛰伏中,呼延莛可是急不可耐了。
听到出战的可能,自是兴奋无比。兴匆匆的离开,领兵出发了。蒙辰的目光随着呼延莛的离去而逐渐收回,沉默了半响开口道:“裴公,那就由你老亲率五万乞活军,直插金昌,一战而定!”
“嗯!”
裴矩朝着蒙辰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这门差事。随即将目光看向了裴勇俊,眸子里闪烁出一抹精光道:“蒙帅,那西海四郡的安危当如何?”
听到裴矩的问话,蒙辰为之一愣随之目光里面闪烁过一抹精芒,深深的看了一眼裴矩与其身边的裴勇俊道:“西海四郡的守卫问题就交给党卫军第一军了,让裴公子执掌!”
“至于第四路,将由本帅亲自出兵,引兵九万,突袭武威!”
蒙辰看着剩下的众人,目光之内闪烁着难以言语的神色道:“如此这般。各位就下去准备吧!散会!”
“是!”
不得不说裴矩与蒙辰都是一等一的天下大才,斩首大凉,出兵巴蜀,达到让楚霸王李承训之名威震天下的计划。极其的庞大,和精密!
先于吐谷浑的慕容顺歃血为盟,安顿后方。最后乘着天下各大势力都交织在战火中的时候,出兵大凉,席卷巴蜀,这步棋很是精妙。
在战略的层次上直接是帮了楚霸王李承训一个大忙。在战略上彻底的让楚霸王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最后的战略部署。在这场争霸天下的风云中,楚霸王李承训彻底的完成了吞并天下的储备阶段。
席卷天下的大势已成,由于乞活的严密程度让别的势力都没有收到任何乞活军出动的信息。由于乞活远在吐谷浑之地,与中原大地的各种势力很少有纠葛,所以彼此之间的交流很少。
特别是乞活军除了当初的抱罕的战争之外,就再也没有丝毫的动静。所以中原各大势力对于其的了解程度近乎于无,同时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乞活军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被别的势力渗透。
乞活军行动得到了高度的保密,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居然在外界没有出现丝毫的风声,就那样悄无声息的开展了。
蒙辰带着九万乞活军,日夜兼程的朝着武威郡直插而去。
武威郡,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位于河西中部,河西走廊之门户,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
西汉扬雄的《凉州箴》中如是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历史有了这一笔,武威便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埠重镇。
武威古称凉州、雍州,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与重镇,河西富邑。
所以李轨占据河西之地的时候,便是顺应民心与臣下之意,建立了大凉。号称大凉皇帝,威震西北。
蒙辰虽然领军出征,但是他对于这个武威的事迹了如指掌。因为这里是每个武人心目中的梦想之地,卫霍之功,可是所有武人最高的梦想。北却异族,封狼居胥,扬名天下,是每一个武人心目中的梦想。
武威郡,炫耀武功。这一次蒙辰率领军队出征,就是为了向天下炫耀乞活军的赫赫武功,威慑九州大地。(未完待续。)
第249章 举国与之战()
随着乞活军的出动,自然是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天下局势再一次为之动荡,特别是北方的各大势力都是引起了高度的警惕与重视。
大凉皇都武威郡。
乞活出兵大凉的消息终究还是纸里包不住火,走漏了消息,引起了天下哗然。在大凉皇宫中的李轨等人都是忐忑不已,面临乞活军的逼近让大凉压力越来越大。
“众爱卿,如今乞活军出动,兵出四路以伐我大凉。”高坐在龙椅之上的李轨,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看着底下的众臣道:“兵威势急,众爱卿可有何策教朕?”
问策于臣下!
这便是李轨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身处边陲之地,李轨对于周边的势力也是有所了解。对于乞活的赫赫威名也是深知,特别是乞活对于异族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疯狂的杀戮,残杀,弑杀!
这便是李轨认知中乞活军,如今听到乞活军的到来让李轨心里有了一抹压力。本来在天下各大势力里面,他李轨就是在苟延残喘。
如今天下局势大变,李轨有着深深的认知。所以听到乞活军的消息,让李轨内心生出了一抹不敢置信来。
“陛下,如今乞活军兵分四路,威逼我大凉,虽然乞活军帅蒙辰乃是将门之后,用兵老道。但是乞活军不过是占据西海四郡,民生凋零,根本就无法进行旷日持有的战争!”梁平走出朝臣之列,对着李轨出声道。
“所以臣认为,我大凉当坚决抵抗乞活的入侵!”梁平的话,让李轨心里一松,引起了朝臣的激烈讨论。
战?
和?
成为此时两派人物争论的要点,朝堂之上犹如闹市场一样。李轨高坐在龙椅上冷眼旁观,看着众群臣的争论嘴角冷笑连连。
李轨能够敏锐的捕捉到天下局势的变动,在关键时刻起兵占据河西之地。在众势力间虚与委蛇,能够在众敌手间存在到今时今日。就可以说明白李轨的眼光了。
他不是看不出如今的局势有多么的险恶,只是大凉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大凉。想要举国一战就需要大凉的势力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对着乞活军一战,使得大凉有着喘息之机。
“安静!”
李轨听了半天,发展群臣的争论根本就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李轨不得不开口打断。众臣的争论。乞活军已经逼近,留给李轨与大凉的时间不多了。
“乞活军已经逼近大凉,兵锋直指金昌,张掖,酒泉。特别是武威。”李轨哗啦一声从龙椅上站立起来,看着众群臣道:“如今乞活军逼近大凉,大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尔等还在争论战与和?”
李轨的心情越发激动,站立起来怒斥道:“大凉到了生死之际,乞活军兵出四路,就是为了灭掉我大凉。难道各位都看不出来吗?”
群臣默然,朝堂顿时由闹市场转变的落叶可闻。文武百官对于李轨的突然发飙感到了一丝不可思议,同时也是明白了李轨的心思。
冷眼看着众人,精光四射怒气勃发的道:“传朕旨意,尽起全国之兵。举与武威,与乞活军一战,死守国都!”
这是李轨第一次在朝堂上发怒,一向标榜着明君的李轨第一次乾纲独断。一下子就将群臣争论不休的事情决定了下来,李轨冷哼一声便是转身离开了大殿。
因为想要一战,保住大凉基业就需要万众一心,举全国之兵与乞活军一战。这举国之兵,需要嗯准备太多了。李轨不得不提前做准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