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听了顿时怀疑自己是不是碰到了一个假乐和?这样的人设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聪明的样子。其实他这样的原因水浒中开场就有描写:“说他是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器尽皆晓得,学着就会。做事见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介爱。”所以这样酷爱枪棒也是常理。
张三考虑了一下觉得人才难得万一是真的,自己若是错过岂不是可惜。当下张三和杨泰还有猴子商量着明日一起去找那乐和看看再说。
一夜无话。
第二日,吃罢早饭张三带着猴子和杨泰早早出门,大家从安肃门进城先去义兴和记看看,看见这边人来人往已然是一处闹市,路边一些位置也多了不少买卖其他东西的摊位,更带动了这边的人气。
张三看着自己的想法能够如此成功也是非常高兴,大家没有在这边停留继续往东走了四条街来到了景龙门大街,这景龙门正对着皇宫的北门所以这条街和西直门大街是京城最宽的两条大街。
穿过景龙门大街就看到一个高高的彩旗飘荡,张三带着二人先进入瓦子找一个茶铺坐下,猴子看到这人流穿梭不绝,摩肩接踵的场面非常艳羡问张三道:“三哥,你说咱们那边以后能不能也发展成这样。”
张三点头微笑道:“会的,兄弟们每月留下的发展资金自然是用来买地租院好扩大我们的经营。”
接着张三让猴子先去那山东曲馆打探下孙立有没有去。若是没有就让猴子设法把乐和请来这边叙话。
猴子领命去了,张三和杨泰留下开始观察这边,这处瓦子的规模算是中等,院子里只有这三家勾栏,茶肆两个,面馆炊饼包子等等的小店几家。这山东曲馆正是三家勾栏之一,这个时间各家已经开始表演,三家之中这山东曲馆生意最差。
看来这边的人确实不太喜欢山东戏曲。张三对比这边思考着自己那边下一步该怎么扩大,只是自己的经营方式毕竟和这些瓦子不同,所以若是改成这边这样,反而不一定会比现在热闹。张三思考着若是放在以前的世界,小吃店边上必然是商业街,游乐园等尽量吃喝玩乐一体。
商业街现在还不是张三能涉足的,游乐园也不可能,不过这东京人没有见过的娱乐项目还是不少的,例如麻将、扑克、牌九等等。还有象棋、跳棋、五子棋等等棋牌。
所以张三计划着以后义兴和记的经营就是吃喝玩乐。张三计划在租一到两个院子然后推出棋牌室供大家消遣。而且这些棋子棋盘的制作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当然首先是这些消遣要得到推广。
义兴和记不仅要推出棋牌室,张三还打算开分店,至少这东京城至少能容纳十家以上的义兴和记分店,然后开遍大宋所有州府。让自己这些兄弟有一个奔头。
本来张三最近就打算开始搞这个棋牌,但是因为御拳馆的参合张三不得不推迟几天。想着这些张三看到猴子领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往这边走来,这少年生的比较俊俏,但是并不是妩媚的俊俏,脸上棱角算是分明有些阳刚之气。
那少年来到之后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他和张三等人不认识,站在桌边看着张三和杨泰,张三站起来示意乐和坐。大家相互打量了一下。
张三首先介绍到:“我叫张三,这是我兄弟杨泰和猴子。”
那少年打量了一下张三问道:“义兴和记的张三郎?”
张三一听这家伙听过自己的名字顿时更有把握了,这个也正常毕竟两家都在北城仅仅相隔几条街,张三点头说道:“正是。”
那少年一听立刻起身拜道:“小人乐和拜见张三哥。”
当下两人又客套一番,张三又让乐和坐下,张三考虑了一下怎么跟乐和说,想想如果他真的聪明,还不如说实话,免得以后尴尬。
张三说道:“我今日专程来找兄弟你是因为前几日我在城外惩治了一群欺行霸市的恶霸,后来那恶霸使钱请了孙立去……,我怕这孙立寻机报复,就让兄弟打探,才知道你的事,今日前来只是不想兄弟自误。”
乐和听到杨泰能打败孙立眼睛大亮,当张三说道孙立的表现时心里一阵纠结,权衡了一下说道:“谢三哥提点,只是我观那孙立大哥似乎对我姐是真心,我……。”
张三看着他的眼睛问道:“哦,那不知你觉得你姐怎么想?还有你真的觉得他能托付你姐终生?”
乐和心里天人交战,一是不想失去这个学武的机会,但是乐和也明白通过张三的话可以知道,这孙立是那种善恶不分的人,从他事后不敢回御拳馆就可以看出,这事必然不是拳馆本意。乐和又想起当初孙立追求自己姐姐打自己时的嘴脸。
张三看到乐和犹豫了,当下接着说道:“乐和兄弟,我知你素爱枪棒,我这杨泰兄弟乃是杨老令公之后,习得杨家刀法枪法,我还认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林冲等超一流的豪杰。更是和御拳馆天字号教习周老爷子常有来往。只要你迷途知返,可以跟着杨兄学习枪棒,来日我更能为你引荐当世英雄指点于你。不知你是否愿意?”
第一百章 拐走乐和()
乐和听了一跃而起问道:“此言当真?”
张三点头微笑道:“当真!”
乐和大喜拜倒:“承蒙哥哥不弃,乐和愿为哥哥赴汤蹈火以报大恩。”
张三哈哈大笑说道:“何来赴汤蹈火,兄弟门相互扶持荣辱与共才是。”
乐和点头说道:“那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另寻住处,免得给三哥招来麻烦。”
张三摆手说道:“哎,何须如此,你去请乐老爷子来,我与他当面说明此事,都到哥哥庄子上住就是。”
乐和抱拳道:“是,全凭哥哥吩咐。”
乐和立刻回去去找他爹,张三奇怪的问猴子:“不是说孙立每日必来么?今日怎么没有在。”
猴子说道:“这几日确实每日必来,今天没来不知道为何。三哥不如我去看看?”
张三想想点头说道:“恩,我担心是不是御拳馆那边事情出了变化,你去看看,小心点,看完之后就直接回庄子里,不必来这边了。”
猴子走后不久,乐和就带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前来,那人来到之后看着张三就下拜道:“小老儿拜见张三公子。”
张三起身扶住说道:“老人家免礼,请坐。”
坐下后张三接着说道:“今日请老人家来此,是为了令郎乐和,我观令郎聪明伶俐,做事见头知尾,为人忠厚纯良,当是一块璞玉。”
说完张三看看乐和,乐和被张三夸赞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摸摸头在一旁傻乐。
张三接着说道:“我与乐和兄弟一见如故,觉得此等人才流落市井,甚是可惜,我在城外欲建一私塾,延请名师,学习文武,当前已有杨老令公之后杨泰兄弟担任武术教师,想请令郎到哪里学习几年,将来也好一展凌云之志。”
乐老头听到有如此好事当下说道:“早闻京师仁义无双张三郎之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小老儿多谢张三公子抬举,小人本是伶人出身,得蒙公子不弃,让犬子跟在您的身边学个一招半式当受用不尽。”
说罢乐老头拉着乐和的手说道:“常言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你资质愚钝能得张三公子看中,当刻苦用功悬梁刺股学得本事,将来也报答张三公子今日提携之大恩。”
张三连忙说道:“客气,客气,既然老爷子您同意,不如今天我们就收拾东西好一起去我那边如何?”
乐老头听后立刻说了些感谢的话,去辞别了曲馆主家,带着乐和往租住的小屋里捡要紧的东西收拾了一挑子,就跟着张三往城外而去。
为了怕那孙立上门找麻烦,张三安排乐和和他爹不要告诉别人他们的去向,倒不是张三怕了孙立,只是不愿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大家回到庄子张三安排乐家人先在前院两间房暂住,这边事情结束,已经是午饭时间了,食堂开饭大家自觉的排成两队前去打饭,趁着吃饭的功夫那老窑工过来跟张三说起那边的炉芯坯已经在晾晒两日后就可烧制了,张三听了点头说下午会去看看。
吃罢饭张三又问铁匠那边炉体外壳模具的制造问题,这种东西张三最后还是决定使用铁范来铸造,这样才有效率,这种铁范张铁匠也有听过,但是多是大规模制造农具,但是他确没有用过,所以需要摸索,张三也是只记得哪一本历史小说上说过铁范铸炮是清朝发明的,用草木灰之类的防止黏连。
张铁匠这种村里的铁匠制造东西大多是用打制或土模失蜡法之类的。而那些大型铁作坊确又很多铁质模具,为了方便铁匠研究张三已经设计了及其简单的铁桶形状了,现在张铁匠正在用打煤器的下边圆筒试验。找出一种配料使得浇筑只有的圆筒和铁范之间不会黏连。
好在这事也不是很复杂,张铁匠虽然没用过铁范,但是其它模具浇筑时也要用到防止黏连的材料而且也听人提起过这铁范的制作方法。所以张铁匠保证这两天就能弄好。
张三正在这和铁匠和老窑工说事,那边乐和已经安奈不住,凑到杨泰身边大献殷勤,杨泰因为刚刚吃罢饭不宜运动,所以跟他讲起杨家枪的训练方法还有一些诀窍。
张元霸每日里看杨泰教人武功早已羡慕不已,嘿嘿笑着非要乐和跟他学锤法,乐和那小身板怎经得住他拉扯,刚刚乐和可是看到了,这张元霸举那五百斤的石锁跟抛绣球似的。
乐和只得在一边赔笑一边奉承,张元霸听的舒服,也确实觉得乐和这力气挥舞不了锤子,就放弃了。
张三这边事情安排妥当看到他们吃过饭在一起聊天。那些妇女坐在院子里也没什么事情干,张三才想起似乎答应去买布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下午张三到窑厂去转转,看到大家正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地上已经铺了几百个炉芯等着阴干,看着大家这么努力张三也就不在去打扰。转了一圈就走了。
看完这边张三就回院子,离上次教课已经有几天时间了,大家也掌握的差不多,张三准备今天下午开始教更复杂一些的运算,还有就是让孩子们背诵加减法表。
张三回去把大家聚在一起开始上课,乐和刚来有些摸不着头脑,也听不懂,不过看大家都在认真听讲,他也就跟着学。上完课张三安排乐和跟着杨泰学习武术还有算术,然后先跟着胡歌认字,乐和虽然不太愿意学习武功以外的东西但是也知道张三是为了他好,所以非常听话的同意了。
张三这边正在给大家上课,杨大婶确悄悄的出了院子。
杨大婶挎着一个小篮子急急忙忙的往京城里赶去,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一个纸条,杨大婶原本是不信这事的,但是这事也是不可不防。万一张三真的想不开,那可如何是好。所以自从一菲跟杨大婶说过之后,她们商量一下还是跟双儿说一声,免得真的发生了没有分寸。
杨大婶来到凤栖庵依照往日惯例先给看门的尼姑每人塞了两百文钱拜了一下说道:“烦劳大师去寻找吴双姑娘前来一见。”
那尼姑看看杨大嫂说道:“你那个吴双姑娘已经不再我凤栖庵中,你以后也不用来了。”
杨大嫂一听犹如晴天霹雳,上前拉住那尼姑问道:“前两天来不是还在么,怎么突然走了,上哪去了?”
第一百零一章 双儿被拐走()
那尼姑被杨大嫂攥的疼了,挣扎两下没有挣开,无奈的翻眼怒道:“你先放手!”
杨大婶连忙道歉,只是这吴双走了可不是小事,要是让张三知道了非疯了不可,杨大婶连忙问道:“师太恕罪,我刚刚有些急了,只是不知我那妹妹为何走的?又去了哪里?”
那尼姑本来有些生气,但是想想吴双去的地方又不太敢跟杨大婶顶撞,怕万一吴双回来给自己穿小鞋。只好答道:“你家吴双交了天大的好运,被长公主请去府中讨论佛法去了。”
杨大婶连忙问道:“不知是哪个公主殿下,什么时候的事?”
尼姑翻了翻白眼鄙视道:“长公主都不知道?当然是德国长公主殿下了。”
另一个看门的尼姑比较温柔些,见杨大嫂着急就说道:“昨日长公主前来上香,之后和慧德师太谈论佛法,不知怎么知道了吴双姑娘,就聊了一会,之后长公主说吴双姑娘佛法精深,想请她去公主府畅谈佛法。昨日下午走的。”
杨大婶急道:“那什么时候能回来?”
那尼姑道:“这个不知。”
边上另一个尼姑冷嘲热讽道:“吴双大师那么精深的佛法,还不得和公主谈论个十天半月。”
杨大嫂退下门楼在凤栖庵门口转了几圈,觉得自己要是不去看看怕要是有事就糟了,再说也没法和张三交代,只是这公主家岂是那么好进的?杨大嫂一时也失去了方寸,只好打算先回去打算跟杨泰商量一下再说。
杨大嫂回到家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进到院子里看见杨泰正和乐和等人练武,想了一下就去后院想找一菲再聊聊。
转过院门正好撞见张三往外边走,吓得杨大嫂脸色一白,还好张三正和猴子聊着天急匆匆的往外走,看到她只是微微点头就过去了,杨大嫂舒了一口气,去里边找一菲去了。
张三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应为猴子刚刚回来告诉自己一个消息,说周老爷子事情办得不顺利,现在孙立也被叫回拳馆在一起想办法呢。
张三一听立刻去前院叫来李四杨泰等人过来,一起讨论一下。大家在前厅做好,当下猴子把他听到的消息跟大家说了一遍。
原来昨天周老爷子已经跟那个姓向的纨绔说好,那纨绔也拍胸脯答应了,下午那周侗老爷子看着纨绔涂脂抹粉打扮一番大摇大摆的进了皇城。一个时辰之后,又锤头丧气的出来了。
那纨绔对周老爷子说,那药是太医院预备给皇上解风热的,最近皇上身体不适,太后听闻药没有买回震怒之极,所以他去劝了,太后根本不听非要严惩抗旨之人。
大家听了也觉得事情算是完了,这太后皇上的事情根本不是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可以参合的。张三脑子转了几圈觉得这事不是没有办法,但是确非常难办,例如找御史言官逼迫太后。或者买了牛黄补上,在找太后说情,只是牛黄好找,说情的人确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劫牢或者劫法场,这事想想都刺激,不过真要干就没那么刺激了,自己在这边想再多也没有用,反正自己能帮的都帮了,劫法场这事张三现在是不会参与的,这大宋离倒台还远着呢,现在犯罪那要躲到什么时候去。
既然周老爷子那边有事,张三也不好带人去打扰。当下大家各自散去干自己的事。
只是你不找事,事确偏偏来找你,张三刚吃过晚饭,林冲就上门来找,张三上去迎接林冲进前厅就坐,林冲抱拳拱手道:“今日来此是奉家师之命告知兄弟一声。……”
接着林冲就把事情的经过还有现在的结果跟张三又讲了一遍,林冲的意思就是既然你花了钱,事情办成没办成总要跟你说一声,要不然你还不以为我们贪污了你的钱。
说完之后张三当然不能说,我知道了,慢走不送。如果林冲没来张三完全可以当做不知道,等事情有了结果张三再去一问,感叹一声可惜之类。
但是林冲既然来了张三只好说:“哎呀,这事如何是好,林兄弟且先回去,我明日再登门大家一同研究一下看看这事情可还有什么办法。”
林冲感激道:“张兄高义,我回去一定禀告师傅,明日静候兄弟到来。”
张三看着林冲走了,张三记得宋徽宗上台一年左右那向太后就挂了,但是显然这位仁兄是等不到太后下台了,张三天生对押司之类的官没什么好感,特别是这种没有名气的。
但是自己仁义无双的名声已经有了,要是自己退缩,那自己的辛苦不就白费了么。想想周侗好像没有干过劫牢的事情,应该不会坑自己吧。
张三这边正吃晚饭时,长公主府邸也正有一个小宴会正在举行。
长公主府的花园里三个女孩正在一起饮酒赏月谈论诗词,只是吴双作为农家子弟,不太懂得另外两个人的谈话内容,这样的场合又是公主相邀,双儿只好在一边应和着。努力做倾听状。
两人聊起西山赏菊会上的那首惆怅也相关,那个女孩道:“都怪我正好有事不在京城,此等雅事错过实在可惜,米先生手书竟然拍卖了一万多贯,古人云一字千金,今日才知所言不虚啊。”
公主说道:“是啊,米先生诗画双绝请他来我确破费了一副好砚。”
那女的笑道:“米先生酷爱奇石名砚,若不如此公主怎能成此雅事,这西山赏菊碑必然名传千古。这碑要是成了公主殿下可要让我先拓印一份。”
公主笑道:“知道你素爱书画碑刻,我早已吩咐过了,到时拓印本会送到你的府上。”
那女孩开心道:“还是公主对我最好,只是可否将首拓让米先生用印留款送给我?”
公主白了他一眼说道:“姐姐倒是贪心,我王兄也素爱米先生文字,我已答应王兄首拓送给他,酬谢当日帮忙之恩呢。”
那女孩听了有些失望道:“既然是端王殿下抢先我就算了,到时妹妹一定给我挑份好的。”
第一百零二章 李清照()
公主说道:“好了,知道了。”
公主想了想问道:“听说令尊跟苏东坡常有书信来往,不知居士最近可好,可有新诗寄来。”
听到这里那女孩说道:“最近苏学士写诗虽然一如既往的旷达,但詹州蛮荒苏学士最近有一首诗叫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这样写到:
总角黎家三四童,
口吹葱叶迎送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
溪边自有舞雩风。诗中颇有效仿曾皙之意。”
公主听罢说道:“哦,是么?”开始还没有明白但是她也读过很多书,想起论语上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话,才知道这女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