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也在铁皮里面包着,屁股被点燃之后只知道往前跑,后面的士兵计算好跑到城墙下的时间,点燃导火索,然后牛车在到达城墙一瞬间爆炸。

    一辆牛车不能把城墙这么样,但是几十上百辆之后,什么城墙也受不了这种爆炸的威力,于是这一天东京东城墙就传来一阵阵的轰隆隆的爆炸声。

    梁山军在东城墙外炸了三天,终于东城倒塌了一段,但是梁山军依旧没有进攻而是继续消灭城内的有生力量,而城内为了堵住缺口不得不派大量的士兵去送死。

    这个时候朝堂上的赵佶终于坐不住了,大家商议着要迁都,要议和,要提供岁币等等,这城墙塌了距离城破就不远了,所以大家都开始慌了。

    最后大家准备往成都跑,为什么选择那里,因为江南已经在方腊手里,大家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跑了,正当朝堂制定跑路计划的时候,琉球军宣布已经拿下里程正在往兊州曲阜前进,十日内就可南下梁山和郓城。

    满朝文武听此消息欢欣鼓舞,只要坚持些时间,梁山贼寇就败了,只是他们确高兴的太早了,消息传来梁山寇没有丝毫退兵的迹象,大家这才猛然惊醒,贼寇老家被抄好像并不害怕啊。

    这根本就不是两国打仗,人家不怕首都被攻破啊,但是琉球军已经打到曲阜,只要在努把力就能到达东京了,这给了大宋君臣打下去的勇气。

    梁山军表现的很淡定,甚至在之后的两天里还尝试了两次登城,最后一次登城竟然已经站到了城墙破损处的边缘,最后在西军‘舍生忘死’的气势下被逼退。

    三日后琉球军攻破郓城主力前锋已经到达巨野城,梁山军也停止攻城后撤而是里扎营,五日后琉球军兵进定陶,梁山军回师准备和琉球军“大战”。

第六百零五章琉球王改封齐王() 
正当大宋君臣觉得事情会很快结束的时候,张三上表称琉球不远万里前来勤王,所带物资消耗一空,伤亡人员没有抚须,请求朝廷及时拨付粮饷物资,还有抚须金。

    最后琉球还在后边列了一张表格,林林总总加起来有将近三万万贯,大宋君臣立刻傻眼了,这两年大家拆东墙补西墙的拼凑,甚至强收了后面三年五年的税收才勉强维持消耗。

    现在大宋的国库里不说能跑老鼠,里面的库存也不超过二十万贯,再说就算大宋最有钱的时候那三万万贯也不是一下子一年就能拿出来的。

    不给吧,全指着琉球军御敌呢,再说现在屡屡有人进言说梁山军的作战方法和作战武器跟琉球军是一样的,怀疑双方是一伙的,这个大宋君臣都知道,但是知道确也不敢说什么。

    听说梁山精锐只有十万,就打的百万禁军丢盔弃甲,这次琉球可是号称来了五十万,拿什么抵挡,最后君臣分析,觉得琉球这是另有所图,赵佶干脆派出蔡京前去谈判,看看这琉球究竟想干什么。

    蔡京临危受命,心里也很忐忑,先往南到南京应天府,然后在转道往东北到达定陶的琉球军大营,一路上蔡京就在想着自己费了这么大事才穿过敌占区,对方是怎么把消息送到东京的?

    来到琉球大营二十里外就被拦下,经过身份验证和等待才得以继续前进,走到近处看到对方大营绵延三十多里,军营错落有序,分区分片分明,蔡京虽然不懂军事但是也能看出对面是一支强军。

    来到营门,士兵被收缴了兵器,就连蔡京都没有躲过搜身的命运,不过士兵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还是选择就范了,蔡京也没有吭声,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熟悉的气息。

    没错靠近营门之后,蔡京想起自己登城看梁山军的情景,一样的队形森严,一样的杀气腾腾,一样的武器,一样的站姿,这无不说明,这两只军队就是同一拨。

    蔡京现在比起怎么劝琉球免费帮自己消灭梁山军来,更担心的是梁山军要是和琉球军一起攻过来,这东京城还守不守的住,蔡京觉得,不如虚以为蛇,等到自己回了东京劝官家赶快迁都成都算了。

    蔡京来到大帐,张三正和参谋和将领坐在大帐中等着,蔡京看着端坐的张三,无奈下拜‘参见琉球王陛下’。

    张三淡淡的说了句:“免礼,赐坐。”

    两人坐定,张三问道:“你们可商量好什么时候会把三万万贯送到我们军营来?”

    蔡京没有料到对方这么直接,都没有想好自己该怎么接话,看了看在座的人说道:“官家派我真是商谈此事,只是你的士兵补贴是不是太高了?一个士兵竟然要六千贯,四万伤亡竟然要二万万四千万贯,是不是太多了?”

    张三又把那一套关于士兵价值的理论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我琉球自从建国以后就是如此,若是朝廷不给,我倒是没有什么,怕是手下这些士兵会闹个兵变什么的?毕竟这些都是野人不好管束啊。”

    蔡京听着张三的歪理,这些贼配军死了也就死了,谁还管他们身后事?还有你这么赤裸裸的威胁真的好么?蔡京忍不住问道:“朝中有人说这梁山贼寇和你们琉球军武器一样,队形作战也都相差不大,不知琉球王怎么解释?”

    张三奇怪的问道:“这有什么?这很正常!这样才对嘛!你不知道为什么?”

    蔡京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张三无奈的看着对方说道:“几年前这梁山贼寇曾经攻击过我们的独龙岗农庄,因为朝廷没有及时救援,然后抓走了我们不少农夫和部分士兵。”

    张三一本正经的瞎扯,蔡京听着莫名其妙,依稀记起前几年确实有梁山寇攻打独龙岗的消息,但是和这怎么能扯上关系?

    张三接着说道:“这些士兵被抓之后,一部分就当了山贼,后来把我们琉球的训练方法和武器制造方法都交给了梁山贼,所以梁山贼才跟我们这么相像,所以你们这是前面种下恶因近日才得这恶果。”

    蔡京无语了,也就是说怪我们喽?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好像逻辑很通顺的样子啊,不过蔡京还是觉得有哪里好像不对啊,不过人家都解释了,自己还能怎么样?再问人家要是真急了,那你才是真的傻眼了。

    深知为官之道的蔡京并没有再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纠缠,而是转移话题道:“琉球王陛下,官家在我来时让我代他向你问好,好有现在我大宋虽然没有这么多钱,不过我们可以从其它地方补偿给你们。”

    张三好奇道:“哦?补偿,怎么补偿?”

    蔡京说道:“第一就是加封琉球王为忠义琉球王,第二就是加封各位将军为保国大将军,第三就是以后琉球的生意大宋都不会在过问,包括盐铁交易都可以,第四。”

    张三摆摆手说道:“行了不要说了,你这什么破条件,这些怎么够?行了不跟你扯这些没用的,现在我跟你说说我们琉球自己的条件。”

    说完张三拿出一份准备好的文件开始念道:“第一,加封琉球王为齐王,封地为黄河梁山水泊以东,南至泰山南。第二,琼州岛也划为齐王封地。第三,齐王拥有在大宋及其附属国开矿、经商、购买田宅、设立作坊的自由,大宋不得无故干涉。第四,齐国人犯罪需交给齐王府审理,大宋不得审理齐国犯人。第五,在大宋四京及各路制所设立大使馆用以保护齐国人的合法权益。第六将益国公主嫁于齐王为妃。”

    蔡京震惊的看着张三,没想到张三的胃口这么大,张三看着惊呆的蔡京摆摆手说道:“行了,这事你自己也做不了主,拿回去商量一下吧,我给你们五天的时间。”

    蔡京问道:“五天是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

    张三悠悠的说道:“我不想干什么,但是辽国已经集结了十多万军队正欲南下,西夏也要夺回失地,方腊已经重新占领九江,王庆也兵进泸州,田虎也夺下大同府,留给你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第六百零六章灭宋的优劣() 
蔡京听了有点不敢相信,连忙问道:“这是真的?”

    张三看看他说道:“异族的性格你还不了解?用得着我现在骗你?他们来打秋风不奇怪,不来才奇怪呢,别忘了你们在北方和西北可没有多少兵了。”

    蔡京擦擦汗说道:“好,我这就回去禀报官家。”

    看着惊慌失措的蔡京,张三说道:“等等。”

    蔡京眼神飘忽的问道:“还有什么事?”

    张三说道:“在告诉你一件事情,别忘了梁山寇起兵的借口!”

    蔡京脸色一白看着张三问道:“什么意思?”

    张三嘿嘿一笑说道:“这次我不知道大宋能不能坚持下来,但是只要梁山寇上表说‘只要诛灭六贼他们就退兵’那么到时候朝廷和你的官家会不会拿你的脑袋平息民愤?”

    张三咧着嘴说道:“到时候,你们这些人恐怕一个都跑不掉,还有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族人,多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土地是国家的,小命可是自己的。”

    蔡京一愣仔细的回味着张三的那句话,土地是国家的小命是自己的?什么意思?威胁我?蔡京看着张三,张三饱含深意的看着他,蔡京眼神躲闪的抱拳说道:“臣告退!”

    蔡京走后,许贯忠问道:“王上,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我们完全可以灭大宋取而代之,为何你不同意参谋部的‘换日计划’?”

    张三看看许贯忠,又看看大家说道:“你们是不是都这么想?都有这样的疑问?”

    大家有的点头,有的皱眉思考,张三叹气说道:“这个就涉及到民心了,大家也都看到了,灭宋很简单,我们只派了十万兵力,基本就消灭了大宋全国的抵抗,只要后勤不出问题,十万兵足够打下大宋全国。”

    张三继续说道:“但是,打下来又怎么样?对待大宋我们能像朱罗那样抢一把就走,也不能像高丽和倭国那样只收拾对方的国王不管百姓死活,所以我们要给百姓带去更好的生活,使得民心归附我们。”

    许贯忠奇怪的问道:“可是,我们先拿下全国,在慢慢的使民心归附,不也是一样的么?”

    张三摇摇头说道:“大宋承平百年,民心已附,百姓安居而不知动乱之苦,我们若是快速灭宋,百姓只知道大宋的好,我们需要给予多少才能换回其心?”

    许贯忠想想说道:“这几年大宋朝堂昏君当道,馋臣魅主,民间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应该不会在心向大宋了吧?”

    张三摇头叹道:“百姓现在是对大宋朝廷很失望,但是并没有绝望,很多百姓还是觉得皇帝会诛杀奸臣,大家会过上好日子。”

    许贯忠想想还确实是这个道理,大宋开始作妖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民间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心里想着大宋朝廷的。

    张三接着说道:“还有就是我们也没有做好占领全大宋的准备,以我们现在的国力,吞下大宋堪比蛇吞象,很可能会消化不良被撑爆。”

    张三想起后世的袁世凯,仗着自己手里强大的兵力优势,在没有得到民心归附的时候,强力快速占领全国,结果结局是什么?身死族灭为天下笑!现在的张三并不觉得自己比袁世凯的情况好多少。

    张三叹气道:“大宋百姓过亿,我们一年财政收入才多少?勉强达到两亿,分给大宋百姓一人不过两贯钱,粮食一年能剩余多少?不过两千万石,我们拿什么给百姓更好的生活?”

    张三看着大家问道:“也许你们会说,大宋现在一年税收不过八九千万贯,粮食也不过一千多万石,不是一样统治着诺大的帝国?”

    张三摇摇头说道:“大宋这种治国方式和我们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是想维护好自己的统治,维护好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对于百姓的死活,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关心的。”

    张三坚定的说道:“而我们不同!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华文明,要给一万万汉人谋福祉,要让我汉人百姓都过上礼记上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大同之世!

    我琉球一直在努力,现在也不过做到,其中几样而已,不要说做的更好,就是把琉球的善政推行到全国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单单是一个教育,全大宋有一千万孩子需要上学,每一百名学生至少要有一名老师,一千万学生就需要十万名老师,十万间教室,这些我们琉球都没有。

    还有养老院、孤儿院、医院、等等,每年还要救灾,修筑堤坝,开挖河流水渠灌溉,修路等等,这些都不能一蹴而就。”

    张三目光深邃的说道:“还有国防,北方的辽国,西北的西夏,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大理,南方的南越,还有山川险地的土匪,江河湖海的水盗,重要关隘的驻军,这些都不同于以往。”

    张三看看许贯忠问道:“你们参谋部计算过,那我问你,从琉球运一石粮食到西北延安府,一路所费多少?”

    许贯忠想也不用想的说道:“水路费粮半石,陆路费粮八石合计八石半左右。”

    张三看看大家说道:“异族一直亡我之心不死,看看仅仅是现在各种势力就蠢蠢欲动,辽国,西夏未灭,现在动手只会给异族捡便宜的机会。”

    张三接着说道:“还有一个更深远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琉球现在新发现之国土已经是大宋十倍有余,但是地广人稀,迫切需要更多移民占领这些肥沃的土地。

    但是我汉人自古都有恋土情节,非到山穷水尽的穷途末路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就算离开了家乡,也是经常想着回去,不说其他人,就说你们各位,听说要打大宋了哪个不盼着打到自己家乡去?”

    被张三一说大家都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其实大家想快速消灭大宋未尝没有这种心思在作怪,其实张三也想回家乡,但是他的家乡回不去。

第六百零七章益国公主() 
所谓机遇这种东西,有人把他看成危机,有人确把他看成机会,对于别人来说,动乱和灾难时期,生灵面前,百姓流离失所,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

    张三的发迹何尝不是依靠着灾难和战争一步步走下来,琉球现在控制万里海疆,人口过两千万,也不过十年不到的时间,这些人若是用和平的方法来邀请会怎么样?

    你要派出多少工作队去劝服,要许下多少承诺才能让他们愿意远走他乡?最后为了安置他们,又要接受他们多少的抱怨?不要说十年年移民千万,就是一百万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但是战争和灾难来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变得一无所有,自己走出家乡谋生,张三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口饭吃,扔给他们一把锄头,一袋种子,他们就会感恩戴德。

    然后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农田,搭建茅屋,建成自己的家,他们反而会感恩戴德,人就是这样你不是去的时候,就不知道拥有的珍贵,所以张三宁愿在战乱中收拾流民也不愿意在和平时劝人迁居海外。

    这些年琉球通过不断移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百姓虽然淳朴,但是百姓也是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懂的大道理,不相信美好的许诺,只相信眼前所能看到的。

    他们对生活充满憧憬,但是对未知有充满恐惧,甚至安于贫困也不愿外出冒险,往往武力的恐吓比起和颜悦色的劝服更有效率,大家总结下来就是‘菩萨心肠,金刚手段’这八个字。

    所以琉球这些年通过抢掠,购买,收容难民,战争迁移等等办法招募了不少移民,不管手段多么的不光彩,只要给予对方以活路最后对方还是会明白你是为他好。

    要是张三现在占领大宋全境,成立了一个国家,那么张三还能强迫自己的国民远走他乡么?还能让他们说移民哪里就移民哪里么?

    所以在张三心里,统一全国只是小战略,布局全球,完成自己日不落帝国的梦想才是真正的大战略,所以张三即使现在有能力一统全国,张三还是缓缓图之,这是一盘大棋。

    张三觉得只要自己布局合理,操作得当,汉人将会成为一个千年不易的超级大国,甚至引领地球的未来,带领全人类进军宇宙文明。

    那些有些远了,张三之所以今天又把这些说一遍也是因为军中和国内的一些人,看到琉球的强大之后,又出现了快统派,这个声音和诉求是和张三的战略背道而驰的,所以张三要压下这股思潮。

    蔡京回到东京,和几大奸臣一起把张三的要求逞给赵佶,赵佶只看了两条就气的扔了,但是生气过后,面对蔡京童贯高俅等人的循循善诱,最后又拿了起来。

    这几大馋臣也是怕了,张三在蔡京走的时候的那句话彻底的打入了蔡京的心里,是啊土地是大宋的小命是自己的,要是自己身死诛灭,国家得以保全又有个屁用。

    所以最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现在大家明显看出梁山军跟琉球有牵连,就算没有牵连,朝廷不能满足琉球王的胃口,那么琉球王直接来个撤军,那么对人家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对于蔡京等人来说,那可就要了亲命了,可以想到走投无路的赵佶肯定会在其他人的鼓动下,杀他们几个一平民愤,然后招安梁山军。

    那个时候不管梁山军答不答应,他们的小命可是没有了啊,而且蔡京觉得张三最后的话,不仅仅是劝说还有警告的意味。

    然后大家心平气和的再去看琉球的要求,觉得也没有什么,除了封琉球王为齐王,把一些原本的齐国封地赐给他外,其他的都是小事,可以接受。

    而且其中一条取长公主为妃,不正好结为姻亲,那张三不久成皇家的人了么,那么封个齐王也就没有那么突兀了,反正那个扫把星公主也没人敢娶。

    这个所谓的扫把星公主就是当初的德国公主,现在的益国公主,这事虽然没有参与,但是确和他脱不了干系,公主仰慕张三的才华,对他暗生情愫的事情对于其他人来说是秘密,但是对于张三身边的人来说就不是了。

    后来张三忙于各种事物,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