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前的牌匾上刻着凤栖庵三个大字。跟普通的寺庙比也没有什么不同,唯一能证明不同的应该就是门口那一队把守巡逻的士兵了。

    看到士兵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张三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闯。

    见张三这伙人走进,离得有十多米远那个为首的就大喝道:“来人止步,此处为皇家禁地,感擅闯者,杀无赦。”

    张三等人立刻停下,李四立刻点头哈腰的上前,说道:“都头大人,我们是来寻亲的,昨日我等的妹妹前来上香,今天我们是接她回去的。”

    说着李四从袖子里拿出一吊钱递上去,也不见那都头如何伸手,只是眨眼之间,李四的钱就已经不见。

    收了钱那都头就说道:“你们只准在门外等候,莫要生事,否则轻饶不得!”

    李四点头道:“是,是,我们知晓,必然不让都头为难。”

    张三等人来到庙门前,庙门口还有两个拿着棍守门的尼姑。张三等人上前,那两个尼姑也不见说话。

    张三只好上前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只好说道:“两位师傅,小人有礼了,昨日舍妹前来上香礼佛,住在了贵庵,今日我等特来接舍妹回家,还劳烦两位师傅通禀。”

    离张三近一些的尼姑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施主有礼,还请施主告知另妹是哪家的小姐,我好前去通禀。”

    张三连忙说道:“哦,舍妹姓吴叫吴双,应该在慧德师太处。”

    那尼姑又施了一礼说道:“施主可能不知道,慧德师太早已不问俗务,我等不便打扰。”

    张三大急道:“不会啊,舍妹应该就在凤栖庵中,还劳烦师太帮忙寻寻。我等感激不尽。”

    那尼姑也不回话,另一边的尼姑咧嘴讥笑道:“真是好笑,这庵中容留的女客都是皇亲国戚,非富即贵的上等人物,怎么有你的妹妹。”

    张三听了大怒,就要上前理论,那尼姑又道:“你干什么这凤栖庵岂是你能闹事的地方,本庵禁止男人踏入,敢进来一步打断你的狗腿。”说完还不忘晃晃自己手里的棒子。

    另一边那都头上前喝道:“既然没人,还不快快散了,再敢饶舌,绝不轻饶。”

    李四等人一看,害怕张三硬来,连忙上前拉住张三。

    “三哥别急,我们从长计议。”

    张三本欲挣扎,见大家都来拉自己,张三对着大门叫道:“双儿,三哥来接你了,双儿出来啊。”

    那都头立刻把配刀抽出一半威吓道:“你想死么?快滚!”

    李四和杨泰拉住张三向一边走去。李四说道:“三哥,刚刚不是还说的好好的么,怎么现在又这么冲动?”

    张三离开了大门,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暗道自己刚才有些冲动了。刚刚的脚店自己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冷静呢。没想到事到临头确又冲动了。

    张三抬头看了看那个讽刺自己的尼姑,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脸。比那些骂街泼妇还要让人厌恶。

    张三苦笑着,原来这佛祖门前也分三六九等啊。

第五十三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张三这边想着,从街西边行来一队人,最前边是一个小斯牵着的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个年轻公子,公子身后是一排小轿,每个轿子都是四个轿夫抬着,每边边都有两个丫鬟两个仆人斥候着。

    张三看着这排场不禁想起当日公主也没有如此大的阵仗,莫不是来了哪个王爷或者贵妃太后之类的大人物来了。

    那都头一看这队人过来,立刻远远的小跑过去迎接。“这不是章仿公子么,您可真有孝心,每月都来礼佛。章相公近来可好,我在这遥祝他老人家,福寿安康,仙福永享。”

    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小斯手里的马缰赔笑着说:“我原以为今天下雨,老夫人不会来了,没想到她老人家礼佛之心如此虔诚,真让我等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啊。”

    张三听着感觉马上都要吐了,但是观看那马上的章公子,确听的飘飘欲仙,深深地沉醉其中。

    那章公子斜眼看了看都头说道:“你叫……,什么来着?”

    “小人贱名怎敢污了尊耳,您喊我一声冯六就行。”

    “冯六啊。”

    “哎,章公子您尽管吩咐”

    “你快去通传,让里面准备着,今天老太君要在这给我爷爷祈福,莫要耽误了时辰。”

    那都头点头哈腰的说:“您放心吧,三公子,刚刚我已经让人去通知慧贤师太,想必这会都快到门口了。”

    冯都头领着章三公子到下马石旁,三公子下马,快步走到第一个轿子边上,待轿子停稳,轻轻撩开轿帘笑着说道:“奶奶,凤栖庵到了,您慢点。”

    里面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扶住章三公子的手,慢慢的走出来。看着这章公子说道:“乖孙儿,还是你最懂事,走跟奶奶进去。”

    章老太太正迈步往里走,后面轿子里下来一个个中年大婶竞相前来搀扶,凤栖庵也是中门大开,庵内一个老年尼姑带领着一大片尼姑前来迎接。

    见了章老太,为首的老尼姑合上双手说道:“阿弥陀佛,贫尼这里有礼了。”

    章老太太也合上手说道:“慧贤师太不必多礼。”

    慧贤右手一引:“请”

    老太太回道:“请”

    一行人大摇大摆的往凤栖庵里行去,这时也没有提章三公子和随行的小斯等人是男眷的事了。

    张三只觉得这一切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更为双儿相信这样的地方能修行感到可悲。又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很可笑。

    李四看张三一副悲愤,苦笑不得的表情,担心张三受了刺激就说道:“三哥,那时章相公的家眷,自然可以随意出入,一会等她们走了,我们使些钱,肯定能见到双儿姑娘的。”

    张三站在门口来回的转着圈,看看天色,也不知道这老太太要拜到什么时候。

    又等了两分钟,实在等不下去,就示意李四现在先去问问,李四得了张三的命令,立刻揣着钱上前探问。先又给了那当班的都头一吊钱,又跑到门口给看门的尼姑送了些钱。

    那尼姑见张三等人态度那么坚决,也怕真的认识慧德师太,就留下一个人看门一个进去询问了。

    张三又在门口乱转了二三十分钟,那去通禀的尼姑才气喘吁吁的跑回来。

    张三本想上去询问,但是被看门的禁军拦下,那尼姑这次确没有停在门前颐气指使。

    而是跑过来问道:“你们谁是张三公子?”

    张三一听连忙说道:“我是张三,可见到我妹妹了?”

    那尼姑怪异的扫视了张三几眼,拿出手里的一个红布包递上来,说道:“双儿姑娘让把这个东西交给张三公子,并且双儿姑娘说,她会在庵内为公子每日祈福诵经,只盼公子早日找到如意郎君,如若公子再来寻找,她情愿削发为尼。”

    张三听了傻眼了,接过那尼姑手里的红布包,打开一看,原来是当日张三递给双儿的那对镯子,张三原本以为双儿已经把它卖了给老吴看病,没想到确一直留在身边。

    张三安慰着自己,只要她还好好的就好,可以慢慢来嘛。

    但是张三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一块重要的东西。整个人觉得提不起精神来。

    张三静静的靠着墙,双眼呆滞的看着前方。心里乱七八糟的。张三很想进去看看双儿到底怎么样了。

    但是一来害怕双儿不愿见到自己,二来也是这狗眼看人低的看门狗阻止。

    想拿望远镜去看,但是周围也没有什么方便的地方。加上天色又不是很好。

    张三就这样一直发愣,直到那章老太太上完香出来,天上又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张三落寞的走在回去的路上,身边杨泰给他披上蓑衣。

    凤栖庵门口,双儿看着张三远去的背影偷偷流泪。原来她一直在门后看着张三他们。

    回到家张三也不说话,脱下蓑衣倒头就睡,大家看张三心情不好也没有去打搅。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张三才被一阵狗叫声惊醒。张三起身看见院门外,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口,被呼保义吓得想进来又不敢。

    张三一看原来是张元霸的妹妹,连忙起身叫住呼保义。呼保义听到张三喊它,立刻不再叫,跑到张三跟前,转了几圈,摇着尾巴。

    最近一直没太在意,现在再看,呼保义身上的癣都好了,也不那么消瘦了。只是身上有的地方还是没有毛。

    张三摸摸它的头往厨房一指,呼保义就乖巧的跑去厨房了。

    张三来到门口打开门,微笑着说道:“进来吧。来把食盒给我。”

    小女孩双手递过食盒脆生生的说道:“这是四哥让我送来给三哥的早饭。他们太忙就让我送过来了。”

    张三笑着说道:“那真是辛苦你了,谢谢你。你吃饭了么?一起吃点吧。”

    小女孩说道:“吃过了,那三哥我先回去了。”

    “哎,别急着走,等三哥一会,三哥吃完跟你一起走好不好。”

    小姑娘虽然已经十二岁了,但是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看着也就像是八九岁的小女孩似的。所以张三免不得说话的语气尽量像哄孩子一样。

第五十四章 小姑娘的心思() 
但是小姑娘心里确不是这么想,这里可是大宋,十四五岁的姑娘嫁人都是正常的事情,你说十二岁的姑娘还是小女孩么。

    所以小姑娘有些害羞,也有些奇怪,不过还是觉得张三真是个大好人。昨天张元霸回家把张三一天的遭遇跟小姑娘说,小姑娘又在干活的时候听大婶们聊起。

    不管别人怎么想,在小姑娘的心目中,张三是一个十足的大好人,首先是给了自己和哥哥饱饭。然后给了自己和哥哥一个家,热心的帮助大家,对吴德才的父亲无私的帮助,甚至为了给老吴治病把自己家的地都卖了。给老吴送葬,不嫌弃双儿姐姐的命格,双儿姐姐走了还去寻找。又聪明,又能干。在小姑娘的心里张三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张三把姑娘叫进屋里,示意她坐,自己把食盒打开放在桌子上,里面有一盘小笼包一份煎饼还有一碗米粥。

    张三出去洗漱一下,就开始吃,看着小女孩低着头也不动,也不说话。就问到:“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一菲。”小姑娘害羞的回答道。

    “哦,这些天,住的可习惯,有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没有,都挺好。”小姨菲低着头回答着张三的问题。

    张三吃着饭也不知道跟小姑娘聊什么。也就不再说话,安静吃饭。吃完饭张三关上门就和小姑娘一起去摊位那边。

    因为第一天的精彩表演,又是免费,经过一天的传播,今天来的人更多了。

    想来要不了几天这边就会形成一处热闹的消遣场所。

    台上正在上演的是西游记。不仅路过的人停下来听,就连李四这些干活的人有时都沉醉其中忘记手头的工作。

    张三来到这边跟大家打了个招呼,转了一圈看到大家分工明确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觉得也插不上手。就开始研究着是不是增加些小吃种类还有戏曲曲目。

    想起进开封府大牢前打算的做一些本土小吃的计划也可以开始了,看看周围已经有几个附近的小商贩聚集到这边了。

    张三叫过李四让问问自己招募的这些人都会做什么小吃,今天就准备材料,抓紧时间最好今天明天就试好开卖。

    除了小吃上午和晚上的正餐也可以开始准备了。中午吃什么?

    张三想起后世,午饭的种类很多,但是这边能做的也就是面食,米饭之类的。

    面食的种类就多了,米饭也有很多种,最后张三决定先来个烩面,板面,拌面,油泼面,盖浇饭,煲仔饭,还有炒饭再来个小炒配饭。

    现在炒菜还是很多大饭店的不传之秘,再加上植物油榨取不易,动物油价格太高。所以张三这边要是推出炒菜,想来一定能引来一批尝鲜的食客。

    想到就做,张三立刻招呼上李四去加工食材的院子。

    来到院子里张三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但是只是一眼,张三脸就黑了,立刻喝道:“都停下!”

    大家本来干的热火朝天,一看张三生气,顿时吓得无所适从,一个个看着张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张三平复了一下心情,暗暗对自己说,这是古代,不能要求太高,吸了口气说道:“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做的是吃的,吃进嘴里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保证干净!”

    “干净!第一就是食材干净,你看看,这洗菜的水都快洗黑了,能洗净菜么?还有这些菜根本就没有洗。再看这豆子,里面还有霉的烂的,这些都要挑出来,丢掉。和面的包包子,蒸饺的,就只干这一样!这边去杀鸡,杀完手都不洗就去包包子?……”张三越说越生气,把所有人挨个骂了一遍。

    李四看张三气出的差不多了,打圆场道:“好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干净,都干活吧。”

    “等等。”张三叫住大家说道:“李四你来安排,把他们分工一下,干什么的就专干什么。多安排几个打水的。”

    “好,知道了。”李四准备去安排。

    “还有。”张三又一次叫住大家,“以后不要叫孩子们来干活,十四岁以下的男孩,十五岁以下的女孩都不要干活。这几天先玩着,过阵子,我请几个先生,女孩就学学针织女红,琴棋书画,男孩就读书练武,再不行就学个木匠铁匠的手艺活。人不够我们再找就是了。”

    李四惊讶的看着张三,大家也惊讶的看着张三,张三也是无奈的看着大家,心里苦笑着,这就是代沟啊,怎么跟他们解释这教育的重要性啊。

    解释不了就不说了,反正他们早晚会明白自己的苦心的,看大家还在发愣,张三说道:“好了,没事了,都干活吧。”

    张三李四一阵忙碌总算安排好了大家的工作。张三又叫来几个年轻点的开始试着做刚刚自己想到的几种吃的,其他都还好,只是这炒菜一项上,大家都没有接触过,张三演示了几遍都没有人学会。

    张三只好多叫几个人,多试几次,找出天分好的两个,让他们专心练习,这样一来上午饭就有着落了,不好吃也没关系,现在这些人还不追求这个。

    张三一边指导着他们怎么做,一边试吃,为了不至于浪费,张三特意把张元霸也叫过来,张三负责试张元霸负责吃。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中午大家就吃上了各种面条还有盖浇饭。炒饭之类的。张三特意让人用食盒装了一些给摊子那边也送去。

    最后综合评价基本达到了大家的要求。张三就开始安排那边出摊。准备材料,至于这两个炒菜的暂时还达不到张三的要求。

    但是没有办法。现在食材和调料都很缺乏,主要就是缺少辣椒,张三本人就是一个辣迷,无辣不欢。再加上没有味精,所以张三尝的很不开心。

    好在辣椒明年就解决了,至于味精张三记得是小日本一个科学家发现的。至于制作方法,好像记得有很多东西都含有味精的。

    张三记得自己浏览过一些网页说自制味精,一般都是香菇啦,虾皮,紫菜什么的。

第五十五章 拜见王进() 
紫菜就不用想了,现在人又不吃这个,想收集还要跑到海边去。香菇和虾皮倒是可以试试,这两样东西现在这边都有,开始试着加入菜里面,再一尝,果然鲜了一点。

    张三心里盘算着,这个是不是可以作为秘方保存呢?恩,至少辣椒出来之前还是可以作为秘方的。

    张三让李四找一个信得过的兄弟专门生产虾皮和蘑菇混合的粉末。

    想到味精,张三又想到了一个著名的十三香,好像就是发源于北宋的吧?

    张三叫过李四问道:“你可知道这东京城何处有卖十三香的?”

    李四低头想想才说道:“哦,听过,就是兴隆堂那个秘制十三香吧,听说都收入御膳房了,三哥要买么?听说一斤要两吊钱。”

    张三一听有了,就拿来纸笔写下十三香的配方说道:“你去买一点回来,你再去按这个买来磨碎。”

    写到一半,张三停下问道:“你说一斤两吊钱?还是秘制的?其他地方没有其他十三香卖么?”

    “有道是有,而且也便宜。听说都没有他家的味道好。”

    张三想了想,停下笔在另一张纸上写下剩下的六味配料交给李四说道:“你把这两张分两个药店买一些,交给一个信得过的兄弟,配好,磨成粉,跟刚刚那个一样,越细越好。”

    “哎,好唻。”李四接过单子就出去了。

    张三之所以知道十三香的配方还是因为听相声还有小时候听那些走街串巷的十三香小贩的叫卖。当时觉得好玩就记下了,现在虽然大部分词记不得了,但是中间那段配料确正好记得。

    只可惜已经不是独门生意了。

    不过张三确有自己的独门绝招,那就是把十三香加上香菇粉,虾皮粉,紫菜粉做成十六香,嘿嘿,你十三香我十六香听着就比你牛。

    张三心里暗爽着,仔细一算,张三发现自己现在掌握的挣钱门路已经不少了,至少养活着一两百人是没有问题,张三现在有一种大展拳脚的冲动。

    但是想想还是算了,现在的自己还不适合做这些独门生意,京城的水太深,还不是自己现在能玩得转的。

    还是积累实力慢慢来吧。现在自己手里也只有公主这张虎皮了。但是东京城里不卖公主面子的人,想来是多的是吧。

    张三想着想着,正好看到张元霸正接替其他人磨豆子,原本推磨的两个人见张元霸来了,自动让开,只见张元霸推着磨转圈,竟然比刚刚两个人还要快,而且完全看不到一丝吃力的样子。连放豆子的人都跟着加快了速度。

    张三看着无奈的笑笑,这样的人才用来拉磨真是大才小用了,看看天,已经是下午三点多的样子了。

    想想也是时候去拜访一下那个王进了,张三正准备叫李四去叫杨泰,才想起李四被自己安排着去做调料了。

    张三本想自己带着张元霸去找杨泰去,又想起自己又不知道那王进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