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矩。”
大家一听张三这么说也不敢在交头接耳,张三看大家都在仔细听,就接着说道:
“京城房价甚贵,这一间屋子都要一两贯钱,如果一家一间单单是房租就要每月百十贯,所以你们要分为男女住在两个院子里,当然小孩子跟着女人院子住,我会派专人照看。”
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说话,他们也都知道张三并没有骗他们。所以也不好说什么。
张三见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反对,就继续说道:“当然肯干活,卖力气的人还是有机会住进自己的单间的。”
张三看着交头接耳的众人说道:“其他的我们以后再慢慢说,现在开始分房。”
说完李四猴子还有杨泰开始指挥大家到各自的院子,大家整理着自己的生活物品,算是暂时安顿下来。
原本张三还想,今天就能开工呢,但是看看这边的状态觉得恐怕一天很难收拾好。
眼看着日头已经到了中午,为了不耽误小吃街那边的生产,张三让李四先挑选了十个人过去帮忙。
其他人开始打扫收拾院子,新的工坊院子里有很多东西需要添置。
而且那些人的饭食也要安排,总不能顿顿都在街上吃吧。
中午这顿张三让人买了米和麦子掺和在一起煮粥,每人只能喝最多三碗。吃饭时张三特意言明,不是不给大家饱饭,只是大家身体需要适应。
只是张三不知道,这一顿米粥已经让大家很满足了,张三特意允许张元霸可以喝六碗。
到了下午张三让李四回来帮忙布置这边的各个生产环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小吃制作方便搬过来的就先搬,在这边先开工。
至于新东西,张三只有一边安排人去采买,一边教大家制作。
一天的忙碌混乱之后,总算把事情安排妥当,天黑后张三又特意去老吴家看了看。
双儿因为她爹的病情,这两日也消瘦下来,张三看着躺在床上昏迷的老吴,也没有一点办法。
晚上张三李四还有杨泰在家算账,发现仅仅一天时间,就花掉了一百五十多贯,而且这么多人的吃喝用度,就算节省,一天也要八贯钱左右。
刨去那边小吃摊建设预留的五百贯,也就是说,剩下的钱只够大家一个月的开支而已。
这一个月不成功,那么就只有裁员或者关门了。
张三当然知道,以现在的趋势不会,就算发不了大财,至少养活这些人应该没有问题吧。
反正工作进度都要加快,既然有钱了,自然不能按部就班的继续慢慢发展。
明天有三样小吃要开卖了,炸串,铁板豆腐只是小项目。
真正重要的还是早餐系列,只有有特色的早餐,才能真正把那些只是来图新鲜的人,变成熟客,常客。
在张三的印象中要做好餐饮,只是做到两点,一个就是好吃,一个就是集中规模。
至于好吃,除了做工讲究材料地道之外,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以前还担心自己的一些创意被人学去,那么有了辣椒,就不在担心这个了。
至少在辣椒大规模普及以前,义兴和记的特色将无法模仿。
辣椒会不会普及?张三觉得肯定会!但是张三到时候更加不会担心被抢了生意。
到时候如果只是还只是依靠一招鲜的市井小吃摊主。那也就不用混了,趁早找个坑把自己埋了了事。
别的不说,找一个小岛,专门种植辣椒,然后卖辣椒就是个好生意。
张三想着既然要种那岛的事情怎么搞唻,梁山虽然是个好地方,但是自己有本事占下来种辣椒么?不知道王伦上山没有。
反正现在是不要想了,以后有机会再看吧。
张三又想到阮氏兄弟,还有浪里白条张顺,混江龙李俊等人,不知道现在在干吗?
阮氏兄弟应该在石碣村吧,张顺李俊在哪来着,是浔阳江还是长江来着?
石碣村在梁山,浔阳江和长江上就难找了,只是张三却不觉得依靠几个水性好的人就能建成一直厉害的水军。
当然内河小船战斗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真正的大海或者长江上的战斗,水性只是一个方面吧?
第三十六章 鼓上蚤时迁()
其实梁山上根本没有重视过水军,当然那时代的人普遍都是如此。
梁山上也有很多厉害人物被埋没,例如时迁,其实时迁最大的作用不是偷东西,而是搞情报工作。
情报工作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但是像宋江这样把一个情报人才如此浪费,仅仅排倒数第二,绝对是绝无仅有啊。
张三想着自己有没有机会收服时迁呢?时迁在哪来着?
好像和杨雄石秀在蓟州来着,以后有机会要去收服个试试,时迁好像是主动上梁山的吧?
张三正在胡乱想着事情,那边李四和杨泰看着,张三一会皱眉,一会微笑的在干嘛?
两人对视一眼,李四上前捣捣张三问道:“三哥怎么了?”
张三这才反应过来,说道:“没什么,对了,今晚的伙食安排的如何?他们可还住的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那里不比破庙好几倍,晚饭一人两个炊饼,一碗稀饭,众人都感谢三哥仁义呢。明天的上工时间也都安排了。三哥不必担心。”李四回答道。
“哦,那就好,大家都休息吧,明天还要忙活。”张三申了个懒腰说道。
李四和杨泰各自去睡了,张三又躺在床上思考着水浒中各个人物所处的位置。迷迷糊糊的睡去了。
第二日,杨泰五点多钟来叫张三起床,梳洗完毕,张三就和杨泰一起去义和兴那边照看。
小笼包这边早有人两点多就起来按张三的要求准备,今天第一次开卖,所以张三就过来盯着。
这种小笼包也并不是什么特色,大宋也有,但是只出现在大官皇家,寻常百姓很难吃到。
张三之所以选择这个,因为味道好,像小笼包,有灌汤包、菜包、肉包、豆腐包等等很多种,制作也简单,而且一笼包子有十个左右,让人看着像很多的样子。
这样能够满足大家的购物欲,相比三文钱买一个大包子,五文钱能买十个会不会有很划算的感觉。
除了小笼包,还有素包,蒸饺,烧卖,等等反正只是以后吃过用蒸笼蒸的东西,张三都打算做。
要不是蟹黄包现在怕大家接受不了,张三也要来点了。反正现在螃蟹不贵来着。可惜张三记得古人好像不怎么吃螃蟹之类的东西,张三记得在哪看一篇报道说,解放前的上海地区某穷人靠吃大闸蟹度日……。
除了蒸笼里的,张三还推出了煎饼,现在张三还真没有见过,张三记得后世每一个卖小笼包的都会卖煎饼。
还有就是生煎,上海那边叫生煎,北方一般都叫水煎包,或者煎包。
至于张三现在做的则是更偏向自己小时候吃到的,家乡味道。
今天张三为了打响煎包和小笼包的名气,特备推出了试吃活动,凡是前来购买任何一样小吃的人均获赠一个小笼包或者水煎包。
于是今早这边就多了一批,来一个一文的关东煮来领包子的人。
张三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已经无力吐槽。好在美食的诱惑力很强,大批人尝了一个之后,纷纷购买。
当然就算一串关东煮送一个包子,张三还是微盈利的。关东煮一串一文,一串能串多少东西。
所以张三决定,这个活动要多搞几天!
相比前两天大家没有头绪的忙碌,今天人手的增加,使得这边的事情慢慢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见到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张三就让李四和两个木匠还有铁匠过来一起规划这边戏台还有其它场地的建设问题。
这里张三是不打算拉院墙的,所有演出都是开放式的,演出的目的也是为了吸引人气。
所以工作的难度就小很多了,只需要戏台和桌椅板凳就行了。
关键就在于两边的小吃摊位设置,为了适应大宋的潮流,张三也决定侵街经营。
所谓的侵街就是现在的占道经营了,大宋和现代不一样,只要不越过官府标注的线,那么官府是允许占道经营的。
这样,这边的小吃就可以向两边延伸一些,这里按照张三的规划,是必然会发展成一个热闹的小吃街摊位集中地的。
这也必然会有其它人前来摆摊沾沾义兴和的人气,所以张三决定再别人没来之前自己先把好的摊位给占着,大家就是先到先得了。
所以除了自己宅地上的空地,张三又往两边和街对面圈了一些摊位,明天这些地方就会有各种大宋本土小吃出现。
糖人、冰糖葫芦、面人、炒凉粉、杏仁茶、羊肉炕馍、江米切糕、冰糖熟梨、花生糕、花糕、蜜糕、蜂糖糕、栗糕、麦糕、豆糕、这些张三都打算安排在外围。
里面张三要把后世所有的小吃都搬过来,做成特色才能招揽更多的客人。
随着小吃花样的增多,相比两天前,这边的人流也明显的增加了。
原本张三以为以前只是在中午晚上才有人吃的炸串和铁板豆腐生意不会多好,但是没想到卖的好像还都不错的样子。
就连那个临时增加的茶摊都有不错的生意,这些人吃完饭,一些人会坐下来聊会天,喝杯茶。
张三现在是准备好一样,就上一样,这边一上午时间就陆续上了好几个品种。
那边的戏台也开始运料过来准备搭建,京城有专门的工程队干这个。说了三天做好,绝对不会用三天半。
为了追求效率,张三要求最好两天搭好,在张三许诺加两成工钱后,那个工头拍着胸脯保证如期完工。
而张三自己招募的木匠主要负责小吃摊位的各种工具还有座椅等的制作。
经营一个铁匠铺还不是张三现在能做到的,那个铁匠就成了监工。
张三一直在那里处理着各种突发状况和做各种决策,总的来说就是花钱如流水一般。
张三正想着是不是该请个会计了,但是想起古代文人的孤高,张三觉得自己可能请不起吧。
现在大家的账目处于混乱状态总不是好事情,一开始大家只是投资了几百文钱而已,张三这次追加了九百贯,瞬间让大家的股本变得可有可无了起来。
张三觉得还是要把兄弟们集中起来商讨一个章程,免得以后起纠纷。
这事情晚做不如早做,一旦大家看到了里面的利益,到时再谈分配,难免让人起了贪欲。
到时兄弟反目,不如现在就把事情说清,该是谁的就是谁的。熄了那些人不该有的妄想。
第三十七章 初见王进()
正当张三在思考着如何分配股份的时候,张三看到杨泰和元霸一同赶来。
张三早上出门时让杨泰带着张元霸一起来找自己,计划先去看看敬仰已久的王进,带上张元霸也是希望他能跟王进混个脸熟。
张三可是记得王进可是个出色的师傅,曾经教授过九纹龙史进来着。如果张元霸能得到他的传授那么距离猛将之路就不远了。
张三看到他两人来了,正准备叫上李四一同去找王进,那边一大队官兵浩浩荡荡而来。
张三连忙让开道路,怕冲撞了这些士兵,谁知道,这些士兵跑到这里竟然停下了。
这时为首的将军样的人喝问到:“谁是张三?”
连叫了三遍,把张三搞的有些晕头转向,看到这群士兵来找自己,张三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但是这些士兵拦住了所有退路,大家又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张三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说道。
“将军,小人就是张三。不知……”
张三话还没有说完,那将军就喝到:“张三,你的事发了,给我拿下,在场所有人等,一律严加盘问从犯一律不准放过,……。”
后边的话,张三已经听不清了,只见一大群士兵向自己扑过来。
杨泰见此情况,连忙把张三拉到身后,张元霸也顶到前边保护张三。
虽然两人都没有带武器,但是也不是这些寻常军汉能对付的,顿时几个上前的士兵就被打倒。
猴子眼疾手快,平日里没少看杨泰耍枪棒,连忙操了一根扁担叫到:“杨大哥,接棍。”
杨泰手里有了棍子,更不是这些士兵能近身了。那边众位兄弟也反应过来,纷纷拿出趁手的家伙上前。
一时间场面陷入胶着。张三这才反应过来。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突然来拿自己了。自己犯了什么罪?因为买卖人口?宋朝买卖人口有这么大罪么?这可怎么办?
照这个阵仗罪名不会小了,停止反抗不知结局会怎样,反抗下去这开封城可是号称驻扎着八十万禁军的,能跑得掉么。
张三正在思考着怎么化解眼前的危局,最后想到自己不是有系统么,只是这系统暂时也不顶用啊,自己好歹是有系统的主角不会这么容易就死了吧。
正当张三抱怨着系统关键时刻不顶用时,场面却发生了变化,只不过不是朝有利的方面变化,而是朝着坏的方面变化。
张元霸正两只手各提着一条凳子正在不停乱挥。
那边士兵人群中传来一声爆和:“散开,一群废物!”
士兵后方的人群中冲出一人,穿着青灰色布衣,上前就要抓张元霸的肩膀,只是张元霸一使劲就震开了抓住他肩膀的手。
那人道:“哦?有些力气。”
张元霸见那人来抓自己,立刻一凳子砸去,那人抓住张元霸的手腕,一拉一带,张元霸整个人都飞了起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周围士兵一见如此机会,顿时三五个人扑上来压住张元霸。其他人就要拿绳子去绑,张元霸这时已经从这一摔中清醒过来。
爆和一声,那几个压着的士兵瞬间都被掀翻几米开外。
那青衣客,叫到:“还敢反抗。”
那人上前抓住张元霸手腕,一个侧步,手臂一转,把张元霸一条手臂绞到身后,张元霸挥动另一条手臂要打,那人又是一拉一带,把他另一条手臂也剪在身后。
接着那青衣客,对着张元霸两条后膝盖各一脚,张元霸立刻被踢的跪在地上。
那人喝到:“给我绑了。”
左右士兵立刻拿着麻绳开始在张元霸身上缠绕。缠了十多圈,那人才松手。士兵们上前把张元霸按倒在地。
张三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这分分钟秒人的高手,不知道杨泰能撑住几招?看来自己要完蛋了。
张三正犹豫着要不要放弃抵抗时,那人已经走到杨泰的战圈外,从士兵手里抢过一条长枪就冲上去,众人一看他上来,立刻撤退。
只见他只攻击了几招,杨泰就只能招架了,那绿袍人打了几回合确突然停手说道:“咦,这是杨家枪?你是何人?”
杨泰这时才有机会看清来人身份,只是一眼杨泰就抱拳单膝跪地道:“恩公!”
那绿袍克眯着眼睛想了想问道:“你是那日耍棍的艺人?”
杨泰抱拳道:“正是在下,感谢恩公当日救命之恩。”
听到这里张三不禁感叹,怪不得秒张元霸跟玩似的,这货是王进!只是没想到自己初次见到水浒的顶尖高手之一,竟然是这种场合。
那王进看了看杨泰说道:“休叫我恩公,当日早知道你参与这等事,就该让他们打死了你!”
王进把杨泰说的一头雾水,杨泰回到:“请恩公明鉴,自从与恩公分别,我一直于张三兄弟一起做些小本买卖,并未做什么作奸犯科之事。”
王进正要继续说话,那身后的将军喝到:“王进,跟他啰嗦什么,还不速速将这一干人犯拿下听后公主发落。”
王进回头抱拳到:“是!”
说着就要上前,这时张三叹气道:“完了。”
到现在张三都没有搞明白这些官兵为什么要抓自己,自己什么时候还得罪过什么公主?
杨泰武功本就差王进一截,现在又打的畏首畏尾,又坚持了几个回合,被王进一枪挑掉扁担,等杨泰回头,王进的枪尖已经抵着咽喉。
那将军见王进胜了,对着左右说道:“给我绑了!”士兵们蜂拥而上制服了杨泰。
失去了这两个最能打的,其他人也都不敢反抗,张三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被士兵一顿乱棍打倒在地捆上。
那将军见控制住了局势就说道:“把这些人犯都押往军营,等候公主发落。”
王进听到这话说道:“指挥大人,按大宋律,这等人犯应当交由开封府收押。”
那都指挥使看看王进说道:“王教头,今日我等奉公主特指,天子脚下,这些恶棍做下如此恶事,我刚刚听那人叫你恩公,莫不是你与此事有牵连,想包庇这些人犯?”
王进辩白道:“小人不敢,前几日那人在街上和几个泼皮争执,小人出手相助一番,其余再无任何瓜葛,还请大人明鉴。”
那将军说道:“有无瓜葛自然有你家太尉定夺,现在此间事情以了,你还不回去交令。”
王进只得继续抱拳说道:“是,小人告退。”
第三十八章 开封府大牢()
那将军看着王进退走,吐了一口痰道:“呸,什么玩意,以为会耍两套枪棒就敢教训本官。”
这梁丰都指挥本也是世袭的将门,只是人如其名,平日里只盯着自己的田亩,半点真才实学也无。最会溜须拍马,今日正赶上公主盛怒抓人,想挣个头功,但又怕违反私自调兵的禁令,才请调了禁军教头,以演练名义前来。
梁丰看了看周围的人群说道:“来人,把这些家伙都压往开封府收监。”
士兵们应了一声开始压着张三等人往开封府大牢而去。
到了牢门口,里面的牢头节级一见这大阵仗连忙出来迎接。
那将军也不多话,直接就说道:“你等把这些人犯押入大牢。”
那牢头节级姓李名度,也是个老油子了,明知这不合规矩但又不好直接回绝。就抱拳拱手道:
“将军大人明鉴,进来多有城外饥民闹事,牢房早已人满为患。我家大人言明只有他手书人犯才能再进,将军大人可有我家大人手书?”
那梁丰也知道自己无权命令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