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六耳逆天-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了,是我鲁莽了,告辞。”姜子牙死心了,而闻仲目送姜子牙离去,随后反身回去,直接向孙明禀报,这些说辞都是安排好的。孙明并不是不停别人的意见,恰恰相反,他很鼓励大臣们出谋划策,但是一般治国方面,孙明的见识更多。

    姜子牙回到家中,让人喊马氏回来,而他开始收拾行装了,朝歌确实不是他的腾飞之地,他要去西岐看看。马氏自然不会同意的,“我不去,你要是走了我们马上合离。”马氏威胁道。

    “如此也好,免得耽误了你,我现在就写下文书。”姜子牙已经不能再忍受,直接挥笔写下合离文书一放,随后留书一封给了宋异人,直接不告而别。

第六十二章 垂钓

    姜子牙一路出了朝歌,随后唤出戊己杏黄旗,随身一裹直接离去,走的那叫一个疼快,远处的申公豹远远的看着,“子牙师兄,你我之间的较量现在可就是要开始了。”说完之后转身离去,回去向孙明汇报去了。

    姜子牙不告而别,只留下一纸合离的文书,还有一封交给宋异人的信件,马氏拿着所有家财和文书直接走了,而宋异人拿着那封信长吁短叹的,也是后悔给自己兄弟找了这么一门婚事,如此到是害了他。不过自己兄弟想来也是有本事的人,此去没有了马氏的拖累,必然一飞冲天,自己应该还是为他高兴才是,就是不知道是否有生之年还能见到他吗?

    孙明在麒麟殿后殿之中召见了申公豹,“姜子牙已经离去了?”

    “不错,大王,这次微臣没有动用丝毫的手段,一切都是他自己倒霉,看来真如大王所说,飞熊之相的两人不能相容啊!”申公豹为人如何孙明并不在意,在自己的手下办事儿,那么自己就可以掌握住他,按照自己的风格行事,这是帝王的本事。

    “恩,不错,此次你们两人之间的争斗算是开始了,不过你们之间的争斗并不是最主要的,此次封神之事牵连不小,诸天圣人可能全都会出手,到时候就不是凡人可以左右的了,一切还要看最顶层的较量,所以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多联络一些截教教众,我们可以让通天圣人站在我们一边儿,如此就简单的多了。”孙明利用申公豹的本事拉拢截教,如此最后通天祭出诛仙剑阵,这样才好,不然三清要是联合,那么他自己也是被动的很。

    “大王请放心,微臣这就去周游东海,必然可以结交大量的截教弟子,而一旦开战,太师闻仲也是可以请一些截教的三代弟子助阵,正所谓打了小的出来老的,如此更加的事半功倍。”

    “爱卿放心,此事孤心中有数,去吧,它日归来之时,孤以国师之位待之。”

    孙明不可能给申公豹丞相之位,毕竟商容吃过丹药之后,身体非常的好,而孙明还有更多的事情交给他去做呢,不过国师之位也是不错的,虽然是孙明新增的职位,但是权利不小,到时候两军开战,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申公豹也是离去,他这一走就是两年的时间,而姜子牙来到西岐之后,没有马上前去自荐,而是寻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了起来,不断的研读从昆仑山带下来的竹简。而平时则是在附近河边钓鱼,这里有一块突入河中的巨大岩石,姜子牙经常一顶斗笠,一身的蓑衣,怀抱鱼竿在此垂钓。

    不过,如果你走进了就会发现,他的鱼钩是直的,上面没有丝毫的鱼饵,如此钓鱼的方式也是绝无仅有了。附近有一个年轻的樵夫,名叫武吉,每日上山砍柴拿去卖,奉养家中老母,甚是孝顺,每日都打此处路过,久而久之甚是好奇。

    “老太公,每日可都有什么收获?”这一日武吉上前询问。

    而姜子牙则是一笑,“今日就有收获。”

    武吉闻之好奇,随后一看姜子牙的鱼篓,里面空空,一条小鱼都没有,于是笑道:“老太公,你鱼篓之中空空,可是没有一条鱼的。”

    “鱼儿不就在身边吗?”姜子牙转头,笑看着武吉,武吉一愣,随后明白过来。

    “您说我就是您的收获,您老可真会开玩笑。”武吉摇头说道。

    “你我有师徒之缘,我观你近日必然有灾,到时候可以来这里找我,我会救你一命的。”姜子牙说完继续钓鱼,而武吉则是一头的雾水,他本性善良,从来都是与人无争,对于姜子牙的话也是一笑而过,直接挑着自己的柴火离去了,他还要进城去卖。

    一连数日风平浪静,武吉没有出现丝毫的问题,而他也早就把姜子牙的话忘在了脑后,不过今天武吉再次挑着柴火进了西岐城中,他每日砍的柴火很多,毕竟年轻力壮的,这样也可以多卖上几个钱,给老母买点儿好吃的。

    每日都是如此,武吉挑着柴火来到西岐城中酒店、饭馆最多的一条的街市,他每天都是在这里卖掉柴火,而今日也是如此。但是刚进入街市没走几步,肩上的扁担突然一轻。扁担分两头,每一头各自挑着一大捆的柴火,分量可是不轻的,而他用的绳子却是有些年头了。

    身后的一捆柴火脱落,武吉措手不及,扁担瞬间弹起,最后向前拍去,本来不是大事儿,但是前方正好有人路过,经过他的面前,扁担落下之后,正中那人的头部,瞬间一声惨叫,直接倒地不起,武吉楞在当场。

    周围的人们听到惨叫之声,本能的转头来看,有人胆小的叫喊起来,“啊……杀人了!”先入为主,如此一来,大家都以为是杀人了,武吉傻呆呆的看着倒地之人,竟然忘记了上前施救,这是城中巡逻的西岐士兵赶来,为首之人上前一探鼻息。

    “小子,此人已死,你是杀人凶手,现在和我们走一趟吧!”士兵们面露凶色,毕竟西岐向来太平,算是诸侯中治安最好的一处了,原来强过朝歌甚多,不过现在没得比了。不过老百姓并不是很会对比,毕竟他们生活的也是安逸,不会想着去改变什么,一切都是很好的。

    武吉为人有些木讷老实,遇到这种突入其来的事情完全不知所措,双手一捂脸直接蹲在地方放声大哭,“我没有杀人,我真的没有人杀人。”他也只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恰好在此时,西岐的散宜生路过此处,听闻有人哀嚎,直接命令车架停了下来,他来到近前询问士兵,随后查看了现场,断定了这是有一起误杀,不过杀人就是杀人了,必然还是要给死者一个交代。

    “小伙子,此事确实有些问题,不过此人却是死于你的扁担之下,如此你还是跟着这些士卒去吧,想来审案的大人会给你一个交代的。”散宜生也是同情武吉,于是说道。

    “小人不敢脱罪,只是家中还有老母再世,无人照顾,一旦小人入狱,老母必死无疑,求大人开恩,让小人回去安顿老母。”武吉看到来了大官,急忙跪地说道。

    散宜生也颇为为难,毕竟如果武吉说的是真的,那么他家中老母必死无疑,如此两条人命也是不得不慎重,而奇葩的事情就发生在了这里,散宜生最后决定让武吉回去,“如此,我做主,你回去安顿好老母,再来城中领罪,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多谢大人,小人必定回来领罪。”武吉就这么被放回去了,不得不说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杀人嫌犯就这么在无人看押的情况下被放了回去。

    其实散宜生也是有自己的考虑,这件事情说起来不算是谋杀,而是误杀,判的轻重都可以的,不过具体如何散宜生也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听到武吉的请求,直接让他回去,从而考察此人的人品。这种事情在现代是不可能的,不过在古代就很有可能了,如果事情到了最后,武吉返回来领罪,随后散宜生出面定个比较轻的罪名也是一段佳话。

    武吉回到家中,和老母一说此事,老母是放声大哭,但是没有让武吉逃跑,母子都是老实人,而武吉这时才想起姜子牙的话来,于是告知老母,老母急忙让他去求救。

    武吉一路跑到河边儿,姜子牙依然在这里垂钓,他急忙跪倒在地,“求老太公救我,我愿意拜您为师。”

    姜子牙一笑,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你且回去,在你家屋后挖一个一人可趟的土坑,随后在头脚各点一盏油灯,每天晚上躺进去睡觉,七七四十九日之后,此灾可免。”姜子牙说完之后不再理会武吉,而武吉急忙回去办了。

    他严格按照姜子牙的话坐了,结果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他确实无事了,依然可以每天入城前去卖柴火,而也没有通缉他的告示。

    事实上那天之后,散宜生颇为关注此事,结果武吉没有回来,他认为对方畏罪潜逃了,这事儿让他很是闹心,姬昌听说之后一笑,“无妨,我来卜上一卦,帮爱卿看看此人到底在哪里,到时候你亲自去抓他。”

    姬昌卜卦之后一愣,“唉,此人以死啊。”他卜卦是出了名的准,而散宜生也是解开了心结,毕竟人都死了,那是不可能回来了,于是也就不在意了,根本没有发出通缉之令,于是武吉安然无事。

    武吉从此拜师姜子牙,每日砍柴、读书、习武,算是正式成为了姜子牙的弟子了,不过每次入城皆是带着斗笠,掩人耳目,他也是担心被人认出来。这一日在山中砍柴,随口唱着姜子牙交给他的道歌,“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这一唱不要紧,竟然将姬昌和散宜生唱来了。

    “原来你没死!”散宜生大喝一声,也是怒气冲冲的。

第六十三章 拜相

    姬昌和散宜生今日来附近狩猎,同时两人之间谈一些事情,毕竟现在西岐看似繁荣,但是问题很多,尤其是朝歌方面的压力太大了。

    “主公,如今冀州已经是朝歌的势力范围了,当初是否不应该放弃苏护呢?”散宜生骑在马上和姬昌并肩而行。

    “不放弃又如何?当初那就是一个圈套,如果我们西方各路诸侯出兵,武成王是必然退去的,然后嘛……百万大军随后而至,看他们最后攻城之时的状况就应该想到的,等了十日不过是给我们时间思考罢了,不然第一日即可破城。”姬昌叹息的说道。

    “这么说来,到真是如此,不过现在朝歌在西方嵌入了一颗钉子,我们该怎么办呢?”散宜生也是忧愁。

    “我曾经给自己算过一卦,命中有贵人相助,但是这个贵人始终并未出现,难道我姬昌的卦象不准了吗?”姬昌好像在自语自语,又或者说给散宜生听的。

    而这时武吉的歌声传来,姬昌一听,“快,那人必然是大贤之人。”姬昌听出歌声中的道理,于是急忙催促,他现在求贤若渴,怎么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一众人等加快速度,姬昌更是一马当先,可见其态度了,不过来到近前发现竟然是一个青年人,姬昌瞬间失望,而散宜生则是怒目而视,“原来你没死。”他大喝一声让姬昌一愣。

    “主公,此人就是武吉。”散宜生向姬昌解释了一下,而武吉一看自己的事情暴露了,急忙将东西一扔迈步就跑,他要找师傅救命啊!

    “追!”散宜生气急了,急忙下令随行的士兵追赶,不过武吉习武有些日子了,同时长年在山中打柴,最是熟悉这里,士兵们无论如何是追不上的,最后跟随武吉的踪迹来到了河边。

    “师傅救我!”武吉高声求救。

    不过姜子牙则是一笑,端坐于大石之上纹丝不动,依然在那里钓鱼,而且心情很好,因为他等的大鱼到了。武吉跑到姜子牙身边儿双膝跪地,“师傅救我,我被发现了。”

    姜子牙不答,而武吉也是不敢再说,他知道师傅是有本事的,而现在他只能等着,师傅总是那么的高深。姬昌等人追了过来,姬昌一眼看到了姜子牙,不过对方头带斗笠,身着蓑衣看不清面容,但是他知道武吉此时跑到这里来必然是有所依仗,“且慢。”

    姬昌叫住了士兵,随后翻身下马,然后步行上前,散宜生急忙拦住,“主公,武吉是杀人凶手,不可靠前。”

    “无妨,想来这位应该是一位高人,不然不可能让我的卦象出错,我正要前去拜见。”姬昌上前行礼,随后言道:“这位可是破了我卦象的高人?”

    “不错,我与武吉有师徒之缘,不可能看着他身陷囹圄,而他也不是故意杀人,如今武吉已死,一切罪过皆是过去了。”姜子牙头也没有回,直接说出了他替武吉脱罪之事,姬昌没有愤怒,而是惊讶。

    他走上大石,来到姜子牙的身边儿,看着姜子牙钓鱼,当他看到鱼钩之时问道:“你这为何是直钩?”

    “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姜子牙简单的说了一句,姬昌觉得很有道理,也很有风骨,于是坐在身边儿和姜子牙攀谈,有意无意中将话题引到了治国之道上,而姜子牙自然不会错过机会,将自己所学一股脑的变成道理讲述出来,如此两人一直讲到正午也是不觉得饥饿。

    “老太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不知是否愿意出山相助?”经过攀谈之后,姬昌认定了姜子牙就是自己的贵人,有学问、有本事、道术高深。

    姜子牙也不会错过机会,不过该有的东西是不能少的,“不知西伯侯如何请我?”这话很有学问,姬昌也是一愣,随后思考了起来。

    他断定姜子牙就是自己要找的大贤之人,刚才的攀谈之中已经确定了,而现在对方要看自己的诚意了,自己可以给对方多少的东西,或者说是权利,毕竟贤者治国需要的是权力,不然很难有所作为的。而这些是要表现出来,自己的诚意如果不能打动对方,那么人家未必肯出山相助的。

    想到这里,姬昌回身去找散宜生,“散大夫,你去准别一乘滑竿,本侯要请大贤之人出山相助。”

    “是。”散宜生没有多问,他在西岐之中权利很大,但是自己有什么本事他是清楚的,也不会嫉妒姜子牙。滑竿准备妥当,毕竟人多力量大,士兵们很快制作了一乘滑竿,一张竹椅,两根结实的长干穿上。

    姬昌这才回来,“请太公出山相助姬昌,姬昌愿意抬着太公前往西岐。”姜子牙眉头一挑,他也是没有想到姬昌的决心这么大,于是也不再拿捏,直接收了东西,交给跪在一旁的武吉。

    “随我来。”简单的说了一句,随后直接坐上了滑竿,姬昌也是个狠人,他的年纪不小了,还好诸侯大多是武将出身,他们的祖上都是武将,身体依然健朗,直接在士兵的帮助下扛起滑竿的前方,而后面则是一名强壮的军士。

    如此,姬昌亲自抬着姜子牙往回走,一直抬到了他的车架之处,“好了,西伯侯到此就可以了。”姜子牙没有继续乘坐,他要的不过是一个态度罢了,姬昌已经满头的大汗了,毕竟年岁有些大了。

    放下滑竿之后,姜子牙落地,随后说道:“请侯爷更衣,免得受了风寒。”

    姬昌点了点头,“请太公稍后。”如此叫法也是不错的,姜子牙今年七十一岁了,快要七十二岁了。

    姬昌更衣之后,再次恢复了诸侯风采,姜子牙则是一撩衣服的下摆双膝跪地,“臣,姜子牙参加主公,愿辅佐主公成就霸业。”

    如此,姜子牙称臣,姬昌高兴的急忙上前,“有子牙相助,我西岐昌盛之日可待,快快请起。”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就此而出,姬昌拉着姜子牙的手直接登上了自己的车架,而武吉的事情也是没有人提起了,仪仗起行,直接返回西岐,而姬昌和姜子牙则是又开始说起了话,到现在为止他们都没有吃饭,姬昌竟然神采飞扬。

    第二天一早,西伯侯姬昌议事,他们这里不能说是朝会,不然直接就是谋反,朝歌有借口发兵讨伐,而议事其实和朝会差不多,大商的诸侯更加像是一个个的小国家,臣服于朝歌的王权之下,这也是大商开始没落的根由,而孙明就是要收回权利,如此矛盾太过激烈了。

    姬昌直接封姜子牙为丞相,当场宽衣,直接穿上了丞相的朝服,西岐的文武大臣不解,不过散宜生昨天就得到了指示,提前给他们通过气了,如此也是算是稳妥。

    “丞相,如今西岐的形势堪忧,不知道丞相有何良策。”这句话昨天姬昌就是想要问的,不过因为今日才是重点,需要让大家知道姜子牙的能力,所以忍到了现在,这也是他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姜子牙一笑,随后说道:“主公不必忧虑,如今的形势臣已经知晓,朝歌势大,如此西方剩余的两百路诸侯必然以主公马首是瞻,如此主公可以与他们会盟,集中两百路诸侯的力量,发展几年的时间,必然可以与朝歌分庭抗礼。”

    “如此虽然说得简单,不过真要是做起来也是难啊!”姬昌有些担忧。

    “过去很难,现在则是简单了很多,毕竟朝歌一家独大,实力雄厚,他们如果不依靠主公,那么只有献上自己的封地方可保全,想来没有人愿意如此,而这正是主公的机会。诸侯确实弊病不少,如今的大王就是看到这一点,他才会首先在朝歌的势力范围之内,将所有土地收回国有,然后再发给平民耕种,同时重视商业,建立商城,如此可以聚集天下财富和天下民心,真的是很厉害的。”姜子牙这次在深山中读书、钓鱼,其实也是在思考着问题。

    姬昌点了点头,随后问道:“我西岐可否效仿?”

    “不可,西岐的情况和朝歌不同,当初朝歌的势力范围虽大,但是和四方诸侯加起来的地域相比就太小了,同时那里没有什么危险,毕竟王室乃是正统,诸侯没有理由插手其中,而这也给了他们机会,正好一鼓作气的完成土地的改革,建立了强大的基础。”

    “而他们又重视工匠,尤其是冶炼方面更加进步神速,提高匠人的地位,此事到是可以效仿,毕竟军械差距有些大了,不过时间上是来不及了,此事我还需要去请教家师,家师最是擅长炼器,必然可以给予指点的。”

    “如此有劳丞相,本来相安无事最好,不过当今大王野心勃勃,全然忘记了当初吾等祖上相助商汤建立大商之时的承诺,想要我之祖地,如此安能相送?”姬昌找了一个理由,这也是时尚了,姜子牙点了点头,自己这位主公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