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炼金-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都不重,白廉又天生力大无穷,抬得非常轻松。而且它们似乎经受过了非常“专业”的训练,每一步都走得相当稳,张参坐在上面,基本感觉不到有震动,就和坐高铁一样。

    张参心中的怪异之情,愈发浓重。

    上山的青石路两旁,没有什么风景,一眼看过去,都是蓊郁一片,除了缭绕的薄雾和不时窜起的飞鸟之外,堪称千篇一律。

    直到渐渐逼临山腰。

    老实说,虽然入眼的建筑群也相当恢宏瑰丽,但是对于张参来说,它的震撼还比不上之前的青章和白廉,毕竟比这更加宏大的山城建筑群他也见过。

    在现实地球上,也是很多山城。一大片建筑,都建造在山上,一层一层,鳞次栉比,令人震撼。尤其在现代科技没有出现之前,那些完全依凭人力一点点堆积而成的规模庞大的山城,更是让人感慨先人的智慧之伟大。

    张参的淡定表现,让一直暗中观察他的飞庐子有些失望。

    失望过后,也不禁有些不满。

    飞庐子的情绪变化,张参毫不在意。

    他的目光集中在那块足有两人高的巨大青石上。

    那是一块天然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大青石,露出地面的部分看起来像是一座大碑。

    青石的绝大部分区域被青苔覆盖,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

    上面有两个字——

    飞仙。

    张参的全部心神都被这两个字吸引。

    明明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文字,没有什么剑意刀意道韵禅音,就是两个普普通通的文字,却给了张参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恍惚间,他回忆起了初次见到真理之书时的情景。

    真理之书的巨大扉页上,有一个“理”字。

    “飞庐子,这两个字,是谁写的?”

    “大宗师。”

第九章 炼金术、炼丹术(一)() 
张参加入飞仙峰一事,没有什么波折。

    前文说过,所谓炼丹师,更多时候还是一群学者与科学家的结合体,性格方面也相对温和,也没什么门户之见,张参也因此成为飞仙峰的一员。

    炼金术的资料,飞仙峰巨大的藏书楼里并不缺乏。

    究其源头,还是当年西之贤者在清国的横扫屠戮,以及之后大宗师本人也多次强调兼容并蓄。

    当然,书籍上的记载再多再详细,也比不上真人的演示操作。

    张参加入飞仙峰而且拥有和正常出师的炼丹师同样的权利的代价交换,便是他需要每隔两三天去“讲课”,让炼丹师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炼金术。

    以张参自己的观点,自己成为了飞仙峰这座“大学”的“客座教师”,只要每星期上一到两次课,就能享受和教授同等级的待遇。

    这真真是极好的。

    飞仙峰方面给了张参十天的时间了解炼丹术的一些知识,这个提议正中他的下怀。

    飞仙峰的管理方式很有意思,并不是炼丹师负责的——没人愿意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相反,是普通人负责!

    没错,炼丹师从清国找来一些身家清白又懂得杂物处理的普通人,将飞仙峰上面的一应大小事务都交给了他们,除非是牵涉到某个炼丹师性命的大事,否则都不过问的。

    不干涉不代表不懂,能够成为炼丹师,脑子都是很聪明的,而且还有一些不能被普通人知晓的秘术存在,足以让炼丹师分辨真假。

    对于这些普通人而言,他们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好,若是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觉得炼丹师不会杀人。

    负责和张参接洽的是一个叫做墨弦的中年男子,流着八字胡,给人一种非常精明的感觉。

    住处、童仆、饮食等等杂物,都是墨弦忙前忙后,替张参打理。十天的准备时间,也是墨弦替飞仙峰那边转达过来。

    尽管长得很像是狗头军师,墨弦说话做事,却给人一种谨慎、务实的印象,这也使得张参对他感观不错,相处融洽。

    十天,当张参从墨弦口中得知这个数字时,立时有了决断。

    当天下午,他便搬进了藏书楼旁边的数幢楼房的一间。这些房子,是专门为了像张参这样连路都懒得走,整天整天泡在藏书楼里的家伙准备的。

    十天时间,对于大脑第一区开发度接近百分之十六的张参来说,囫囵吞枣的话,足够看完小半个藏书楼的藏书了!

    张参自然不会那么干。

    利用这十天功夫,他将丹道初级内容拾漏补遗,中级内容也有所涉猎,了解了大概的框架。

    炼丹术,以“气”为本。

    一套完整的炼丹术工作,包含了感知、引气、循环、融念、炼成五个步骤!

    “感知”和“引气”,都很简单,正如名字所昭示的,前者意为感知天地间的“气”之流动,后者需要炼丹师以自身的意念引导某一股或者某几股“气”,使它按照自己的想法流动。

    “循环”,这是一个槛,不仅仅是菜鸟和合格炼丹师之间的槛,也是普通炼丹师和优秀炼丹师之间的槛。所谓“循环”,即对之前引动的“气”之流进行引导,使它成为一个“圆”。

    一如张参绘制炼成阵伊始必需的圆,炼丹术中这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之前被炼丹师控制的那一股“气”,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天地“气”流运动,仿佛被人用瓢从河里舀出来的水,是无源之水,是死水。用这种死水来炼丹,后果不言而喻。

    为了让这一瓢死水重新恢复生机,必须炼丹师本人继续用意念引导,使得这股“气”再一次与周围的“气”流产生联系,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生态圈,既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又能从天地间抽取能量补充自身的消耗,不至于断绝。

    能否构建出这样一个循环,基本上决定了本次炼丹的成败。

    另外,很多地方,天地能量非常狂躁,“气”的流动非常复杂,仿佛存在无数暗流漩涡的海面,只有优秀的炼丹师,才能驾驭住这般场面,挥洒自如地炼成。

    “融念”,就是将炼丹师自身的一缕意念融入已经形成基础循环的“气”流中,将它作为个人和天地进行沟通的桥梁。桥梁越宽越坚固,个人和天地的沟通自然越便利,“融念”的程度如何,是否足够深入,直接决定了这次炼丹的成果是及格还是优良。

    某个著名炼丹师曾经打过这么一个比方。“融念”前面的步骤好比用缰绳牵着牛鼻子,虽然也能让牛乖乖地跟着你走,但是,细微处终究欠缺了灵活。如果“融念”这一步能够做到位,就仿佛自己变成牛,每一根筋腱的活动都了然于心,效果自然不同。

    “炼成”,这是炼丹的最后一个步骤。

    就好像用木头拼一条龙。前面四步,已经将图案设计、零件制作、打磨加工等等一应事情都完成,现在只剩下拼接了。但是,这条“龙”的零件非常非常多,如果炼丹师本身对于它的内部结构不了解,就算拼到死,也拼不出一条龙来。

    毕竟炼丹不是真正的拼木头,不能重来。

    实际上,这个步骤和张参所学炼金术之中的反应术式有些类似。

    这就体现出炼丹术和炼金术的差别了。

    两者就仿佛水墨画和工笔画,一者偏重整体一者注重细节,一者重意一者重形。

    所以双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事,在一方看来非常简单,在另一方却相当困难。

    比如张参相当头痛的风火雷雨的炼成。

    以炼金术的角度来看,炼成这些自然现象需要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想要大规模炼制,制造一场波及整座城市的风暴,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准备和相当的实力,根本做不到。

    反之,操纵地火水风,对于炼丹师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

    他们用自身意念控制天地之气,再以天地之气为媒介,引导、搅乱原本的自然气息流动,“模拟”正常自然现象产生的条件,从而轻松地制造暴雨雷霆。

    炼金术也有自己的长处。

    就比如用树叶和水,炼制氧气。

    这种程度的炼制,对于一名合格的炼金术师来说,小菜一碟。若是让炼丹师来做,他们只能抓瞎,根本就无从下手。

    诸天万界,任何道路走到最终都会有某种殊途同归的效果。

    炼金术和炼丹术本就是同一道路的两条分支,自然有更多的融合点。

    在亚美斯多利斯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国家炼金术师——红莲之炼金术师,佐尔夫J金布利。此人极其擅长爆炸类的炼成反应,甚至可以操纵人体内碳磷硫等元素进行爆炸反应炼成,制造出非常血腥残忍的屠杀。

    “人体炸弹”的炼成反应是非常快的,即使拥有贤者之石的高级炼金术师也很难去阻止。但是,偏偏对于炼丹师来说,只要达到了“洞微知著”的境界,一个念头,就能通过扰乱人体之气,令这种炼成反应中止。

    十天的潜心学习,张参获益良多。

    在最后一天的下午,张参离开了藏书楼,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这占地数百亩的藏书楼建筑群之后,哼着莫名小调,晃晃悠悠返回住处。

    接近两个小时的深度冥想也是深度休息之后,张参顿觉神清气爽,精气神回复巅峰。

    他来到后院,做个深呼吸,准备——

    第一次炼丹!

    炼丹师操纵地火水风,翻手风云动,为什么会被世人成为“炼丹师”,他们的丹道炼成也被称为“炼丹”呢,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炼丹师进行丹道炼成之时最直观的能够被普通人看到的炼成反应。

    张参来到一张石桌前,闭目,凝神。

    第一步,感知!

    强悍的精神力,在张参的控制下,衍化成十数道涓涓细流,温柔款款地朝四周虚空中探去。

    每一道精神力细流,都有张参的一缕意念。

    张参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到了这些意念之中,以它们为媒介,感知天地间的气。

    看到了!

    骤然,天地反转,“眼”前景色大变,仿佛进入了未知的神秘新天地。

    金银青蓝红黄黑紫绿白……

    视线中,烟气朦胧,光影幻化,无尽色彩渲染,快速流转,令人目眩神迷。

    也是张参精神力强大,否则初次炼丹的人,只能看见混沌沌灰蒙蒙一片,根本无法区分出这么细致的颜色变化。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天地之气!

    第二步,引气!

    “引气”考验的是炼丹师对于自身元神意念(精神力)的控制力,因为过于强大的意念是可以干涉现实的,若是炼炼丹师瞬间输出量过大,不仅无法成功引气,反而会使得原本的天地气流变得更加混乱,给自己之后的动作增加难度。

    这一点对于张参来说,毫无难度。

    【PS:本来想把一次炼成写完的,可是看下时间,卧槽……明天还要愉(苦)快(逼)地加班,还是早点上床吧】

第十章 炼金术、炼丹术(二)() 
第三步:循环!

    在第二步的“引气”之中,张参引动的是一股红色的“火”之气。因为是第一次,为了确保成功率,他选择是一股很小的气,大概一条草花蛇那般体积。

    张参小心翼翼探出自己的精神力,化作成千上万股,每一缕精神力都附着了一丝念头,让它们变得好似科技世界中的机械臂一样,能够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

    上万条精神细丝轻柔地落在那股火红之气上,一点点、一点点地将它的头尾拽住,往一个地方靠拢,直至——彼此接触!

    在张参的精细操控之下,那股火红之气终于头尾相接结成一个“圆”。

    圆成型的那一瞬,奇妙的变化产生了。

    淡淡的吸扯之力从圆环之中散逸而出,周围虚空之中那些游离的火之气,受到这股力量的牵引,纷纷朝圆环靠拢,随即,被吸收吞噬。

    火红圆环的色泽变得更加明亮纯粹,圆环内部也出现淡淡的红色雾气。

    至此,这股火红之气的变化已经达到了进行下一步的要求!

    第四步,融念!

    这个步骤,对于张参来说同样很简单。

    原本只是与火之气表面接触的精神力细丝纷纷动作起来,快速往圆环之中推进,相继“扎”进去,并且如同植物的根系一般,分化出更多更细的精神力节点,朝四周扩散。

    火红圆环瞬间被控制住。

    恍惚间,张参有种自己化身为这股火之气的错觉,内中每一缕“气”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可以做到完美控制,圆润如意。

    第五步,炼成!

    张参想要炼成的是一团火焰。

    对于的火焰的“结构”,他早就烂熟于心,以前也尝试多很多次,只是一直有些不如意,无法完美控制。

    在炼金术中,炼制火焰大致能够分为两种,一种麻烦的,一种取巧的。

    前者,控制空气高速运动,形成一块高温区域,其次给与充足的氧气以及相关“燃料”,凭空制造火焰。

    后者,提供一点火苗,同时控制四周的氧气朝这边汇聚,保持火焰的燃烧壮大并且使用精神力控制它的攻击方向、形状就可。

    第二种方法使用的人更多,像亚美斯多利斯有名的焰之炼金术师罗伊马斯坦,他有一对使用火绒制造的手套,轻轻摩擦就能产生火星。

    张参现在使用炼丹术制造火焰,更像是第一种。

    融念之后,这股火之气就仿佛他的分身,一个念头,就能控制火之圆环的一切动作。

    张参脑海中,浮现火焰的“结构”图。

    强大的精神力,演化出火焰的三维图像。

    念头才产生,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后院,张参面前,一团拳头大的火焰,凭空凝现,橙红色的火苗有力地跃动,似乎要脱离无形的控制,化身一场灭世之火,宣告自身的出现。

    张参一直紧闭以集中精神的双眼缓缓睁开,跃然入目的火焰让他忍不住露出激动的笑容,拳头握紧,狠狠一挥。

    终于,成功了!

    炼丹术和炼金术的另外一个区别,便是在炼成之后。

    若是使用炼金术炼制火焰,即使炼成,后续也要继续控制周围的氧气,保持燃料供给不断,这样才不会突然熄灭掉。

    炼丹术则不然。

    这团火焰产生之后,张参想要继续操作,只需要以精神力引导便可。想要壮大,就控制更多火之“气”流投入其中;想要改变形状,那就更加简单了,只要精神力足够强大、微操足够精准,想要它变成巨龙还是凤凰都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张参满脸笑容地看着眼前这团火焰,心随意转,后者焰心跃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壮大,转眼间就从拳头大的一团膨胀到面盆大小,哔哔剥剥的燃烧声更加热烈。

    高温扑面而来,张参只得连连后退,几乎都要退出后院。

    随即,张参念头再动,只见那团巨大的火焰开始缓缓拉长、变形,一点点从标准的水滴状化作一条烈焰巨蟒!

    盘成蛇阵、吐信子、游动、绞杀、撕咬……张参控制这条数米长的烈焰巨蟒,玩得不亦乐乎。

    不过,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火焰巨蟒的颜色也逐渐变得黯淡下来,最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不见。

    张参有些可惜,但也无可奈何。

    这就体现出炼丹术和炼金术的另一个区别了。

    在炼金术中,只要你精神力够强,完全可以将方圆万里空间的氧气都汇聚过来,将一颗小火苗催化成焚城天灾。但是,在炼丹术中,除非达到书籍中记载的“天人合一”的绝顶境界,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丹道讲究的是和天地自然和谐共处,自然不会恶意破坏天地间气的流动。

    真要说起来,像炼金术一样强行汇聚方圆万里之内的火之气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天地之气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导致阴阳五行失衡,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恐怖的!

    张参从藏书楼的某本书籍上看到了模糊的记载。

    据说,两国之间的大沙漠之所以会有这么广阔的面积,和久远前的一场旷世之战分不开。

    那一战,当时的巅峰炼丹师,引动方圆万里的烈火之气,化作九天雷火,焚天灭地,就好像下了一场恐怖的流星火雨,将当时充满生机的土地彻底摧毁,时至今日,依然是一片绝地!

    书籍上的记载非常模糊,却也让张参看得心驰神往,同时,也是心神暗凛,将这种事情列为禁忌。

    火焰巨蟒消散之后,张参马上就感觉到了四周温度的下降。

    这是火之气剧烈消耗的影响。

    不过,这种程度的消耗,在天地之气平衡的影响下,很快就有新的火之气填补,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视。

    第一次炼丹,张参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

    没有片刻休息,张参依次尝试了金、木、水、土等五行基础炼成的例外四种,都很完美。

    “金”之气炼成结果是一块最常见的铁,非常不可思议,张参即使事先知道了结果,依然有些目瞪口呆。根据书籍的记录,只要在炼丹过程中加入其他不同比例的“气”,就能得到更多更好的金属。

    更加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炼丹术的强大之处。

    “木”之气的炼成结果自然是一截树枝,干枯的树枝。若是提高“木”之气的强度,再添加“水”之气以及其他的一些天地之气,就能炼制出拥有生命力的枝桠甚至完好的植物。

    “水”之气的炼成,自然是一小团水。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想要炼制冰,竟然要在炼丹过程中添加“火”之气!

    “土”之气的炼成,没说的,泥土、岩石,这一块张参简直不要太熟悉,随手可成。

    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炼成,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毕竟,天地间,五行之气占据了绝大多数,也只有良好地掌握了五行的炼成,才拥有下山行走的资格。

    后院这么一块小小的地方,经过张参一阵折腾,虽然飞仙峰的天地之气浓度高,平衡速度也快,依然出现了短暂的失衡表现。

    看着院子里突然又是风又是雨一会儿亮一会儿暗,张参脸部表情不禁有些僵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