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上海之红色特工-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小姐害怕起来:“你,你要对你姐夫干什么?”

“你怕什么呀,我又不会伤害他。当初张学良、杨虎城能兵谏老蒋抗日,我张诚就能兵谏龙云投日!”张诚小声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金小姐有点明白了张诚的意思:“那你刚才打发走那两个人的意思,是要拿他们一道,然后才好跟他们提条件是吗?”

张诚笑了起来:“那是自然,还是我表姐聪明,你呀,还是赶紧去后堂洗个澡,休息一下,等我姐夫回来,给他个惊喜,然后给他先吹吹枕头风吧。”

金小姐嗔怪地瞪了张诚一眼,向着后室而去……

第三十四章 军统行动

龙云公馆客房内,南造云子忿忿地骂着:“这个张诚,跟咱们玩这套把戏,当时要不是你拦着我,我真就跟他翻脸了。”

施良微微一笑:“他这么做,无非是想给咱们来一个下马威,让我们不敢小视他,这样下次再谈话的时候,他就可以有足够的资本跟我们讨价还价。”

南造云子恼火地:“明明是他主动想要投诚,现在倒跟咱们端上架子,分明是看不起我们。”

施良又笑了:“你又错了,他这么做是想考验下,我们做为日本的秘使,到底有多大的权利和诚意,放心,我敢担保,下次见面,他的态度就会有很大转变的。”

南造云子:“你这么有自信?”

施良笑着说道:“要不要打个赌?输了的回到上海以后,请对方吃西餐。”

南造云子不服气地:“好,一言为定。”

昆明西山脚下的一处小房中,沈醉带领着他的几名新部下,也已经来到,这几名部下都是戴笠精心为沈醉挑选的,都是枪法精准,身手过硬,可以担任杀手的高手。其中刘宁、张志和严辉三个人的身手最为出众,是沈醉的主要助手。

夕阳西下,天色已晚。

沈醉坐在桌前喝着茶,默不作声,刘宁和严辉则在一边低声谈着话。

刘宁有些担心地说道:“都这么晚了,张志怎么还不回来,该不会出事了吧?”

严辉不满地说道:“你少乌鸦嘴,他可比你机灵多了,要说出事也是你。”

刘宁也不乐意了:“怎么说话呢你,咒我是不是?”

严辉说道:“本来就是嘛,你看你找的那个笨蛋,给了他那么多奖金,居然不知道离开上海,还跑到夜总会去消费,那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屎)吗。”

刘宁刚要反驳,沈醉开口了:“闹会得了,有完没完?”

他这一发话,两人都不敢再出声了。而也就在这时,门一响,张志从外面回来了。

刘宁马上迎了上去:“怎么样,查到没有?”

张志来到沈醉的面前,做着汇报:“都查清楚了。龙云这两天都在接待蒋委员长派来的特使,张诚明天要陪两位客人到滇池去玩,而龙云的四姨太太,那个姓金的女人可能会出去找她的朋友打麻将,这正是我们下手的机会。”

刘宁和严辉都兴奋起来,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沈醉却显得非常的沉着,冷静地问道:“知道张诚要陪什么客人去滇池吗?”

张志摇了摇头:“不清楚,只是听说,是和龙云的姨太太一起,从香港回来的。”

沈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来日本人也已经到了,我们还真得尽快行动了。”……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滇池县,郡治,故滇国也;有泽,水周围二百里,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另一种说法是寻音考义,认为“滇颠也,言最高之顶。”也有的认为是彝族甸即大坝子。第三种说法,是从民族称谓来考查,《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记载:“滇”,在古代是这一地区最大的部落名称,楚将庄矫进滇后,变服随俗称滇王,故有滇池部落,才有滇池名。

第三十五章 滇池谈判

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一副小型的游船行驶在浩荡的滇池之上,张诚居中而坐,施良和南造云子坐在他的对面,船缓缓的在滇池的湖面上行驶着,船上除了三人,就只有船尾的梢公了。

张诚笑着招呼着施良二人:“施先生,南造小姐,这滇池的景色很不错吧,品着我们云南特产的普洱茶,架起一叶小舟,在这山水之间游走,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施良淡然一笑:“想不到前方战事如此吃紧,张连长还有如此的雅兴,看来你是早已成竹在胸,所以才如此坦然吧?”

张诚笑了起来:“施先生可真会讲话,一上来就把我套住,让张某有话不得不说了,那我也不妨问问,二位既然是代表日本而来,到底是打算跟张某谈些什么呢?”

施良和南造云子对视一眼,知道张诚终于按耐不住了。

施良点燃一支烟,做出一副很随意的样子,淡淡的说道:“其实要说用意,我来只是想跟张连长随便聊聊而已。顺便请教您几个问题。”

张诚来了兴趣:“什么问题,尽管问。”

施良笑着问道:“我想请问,张连长觉得龙主席和东北军的张学良,以及当初北平的二十九军和上海的十九军如何?”

张诚的脸色微微一变:“施先生是在消遣我?!”

施良笑着说道:“不敢。我只是想提醒张连长一下而已。张学良的东北军从资历、军备自是不必说,而二十九军和十九军当时的军备和人马恐怕也远胜于滇军,他们尚且不能阻拦日本皇军的铁骑,龙主席和张连长自问就有绝对把握可以守住云南吗?”

他这话一出,张诚的脸色更加阴沉了,南造云子有些担心的看着施良,生怕他这样的言语会激怒张诚。而施良却毫不在意,继续说道:“当然了,如果重庆方面的蒋先生,能够给龙主席提供足够的后备支援,龙主席誓死效忠,今后自是前程无限。而张连长身先士卒,也必定是风光无限,可现在看来,重庆方面似乎……”

张诚终于忍耐不住了:“不要说了。”他恼火地站了起来,在船上踱着步,南造云子担心地看着他,而施良却镇定的喝着茶。

张诚边走边骂着:“他奶奶的,让老子和姐夫给他老蒋当挡箭牌,他自己躲在重庆享清闲,门都没有,现在想起用我们了,发个慰问电,来个嘉奖令,派个文官来哄哄我姐夫,拿我们当三岁孩子呀!”他这一骂,心事算是彻底暴露了,施良看着南造云子得意的笑了,南造云子看着施良也是暗暗点头,佩服他的手段高明……

第三十六章 云南风情

张诚停止踱步,回到施良面前坐下,做出一副很真诚的样子:“施先生,听了你的话,我是茅塞顿开,我下定决心了,愿意向日本皇军投诚,希望你们可以接纳我。”

施良看了看南造云子,示意该是她说话的时候了。

南造云子看了看张诚,把话接了过来:“张连长,我们到昆明来,其实就是想和你洽谈这件事的,现在既然您表现出了诚意,我们自然也会非常欢迎您了。只是不知道,您是否有把握说服龙主席了。”

张诚听到这句话,心里塌实了很多,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南造小姐请放心,这件事我早已有了安排,如果我姐夫他执意不肯屈服,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张诚低声地向着施良和南造云子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听张诚讲出了他兵谏的想法,施良的心里微微一惊,心道幸亏这次一起来了云南,必须要想办法尽快和龙云,以及龙云部下中的内线取得联系,绝对不能让张诚的阴谋得逞。

南造云子见张诚表达了投诚的决心,也向他说出了土肥原许诺的一些条件,讲述完后,他看着看着面前的张诚问道:“张连长,皇军的诚意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不知道您还有什么顾虑?”

张诚笑着说道:“南造小姐,皇军的诚意我自然都清楚了,只是我戎马一生,天天都是在跟枪秆子打交道,实在是有些厌烦了。”

施良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那不知道张连长投诚之后有何打算,莫非是想卸甲归田,安享晚年?”

张诚赶忙摆着手:“施先生误会了,张某是不才,但是还很想为皇军效劳,只是不愿意在亲临前线了而已。”

南造云子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张连长是大将,如果不领兵做战,您想做些什么?”

张诚笑了:“汪先生在南京也成立了国民政府,我对他一向是非常仰慕,很希望能够追随他做事,如果皇军方面能够和他美言几句,在汪先生政府里给我谋一个合适的位置,那我自然就是再高兴不过了。”

南造云子皱起了眉头:“这……”

看到南造云子这样的表情,张诚有些着急了:“或者是在汪先生的军部上安排职位也可以啊。”

施良担心南造云子说错话,在桌下轻碰了她一下,然后接话道:“张连长,您的诚意我们非常清楚了,您刚才提出的条件毕竟不是我们能答复您的,您看这样好不好?我们马上与上海方面联系,请他们去和汪先生协调,委任状发到之日,我们再具体商谈投诚事宜,这样可以放心了吧?”

张诚高兴地点着头:“好,好,就按施先生说的办。”

游船靠岸后,张诚的兴致依然很高,邀请二人沿着湖边游走,边坚持要请二人去吃地道的过桥米线,说这是云南最有特色的食品。施良和南造云子不好推辞,答应了下来。

忽然,施良发现湖边有一个摆着照相机的小摊,摊主招呼着不时走过的游客,拍照留念。施良忽然来了兴趣,招呼着南造云子:“南造小姐,我们跟张连长合张影留个念如何,这么美的景色,不留个纪念实在太可惜了。”

南造云子显然对此没有兴趣,推辞道:“不必了吧,我喜欢照相,还是你和张连长照吧,我……”

施良不等她说完,马上开着玩笑说道:“好歹咱们也是演了一次夫妻,你就不能夫唱妇随一次?来吧。”说着话,他冲南造云子使了个眼色,低声说道,“难道你不想留下一个张诚跟我们合影的证据,免得他反复无常吗?”

施良这么一提醒,南造云子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强挤出一副笑容,站到了张诚的右手边,而施良则站在张诚的左手边,三人留下了一张合影……

在昆明的翠湖边,有一家看上去门脸不大的小店,店里却坐满了来吃米线的人,由于张诚的特殊身份,他带着施良和南造云子来到之后,立刻就有护卫的士兵为他们“找”到了座位。

不一会儿,伙计将各色小碟摆放在三人的面前,有鸡脯肉、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净鸡块各荤菜,还有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等素材,只不过都是生的,旁边还有一大碗生的米线。

南造云子诧异地看着面前的各种食品,琢磨了好一会儿,忽然恍然过来,向张诚问道:“张连长,你们这过桥米线,和我们日本的生鱼料理看上去差不多呀。”

张诚还没来得及说话,施良却先笑了起来:“这你可就错了,这两者不但有区别,而且区别很大呢。”施良这么一说,张诚也有了兴趣:“哦,看来施先生对这过桥米线也有所了解?”

施良一笑:“了解可谈不上,只是听过有关过桥米线的传说而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城外有一湖心小岛,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施良讲完之后,连张诚都愣大了眼睛,连声赞叹道:“哎呀,施先生,你对这过桥米线的了解可是比我这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还要清楚,真是佩服佩服。”南造云子看着施良,也是露出几许赞许的神色。施良却是笑着说道:“既然要到云南来和张连长见面,要是连一些云南的风土人情都不了解,这不是要露怯了吗。”

说话间,三个伙计端着三个小陶罐走过来,将陶罐放在三人的面前。灌里放的是鸡汤,上面浮着一层油。南造云子要用手去摸那陶罐,施良赶忙阻止,并用筷子挑开浮面那层油,下面竟然是热浪翻滚。张诚指点着二人将米线与配料小菜一一放入陶罐中烫熟,二人一吃,果然是味道鲜美,别有一番风味。

吃过饭后,张诚与二人道别,请二人先回去休息,他则去接龙云,先与他进行交涉,争取龙云“投诚”机会。临行时,还特意叮嘱南造云子与施良不要忘了尽快与上海方面联系,询问他提出的条件是否可以实现。施良一口答应下来,表示回去以后一定会帮他落实此事。

回到住处之后,南造云子有些不解地拉着施良说道:“张诚完全是在跟我们坐地抬价,你为什么还要答应他的条件,你要知道,他早一天投诚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施良回答道:“我当然知道,可张诚不是傻子,既然他提出要到汪精卫的政府任职,就说明他早已经深思熟虑,就是为了以后不再驰骋沙场,可以塌实的做政府官员,安心享受,不让他看到这个目的实现,他是绝对不会去说服龙云或者如他所说发动兵谏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做得大度一点呢?”

南造云子有点明白了施良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惜答应他的条件,务必促成他投诚的事情?”

施良点了点头:“没错,这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南造云子思忖了一下以后说道:“好,我马上给土肥原长官发电报汇报此事。只是可能要等上几天才有结果了。”

施良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

南造云子起身向外走去,施良点燃了一支烟,心中却想到:“张诚果然是死心投降,只是不知道龙云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而姚局所说的高级内线到底是谁?希望在这几天里,能有机会展开行动,阻止他的行动吧。”

翠湖边有一所欧式小楼,是龙云专门为四姨太太金小姐在外面买的住宅,毕竟他的公馆内,经常有一些官员出入,而且正房太太也对龙云讨小不是很满意,所以他不得不做了这样的安排,就是需要金小姐相陪时接她回公馆居住,平时让她一个人住在这里。当然,有时龙云为了避清闲,也会到这里过夜。

黄昏时分,金小姐疲惫的回到小楼,走进自己的房间,一头倒在了床上,不满地抱怨着:“这个老死鬼,天天就知道开会开会,也不陪我,想找人打麻将也凑不够搭子,烦死我了。”

第三十七章 暴怒的云南王

就在她抱怨时,身后响起了笑声:“金小姐想找乐子那还不容易,我来陪陪你怎么样?”

金小姐吓了一大跳,赶忙回头去看,只见沈醉带着两名助手,正用手枪对着她。金小姐紧张地:“你,你们是谁?”说着话,她就要高声叫喊。

沈醉没有多说什么,快速地上前顶住她的脑袋,并用手捂着她的嘴:“老实点,如果你再敢乱喊,我一枪打死你。”

金小姐害怕地看着沈醉,使劲的点着头,算是答应了沈醉的命令。沈醉随后把自己的计划和目的向金小姐讲了出来,然后严肃地质问道:“我刚才说的话,你都听清楚没有?”

金小姐害怕地:“听清楚了,可是我虽然是他的表姐,但他有自己的住处,平时很少到我这儿来,我想见他也是很难,我怕……”

沈醉思索了一下:“没有关系,我会想个理由让你约他来,只要他来,你就按照我刚才说的给我们发暗号,我们自然会有办法行动。”

金小姐紧张地:“可是,我真的好怕……”

沈醉恶狠狠地说道:“你听着,如果你敢出卖我们,就是助纣为虐,叛变投敌,我们就可以把你和他一起处决,但如果你配合我们行动,就是积极支持抗日工作,不但以后不对你追究责任,还会给你相应的奖励,何去何从,你自己考虑吧?”

听了沈醉这番话,金小姐的眼睛转着,又看了看沈醉手里的枪,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在昆明的中心,有一家名叫“南园”的酒楼,因为装修典雅,且有着标准的云南那种竹楼,小桥的风格,使自己吸引了很多食客。而这里菜肴口味清淡素雅,很适合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所以龙云也经常到这里来吃饭。

由于衡阳的失守,蒋介石又派了专使来云南慰问,希望能再次调拨滇军配合做战,所以数日来,龙云一直是疲于应付,将饭没正经吃上几顿。今天好不容易送走了蒋介石的特使,他才有机会到这里换换口味,吃顿塌实饭。

龙云已经年近六旬,鼻梁上架着他那副宽边眼镜,始终给人一种文雅的书生气质,可熟悉他的人却都知道,这位龙主席主管云南十多年的时间,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全部实行自主,不受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控制,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王”,所以脾气性格也很乖僻,有时候也有些喜怒无常。

龙云刚刚坐下吃了没几口,副官匆匆地进来,向他低声汇报着,龙云听完以后眉头深锁,有些怀疑地问道:“真有这等事?”

“千真万确,据说这两个人是跟着四夫人一起从香港来到昆明的,而张连长今天还陪他们去过滇池游玩,关系还很亲密,只是上船时,只有他们三人,所以他们在船上到底谈的什么,却是不得而知了。”副官很谨慎地回答着。

龙云放下了碗筷,他的眼睛慢慢瞪了起来,显然怒火正在心头堆积,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这件事千万不能声张,马上去把张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