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逢大明乱世-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小人邻居吴大娘和李二狗子都可为小人作证,小人那甥女,生前也曾告到县衙,状子此时该是还在县衙里。”

    刘二说完,遂伏地悲呼道:“求大人为小人做主!”

    “唔,你且放宽心,本官自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赵推官对他说完,吩咐左右道:“备车驾,去尉氏县。”

    然后赵推官就带着一帮子皂隶出了开封城,直接杀赴尉氏县衙。

    尉氏县衙门后院。

    “唔。。。。。。呀。。。。。。大人你真坏!”

    县太爷的房间里,传出来这么一个娇媚的声音。这声音柔媚入骨人听了不自觉的就会想入非非。

    “哈哈,小美人儿本老爷来好好疼爱你!”一个男人的声音跟着传了出来。

    尉氏县的县太爷叫张远,是个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胖子,三十多岁的年纪。此时,他正在和他最宠爱的小妾,也就是周家的大小姐,周兴的姐姐,在房间里翻云覆雨。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丫鬟的呼声,房间里的俩人刚到关键时刻,就被人打断,张县令心里大为光火,脸色阴沉地从玉体上爬了起来,披上衣袍,打开门喝斥道:“混帐东西!出了什么事儿?”

    那丫鬟看到县太爷不高兴,心知是自己不小心撞破了大人的好事,颤声答道:“王。。。。。。王管事的说。。。。。。说是开封城里来了位大人,现在已经快到衙门里来了。”

    张县令听了纳罕不已:“开封府里的大人跑这干嘛来了?”

    那丫鬟答道:“奴婢不知。”

    “你下去吧。”

    张县令挥手让那丫鬟下去后,回头关上门,便对床上的小妾吩咐道:“侍候老爷我更衣,我去见见这位大人。”

    张县令穿戴好官服,刚出了后院,就被王管事告知,赵推官已经带人到了正堂,便赶紧往正堂那边走去。

    尉氏县衙门的正堂里。

    张县令迎上来拱手问道:“不知推官大人今日所为何来?”

    推官比县令大半级,所以赵推官底气十足,他似笑非笑地答道:“本官今日来,是为借你的衙门,审你辖下的一桩案子。”

    尉氏县令听完只觉事情不妙,当下便想陪坐在一旁听审。

    不料赵推官却说道:“今日怕是不方便让张大人旁听了,这桩案子可是和你有些关联。”

    张县令闻言脸色一变,背颊惊出了一身冷汗。转而怒气冲冲地道:“赵大人,我张远为官一方,自认虽无大的功绩,可也是兢兢业业,对辖下之事从无懈怠,大人可不能听信些不实之言,这分明是有人诬陷下官吶!再者说,下官若真有什么过失,似乎也大人你的管辖之内吧?”

    “张大人为官如何,本官自是无权过问的。”

    赵推官慢悠悠地答道:“本官今日来此,也不是为你而来,只是这状纸之上所告之人,乃是你的内弟周兴,是以避嫌,大人还是暂且回避了罢。”

    张县令见他如此态度,脸色铁青地离开了正堂。

    待张县令离开后,赵推官端坐正堂,开堂问案。

    只听赵推官对刘二问道:“你说你那甥女,是被周家大少爷周兴强行奸污,她上告县衙,县令张大人却包庇内弟,打了她的板子,压下了此案,致使她含冤自尽,所言可都是实情?”

    刘二忙道:“大人,小的所言句句属实!”

    赵推官点了点头,便对左右吩咐道:“去传周兴到堂上来!”

    周兴被县衙传唤,心里一阵纳罕,自家姐夫怎会突然传自己上堂问案?

    等到他被带到县衙正堂时,看到坐在上首的不是张县令,愣了一愣,心里只道莫非是行刺之事败露?当他目光一转,看到堂下边跪着的刘二时才恍然,惊觉事情不妙。

    “堂下之人可是周兴?”不待他多想,赵推官已然出声问道。

    “正是小人!不知大人传小人到此有何吩咐?”周兴赶紧跪下答话。

    “刘二告你强行奸污之罪,你可认罪?”赵推官直接喝问。

    “大人,冤枉啊!”周兴急忙喊冤。

    赵推官也不和他废话,他方才已经遣人去带人证了。只待人证到了,当堂指认他的罪行,这案子自然也就结了。什么?物证?刘二的外甥女都自尽了,还要什么物证?赵推官审这桩案子,不需要这个。

    赵推官今日办案,那叫一个雷厉风行。等到人证吴大娘和李二狗子被带到正堂,指认周兴后,遂将被告周兴收押,判处绞刑。《大明律》里量刑可按重了判,也可按轻了判,全看大人们对案子是什么心思。李修文没说要如何量刑,他知道赵推官是个聪明人。赵推官的确非常聪明,李公子既没有明说,那自然是往重了判。

    至于尉氏县令张远,他无权羁押,只是取了刘二外甥女留在县衙的状纸,便打道回了开封府。要扳倒县太爷,这还需要后边的运作。

    正堂那边审讯的结果,张远张县令已经知道了,他知道此案如此审结,自己的仕途便也要跟着完蛋了,他却无力回天,心中只道大事休矣!然后在心里,把自己的内弟,周兴的祖宗十八代全给问候了一遍。

    周家老太爷,“笑面虎”周永旺得到县衙传来的消息,却是再也笑不出来了。沉吟半晌,写了封信,遣人送往开封去了。这赵推官的态度,很明显是针对他周家而来吶,哪有一桩案子审结如此迅速的?只盼开封府那位能及时出手,救回自己的儿子了。

    很快李修文在开封城里也收到了李东传来的消息。对此,他只是淡淡一笑置之,这赵雄赵推官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啊!

第015章 周家倒台 下() 
开封城,醉仙楼。

    四楼雅间里,李修文起身,举杯敬酒:“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开封有大人你这样的官儿,真是百姓之福!”

    赵推官举杯道:“李公子过誉了。”

    周兴的一生就这么玩完了。这一切,全因李修文一人在背后出力所为。他并不后悔自己所为,周兴有此下场,实是罪有应得。自己用律法的手段惩治了他真相大白于天下,也免得今后再有百姓被他欺压迫害。

    他不是善人,也不会怜悯自己的对手。既然对方想要他的性命,他如果再心慈手软,不予以反击,只会遗祸无穷。他很明白要将威胁扼杀于摇篮之中的道理。心慈手软的人,最后都成了别人刀下之鬼。如今只是刚刚开始,他要的是整个尉氏县周家倒台,彻底的解决后患。至于他的出手,会不会牵连到其他的人,那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自己底下不干净,出了事儿,那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只是心里唏嘘不已,还隐隐有些担心。自己是否已经在悄然影响着这个时代,影响着和他有关联的每一个人。如果他真的影响了历史的轨迹,后世是否还有他这样的一个人出生,还有这样一段穿越时空的经历?会不会有哪一天,自己突然间人间蒸发?想到这里他就惊出一身冷汗。

    随着今后越走越远,地位越高、权势越大,他所能影响的将会更多。甚至,连这个时代、这段历史都会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只是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他不知道,他师傅刘伯温也不知道。无论这个时代,还是他原先所在的那个时代,都没有人知道。要说知道,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赵推官回去的时候,李修文依照承诺,送了他厚厚一份大礼。他推让了半天,最后还是李修文强行塞给他的。

    这件小事,对李修文并没有什么影响,他每日照常练功、治病。可在尉氏县里,乃至整个开封府,却因为这桩案子,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开封府知府衙门、提刑巡按使司衙门,众多官员联名上奏朝廷,弹劾尉氏县令。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有点大题小做,虽然一县的知县大人,对平头老百姓来说大的吓人,那可是管辖一方的父母官。可是对于这些个地方大员来说,不过是个芝麻绿豆的小官儿。但是他们却很重视,为什么?因为你下辖的地方,出了这么一位欺压百姓、为祸乡里的贪官污吏,如果你说自己毫不知情,没有上奏朝廷,那不是素餐尸位、无所作为吗?到时候吏部功绩考核,这可是自己仕途之中的一大污点,日后再想升迁可就难了。

    所以,李修文只是起了个头儿,这些个官儿们,就自个儿跟在后边,把该办的事情全给办了。要义正言辞、大义凛然,要对这样的官儿痛声大骂,要表现出自己的痛心疾首。他不得不惊叹,果然都是恪尽职守、体恤百姓的好官儿吶!

    朝廷的决定很快就下来了,尉氏县令张远撤职,发配边境守边。这位张县令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了。拔其萝卜带起泥,尉氏县令张远一倒台,和他有关联的乡绅地主,行污贿赂的一干人等,全都跟着受到了牵连。其中尉氏县周家,首当其冲,这个尉氏县有名的地主乡绅家族,被连根拔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势力更替,在尉氏县拉开了序幕。

    事情的背后推手,李修文却在刘伯温的房间里,悠闲的喝茶聊天。

    只见他端坐在官帽椅上,没错,他此刻并没有坐轮椅。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他现在已经能够自如行走了,脸色也不再显得苍白,甚至隐隐还透着些红润。体内的寒气已经尽数被驱散,虽然身体还有些羸弱,却全然没有了病态的神情,他整个人看上去更显英俊了几分。面如冠玉,眉目清朗,端坐在那儿捧杯饮茶,浅笑谈话,活脱脱就是一个浊世佳公子的模样。只是让他很郁闷的是,现在欣赏他英俊外表的,却是一个老头子。

    “《百战奇谋》,顾名思义,此书分为十卷,内含一百战,分别一百招,一百计。。。。。。”

    刘伯温已经写好了那部兵家奇书。

    李修文静静聆听着,心情无比激动。记忆中后世有关于《百战奇谋》的记载,是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城,在皇宫中发现的此书,登时喜不自胜,从此便视若珍宝。

    传说中的神人刘伯温,我见到了,还拜他为师。传说中的兵法奇书,我也见到了,刘伯温还将它送给我!原来天上真的会掉下馅儿饼,原来天下也有的午餐。原来,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是要靠脸吃饭的。。。。。。李修文很自恋的想着。

    “此书乃为师毕生心血之所著,如今传于你,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若你将来大有出息,此事当又是一段佳话!”

    刘伯温大发感慨,接着说道:“古语有云:心有奔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你极其聪慧,心性沉稳,如今只是缺少些历练。只要将此书之精要研究透彻,当能统帅千军,建功立业。为师对你只有一个期望,望你日后能戒骄戒躁、不忘初心,辅佐一位明主天下人都能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

    李修文脸色肃然道:“师傅所愿,亦是弟子所愿。师傅请放心,弟子一定牢记师傅嘱托,不会辜负师傅厚望!”

    “唔。。。。。。为师虽算不出你今后之命运,但为师相信,你不会让为师失望。”

    刘伯温满意地点了点头,“你根骨极佳,只需虔心练武,勤勉不辍,《道家浩然剑诀》凌厉霸道,用之防身,可保你性命无忧。但你要时刻谨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李修文心里一凛:“弟子明白!”

    刘伯温又点了点头,默然半晌,才出声说道:“你身体已经痊愈,为师也该走了,今后自己保重!”

    “师傅!”

    李修文不舍地唤道:“师傅何不多留些日子弟子尽尽孝心?”

    难怪这老头平时话很少,总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今天却不厌其烦地嘱咐自己那么多事情。之前他倒没察觉,等到师傅真要离开,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不舍、那么的眷恋。这就是人常说的,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吧。

    他是真的舍不得老道。这老道救了自己一命,却不图回报,还传授了自己那么多的东西,谆谆教导自己为人处世之道。在李修文心里,他既是自己的师傅,又像自己的亲人,自己早已把他当作爷爷一般看待。这让他想起了前世,已经去世的爷爷,以及尚在人世的双亲,那对失去了亲生儿子的父母亲。

    刘伯温洒然一笑,说道:“世间万物,自有缘起缘灭,缘分缘散。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无永恒之缘分。你又何必伤怀?”

    李修文屈膝跪倒,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梗咽着说道:“师傅保重!师傅可否告知徒儿,你老人家所住何处?日后徒儿也好去拜访师傅。”

    “为师四海为家,哪有固定的住所?”

    刘伯温细细打量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弟子。他心里也有些不舍,心情有如当年出世前,对家人的那般眷恋。活了三百多年的老妖怪了,李修文的孝心,以及对他的眷恋,他如何感受不到?他又何尝不是把他当作了亲人看待?

    他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有些古怪地说道:“好好修炼《道家纯阳诀》,除了能强身健体,于你今后也大有裨益。”

    “啊?”

    李修文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只得应承道:“是!”

    李修文送他到了开封城外。他看了李修文一眼,便淡笑转身行去,一转眼的功夫,已经走出了十丈开外,道家缩地成寸!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老道吟出一首先秦不知何人所作的《白云瑶》。他的声音飘荡在空中,良久方才散去。

    “彭!”

    茶杯撞击地板破碎的声音,接着便听一个威严的声音喝斥道:“混账!混帐东西!周家就这么倒了?没用的东西!李家,李修文!好、好、好,好的很!那个废物是怎么办事儿的?他不是说李修文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吗?怎么我这才出去几天,他就身体康复了?还被他出手整倒了周家!”

    “这个。。。。。。听说是李家最近来了个道士,就是那个道士治好了李修文。而他却和李家老爷外出经商了,并不曾在家。”

    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小声回答道:“至于周家,是因为周家长子周兴和李修文结怨,派人刺杀李修文,才被他出手报复。”

    “哼!等他回来他抓紧时间动手。我不管他用什么手段,给我要了李修文的命!”那个声音阴恻恻地命令道。

第016章 浩然剑诀() 
“扑哧!哈哈,哥,我怎么看你这招式那么怪呢?”

    一大早,就听到李明珊清脆悦耳的笑声。不过这听在李修文耳朵里他很是郁闷。今天他早早就爬起来研究师傅送的剑诀,然后在院子里开始练习。这小丫头跑来看自己练剑,结果一直在笑话自己。我有那么笨吗?这让李修文的自信心深受打击。

    他始终是不曾学过武术,虽然前世看过很多武侠的电视剧、电影、,可那东西能当经验吗?那都是人家瞎编的,哪有具体的练习方法?真正练武的,那也都是打小练起的,自己根骨已然成型,现在习武还真有点困难。

    李修文悻悻然地收了招式,一坐在地上的青石板上,接过李东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幽怨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说道:“说的好像你多厉害似的。”

    “那是,本小姐天赋异禀,打小跟着爹爹习武,对付三五个大汉话下!”李明珊笑嘻嘻地说道。

    “嘁!你就可劲儿的往自己脸上贴金罢。”李修文不屑地说道。

    “哼!不信的话,咱们比比?”李明珊证明自己的武术,不服气地提议道。

    “这个。。。。。。”

    李修文知道自家妹子还是有几手功夫的,对于跟妹妹动手,他很没有底气,犹豫了半天。

    “嘻嘻!不敢了吧?”李明珊火上浇油。

    “比就比,怕了你不成。”

    李修文被她这么一激,觉得很没面子,便答应了。他也想看看这套剑法如何,虽然他今天是第一天练习。

    当下,兄妹对阵。

    李修文右手持剑,白袍飘飘,气质潇洒不凡。他高挑,有些偏于瘦弱,这么站在那儿,手持三尺青锋,还真有那么几分武林高手的模样。身手好不好不,首先姿势要摆的帅气,如此才能先声夺人嘛。

    李明珊赤手空拳,扎了个马步,挺胸收腰,左手前探,右手高举于后边,颇有点黄飞鸿的味道。她对李修文招了招手,眼睛里闪过一抹狡黠的笑意。

    李修文持剑前扑,然后。。。。。。

    “砰!”

    他迅速飞了回来,摔在地上,胸前印上了一个小小的脚印。李大官人不屈不挠,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冲上去战斗。

    “砰!”

    “砰!”

    “。。。。。。”

    又一次倒在地上,李修文认命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这小妮子,功夫还真不赖啊!TMD这叫什么事儿?我居然连个小丫头都打不过。他从地上坐起,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眼神里含着淡淡的忧伤。

    “嘻嘻!哥,没事了啦,你勤加练习,总有一天能学好功夫的。”李明珊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忙笑着上前安慰。

    李修文郁闷地看了她一眼,很想唱首歌:“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李修文坐在那儿伤心了一会儿,爬起来对李东吩咐道:“李东,备车架,去城南。”

    他想好了,王武王老当家不是武艺高强吗?去找他指导指导,说不定能有所突破。自己那不负责任的师傅,丢了本剑法给自己自己去拯救世界。他拍拍就走了,自己都没人教,学了一早上也没什么进展。

    城南,王家。

    “哈哈,我昨日才回来,想不到贤侄今日就上门来了。”

    王武亲自迎了出来,看到站在门口的李修文惊讶不已。这才几天功夫,他身体就好了?这小子高挑,站在那儿玉树临风,还真是英俊不凡。自己得抓紧时间,给自家闺女儿创造机会才行。

    见他对自己态度亲切,还亲自相迎,李修文也对他淡笑道:“小侄蒙伯父救命之恩,岂能不亲自登门?怎可劳伯父亲自相迎?”

    “别客气!来,咱们进去说话。”王武上前拉着李修文的手就往门里走去。

    王家的院子和李家的规模差不多,因为都没有官身,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