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佥和黄胜材立时会意,大吼一声:“杀。”于是乎,一万把马刀对百来把弯刀的后果立时显现出来了:多了一地的碎肉。

赵佥跳下马,走到胡奴儿的尸体前,从胡奴儿腰间解下一把长约三尺的刀,这刀的样式和中土的不同,和蒙古弯刀也不相同,刀鞘做工考究,非常精致,刀柄上还嵌了一颗名贵的猫眼绿。胡奴儿弯刀给人劈落,右手闪电般伸向腰间,想把这把刀拔出来应战,可惜的是砍向他的马刀实在是太多了,右手连刀柄还没有挨着就给劈成了数段。

赵佥用力一拔,刀身才出鞘一寸,就有一股寒气从刀身上传来,赵佥和黄胜材一齐赞道:“好刀!”把整个刀身拔出来,在残阳的照射下光华闪闪,只见月牙型的刀身上有着美丽的花纹,刀口上还有若隐若现的齿纹。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下(2)

“这是什么刀?”赵佥见所未见,所闻未闻这种怪异的宝刀,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马上就想到,要想找到答案,只有求助于渊渊若海的李隽,回头一瞧,只见身穿衮龙皇袍的李隽在文天祥,高达等人的簇拥下正大步而来。

赵佥和黄胜材忙站得笔直,迎接李隽的到来。李隽来到近前,道:“行了,行了,不用多礼了。你们的动作挺快,从开战到结束,不到一刻钟,三千蒙古精锐就给你们报销了。”

高达永远也改了心直嘴快的毛病,脱口而出:“皇上,你别说了。这哪里是打仗,纯粹就是屠杀,一边倒的屠杀。鞑子根本就没有还手的机会,乖乖地给我们痛宰,那感觉是比杀鸡还要轻松。呵呵,我和鞑子打了一辈子,从来没有打过这么轻松,这么舒畅的仗。鞑子给zha药包炸得哭爹叫娘的,那个叫声听在耳朵里真是太过瘾了!”说到后来,发出了诗人般的感慨,一脸的陶醉。

赵佥,黄胜材等人猛点其头,赞成高达痛宰蒙古兵的快感。

文天祥毕竟是文人,说得很文雅:“这都是弩好,zha药包好。”言外之意是说有了这些先进武器,要痛宰蒙古人还不是比宰鸡更容易。

“文人就是文人,什么事都要弄得表面光滑,把真意隐藏在骨子里。”李隽心里如是想,接过赵佥递过来的宝刀,仔细看了看,心想:“真没想到,这种失传的名刀居然在这里看见。”看了一眼迫切想知道答案的赵佥一眼,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刀吗?这是大马士革军刀。这人肯定参加过蒙古的第三次远征,到过大马士革,到过地中海,更有可能还参加过对埃及的战争。”

在冷兵器时代,有两种刀享誉全球,一种是日本的武士刀,另一种就是大马士革军刀。大马士革军刀是用印度的乌兹钢制造的,锋利异常,据说十字军东征战争中,欧洲骑士的剑往往给这种钢刀一刀斩断,这应该是十字军东征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蒙古人征服了中东地区后,特别喜爱这种军刀,那些贵族无不是以拥有这种军刀而自豪。胡奴儿这个身经百战的勇士自然是千方百计也要弄上一把两把的。

大马士革,地中海,埃及这些地方,文天祥他们原本是不知道的,李隽进行战略部署时提到过,他们无异于上了一堂免费的地理课,心中有数,万万没想到今天干掉的居然是具有如此辉煌战绩的精锐部队,无不是心中暗喜。

李隽正要进一步给他们解说,一个士兵骂骂咧咧的声音传入耳里:“你他娘的臭鞑子,真他妈的骨头够硬,就是剩下一条胳膊也要砍老子一刀,伤得这么深。”李隽寻声望去,只见一个高个子士兵正把一只握着弯刀的手臂往地上扔,扔在地上狠狠地踩起来,他手臂上的鲜血随着他的摆动飞溅。

蒙古军队凶悍,悍不畏死,这在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李隽今日亲见,方知史书所载一点不假,要想招降他们是不可能的,才决定杀掉他们。但是,李隽的内心对蒙古士兵大无畏的精神非常钦佩,这应该是蒙古军队能够横扫欧亚大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阻止那个士兵道:“够了。他都死了,你就不要再糟蹋他的尸体了。他也是勇士,要对他尊重点。”

士卒万万没有想到李隽的耳音好,居然听得真切,吓得不得了,解释道:“皇上,我我我不是不尊重他。他明明死了,就这手臂居然也要砍我一刀,是有点气不过。”

“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李隽理解地说,心里想的是:“我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地倒下,心里对美国鬼子的痛恨只比你强烈,一点也不比你差。”

李隽走过去,拉起士兵的手臂一瞧,这一刀伤得真的是不轻,居然见骨头了,道:“伤得真不轻。等会,我叫太医给你送点金创药,涂上去就没事了。”

一个普通士兵居然用到太医配制的金创药,在两宋历史上不是绝无仅的话,也是少得不能再少了,士兵一下跪下来,道:“不不不,皇上,我我我怎么受用得了。”

李隽把他扶起来,道:“你不要这么说,你们都是勇士,值得值得。”不经意间发现其余的士兵都有艳慕之色,心念一动,往队伍前面一站,把大马士革钢刀举起,开始了演说:“这是一把宝刀,是产自极西之地的大马士革。它的主人是一个了不起的勇士,到过遥远的大马士革,地中海,埃及,他走过的征程不下万里,他经历过的战斗不下百次。而今天,在这里,他倒在了你们的刀下,你们才是真正的勇士!你们是大宋朝的好军人!你们是华夏的好男儿!大宋朝万岁!”

文天祥等人带头高呼起来:“大宋朝万岁!”

“华夏万岁!”李隽再次振臂高呼。

“华夏万岁!”士兵们高声相和。

这声音富有磁性,很能感染人,开始是城外的参战部队高呼,进而是城头上的军队高呼相和,再扩大到城里的驻军和老百姓,都加入了这一行列,高呼:“大宋朝万岁!华夏华岁!”

数十万声怒吼汇成一个声音,一个惊天动地的怒吼,直上云霄,响遏浮云。

这支军自从组建以来,在外敌面前屡战屡败,一败就是两百多年,失败、耻辱成了这支军队的写照。而从这一刻起,这支常败之师将在李隽的统帅下一扫颓气,雪却百年耻辱,走向胜利的辉煌!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谢道清是个虔诚的佛门弟子,正在她的小佛堂里念经:“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佛祖保佑,蒙古人早点退去,弟子愿给佛祖重塑金身。”乍听这声音,吓得一愣,迷茫地问道:“这是什么声音?”继续念经:“阿弥陀佛。大宋朝万岁!华夏万岁!善哉,善哉。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大宋朝万岁!华夏万岁!”

伯颜一勒马缰,道:“来人。去查一下,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响。”望着探子消失的背影,一个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说狮子醒啦?”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上)

第二天,朝阳刚上东山,美丽的阳光象黄金般灿烂洒向大地,临安这座古城更增几分瑰丽,平添几许生气。

李隽身着衮龙皇袍在御林军的保护下到来,只见文天祥,高达,赵佥,黄胜材以及一干将领身着戎装,列队恭候他的到来。

“参见皇上!”文天祥带领众将向李隽行礼。昨天取得一个不小的胜利,干脆利索,很能振奋人心,这可是蒙宋战争进行了四十多年以来少有的胜利,还是完胜,文天祥他们深知胜利得来之不易,想不振奋都不行。

“免了,免了。”李隽边走边说,问道:“都准备好了?”

文天祥扯了一下高达的衣袖,高达才不情愿地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了,道:“回皇上,都准备好了。”

“你不相信,等会就让你亲眼见识一下。”李隽把高达的表情看在眼里,心里如此想,道:“那就好。”登上城头,只见蒙古大营帐篷相连,数十里不绝。帐篷布置得极为整齐,很有章法,不愧是最优秀的军队。

“伯颜这人真的是非同小可,别的不说,单看这阵势就知道了。怪不得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不错。”李隽在心里感慨。

就在李隽感慨的当口,蒙古营中传来呜呜的号角声,李隽知道这是蒙古军队的集命号令,只等军队集合完成就会进攻。果如李隽所料,号角声响过,蒙古大军排成一个个方阵向前开进,人如龙,马如虎,气势非凡,整齐的阵势好象流动的水线一样流畅,向临安城漫过来,马蹄声、人的脚步声整齐划一,汇成一首特别的战地乐章。

鲜明的盔甲,刀山箭海,枪矛成林,杀气腾腾,这支征服欧亚大陆的铁骑的不凡气势给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成吉思汗遗法,名不虚传!”李隽从心里赞佩无已,想道:“拿破仑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然而有人却认为成吉思汗的军事才干与生俱来,比起拿破仑来并不逊色。先前,我还以为其言有些张大其词,现在看来一点不为过。要不是亲眼得见蒙古大军的威势,仅从史料中推测,还真难以相信蒙古大军竟然是如此的可怕。”

阵势排定,伯颜身穿金盔金甲,骑着高头大马,在众将的簇拥下策马而来。来到阵前勒住缰绳,道:“大都督,请。”

吕文焕策马出列,来到城下,抱拳一礼,大声道:“城上人等听着,你们已经给大元铁骑包围了,没有出路,放下武器投降才是你们唯一的生路。若是不然,大元铁骑必将临安踏为平地。”声音洪亮,很有威势。

李隽把吕文焕仔细瞧了一遍,只见吕文焕高大的身材,浓眉大眼,剑眉入鬓,透着英气。依然是那身招牌装束,身穿银甲,头戴银盔,腰悬那把宋理宗钦赐的龙冲剑,鲜红的丝穗在风中飘动,格外显眼。胯下一匹白色神驹,那也是宋理宗钦赐的御马,格外威风。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居然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吕文焕好歹也算一时名臣,曾经是个人物,投靠了元朝居然如此无耻。”李隽在心里评论。

就在李隽评议的时候,城上起了一阵骚动。吕文焕能够高升,不仅仅在于他的兄长吕文德的关系,他自己确有过人之处,称得上是南宋末年一员难得的良将,曾经意气风发,被宋理宗视为北方干城,委以重任,宠眷极隆。

吕文焕的表现也不错,没有辜负宋理宗的期望,屡立战功。后来,选他为襄阳守将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他一连坚守了五年,其中蒙古人多少次猛攻,多少次劝降,都没有得逞,在南宋君臣心目中建立起了神圣的地位。

襄阳失守后,谢道清想得不想就认定他肯定是殉国了,给他举行了国葬,把他配享太庙,把能够赏给臣子的东西都给了他。然而,事实证明谢道清的行为往往是经不起检验的,正是在吕文焕的帮助下,蒙古人才毫不费力地拿下长江防线。当这消息传到临安后,谢道清马上表现出了她雷厉风行的一面,毫不犹豫地把吕文焕的牌位“请”出了太庙。

吕文焕在宋人心中曾经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然而他现在却是蒙古人的襄汉大都督,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居然当起了急先锋,厚颜无耻地招降起了李隽。

文天祥,高达,赵佥,黄胜材,以及众将乍见吕文焕现身,无不是恨得牙痒痒的。

高达最是气愤不过,拳头捏得格格响,李隽心想要是可能的话,吕文焕早就给他一拳砸成肉饼了。高达冲吕文焕骂起来:“吕小六,你这个厚颜无耻的败类,你还有脸面来大宋朝,还有脸面来临安,你居然还敢来招降。你把你吕氏先祖的脸面都丢光了,你对得起你吕家的列祖列宗吗?你对得起你的兄长文德公吗?不错,我高达和你兄长文德公是不和,有矛盾,可我高达是光明磊落的汉子,对文德公的高风亮节很是钦佩。文德公宁愿死,也不愿苟活,你是他的亲弟弟,你不以你兄文德公为榜样,居然干起如此厚颜无耻的勾当,你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你不如撒泡臊尿淹死算了。”骂声如雷,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按:小六是吕文焕的小字。)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出自文天祥等人之口。他们和高达一样的心情,一见到吕文焕,不免血液的热度陡然升高,高达所言正是他们所想,忍不住叫起好来了。

投降一事是吕文焕最忌讳的事情,乍听高达之言不由得脸一红,盯着高达道:“高将军,昔年,你倚老卖老,自恃是南朝的功臣,就敢欺压我吕家,城破之时,就是我取你性命之时。”

昔年之事刚好与吕文焕说的相反,是他吕氏与贾似道走得太近,勾结在一起欺压高达,现在他倒好,居然反咬一口了。

“吕文焕真的是厚颜无耻。”李隽听得心中来气,冲吕文焕道:“吕文焕,你还认得我吗?”心里想的是:“我是李隽,又不是宋度宗,他当然不认识。”一脸的气愤,义愤填膺。

吕文焕抱拳一礼,道:“赵祺,看在你昔年对我不坏的情份上,只要你投降,自会给你一条活路。”

他的话声一落,一片怒斥之声响起,要是怒骂声可以杀人的话,吕文焕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宋度宗的名字,南宋将士们怎能不气愤?要是可能的话,早就把他撕成碎片了。

李隽不动声色,接着往下数说起来:“你还记得我对你不错就好。你看看你自己,你骑的是什么马?骑的是先帝钦赐的御马。你佩的同样是先帝钦赐的龙冲宝剑。先帝,朝庭待你不薄,你不思报效朝庭,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却恩将仇报,把朝庭的北方重镇襄阳拱手让给鞑子不说,还甘为异族鹰犬,为虎作伥。文德公给你气死,吕氏一门的脸面给你丢尽,你不但不知道羞耻,还有脸面到这里,到朝庭的都城来劝降,你的脸皮比长城还要厚。你是朝庭最大的奸臣,你是历史上最大的汉奸。”振振而言,掷地有声,字字具有千钧之力。

“说得好!”城头上响起一片喝采声。

“你你你,你居然骂我厚颜无耻,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吕文焕指着李隽,为之气结。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下)

“你也知道羞耻,还算你有点羞耻之心。”李隽声色俱厉地数落起来:“吕文焕,你的良心就不会受到遣责吗?你本该成为朝庭的忠臣,坚守襄阳五年,其中有多少艰辛,你比谁都清楚,你拒绝了鞑子多少次劝告降,你也比任何人都清楚。五年的困难你都挺过来了,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就服软了?就变熊了?那是因为你不想做人,只想当狗。就算你战死襄阳,你也可以落下一个忠臣的美名,和你兄长文德公一样千古流芳。你当了狗,不仅仅断送了自己一世的英名,还连襄阳之事都成了你的忌讳。

“你想过没有?忽必烈为什么封你襄汉大都督一职?你肯定自以为是忽必烈宠幸你,对你很是依赖,才送了你这么一个美差。那是你太天真。襄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襄阳。汉指的是汉水。襄汉之地曾经是你主管的地方,他封你为襄汉大都督,意思是说你是人所不耻的二臣贼子。一听到你的官职,人们就会想到你曾经以襄汉投降的往事,难道你就不知道这一点?这是险恶的用心,你现在有所体会了,是不是?你经常在没人的时候会骂忽必烈太阴毒,是不是?”

自从接受襄汉大都督一职以来,蒙古人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礼敬有加,实际上从骨子眼里看不起,吕文焕能从他们的表现中体会出来,对这个职务是恨不得仍到东海去。李隽所言,正好击中他的要害,一时间怔在当地,不知道如何说话。

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吕文焕就会扪心自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值得?他非常清楚,他错失了一次成为千古名臣,流芳百世的良机。他要是象牛富将军一样战死襄阳,史书垂青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他却投降了,史官也会给他留名,当然是污名了,这点他比谁都清楚。有时候,他还真的后悔,心想要是历史重演,他不会再选择这条路,会和牛富将军一样战死在襄阳,省得遭人白眼,受些夹板气。这种矛盾心情,给李隽一口说中,吕文焕的心里泛起波涛,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按:吕氏一门公侯,是南宋末年的望族,本该史书留芳,却因为吕文焕的关系,《宋史》和《元史》都没有他们的传记,他们的事迹散见于一些史料中。也许,口诛笔伐才是对他们无耻行径的最好回报。)

对于吕文焕,伯颜对他是不太瞧得起,要是他不投降,素来敬重英雄好汉的伯颜肯定是尊重有加,就算他投降了,不那么积极为元朝卖力,伯颜对他的看法也许会好得多,对他现在的表现压根就瞧不起,根本就不想为他解围,冷眼旁观。

“你默认了,是吧?”李隽冷笑着道:“你现在处境就好比关在笼子里的狗,没有自由,没有尊严,遭人白眼。我送你一诗写宁愿做人,不愿做狗的气节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没有韵角,不讲格律,与古诗格格不入,然而,其中的震撼力并不比讲究韵角格律的古诗古词差,相反,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天祥这个诗词大家先是一愣,一脸的迷茫,嘀咕一句:“有这样的诗?”细细一品,连声叫好:“好好好!真是好诗!没有格律韵角,但字字千钧,胜却千篇诗词。”

高达,赵佥,黄胜材他们这些武将对诗词虽是不太在行,但于诗中的力度却明明白白地感受到,忍不住轰然叫好:“好好好,说得好。”高达还大着嗓子解释起来:“吕文焕,你听明白了没有。这人多有气节,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跟你一个样,象狗一样的活着。”

阿剌罕对于宋朝的诗词很有研究,嘴一撇,不屑一顾地道:“这也算诗?歪诗歪得够可以,连诗词的基本常识也没有。”

“不,这诗虽然没有格律,没有韵角,但诗中的力量却是真实的存在,就是一千篇诗词也比不过。”伯颜聪明之士,立即悟透诗中的真意:“写这诗的人肯定是位了不起的大英雄,要是伯颜能够与他相交,真是人生快事。不好,大都督有难!”

叶挺将军当然是位大英雄,杰出的军事才干,天马行空般的指挥风格,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军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