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个主场,就是高卢地区。
不久前,北方高卢部族联盟在万尼乌斯的指点下在高卢中部制造了一条宽阔的无人带。在这条无人带里,高卢人不止烧毁了所有的村子,夷平了所有的田地,甚至连道路也破坏掉了。这样一来,任何一支军队想要通过这一带,都必须自备干粮,而且面对糟糕的路况。
当万尼乌斯的军队撤到高卢北方之后,凯撒如果跟着万尼乌斯的军队杀过去,就会被无人带切断后路——尽管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想要从大后方获得粮秣物资和兵员补充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之后,在万尼乌斯的牵制和指挥下,北方高卢部族也会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彻底断绝凯撒的粮秣来源——依照凯撒那种以战养战,就食于敌的作风,很快就会因为粮秣的短缺而变得虚弱和疲惫。
而等到凯撒变得足够的虚弱之后,也就是万尼乌斯击败凯撒的时候。
不过,这个战略显而易见的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凯撒根本不必追击万尼乌斯的主力部队。
毕竟。美因茨离罗马也挺近的,而日耳曼青年公社就在美因茨和特里尔的边境——在日耳曼青年公社里,有着整个禁卫军团的全部家眷——万尼乌斯觉得。换了自己是凯撒,也会选择直接进军日耳曼青年公社,而不是追着日耳曼禁卫军团到处乱跑的。
所以,万尼乌斯必须给凯撒一个不得不追击日耳曼禁卫军团的理由。
而这个理由。就是罗马公民的性命,以及罗马的尊严——万尼乌斯将攻击、掠夺和屠戮罗马人,让罗马人将自己视为死敌,非要杀死自己不可。
为此,万尼乌斯必须迅速进击。尽可能的深入意大利腹地,攻击和掠夺那些真正的大庄园——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就像是狠狠抽打罗马权贵的脸一样——而且,离罗马越近,那些庄园的主人的地位也就越高,对万尼乌斯的战术效果也就更好。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的激怒罗马人,万尼乌斯还打算效仿庞培。从自己撤军之地。到自己与凯撒决战之地,建立一条钉满了十字架的血路——当然,这一次,被钉上十字架的将不是那些追随斯巴达克斯叛乱的努力,而是罗马人。
可想而知,在面对这样一条血路的时候。就算凯撒再怎么理智、睿智,恐怕也无法压制住罗马军团战士们复仇的**——而且。他也无法压制这种怒火,否则这怒火就会先把他化为灰烬。
到时候。凯撒只能一路跟着这条血路,前来追击自己。
毫无疑问,这种手段显而易见的残忍、卑鄙,而且不人道。
但如果万尼乌斯败了,毫无疑问罗马人也会采取类似的手段对付日耳曼人,所以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万尼乌斯做起计划来毫无压力。
没过多久,万尼乌斯要带走的军队就全部集结完毕——禁卫军团、高卢同盟军、北方高卢部族联军、比尔及联合王**。
考虑到意大利交通状况很好,军队行进速度比高卢不相上下的事实,万尼乌斯将三支同盟军里的全部骑兵都抽调出来,组成一支骑兵大队,再分成一百人一个的小队,四散在大军附近,充当斥候,以免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凯撒的主力军团正面撞上。
在大军离开的同时,万尼乌斯也让不列颠人立即派遣军队将妇孺和奴隶们送到后方去,以免他们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万尼乌斯派人去询问阿奎丹尼那边的战况——既然凯撒已经率领主力军团回到了罗马,那么想必西班牙那边不会有大规模的军团过来,也许自己派过去的野战军团可以撤回来,准备和凯撒的决战了。
第三天上午,万尼乌斯的军队就顺着罗马人的大道到达了米兰城外。
这座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此时城门紧闭,旌旗密布,一派竭尽全力抵御万尼乌斯侵攻的模样。
然而,万尼乌斯一点也不想再把自己宝贵的兵力浪费在坚固的城市上——亲自率领禁卫军团堵住了米兰城的南大门,万尼乌斯便将三支同盟军派了出去。
之后,米兰城的周围便升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浓烟。
作为波河平原的中心,富庶的米兰城周围有着比尼斯更多,也更大的庄园——而这些庄园,眼下也都成了万尼乌斯袭击、掠夺的目标。
尽管用来攻击坚固的城墙显得不够,但面对一般的农庄那种又矮又薄的城墙,大型盾车和踏板显得游刃有余。
而且,因为守备兵全部在防卫米兰城的缘故,进攻者得以用超过十倍数量的战士围攻一座庄园——这样一来,很多庄园甚至看到进攻者的兵力,便派出使节哭喊着求饶,试图得到宽恕,可以用金钱买平安。
然而万尼乌斯一开始要的,就不是金钱。
投降者能够提出各种条件,攻击者却完全不会给出任何保证——在万尼乌斯的交代下,所有进攻者要求的都是“无条件投降”。
这激起了一些庄园的反抗。但这反抗很快就被轻而易举的掐死。
之后,那些反抗者被带到别的庄园外,用以威慑其它庄园的守卫者。
面对血淋淋的事实,更多的庄园选择了接受“无条件投降”,打开大门,将自己的性命和一切交到征服者的手上。
用了整整两天时间,万尼乌斯的军队摧毁了米兰城周围的所有庄园,得到了足够支持军队使用近两个月的粮秣以及大量的物资和武装,同时获得了三万多名奴隶,和两千多名罗马俘虏——当然,这两千多人中并非所有人都是罗马人。
从奴隶中选择青壮武装起来,补充进高卢同盟军团之后,万尼乌斯发给剩下的人部分武器盔甲,让他们向西去尼斯找马克曼尼野战军团寻求庇护和训练。
等到这些奴隶走远之后,万尼乌斯才烧掉了所有带不走的物资,带着自己的军队和两千多名罗马俘虏折转向南,进军罗马。
接下来的五天里,万尼乌斯一路南下,毫不留情的摧毁了沿途的所有庄园,解放和武装奴隶,捕捉罗马俘虏,洗劫和烧毁物资。
而且,极幸运的,万尼乌斯果然逮到了大鱼——在袭击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庄园之后,比尔及人抓住了一对极漂亮的兄妹。
根据卫兵的供述,这对兄妹是罗马元老卡西乌斯的孩子。
而这位卡西乌斯,最早是追随克拉苏的,而在克拉苏死后又支持庞培。
在法萨卢斯战役之后,卡西乌斯得到了凯撒的宽恕,得以回到罗马——毫无疑问,这位元老在罗马城里也是很有政治影响力的——而在历史上,这位卡西乌斯同学正是刺杀凯撒的主谋之一。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万尼乌斯禁不住感慨自己的运气——原本,他还在担心凯撒能够凭借自己的威望压制住罗马军团,使他们直接进军日耳曼,而不是一路追杀自己,但现在她不担心了。
有卡西乌斯的一对儿女在自己手上,当自己一路将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卡西乌斯势必催促和哀求凯撒尽快救出自己的儿女。
到时候,即便是出于“不要让罗马人认为自己还在对庞培党人怀恨在心”的目的,凯撒也要做出积极营救的姿态——这样一来,万尼乌斯计划中的最后一环就算完成了——为此,万尼乌斯特意吩咐战士们假装大意,放走一名罗马士兵,好去向卡西乌斯报告这个消息。
等到第五天日落,斥候骑兵队汇报在前方发现罗马斥候骑兵的时候,万尼乌斯的军队已经膨胀到了十一万人之众——当然,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各族奴隶,以及老幼妇孺。
得知高卢斥候骑兵队在和罗马骑兵的交战中落败,近百人的骑兵竟被二十几人的敌人追着打之后,万尼乌斯就知道,这一回,是凯撒在他的对面了。
所以,尽管还没抢够,万尼乌斯还是立即下令大军转向北上——接下来,就是引诱凯撒追击了。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57阴魂不散的第六军团
万尼乌斯下令让军队撤退的同时,派遣快马迅速前往尼斯,让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战士们准备撤退,也让战士们从俘虏中挑选出了一百名伪军,钉死在十字架上。之所以说是伪军,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是协助罗马人守卫庄园的,却并不是罗马人,而是释放奴隶。这一天,万尼乌斯没有修筑营垒,而是在钉死了伪军之后率领军队直接撤退,连夜赶路。到了第二天白天的时候,万尼乌斯再次钉死了一百名伪军,在附近庄园的废墟上生活做饭,稍微休息了一阵之后再次上路。到了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万尼乌斯下令扎营,休息。
经过了整整两天一夜的赶路,万尼乌斯全军上下都非常疲惫。于是,万尼乌斯让夜间值哨由原本的三班增加到六班,以此确保安全。
幸运的是,万尼乌斯的军队和凯撒的军队之间已经拉开了一定距离,因此当晚一切正常。
第三天一早,吃过早饭后,万尼乌斯下令钉死了五十名伪军和五十名罗马公民,之后才继续北上。
原本,万尼乌斯麾下的禁卫军团配备着大量的四轮马车,使得整个军团在公路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调动,甚至能够做到在长途调动的时候机动性胜过骑兵部队的地步。
然而,万尼乌斯的盟友们并没有配备那么多的马车,机动速度远远不如。再加上伴随着对意大利北部地区的袭掠而逐渐增加的被解放的奴隶和罗马俘虏。万尼乌斯的行军速度反而变得比正常的军团行进更慢。
为了确保老幼妇孺能够跟得上大队。万尼乌斯将所有的四轮马车都用来运输老幼妇孺,甚至连罗马的女性和孩子也得到了照顾。
而除此之外,所有获得解放的青壮奴隶都要和万尼乌斯的军队一齐步行前进,而那些罗马人如果有借故不走,或者跟不上大队人马的,则被毫不迟疑的一刀割喉,之后弃尸路旁。
在死亡的压力之下,罗马人也变得格外坚韧,大部分人竟然都跟上了队伍,没几个掉队的。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万尼乌斯也将打绑腿的技术和热水泡脚的办法推广到了整支军队里——尽管这几乎必然会导致这两种办法的泄密,进而让万尼乌斯的盟友乃至敌人都能掌握,但考虑到在歼灭了凯撒麾下的那些老兵军团之后日耳曼人将成为这一地区最强势的存在。万尼乌斯认为这种简单技术的泄密算不了什么大事。
于是,靠着绑腿和热水的帮助,万尼乌斯的大军始终和凯撒的军队保持着整整一天半的距离,总能将新鲜的尸体留给凯撒。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五天。
到了第五天中午的时候,被万尼乌斯派去周围做警戒和探路之用的高卢骑兵又一次仓皇的败了回来。
而这一次,原本一百名骑兵只剩下了三十几人。
根据高卢人的说法,这一次,击败他们的是罗马人的第六军团——原本他们看到对方只有三十几人,便主动发动了攻击。但两下交锋之后,他们就被杀掉了近半数的同伴,而仓皇逃窜时又损失了二十几人才得以脱身。
听到这个消息,万尼乌斯在为高卢骑兵的弱鸡感到哀叹的时候,也是一阵紧张——如果这群弱鸡没弄错,那么拉比努斯在带着第六军团的第一营跑掉之后,竟然没有直接逃回罗马,而是跑到了别的地方,重组军队,并且在这个时候从背后给了自己一刀。
至于拉比努斯重组军队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米兰,或者热那亚——反正北部意大利地区城镇众多,总能给拉比努斯弄到足够多的兵源——甚至,拉比努斯很有可能直接征募城市里的防卫部队,就可以立即得到有一定经验的士兵。
在率领新兵军团拦截自己却被自己屠杀。率领第六军团守城也被自己攻陷之后,拉比努斯竟然还敢率军阻击自己。也算得上是胆识过人了。而第六军团的老兵们,也称得上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
不过,第六军团目前的任务也并没有那么重——他们不需要击败万尼乌斯,只要拖住万尼乌斯即可。
眼下,万尼乌斯背后有凯撒率领的数万罗马军团老兵追杀——只要第六军团能够阻击万尼乌斯一到两天,凯撒就可以追上来,在意大利和万尼乌斯展开决战——而这是万尼乌斯绝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万尼乌斯必须尽快的击垮第六军团,之后前往尼斯和马克曼尼野战军团汇合。
因此,这一次,万尼乌斯决定出动禁卫军团来解决这件事。
让高卢辅助军团保护解救出来的奴隶们,让北方高卢部族联军负责看守罗马俘虏,让比尔及联合王**队负责守住后路,万尼乌斯亲自指挥对第六军团的进攻。
然而,让万尼乌斯感到无奈的是,从一开始,拉比努斯就没打算和万尼乌斯进行野战——凭借第六军团的老兵,加上一群新兵,总数不及万尼乌斯大军的五分之一,想要在野地里击败万尼乌斯,显而易见是毫无希望的。
因此,拉比努斯充分的发挥了罗马人高超的工程技艺,采取了拖延时间的战术。
当万尼乌斯的军队推进到高卢骑兵遇敌的地区,并再向北方前进了一段之后,他们所看到的,是被彻底破坏的路面,和一道又一道的壕沟土垒。
这种显而易见的临时制造的工事,对于步兵部队而言完全不能构成阻碍,但对骑兵,以及万尼乌斯麾下那些运输着大量物资和老幼妇孺的四轮马车而言,却是致命的阻碍。
想要靠人力填平这些壕沟,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可想而知,第六军团的人一定还在远处挖掘着新的壕沟,而且时间上也来不及。
因此,万尼乌斯就只有两个选择——从公路上下去,绕道;丢掉那些四轮马车,以步兵部队越过土垒和壕沟击溃第六军团,然后过去。
慎重的考虑了一阵之后,万尼乌斯选择了绕道——眼下,他的主要任务是撤退,而不是消灭罗马人;而第六军团人手有限,也不可能破坏所有的道路。
不过,在向西绕过第六军团人为制造的壕沟和土垒的同时,万尼乌斯率先派出了阿克里的轻骑兵,带领着高卢骑兵部队,绕过障碍前去监视第六军团,尽可能阻挠他们将壕沟延伸——理论上,如果任由壕沟无限延伸,是可以一直连到地中海的。
不过,显而易见的,第六军团,或者说拉比努斯,并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在数千骑兵的监视下,第六军团谨慎的列出战斗队形,小心翼翼的防备着骑兵们的突击。
之后,万尼乌斯迅速的将所有的部队从公路上带下,绕道前进——这会使他多耽误半天的路程,使他和凯撒之间的距离更近,但他别无选择。
而更加让所有战士都感到憋气的是,在万尼乌斯的大军绕道,并且撤回了骑兵之后,第六军团居然不疾不徐的跟了上来。
尽管远远的保持着不必交战的安全距离,但第六军团还是成了离万尼乌斯最近的罗马军团,并且显而易见的成为凯撒追击万尼乌斯的最好的向导。
出于愤怒,日耳曼人又多钉死了一些罗马人的俘虏。
但即便如此,第六军团却仍旧没有任何反应,始终保持着距离,如同一个幽魂,不紧不慢的跟在万尼乌斯军团的后面,一副耐心十足的模样。
之后,又过了三天,万尼乌斯的军队遇到了尼斯来的信使。
这队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骑兵,除了带来后方的消息之外,还是来求援的。
就在一天前,罗马人的舰队突袭了尼斯城的港口。
因为日耳曼人一开始就摧毁了港口,并且将防线收缩到了尼斯城内,罗马人的舰队并没有取得战果。
但是紧接着,一个罗马军团就在舰队的掩护下登陆了。
根据马克曼尼野战军团观察的结果,这个军团的番号是二十八。
在登陆之后,二十八军团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建立阵地,完全的控制了港口。
急于罗马人的这一动作,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司令认为,罗马人显而易见是在等待后援——因为拥有强大的舰队,罗马人可以很便捷的将军队快速的投送到地中海沿岸的任何一座城市,而尼斯守军却并不知道敌人到底会来多少人。
在万尼乌斯走的时候曾经交代,尼斯城是他们归途上很重要的一个支点,不能有失。
为此,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军官们和不列颠人的首领们都不能轻易放弃尼斯城撤退。
但因为并不知道万尼乌斯的情况,也不知道罗马人的情况,马克曼尼野战军团的军官们和不列颠人的首领们又都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最后,经过商议,马克曼尼野战军团派出了这支为数不多的骑兵,前来寻找万尼乌斯的军队,向他说明情况,请求进一步的指示。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58大家都在布局玩
除此之外,信使还带来了阿奎丹尼的消息
几个日耳曼野战军团到达当地之后,通过坚决果断的几次歼灭战粉碎了当地罗马人的抵抗,之后顺手将当地的罗马人屠戮殆尽
这种血腥的作风在慑服了一部分阿奎丹尼人的同时,也赢得了不少部族的支持
结果,以日耳曼人为主导,一些最积极的反抗罗马人统治的阿奎丹尼人部族组成了联军,拼凑起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加入了日耳曼人的军队,同时从整个阿奎丹尼地区向日耳曼人供给粮秣物资
甚至,一些野战军团的将官们还和当地的部族首领结成了姻亲——毫无疑问的,这将极大的增加日耳曼人在当地的影响力
为此,在万尼乌斯要求他们撤军的时候,几个野战军团的司令官都有些犹豫——他们在阿奎丹尼打开了局面,却是用野战军团战士们的性命换回来的——如果就此离开,那么他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于是,眼下,几个野战军团并没有按照万尼乌斯的要求撤离阿奎丹尼地区,而是仍旧停留在当地,帮助阿奎丹尼人训练他们的军队,修筑城防设施
对于这种情况,万尼乌斯也能理解,但却不能接受——显而易见的,如果万尼乌斯麾下的每一个野战军团都这么自作主张,那么他这个日耳曼国王也就不必再干下去了
为此万尼乌斯让信使立即前往阿奎丹尼严厉的斥责几个野战军团的司令,要求他们务必立即迅回撤并回到克勒特高卢北部地区,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同时,对于野战军团司令们的担忧,万尼乌斯也能理解——所以,各野战军团的司令们,可以向阿奎丹尼人透露一些关于万尼乌斯和罗马人之间战况的情况——比如,万尼乌斯前前后后已经消灭了数万罗马军团了
而且,万尼乌斯还允许那些野战军团的司令们以日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