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凭借自己的武力来依自己的喜欢行事了)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27笨拙的第一次攻城
万尼乌斯霸道的宣告激起了日内瓦人的愤怒。
而更现实的是,按照万尼乌斯自己的说法,他的军队只有三万人。而日内瓦城里则有近五万人。虽然排除不能战斗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之后,能够凑起来的战士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但毕竟日内瓦人是在城墙后防守。
除了罗马人的军队,阿罗布洛及斯人还没听说有哪一支军队是能够以两倍数量的军队夺取市镇的。而日耳曼人尤为出名的则是他们并不擅长攻坚战。
因此,慎重的考虑之后,日内瓦使节发现,其实面对这支三万人的日耳曼军队,他们并不一定会失败。
虽然没有足够的实力击败这支军队,但他们已经派出了使节,不止向他们的同族求援,也向他们的盟友求援。
这样,理论上,日内瓦人只要抵挡日耳曼人三五天的时间,万尼乌斯就不得不面对腹背受敌的窘迫境地了。
可想而知,万尼乌斯将不得不在阿罗布洛及斯人的追击下退回到厄尔维几人的土地上——接下来的事情,则可以交给凯撒自己来解决。
到时候,阿罗布洛及斯人不止能通过这场战斗赢得抵抗日耳曼人先锋的名声,更会获得凯撒的感激和信重,甚至能够得到元老院的席位也说不定。
于是,想明白了这里面关节的日内瓦人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勇气和气节。痛斥了万尼乌斯的愚蠢和忘恩负义。义正词严的表示既然阿罗布洛及斯人曾经从凯撒手中得到了许多好处,便绝不会如同他一样背弃凯撒——如果万尼乌斯执意要因为小人的挑拨和栽赃而与凯撒为敌,那么就要面对全体忠于凯撒的战士——那势必是他无法取胜的。
这个日内瓦使节太过入戏,险些被万尼乌斯的卫兵砍掉。
之后,万尼乌斯命令不得伤害使节,让人把日内瓦人丢了出去,下令骑兵全体出击,围困日内瓦。
这一次,万尼乌斯所带领的,几乎是日耳曼王国禁卫军的全部主力——除了女兵之外。轻骑兵、突击骑兵、爷们枪兵、精选斧兵、精选射手、突击步兵各自在自己统帅的带领下,出动了四千人,只留下极少数人留守日耳曼青年公社。
结果,在万尼乌斯下令围困日内瓦之后。超过八千名骑兵立即尾随日内瓦使节,到达了日内瓦城外,将日内瓦围了个水泄不通。
说是围个水泄不通,实际上并不确切。
沿袭了高卢人的优良传统,尽管日内瓦的市集坐落在勒芒纳斯湖和罗唐纳斯河交界处的平原上,但日内瓦的要塞却是建在旁边不远处的小山上,通过一条并不宽阔,而且沿着山势蜿蜒曲折的延伸下来的铺石路与市集相连。
而眼下,市集也一如村落里,空荡荡的。只留下一些彻底搬空了的建筑,向外来人彰显着这里的繁荣。而所有的日内瓦人,都已经躲进了山上的要塞中,带着他们的财物,并且武装起来准备和日耳曼人决一死战。
步兵带着大量的木材和石材到达日内瓦城外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显而易见不适合再进行围城作战。
于是,在派出突击步兵清查了整个市镇,确认没有潜藏在里面等着玩暗夜突袭或者大纵火的埋伏者之后,万尼乌斯下令大军在市集里安顿下来。
尽管这一市集已经很繁荣。而且按照罗马人的习惯在市集外围修筑了城墙,但对于一支三万人的军队而言还是略显不足。
为此,万尼乌斯又让部分步兵和骑兵驻扎在日内瓦以南最近的一个村子里。
到了第二天一早,万尼乌斯便在卫兵的保护下开始亲自勘察日内瓦要塞的地形,以便制订出合适的进攻方式。
如果当初携带了配重投石机。万尼乌斯大可以在山下找个平稳的地段,把投石机搭起来。之后一通石头砸过去,吓唬吓唬对手再进行谈判。
可既然当初摆出的姿态是迎亲队伍,万尼乌斯自然不可能把那种又大又笨又复杂而且几乎完全无法掩盖的配重投石机带出来——大炮带到婚礼上尚且可以宣称是拿来打礼花弹的,投石机算怎么回事?
所以,目前,万尼乌斯只能选择更加原始也更加直接的攻击方式。
蚁附?
扯淡!虽然日内瓦要塞的城墙并不高,但那也是有着壕沟和鹿角,而且拥有大量守卫的城墙。就算万尼乌斯麾下战士装备精良骁勇无匹,万尼乌斯也不认为应该把他们的生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蚁附攻城,按照孙子的说法,“杀士三分之一”——这简直就是傻逼或者嫌自己士兵太多活得太久才会采取的办法。
而万尼乌斯作为后世穿越者,显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然而,等带着卫兵们在日内瓦周围转了一圈之后,万尼乌斯不禁觉得自己之前太乐观了。
整个日内瓦要塞坐落在一座石山上,地面上土层并不厚,经常能挖到石头——这就是说,地道攻城的办法泡汤了。
万尼乌斯本人对于什么观察水源点的知识并不在行。那些可能懂得这些知识的人,又因为他之前的一道命令而被送回了日耳曼青年公社。而且,就算那些人懂,并且在身边,万尼乌斯也未必敢信他们的话。
所以断水源什么的暂时就不必想了。
而什么攻城塔、撞城锤之类的传统攻城器械,显而易见不可能爬上地势崎岖的山坡——所以各种攻城器械什么的也暂且不必考虑了。
琢磨了半天。万尼乌斯发觉。除非自己用计策将敌人引出要塞,在平地上歼灭,否则除了强攻之外还真没什么“一拍脑门,大破敌军”的好办法。
至于将敌人引出要塞,无非两种办法——假装不管日内瓦,直接西进;假装被来自西边的敌人攻击并且溃败。
前一种办法不靠谱。
首先,这附近大多是平地,没什么能够埋伏数千战士的地方。而且就算有,也肯定是日内瓦人比自己清楚。
其次,以高卢人胆小如鼠的性格。就算自己率领大军做出离开的姿态,对方也未必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要塞追击自己,反而可能假装不知道这事,直到确认安全之后再说。
所以。假装直接西进不可行。
而假装被攻击并且溃败就更不靠谱了——敌人在山上,万尼乌斯在山下,万尼乌斯的动向如果不是足够逼真,根本不可能瞒得住高卢人——可万尼乌斯并没有那么多群众演员,来扮演“足以击溃三万日耳曼军队”的援军。
于是,拉来诸多统帅一商量,最终的结论仍旧是非常具有日耳曼特色的——暴力破解。
虽然已经决定了要正面强攻,万尼乌斯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减小自己军队的损失。
为此,万尼乌斯制定了稳步推进的策略。
将全部的作战计划传达下去之后,万尼乌斯便亲率卫队督战。
而同时。工程部队也在职业战士的保护下开始用之前拆卸房屋得到的木梁修建三角形的木架。
在木质三角架迎向敌人的一面,日耳曼人敷以用水调和的泥土,避免高卢人可能采取的火攻。
而朝向自己人的斜坡上,日耳曼人则按照万尼乌斯的吩咐,用额外的木梁拼成倒八字的形状,再用木板加高——这样,当敌人的投石落到三角架的斜坡上之后,就会顺着斜板从中间滚落,而敌人的标枪箭矢因为是斜射在挡板上,也不容易射穿挡板。
制作好这些几乎和高卢人房顶一样巨大的掩体之后。日耳曼人们便将掩体一直抬到高卢人弓箭的射程最远处,稀稀落落的摆了十几座掩体,并在掩体之后打下了木桩,安置了弓箭手。
日耳曼人的行动立即引起了高卢守军的激烈反应。
然而,在试射了一轮。发现他们的箭矢无法对日耳曼人造成伤害之后,日内瓦人就停止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
接下来。二十几名顶着大盾牌的日耳曼轻装步兵迅速的从不同的掩体里跑出来,迅速的向山坡上跑去。
看到这些敌人冲上来,高卢人立即射出密集的箭矢,阻止敌人的前进。
而几乎是在高卢人射出箭矢的同时,背后的掩体里响起了哨声。
之后,日耳曼突击步兵迅速停止脚步,齐齐向右侧平移、蹲下,将盾牌顶在地面上。
伴随着一阵雨打芭蕉般的声音,大部分高卢人的箭矢都落在了空地上,而剩下的箭矢则钉在了大盾牌上。
躲在大盾牌之后,日耳曼突击步兵不紧不慢的用短枪将盾牌撑住,之后将携带上来的铁桩打入地下——这期间,大盾牌又承受了一次密集的箭矢打击,而变得破破烂烂起来。
将铁桩固定好之后,突击步兵们将背上来的绳索挂在铁桩上,之后用罩袍裹住身体,迅速的向着山下滚了下去。
当突击步兵滚下来的时候,早就准备在一旁的战士们迅速冲上去接住了战友,并将他抬进掩体里。
紧接着,又有人开始拉扯和突击步兵一起滚下来的绳索,确认绳索已经在铁桩上挂紧。
等到绳索理顺之后,战士们便抬过新的掩体,将绳索的一端拴在掩体上,另一端交给远处的战士。
伴随着整齐的号子声,拉扯绳索的战士、推动掩体的战士,足足上百号人开始齐心合力,将能够为他们提供遮蔽,阻挡敌人投射器打击的掩体向着山上搬了过去——万尼乌斯要的,就是通过这种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麻烦的办法,一直把零零散散的掩体推进到高卢人认为必须出城反击的距离上)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28突如其来的胜利
这是万尼乌斯有生以来指挥的第一场攻坚战,也是日耳曼王国禁卫军所参加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攻坚战。
在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负责上前打桩的突击步兵配备着涂泥的蒙皮大盾,足可以抵挡大部分的标枪箭矢。
两支双头短枪的支撑足以让大盾在失去了人力支撑之后屹立不倒。
穿过土壤钉进岩层的铁桩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力道,为木质掩体的推进提供额外的助力。
而且,双层加厚的罩袍的保护,也让突击步兵滚下来的时候避免了大多数的伤害,不至于出现骨折之类的重伤。
但是,等到第三层掩体架设完毕的时候,突击步兵已经到了离敌人的城墙不到三十步的距离上,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到了这个距离上,不但高卢人的标枪箭矢丢得更加密集,而且和标枪箭矢一起丢出来的,还有包裹了松脂燃油的火把,以及头颅大小的石块。
在几名步兵被火把弹中起火,不得不迅速滚下来以免被烧伤之后,死一个士兵都会心疼老半天的万尼乌斯便下令停止进攻。
这道命令毫无疑问的让战士们都感到不痛快——敌人居高临下,朝着他们抛射标枪箭矢,投掷石块火把,还附送许多辱骂,可他们却不过往前突进了两三百步,就停下了。
然而,万尼乌斯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让精选弓箭手中准头最好的上前来,和敌人对射,而突击步兵则持大盾牌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掩护。
和使用精致长弓,身披锁子甲和罩袍的日耳曼精选弓箭手一比。日内瓦人的射手顿时逊色了许多。
尽管人数上略占优势,但日内瓦人还是在日耳曼人精确的点名下一个接一个的被从墙头射落。而日内瓦人丢出来的标枪箭矢,则多半落空,或者被大盾牌挡住。
经过一番对射,日耳曼人损失了一百多面大盾牌,十几个精选弓箭手受了轻伤,一百名精选弓箭手的二十支箭都射了出去。而日内瓦守军则付出了近三百阵亡,和三倍数量的轻重伤员。
看到这幅情形。万尼乌斯突然想起自己原来玩游戏面对只有木栅栏,而且远程兵种贫弱的敌军时最爱采用的战术——轮流将弓箭手派到敌人的远程力量打击不到的地方射杀敌人,充分削弱敌人守备力量的同时增加自己部队里弓箭手的经验。
而现在,毫无疑问。正是应用这一战术的大好时机。
于是,万尼乌斯毫不迟疑的命令停止进攻,将弓箭手撤下来,让第二批弓箭手上去对射,并为前线替换新的大盾牌。
不过。由于敌人毕竟有城墙保护,又由于第一批弓箭手已经是精选弓箭手中最优秀的一批,第二批一百名精选弓箭手只达成了半数的战果。
紧接着,万尼乌斯好不吝惜的派出了第三批弓箭手进行替换。让第二批弓箭手下来休息。
如果按照游戏里的情况,那么愚蠢的AI会坚定的将一队又一队的步兵排遣上前。怪怪的让玩家射杀到兵力对比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傻乎乎的回缩死守广场。
然而。万尼乌斯所面对的毕竟是活生生的敌人,而不是事先编写好各种应对措施的AI。
因此,当第三批弓箭手再次上前的时候,日内瓦的城门打开了。
显而易见的,面对万尼乌斯毫无节操的弓箭手对射,日内瓦人再也忍耐不住了,进而决定派出士兵反击,摧毁近在咫尺的挡板。
看到日内瓦的城门打开,万尼乌斯毫不迟疑的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紧接着,数百名的精选弓箭手从掩体后站起身来,向着城墙上倾泻箭矢。
而几乎是在日内瓦骑兵们出现在城门前的同时,突击步兵们也抛下了手里的大木盾,举起小圆盾防御箭矢,朝着城门直冲了过去。
这个时候,日耳曼人的兵力就显得有些分散——三道掩体后各有数百名战士,但总的来说士兵数量并不多。
然而,就是这百来名突击步兵,却向着比他们多出许多倍的敌人发动了冲锋。
因为日耳曼精选弓箭手不顾一切的射击,日内瓦守军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防御箭矢上。
而这个时候,日耳曼突击步兵的第一个百人队已经在掩体和城门中间的位置迎上了日内瓦人的骑兵部队。
面对日耳曼人密集的标枪,阿罗布洛及斯贵族骑兵产生了一丝慌乱——凭借他们的盾牌,并不足以抵挡如此多的标枪。
紧接着,披着罩袍的日耳曼突击步兵便咆哮着冲了上来,不顾一切的将手中的短斧狠狠的劈向贵族骑兵们胯下战马的脖颈。
冲在第一排的战马遭到这样的突然袭击,几乎是立即倒毙。
而倒在地上的战马和骑手则成了后面骑兵的障碍。
更加致命的,则是迅速跟进,并再次投掷出标枪的二线突击步兵。
当第二波标枪掷出,二线突击步兵也迅速的杀进了骑兵的队列之后,日内瓦的阿罗布洛及斯贵族骑兵再也无法承受这样密集的伤亡,发出惊惶的叫喊,纷纷拨转马头试图逃离。
然而,日耳曼人很清楚如何才能在敌人的远程打击下保住性命——尽可能的和敌人混在一起。
阿罗布洛及斯贵族骑兵拨转马头的时候,已经有许多人被拉下战马。然而惊慌失措的日内瓦骑兵提心吊胆的等待的死亡并没有到来——茫然的日内瓦骑兵发现,似乎他们的敌人只是为了夺取他们的战马,并且跟着他们的同族冲进城里。
紧接着,第三波日耳曼突击步兵到来。
这群狂热的冲锋者甚至懒得在落马的阿罗布洛及斯人身上浪费他们的标枪,直接草草的将标枪在他们身上一刺,又粗暴的无视标枪上的倒刺直接拉扯出来,便毫不停留的继续前冲。
继续冲前之后,日耳曼人便延续了他们的传统,纷纷将标枪投上城墙,将城门附近的敌人驱散开,之后冲进城门。
这个时候,第一批直面高卢骑兵,以及第二批夺取战马强冲城门的幸存者已经冲进了城门,并且开始挥动战斧和试图阻挡他们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第三批突击步兵几乎全部冲进了城门——这样及时的援助极大的缓解了前两批战士所承受的压力。
紧接着,在万尼乌斯和诸多统帅的驱策下,更多的精选弓箭手冲上前,用突然增加的密集箭矢压制了城头的敌人。
而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更多的突击步兵借助着掩体的遮蔽冲上山坡,拼命投出标枪射杀城墙上的敌人,之后举着小圆盾冲进城门,用战斧劈砍着所有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
一如既往的,高卢人没有辜负万尼乌斯的期待——当第五批战士冲进城门之后,几乎所有的日内瓦守军都仓皇的从城墙上逃走,抛弃了他们身为战士的职责,开始为了他们的性命而逃命。
于是,在万尼乌斯还在为他的战士们的性命而担忧的时候,日耳曼人已经取得了实际上的胜利。
数以千计的日耳曼战士纷纷冲进要塞,登上城墙,驱散敌人,用弓箭和标枪将全部的城墙变成他们的控制地段。
接下来,等到日耳曼精选弓箭手开始登上城墙并且对着要塞里的房屋放射火箭的时候,彻底丧失了战斗意志,并且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日内瓦人便凄惶哀泣着恳求投降了。
这样突如其来的胜利不止吓了万尼乌斯一跳,而且把那些正杀得顺手的日耳曼人也吓住了——按照他们的想法,高卢人再怎么样也应该依托街垒再奋起反抗一段时间,然后再投降才对。
战斗早早的结束,让日耳曼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更让万尼乌斯觉得聚集了全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包上。
不过,虽然没有尽兴,仁慈的日耳曼人还是接受了日内瓦人的投降。
之后,日内瓦人交出了他们村镇里最尊贵的人的子女作为人质,并且按照万尼乌斯的要求交出了全部的武器盔甲,向日耳曼人投降。
在收缴了全部的武器之后,万尼乌斯得到了足够武装起三万人的武器和皮甲,并且得到了数万筒箭矢。
除此之外,聚集在日内瓦要塞内的牲畜和粮秣,足够禁卫军团使用半年——虽然考虑到日内瓦人的生存万尼乌斯不可能全部取走,但这也是一个极可观的数字。
然而,同样的,日内瓦人也叫万尼乌斯有些头疼——经过战后统计,万尼乌斯俘虏的日内瓦人足足有四万三千多人,已经超过了禁卫军的全部人数。
对于万尼乌斯而言,日内瓦是必须掌握的关键点。
问题是万尼乌斯手头并没有足够的士兵分派驻留。
而且,鉴于日内瓦人之前所表现出的鲜明立场,万尼乌斯又不可能放任他们留在自己身后。
更加糟糕的是,万尼乌斯也没有冷酷到可以一拍桌子将四万多人全部杀掉的地步。
结果就是,虽然得到了大量的物资,万尼乌斯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因为为数众多的俘虏而发愁起来)
日耳曼全面战争烽火连天029总而言之盟友都是墙头草
尽管从理智的角度分析;日内瓦人的突然溃败使得禁卫军团的损失大大减小;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但作为一个有着日耳曼血统的男人;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