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脸上的表情由喜悦变为困惑;几个心思缜密如长孙顺德、陈演寿、马元规等;眼中已经露出了一片忧虑。

〃怕是军粮已经断了!〃陈演寿第一个站出来;忧心忡忡地分析道。虽然作为李府首席幕僚;他知道宇文述求援的消息却并不比其他人早。大军告捷的信使今天上午才到达皇帝陛下的御帐;而宇文述的求粮信紧跟着报捷信使的马尾就追了过来。

〃现在向马砦水送粮;沿途还要防备乱匪袭扰;快也得七天才能到!〃唐公府侍卫长钱九珑低声补充。论谋划;他自认不如长孙顺德等人。论行军打仗的经验;在座众人却没有一个高得过他。

〃若能送到还好;最怕莫过于高句丽人言而无信!〃马元规的话把众人的心情一同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在辽东城下;大伙已经充分领略过高句丽人的狡诈与无信;如果他们假意求和;待宇文述等人撤军时再衔尾巴来追;沿途处处截杀;没有粮草支撑的三十万隋军危在旦夕。

〃宇文述这个老匹夫;居然不早些告诉咱们他断了顿!〃钱九珑的眼睛登时就红了起来。他从过军;知道当兵的苦与难。如果真的战败了;将领们被俘后还可以投降敌国;或作为俘虏被对手拿来换取赎金;而士兵们能剩下的只会是一个无头的身子。

高句丽集倾国之兵;才凑了二十余万众。没有一个将军敢冒险收留比本部人马还多俘虏;从秦将白起到楚霸王项羽;对于人数远超过本军的降卒只有一个处理手段。其中原因未必全是他们天性残忍;更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更安全的解决办法。

况且;高句丽人开化未久;性子本来就比中原人野蛮。

军帐中瞬间就安静了下来;众将士面面相觑;脸色比冻过的雪还要苍白。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弘基叹了口气;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如果事实真如陈大人所料;恐怕没等咱们把粮食运到;大军已经溃了。但无论如何;咱们不能坐视大军灭亡不理。不如先凑两千匹战马;轻装运送一万石粮食过去救急。然后;唐公再禀明圣上;调集民壮徐徐发粮;力争能救更多的人回来!〃

〃只怕圣上不肯相信大军会战败!〃陈演寿苦着脸;惨笑。

如果不是熟知宇文述的秉性;李渊麾下众幕僚也不敢推测大军会遇到风险。眼下;皇上正沉浸在伐辽功成的喜讯中。这个节骨眼上有人跟他说宇文述可能大败而归;不被他当做故意搅人雅兴才怪。

唐公李渊在皇帝陛下面前本来就不受宠;平素跟宇文述又不和睦;他去提醒大军已陷入危急;即使不受责罚;也没有人会相信。想到这;大伙脸上的表情更苦;真的是任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既让皇帝陛下相信唐公的忠心;又能及时把粮草送到宇文述手上的良策来。

〃就按弘基的建议办!〃片刻后;唐公李渊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豁出身家性命般;决然地说道。

〃是!〃刘弘基大声答应着;转身便欲出门。才挪动身体;又被李渊叫住。

〃且慢;你先回库中领出粮食。我将战马征集好后;直接派到你营中。小规模向前线补给是我分内之责;不必向皇上请旨。运粮队今晚出发;一刻不停。〃李渊向前几步;靠近刘弘基;低声吩咐。

〃末将遵命!〃刘弘基知道事关重大;拱手向李渊行了个军礼;正色回答。

〃仲坚所部一团骑兵;行动速度最快;你全带上;头前打探大军消息。〃李渊上前轻轻拍了拍刘弘基的肩膀;语气听起来无比沉重;〃建成和九珑也与你同去;九珑的仗打得过;凡事多听他的建议。你们这些后生;没打过什么仗;但现在也没办法了。总不能让三十万大军;活活饿死在撤兵途中!去吧;能救一个算一个;救不得别人;也要让自己平安回来!〃

〃是;末将遵命!〃李建成、钱九珑二人同时答应;不待长孙顺德等人出言反对;从桌案上抓起了军令。

〃唐公;世子…〃长孙顺德张了张口;想建议李渊不要派儿子去冒险;看看对方的脸色;又把剩下的半句话憋回了肚子。

李渊的手离开了刘弘基的肩膀;尽力站直身体。一瞬间;他脸上的表情从惨然变成了庄重;仿佛在送千军万马出征。

〃刘洪听令!〃李渊站稳身躯;大声喊道。

〃末将在!〃刘弘基肃手;直立。

〃立刻回库中调粮;战马一到;旋即出发!〃李渊把将令交到刘弘基手上;接着;抓起了另一根将令:〃李旭听令!〃

〃卑职在!〃李旭前跨半步;肃立。

〃你带本部兵马;头前为刘弘基探路。如有大军消息;立刻派快马回报!〃

〃卑职遵命!〃李旭大声答应;嗓音里带着一点紧张。刚才众人的议论;他一个字没落听了个清清楚楚。可眼下除了尽力救人之外;他顾不上想任何风险。

〃周文远!〃唐公拿起第三根将令。

〃卑职在!〃周文远鼓足勇气上前;心中有一点点害怕;还有一点点兴奋。

…。

护粮军兵马只留下了五百人守卫粮仓;其余的都被李渊派遣了出去。有的随刘弘基去运粮;有的向附近高句丽人龟缩的新城;国内城两个方向警戒;以免那两所城池中的高句丽人听闻风吹草动;再打大军粮草的主意。待众将校都走远了;李渊招了招手;把两个心腹幕僚叫到了身边。

〃顺德、演寿;你们二人带领咱们李家所有侍卫;这几天盯紧河上浮桥。只要建成他们没回来;无论谁的命令也不能让人毁桥!〃李渊沉声命令。

如果军情真如陈演寿所推断;五日之内;围攻辽东的其余七十万大军必然军心动摇。皇帝陛下自十六岁领兵以来;从没打过败仗。他不敢保证;听闻伐辽失败消息后的陛下;能否表现得如他平时一样勇敢。

〃唐公应与朝臣沟通;想办法让陛下做最坏打算!〃陈演寿接过将令后;低低地提醒了一句。宇文述和刘世龙等人带三十万大军绕路奇袭平壤;人数虽然只占了东征大军的三分之一;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府兵。多年来;大隋兵威无敌于天下;靠得就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府兵精锐。如果他们丧尽了;皇帝陛下需要考虑的事情则不仅仅是一个辽东。

〃纳言苏威病重;兵部尚书段文振病危!〃没有外人在侧的时候;李渊的脊背又驮了起来。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征辽以来;能让万岁听下几句谏言的权臣病得病;死的死;如今朝中剩下的;不是没远见之辈;就是趋炎附势之徒。对于李渊这种皇帝不待见的倒霉蛋;大伙躲还躲不及;有谁愿意跟他交流对战局的看法!

〃黄门侍郎裴矩最近受宠!〃长孙顺德见唐公为给皇帝进言的事情烦恼;低声在一旁提醒。

闻此言;李渊觉得嗓子眼里都开始冒苦水。黄门侍郎裴矩出身于河东裴家;对先皇受禅和今上即位都有拥立大功。此人知道皇帝陛下志向高远;所以征突厥、伐契丹、讨高昌;开疆拓土的建议一个接着一个。大隋皇帝在他的谏言下;继位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兴兵讨伐不臣之国;把国力挥霍到了极限。此番东征高丽;也是裴矩一直主张的。请他向皇帝陛下提醒注意兵败风险;岂不是等同于虎谋皮!

〃裴矩素怀奸险;巧于附会;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小人往往比君子更善于审时度势。他喜欢名马珠玉;唐公投其所好;再晓之以形势;以他的为人;未必肯在辽东作个为国尽忠的孤臣。况且将来在朝中;此人也是一个助力!〃陈演寿想了想;也附和长孙顺德的提议。 (注1)〃也只能如此了!〃李渊叹了口气;说道。无论心中多么不情愿;他今天也得去拜见一下裴大人。即便不为了那三十万东征大军;也要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李家的将来…。

八百护粮兵快速集结了起来;闲得关节都开始发痒的大伙听闻去前线送粮;心中的兴奋远远高过了恐惧。

为了避免军心混乱;刘弘基严格命令麾下将校不得将军情不利的推测透漏出去。〃那只是推测;未必是真。如果因为谣言扰乱而耽误了粮草运送;诸位知道军法会如何处置!〃对着平素交往密切的几个朋友;他大声叮嘱。

〃是!将军尽可放心!〃参与运粮的众将校齐声答应。刘弘基素得众望;关键时刻;大伙愿意跟他携手共渡难关。

李渊利用手头职权征集来的战马稍后一些到来;随同战马前来的;还有李建成和钱九珑;李府侍卫樊兴也带了二十名亲兵跟在了建成身后;这是唐公世子第一次单独执行军务;他们要誓死保护其平安。

李婉儿和李世民在大军出发前也赶了过来;他们和哥哥建成自幼形影不离;所以特地赶来给哥哥送行。二人都穿了一身戎装;看上去英姿薄发。一入军营;李世民就冲向了整装待发的士卒之前;一手提缰;一手擎槊;仿佛他是此番出征的主帅。李婉儿则难得地显出了几分小女儿的温柔之态;走到李建成的身边;低声叮嘱道:〃哥哥路上小心些;沿途多注意两边树林、山谷等隐蔽处。高句丽人不愿投降;想必有些顽固之徒会伺机而动!〃

〃你尽管放心;我们一人双骑;此地到马砦水之间又以平川居多!〃李建成点点头;笑着安慰道。第一次独领一路兵马;他心中也没底。但是;作为一军之胆;无论如何也得装出些恢宏大气的模样来。

〃哥哥有主张就好!〃婉儿给了自家兄长一个微笑;策了策马;靠近了刘弘基;叮嘱:〃刘家哥哥;你也小心些。我知道你武艺高强;但领兵打仗…〃

〃好了;我保证把你哥哥和麾下这些弟兄们平安送回来!〃刘弘基大咧咧地打断了李婉儿的话。能为李家尽一点力;他非常高兴。至于沿途凶险;对于早已闯荡多年的他来说;那不过是一碟开胃小菜而已。高句丽人再凶;凶得过边塞上的马贼和突厥人么?

李婉儿扁扁嘴;抗议刘弘基自逞英雄。转过头;目光看到李旭;她脸上的笑容慢慢黯淡。

〃仲坚大哥!〃李婉儿低声叫道;她想说两句和对刘弘基一样的叮嘱之词;却突然发觉没有合适的词汇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思。

李旭的年龄仅仅比她大了几个月;像对待刘弘基那样把他真正当作哥哥;婉儿有些不愿意。但除了把他当作哥哥外;女孩子家一时又找不到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想来想去;终于压低了声音;蚊蚋般嘟囔了一句;〃你自己小心些;平安回来!〃

〃我知道;你和世民也小心些!〃李旭的回答比李婉儿的叮嘱更不着边际。二人相对看了看;都笑了笑;轻轻把马头错了开去。

五百人;两千匹马;带着一万石救命粮草快速奔向东方。比起辽东城下七十万大军;这点人马微乎其微;除了几双不舍的目光;几乎没人关注他们的去向。

〃我本来想说…〃李婉儿站在一个高坡上;望着远去的哥哥和众人;默默地想。

〃你答应过要保护我的!答应过的!〃她折下一根柳枝;霹雳吧啦;抽得地面尘土飞扬。

注1:裴矩;隋唐名臣;三度东征高丽的主要提议者。曾经在北周、隋、宇文化及麾下和唐做过高官;以雅淡、廉谨成为后世楷模。

第二卷 功名误 第四章 国殇 (八 上)

为了保证军粮能及时送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派来的信使是追随了他很多年的一名得力家将。此人单名一个仲字;武艺高强;认路本领也甚是了得。尽管如此;第一夜;送粮队也仅仅赶出了一百多里。

不是刘弘基等人不尽心赶路;而是高句丽境内根本没有任何一条大隋常见的那种宽阔笔直的驰道。辽东的所有道路全都是凭人踩出来的;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全凭山川走势水流方向自然形成。有的地方看上去平整如镜;护粮队却不得不绕上一个大圈子。否则;按领路人宇文仲的说法;那是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沼泽;只看见野兽进去过;从来没见到任何活物走出来。

天快亮的时候;大伙在一个不知名山坡阳面扎下了营。根本不用刘弘基下令小心烟火;没有人还有心思弄口热乎饭吃。几乎在听到休息号角的同时;将士们立刻像烂了的螃蟹一样散了架。不一会儿;四下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鼾声。

〃咱们每匹马上才带了五石粮食;将士们全是轻装;还累成这种样子。东征军大部分为步卒;每人却要携带三石军粮…〃望着四下里七躺八歪的将士;钱九珑不住地摇头。

百里〃急〃行;以强健著称的他和另一个李府家将樊兴也累得筋酸骨软。碍于在小辈们面前的颜面;二人才没有在下马后立刻倒下去。一边整理行装;一边伺候李建成活动筋骨。此时;靠在他们身上的李建成却累得路都不会走了;双腿岔开;每一步都是端端正正的八字。

〃这;这样下去;可;可不行;白天的行军;还;还可能遇到高句丽游骑!不用;不用战;咱们;咱们就败了!〃李建成趔趔趄趄地挪了几圈;喘息着说道。

〃让大伙养足精神;休息好了再走。白天行军;尽量控制速度;赶路不能太急;边走边警戒四周。如果遇到小股高句丽人;驱散了事。如果是大队高句丽人挡道;就直接冲过去!〃刘弘基皱着眉头建议。

这是在草原上马贼们对付官军围剿和商队对付马贼截杀的通用战术;虽然在冲锋过程中会有一定损失;但凭借战马的速度;大部分人马和辎重都能得到保全。以一支孤军深入不测之地;这也是能活下来的最佳选择。

听了刘弘基的话;王元通、齐破凝等人的心中的兴奋劲儿一扫而空。众人没资格参加李渊和心腹的议事;都以为此番送粮如同出门散心一样简单;所以白天在刘弘基点兵时;他们死乞白赖地跟了过来。万万没想到;这番出门散心的路竟如此难走;而且散着散着还会把小命散进去。

〃刘;刘将军;刘大哥;我;弟;弟兄们没打过仗啊!〃齐破凝脸皮最厚;趔趄着凑上前;轻轻拉了拉刘弘基的衣角;提醒。

〃明天早上;我带一百名老兵在前;仲坚带他的那个团断后;李府来的人护住马队两侧。你们这些人;躲在马队中间;把腿绑在马肚子上。只要不掉下坐骑来;或被人流矢射中;就不会有事情!〃刘弘基甩开齐破凝的手;拿了根树枝;在地上轻轻画了一个兵力分配示意图。

此刻;已经没有可能让不愿参战的人返回辽东去;只有尽最大可能地避免路上的损失。李旭所部的那团骑兵中;有一百名新补充来的府兵;战斗力比护粮军稍强;所以刘弘基把他们安排在了队伍的最前方。李府派来的二十几个侍卫个个身手都不错;但人数太少;所以只能由钱九珑和樊兴二人各带一半护在侧翼。众人当中;李旭的骑术最高;箭也射得最准;由他领军断后;后卫部队平安脱身的可能性最大…。。。

客串过几个月马贼的刘弘基经验丰富;根据本部人马的特点很快拿出了一个行军方案。钱九珑等人本来还有些担心新上任的车骑将军经验不足;指挥不了这么大一拨新兵。听了刘弘基的提议;所有担心立刻烟消云散;心中还暗暗佩服唐公李渊会用人;恰当的时刻居然派了一个懂得马贼战术的内行来。

〃弘基兄;我与你并肩做开路先锋!〃听完刘弘基的提议;李建成主动请缨。

〃子固是一军主帅;军心能否平安;咱们这些人能否顺利地走回怀远镇去;都着落在你身上。所以;你不能亲身犯险;表现得越轻松;对大伙的帮助也越大!〃刘弘基摇摇头;拒绝了李建成的请求。

李建成本想身先士卒;没想到刘弘基考虑得这么长远。环顾左右;见钱九珑、樊兴等人都无异议;只好点点头;接受了刘弘基的安排。

几个核心人物又商量了一遍;补充了些细节。然后派亲兵喊来队正以上军官;悄悄地把任务布置了下去。第二天日上三杆;待大伙养足了精神;吃过早饭;护粮队再次拔营前行。几个主要军官各自散开;紧紧护住了粮队的四周。看到阵型的变化;所有人都明白了此行并非游山玩水;一个个不觉脸色苍白;连握缰绳的手臂都僵直起来。

好在此地距离辽东城尚近;附近的高句丽人都被隋军打怕了;轻易不敢上前惹事。偶尔在队伍左右有小股的游骑出现;看到战马带起的遮天烟尘;判断不出运粮队的虚实;都远远地避了开去。

走了两个时辰后;众人紧张的心情渐渐平复。都道高句丽人胆小;未必敢轻捋大军虎须。王元通、秦子婴等没上过战场的雏鸟的脸色也渐渐红润;一边夹在大队人马当中向前走;一边嘻嘻哈哈地互相开起了玩笑。

〃老齐;都说高句丽的女人很淫荡;怎么一路没见她们出来欢迎王师?〃

〃三十万光棍平趟过去;多少个女人也分完了;哪里还有汤水留给咱们!〃齐破凝涎着脸回答。

男人们哄堂大笑;惊魂初定;色心立起;七嘴八舌地说起怀远镇附近几个私寮中高句丽女人的好处;纷纷嚷嚷着此番一定要跟着大军杀到平壤去;把高句丽王族的女人掏几个出来;尝一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众新丁说得得意;刘弘基、钱九珑等老江湖却越走越是心惊。按常理;大军千里迂回敌后;不攻打沿途城市情有可原;关键地带还是要放些人手;以备不测之需或者用来保障后勤补给。可护粮队走了一夜另小半天;沿途居然一个隋军建立的临时据点都没看见。这样的情景就有些蹊跷了。按理说;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行伍数十载;万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才是。

下午申时;护粮队在一处山谷里埋锅造饭。趁大伙不注意;刘弘基偷偷将负责领路的宇文仲叫道身边;低声询问起东征大军沿途布置。听完了刘弘基的问话;宇文仲也直皱眉头;四下看了看;以极小的声音回答道:〃在昨夜咱们安营的地方附近;本来有一个临时营寨。里面屯了五百多个兵;我回来送信之时;还在那里换过马。可今天早上路过那里;居然一马平川;连木栅栏都看不见了。翻过了前面那道梁;在乌骨水的上游;还有一个堡寨;按现在速度;咱们傍晚就能到达…〃

〃你怎么不早说!〃没等宇文仲把话说完;刘弘基皱着眉头斥责。

〃我;我怕说出来影响军心!〃宇文仲也知道事态不妙;小声跟刘弘基嘀咕。

对方是宇文家的人;刘弘基即便恼怒也拿此人没什么办法;看了看附近不知道长了几万年的森林和好像从没有过人烟的山峦;叹了口气;继续追问:〃翻过前边这道山梁;距离马砦水旁边的营盘还有多远?我问的是要多长时间能走到;别跟我说最短距离!〃

〃翻过了前面这道梁;再沿山谷向南转;就到了乌骨水旁。沿着河东岸走;以目前速度;两天;最多三天;就能到马砦水旁的虎头山。那附近有个寨子;当地人叫它泊汋;是秦长城的起点;咱们还有一千五百兵士驻守!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易手!〃宇文仲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

〃一千五百人?〃刘弘基哭笑不得。在大隋军方给出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泊汋这个位置。但通过李旭私下找契丹猎人问到的地图;他知道泊汋的大致方位。此地在乌骨城下游四十里;如果高句丽人从乌骨城发兵;半天就能杀到泊汋寨下。

〃当初不是全歼了乌骨城守军么;怎么没趁势将乌骨城哪下来?〃

〃当初刘世龙大人主张兵贵神速;认为乌骨城内可能还有敌军;未必能轻易被咱们夺下来;一旦它像辽东城那样久攻不下;反而破坏了陛下的安排。所以;咱们只夺了泊汋;以便接应大军凯旋!〃

闻听此言;刘弘基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