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媚瞥了他一眼,问道:“那两个侍女先留在我这里调教一些时日,过些日子,再让她们留在娘的身边,你有意见吗?”
“没有。”唐宁很干脆的摇了摇头,一个人住在后院,时间久了难免会无聊,有两个人陪着说说话也好。
只不过,“娘”这个字,从苏媚的嘴里说出来,他到现在还不习惯。
苏媚将发钗拿下来,披散着头发,问道:“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唐宁怔了怔,摇头道:“没有了。”
苏媚给了他一个白眼:“没有了还愣着干什么,上床!”
……
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以及腊月,是户部最为繁忙的时候。
无论是军饷俸禄,还是官员赏赐,或是天灾拨银,走的都是户部的账目,若是全都积攒到年底清算,则费时费力,因此,户部的账目都是每季一小算,年底时只需汇总即可。
此时正是十月初,负责账目清算的度支衙还没有等来上一季的账目,显得有些清闲。
“你们昨天有没有看到,太厉害了!”
“是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唐主事更快的人。”
“不愧是三元及第,这算起账来,居然连算盘都不用……”
“何止是不用算盘,郑主事明显是刻意刁难,可他连想都不想,立刻就能报出答案,据说郑主事昨日便让人核验过了,那账簿没有一点儿问题……”
……
无事可做的度支衙小吏,在各自的值房之中,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着。
昨日在度支衙内的那一幕,有不少人亲眼见到。
那位唐主事计算的速度之快,结果之准,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衙内的众官吏一致认为,唐主事乃是户部有史以来最快的男人,快出了新境界,快出了新高度,快的不可思议。
唐宁第二次来户部,便明显的发现,户部和翰林院的风气,果然不太一样。
以前在翰林院的时候,他压着点卯的时间进衙,还会有人比他更晚。
今日他提前一刻钟来了户部,发现人已经到的差不多了。
“唐主事早!”
“见过唐主事。”
……
走进度支衙,衙内的官吏纷纷对他行礼。
在这度支衙门,除了陈郎中之外,就是他最大了,陈郎中还没到,唐宁坐回自己的位置,将桌上的算盘拿过来,随手拨弄着。
昨天唐妖精手把手的教给了他拨算盘的指法,他回家之后,又找了几本书看了看,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
这东西只要掌握了口诀,其实并不难,差的只是熟练程度。
陈郎中赶在点卯之前,终于进了值房,对唐宁拱了拱手,“唐大人早。”
唐宁拱手回礼:“陈大人早。”
互相问好之后,唐宁便继续练习算盘,户部的木头算盘远没有唐妖精的白玉算盘手感好,更没有唐妖精的手感好。
随便找了一簿账本练习了一会儿,发现他在计算上已经不会出错,只是速度还提不起来,唐宁便将之放下,算账这种事情,有唐妖精在,他也不用亲自动手,没必要练的像她一样熟练。
放下算盘没多久,便有一道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郑主事走到唐宁身边,抱了抱拳,歉意道:“唐主事,真是对不住,昨天不知道是你,多有得罪,还望唐大人海涵……”
唐宁挥了挥手,并不在意,说道:“无妨,郑主事也是公事公办,没什么得罪的。”
郑主事抱拳道:“唐主事心胸开阔,惭愧惭愧……”
他对唐宁表示歉意之后,才走到陈郎中身旁,说道:“陈大人,有件事情,怕是需要你亲自出去一趟。”
陈郎中诧异的看着他,问道:“哦,何事?”
郑主事道:“今年户部已经接到了数封弹劾奏章,商州数位地方官员弹劾商州刺史私吞税款,上面刚刚下了折子,命户部协同监察御史前往商州核查,清查商州近几年来的账目,即日启程,这是你们度支部的差事,韩侍郎命我过来通知你一声,让你在今日之内,召集十名计史,明日随同监察御史前往商州。”
“前往商州?”陈郎中怔了怔,问道:“商州虽然距离京师不远,但这一来一回,清查账目,至少也要半月的功夫,我若是带走了十名计史,户部上一季的账目,在初九之前肯定算不完,到时候,如何向朝廷交代?”
郑主事摇了摇头,为难道:“你这边的难处,侍郎大人也懂,但商州的事情同样紧急,总不能让监察御史一个人前去,这样一来,同样无法和朝廷交代。”
陈郎中脸上露出纠结之色,“这……”
……
唐宁无聊的翻动着桌上的账目,陈郎中匆匆走过来,说道:“唐主事,有件事情,怕是要麻烦你了。”
唐宁抬起头,看着他,说道:“陈大人有话直说。”
“商州的税收出了些问题,上面命我带人前去核查,此次前往商州,至少也要半月才能回来,这段时间,度支衙的一切,就交给唐主事了。”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陈郎中放心的去吧。”
陈郎中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道:“我知道这几日要核算上季账目,衙中计史稀缺,但此次前往商州,最少也需要八名计史,接下来的日子,唐主事在衙中,可是要多多辛苦了。”
唐宁看着他,笑道:“分内之事,陈大人客气。”
户部某衙,郑主事恭敬的站立一旁,看着唐璟说道:“公子,度支衙此次走了十名计史,计史只剩一半,是断然不可能在初九之前算完账目的。”
同为户部主事,他在唐璟面前,却处处都陪着小心。
郑主事见他不说话,忙道:“若是公子觉得不稳妥,要不要我再想些办法……”
“不用。”唐璟挥了挥手,说道:“陈郎中此次前往商州,是朝廷的命令,与我们无关,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郑主事立刻躬身,恭敬道:“还是公子考虑的周全……”
……
陈郎中说走就走,下午的时候,就早早的离衙了。
唐宁在值房内等着下衙,忽有一名书吏跑进来,说道:“唐主事,上季的账目送到了。”
唐宁走出值房,走到院子里,看到院中放着四个大箱子。
那名书吏看着他,一脸苦色,说道:“大人,往日衙中计史都在的时候,才能堪堪赶在初九之前算完,这次陈大人带走了一半计史,根本不可能在期限前完成……”
唐宁看着他,问道:“不能从外面请几个账房帮忙吗?”
那书吏摇了摇头,说道:“回大人,户部账簿,事关重大,自然不能让外人随意翻看,若是出了岔子,谁都担待不起,除了我们度支房的计史,便是连其他三房的人都不能借用。”
唐宁摸了摸下巴:“这样啊……”
那书吏看着他,问道:“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唐宁想了想,说道:“先把这些箱子抬进去吧。”
那书吏立刻道:“然后呢?”
唐宁看着他,奇怪的说道:“然后回家吃饭啊,马上就放衙了,你们不饿啊?”
第两百八十七章 传授()
“回家了?”
户部右侍郎韩明从位置上站起来,难以置信道:“你说唐主事回家了?”
在他面前的那名户部小吏点头道:“是的,放衙锣声一响,唐主事就回家了。”
韩明怔了怔,又道:“那些账簿呢?”
“让人搬到房里锁起来了。”小吏无奈道:“度支衙的计史也都回家了。”
韩明看着一旁的方哲,张了张嘴,“方大人,这……”
“韩大人不提醒,我倒是险些忘记,原来已经放衙了……”方哲合上书,站起身,笑道:“韩大人,明天见。”
“明,明天见……”
韩明看着方哲走出去,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心道这三元及第的人,到底和他们常人的思维不同,方哲如此,那唐宁更是如此。
户房小吏道:“韩大人,那账簿的事情?”
韩明目光闪动片刻,挥了挥手,说道:“既然尚书大人将度支房交给了他,便随他去吧。”
皇宫,某处殿内。
“度支部核算上季账簿之时,度支郎中带了一半计史去了商州。”陈皇笑了笑,说道:“事情赶的倒是巧。”
户部尚书钱硕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按照往年的情形来看,度支衙只余一半的计史,是无法在期限内核算完毕的,要不,再从其他方调给他一些计史,或是将期限再延长几天?”
“不用。”陈皇挥了挥手,说道:“若是连这件事情都办不好,朕让他行走六部,又有何意义?”
户部尚书钱硕躬身道:“臣遵旨。”
……
唐宁回到家里,只有小如在等着他。
苏如从房间里走出来,说道:“伯母让我们今天过去吃饭,姐姐先过去了,我等小宁哥回来一起过去。”
唐宁疑惑道:“昨天不是就去过了,难道是今天有什么事情?”
苏如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不过伯父好像很高兴,我们去了就知道了。”
唐宁和她一同出了府,走到县衙,便看到衙门口停了一队车马。
有仆人正站在车前,将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拆卸下来,向衙门里搬。
这阵势看起来不像是卸货,倒像是搬家。
唐宁走进后衙,看到两人站在院子里,一人是他的岳父,另一人也不陌生,前义安县令赵知节,现在已经晋升平安县丞。
虽说从县令到县丞,看似降职,但从义安县到平安县,赵知节也是连跳三级,在已经有一套成熟晋升之路的陈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赵知节负手立于院中,看了看钟明礼,说道:“不愧是京县县令,半年不见,你身上的官威越来越大了。”
钟明礼瞥了他一眼,说道:“什么你你你的,叫大人!”
赵知节冷哼一声:“姓钟的,别以为你官大一级就了不起!”
钟明礼看着他,笑道:“对不起,官大一级,就是了不起,赵县丞,你应该叫钟大人……”
赵知节看了他许久,一挥衣袖,声音僵硬的说道:“钟大人!”
唐宁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心道难怪今天要过来吃饭,这位赵县丞可是岳父岳母的老朋友了,他抵达京师,理应设宴欢迎。
至于他们年轻时候的恩怨纠葛,为何总是和岳父大人相爱相杀,虽然唐宁也很好奇,但这就不是他一个晚辈能打听的了。
一个县衙里面,县令为一把手,县丞和主簿分别为佐官,再下一级,便是县尉。
以前的县丞和县尉还在牢里待着,平安主簿从一开始便站在岳父大人这一边,如今又来了一位和他穿同一条裤子的赵县丞,如此一来,平安县衙内部铁桶一片,他在县衙内的地位稳的不能再稳,也无须唐宁担心了。
他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事情便可。
陈郎中带着八名计史去了商州,给他留下的人不足十人,若是按照以往的情形来看,他进入户部的第一件差事,非得办砸不可。
这件事情来的很巧,偏偏在度支衙最忙的时候,主官被调走,看来唐家在朝堂上的能量,还要超过唐宁的预料。
阴谋诡异可以用阴谋诡计去应对,但这种光明正大,有理有据的找麻烦,也只能用正经的手段破除。
第二天一早,他吃过早饭,再次来到户部的时候,度支衙的九名计史,已经在院子里站成一排等待了。
见他进来,一名书吏走上前,松了口气,说道:“大人,您可算来了!”
唐宁看了他们一眼,问道:“你们不干活,都杵在这里干什么?”
那书吏立刻道:“大人,只有您下了命令,我们才敢开箱。”
唐宁点了点头,问道:“你们以前是怎么算账的,说说吧。”
那书吏跟着他走进值房,说道:“回大人,每季的账目核算,需要将所有的账目都核算数遍,若有三次核算的数目相同,且其余几次的数目相差不大,才能上禀朝廷……”
唐宁大概明白,这些账目只算一次是不够的,户部没有计算器,更没有计算机,做不了excel表格,只能一条一条的用算盘计算,这么多账目,总会有算错的时候,可能每一遍算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这和他以前做数学题倒是差不多……
书吏解释完之后,立刻道:“大人,时间紧急,属下现在就敦促他们开始……”
“不着急。”唐宁挥了挥手,说道:“先把他们全都叫过来。”
不多时,度支衙的九名计史,就全都站在了唐宁的面前。
唐宁看了看他们,问道:“你们想不想学本官的心算之术?”
一名计史怔了怔,问道:“大人愿意教我们?”
唐大人的心算速度极快,堪称是户部最快的男人,虽然他们注定达不到唐大人那么快,但作为户部计史,谁不想更快一点?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这有什么愿不愿意的,知识属于全人类,你们想学,我教给你们又何妨?”
他提起笔,说道:“不过,在这之前,你们需要先学习一点儿基础知识。”
唐宁提笔在纸上书写:“首先,你们需要记住这些符号……”
繁体的数字,例如零、壹、贰、叁、肆……等,书写起来十分麻烦,唐宁不打算对所有人普及阿拉伯数字,但这些计史是一定要教的,学会了将汉字数字转换成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时候,能节省很多的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幸好这些计史一辈子和数字打交道,对某些概念十分敏感,虽然不能说是一点就通,但一个上午的功夫,经过唐宁的逐一指点之后,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阿拉伯数字了。
一名计史目露奇光,喃喃道:“这等代替之法,简直闻所未闻,但简洁方便,用之计数,再也合适不过……”
“我敢保证,使用这等方法,至少可以节省三成时间!”
“虽然看起来有些别扭,但的确省时省力……”
……
唐宁看了看他们,说道:“好了,你们先练习练习,下午我还有些东西要教给你们……”
众人纷纷躬身:“谢唐大人!”
唐宁点了点头,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算完账,只教给他们阿拉伯数字是不够的,户部的流水账算起来虽然没有难度,但却十分繁琐,得教他们如何分门别类,将收支分开,这样后面再反复核查的时候,会方便太多太多。
午膳的时间快到了,户部的午膳比翰林院还不忍直视,他左右看了看,对一名书吏招了招手,说道:“你过来……”
第两百八十八章 暗幕()
“度支衙这次惨了,每次的核账本来就时间紧任务重,陈郎中带走了一半计史,这一次,他们怕是得住在衙门里才能算完。”
“听说他们到现在也还没有开始清算,不知道唐主事心里怎么想的?”
“这些人可真可怜,幸亏我们不在度支衙……”
“管他怎么想的,午膳时间到了,希望今天不要再吃萝卜白菜了,那东西吃多了总是放屁……”
……
户部衙门之内,也不是整日忙碌,半个时辰的午膳时间,众人聚集在膳堂中,谈天说地,也算难得的休憩。
户部的饭菜实在是一言难尽,因此,不少官员都是早上从家中带饭。
事实上,各大官衙的午膳味道都不怎么样,众官员想不通,朝廷雇几个厨艺稍微好些的厨子又不会死人,每日都是清汤寡水,没点荤腥,各大官衙都上奏反映过此事,但最终却都不了了之。
上面只是说,身为朝中官员,要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不仅不帮他们改善伙食,反而下了命令,各衙官吏,不可浪费粮食,一经发现,轻则训诫,重则罚俸……
一名官员坐在桌前,左右望了望,筷子伸向身旁官员的食盒,笑道:“老张,分我一根鸡腿,明天我分你半条鱼怎么样……”
“滚滚滚,算起来你都欠我八条鱼了,吃你的白菜去吧!”
“哎,我们两人的关系,难道还抵不过一只鸡腿?”
“滚!”
……
尚书大人和侍郎大人不常在膳堂吃饭,众官吏也放的开一些,有人望向角落的两张桌子,问道:“度支衙的人今天怎么没来?”
有人啃了一口馒头,说道:“他们啊,估计现在正焦头烂额呢,这笔账算不完,谁吃得下饭?”
一人摇了摇头,说道:“他们要是再不来,可就连馒头都没得啃了……”
话音刚落,门口便传来一阵脚步声,十数道人影从外面走进来。
“咦,他们来了!”
众人看到当先走进来的身影,立刻起身道:“见过唐主事。”
主事之上,一般不会来这里,平日里膳堂都是他们这些低级官吏,见状心中微微诧异,这度支衙的唐主事,竟是愿意和这些普通官吏一起挤膳堂……
只是他们来的太晚,锅里只剩一点儿残羹,连白菜豆腐都快没有了。
唐宁挥了挥手,便坐在了最里面的一处桌旁。
度支衙的计史们近乎人手一个食盒,将里面的饭菜摆出来。
这几天度支衙的所有人都会很辛苦,自然不能让他们整日里吃白菜萝卜,唐宁特意让人去天然居订了一桌酒菜,先犒劳犒劳众人。
看着度支衙众人摆在桌上的菜肴,膳堂内一阵筷子落地的声音。
“葫芦鸡……,那不是天然居的招牌菜吗!”
“这酱肘子……,也是天然居的招牌!”
“竟然还有桂花鸭,红烧鱼……,一,二,三,四……,八菜一汤……”
看着度支衙的官吏大快朵颐,一名仓部小吏面露羡慕之色,猛吸一口香气,然后狠狠的咬了一口馒头。
众官吏闻着香味,目光时不时的瞥向角落,面露羡慕和妒忌,只觉得手里的馒头吃起来似乎更香了……
……
“尚书大人,这,这太不像话了!”郑主事站在户部尚书下方,一脸为难道:“所有人都粗茶淡饭,唯独度支衙大鱼大肉,竟然把外面酒楼的饭菜带到了户部,这成何体统,成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