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妖孽保镖-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萌样子憨厚可爱地抬起前蹄,冲尧帝拜了几拜,算是赔礼道歉了。

    它的样子让尧帝是又感惊奇又感意外,不禁摆摆手说:“你能放弃恶性,恢复良善,乃是善莫大焉,功德一大件啊,我不会怪你,只希望你以后能够好好的跟在后羿身边,不再作孽就好了。”

    小萌忙不迭地点点头,一副萌样惹的孔缺跟尧帝依旧那四位随从哈哈大笑。

    尧帝笑过之后,冲孔缺一抱拳道:“此番危险已除,我也该上路了,既然你不肯虽我回去,那我也不勉强,就此别过吧。”

    孔缺想了想,说:“承蒙尧帝看得起,后羿受宠若惊,诚惶诚恐,但后羿真的只懂得一些术数,却不懂得什么为官之道,所以……但,后羿愿意随尧帝左右,直到找到舜,并安全护送你们回到国都。”

第741章 双瞳者舜() 
    尧帝顿时惊喜无比,说道:“如此,尧求之不得。”

    “尧帝您太客气了,不知舜此时身在何处?”孔缺问。

    尧帝指了指前方的大河,说道:“过了这条河,再走数十里便到了河东历山境内,舜现在已是大名鼎鼎之人,想要找他,就容易多了。”

    “只不过,这条大河阻了去路,方圆数里都没有通河之径……”尧帝有些无奈地说。

    “尧帝放心,我有办法。”孔缺说。

    于是,九龙驮起了尧帝和他的四位随从,而此刻的孔缺,已然可以御风飞行,想要飞过这样一条河那是小菜一碟,不过若要一天到晚的飞,还得让八歧驮着,毕竟八歧属于这种腾云驾雾之物,而他要腾云驾雾,则是需要内息辅助的。

    经历刚才的事,现在身在空中,尧帝倒也见怪不怪了,而他的四个随从则显得有些诚惶诚恐,无所适从,好在几秒钟之后就过了河,当他们脚踏实地之后不久便恢复了常态。

    舜的母亲握登是个贤惠善良的人,不仅帮着舜的父亲瞽叟春种秋收,下田劳作,还采桑养蚕,织布纺纱,侍奉公婆丈夫,勤俭持家。三年后生了个胖小子,因时值荷花盛开的六月,便给儿子取名大华。

    大华过三岁生日那天,瞽叟和妻子对坐在花丛中,边饮着美酒边谈心,大华欢蹦乱跳,采着花儿玩,真是一幅和美的人伦乐趣图。

    瞽叟喜滋滋地说:“握登呀,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甜美的梦!”

    握登笑道:“啥梦呀,看把你美的、乐的!”

    瞽叟说:“我梦见一群羽毛鲜丽的重明鸟由南向北从咱门前飞过,突然有一只重明鸟就落在咱门口的石坎上,我惊喜地上前观看,只见重明鸟嘴里衔着丝瓜籽那么大的雪白米粒,我刚要开口说话,‘当’的一声,那雪白大米竟飞到我的嘴里。啊!那真是世上最好吃的大米,热乎乎、香喷喷、甜丝丝,美得我浑身都麻酥了……”

    握登撇撇嘴说:“看把你美的!”

    瞽叟眯着眼睛,咂巴咂吧嘴接着说:“那重明鸟还朝我说话了。”

    “说甚么?”

    “它问我,这米好吃吗?我说,当然好吃。它又问,你愿意经常吃到米吗?我说,当然愿意。它又说,你想一辈子吃到这香甜大米,就让我来做你的儿子,你同意吗?我说:同意,同意,当然同意。哎呀!醒过来,我的嘴里还是满嘴香味……”

    握登甜甜一笑说:“那咱们就要生贵子啦!”

    瞽叟惊喜地问:“真的?你又怀上啦?”

    握登说:“昨晚我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太妙啦!你做的是个什么梦?快说予我听听!”

    “我梦见到河边洗衣裳,只见河水潺潺,蒲草丛丛,晴空无云,风和气清。突然西方天空出现一道七色彩虹,艳丽夺目。我感到十分惊奇,走到河边时,看见彩虹映入水中,随着流水抖动竟然活了起来,化作一条七彩龙直扑我的怀中,吓得我跌坐地上……”

    “后来呢?”瞽叟急切地问。

    “后来我就醒了……”

    瞽叟高兴得跳了起来,如孩童般高叫道:“吉兆、吉兆啊!我要得贵子啦!哈哈……”

    果然,在第二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握登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孩子确实与众不同,头大而圆,面黑而方,铜剑眉,丹凤眼,而且还是双瞳。

    瞽叟夫妻欢喜不尽,看着院内木槿花盛开,便给儿子起名舜,因为木槿花也别称为“舜”。因是次子,也叫仲华,又因眼内双瞳,又称重华。

    握登生下舜刚一个月,瞽叟就被召到都城,任司天官,留下握登一人在家,既要耕田劳作,又要抚养两个孩子,风里来,雨里去,身体日见消瘦,不久就病倒了。倔强好胜的握登,强拖病体,挣扎着苦苦撑持劳作。

    在舜三岁时,劳累和疾病夺去了亲娘握登的生命,父亲也瞎了双眼,再难任职,便回了家。

    瞽叟双目失明难以种田猎鱼,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虽说尧王曾赐予他钱帛,怎奈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父子三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邻居们见瞽叟可怜,便四处打听想为他找个继室续弦,家里没女人不行啊!

    正巧,邻村有个二十大几的老姑娘,姓韩叫壬女。此女生的并不难看,脑瓜也很机灵,就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且十分任性,与伙伴们都合不来,爹娘的话也不听,到了待嫁的年龄,就是没人要。好的人家不愿要她,差的人家她不愿去,所以一直耽搁到年近三十。

    此番来人给瞽叟提亲,她心里着实不愿意。她心想,自家一个黄花女子,嫁个二婚还是个瞎子,家中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却有两个能吃不能干的孩子。但她一时又没个合适人家,在家爹娘常数落,兄嫂常翻白眼,气早就受够了,好赖有人要,总算成了家,瞎子就瞎子吧,也是命该如此吧!

    刚过门,壬女看在没娘儿的可怜份上对舜兄弟俩还不错,瞽叟心里也很高兴,时常夸奖壬女的贤惠。

    过了两年,壬女生下亲儿,取名象,便把全部情意和心血倾注到亲儿身上,看舜兄弟俩也越来越不顺眼了,时常横挑鼻子竖挑眼,动辄无端呵斥责备。

    后来又生下女儿敤首,壬女更是娇惯宠爱,把舜兄弟俩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真想一顿打死,留下她一双亲生。

    舜就是在这打骂声中一天天长大。

    大华则患了痴呆之症,离家走失,一直未能找见。

    大华离家失踪之后,壬女从未找过,舜找过几次,都找不到,也只有无奈地作罢,现在的他,在家里更加受尽****。

    一日,舜帮着村里孤寡老人秦老伯耕完田回到家后要去给爹爹请安,壬女拦住说,“你爹安歇了,不要惊动他。我们也吃过饭了,这是吃剩的,你爹说你这两日干活辛苦,特意留下让你吃的。”

    舜一看菜里有肉,杯里有酒,真是受宠若惊,连声感谢母亲,加上又饥又饿,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待舜用过饭,到厨房去洗锅刷碗,壬女叫来瞽叟说,“你儿子吃酒带醉回来了。”

    瞽叟一听就来气,唤过舜气冲冲问道,“你干甚么去了?咋回来这么晚?”

    舜依实说,“替我秦老伯锄了回田。”

    瞽叟自然不信,说:“把你嘴伸过来!”

    瞽叟用鼻子一闻,舜嘴里果然有酒气,愈发信了后妻的话,便大发雷霆,又打又骂,要把舜赶出家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把舜赶出家门了!

第742章 尧与舜() 
    瞽叟用鼻子一闻,舜嘴里果然有酒气,愈发信了后妻的话,便大发雷霆,又打又骂,要把舜赶出家门。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把舜赶出家门了!

    壬女在一旁火上添油,撺掇挑唆,立逼瞽叟与舜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字据。舜死活不写,壬女就让她的儿子象写,象写好之后,就逼着舜按手印,舜死活不肯按,结果亲生父亲竟然以死相逼。

    舜无奈,只好含着眼泪按了手印,被逐出家门!

    此时的舜,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一家人这样对舜,可是舜心里一点也不记恨,反而想着等有钱有粮之后回来照顾他们,他心中挂念父亲,便没有走远,晚上在历山的一个山洞里栖身,白天在历山开荒种地,务弄庄稼。

    他劈荆棘,搬顽石,除杂草,开荒田。用锄头松土,担泉水浇地,庄稼长势真好!引得许多人都搬到历山,与舜为邻,学舜开荒整地种庄稼。舜都热心相帮,教授技术。谁家缺粮缺菜,他都慷慨送去,人们都很喜欢他、拥戴他。

    后来,到历山种田的人多了,难免产生一些口角矛盾。有些人为多占田埂而争吵,有些人为土地肥薄而吵闹,舜知道了,就把自己施过肥种熟了的好地让给别人,自己又到远一点的地方重开荒地。

    后来舜又开制陶坊,对用土和工序要求极为严格,取上等黏土,从配料、制坯、烧结、出窑、检验、出售,每一道工序都有详细规定,宁愿少出活,也不能出次品、粗品、劣品,废品更不用说了。所以,舜制的陶器不仅质地坚硬、精美光亮、棱角分明,绳纹清晰,而且质高价低,到市上卖得很快。近处买,远方也来买,真是供不应求。

    闲暇时,舜便会来到雷泽捕鱼,将捕到的鱼和种植的蔬菜瓜果依旧陶器见天的往家里送,可是每每都是送的东西被留下,人被赶出。

    但是舜却依旧如此,一年年过去了,他的孝行终于感动了父亲和继母,一家人总算能够和睦相处了。

    不过,舜依旧在历山上耕种。

    孔缺和尧帝等人过了河,不久便来到了河东历山,历山位于蒲坂城西南、中条山龙头处。此处山不算高,风光秀丽;地不算平,坡势不大,且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有人赞曰:人间美景数历山,野花绽放,百鸟声喧。山风扑人面,花香沁心田。昔日荆棘遍野,今成层层良田。清泉奔流绕田畴,林木茂密长满山。霜叶如火层林尽染,迷人佳境让人留恋。

    历山脚下,但见茅草屋相连,均属新修建。内砌有石灶,摆有陶罐;前搭鸡舍,后有羊栏;牛吼猪叫,热闹非凡。这都是舜帮助乡亲们新建的,这里开荒种地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尧帝看得不禁暗自点头称赞。

    孔缺也从心中佩服舜,原本这里只是荒山野岭,如今却变成了如此热闹的地方,简直不扶风镇还要热闹。

    孔缺随尧帝来到历山的日中集市,只见人来人往,有买有卖,也很热闹。卖陶器的,摆着陶盆陶碗;卖山货的,挑着兽皮药材。有以粮换肉的,有用山果换青菜的,互通有无,皆大欢喜,倒也其乐融融。

    经打听之后,有人告诉他们说舜在南坪上耕田。

    于是孔缺和尧帝随着那人踏过田间小道,来到舜的地头,那人想要呼唤舜,结果被尧帝微笑着阻止了,谢过那人,那人便离去。

    巧的是,舜正好扶着犁杖徐徐走来,他套着一黑一黄两头牛。奇怪的是犁杖上绑着一个荆条编的小簸箕,舜每吆喝一声,就用鞭子在簸箕上“啪”地狠敲一下,两头牛便低着头,弓起腰,迈开木碗大蹄奋力拉犁。

    尧帝见舜耕到地头,便微笑着挥手打招呼说:“小伙子,且歇息片刻,过来叙叙话吧。”

    “吁——”舜一撇缰绳,喝住牲口,扎稳犁杖,过来见礼道:“几位好,你们是来找我的吗?”

    尧帝见舜彬彬有礼,心中先自满意。再看大舜生得浓眉大眼,头圆面方,皮肤虽黑,却健壮有力。黑红的脸膛,透着勃勃生气,炯炯有神的凤眼闪着灵光。

    孔缺看到舜,不由得感到惊奇,他发现了舜的双瞳,这目生双瞳,让舜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异于常人。

    尧帝笑呵呵地往了那两头牛一眼,问舜:“方才见你驾牛耕田,为何不鞭打牛身,而是敲打簸箕?”

    舜拱手说道:“老者有所不知。这两头牛每天伴我辛勤耕作,供我衣食所用。我再用鞭打它,于心何忍?再说耕地时,我打黄牛,黄牛负疼用力,黑牛则无动于衷;我若打黑牛,黄牛又不用力,二牛力气使不到一搭,岂不误了耕地?我今在犁杖上绑个簸箕,我猛敲一下簸箕,黄牛以为打黑牛,黑牛以为打黄牛,二牛同时用力,劲能使到一块,耕地又快又好,又不伤牛身体。故而我鞭打簸箕,不打耕牛啊!”

    尧帝和孔缺都不禁暗自称赞舜的聪明和仁爱。

    尧帝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舜恭恭敬敬答道:“我姓姚名重华,字舜,乃有虞氏部落,人们也叫我虞舜。家在诸冯里姚墟村,现在历山种地,就在山下搭棚居住。”

    尧帝满意地点点头,此人果然名不虚传,生得魁梧刚健,相貌堂堂;说起话彬彬有礼,朴实无华;对牲口都是这般爱惜善待,对黎民百姓将更是仁慈爱怜。我没有看错人,是棵好苗子,如果替朕执政,必然施行仁政仁心,何愁天下不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呢!

    舜见尧帝半晌无语,便躬身说道:“老人家,有话快讲,我还要抓紧时机耕田哩!”

    尧帝笑笑,说:“农时珍贵,一刻千金。误你耕田,实在不该。”

    舜又次谢过,扶起犁杖,吆喝一声,用鞭朝簸箕上一打,两头牛又奋力拉起犁来……

    而尧帝也不离去,而是笑眯眯地看着舜的背影,不住地点头微笑,在一旁的孔缺突然有种错觉,他发现尧帝看舜的目光仿佛像是丈母娘看女婿那样的暧昧。

第743章 小萌的故事() 
    孔缺陪着尧帝呆呆地坐在田埂上看着舜驾牛耕田,一趟又一趟,舜简直把他们当成了透明人。

    孔缺心想若是舜知道眼前这个看着他跟看着未来女婿的老头就是尧帝的话,不知道还能不能如此淡然地耕田。

    日头一点点升高,阳光越来越毒,可是尧帝却依旧面带微笑看着乐在其中的舜一动不动,脸上连汗珠子都没有。孔缺自然也不怕热,他既然答应了尧帝要护送他会平阳就得做到,再说,他从心底尊敬尧舜两位帝王。

    终于,田地耕完了,也正好晌午。舜这才放下犁杖,淡定地对尧帝说:“这活一到手里就停不下来,再说,这节气也不等人,错过了,对庄家的成长不利。”

    尧帝笑着说:“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才没有耽误你耕田。”

    “让您等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走,去家里,坐下来好好歇息一番再说其他事。”舜说道。

    孔缺在一旁看的心中暗道,这舜怎么跟诸葛亮一样,别人巴巴地在他地头上坐了几个时辰,肯定是有事要找他,他不停下来询问也就罢了,如今还只字不提,太大牌了。

    尧帝笑笑,站起身,对身后的四个随从说道:“你们帮他牵牛拉杖。”四个随从赶紧上去照做。

    舜也只是笑着说了声谢谢,便在前头带路,尧帝和孔缺跟着后面,在后面是四个随从。

    舜住的地方就只有两间茅草屋,但却十分的热闹,因为有鸡舍,羊圈,鸣叫声此起彼伏。

    舜客气地把孔缺和尧帝他们让进屋里,倒了茶水,这才说道:“老人家来时并不匆忙,脸上也无忧虑,更没有催促于我,我便知道老人家的事并不着急,所以……有怠慢之处,还请海涵。老人家家居何处,有什么事用得着舜的,请说吧,舜做到的,一定不遗余力地去做。”

    尧帝笑着说:“我来自平阳,姓伊祁,名放勋。”

    舜一听到尧帝说出自己的名字,顿时脸色大变,赶紧跪下施礼,“不知尧帝驾临,重华有罪。”

    尧帝双手扶向舜,笑着说:“不必如此,所谓不知者不怪,快请起。”

    在一旁的孔缺见状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想起自己得知对方是尧帝之后好像并没有下跪行礼,看来自己比那舜还要大牌了……

    舜起身,却不肯坐,尧帝命他落坐之后,他才肯坐下。“还请尧王示下,何因亲临草民寒舍。”

    尧帝笑笑,说:“久闻历山重华孝感动天,特来拜会。当然,这是其一,其二乃是想让重华随我回平阳,为国效力。”

    孔缺原以为舜会学诸葛亮呢,结果意外的是,舜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心道这舜也是早有此心了,是想当官还是想为民造福,以他的为人,恐怕是后者。

    这时舜又说道:“不过,此事还须得和父母商讨一下。”

    “要的,要的。”尧帝笑着说。

    这是光耀门楣的好事,舜的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再说,舜的父亲自从瞎了眼被赐归乡,心中一直都不甘,如今尧帝亲自来请儿子,多少让他找回了些平衡。

    村里人得知这件事之后,无不欢喜,就好比八十年代,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一样,一村的人都为之感到自豪。

    在村里呆了一晚上,第二天舜便随尧帝启程了,一路上孔缺随行左右,也听了一路尧帝和舜在谈论治国之道。

    当然还有尧帝和舜都十分好奇地询问孔缺师承何人,为什么会有降服妖怪的神通,家居何方。

    孔缺如实回答。

    舜跟尧帝一样,执意想让孔缺报效国家,孔缺自然是笑着婉拒。

    尧帝不说让孔缺以腾云驾雾之法送他们去平阳,孔缺自然不会说出来,于是他们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直走了好几天,才回到平阳,孔缺也不想在平阳就留,推脱要寻找故人,便离开了平阳。

    被这事一耽搁,孔缺想按照慈航真人云游的方向去寻找也变得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了,于是便决定回吴家村,等过些时候再去普陀山。

    黄龙真人以及吴刚和小胖见孔缺回来,都很高兴,黄龙真人问道:“你这么快就回来了,难不成见到师伯和阿姮了?”

    孔缺苦笑着摇摇头,将遇到尧帝和舜的事说了一番,黄龙真人老怀宽慰地道:“虽然你我空有师徒之名,但你还是我徒儿,想不到我徒儿竟然救了尧帝,真是让人自豪啊。”

    “师父,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遇到你,不定我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怎么能说空有师徒之名呀,再者说了,我可告诉尧帝,我这一身本领都是您黄龙真人所传授,指不定哪天,尧帝就会满天下找你呢,哈哈。”孔缺说着哈哈大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