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泣的叹息之墙对自己进入2D以后遭遇到的第一个对手就是枫之叶有些意外,现在的枫之叶声名贯耳,许多的职业棋手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认为以枫之叶有实力不配坐到站到这个位子,哭泣的叹息之墙倒是没有这个想法,他倒是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枫之叶能两夺首进头衔,那就证明枫之叶是有这个实力的,至于枫之叶业余不业余身份,那倒在其次,谁就规定职业棋手一定要比业余棋手更强吗,更何况,几乎所有的职业棋手,最初出身还不一样都是业余棋手吗,有谁生下来就是职业棋手的?
“你好。”哭泣的叹息之墙首先彬彬有礼地和叶浩然打了个招呼,没有任何高傲的姿态,也没有任何嫉妒的表情,神色很是自然。
叶浩然暗暗地点头,这倒是棋手应有的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不出这个哭泣的叹息之墙倒是有一颗平常心。
双方很有礼貌地进行了猜先,哭泣的叹息之墙拿到了黑棋,叶浩然执白。
哭泣的叹息之墙第一子有些出人意料,没有落在星位、小目或目外的位置上,而是选择在了天元落子。
围棋棋盘纵横十九路,共有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最中间的那一个点就是天元。天元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历书》中:“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后来引为围棋术语,意为天地之中央,万物之源也。
古棋之中,倒是有比较喜欢落子天元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有天元一子定天下的佳话传世。古人喜欢抢天元,与古人善战的棋风有关,到是现代的棋手,重视地与势的结合,落子天元等于是先手走了一步单官,这种下法,到现代之后几乎是绝迹了。
当然有一种例外,那就是模仿棋。所谓围棋的模仿棋,就是一方随着另一方在棋盘的对称处下棋,最后形成一盘黑白方完全对称的棋局,这就是大家俗称的“模仿棋”。
模仿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只能由黑棋来下,白棋是无法下模仿棋的,因为黑棋如果发现白棋在对称处下棋,很简单地在天元点上一子,便可以破坏对手的棋路。而黑棋如果想下模仿棋,首先也必须先抢走天元的位置,这样一来,无论白方落子何处,黑棋都可以在棋盘相对称的位置上落子。
现在围棋最早的模仿棋是围棋泰斗吴清源大师下出来的,他在和围棋大咖木谷实的一次对局中,这一手就落在了天元的位置上,随后无论木谷实下哪儿,吴清源都会执黑下在对称的地方。
当时还没有实行贴目制,黑棋抢先在天元落子,等于是占据了优势,采用“模仿棋“进行比赛,这在日本还是第一遭,搞得木谷实很头痛,连连长考,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付。第一天中午封盘时,木谷实就向裁判投诉,说如果再这么一直模仿下去,这棋就没法下了。但裁判为难地说,模仿棋没有违反规则,裁判无权干涉对手的下法。
结果这盘棋吴清源模仿了63手后开始变着,事后模仿棋遭到所有日本棋手的反对,认为模仿棋是一种缺乏艺术而又不尊重对手的下法。从此以后,就很少有棋手执黑再走模仿棋了。
围棋实行贴目制之后,执白棋与对手走模仿棋的首创者是日本已故著名棋手藤泽朋斋。他经常在比赛中执白棋学黑棋二三十步棋,弄得对手很头痛。
一位记者采访藤泽朋斋时,曾直言不讳地说很多棋手都认为模仿棋缺乏艺术和创造,但藤泽朋斋马上反驳说,他下模仿棋完全是对对手所下棋的判断,一旦觉得对手下的不是好棋,他就马上会终止模仿。因此藤泽认为模仿棋决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
日本棋手除藤泽朋斋以外,著名棋手桥本宇太郎和坂田荣男也在正式比赛中下过模仿棋。日本著名棋手赵治勋也认为:“模仿棋也能被称为一种布局吧,而且可以说是漂亮的布局。虽然对模仿棋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如:没有独创性,或者没有深度等等。但是,我以为在批评之前,还应多想想破坏模仿棋的方法为好。只要能有好办法破坏对方的模仿,那么战胜模仿棋也就非常简单了。”
模仿棋下得人多了,针对模仿棋的破解招数也多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适当的时机抢天元或用征子的方法来破解模仿棋,所以棋仿棋最终也只沦为了一个旁门左道的棋术,很少有棋手刻意地去钻营这种方法。
现在的棋手下模仿棋,更多的是意图扰乱对手的棋路,给对手制造一些心理压力,在对手出现缓手或错招的时候,实时变招,再一举制胜。
叶浩然看到哭泣的叹息之墙第一手落子天元之后,便认为他肯定是有所图谋的,正常的棋手下棋,都不会去冒然抢天元的。果不其然,叶浩然的白2落子右上星位的时候,黑3应在了左下星位上,白4右下小目,黑5左上小目,完全是对称的形状,可以看出,哭泣的叹息之墙下得就是模仿棋。
第59章 模仿棋(下)()
下模仿棋,叶浩然倒是没有一点惧怕的意思,现在围棋的大贴目,黑棋如果下模仿棋的话,是很难占据优势的,就算那怕他就是模仿到棋局结束,也是不可能贴出目来的。
所以现在下模仿棋,倒是有点象围棋的术语“试应手”,哭泣的叹息之墙下出模仿棋来,完全是想要考验一下叶浩然的应对能力,黑棋毫无疑问地要变招,但究竟什么时候会变,恐怕得看棋局的发展,而现在,就连哭泣的叹息之墙自己,也不会清楚。
叶浩然只是淡淡地一笑,其实模仿棋考验的是棋手的心理素质,许多的棋手,一看到对手模仿自己的棋,就会腾起一股无名之火,既别扭又恼火,恨不得一下子就破解了对手的招数。
但如此一来,极容易打乱自己的节奏,而这恰恰是下模仿棋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叶浩然自然不会中他的计策,而是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行棋节奏,下得是从容不迫。
由于黑棋已经抢占了中腹的天元,所以白棋在定式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选一些带征子的定式,四个角无论哪个,只有形成征子,肯定是白棋不利的,所以白棋首先要避免这一点。
反过来说,下模仿棋也是极考验模仿者的神经的,黑棋执黑先行,本身是占有先手之利的,但下了模仿棋之后,就等于是把这个先手的权利给交了出去,跟在白棋的后面,亦步亦趋,人家走什么跟着走什么。
模仿棋者首先得下对位置,可能有人会质疑,都是这么高水平的职业棋手了,还能落子给落错地方?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因为棋仿其实就是跟照镜子一样,下出来的棋是反的,必须下在对面对称的地方,可有时候人习惯不过了,下错地方也是常有的事。
记得有一次职业棋赛之中,有一位选手下棋仿棋,前二十多步走得很正常,但后面的一手居然脑子一抽,下错了地方,这一子错误,导致前面二十几手白走了,他也很快地败下阵来,成为下模仿棋最大的一个笑话。
所以哭泣的叹息之墙下得还是很谨慎的,每一步都认真核对了位置,确认无误之后才会落子。那些说下模仿棋最省力最不用费脑子的,完全可以闭嘴了,下模仿棋的不但需要认真地核对位置,而且对每一步都要做出评估,是好手还是恶手,是否需要继续地模仿下去?
说实话,下棋仿棋的,比被模仿者还要累,何时变招停止模仿那才是最最关键的,毕竟从模仿棋的历史上来讲,从来也没有人在比赛之中能从头至尾地模仿下去的,中途变招那是必然。
而这变招的时机选择,无疑是重中之重的,时机选择正确,无疑就可以一举奠定胜局,而时机选择错误,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
这模仿棋究竟是早变招好还是晚变招好,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棋仿棋归根结底是落了后手的,本身黑棋就需要贴六目半,而模仿棋下得到最后,撑死也是平分秋色,黑棋根本就没有贴出目来的可能,再加上是后手,就算想争个平分秋色也是不易的。
至于黑棋天元的那一子,根本就无法量化具体的目数,如果与其他子力配合,或许可以产生出一定的目数来,但如果配合不到位的话,撑死也就是一个单官,那是没有任何目数的。
有人认为晚变不如早变,模仿棋最多下二三十步,这样全局尚未定型,黑棋瞅准时机变招,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而过晚变招,棋局已经定型,再想把劣势扳回来难度就会大得很多;而也有人认为早变的话就失去了模仿棋的意义,模仿棋的宗旨还是在于给对手制造混乱,只有抓住对手的失误或俗手,这个时候的变招才具有意义。
哭泣的叹息之墙既然下了模仿棋,那他肯定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他就是要逼迫着枫之叶自乱阵脚,然后再从中渔利。
既然有这样的计划,哭泣的叹息之墙自然是不可能轻易地变招的,他要耐心地等待枫之叶出错,下出俗手来,这样的话,他便可以实施全面的反击了。
哭泣的叹息之墙相信,任何棋手,不管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面对模仿棋都极为讨厌的,而由厌恶产生的心理变化,最终会反应到棋的上面,许多棋手为了摆脱这种如附骨之蛆的纠缠,想出许多的招数来应对,而这些招数,往往并不是本手。
叶浩然平静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的波澜,他并没有被对手的模仿棋所激怒,很是从容平稳地维持着自己的节奏。
围观的观众倒是不干了:“居然下模仿棋,太不要脸了吧!”
“就是,这种棋我也能下,还职业棋手呢,我呸!”
“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有,正常下下不过,自然会想到一些歪门邪道,可这话说回来了,模仿棋真要是那么好下,那还用研究什么定式官子,直接跟着下就是了,那天底下下棋的岂不都成了高手了吗?”
“……”
围观者众说纷坛,但无一例外地对哭泣的叹息之墙表示不满,认为他这么下简直就是在侮辱围棋,是在丢人现眼,做为堂堂的职业棋手,不敢跟对手正面硬怼,反而是玩一些偷鸡摸狗的下三滥招数,太无耻了。
哭泣的叹息之墙对这些留言则是选择性地无视掉,反正他们也不可能大声地说话来干扰自己,说得再难听,自己不看就是了,既然选择下棋仿棋,他肯定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哭泣的叹息之墙心态很好,对于他而言,挨几句骂倒所谓,关健是怎么才能赢得这一盘对弈的胜利。
棋盘上的子越来越多了,由于双方下得极是对称,整盘棋看起来非常的有美感,但哭泣的叹息之墙却无比的苦恼,已经下了一百多手了,可他到现在还找不到枫之叶的任何破绽,这一局模仿棋,将何去何从?
第60章 画虎不成反类犬()
棋局看起来确实是相当的漂亮,不管是从中间对折,还是斜着对折,整个棋盘上的棋子都是完美对称的,让人很是怀疑这并不是在对局,而是有人摆出来玩赏的棋。
但看得再漂亮,对于哭泣的叹息之墙而言,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他想要赢下这一盘棋来,就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行变招。
可这样的机会,哭泣的叹息之墙下了一百多手,却始终找不出来。
这不禁让哭泣的叹息之墙感叹万分,这个枫之叶真是不好对付呀。
哭泣的叹息之墙是研究过枫之叶的棋谱的,他认为,能在弈域网上开局就拿下二十一连胜的人,绝非泛泛之辈,绝不能被他头顶上的那个白色名字所迷惑了,那些嘲笑枫之叶是业余棋手的人,才是真正的蠢才。
象枫之叶对战职业棋手的那些棋谱之中,诚然败在枫之叶手下的那些职业棋手,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哭泣的叹息之墙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枫之叶的棋力,那绝对不是业余级别的,他的棋力毫无疑问是职业的水准,而且就算是在职业圈内,也绝不会低于一般的职业水平。
哭泣的叹息之墙不明白,为什么枫之叶有职业棋手的实力,却挂着业余棋手的头衔,难道是弈域网搞错了?当然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如果枫之叶是职业棋手的话,那他完全可以向弈域网提起申诉,恢复他的黄名头衔。
如此看来,枫之叶业余棋手的身份倒不似作假,也许他还真是一位隐世不出的大高手,不去参加定段赛,不谋求职业棋手的身份,只混迹于网上,玩游戏围棋。
这样的对手,比一般普通的职业棋手更难对付,哭泣的叹息之墙算定用普通的招法对付枫之叶恐怕是难以奏效的,所以在开始对局的时候,他临机一动,选择了模仿棋。
反正哭泣的叹息之墙已经是两负了,连胜已经中止,他和晋级的第一集团军已经拉开了差距,再想去冲击3D4D的首进,已经是不太现实了,面对二十一连胜的枫之叶,哭泣的叹息之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来打破他的不败金身,至于自己输不输倒是没有多大的关系。反正自己多输一盘的话也无所谓,而如果能将人气王枫之叶拉下马的话,那才是最大的胜利。
所以,临时起意下模仿棋,似乎成为了哭泣的叹息之墙的致胜法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下模仿棋了,许多人对这个研究是不透彻的,如果枫之叶心态发生变化,那么属于哭泣的叹息之墙的机会或许就来临了。
可惜的是,枫之叶似乎并没有因为模仿棋乱了阵脚,反而下得是很镇定从容,从他选择的这些定式来看,完全是克制棋仿棋的,总之,在前一百多手之中,哭泣的叹息之墙没有找到任何好的机会。
如果之前选择变招的话,还是很容易的,但哭泣的叹息之墙心有不甘,毕竟才下了二三十手棋,这个时候变招的话,就等于前面走的模仿棋给废了,而且黑棋还落在后手,得不偿失。
所以哭泣的叹息之墙坚持不肯变招,继续地维持着模仿的节奏,无论叶浩然下到那儿,他始终都下到对称处。
这是一场比耐心的比赛,叶浩然坚持贯彻自己的下法,不为对手的模仿而所动,而哭泣的叹息之墙则是等待,等待着对手的出错,等待着属于他的机会。
一百多手后,双方的布局已经是完成了,棋很快进入到了中盘的阶段,由于叶浩然握有绝对的主动权,所以他尽可能地下得很简明,将自已的这半壁江山经营的铁桶一般。
同样,黑棋那边也是一般无二的模样,白棋坚如铁壁,黑棋也是固若金汤,叶浩然就连一子都没有打入到黑空之中,黑白双方现在是各自为营,步步向中腹逼近。
就算黑棋现在形成铁空,哭泣的叹息之墙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其实他是盼望着白棋能打入进来,双方在棋盘上形成乱战,这样黑棋才有变招的可能。
可现在白棋不主动来进攻,黑棋如果进攻的话,那就是率先变招了,而这样的变招却不是最好的时机,哭泣的叹息之墙真心有些尴尬了。
如果继续模仿下去,双方可能就会以最为和平的方式来结束这盘棋,而黑棋的贴目也必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停止模仿,时机又不太好,强行变招的话,落后手是肯定的,而且现在白棋如铁统的江山,再想打入,成功的希望也渺茫。
可哭泣的叹息之墙也不想就这样坐以待毙安乐死,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选择在了变招,在黑棋第126手。
但此时变招,恐怕已是为时已晚,白棋在下面和右边成的铁空,想要打入,是很难活出来的。
但再不变招,则真的就是安乐死了,哭泣的叹息之墙这个时候的变招,也是一种无奈之举,等不来对手的破绽,也只有自己去寻找机会了。
叶浩然看到他变招,不禁是微微一笑,现在的时机对于黑棋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时机,若早上十几二十步,白空尚未成型,那个时间点如果黑棋打入的话,成活的几率还是蛮高的。可惜哭泣的叹息之墙一唯的患得患失,将最好的机会给错过了。
但现在,白空已经是相当地厚实了,黑棋在这个情况下打入进来,完全是自取其辱。
哭泣的叹息之墙下得确实是很拼,他知道他可能是他这一盘棋最后的机会了,他只有放手一搏,或许才有反败为胜的逆转机会。但白空厚实无比,留给他腾挪的机会并不很多,经过几十手棋的激烈对杀,黑棋打入的棋子净死,白棋愈发地铁厚无比。
哭泣的叹息之墙一声叹息,看到大势已去,他只能是选择了中盘认输,这一盘模仿棋,最终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以惨败收场。
第61章 四两拨千斤()
虽然说有些遗憾,但哭泣的叹息之墙并没有过多的表示,很快就收拾心情,与叶浩然展开了第二盘的较量。
第二盘叶浩然执黑,以迷你中国流开局,哭泣的叹息之墙自然不会再用什么旁门左道的招数了,本本分分地应以二连星,用最为正常不过的布局与叶浩然展开了对弈。
仿佛一切都回归了正常,布局阶段,双方走得都异常的本分,几乎是按照背书似地来走定式,中规中矩,局面两分。
布局阶段没有求新求变,那就意味着双方要拼中盘了。下套路棋有个好处,那就是不用费心费力地长考和计算,现有的定式都摆在那儿,这些定式都是多年来职业棋手研究得相当透彻的棋了,甚至有些定式,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之前,这些套路之所以称之为套路,那就是这样下的话,双方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厚薄之分。
但围棋对弈终究是要分出一个高下的,除了象三劫循环那样极少数极少数的和棋之外,围棋对弈,哪怕就是半目,也要分出个输赢的,就算是套路棋再套路,再被棋手们研究的透彻,也不可能下成平手。
下到中盘之后,双方的交锋渐渐地变得激烈起来,哭泣的叹息之墙是一名职业的高段棋手,棋力不俗,在中盘攻防战之中,逐渐显露出其强悍的实力,棋风刚烈,步步紧逼,反客为主。
叶浩然的棋则是轻灵飘逸,变化多端。对付力量型的棋手,叶浩然有着自己的心得,力量型的棋手就好比是拳击台上的重量级的拳手,一上场,他就施以雷霆万钧一般的重拳,想在第一回合就把对